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的分类

物流园区的分类
物流园区的分类

物流园区的分类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物流园区的分类:按物流园区的功能,可以把物流园区分为五类

1、自用型物流园区

2、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

为工业园区、产业园、企业相对聚集区域或机场、海港等提供定向物流服务,其服务对象明确且固定。将这种物流园区作为一类单独划分出来是很必要的,这类物流园区主要以生产制造业为它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科学技术园区等制造型产业园区,由于这类物流园区主要是为生产制造业服务,所以应位于制造产业园区的附近或其内部。这类园区往往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如专门服务于化工、汽车、机械或电子等。(2)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

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主要提供两个领域的物流服务,即企业的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园区内的主要作业不是转运,也不是配送,而是仓储和流通加工,部分兼有商品展示和销售的功能,总体来说为制造型企业提供了从原材料采购、存储、简单加工,到产成品存储、包装、销售等一系列物流相关服务。

3、交通枢纽型物流园区

截止到2006年末,我国的亿吨港口已增至12个。另外,各空港、陆港的货运量也在快速增加,所以在这些港口附近建设物流园区是个很理想的选择,依附于港口,服务于港口。物流园区选址在货运枢纽附近,以实现不同的运输方式转换为主。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

(1)依托空运或海运或陆运枢纽,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衔接

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在地理位置上必须位于港口、机场、铁路编组站、集装箱中心站等物流设施的附近,或者位于公路主枢纽城市的周边。附近是个模糊量,如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与大小洋山港区相隔东海大桥,30多公里,但其仍然是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关键是看园区是否主要为该货运枢纽服务,根据经验很容易判断。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所以必须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方式。

(2)提供大批量货物转运的配套设施,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内最基本的作业应是货物的中转、货物的集疏运,应有与之相配套的设施,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

(3)主要服务于国际性或区域性物流运输及运输方式的转换

依托货运枢纽决定了该类物流园区的服务范围为国际性或区域性的,因为货运枢纽就是国际性或区域性的,这也说明了该类物流园区的高层次,是我国所有物流园区中的领头军。

4、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

与生产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不同,商贸配送型的物流园区位于供应链的后半部,是最终消费品聚集的地方。它依托各类大型商品贸易现货市场、专业市场,为商贸市场服务,提供商品的集散、运输、配送、仓储、信息处理、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主要服务于商贸流通业商品集散。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

(1)依托各类大型商品贸易现货市场、专业市场商贸服务型的物流园区,最有代表性的是义乌物流园区。该类型物流园区与传统的商贸市场最大的区别是商品的通关更加方便,物流效率更高。

(2)园区内作业

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内,除了有货物集散、存峭、配送等传统物流功能,还兼有商品交易功能。由于该类型物流园区所依托的现货市场、专业市场有很大的交易量,一部分交易就延伸到了园区内。

(3)主要服务于商贸流通业商品

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的性质决定了其内部货物以产成品为主。

5、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依托城市配送、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多元对象而规划,位于城市交通运输主要节点,提供综合物流功能服务,主要服务于城市配送与区域运输,兼具以上三种物流园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物流服务业态多样化。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位于交通便利的交通节点或干道交叉口附近

(2)与其它三种园区不同,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不需要一定依托港口、工业基地或商品基地,但交通条件一定要优越。而且,位于港口、工业基地或商品基地的园区也不一定不是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3)园区内部有多种业务形态,且具有相当的比例

综合物流园区具有其他三种园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而且每一种功能不足以支撑整个园区,几种功能之间具有相当的比例,建议每种功能的作业量占总作业量的30%以上。如园区内既有一定规模的配送中心,又有一定规模的集装箱堆场,有城市配送功能,也有货物集散功能。在划分一个物流园区的类别时,要首先判断它是否为物流园区,所以对物流园区的一些共同的要求,在分类标准中就没有提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