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账务处理完整版

出口企业账务处理完整版
出口企业账务处理完整版

出口企业账务处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一、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例一:出口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免税申报及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1、淮安四维工具有限公司2007年8月出口自产工具一批,12万美元。

12×(汇率)=90万元

征退税率之差=17%-5%=12%

90×12%=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借:应收外汇账款 90万元

贷:出口销售收入 90万元

2、当月接退税部门“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批单“,载免抵退审批34万元,其中退税审批20万元、免抵14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2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4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4万元

例二:以从事进料加工出口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江苏欢歌电缆有限公司2007年8月有关业务如下:

1、当月取得进项税金万元,出口销售10万美元,内销30万元。出口电缆退税率5%。

取得进项税金:

借:原材料 8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万元

贷:应付账款万元

10×(汇率)=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 75万元

贷:销售收入 75万元

根据当月退(免)税出口收入、出口货物所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之差计算“当期不予免抵或退税的税额”

10×(汇率)×(17%-5%)=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万元

2、收到淮安市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份,载明“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10万元,用红字记:

借:产品销售成本1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万元

3、当月收到淮安市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载明“当期免抵税额”18万元和“当期应退税额”11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11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8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9万元

4、收到运保佣单据5万元,冲减原以到岸价申报的出口免税销售,以红字记:

5×(17%-5%)=万元

借:销售收入 5万元

贷:应收外汇账款 5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万元

例三:出口生产企业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账务处理:

1、2007年9月,淮安笑语金属有限公司出口不予退税铜材一批50万美元。

根据国税发【2006】第102号规定应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

50×(汇率)=万元

÷(1+17%)×17%=万元

借:应收账款万元

贷:销售收入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万元

2、由于淮安笑语金属有限公司上年已申报退税材料中,有10万美元的出口货物,退税率为11%。且未能在规定时间补齐相关材料,税务部门根据国税发【2006】第102号文件要求,对这部分出口销售进行征税:

10×(汇率)=万元

÷(1+17%)×17%=万元

借:以前年度检查调整万元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万元

同时红字冲减已按征退税率之差转出进项部分:

×(17%-11%)= 万元

借:以前年度检查调整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万元

笑语公司当月有留抵3万元,经批准可以冲减,余款开票入库:

-=万元

-3=万元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万元

贷:银行存款万元

例四、来料加工出口(包括进料加工免税深结转)货物账务处理

淮安同舟电子有限公司从事来料加工业务,2006年8月份从淮安市国税局进出口处取得《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当月进口保税原材料8万美元,购进国内辅料万元(含税价)。当月来料加工手册项下出口5万美元,其中加工费1万美元。国内销售同类货物6万元(含税价):

材料购进:

÷(1+%)×=万元

借:原材料-辅料 1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万元

贷:应付账款万元

国外报税材料进口不作账务处理,设台帐管理。

内销:6÷(1+%)=万元

借:应收账款 6万元

贷:销售收入-内销收入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万元

出口销售:

1×(汇率)=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万元

贷: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万元

计算来料加工进项转出:

5×(汇率)÷(1+%)=万元

×÷(+)=万元

借:销售成本-出口销售成本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万元

二、外贸企业账务处理

例一:外贸企业一般贸易账务处理

淮安共济国际贸易公司收购纺织品出口,具体业务如下:

1、购进布一批,价税合计6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60÷(1+%)=万元

借:库存商品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万元

贷:应付账款 60万元

2、转出征退税率之差部分。

×(17%-11%)=万元

借:销售成本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万元

3、出口离岸价8万美元,并申报退税

×11%=万元

8×(汇率)=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万元

贷:出口销售收入万元

例二:外贸企业作价方式进料加工账务处理

1、淮安众志国际贸易公司从印度购进香料8万美元:

8×(汇率)=万元

借:商品采购-进口材料万元

贷:应付外汇账款万元

2、材料入库

借:材料物资万元

贷:商品采购-进口材料万元

3、作价70万元(不含税)销售给淮安成城化工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到税务部门开具《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借:应收账款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7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万元

4、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商品采购-进口材料万元

5、众志公司以80万元(不含税价)收回委托加工物资,并收到专用发票:借:库存商品 8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万元

贷:应付账款万元

6、众志公司出口销售10万美元

10×(汇率)=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万元

贷:出口销售收入万元

7、结转应收出口退税

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6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11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1万元

例三:外贸委托加工方式下进料加工账务处理

1、淮安罗曼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电机一批10万美元

10×(汇率)=万元

借:商品采购-进口材料万元

贷:应付外汇账款万元

2、材料入库

借:材料物资万元

贷:商品采购-进口材料万元

3、委托淮安罗兰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加工成机床

借:委托加工材料万元

贷:材料物资万元

4、加工机床收回,同时收到罗兰加工费发票15万元(不含税价)

借:委托加工材料15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万元

贷:应付账款万元

5、商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万元

贷:委托加工材料万元

6、出口并持加工费发票等单证申报退税(退税率17%)

借:应收出口退税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万元

例四:外贸企业出口不退税产品账务处理

淮安潇潇进出口公司出口钢材一批,作价40万美元。根据国税发【2006】第102号规定应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

40×(汇率)=302万元

302÷(1+17%)×17%=万元

借:应收账款302万元

贷:销售收入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万元

例五:外贸企业补征税账务处理

淮安暮雨进出口有限公司,上半年有委托加工方式进料加工出口床单20万美元的单证,因申报过期不能通过审核,根据国税发【2006】第102号规定应予补税:

该笔业务加工费100万元(不含税价),退税率11%。

由于企业在申报退税时已作如下账务处理:

100×17%=17万元

100×11%=11万元

20×(汇率)=151万元

借:销售成本 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6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11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1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151万元

贷:出口销售收入 151万元

所以,补税时:

借:销售成本 11万元

贷:应收出口退税11万元

应纳税金=151÷(1+%)×17%=万元

借:出口销售收入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万元

外贸企业一般贸易账务处理

根据苏州市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的“2007年出口退(免)税培训材料”,标准的一般贸易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如下: 例:某外贸公司购进出口商品二批,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30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另一批为从小规模纳税人(生产企业)购进特准退税的工艺品,普通发票上注明金额106万元。二批商品已经全部办理了出口报关手续,并已收到销货款45万美元,当天市场汇价1:8.3。出口商品的退税率为13%。试作会计分录: 一、购进出口商品时: 进项税额=510000+106000÷1.06×6%=516000元 借:商品采购-出口商品采购 3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6000 贷:银行存款 3616000 二、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3100000 贷:商品采购-出口商品采购 3100000 三、收到出口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450000×8.3)3735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商品销售收入3735000 四、结转出口商品成本时: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3100000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3100000 五、调整出口商品成本时: 调整金额=3000000×(17%-13%)=120000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12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0000 六、计算应收的出口退税时: 出口退税额=3000000×13%+100000×6%=396000 借:应收出口退税 39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96000 七、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396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396000 ***这是税务局的标准分录,理论上是这样操作的,但实际上有些不同。如果完全按照这样记账的话,财务管理上会很混乱。*** ***以后的回贴完全是个人的理解,可能合理不合法,请各位同僚看的时候要加以自己的判断。*** [原创]第一部分外贸企业一般贸易的会计准备工作。 2008-2-25 11:19 hummer1114 发表于[会计业务与理论]版面快速返回 首先要谈一点税务局的要求,外贸业务与内贸业务的核算一定要分开。不管业务如何变化,这个宗旨是不能变的。 其次,会计科目的设置。1、“应收外汇账款”;一级科目,此科目复币记账,期末调汇。2、“库存出口商品”;一级科目,此科目一般不需设置数量金额式,可以根据海关的《商品综合分类表》的大类别设置二级科目,比如纺织品出口就可以设置“库存出口商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3、“发出商品”或“生产成本”,我个人是选择“生成成本”,一级科目,用于核算出口商品的成本。4、“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增值税”,二级科目,此科目下设三个三级科目,分别是“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退税”。5、“主营业务收入-出口业

进出口贸易公司账务处理实例

进出口贸易公司账务处理实例 [例] 某进出口公司2007年12月购进工艺品30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贷款金额为57万元,进项税额9.69万元,用银行支票付款。出口至美国,离岸价为2.5万美元(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工艺品退税率为13%,试计算该公司当月应退税额。 应退增值税税额=570 000x13%=74100(元) 转出不退税增值税额=96900-74100=22800(元) 按上例做会计分录如下。 购进货物尚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57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6900 贷:银行存款666900 货物入库时: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销售收入(USD250000x7.8)1950000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570000 贷:库存商品570 000 转出出口未退税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22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2800 计算出应收增值税退税款: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74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74100 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74100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74100

[例] 某外贸公司2007年1月从某日用化妆品公司购进出口用化妆品1000箱,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进项税额为85万元,贷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当月该批商品已全部出口,售价为每箱800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8元人民币),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该化妆品的价款中已含消费税额150万元,增值税退税率为13%。 应退增值税税额=5000 000X13%=650000(元) 转出不退税增值税额:850000—650000=200000(元) 应退消费税税额:1500 000(元) 按上例做会计分录如下。 购进货物尚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5000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贷:银行存款5850 000 货物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5000000 贷:在途物资5000000 出口报关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USD800000x 8) 64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销售收入6400000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销售成本5000000 贷:库存商品5000000 进项税额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销售成本200000

出口退税账务处理的实例分析

出口退税账务处理的实例分析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退还或者免征间接税的税收措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出口货物实行了退(免)税政策,此后 出口退税 政策适时而变几经调整,形成了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货物只有在适用既免税又退税的政策时,才会涉及如何计算退税的问题。由于各类出口企业对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办法不同,有对出口货物单独核算的,有对出口和内销的货物统一核算成本的。为了与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相一致,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第二种办法是“先征后退”办法,目前主要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工)贸企业。下面笔者对增值税 出口退税 的计算方法及相关会计处理作一探讨。 一、“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 ,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其中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一)具体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其中:(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免抵退税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1)出口货物离岸价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 (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出口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doc

全省出口退税工作会议材料之九 出口企业帐务处理辅导 (仅供参考)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有关帐务处理 按照《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必须进行财务处理才能办理退税。 一、外贸企业涉及出口退税的主要明细帐 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必须设置的明细帐有:库存出口商品帐、自营出口商品帐、应收(付)外汇帐款明细帐、应交税金(增值税)明细帐等: (1)库存出口商品帐:是核算企业盈亏情况的重要帐册,是按商品代码、商品品名、记载数量、金额等设置的明细帐。以购进的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为做帐依据。商品必须严格按照实际应付的全部款项扣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为该商品的进价成本。在货物购进入库时,按照相应的会计分录,在出口商品库存帐各栏目逐栏记录。 2、自营出口销售帐:是核算出口销售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按制度规定向银行办理交单的口径为销售收入。自营出口销售帐是按商品代码、商品品名、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金额等设置的。以出口企业开具的出口销售发票为做帐依据。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必须及时做自营出口销售帐。在自营出口销售帐的贷方反映收入部分,外币金额栏反映出口销售发票的外币金额,折美元金额栏反映美元金额数,人民币金额栏反映出口发票外币金额乘以当日外汇人民币牌价计算的销售收入,此销售收入与实际收汇后用结汇水单上的外汇人民币牌价计算的销售收入之差在“汇兑损益”科目反映,国外发生的运保费冲减自营出口销售收入。自营出口销售帐的借方记出口货物的销售成本,进价栏反映不含税金额,费用栏为国内发生的出口费用,单独设“经营费用“科目的此栏目不反映。余额部分借为亏损,贷为毛利。 3、应收(应付)外汇帐款明细帐:此明细帐是记载企业应收或应付国外客户的出口货款、进口货款、佣金等结算款项,以出口销售发票上所列的出口销售金额为做帐依据,按不同的会计科目反映,如自营出口、自营进口、代理出口、代理进口。如果收汇、付汇商品种类较多的企业还可根据合同号或发票号或客户再分设子目。借方记载企业应收或应付外汇及按汇率折为人民币的金额;贷方记载企业实际收汇的外汇及按汇率折为的人民币金额;余额部分借代表企业未收的外汇,贷为企业多收的外汇。 4、应交税金(增值税)明细帐:外贸企业设置应交税金(增值税)明细帐反映增值税核算缴纳情况。以购进出口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及帐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及帐务处理 ----- 外贸企业是指按《外贸法》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外贸企业从事商品国际流通,企业本身没有生产能力,用于出口的货物是从国内企业采购的。正常情况下,生产企业销售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给外贸企业用于岀口,外贸企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出口收汇核销单等纸质凭证向国税退税机关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出口环节免税,退还出口货物在境内购买环节已纳的增值税、消费税)。 计算方法: 一、外贸企业岀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依进项税额计算,具体计算方法为: 1、岀口企业将岀口货物单独设立库存账和销售账记载的,应依据岀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计算: 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X岀口退税率 2、对库存和销售均采用加权平均进价核算的企业,也可以适用不同税率的货物分别依下列公式计算: 应退税额=出口货物数量X加权平均进价X出口退税率 3、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应退税额=岀口货物应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应抵扣税额; 销售进口料件应抵扣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X!税率-海关已对进口料件的实征增值税额。 二、外贸企业收购应税消费品岀口,其应退消费税的退税办法分别依据该消费税的征税办法确定,即退还该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实际缴纳的消费税。 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一)实行从价定额征收办法的: 应退税额=岀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X肖费税税率 (二)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办法的: 应退税额=岀口数量X肖费税单位税额 (三)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的: 应退税额=(岀口数量X肖费税单位税额)+ (岀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X肖费税税率)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及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及账务处理 一、数据录入 1、在擎天科技系统里录入数据 A、首先进人擎天系统——选择月份——选择基础数据采集——退税数据采集——出口明 细录入以及进货明细录入; B、出口明细录入——报关单18位号码再加上001…007共21位(必须正确无误)前提是同 一关单号1笔以上出口的商品(注意该序列号自动顺序)——出口日期(必须正确无误)——出口商品代码(前8位)——商品名称——计量单位(注意一般会有kg和PC两种计量单位)——美元(如果是其他币种需按当月1日中间价换算)——保存 C、进货明细录入——进货增值税发票左上角号码+右上角号码——销售方税号——发票日 期——因序列号与关单序列号对应该发票会与某张关单号商品代码相同(如果不同需要录入关单上的商品代码)——录入关单上标准名称——进项发票名称——关单数量——发票数量(如果两者计量单位不一致需要折算)——计税金额——税额(退税额是系统根据商品代码自动跳出)——保存 二、数据处理/数据反馈 1、将录入后的数据——进入数据处理——接入金税盘——做预申报(不接入金税盘则不能 形成预申报压缩文件,该文件名wmysb代码、税号、月份)——进入国税网网上办税系统——(先录入本单位税号、密码)——点击出口申报界面——申报数据类型——选择外贸企业退税预申报——浏览选择wmysb文件——确认上传——上传后约1小时(有反馈则下载) 2、将下载的文件——进入擎天系统——数据反馈——退税申报反馈——没有疑点(有疑点 则点击看什么疑点,进行预申报疑点调整)——在擎天系统——数据处理——正式申报(形成文件wmzssb代码、税号、月份)——数据打印——3张表(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汇总申报表. 3、将WMZSSB文件——在国税网上申报系统——选择外贸企业退税正式申报——浏览— —上传WMZSSB文件——几小时后反馈下载——PDF文件(与数据打印文件格式相同) 三、增值税申报 1、附表一在开具其他发票栏——销售免税货物(填写本月出口商品折合人民币金额) 2、主表——录入出口免税货物金额(与附表一相同) 3、附表二当期购进不予抵扣的出口进项税金 四、出口商品的会计处理(会计分录) A、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XX单位)XXXX金额(美元折算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XXXX金额 B、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成本(该商品购进成本)XXXX金额 贷:存货——XXXX存货(该商品购进成本)XXXX金额 C、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XXXX(是上述申报出口应退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征税与退税之差)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XXXX(购进出口的进项税金)

外贸公司账务处理

外贸公司账务处理 我司是一家外贸公司,主要产品是洗涤用品,公司在香港注册的,开户银行在香港,在香港和深圳都有办公室。 那么收到货款和付货款要怎么进行账务处理啊,要跟据哪些单据来进账啊?还有月末要怎样结转处理呢?能不能把整个流程的账务处理都写出来呢 结账是指会计期末,在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对账簿记录所作的结束工作,即结出账簿记录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结账的内容包括: 1、结算各种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损益。 2、结算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它们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未余额。 月末年末是我们会计人员最忙碌的时间,我们都在忙于结账。但我想每个会计人员对于月末结账具体都应该做哪些工作及从哪些逻辑关系来证明月末结账是成功的还是有所疑惑的。本文是我个人对月末结账的一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从实务的角度来了解月末结账的方法和程序。 月末结账的时点问题一般看来不是什么在事,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是运用好,会事半功倍的,从我国的会计实际来说一般月末结账的时点都是自然月末,一般企业也都是自然月末结账,也有企业自己定义结账日,如以每月25日为结账日等。 我认为我公司应按自然月结账,这样做有以下五方面益处: 1、可以与税务同步,减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税法是按自然月来定义税务期间的,会计期间如果与税法不一致,按规定就要将税务报表按税务期间进行调整,导致工作难度比较高,而且会给税务核查造成困难,加大了税务风险; 2、减少因为自定义结账日产生的结账数据时点不一致的风险。在实务中很多财务数据是来自非财务部门的,由非专业的财务人员提供,对于自定义结账日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往往造成数据不准确。 3、有些财务基础比较好的的企业可能会规定结账日后到下月一日前运用不开具发票等手段来减少差异,但这样做对企业的经营或者对遵守税法都是不利的。 4、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工资、收发票,认证进项发票、开本期发票、收本期应收的货款。 5、与本期出厂货物比对口径一致,与生产月统计具有可比性,与银行对账单日期一致,方便对账。 现在我公司有电算化了,它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相比,有许多优点,但结账时还要注意以下步骤: (一)先对本月所有凭证进行重新审核与核对,以减少差错。 在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应及时调整需期末调整的账项,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查对有关收入和费用是否进行账项调整。例如,待摊费用是否在本期进行了摊销,预提费用是否在本期进行了预提,还有上个月的未达账项是不是在这个月调整了,电费、煤等大额发票是否已经收到入账,至少由一名非做账人员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对以下项目仔细进行账实核对。 1.现金: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对平现金账户可以证明所有分录中有现金的分录正确;不平时应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2.银行存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平银行账,对未达账项要深究原因。 3.存货:包括原材料(主要是煤、水渣)、产成品等。在月末时估算,看库内微粉数点是否与账上产成品大体相符,并对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三)核对税务报表与应交税金明细账等账户的勾稽关系。 1.运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原理对税务进项税额认证清单、四小票软件清单(我公司目前只有运费)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可以参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进项税额调节表。调节的项目主要有:在同一张税票中应做进项转出的(固定资产等税法规定不可以抵扣的项目)金额、进货退回或折让证明单的时间性差异。 2.核对销项税额时,可以将金税开票的销项清单、普通发票及无票收入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核对(有营业税的单位可以核对企业收入明细账与发票的清单,原理是一样的)。

生产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生产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账务处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例一:出口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免税申报及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1、淮安四维工具有限公司2007年8月出口自产工具一批,12万美元。12×(汇率)=90万元 征退税率之差=17%-5%=12% 90×12%=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产品销售成本税(进项税转出)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90万元 贷:出口销售收入90万元 2、当月接退税部门“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批单“,载免抵退审批34万元,其中退税审批20万元、免抵14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2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4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4万元 例二:以从事进料加工出口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江苏欢歌电缆有限公司2007年8月有关业务如下: 1、当月取得进项税金万元,出口销售10万美元,内销30万元。出口电缆退税率5%。 取得进项税金: 借:原材料8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万元 贷:应付账款万元 10×(汇率)=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75万元 贷:销售收入75万元 根据当月退(免)税出口收入、出口货物所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之差计算“当期不予免抵或退税的税额” 10×(汇率)×(17%-5%)=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万元 2、收到淮安市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份,载明“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10万元,用红字记:借:产品销售成本1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万元 3、当月收到淮安市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载明“当期免抵税额”18万元和“当期应退税额”11万元: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11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8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9万元 4、收到运保佣单据5万元,冲减原以到岸价申报的出口免税销售,以红字记: 5×(17%-5%)=万元 借:销售收入5万元 贷:应收外汇账款5万元

进出口账务处理

一、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例一:出口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免税申报及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1、*有限公司2007年8月出口自产工具一批,12万美元。 12×7.5(汇率)=90万元 征退税率之差=17%-5%=12% 90×12%=10.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10.8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10.8 借:应收外汇账款90万元 贷:出口销售收入90万元 2、当月接退税部门“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批单“,载免抵退审批34万元,其中退税审批20万元、免抵14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2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4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4万元 例二:以从事进料加工出口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有限公司2007年8月有关业务如下: 1、当月取得进项税金13.6万元,出口销售10万美元,内销30万元。出口电缆退税率5%。 取得进项税金: 借:原材料8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万元 贷:应付账款93.6万元 10×7.55(汇率)=75.5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75万元 贷:销售收入75万元 根据当月退(免)税出口收入、出口货物所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之差计算“当期不予免抵或退税的税额” 10×7.55(汇率)×(17%-5%)=9.06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9.0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06万元 2、收到*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份,载明“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10万元,用红字记: 借:产品销售成本1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万元 3、当月收到*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载明“当期免抵税额”18万元和“当期应退税额”11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11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8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9万元 4、收到运保佣单据5万元,冲减原以到岸价申报的出口免税销售,以红字记: 5×(17%-5%)=0.6万元 借:销售收入5万元 贷:应收外汇账款5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0.6万元

外贸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外贸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首先应交税费科目得明细一定要设置得非常明细 外贸企业有内销与外销,无论内销还就是外销,进货发票得商品名称、数量一定与销售发票名称、数量进行一一对应。 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常用得成交方式有 FOB、CFR、CIF三种。 1.FOB 2、 FOB=CFR-运费 3、 FOB=CIF-运费-保费 企业可以采用当月1日或当日得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为中间 价),确定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调 整。 一套完整得出口退税资料:进货发票、出口发票、出口自制发票、报关单、提单、合同。 1.购买内销货物 借:库存商品—内销—A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增税(内销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甲公司 2、销售内销货物 借:应收账款—国内---乙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结转内销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内销成本 贷:库存商品—内销—A商品 注意:对于外贸企业来说都就是一一对应得,如果该批货在本月购买、销售得话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如果只购买就只做购买得分录。如果在以前月份购买,那本月只做销售与结转成本得分录。 4、购买外销货物 借:库存商品—外销—A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增税(外销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甲公司 5、销售外销商品(一定开具普通发票,发票上得金额就是FOB 价,外币折算成美元时用报关单当月1日得汇率) 借:应收账款—国外—UNO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6、结转外销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 贷:库存商品—外销—A商品 7、计提出口退税额(退税额=不含税进货金额*退税率) 借:其她应收款—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出口企业的免抵退账务处理

“免、抵、退”税主要会计科目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其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核算,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收出口退税”会计科目。 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 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等; 贷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出口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已交税金”专栏,核算出口企业当月上缴本月的增值税额。 3、“减免税金”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5、“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上述1-5个专栏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的借方核算。 6、“销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增值税额。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所免抵的

外贸企业出口帐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帐务处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外贸企业出口帐务处理 原理:外贸企业实行免退政策 免:指企业出口环节免提销项税 退:指企业进货时承担的进项税,按相应的退税率退回企业。 方法:单票对应法,有进有出,进出一致(数量一致,单位一致,品名一致)提醒:1购进出口商品的进项,不能抵扣。(营改增后,支付货运代理国内费用部分增值税发票能否抵扣全国各地处理方法不一,最好与当地税局沟通后处理) 2征退税率差与生产企业一样,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科目设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录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 —已交税金(核算出口企业当月上交本月的增值税额) —减免税金(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 —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这实际上是生产企业出口应用的科目 —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增值税额)

—出口退税(记录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在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 —进项税额转出(记录出口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对按税法规定, 不予退税的部分,应在作出口成本增加的同时,做“进项税额转出”) —转出多交的增值税(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多交的增值税) 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核算出口企业应收到退税款) 常见帐务处理: 1.购进商品准备用于出口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 根据购进商品对应的退税率,计算出应收退税额和转成本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供货发票不含税金额*退税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 (此笔凭证可以等出口退税申报审核审批通过后,根据退税申报汇总表来做)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 出口单据收齐且信息齐全申报成功,税局审核完毕,退回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出口退税企业退回的税款如何进行帐务处理

出口退税企业退回的税款如何进行帐务处理 一、一般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帐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次月根据上期《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或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帐务处理: 借:银存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或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或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帐务处理: 借:银存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或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三、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销售收入是免税的,不计提销项税额,用于来料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直接计入成本。应税和免税共用的进项税额要作进项转出处理。 四、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的会计核算 (一)本年出口货物,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外贸企业一般贸易账务处理完整版

外贸企业一般贸易账务 处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根据苏州市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的“2007年出口退(免)税培训材料”,标准的一般贸易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如下: 例:某外贸公司购进出口商品二批,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30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另一批为从小规模纳税人(生产企业)购进特准退税的工艺品,普通发票上注明金额106万元。二批商品已经全部办理了出口报关手续,并已收到销货款45万美元,当天市场汇价1:。出口商品的退税率为13%。试作会计分录: 一、购进出口商品时: 进项税额=510000+106000÷×6%=516000元 借:商品采购-出口商品采购?3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6000 贷:银行存款3616000 二、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3100000 贷:商品采购-出口商品采购3100000 三、收到出口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450000×)3735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商品销售收入 3735000 四、结转出口商品成本时: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3100000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3100000 五、调整出口商品成本时: 调整金额=3000000×(17%-13%)=120000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12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0000 六、计算应收的出口退税时: 出口退税额=3000000×13%+100000×6%=396000 借:应收出口退税?39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96000 七、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396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 396000 ***这是税务局的标准分录,理论上是这样操作的,但实际上有些不同。如果完全按照这样记账的话,财务管理上会很混乱。*** ***以后的回贴完全是个人的理解,可能合理不合法,请各位同僚看的时候要加以自己的判断。*** [原创]第一部分外贸企业一般贸易的会计准备工作。

出口退税完整会计分录大全

出口退税完整会计分录大全 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①、“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②、“抵”是指以本企业本期出口产品应退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③、“退”是指按照上述过程确定的实际应退税额符合一定标准时,即生产企业 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搜索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成的部分予以退税。 税法上,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三步处理公式: 一是,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 二是,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三是,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相应在会计账务处理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 一、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与处理可看出,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会计处理上将无法平衡。 举例:复兴公司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10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500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及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 程及账务处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及账务处理 一、数据录入 1、在擎天科技系统里录入数据 A、首先进人擎天系统——选择月份——选择基础数据采集——退税数据采集——出口明 细录入以及进货明细录入; B、出口明细录入——报关单18位号码再加上001…007共21位(必须正确无误)前提是 同一关单号1笔以上出口的商品(注意该序列号自动顺序)——出口日期(必须正确无误)——出口商品代码(前8位)——商品名称——计量单位(注意一般会有kg和PC两种计量单位)——美元(如果是其他币种需按当月1日中间价换算)——保存C、进货明细录入——进货增值税发票左上角号码+右上角号码——销售方税号——发票日 期——因序列号与关单序列号对应该发票会与某张关单号商品代码相同(如果不同需要录入关单上的商品代码)——录入关单上标准名称——进项发票名称——关单数量——发票数量(如果两者计量单位不一致需要折算)——计税金额——税额(退税额是系统根据商品代码自动跳出)——保存 二、数据处理/数据反馈 1、将录入后的数据——进入数据处理——接入金税盘——做预申报(不接入金税盘则不 能形成预申报压缩文件,该文件名wmysb代码、税号、月份)——进入国税网网上办税系统——(先录入本单位税号、密码)——点击出口申报界面——申报数据类型——选择外贸企业退税预申报——浏览选择wmysb文件——确认上传——上传后约1小时(有反馈则下载) 2、将下载的文件——进入擎天系统——数据反馈——退税申报反馈——没有疑点(有疑 点则点击看什么疑点,进行预申报疑点调整)——在擎天系统——数据处理——正式申报(形成文件wmzssb代码、税号、月份)——数据打印——3张表(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汇总申报表. 3、将WMZSSB文件——在国税网上申报系统——选择外贸企业退税正式申报——浏览— —上传WMZSSB文件——几小时后反馈下载——PDF文件(与数据打印文件格式相同) 三、增值税申报 1、附表一在开具其他发票栏——销售免税货物(填写本月出口商品折合人民币金额) 2、主表——录入出口免税货物金额(与附表一相同) 3、附表二当期购进不予抵扣的出口进项税金 四、出口商品的会计处理(会计分录) A、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XX单位)XXXX金额(美元折算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XXXX金额 B、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成本(该商品购进成本)XXXX金额 贷:存货——XXXX存货(该商品购进成本)XXXX金额 C、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XXXX(是上述申报出口应退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征税与退税之差)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XXXX(购进出口的进项税金)

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等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 FOB 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实际结算时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可以在结算月份进行调整。 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 对于出口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不一致,产生差额的,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同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由于以上原因需进行帐务调整的,其会计处理为: (一)对本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 (1)对于前期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蓝字或红字) 当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及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及账务处理一、 令狐采学 二、数据录入 1、在擎天科技系统里录入数据 A、首先进人擎天系统——选择月份——选择基础数据采集—— 退税数据采集——出口明细录入以及进货明细录入; B、出口明细录入——报关单18位号码再加上001…007共21 位(必须正确无误)前提是同一关单号1笔以上出口的商品(注意该序列号自动顺序)——出口日期(必须正确无误)——出口商品代码(前8位)——商品名称——计量单位(注意一般会有kg和PC两种计量单位)——美元(如果是其他币种需按当月1日中间价换算)——保存 C、进货明细录入——进货增值税发票左上角号码+右上角号码 ——销售方税号——发票日期——因序列号与关单序列号对应该发票会与某张关单号商品代码相同(如果不同需要录入

关单上的商品代码)——录入关单上标准名称——进项发票名称——关单数量——发票数量(如果两者计量单位不一致需要折算)——计税金额——税额(退税额是系统根据商品代码自动跳出)——保存 三、数据处理/数据反馈 1、将录入后的数据——进入数据处理——接入金税盘——做预 申报(不接入金税盘则不能形成预申报压缩文件,该文件名wmysb代码、税号、月份)——进入国税网网上办税系统——(先录入本单位税号、密码)——点击出口申报界面——申报数据类型——选择外贸企业退税预申报——浏览选择wmysb文件——确认上传——上传后约1小时(有反馈则下载) 2、将下载的文件——进入擎天系统——数据反馈——退税申报 反馈——没有疑点(有疑点则点击看什么疑点,进行预申报疑点调整)——在擎天系统——数据处理——正式申报(形成文件wmzssb代码、税号、月份)——数据打印——3张

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一、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例一:出口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免税申报及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1、淮安四维工具有限公司2007年8月出口自产工具一批,12万美元。 12×7.5(汇率)=90万元 征退税率之差=17%-5%=12% 90×12%=10.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10.8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10.8 借:应收外汇账款90万元 贷:出口销售收入90万元 2、当月接退税部门“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批单“,载免抵退审批34万元,其中退税审批20万元、免抵14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2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4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4万元 例二:以从事进料加工出口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江苏欢歌电缆有限公司2007年8月有关业务如下: 1、当月取得进项税金13.6万元,出口销售10万美元,内销30万元。出口电缆退税率5%。 取得进项税金: 借:原材料8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万元 贷:应付账款93.6万元

10×7.55(汇率)=75.5万元 借:应收外汇账款75万元 贷:销售收入75万元 根据当月退(免)税出口收入、出口货物所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之差计算“当期不予免抵或退税的税额” 10×7.55(汇率)×(17%-5%)=9.06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9.0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06万元 2、收到淮安市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份,载明“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10万元,用红字记: 借:产品销售成本1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万元 3、当月收到淮安市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载明“当期免抵税额”18万元和“当期应退税额”11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11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8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9万元 4、收到运保佣单据5万元,冲减原以到岸价申报的出口免税销售,以红字记: 5×(17%-5%)=0.6万元 借:销售收入5万元 贷:应收外汇账款5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0.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0.6万元 例三:出口生产企业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账务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