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堰设计守则

出水堰设计守则
出水堰设计守则

精心整理

出水堰设计规范

一、出水堰类型

常见的出水堰类型有三种: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

其中的三角堰直角三角堰和锐角三角堰两种,矩形堰又分为不淹没式矩形堰和淹没式矩形堰。

2.2计算公式

2.2.1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

(1)当h=0.021~0.200m时,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1.4h2.5(m3/s)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过堰流量(m3/s);

h:过堰水深(m);

(2)当h=0.301~0.350m时,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1.343h2.47(m3/s)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过堰流量(m3/s);

h:过堰水深(m);

q、=0.5·Q/(h·n)(个)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q、:堰上负荷(L/(m·s));

计算时,应注意单位。对于初次沉淀池,q、≤2.9L/(m·s);对于二次沉淀池≤1.7L/(m·s)。如果校核数据不满足上述要求,应调整参数、重复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

三、梯形堰

3.1基本构造

梯形堰适用于水量较大时,其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断面见图2。

图2:梯形堰局部断面图

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e:堰槛宽度(m);

h:过堰水深(m);

1.86:流量系数,当来水流速大于0.3m/s时,应采用1.9。

3.2.2堰口数量

堰口数量n的计算公式:

n=Q/q(个)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过堰流量(m3/s);

Q:设计流量(m3/s);

n:堰口数量(个);

计算出堰口数量后,需要确定堰口长度、堰口间静距、堰板高度,结合水池尺寸及出水堰布置位置确定出水堰个数,得到出水堰完整参数。

(整理)出水堰设计规范

出水堰设计规范 一、出水堰类型 常见的出水堰类型有三种: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 其中的三角堰直角三角堰和锐角三角堰两种,矩形堰又分为不淹没式矩形堰和淹没式矩形堰。本规范重点介绍污水中常见的三角堰、梯形堰。 二、三角堰 2.1基本构造 三角形出水堰简称三角堰,主要由堰板和堰口两部分组成。 常见类型为90°三角形出水堰,即直角三角堰,其断面见图1。 图1:直角三角堰局部断面图 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a: 堰口长度; b: 堰口间静距; c: 堰口端头预留长度; d: 堰口高度,其值等于0.5a; h: 过堰水深; H: 堰板高度;

2.2计算公式 2.2.1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 (1)当h=0.021~0.200m时,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1.4h2.5(m3/s)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 过堰流量(m3/s); h: 过堰水深(m); (2)当h=0.301~0.350m时,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1.343h2.47(m3/s)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过堰流量(m3/s); h: 过堰水深(m); 当h=0.021~0.300m时,q采用以上两个计算公式的平均值。 以上两个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自由流非淹没薄壁堰(目前我公司的出水堰均满足此条件); ◆直角三角堰。 2.2.2 堰口数量 堰口数量n的计算公式:n=Q/q(个)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过堰流量(m3/s); Q: 设计流量(m3/s); n: 堰口数量(个); 计算出堰口数量后,需要确定堰口长度、堰口间静距、堰板高度,结合水池尺寸及出水堰布置位置确定出水堰个数,得到出水堰基本参数。 2.2.3 校核出水堰 主要校核参数:堰上负荷。

沉淀池设计计算

沉淀池设计计算 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脱落的生物膜)。本设计二沉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 设计要求 (1)沉淀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两个,并宜按并联系列设计;(2)沉淀池的直径一般不小于10m;当直径大于20mm时,应采用机械排泥; (3)沉淀池有效水深不大于4m,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比值不小于6;(4)池子超高至少应采用; (5)为了使布水均匀,进水管四周设穿孔挡板,穿孔率为10%—20%。出水堰应用锯齿三角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 (6)池底坡度不小于; (7)用机械刮泥机时,生活污水沉淀池的缓冲层上缘高出刮板,工业废水沉淀池的缓冲层高度可参照选用,或根据产泥情况适当改变其高度。 (8)当采用机械排泥时,刮泥机由绗架及传动装置组成。当池径小于20m时用中心传动,当池径大于20m时用周边传动,转速为—min (周边线速),将污泥推入污泥斗,然后用静水压力或污泥泵排除;作为二沉池时,沉淀的活性污泥含水率高达99%以上,不可能被刮板刮除,可选用静水压力排泥。 (9)进水管有压力时应设置配水井,进水管应由井壁接入不宜由井

底接入,且应将进水管的进口弯头朝向井底。 设计参数 (1)表面负荷取—2m 3/,沉淀效率40%—60%; (2)池子直径一般大于10m ,有效水深大于3m ; (3)池底坡度一般采用; (4)进水处设闸门调解流量,进水中心管流速大于s ,进水采用中心管淹没或潜孔进水,过孔流速为—s ,潜孔外侧设穿孔挡板或稳流罩,保证水流平稳;出水处应设置浮渣挡板,挡渣板高出池水面—,排渣管直径大于,出水周边采用双边90°三角堰,汇入集水槽,槽内流速为—s ; (5)排泥管设于池底,管径大于200mm ,管内流速大于s ,排泥静水压力—,排泥时间大于10min 。 设计计算 污水总量:5000m 3/d=s ,单池设计流量为s (1)主要尺寸计算 1)池表面积: A=q Q ' m ax 式中:A ——池表面积,m 2; Q 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q '——水力表面负荷,本设计m 2·h 。 ∴A=0 .13600058.0?= 2)单池面积:

量水堰

如何选择量水堰槽 非满管状态流动的水路称作明渠(open channel),明渠流量计的应用场所有城市供水引水渠、火电厂冷却水引水和排水渠、污水治理流入和排放渠、工矿企业废水排放以及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用渠道。 选择量水堰槽的种类,要考虑渠道内流量的大小,渠道内水的流态,是否能形成自由流。最大流量小于40升/秒建议使用直角三角堰;大于40升/秒建议使用巴歇尔槽;上游渠道较短,最大流量又大于40升/秒建议使用矩形堰。 条件允许,最好选择巴歇尔槽。巴歇尔槽的水位-流量关系是由实验室标定出来的,而且对于上游行进渠槽条件要求较弱。三角堰和矩形堰的水位-流量关系来源于理论计算,容易由于忽略一些使用条件,带来附加误差。 三角堰 材料:PVC、玻璃钢、不锈钢可选。流量越大,相应增加壁厚。 注意事项: ◇三角口处的尺寸准确、缘台平直、光滑。板面光滑、平整、无扭曲。; ◇三角堰的中心线要与渠道的中心线重合。 ◇ j为堰板嵌入渠道墙的部分,尺寸请用户根据现场情况而定。适应范围: ◇三角堰可按图1.1加工。注意:安装该直角三角堰的上游渠道宽是600mm,三角顶角与上游渠底的高度是250mm。 ◇如使用图1.1直角三角堰,可在明渠菜单“10堰槽种类”→“1直角三角堰”项选择“开启”,仪表内已有该堰板的水位-流量表,可根据水位值直接给给出流速。 最小流量0.0136升/秒,最大流量45.010升/秒(162吨/小时)

图1.1 直角三角堰堰板构造

图1.2 三角堰建造效果图 图1.3 三角堰在渠道上的安装和三角堰的水位零点 三角堰安装在渠道上如图1.3所示。堰板要竖直,要安在渠道的中轴线上。加工三角堰时,可以会使顶角变成圆角,在确定水位等于零的位置时要注意,三角堰的水位零点应在三角堰的侧边的延长线的交点上。仪表的探头要安装在上游距离堰板0.5~1米的位置。 二:矩形堰 材质:PVC、玻璃钢、不锈钢可选。流量越大,相应增加壁厚。 注意事项: ◇矩形口处的尺寸要准确、缘台平直、光滑。板面光滑、平整、无扭曲。 ◇矩形堰的中心线要与渠道的中心线重合。 ◇ j为堰板嵌入渠道墙的部分,尺寸请用户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适用范围: ◇矩形堰可按图2.1加工,注意:矩形堰的水位-流量关系主要取决于堰口宽的“b”。也与上游渠道宽“B”和堰坎高“p”有关。 ◇如使用图2.1的矩形堰,可以在明渠菜单“10 堰槽种类”→“2矩形堰”项选择:0.25、0.50、0.75、1.00(注:此选项代表堰口宽b)仪表内已有该堰板的水位-流量表,可根据水位值直接给给出流速。 1:b=0.25米最小流量0.4375升/秒(1.6吨/小时),最大流量56.907升/秒(205吨/小时)

溢流堰施工方案

平泉县瀑河溢流堰置石工程 溢 流 堰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批:

日期: 陕西新鸿业生态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 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方案 1、土方开挖 2、施工降水 3、基底土方平整打夯 4、模板工程 5、混凝土工程

6、景石堆砌 7、混凝土砂浆勾缝 8、生态袋灌木及铺设 三、施工材料运输 四、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五、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溢流堰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设计溢流堰共分5种形式: 1、斜坡流坝2座 2、叠石流坝2座 3、混合流坝2座

4、台阶流坝2座 5、直流坝2座 二、施工方案 主要施工内容为:土方开挖→基底平整打夯→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拆模→景石堆砌→混凝土勾缝→预埋线管→生态袋灌木及铺设 1、土方开挖 1.1测量放线 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外围控制线施工放样到实地,并随时跟踪标高控制,严禁超挖。 1.2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为淤泥流沙采取人工开挖,挖出的淤泥流沙土方运至在指定的空场地内,运距5KM以内,用反铲挖掘机装车。 2、施工降水 河水渗出汇集到基坑中,我方使用如下设备用于基坑抽水。

现场抽水由专人记录好抽水设备的类型及数量、工作起始和终止时间、施工降水的区域,计量以机械连续工作8个小时为一个台班计算,降水结束做好计量单并交由监理方核对签字。 3.基地土方平整打夯 打夯采用汽油立式打夯机由最靠近基础边由里向外来回分层夯实。 4、模板工程 溢流坝的施工涉及到模板的安装,采用竹胶板,规格为2440*1220*14,用于侧模板以及顶模板,松木方料规格为80*60用于模板连接排挡,钢管Φ48*3.5,围楞和搭支

(完整版)Ⅰ溢流堰施工专项方案(完整版二)

Ⅰ#溢流堰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以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以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为依据,严格执行有关规范。 3、以确保工期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4、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5、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制定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以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 7、以加强管理,优化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 8、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及当地在施工安全、工地工人健康、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及规定标准。 1.2 编制依据 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 2、《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2014; 3、《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4、《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2013;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6、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7、青铜峡市黄河金岸旅游带项目东部水系连通工程(罗家河整治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有关协议、纪要、公文及补充文件; 8、工程所在地区和河流的自然条件、施工电源、水源及水质、 9、工程所在地区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或条例,地方政府、业主对本工程建设的要求。 10、本公司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特点。 11、工程所在地区和河流的自然条件、施工电源、水源及水质、交通、环保、防洪、灌溉等现状和近期发展规划。 12、当地城镇现有修配、加工能力,生活、生产物资和劳动力供应条件。 13、工程有关工艺试验或生产性试验结果。 14、设计、施工合同中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有关的条款。 1.3 编制内容 青铜峡市黄河金岸旅游带项目东部水系连通工程(罗家河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工程任务情况及施工条件分析; 2、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3、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等措施; 4、施工平面布置图等。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地质条件

最新20吨医院污水处理方案(二级标准)赵

20顿每天 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方案 方 案 A/0+消毒工艺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第一章概述 1、工程概况: 根据贵公司提供的数据,该地区目前最大的污水排放量在20吨左右/天,根据本公司多年的设计运行经验,本着为业主负责和服务的宗旨,先拟本项目污水回用处理方案,对污水排放处理工艺、设施进行方案设计和设备选型,以供环保主管部门、业主等各方专家领导审议。 2、设计依据: (1)《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88);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5)《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1983); (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99)。 (7)《国家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GB18466-2005) 3、设计、施工范围及服务 (1) 设计范围 本工程的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站的工艺、设备、电气与自控、通风等专业的全部内容。

(2) 施工范围及服务 a、污水处理站中的所有土建构筑物由业主负责组织施工。 b、处理站的总进、出水管道由业主负责施工。 c、总电源由业主负责接至控制柜。 d、污水处理设备及设备内的配件均由我公司负责提供。 e、我公司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的调试,直至合格。 f、我公司免费培训操作人员,协同编制操作规程。 4、设计原则 (1)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及管网,降低投资规模和成本; (2)处理后净化水可考虑循环使用,减轻处理负荷,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用水; (3)新建污水处理装置操作、运行简便,运行成本低; (4)确保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5)新建处理装置和设备、管线增设和改造时,尽量保持原有景观,不破坏该区美观效果; 第二章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设计水量: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最大污水排放量在20T/D,处理能力最大按1.0m3 / h设计,按24h连续运行设计。

溢流堰设计说明书

溢流坝段既是挡水建筑物,又是重力坝枢纽中最重要的泄水建筑物。设计时,除了应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因泄水带来的一系列要求,包括:(1)具有足够的孔口体形尺寸和较高的流量系数,,以使之具有足够的溢流能力。 (2)应具有良好的孔口体形,以使水流平顺地过坝,不产生有害的负压、震动和空蚀等。 (3)保证下游河床不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局部冲刷。 (4)溢流坝段在枢纽中的位置,应使下游水流流态平顺,不产生折冲水流,不影响枢纽中的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1)又灵活可靠的下泄水流控制设备,如闸门启闭机等 确定溢流断面长度 4.1.1 设计单宽流量 溢流重力坝的单宽流量q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枢纽布置、下游河道水深和消能工设计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单宽流量愈大,所需的溢流前缘愈短,对枢纽布置有利,但下泄水流动能大,对下游消能防冲不利,。近年来随着消能工技术的进步,选定的单宽流量也不断增大。 本设计中,三峡坝之下游段地质条件优良,故可假定单宽流量q=200m3/s,据此可假定溢流坝段长度。 (1)设计洪水位工况下:Q = 23540 m3/s 则可假定 (2)校核洪水位工况下:Q = 35260 m3/s 则可假定 选取二者中的最大值,确定溢流段长度为176.3m 本设计选用平面钢闸门形式,因其结构简单,而且闸墩受力条件良好。取孔口净宽为b = 8 米。 a、计算孔口数: (1)设计洪水位工况下: (2)校核洪水位工况下: 由此可确定孔口数为22孔。 据此计算Q溢= 22×8×200 = 35300 m3/s,满足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工况下所需的下泄流量。 b、闸门布置: 溢流坝段表孔采用平面钢闸门,常用的布置有跨缝布置和跨墩布置,其中跨缝布置可以减少闸墩长度,但对地基要求较严格,若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则对闸门启闭运行极为不利,而跨墩布置可以适当放松对地基的要求,然而却增加了闸门的长度,使整个溢流坝段长度增大,对其经济性产生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鉴于三峡工程所在地地基条件优良,故选用跨缝布置。经考虑论证后选取闸墩厚度为13m,则每段坝长为13+8=21m。 c、溢流坝段前缘总长: 溢流坝顶装设闸门时,用坝墩将溢流坝段分割成若干个等宽的孔口。设孔口宽度为b,则孔口数n = L/b。,令闸墩厚度为d。 闸门段长L = 22×8+(22-1)×13 = 449m

水堰的流量计算

水堰 水堰由堰板和堰槽构成,当水经堰槽流过堰板的堰口时,根据堰上水头的高 低即可计算出流量。 1.堰板的结构 (1)堰口的断面如图3所示,堰口与内侧面成直角,唇厚2毫米,向外侧倒45° 倾斜面,毛刺应清除干净。 (2)堰口棱缘要修整成锐棱,不得呈圆形,堰板内侧面要平滑,以防发生乱流。 (3)堰板的材料必须保证不生锈和耐腐蚀。 (4)堰板安装时必须铅直,堰口应位于堰槽宽度的中央,与堰槽两侧壁成直角。 (5)各种水堰的堰口如图4所示。90°三角堰的直角等分线应当铅直,直角允差为±5′。形堰和全宽堰的堰口下缘应保证水平,堰口直角允差为±5, 堰口宽度允差为±0.001b。 (1)堰槽要坚固,不易变形,否则使测量产生误差。 (2)在堰槽上流设置适当整流装置,以减少水面披动。 (3)堰槽的底面应平滑,侧面和底面应垂直。 (4)全宽堰槽堰的两侧面应向外延长,如图4c所示,延长壁应和两侧面一样的平滑,与堰口下边缘垂直,直角允差±5′。延长壁上应设置通气孔,通气孔应靠近堰口并在水头下面以保证测量时水头内侧空气畅通。通气孔的面积S≥ B——堰口宽度(mm) h'——最大水头(mm)。 (5)堰进水部分的容量应尽可能大些厂这部分的宽度和深度不能小于整流栅下流的宽度和深度,导水管应埋设在水中。 3.堰的水头测定方法 (1)水头是指水流的上水面至堰口底点(90’三角堰)或堰口下边缘(矩形堰、全宽堰)的垂直距离。 (2)为避免近堰板处水面降低而引起的误差,测定水头h处离堰口的距离等于200~B(毫米)。 (3)应当在越过堰口流下来的水流与堰板不附着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4)水堰的堰口至堰口外水池液面的高度不得小于100毫米。 (5)可以采用钳针或测针液面计测量水头。钩针液面计构造如图6所示。使用时应将针先沉入水内再提上对准水面,以消除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 (6)水位零点的测定精度应在0.2毫米以内,最好当堰口流出来的水流刚停止时测定水位的零点,每次试验时都要测定零点。由于表面张力的影响,矩形堰和全宽堰测量零位数值时应减少1毫米。 4.水堰流量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表 (1) 90°三角堰如图7所示 90°三角堰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 Q——流量(l/s) h——堰口水头(m) c——流量系数 c=1354++(140+)(-0.09)2 B——堰槽宽度(m) D——堰槽底面至堰口底点距离(m) 流量系数公式在下述范围内适用: B=0.5~1.2(m) D=0.1~0.75(m) (2) 矩形堰如图8所示 矩形堰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 Q——流量(l/s)

溢流面混凝土施工方案

溢流面混凝土施工方案 1.概述 溢流坝段共有5孔,高度为60m,堰顶高程为124.0m。闸墩为宽尾墩,宽尾墩设置桩号从0+19.0m-0+45.0m,高程从EL86.0-EL117.551,该部位溢流面最窄处为3m,最宽处为11.0m;有闸墩部位的溢流面除宽尾墩以外上下游宽度又不同,下游为8.0m,上游为11.0m;8#-11#坝段闸墩以下溢流面宽度为20.5m;7#、12#坝段闸墩以下溢流面由于受边墙影响为不规则面。溢流面因如此多的结构尺寸,同时堰面插筋布置密集,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保证溢流面质量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2.溢流堰面混凝土浇筑分区 8#-11#坝段闸墩下游面0+52m以下至0+64.5m为五区,7#、12#坝段闸墩下游0+52.0m以下至0+64.5m为三区,五区和三区由圆弧段和直线段组成。8#-11#坝段宽尾墩下游面0+45.0m至墩闸下游面0+52.0m为四区,属于直线段区,宽尾墩部位0+19.0m-0+45.0m之间为二区,由直线段和抛物线组成,0+19.0m以上溢流面为一区,由椭圆和抛物线组成。 溢流面混凝土施工分两期浇筑,第一期为0+45.0桩号以下在落闸畜水前全部完成,施工区域为三、四、五区。第二期为0+45.0桩号以上在过流前完成,施工区域为一、二区。 溢流堰面混凝土浇筑分区情况见附图一。 3.方案比较 3.1.方案一:支模 全部采用支模,模板为钢模板,分层浇筑,在模板上钻孔排气,拆模后将排气孔及模板连接处不平滑部位用砂轮打平。

3.1.1.施工准备 (1)进行裂缝调查并处理。 (2)混凝土浇筑前,必需将堰面台阶凿毛并彻底冲洗干净,不得存在有任何杂物,保持新老混凝土接触面湿润。 (3)测量人员依据设计图纸要求,分别对闸门底坎、铜止水及堰面曲线等。表孔检修门、弧形门、底坎在溢流面砼施工后再施工,堰面浇筑时预留二期砼。 3.1.2.模板 木工支立堰面分缝板,分缝板采用沥青木板制作,分缝板安装一定要加固结实,防止跑模,上游椭圆及下游堵头模板为木模板支立。 各区模板用量见表-1 表一模板用量明细表

溢流堰施工设计

洋县卡房水利枢纽工程溢流堰 施工组织设计 1.概况及工程量 1.1概况 溢流堰是卡房水库工程的主要泄洪建筑物,分布在大坝7#、8#、9#坝段,开敞式表孔溢流结构,共6孔,每坝段2孔,各孔堰首宽度均为10m,各坝段右表孔堰尾宽度分别为11.23m,11.7m和10.94m,左表孔堰尾宽度均为 2.5m。堰顶高程▽886.2m,各坝段右表孔堰尾高程为▽866.2m,左表孔堰尾高程为▽859.52m;堰面长度均为25.38m,其中桩号0+12.8m上游侧为C30普通混凝土浇筑,下游侧为C30高强耐磨粉煤灰混凝土浇筑。各坝段右表孔堰面0-1.0 m至0+0.41m、0+14.62m至0+24.38m和各坝段左表孔堰面0-1.0m至0+0.41m、0+17.3m至0+24.38m均为圆弧线段,各表孔0+0.41m至0+12.8m是函数关系式为y=0.1273x1.85的曲线段,其余部位均为坡比1:0.5的斜直线段。各表孔堰顶部位设平板闸门,闸顶设交通桥,桥面宽度5m。 1.2工程量 ——1——

卡房水库溢流堰的主要工程量为混凝土浇筑11243m3,其中普通混凝土5686m3,高强耐磨粉煤灰混凝土5557m3,钢筋制安305 T,模板制安9500 m2,铜止水制安230m。 2.0施工程序及方法: 溢流堰总的施工程序是:沿堰面长度方向,以桩号0+12.8为界,按先下游、后上游,先堰面、后墩墙的顺序进行施工。 2.1堰面施工程序及方法: 0+12.8m桩号下游部分堰面:先对各坝段右表孔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分四期完成,一、二期混凝土浇筑高度分别为3m、3.73m,高程分别为▽858—▽861,▽861—▽864.73,三、四期混凝土为堰面部分分两次浇筑完成,每期浇筑长度为5—6m。再对各坝段左表孔进行施工,堰面混凝土浇筑自下而上分两期完成。按堰面长度方向每期浇筑长度为5—6m。 0+12.8m桩号上游部分堰面:堰面混凝土施工以孔为施工单元,由右向左逐孔进行施工,每孔混凝土分五期进行施工,一、二、三期混凝土为堰首底部▽883以下部位的混凝土,浇筑高度分别为1.5m、1.47m、3.13m,高程段分别为▽876.7—▽878.20,▽878.20—▽879.87,▽879.87—▽883,四、五期混凝土为堰面 ——2——

斜管沉淀池操作规程

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操作说明 (一)概述 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是一种使水中固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的水处理设备。 斜管沉淀池是基于浅层理论:如果在处理水量不变,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沉淀面积,过流率,或单位面积上负荷量就会减少,因而有更多的悬浮物可以沉淀下来的原理设计的。 在普通的沉淀池中增设斜管,以增加沉淀池沉淀面积,缩短颗粒沉降深度,改善水流状态。因斜管沉淀池具有较大的湿周,较小的水力半径,使雷诺数Re大为降低,佛劳德数Fr明显提高,固体和液体在层流条件下分离,沉降效率可大大提高。由于颗粒沉降距离缩小,沉降时间也大大缩短,因而大大缩小了沉淀池体积,故斜管沉淀池为一种高效沉淀设备。 (二)工作原理与构造 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由设备箱体、配水混凝系统、斜管区、集水系统、加药系统、集泥斗与污泥处理系统等组成。 污水进入一级搅拌混凝反应池后进入二级絮凝池,经加药混凝絮凝后的需沉淀废水由进水口进入设备,被配水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斜管的下方。水流经过斜管向上流动经集水系统聚集后排出设备,沉降物沿斜管滑落至沉降集泥斗,污泥由污泥泵抽吸直接到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压榨,污泥可以再生利用。 (三)运行 开启设备进水阀,开启进水隔膜泵,待水位到池中位时即可开动搅拌机并开始加入PAC和PAM(混凝剂和絮凝剂)。每个调节池中都有两个浮球,一个高液位一个低液位。泵的启停根据调节池液位决定,高开低停。 鼓风机:对两个调节池池分别进行曝气,曝气可以使调节池中的沉淀物不容易堆积起来。进水开启,曝气就不停,调节池到达低水位时,曝气关闭。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根据污泥沉淀情况选择开启风机曝气。 配药配置:PAC浓度为10%,PAM浓度为0.05%较为合理(PAC,PAM的加药箱均为250L,一箱水配25KG的PAC,0.125KG的PAM)。 加药计量泵的大小根据进水的流量确定(计量泵的具体操作可参考计量泵操作说明书)。 出水:沉淀物通过斜管沉降下去,堆积在沉淀池底部的集泥斗,清水则

三角堰计算

三角堰流量公式为 式中h为堰顶的淹深,K为特征常数(图D3.3.1b)。 式中h为堰顶的淹深(图D3.3.1c)。 图D3.3.1 楼上所述公式Q=1.343*H的2.47次方和Q = K h5/2有应用范围的当H=0.021-0.200M时用公式Q = K h5/2 当H=0.301-0.350M时用公式Q = 1.343*H的2.47次方 当H=0.201-0.300时用上俩公式的平均值 详见给排水手册1册682页 3.出水三角堰(90度) 1)初沉池出水堰的负荷不大于2.9L/s·m,表面水力负荷2m3/m2·h 出流堰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一般250m3/m·d(约0.003m3/m·s) 出水堰总堰长:(320/3600)*103/2.9=30.7m 2)堰上水头:H1=0.1mH2O(即三角口底部到上游水面的高度) 每个三角堰的流量:q1=1.343*(0.1)2.47=0.00455m3/s

3)三角堰个数n1=q/q1=160/3600/0.00455=9.77 q=出水流量。取10个。(每个池) 4)三角堰中距L1=b/n1=3/10=0.3m 通常三角堰之頂角為90°,tan(θ/2) =1,則(29)及(30)式變成Q=1.47H3/2(31) 4.水堰流量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表 (1) 90°三角堰如图7所示 图6,7,8 90°三角堰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 Q——流量(l/s) h——堰口水头(m) c——流量系数 c=1354++(140+)(-0.09)2 B——堰槽宽度(m) D——堰槽底面至堰口底点距离(m) 流量系数公式在下述范围内适用:

沉淀池设计规范(1)

第二节沉淀池 (Ⅰ)一般规定 第1.2.1条城市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表1.2.1采用。生产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应根据试验或实际生产运行经验确定。 第1.2.2条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第1.2.3条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4m。 第1.2.4条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第1.2.5条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曝气池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机械排泥的初次沉淀池和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 第1.2.6条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第1.2.7条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曝气池后不应小于0.9m。 注:生产污水按污泥性质确度。 第1.2.8条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初次沉淀池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不宜大于1.7L/(s·m)。 第1.2.9条沉淀池应设置撇渣设施。 (Ⅱ)沉淀池 第1.2.10条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值不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不小于8; 二、一般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m/min; 三、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四、池底纵坡不小于0.01。 第1.2.11条竖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不大于3; 二、中心管内流速不大于30mm/s; 三、中心管下口应设有喇叭口及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小于0.3m。 第1.2.12条辐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宜为6~12; 二、一般采用机械排泥,当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排泥机械旋转速度宜为1~3r/h,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3m/min;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QHRT K V Z =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 3; z K ——总变化系数,1.5; Q ——设计流量,m 3/h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3 45655.1m V =??= 印染废水中水解池,分为4格,每格的长为2m ,宽为2米,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3m ,则每格水解池容积为16m 3,4格的水解池体积为48m 3。 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m H 4=;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 系如下: HRT H HRTA V A Q = = = ν 式中: ν——上升流速(m/h ); Q ——设计流量,m 3/h ; V ——水解池容积,m 3; A ——反应器表面积,m 2;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67.06 4h m ==ν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h m /8.1~5.0=ν ,ν符合设计要求。 3配水方式 采用总管进水,管径为DN100,池底分支式配水,支管为DN50,支管上均匀排布小孔为出水口,支管距离池底100mm ,均匀布置在池底。 4进水堰设计 已知每格沉淀池进水流量s m h m Q /00035.03600 4/53 3 ' =?=; 4.1堰长设计 取出水堰负荷)/(2.0' m s L q ?=(根据 《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7.1m s L ?)。 '' q Q L = 式中:L ——堰长m ; ' q ——出水堰负荷,)/(m s L ?,取0.2)/(m s L ?; ' Q ——设计流量,m 3/s ; 则75 .12 .01000 00035.0' ' =?= = q Q L m ,取堰长m L 2=。

溢流坝段设计

溢流坝段设计 一、孔口设计 1、孔口形式 本设计溢流坝段采用开敞式溢流坝,孔口形式采用坝顶溢流式,堰顶不设闸门,所以溢流堰堰顶高程即为正常蓄水位605m。 2、孔口尺寸 本设计溢流堰净宽51m,每孔净宽17m。 二、溢流坝剖面设计 溢流坝曲线由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溢流面曲线采用WES曲线。 1、设计依据 《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2) 2、基本资料 有上述资料可得出H max=5.97m。 3、溢流曲线设计 溢流曲线具体尺寸要求如下图一所示,其中H d为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设计水头,规范要求按最大作用水头H max的75%到95%计算,本设计采用80%倍的H max,所以H d=4.78m。上游堰高P1=42m>1.33H d=6.35m,所以本设计为高堰流量系数m d=0.502。 1) 曲线参数计算表

2)、下游曲线段 下游曲线段计算公式为: 1 n n d x kH y -= 式中:H d 为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 x ,y 为原点下游堰面曲线横纵坐标; n 与上游堰坡有关; k 当P 1/H d >1.0时,k 值由规范查取,当P 1/H d ≦1.0时,k 取2.0到2.2。 上游堰坡垂直,所以由规范查的n=1.85;P 1/H d =8.8>1.0,所以由规范查的k=2.0。综上所述,本设计溢流堰堰面曲线段公式为: () () 1.85 0.5 d d y x H H = 经excel 计算可得堰面曲线计算表如下表所示: 3)、中间直线段 直线段与曲线段的切点计算如下所示: 0.850.851.85120.7y x d d x d H =-=-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 7.97t x m = 6.154t y m = 4)、下游反弧段 本设计采用挑流消能,由规范查的反弧段半径R=(4~10)h 0,式中h 0为校核水位闸门全开时挑流鼻坎反弧段最低点处的水深。挑流鼻坎高程取579.00m (下游最高水位577.54m )。 反弧段最低点流速: v = 式中:φ为堰面流速系数,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提供的公式初步确定为: 0.51/31/3(10.055/)(10.055/0.2778)0.93 E k ?=-=-= 23.29/v m s ===则

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规程 总则 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一般要求 运行管理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安全操作要求 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

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维护保养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试验。 5.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6.应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 7.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料或油封的密封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并根据需要填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润滑脂。 8.凡设有钢丝绳的装置,绳的磨损量大于原直径10%,或其中的一股已经断裂时,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如下[1]: (1)池子直径(或者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大于6; (2)池径不宜小于16m ; (3)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1m ; (4)一般采用机械刮泥,也可附有空气提升或净水头排泥设施; (5)当池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20m )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6)停留时间2.5~3h ; (7)表面负荷:0.6~1.5m 3/(m 2·h )。 4.5.3设计计算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计算过程如下[1]: (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nq Q F = 式中: Q —设计日平均流量m 3/h ; 池数(个)—n ,本设计设置2座沉淀池; q —表面负荷,m 3/(m 2·h),本设计取1.5m 3/(m 2 ·h) 23333.31111.1m 2 1.5 Q F nq ===? (2)池子直径 137.62m D === 采用周边传动吸泥机,为了符合型号规格,取直径为 m 37=D ,由《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第11册P592查知(D >20,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选取周边传动吸泥机37-ZBG ,其性能参数如下表8示: 表8 35-ZBG 性能参数

(3)实际水面面积 22 2 m 67.10744374=?=='ππD F 实际负荷 323222443333.3m /m h 1.6m /m h 237 Q q n D ππ?==?=???()() (4)沉淀区有效水深 qt h =2 式中: 2h —沉淀区有效水深,m ; t —沉淀时间,1.5~4.0h ;取3.0h 2 1.6 3.0m 4.8m h q t ==?= (5)校核径深比2377.74.8 D h ==,在6—12内,符合要求 (6)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33333.3'3m 4999.95m 2 Q V t n = =?= (7)沉淀区的容积 n S N T V 1000= 式中: S —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 )一般为0.3~0.8,取=S 0.8 L/(人·d ) N —设计当量人口数,=N 25万 T —两次清除污泥像个时间,d ;取h 2=T n —沉淀池座数,2=n 430.8251028.3m 10001000224S N T V n ???===??

溢流堰施工专项方案

溢流堰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溢洪闸位于大坝设计桩号0+570.50处,溢洪闸为开敞式,共3孔,每孔净宽5.0m,中墩厚1.4m,总宽度17.8m,闸底板高程111.50m,设WES堰,堰顶高程114.00m,墩顶高程118.9m。堰面曲线控制坐标点图见后附图。 为保证溢洪闸溢流面混凝土体形尺寸及表面质量的要求,通过对滑模浇筑和翻模浇筑两种施工。 2、施工方案 2.1总体布置 堰体分3次浇筑,第一次浇筑A区域,浇筑至设计高程108.9m,第二次浇筑B区域,浇筑至设计高程111.50m,第三次浇筑C区域,浇筑至设计高程113.5m,堰体表面混凝土以闸室中墩为界分为3个工作面,先对左堰进行施工,后对右堰进行施工,最后施工中间堰体。 2.2施工方法 2.2.1施工放线 在安装钢筋和支模前将溢流堰纵断面轮廓线放样到已成型闸墩上,再在两侧对应点上拉线绳,以此来确定钢筋及模板位置。具体是在背水侧堰面曲面部位每隔1m标志放样点。 2.2.2模板工程 迎水侧堰面两侧为平面,采用钢模支立,钢管加固,保证堰体两

侧平整,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堰面采用滑模施工技术,滑模是由拉力拉动滑轨滑动的模板控制混凝土浇筑后成形,能使混凝土连续浇筑的一种模板技术,主要由滑行模板、滑模滑轨、和牵引系统组成。(1)滑行模板 由平面钢板作为底模,顶部由工字钢固定,模板断面为梯形断面。溢洪闸堰面每孔宽度为5m,组装完成后滑模总长4.9m。模板上的2个牵引点分别距模板两端1m处。距模板底面为20cm。滑升模板面板为5mm厚钢板,主梁采用2根工字10槽钢,腹板采用10mm钢板,间距50cm。每节模体两端堵头板为15mm厚钢板,根据有关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校核验算,滑模的刚度满足规范的有关要求。滑模模体断面见下图: (2)滑模轨道 滑模轨道布置在分缝模板外侧,紧贴分缝模板,模板轨道采用10mm 钢板,根据WES堰面纵断面轮廓线焊制加工完成。轨道与滑升模板之间滑动受力。轨道用直径25mm 钢筋做锚筋,支撑钢筋与堰体设计钢筋连接牢固。钢筋轨道支撑间隔每2m左右增加一道斜撑,保证滑模在轨道不发生下沉和侧斜。 (3)滑模牵引系统 溢流堰进行3次分层浇筑,在浇筑到设计高程111.50m处在仓内设置锚桩,每孔闸室左右各两个锚桩,直径为0.5m,锚桩内预埋25mm 拉筋,拉筋延伸到滑模开始滑动处,随着滑模的不断提升,拆除多余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与数据

关于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 摘要:介绍了关于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 (1)、进泥含水率:当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5%-97%;当为剩余活性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9.2%-99.6%。 (2)、污泥固体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80-120Kg/(m2.d);当为剩余法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30-60Kg/(m2.d)。 (3)、浓缩后污泥含水率:由曝气池后二次沉淀池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含水率,当采用99.2%-99.6%时,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宜为97%-98%。 (4)、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h;但也不要超过24h。 (5)、有效水深一般宜为4m,最低不小于3m。 (6)、污泥室容积和排泥时间,应根据排泥方法和两次排泥间时间而定,当采用定期排泥时,两次排泥间一般可采用8h。 (7)、集泥设施:辐流式污泥浓缩池的集泥装置,当采用吸泥机时,池底坡度可采用0.003;当采用刮泥机时,不宜小于0.01。不设刮泥设备时,池底一般设有泥斗。其泥斗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小于50度。刮泥机的回转速度为0.75-4r/h,吸泥机的回转速度为1r/h,其外缘线速度一般宜为1-2m/min。同时在刮泥机上可安设栅条,以便提高浓缩效果,在水面设除浮渣装置。 (8)、构造及附属设施 一般采用水密性钢肋混凝土建造。设污泥投入管、排泥管、排上清液管,排泥管最小管径采用150mm,一般采用铸铁管。 (9)、竖流式浓缩池:当浓缩池较小时,可采用竖流式浓缩池,一般不设刮泥机,污泥室的截锥体斜壁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应不小于50°,中心管按污泥流量计算。沉淀区按浓缩分离出来的污水流量进行设计。 (10)、上清液:浓缩池的上清液,应重新回到初沉池前进行处理。其数量和有机物含量参与全厂的物料平衡计算。 (11)、二次污染:污泥浓缩池一般均散发臭气,必须时应考虑防臭或脱臭措施。臭气控制可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中文词条名: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污水处理·沉淀池 英文词条名: 6.5.1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表6.5.1的规定取值。斜管(板)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宜按本规范第6.5.14条的规定取值。合建式完全混合生物反应池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宜按本规范第6.6.16条的规定取值。 6.5.2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6.5.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OM。 6.5.4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6.5.5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除设机械排泥的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外,宜按不大于2D 的污泥量计算。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 6.5.6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6.5.7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处理池后不应小于0.9M。 6.5.8初次沉淀池的出口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1.7L/(S·M)。 6.5.9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输送和处置设施。 6.5.10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小于8,池长不宜大于60M。 2 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 3 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4 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