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待自然”为题发表演讲)

1、以“善待自然”为题发表演讲。
【参考答案】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要善待大自然。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和活动空间,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在千万年以前,追溯到生物的进化,从单细胞动物开始,到直立行走的人类。最初的人类,因为对万物的不确定,内心里谨慎而迟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他们祭神、占卜,做各种事情来探视自然的心意。渐渐地,人类走向文明,也拥有了更多盲目的勇气,开始探索自然、了解自然,自以为熟知自然,掌握自然,于是越来越不把自然放在眼里,征服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强烈。为了自身,越来越不理会地球的死活。而当遭遇了自然的报复,发现环境的恶化,才开始亡羊补牢,却也是本末倒置地,以为自己掌握着自然的命运。
其实人类才是被掌握的那一方,纵使掌握了再多的知识与技术,面对一切自然的惩罚,旱灾,洪水,龙卷风,地震……来自自然的惩罚一拨接一拨的到来,也只好暗自叹气,无法与之对抗。所以善待自然,并不是掌握了多少财富和文明之后对自然的一种施舍,而是善待我们自己,使我们可以再多一天的活在这个奇妙的世界上。
现在全球提倡低碳生活,就是善待自然的表现,从个人开车的减少到空调温度的固定;从节约水资源到不浪费每一张纸,都感受到人类环保理念的加强。记得一句广告词说的非常好:“人要善待自然,否则我们看到的最后一点水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眼泪。”
2.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突破城区界限,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甚至其他城市。他们常常要两处奔波。这样的人被称为“钟摆族”。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钟摆族”。他们工作生活双城化、房子两地买、婚姻周末化,社交网络多城交叉,原有的单一城市生活工作模式被打破。
“钟摆族”的出现打破了城市之间的界限,拓宽了个人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就业、置业、生活方式等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城乡的一体化让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突破城乡界限,缓解了住房、医院、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也降低了生活成本,同时,交通的便利让人们感受到了城际间的“零距离”。此外,“居住”城市相对于“工作”城市拥有更为健康和宁静的生活环境,更适合工作了一天的职场人调整和休息。因此,事业和家庭可以同时被兼顾的创新模式,势必会引发职场人在选择工作地点及方式上的改变。
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城际铁路本身所带来的交通成本较高

,及相对增长的市内交通接驳费用和时间,都成为了“城际化模式”发展的新障碍。 同时,生活城和工作城之间的资源不平衡,也让不少想加入“钟摆族”的职场人打了退堂鼓。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医疗等相关必备服务设施的完备,都成为了职场人关注的焦点。而且两地奔波的生活也会加重“钟摆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城际间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让钟摆人自由的摇摆,政府还要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的配套生活设施等方面做出努力。
3、司法系统正在开年终总结大会,突然有一帮人冲进来要求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如果由你来处理,你会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许多群众在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会寻求司法机关帮助。若处理不好,不仅解决不了群众的实际问题,还会破坏司法机关的社会形象,甚至可能会酿成群体性事件。
而且现在正在开年终总结大会,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的话,也会影响会议的进行。所以,如果由我来处理的话,我一定认真对待,理性对待,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1)协调法警及保安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将来访人员请到专门的接待室,准备茶水,做好热情接待工作。
(2)认真倾听,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做好相关的司法解释工作,劝导大家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相信司法的公正性。
(3)告诉群众收集拖欠其工资的证据,然后向法院起诉。只要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他们的工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即使相关负责人不给,还可以通过强制执行的途径解决他们的工资问题。相信经过我详细的解释,群众也会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同意选择合法手段依法索取被拖欠的工资。最后我会将事件处理情况上报领导。
总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拖欠工资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存在的,司法机关一定要帮助前来求助的群众解决好这一问题,并且也要保证司法系统内部事件的正常运转。
【专家点睛】
做好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和化解工作,发现拖欠工资问题或欠薪苗头做到优先调解、妥善处置,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积极履行职责,把促进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考生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也可从其他角度进行拓展,增加亮点。比如大力加强涉及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促进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