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形学基础知识

军事地形学基本知识之一:军事地形学概述

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也就是从军队战备、训练、作战的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科学。它是国防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1)、地貌:指地表面平坦和起伏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它是由于地球的内力(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流水、冰川、风、波浪、海流)相互作用而成。

——按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地、平原地、高原地、谷地、盆地等;

——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等;

——按动力分为河流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重力地貌等。

(2)、地物:指分布在地表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性物体。如自然形成的最大地物是海洋;海洋包括:一是洋:太平洋(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小)有独自的潜逃和海流系统;二是海:它是洋的边缘部分,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如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洋面积约有三亿六千一百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浸没的部分叫陆地,陆地面积为一亿四千九百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29%,陆地的平均高度为875米,其中面积巨

大的叫大陆,大陆分为: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小块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合起来又分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陆地上进一步区分可分为:江河、湖泊、森林、沙漠、隔壁滩,高原、盆地、山地、草原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地物。而陆地上通过人工建造的道路、桥梁、工厂、居民地等等就是人造地物。

2.(陆地)地形的分类

由于不同地貌和地物的错纵结合,可依据不同特点区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地形:

(1)依据地貌的状态分: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2)依地物的分布和土壤的性质分:居民地、水网稻田地、江河与湖泊、山林地、石林地、黄土地、沙漠与戈壁、草原、沼泽等。

军事地形学基本知识之二:几种主要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山地对作战行动的景响:由于山高坡徒,道路狭窄,不便于部队机动;不便于部队指挥和协同作战;山地作战容易迷失方向;容易造成射击死角;不便于战斗物资的运送。但山地便于伪装、隐蔽,便于观察,便于选择良好的制高点,便于构筑坚固坑道工事,便于原子化学武器的防护,易守难攻。

(三)丘陵地

高差不大,山顶圆浑,谷宽岭低,坡度平缓,断绝地少,山脚多为耕地、梯田和谷地。丘陵地区,一般人烟较稠密,农产品丰富,居民多依山傍谷,大的城镇多在广阔的地,它是介于平原和山地之间的过渡地形。谷地和水陆交通要冲;交通比较发达,仅次于平原;江河水流缓慢,河面较宽,河道弯曲,多浅滩。北方丘陵(辽西丘陵、胶东丘陵地区)多为土质丘陵;南方丘陵地(浙江、江西、神福建、广东、湖南等)多为石质丘陵。南方丘陵树木较多:茶林、小松树林、灌木林和草丛,山脚水稻田、梯田。北方丘陵树木、草丛较少,多为旱田。

居民地:人们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形成的集聚定居的地区叫居民区。根据性质和人口多少分为城市、集镇、村庄等。

居民地主要特点:大的城市居民地,一般是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多是交通枢纽。人口多、房屋密集、高大坚固建筑物多、交通方便;集镇是一种比较大的居民地,人口集中,多为平房,交通比较便利。村庄是较小的居民地。平房较多,有部分楼房。交通比较方便。

山林地的特点是:与山地基本相似,只是地形更隐蔽,人烟更稀少,交通更不便。南方热带山林地,山高坡陡,谷深岭宽,林密草深,荆棘丛生,藤萝交织,河系纵横,路窄多弯,多雨多雾多毒虫;北方山林地,山岭较平坦、浑圆,土壤层较厚,地形割裂程度较小,气候寒冷,冬季较长,积雪较厚。

山林地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是:便于隐蔽观察;便于迂回包围,穿插分割;便于控制要点,据险扼守;便于构筑工事,设置障碍,制作简易器材;便于采集野生食物,野战生存;便于对原子、化学武器防护;但不便于部队机动和作战;不便于观察射击;不便于通信联络;对电子信息传导有一定的阻碍和屏蔽作用;森林易引起火灾。

(六)水网稻田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