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模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突出粮食优势产区,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基础原则。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完成对湖北省所有县区土地利用状况的综合调查,对粮食安全保障功能进行了等级划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

A. 气候资源

B. 耕地条件

C. 灌溉水源

D. 人口密度

2. 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

A. 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

B. 农业受灾面积增多

C. 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D.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大,粮食安全保障功能高,山区耕地面积小,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低,所以,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耕地条件,B正确。气候、水源、人口密度均不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鄂东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C正确。与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关系不大,A错误。没有农业受灾面积增多的相关信息,B错误。鄂东地区经济相对

发达,农业科技水平并不落后,D错误。故选C。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经验

成渝铁路于1952年竣工,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高铁建成通车后,老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下图)于2019年11月正式实施,在老成渝铁路基础上改造成一条贯穿主城南北的市内沿江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停靠13个站点。改造工程最大化保留历史原貌,改造后线路长60.9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重庆的一道亮丽风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改造重庆站至江津段的老成渝铁路,是基于该路段()

A. 沿江景点众多

B. 运营里程缩短

C. 运行速度提高

D. 货运功能下降

4. 老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建成后,能够()

A. 助力城区之间快速通勤

B. 缓解成渝高铁运输压力

C. 保障沿江地带防洪需求

D. 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老成渝铁路是在成渝高铁建成通车后进行改造的,该地将其改造成一条贯穿主城南北市内沿江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其开设公交化列车主要针对的是本地居民,沿江景点众多并非其改造的主要原因,A错误。运营里程并未缩短,B错误。老成渝铁路运行速度并

未提升,C错误。受到成渝高铁的冲击,老成渝铁路运输能力下降,为保障该路段正常运营开设公交化列车,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该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可以有效帮助城区之间快速通勤,A正确。公交化列车与成渝高铁之间存在错位发展,并不会缓解成渝高铁运输压力,B错误。对铁路的改造并不会保障沿江地带防洪需求,C错误。该铁路改造重庆至江津段并不会促成成都和重庆城市群一体化,D错误。故选A。

湿地是位于陆地和水体之间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湿地生物、土壤和水体的系统作用使其具有明显的固碳功能。青岛大学湿地研究人员对青岛胶州湾潮间带上的碱蓬湿地进行固碳功能研究,通过大量实地观测和实验室分析完成了碱蓬湿地CO,排放通量(通量=排放量-吸收量)变化的数据统计(下图),图中折线分别表示2月、5月、8月和11月的CO,日排放通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折线甲代表的时间是()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

6. 与折线乙日排放通量变化相关性最强的因素是()

A. 昼夜长短

B. 温度日变化

C. 碱蓬生物量

D. 潮汐变化【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CO2的排放量主要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8月份气温最高,植被呼吸作用最强,CO2产生的最多,故甲代表8月份;5月份为植物的生长期,呼吸作用较弱;冬季植被枯萎,呼吸作用小。故选

C。

【6题详解】

折线乙日排放通量中午最高,说明与温度日变化有密切关系,B正确;一天不能反映昼夜长短和碱蓬生物量变化,AC错误;潮汐变化主要出现在早晚,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以2月、5月、8月和11月的CO,日排放通量变化情况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永定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2020年4月20日,官厅水库向永定河开闸放水,使永定河北京段25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下图).图中拦河闸可以调节上游水位和控制下泄水量,从官厅水库来的水头到达永定河北京段不同地点的时间有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官厅水库向永定河开闸放水的主要目的是()

A. 对永定河进行生态补水

B. 提供农田灌溉水源

C. 缓解工业用水紧张状况

D. 为北京提供饮用水

8. 与三家店拦河闸以上河段相比,影响三家店拦闸以下河段水头流速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闸调节②蒸发强烈③地形平缓④下渗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永定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华北地区4月份正值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京津冀地区用水大,河流水位下降快,此次官厅水库

向永定河开闸放水的主要目的是对永定河进行生态补水,A正确。“永定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

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说明其水源不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补水也不是

缓解工业用水紧张状况,北京饮用水应该是经过净化处理,不会是又河流提供,BCD错误。故

选A。

【8题详解】

“拦河闸可以调节上游水位和控制下泄水量”,三家店拦闸以下河段有4处水闸,会影响流

速,①正确;三家店拦河闸以上河段用时是4月20日-4月21日,三家店拦闸以下河段用时

是4月21日-5月12日,说明地形平缓导致流速慢,③正确。蒸发、下渗对流速影响不大,

②④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解题要结合图中时间变化来回答速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

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和七大领域(下图),面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

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其中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管

网、杆塔管廊共享等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我国新型基建面临的最大限制因素是()

A 资金 B. 技术 C. 市场 D. 政策

10. 融合基础设施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大意义是()

A. 扩大市场范围

B. 加快地产开发速度

C. 提升产品质量

D.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和七大领域,据材料信息判断,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我国新型基建技术含量更高,涉及的领域对技术要求高,我国新型基建面临的最大限制因素是技术,B正确。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中国资金、市场、政策均不是限制因素,甚至是优势因素,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管网、杆塔管廊共享等设施”分析判断,融合基础设施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化运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D正确。融合基础设施服务本城市,没有扩大市场范围、不会加快地产开发速度、不会提升产品质量,ABC错误。故选D。

【点睛】“新基建”包括三大领域: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四面环山,与毛乌素沙漠毗邻。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4%,昔日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为如今的“塞绿洲”。近年来,右玉县陆续吸引某著名肉食品加工、电力企业等进驻,这块“塞上绿洲”正逐渐成为山西的“塞上金山”。下图示意右玉县挖鱼鳞坑造林及造林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右玉县植树造林面临的最不利条件是()

A. 劳动力不足

B. 降水稀少

C. 气温较低

D. 土壤贫瘠

12. 近年来,许多企业进驻右玉县,主要得益于该县()

A. 煤炭资源丰富

B. 粮食产量大增

C. 生态环境良好

D. 地理位置优越

13. 从有利于当地环境保护考虑,电力企业进驻右玉县,主要是利用该县丰富的()

A. 煤炭、石油

B. 水能、天然气

C. 太阳能、生物能

D. 风能、太阳能

【答案】11. B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四面环山,水汽难以进入,与毛乌素沙漠毗邻加剧了干旱,植树造林耗水量大,因此右玉县植树造林面临的最不利条件是降水稀少,B正确。当地人口多,劳动力充足,A错误。气温较低可以种植耐寒的树种,气温低不是主要限制因素,C错误。土壤贫瘠可以种植耐贫瘠的树种,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4%,昔日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为如今的“塞绿洲”,该县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许多企业进驻右玉县,C正确。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煤炭资源丰富是早期的发展优势,A错误。粮食产量大增对某著名肉食品加工、电力企业吸引力不大,B错误。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四面环山,地理位置不优越,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右玉县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且荒地多,利于电力设施建设;当地降水少,风力较强,风能资源丰富,D正确。当地石油资源较少,水能较少,植被少、生物能较少,ABC错误。故选D。

【点睛】山西省风电并网装机总量达到670万千瓦,比上一年增长39.11%,约占总装机容量的10.3%,风电在山西已经成为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电源。

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偏南,干旱少雨,曾经水土流失严重。某研究团队对安定区

1957~2012年年降水量与汛期降水量、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进行了统计研究,并绘制了年际变化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1957~2012年安定区()

A. 年输沙量缓慢增长

B. 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C. 气候变干趋势明显

D. 年径流量变化呈增大趋势

15. 推测安定区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当地()

A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B. 年降水量变化

C. 对未利用土地保护

D. 汛期降水量变化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据右图判断,1957~2012年安定区年输沙量缓慢减少,A错误。据左图判断,1957~2012年安定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多数年际变化在200mm左右,甚至达到300mm,B正确。据年降水量判断,年降水量总量下降趋势不明显,变干趋势不明显,C错误。据右图判断,1957~2012年安定区年径流量变化呈减小趋势,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偏南,干旱少雨,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图中安定区年径流量变小和输沙量变小,为治理水土流失,该地区应该调整了你也产业结构,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植被增加,下渗增加,从而导致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A正确。“曾经水土流失严重”说明现在是经过治理导致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年降水量变化、对未利用土地保护、汛期降水量变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关系不大,对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点睛】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基斯坦是我国友好邻邦,人口接近2亿,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我国H企业是世界著名的品牌家电企业,该企业的冰箱、空调等产品在2001年进入巴基斯坦,该企业以用户为中心,推行“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科技创新的高质量产品。

2006年,H企业与巴基斯坦企业合作,在著名工业中心、第二大城市拉舍尔市共同投资兴建了中巴经济合作区(下图),并在工业园区内建立巴基斯坦国内唯一的家电研发实验室,模拟各类环境进行实验测试,及时沟通生产与销售环节,个性化产品比例不断上升。近年来H 企业的冰箱、空调等销量居当地市场第一,比同规格的产品售价高出20%以上,已经成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典范。

(1)H企业产品进入巴基斯坦之前,市场开发部门做过专门调研。试写出可行性调研报告的关键摘句。

(2)说明H企业在巴基斯坦工业园建家电研发实验室的主要目的。

(3)简述H企业家电产品在巴基斯坦竞争力强的原因。

【答案】(1)巴基斯坦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居民生活对冰箱、空调需求大;中巴两国睦邻友好,投资环境良好。

(2)当地环境差异大,能为各类产品研发提供模拟实验数据;靠近家电市场,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设计方案;靠近生产基地,能及时把研发转化为生产。

(3)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产品质量高;企业服务水平高。

【解析】

【分析】

结合巴基斯坦自然特点回答,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纬度较低且跨度较

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

【详解】(1)H企业是世界著名的品牌家电企业,该企业的冰箱、空调等产品质量较好。产品

在2001年进入巴基斯坦,考虑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增长迅速,市场潜力

大;巴基斯坦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有降温需求,居民生活对冰箱、空调需求大;中巴

两国睦邻友好,投资环境良好,利于企业稳定经营。

(2)H企业工业园区内建立巴基斯坦国内唯一的家电研发实验室,主要目的是考虑到巴基斯

坦国土南北较长,地形复杂,当地环境差异大,家电研发实验室能为各类产品研发提供模拟

实验数据;靠近巴基斯坦家电市场,能根据巴基斯坦当地人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设计方案;靠

近生产基地,能及时把研发转化为生产。

(3)H企业有家电研发实验室,空一模拟各类环境进行实验测试,及时沟通生产与销售环节,

个性化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对顾客吸引力大;我国H企业是世界著名

的品牌家电企业,产品质量高;企业服务水平高。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泊冰情变化既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受局地气候的影响。湖冰的时空变化能直接

反映气候的变化状况。研究表明,风能够通过加快湖一气对流、增强湖水的扰动,影响湖冰

的冻结、消融。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图1),湖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图2为刚察

县气象站观测到的周内平均风速(指湖冰冻、融前一周内的平均风速)和湖泊冰情关系图(图

中日数均采用本年内第几天)。

(1)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将左框内相关内容填人右侧框图中对应位置。

(2)与2005年相比,判断2015年青海湖开始结冰日期与开始消融日期的特点,并说明原因。【答案】(1)离岸风;向岸风;较暖湖水;较冷湖水;

(2)开始结冰日期较晚,开始消融日期较早。2015年开始结冰周内平均风速较小,湖一气对流弱,对湖水的扰动小,湖水热量散失慢,开始结冰日期较晚;2015年开始消融时气温回升,周内风速较大,易产生冰裂隙,湖一气对流增强,湖水升温快,开始消融日期较早;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影响,冰情发生变化(冰期缩短)。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湖水温度的因素及影响开始结冰日期与开始消融日期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的

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风能够通过加快湖一气对流、增强湖水的扰动,影响湖冰的冻结、消融。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湖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青海湖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湖西岸湖水受离岸风影响,湖东岸受向岸风影响;冬季表层水温低,湖西岸湖水在离岸风作用下,表层湖水向东流,深层较暖湖水上涌,西部表层降温慢;湖东岸受向岸风影响,西部表层较冷湖水向东部聚集,东部表层降温快;因此西岸湖水结冰日期比东岸晚。

(2)与2005年相比,判断2015年青海湖开始结冰日期与开始消融日期的特点,并说明原因。2005年开始结冰日期大约是340日,2015年开始结冰日期大约是360日,2015年开始结冰日期较晚;原因是2005年开始结冰周内平均风速较大,约为4m/s ,2015年开始结冰周内平均风速较小,约为2.5m/s,湖一气对流弱,对湖水的扰动小,湖水热量散失慢,开始结冰日期较晚。2005年开始消融日期大约是85日,2015年开始结冰日期大约是70日,2015年开始消融日期较早。原因是2005周内风速较小,达到3.5m/s,2015年开始消融时气温回升,周内风速较大,达到5.5m/s,易产生冰裂隙,湖一气对流增强,湖水升温快,开始消融日期较早;2005年-2015年,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影响,冰期缩短。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陆风是一种出现在海岸附近的中尺度局地环流,这一现象从赤道到极地都存在,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海陆风影响的海岸线地带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海陆风环流出现期间,沿岸近地面常会出现大气污染物浓度高值区。辽东湾西海岸是海陆风的频发区,研究人员根据葫芦岛气象站(图1)多年的观测绘制成海陆风风向玫瑰图(图2).

(1)在葫芦岛站位置图中用“一”画出葫芦岛站的海风风向,并根据图3描述葫芦岛沿岸海陆风的风速特征。

(2)分析海陆风出现期间,葫芦岛站海岸地带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原因。

(3)请你为葫芦岛市有大气污染工厂的具体布局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依据。

【答案】(1)画图。特征:海陆风风速以2-4米/秒主;风速1-3米/秒时陆风多于海风,风速4米/秒以上时陆风少于海风。

(2)海陆风出现时,背景风较弱,大气污染物扩散弱;海陆风影响范围较小,风向的变化使大气污染物反复堆积,增大了大气污染物浓度。

(3)布局在城区东北部并远离城区。葫芦岛沿岸背景风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海陆风主要是北风、西北风和西南风,因此有大气污染的工厂适合布局在城区东北部并远离城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盛行风、海陆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海风应该是由海吹向陆地。图2 中主导风向是北风(偏北风)、西南风,结合葫芦岛海陆位置判断,其海风风向应该是西南风,据此画图即可,见下图。根据图3分析,葫芦岛沿岸海陆风的风速特征是:海陆风风速以2-4米/秒所占百分比较大,风速以2-4米/秒为主,风速1-3米/秒百分比陆风多于海风,风速4米/秒以上百分比陆风少于海风。

(2)“海陆风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海陆风环流出现期间,沿岸近地面常会出现大气污染物浓度高值区”,据材料信息判断海陆风出现时,背景风应该较弱,大气污染物扩散弱,污染程度大;海陆风影响范围较小,风向的来回变化使大气污染物反复堆积,难以有效扩散,增大了大气污染物浓度。

(3)辽东湾西海岸是海陆风的频发区,葫芦岛沿岸背景风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该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东北或西南方向;海陆风主要是北风、西北风和西南风,综合背景风、海陆风,因此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城区东北部并远离城区。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下三角洲是水上三角洲平原的水下延续部分,它位于河口区的口外海滨段,其形成和变化受河流输沙量、潮流、风暴潮、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中上游干支流众多水库的建成,尤其是2003年三峡水库建成蓄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近年来我国沿海风暴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等,都对长江口水下三角洲产生影响。左图示意 1955-2018年长江口年输沙量统计,右图示意三角洲型入海河流河口区分段。

(1)指出进入21世纪后长江口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简述年输沙量变化可能对长江口海岸地带带来的影响。

(3)长期以来,长江口外海滨段发育了广阔的水下三角洲。有人预测长江口水下三角洲面积将会减小,请你为该预测提供论据。

【答案】(1)呈下降趋势。长江干支流修建了众多水库,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使大量泥沙沉积于库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或长江流域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减少了水土流失。

(2)长江口年输沙量减少,海岸侵蚀增强,海岸线可能后退;滩涂面积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海岸工程等。

(3)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口年输沙量呈下降趋势,沉积于水下三角洲的泥沙减少;风暴潮、潮流等对水下三角洲的侵蚀加剧,水下三角洲由以淤积为主转变为以侵蚀为主,使其面积呈缩小趋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侵蚀、沉积及海水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据左图分析,21世纪后长江口年输沙量呈下降趋势。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中上游干支流众多水库的建成,尤其是2003年三峡水库建成蓄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说明长江干支流修建了众多水库,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使大量泥沙沉积于库区;同时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减少了水土流失,使河流泥沙含量减少。

(2)长江口年输沙量减少,“近年来我国沿海风暴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导致海岸侵蚀增强,海岸线可能后退;海岸侵蚀增强,淹没沿海滩涂,滩涂面积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海岸侵蚀增强,破坏海岸工程等。

(3)据左图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口年输沙量呈下降趋势,沉积于水下三角洲的泥沙减少,泥沙来源减少,水下三角洲不会变大;“近年来我国沿海风暴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风暴潮、潮流等对水下三角洲的侵蚀加剧,水下三角洲由原来的淤积为主转变为以侵蚀为主,因此会出现面积呈缩小趋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