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圆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1.本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

(1)圆有关的概念:垂直于弦的直径,弧、弦、圆心角、圆周角.

(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3)正多边形和圆.

(4)弧长和扇形面积: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通过折叠、对称、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式认识了许多图形的性质,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本章是在学习了这些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的有关概念,探索并理解垂径定理,探索并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定理,探索并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

(2)探索并理解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和正多边的有关计算.

(4)熟练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它们的应用;?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测量、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活动.?了解概念,理解等量关系,掌握定理及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并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

(3)在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4)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认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探索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理解公式的意义、理解算法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利用现实生活和数学中的素材,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及其运用.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及其运用. 3.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及其运用.

4.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及其运用. 5.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6.直线L 和⊙O 相交?dr 及其运用.

7.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及其运用.

8.?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9.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及其运用.

10.两圆的位置关系:d 与r 1和r 2之间的关系:外离?d>r 1+r 2;外切?d=r 1+r 2;相交?│r 2-r 1│

11.正多边形和圆中的半径R 、边心距r 、中心角θ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应用这个等量关系解决具体题目.

12.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L=180n R π,n °的圆心角的扇形面积是S 扇形=2360

n R π及

其运用这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13.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垂径定理的探索与推导及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弧、弦、圆心有的之间互推的有关定理的探索与推导,?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有关圆周角的定理的探索及推导及其它的运用. 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5.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及应用.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应用. 7.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运用. 8.切线长定理的探索与运用. 9.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运用.

10.正多边形和圆中的半径R 、边心距r 、中心角θ的关系的应用.

11.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180n R π及S 扇形=2

360

n R π的公式的应用.

12.圆锥侧面展开图的理解. 教学关键

1.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平移、旋转等数学活动探索定理、?性质、“三个”位置关系并推理证明等活动.

2.关注学生思考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在观察、操作和推导活动中,使学生有意识地反思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3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4.1 圆 3课时 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4课时 24.3 正多边形和圆 1课时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2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 3课时

24.1 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圆的有关概念.

2.垂径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及其它们的应用.

教学目标

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垂径定理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形及圆的形成过程,讲授圆的有关概念.利用操作几何的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通过复合图形的折叠方法得出猜想垂径定理,并辅以逻辑证明加予理解.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垂径定理及其运用.

2.难点与关键: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及利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口答下面两个问题(提问一、两个同学)

1.举出生活中的圆三、四个.

2.你能讲出形成圆的方法有多少种?

老师点评(口答):(1)如车轮、杯口、时针等.(2)圆规:固定一个定点,固定一个长度,绕定点拉紧运动就形成一个圆.

二、探索新知

从以上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

问题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有什么规律?

问题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

老师提问几名学生并点评总结.

(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圆的新定义: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组成的图形.

同时,我们又把

①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线段AC,AB;

②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图24-1线段AB;

③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C为端点的弧记作 AC”,读作“圆弧 AC”或“弧AC”.大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 ABC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 AC或 BC叫做劣弧.

④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老师点评)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我能找到无数多条直径.3.我是利用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折叠的方法解决圆的对称轴问题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学生活动)请同学按下面要求完成下题:

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CD⊥AB,垂足为M.

(1)如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理由. (老师点评)(1)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CD .

(2)AM=BM , AC BC

=, AD BD =,即直径CD 平分弦AB ,并且平分 AB 及 ADB . 这样,我们就得到下面的定理:

下面我们用逻辑思维给它证明一下: 已知:直径CD 、弦AB 且CD ⊥AB 垂足为M

求证:AM=BM , AC BC

=, AD BD =. 分析:要证AM=BM ,只要证AM 、BM 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只要连结OA 、?OB 或AC 、BC 即可.

证明:如图,连结OA 、OB ,则OA=OB 在Rt △OAM 和Rt △OBM 中

OA OB

OM OM

=??

=? ∴Rt △OAM ≌Rt △OBM ∴AM=BM

∴点A 和点B 关于CD 对称 ∵⊙O 关于直径CD 对称

∴当圆沿着直线CD 对折时,点A 与点B 重合, AC 与 BC 重合, AD 与 BD 重合. ∴ AC BC

=, AD BD =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结论:

B

(本题的证明作为课后练习)

例1.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弦(即图中 CD

,点O 是 CD 的圆心,?其中CD=600m ,E 为 CD

上一点,且OE ⊥CD ,垂足为F ,EF=90m ,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分析:例1是垂径定理的应用,解题过程中使用了列方程的方法,这种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几何代数解的数学思想方法一定要掌握. 解:如图,连接OC

设弯路的半径为R ,则OF=(R-90)m ∵OE ⊥CD

∴CF=12CD=1

2

3600=300(m )

根据勾股定理,得:OC 2=CF 2+OF 2 即R 2

=3002

+(R-90)2

解得R=545 ∴这段弯路的半径为545m . 三、巩固练习

教材P86 练习 P88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例2.有一石拱桥的桥拱是圆弧形,如图24-5所示,正常水位下水面宽AB=?60m ,水面到拱顶距离CD=18m ,当洪水泛滥时,水面宽MN=32m 时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请说明理由.

分析:要求当洪水到来时,水面宽MN=32m ?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只要求出DE 的长,因此只要求半径R ,然后运用几何代数解求R . 解: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设OA=R ,在Rt △AOC 中,AC=30,CD=18 R 2

=302

+(R-18)2

R 2

=900+R 2

-36R+324 解得R=34(m )

连接OM ,设DE=x ,在Rt △MOE 中,ME=16 342=162+(34-x )2

162+342-68x+x 2=342 x 2-68x+256=0 解得x 1=4,x 2=64(不合设) ∴DE=4

∴不需采取紧急措施.

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圆的有关概念;

2.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以及它们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94 复习巩固1、2、3. 2.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 3.垂径定理推论的证明. 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如图1,如果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E ,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CE=DE

B . BC

BD = C .∠BAC=∠BAD D .AC>AD

C

(1) (2) (3) 2.如图2,⊙O 的直径为10,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OM 的长为3,则弦AB 的长是( ) A .4 B .6 C .7 D .8

3.如图3,在⊙O 中,P 是弦AB 的中点,CD 是过点P 的直径,?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

A .A

B ⊥CD B .∠AOB=4∠ACD

C .

AD BD = D .PO=PD 二、填空题

1.如图4,AB 为⊙O 直径,E 是 BC 中点,OE 交BC 于点D ,BD=3,AB=10,则AC=_____.

B

A

(4) (5)

2.P 为⊙O 内一点,OP=3cm ,⊙O 半径为5cm ,则经过P 点的最短弦长为________;?最长弦长为_______.

3.如图5,OE 、OF 分别为⊙O 的弦AB 、CD 的弦心距,如果OE=OF ,那么_______(只需写一个正确的结论) 三、综合提高题

1.如图24-11,AB 为⊙O 的直径,CD 为弦,过C 、D 分别作CN ⊥CD 、DM ?⊥CD ,?分别交AB 于N 、M ,请问图中的AN 与BM 是否相等,说明理由.

2.如图,⊙O 直径AB 和弦CD 相交于点E ,AE=2,EB=6,∠DEB=30°,求弦CD 长.

3.(开放题)AB 是⊙O 的直径,AC 、AD 是⊙O 的两弦,已知AB=16,AC=8,AD=?8,?求∠DAC 的度数. 答案:

一、1.D 2.D 3.D

二、1.8 2.8 10 3.AB=CD

三、1.AN=BM 理由:过点O 作OE ⊥CD 于点E ,则CE=DE ,且CN ∥OE ∥DM . ∴ON=OM ,∴OA-ON=OB-OM ,

∴AN=BM .

2.过O 作OF ⊥CD 于F ,如右图所示

∵AE=2,EB=6,∴OE=2

, ∴OF=1,连结OD ,

在Rt △ODF 中,42=1

2+DF 2,

3.(1)AC 、AD 在AB 的同旁,如右图所示: ∵AB=16

,AC=8, ∴

12AC=12(1

2

AB ),∴∠CAB=60°, 同理可得∠DAB=30°, ∴∠DAC=30°.

(2)AC 、AD 在AB 的异旁,同理可得:∠DAC=60°+30°=90°.

24.1 圆(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圆心角的概念.

2.有关弧、弦、圆心角关系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3.定理的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教学目标

了解圆心角的概念: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弦、弧中有一个量的两个相等就可以推出其它两个量的相对应的两个值就相等,及其它们在解题中的应用.通过复习旋转的知识,产生圆心角的概念,然后用圆心角和旋转的知识探索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最后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弦也相等及其两个推论和它们的应用.

2.难点与关键:探索定理和推导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题.

已知△OAB,如图所示,作出绕O点旋转30°、45°、60°的图形.

A

B

O

老师点评:绕O点旋转,O点就是固定点,旋转30°,就是旋转角∠BOB′=30°.

二、探索新知

如图所示,∠AOB的顶点在圆心,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的⊙O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B ?′将圆心角∠AOB 绕圆心O 旋转到∠A ′OB ′的位置,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为什么?

B '

AB = ''A B ,AB=A ′B ′

理由:∵半径OA 与O ′A ′重合,且∠AOB=∠A ′OB ′ ∴半径OB 与OB ′重合

∵点A 与点A ′重合,点B 与点B ′重合 ∴ AB 与 ''A B 重合,弦AB 与弦A ′B ′重合 ∴ AB = ''A B ,AB=A ′B ′

因此,在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在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是否也有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呢??请同学们现在动手作一作.

(学生活动)老师点评:如图1,在⊙O 和⊙O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 ′B ′得到如图2,滚动一个圆,使O 与O ′重合,固定圆心,将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得OA 与O ′A ′重合.

B

'

A '

(1) (2) 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由? 我能发现: AB = ''A B ,AB=A /B /.

现在它的证明方法就转化为前面的说明了,?这就是又回到了我们的数学思想上去呢──化归思想,化未知为已知,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定理:

同样,还可以得到: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现在给予说明一下.

请三位同学到黑板板书,老师点评.

例1.如图,在⊙O中,AB、CD是两条弦,OE⊥AB,OF⊥CD,垂足分别为EF.(1)如果∠AOB=∠COD,那么OE与O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果OE=OF,那么 AB与 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AB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AOB与∠COD呢?

D

分析:(1)要说明OE=OF,只要在直角三角形AOE和直角三角形COF中说明AE=CF,即说明AB=CD,因此,只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定理即可.

(2)∵OE=OF,∴在Rt△AOE和Rt△COF中,

又有AO=CO是半径,∴Rt△AOE≌Rt?△COF,

∴AE=CF,∴AB=CD,又可运用上面的定理得到 AB= CD

解:(1)如果∠AOB=∠COD,那么OE=OF

理由是:∵∠AOB=∠COD

∴AB=CD

∵OE⊥AB,OF⊥CD

∴AE=1

2

AB,CF=

1

2

CD

∴AE=CF

又∵OA=OC

∴Rt△OAE≌Rt△OCF

∴OE=OF

(2)如果OE=OF,那么AB=CD, AB= CD,∠AOB=∠COD 理由是:

∵OA=OC,OE=OF

∴Rt△OAE≌Rt△OCF

∴AE=CF

又∵OE⊥AB,OF⊥CD

∴AE=1

2

AB,CF=

1

2

CD

∴AB=2AE,CD=2CF

∴AB=CD

∴ AB= CD,∠AOB=∠COD

三、巩固练习

教材P89 练习1 教材P90 练习2.

四、应用拓展

例2.如图3和图4,MN是⊙O的直径,弦AB、CD?相交于MN?上的一点P,?∠APM=∠CPM.

(1)由以上条件,你认为AB和CD大小关系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若交点P在⊙O的外部,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P

N

(3) (4)

分析:(1)要说明AB=CD,只要证明AB、CD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只要说明它们的一半相等.

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它的证明思路与上面的题目是一模一样的.

解:(1)AB=CD

理由:过O作OE、OF分别垂直于AB、CD,垂足分别为E、F

∵∠APM=∠CPM

∴∠1=∠2

OE=OF

连结OD、OB且OB=OD

∴Rt△OFD≌Rt△OEB

∴DF=BE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B=CD

(2)作OE⊥AB,OF⊥CD,垂足为E、F

∵∠APM=∠CPN且OP=OP,∠PEO=∠PFO=90°

∴Rt△OPE≌Rt△OPF

∴OE=OF

连接OA、OB、OC、OD

易证Rt△OBE≌Rt△ODF,Rt△OAE≌Rt△OCF

∴∠1+∠2=∠3+∠4

∴AB=CD

五、归纳总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圆心角概念.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部分相等,及其它们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94-95 复习巩固4、5、6、7、8.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如果两个圆心角相等,那么()

A.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B.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C.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同圆中,圆心角∠AOB=2∠COD,则两条弧AB与CD关系是()A. AB=2 CD B. AB> CD C. AB<2 CD D.不能确定3.如图5,⊙O中,如果 AB=2 AC,那么().

A.AB=AC B.AB=AC C.AB<2AC D.AB>2AC

B

A

(5) (6)

二、填空题

1.交通工具上的轮子都是做圆的,这是运用了圆的性质中的_________.

2.一条弦长恰好为半径长,则此弦所对的弧是半圆的_________.

3.如图6,AB和DE是⊙O的直径,弦AC∥DE,若弦BE=3,则弦CE=________.三、解答题

1.如图,在⊙O中,C、D是直径AB上两点,且AC=BD,MC⊥AB,ND⊥AB,M、N?在⊙O上.

(1)求证: AM= BN;

(2)若C、D分别为OA、OB中点,则

AM MN NB

==成立吗?

B

A

2.如图,以

ABCD 的顶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分别交BC 、AD 于E 、F ,

若∠D=50°,求 BE

的度数和 EF 的度数.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3030486.html,

3.如图,∠AOB=90°,C 、D 是AB 三等分点,AB 分别交OC 、OD 于点E 、F ,求

证:AE=BF=CD .

O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3030486.html,

答案:

一、1.D 2.A 3.C 二、1.圆的旋转不变形 2.

13或5

3

3.3 三、1.(1)连结OM 、ON ,在Rt △OCM 和Rt △ODN 中OM=ON ,OA=OB ,

∵AC=DB ,∴OC=OD ,∴Rt △OCM ≌Rt △ODN ,

∴∠AOM=∠BON ,∴ AM NB

= (2) AM MN

NB == 2.BE 的度数为80°,EF 的度数为50°.

3.连结AC 、BD ,∵C 、D 是 AB 三等分点, ∴AC=CD=DB ,且∠AOC=

1

3

390°=30°, ∵OA=OC ,∴∠OAC=∠OCA=75°, 又∠AEC=∠OAE+∠AOE=45°+30°=75°,

∴AE=AC,

同理可证BF=BD,∴AE=BF=CD

24.1 圆(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圆周角的概念.

2.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及其它们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圆周角的定理、圆周角的定理的推导及运用它们解题.

2.难点:运用数学分类思想证明圆周角的定理.

3.关键:探究圆周角的定理的存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老师点评:(1)我们把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A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3030486.html,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刚才讲的,顶点在圆心上的角,有一组等量的关系,如果顶点不在圆心上,它在其它的位置上?如在圆周上,是否还存在一些等量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要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问题:如图所示的⊙O ,我们在射门游戏中,设E 、F 是球门,?设球员们只能在 EF

所在的⊙O 其它位置射门,如图所示的A 、B 、C 点.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像∠EAF 、∠EBF 、∠ECF 这样的角,它们的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现在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提问二、三位同学代表发言. 老师点评: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无数多个.

2.通过度量,我们可以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没有变化的. 3.通过度量,我们可以得出,同弧上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下面,我们通过逻辑证明来说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1)设圆周角∠ABC 的一边BC 是⊙O 的直径,如图所示 ∵∠AOC 是△ABO 的外角 ∴∠AOC=∠ABO+∠BAO ∵OA=OB ∴∠ABO=∠BAO ∴∠AOC=∠ABO

∴∠ABC=1

2

∠AOC

(2)如图,圆周角∠ABC 的两边AB 、AC 在一条直径OD

的两侧,那么∠ABC=1

2

∠AOC 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道题的说明过程.

C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3030486.html,

老师点评:连结BO 交⊙O 于D 同理∠AOD 是△ABO 的外角,∠COD 是△BOC 的外角,?那么就有∠AOD=2∠ABO ,∠DOC=2∠CBO ,因此∠AOC=2∠ABC .

(3)如图,圆周角∠ABC 的两边AB 、AC 在一条直径OD 的同

侧,那么∠ABC=1

2

∠AOC 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证明.

老师点评:连结OA 、OC ,连结BO 并延长交⊙O 于D ,那么∠AOD=2∠ABD ,∠COD=2∠CBO ,而∠ABC=∠ABD-∠CBO=

12∠AOD-1

2

∠COD=1

2

∠AOC

现在,我如果在画一个任意的圆周角∠AB ′C ,?同样可证得它等于同弧上圆心角一半,

因此,同弧上的圆周角是相等的.

从(1)、(2)、(3),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圆周角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的推导: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下面,我们通过这个定理和推论来解一些题目.

例1.如图,AB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延长BD 到C ,使AC=AB ,BD 与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分析:BD=CD ,因为AB=AC ,所以这个△ABC 是等腰,要证明D 是BC 的中点,?只要连结AD 证明AD 是高或是∠BAC 的平分线即可. 解:BD=CD

理由是:如图24-30,连接AD ∵AB 是⊙O 的直径 ∴∠ADB=90°即AD ⊥BC 又∵AC=AB ∴BD=CD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92 思考题. 2.教材P93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例2.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O ,∠A 、∠B 、∠C 的对边分别设为a ,b ,c ,⊙O 半径为R ,求证:

sin a A =sin b B =sin c

C

=2R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材第2~3页例1、例2。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课件。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8+8+8=()×() (2)5×4=()+()+()+() (3)5×12是多少?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1 6+2 6+ 3 6= 3 10+ 3 10+ 3 10= 计算3 10+3 10+3 10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看作分子?引导学生得出3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情景图) (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2 9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 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请列出你的算式。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 生1:每个人吃29个,3个人就是3个29相加,即29+29+2 9。 生2:用乘法表示为2 9×3。 师:2 9×3表示什么意思? 生:29×3表示3个2 9 是多少。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两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2 9 ×3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 生1:按照加法计算:29×3=29+29+29=2+2+29=69=2 3(个)。 生2:2 9×3=2×39=69=23(个)。 生3:29×3=2,×)1,3),9,3))=2 3 (个)。 师:比较一下,前两位同学的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 生:有多少个19 。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师:刚才第3位同学与第2位同学的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算法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2.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情景图) (1)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师:求3桶共有多少升?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课题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xx中心校xx春秋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师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师:出示情景图,这些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师:不管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的交通工具的轮子都设计成了圆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利用已有工具自己创造圆,初步感受圆。 师:同学们你手中的圆是用什么画出来的? 师:画一园 2.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用圆规画圆的同学能说说怎样画得吗? 师:那你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任意三个圆吧。

师:在画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接着问:说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 师:画圆时固定的一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为什么? 3.认识半径:任意在圆内、圆上和圆外点三点,分别问学生:这点在什么地方? 师:把圆心与圆上一点连接起来,这样的线段叫半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半径r 。 师:在自己圆上画几条半径,你又发现了什么?什么长度都相等? 师:你怎么知道有无数条半径?半径都相等呢? 师:请几生各自报出自己所画圆的半径。 师:刚才不是说圆的半径都相等吗,为什么你们报出的数据不一样呢? 4.认识直径:请把手中的圆对折,再换角度对折几次,看看你们又可发现什么?对折后请互相交流。 师: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看看书、动动手,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师:谁来汇报一下? 师板书:d=2r或r= d 师画直径时有意两端不在圆上,让学生判断。 直径肯定是半径的2倍吗? 师:通过刚才的折纸,除发现直径的特点,你还发现圆有什么特点?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树叶中的比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百分数 互联网的普及 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圆的半径是一条()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对于圆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B.经过圆心的线段都是直径 C.圆是轴对称图形 D.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3.在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A.10厘米 B.8厘米 C.6厘米 D.4厘米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A.2厘米 B.3厘米 C.4厘米 D.6厘米 5.经过1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A.330° B.300° C.150° D.120° 6.用圆规画圆时;圆的周长是圆规两脚间距离的()倍. A.2 B.π C.2π 7.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A.大小 B.位置 C.形状 8.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是由()决定的. A.半径和直径 B.直径和圆心 C.圆心和半径 9.关于圆周率π;正确的是() A.π=3.14 B.π>3.14 C.π<3.14D.π是有限小数

10.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A.圆的半径 B.圆的直径 C.圆的周长 D.圆周长的一半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连接和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12.圆周率是一个的小数;人们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时取它的近似值;它的近似值为. 1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是最长的一条. 14.填空:在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都有条;半径的长度是直径 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比是. 15.圆规两脚分开4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新人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案

第 1 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圆形实物、硬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剪刀、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第57页主题图,谈话: (1)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画面情境,你能找出圆形的物体吗? 2、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画圆 (1)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2)学生利用生活的物品或工具来画圆 (3)探究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A:小组合作探究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提出要求:①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②比一比:用圆规画圆有什么优点? B:汇报交流。 C:小结圆规画圆的方法。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学生操作:让学生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2)集体交流:折痕相交于一点,交点位于圆中心。 (3)讲解: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 (4)画一画,认识圆的直径和半径。 a、学生沿折痕画一画,发现这条线段通过圆心。 b、讲解:通过画一画,我们找到了圆内一条通过圆心的线段,它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 表示。 c、学生再连一连圆心到圆上某一点得到另外一条线段。 d、讲解:圆心到圆上某一点得到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e、学生在圆上标出d和r。 f、交流:尝试给直径和半径下定义。 (5)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3、探究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A:小组操作讨论: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吗? B:汇报。 C:数学游戏:小组赛说:r=(),d=() 4、提出问题:圆的中心位置是由什么决定?半径决定圆的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找圆心的方法,然后画一画找到圆心和直径。 2、完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二)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 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 生2:(个)。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 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教案第四单元圆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第一课时认识圆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3、出示圆片图形: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 (2)课本第56页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 2 表示的意思吗? (7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9 2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 2 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 9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2 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 2 (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 2 。)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3个92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92×3,那么92 ×3又应该怎 样计算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9 2 是2 个91,2个91乘3就是6个9 1 ,所以就是96。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 92×3=92+92+92=9222++=9 32?=96=32(个)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分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所以将“3”和“9”进行约分,即: 92×3=3 9321 ?=32(个)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5)提问:如果把算式“92×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92 ”,又 应该怎样计算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85-88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 解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2、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图。 3、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辩证唯 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步骤 复习 1、说出我们以前学过的有规则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2、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样的线段围成的?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问:这是什么图形?(出示剪好的一个圆) 问:用手摸一摸圆的外圈是线段还是用曲线围成的? 问:请说出几种物体,它们的面是圆形的? 师: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小到手表里面的零件,大到宇宙飞船的制造都要用到圆的知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的研究就有伟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是非常

重要而又必要的。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同时画一个圆) 2、新课。 认识圆的特征和圆各部分的名称,师生一起操作进行。 (1)认识圆心: 将剪好的圆拿出来,先对折,打开,换方向后再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 问:像这样折可以折多少次?(无数次) 问:这些折痕意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这些折痕意是在圆中心这一点相交) 老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指导学生在自备圆中心标出圆心,用字母O表示:(2)认识半径: 指导学生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用直尺连一条线段,老师讲解并板书,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F表示: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 问:量一量,半径长几厘米?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3)认识直径: 指导学生把圆形再对折然后打开,让学生把这条折痕用直尺画出来,看看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版六年级上册圆和扇形 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并能准确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刚才欣赏到的那些漂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地方能看到圆? (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身上的硬币、桌子里的杯子等等) 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看来,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中圆是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虽然不熟悉但和我们处处在一起的圆。(板书:圆) (二)教学新知,初步画圆 1、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圆,说了那么多的圆。接下来请大家用你能想到的办法自己动手画一个圆。

2、请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如借助圆形的物体画,还有书上讲到的方法或是用圆规画) 3、通过刚才的看圆、说圆与画圆,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圆比较光滑,没有角。 4、大家介绍了很多画圆的方法。为了使我们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来,勤劳、智慧的人们制成了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圆规。 (三)认识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认识圆规。 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好的圆规,一起认识圆规的的构成并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尝试画圆。出示活动要求。 1)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学生独立画圆。 2)刚才老师转了转,发现有些同学要么没画好,要么画出来的不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观察如何使用圆规画圆。(使用实物投影仪,教师示范使用圆规画圆) 3)说说,老师刚才是如何使用圆规画圆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4)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再练习画一个圆,同时思考:通过两次画圆,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针尖要固定,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5)练习画一个两脚之间距离是2厘米的圆。 (四)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先自学书本,然后请你结合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教学圆心:刚才我们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找出你刚才所画的圆的圆心,并标上字母O。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标对。 2)教学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表示。指导学生画一条圆的半径,并标上字母。在我们用圆规画圆时,这个半径就是指什么?(两脚之间的距离)因此圆的大小就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作业设计练习一2、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测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 第一单元圆测试题 一、填空。 1.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r=()cm r=()cm r=()cm 长方形的周长 d=()cm d=()cm d=()cm 是()cm 2.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3.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 )cm2。 6.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 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或()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8.完成下表。二、判断正误。 1、直径总比半径长。()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4、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5、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三、选择。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cm。 A、31.4 B、62.8 C、314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4、圆周率π()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4 B、πr C、πr + 2r 四、根据对称轴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

积。(单位:厘米) 六、解决问题你能行。 1、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2、一个花坛,直径5米,在它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环形鹅卵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 3、你能在下图的正方形中画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吗?如果剪去这个最大的圆,剩下部 分的面积是多少?4、保龄球的半径大约是1dm,球道的长度为18cm,保龄球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至少要滚动多少周? 5、一块草地的形状如下图的阴影部分,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6、有一个周长62.8米的圆形草坪,准备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地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介绍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 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的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水平。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 教学重点: 圆的理解,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画圆的方法,理解圆的特征。 教学工具:尺规原状物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2.学生站成一排扔圈套物体的游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应该怎样公平? 3.出示圆形PPT: (1)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2)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学生举例说。(硬币、茶杯盖的形状、玻璃器皿的外形等等) 那么,什么叫圆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实行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画圆 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

通过具体操作,来理解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很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个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教师板书:圆心(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课件即时练习,分清圆的各部分名称。 (4)1、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 2、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 3、同桌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课件展示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知识点

第四单元圆知识点 一、 认识圆 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圆心: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中心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6、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2 1。 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 2d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10、轴对称图形 1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1)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 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π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七位小数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 C= π÷π 或C=2π÷π÷2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圆的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 r ÷ 2 即π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计算方法:πr+2r 7、车轮转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圆的周长。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的周长的一半(πr),长方形的宽近似于圆的半径(r),圆的面积公式:S =πr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课题:倒数的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与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学习、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倒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相互依存的关系,如: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等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们数学中也有,我们已经学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举例说明:如因数和倍数。) 2.今天,我们接着认识数学王国中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数。 (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3.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引导学生质疑。如:什么叫“倒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倒数有什么特点?倒数是一个数吗?学习倒数有什么作用?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83×38 157×715 5×51 121 ×12 (2)学生独立计算,并观察、讨论有什么发现。 (3)组织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教师指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4)理解倒数互相依存的关系。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应该怎样理解“互为倒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集体交流。 (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例如:83和38互为倒数,就是指83的倒数是38,38的倒数是8 3。) 让学生举出几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例子,并让其他学生根据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是否正确。 (5)反馈练习: ①75×57 =1,所以( )和( )互为倒数。 ②71 和7互为倒数的意思是( )的倒数是( )。 (6)想一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例题1: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53 6 27 35 61 1 72 0 (2)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主解决。 (3)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位置是互换的。) 交流得出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板书:53 3 5 6=16 61 组织检验:53×35=1,6×6 1 =1。 (自然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也可以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4)讨论: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 (根据倒数的意义,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没有倒数。) (5)小结。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2014 年—2015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

2014年—2015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复习及练习题

圆单元检测 姓名:评价 一、基本知识: 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倍,d=()r, r =d÷() 2、在正方形里画最大的圆。 3、在长方形里最大的圆。 — 二、圆的基本公式。 1、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 = 2、已知周长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公式:r= d= 3、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C半圆= 4、圆的面积公式:S= 5、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 6、r扩大n倍,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 7、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 8、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 S圆环=S外圆—S内圆=: = 三、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例1 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例2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例3 一个圆形蓄水池的周长是,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4、填表。

厘米 8分米 ~ 米 d=( )cm r=( )cm d=( )cm 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 四、典型题目精练: 1、一个圆形纽扣的半径是,它的面积是多少 2.难点我来做判断 (1)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 ) (2)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2,面积之比是1:4。 ( ) 、 (3)一个圆的周长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 ) 3. 小明的爸爸放羊时把一只羊栓在木桩上,栓羊的绳子从木桩到羊颈项长米。这只羊最多能吃到的草的面积是多少 4.把一张长6dm ,宽4dm 的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剪掉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5、一捆电线绕了9圈,每圈直径都是48厘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 、 6、一种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60厘米,小红骑车车轮每分钟转动100周。她骑车每分钟行使多少米 7、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70厘米,如果每分钟转100圈,通过一座1099米的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 8、挂钟分针的针尖在4 1小时内,正好走了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 9、一个环形铁片的内圆半径8厘米,外圆半径12厘米。求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