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P450课稿

细胞色素P450课稿
细胞色素P450课稿

细胞色素P450

[摘要]:简要介绍了生物细胞色素P450分布的多样性、P450的功能、P450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鉴于P450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探索生物的生理代谢、选择进化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或在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生物防治、作物基因工程和医药卫生等应用方面,都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因此,应该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生物;生理代谢;环境保护

通过体内的解毒酶来催化完成的代谢解毒作用是生物主要而常见的一种适应机制。解毒酶的种类很多,其中单加氧酶的作用最为重要。1954年发现兔肝微粒体对苯异丙胺有脱氨作用。随后人们注意到肝微粒体是多种外源化合物(如药物、毒物及类固醇)的氧化代谢发生部位。并且这些氧化代谢中普遍需要分子氧和NADPH,其共同特点是在作用物分子中加入一个氧原子,因此这些酶可称为单加氧酶或羟化酶和多功能氧化酶。

单加氧酶是一种多酶复合体。一般认为它由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黄素蛋白—NADPH—P450还原酶、黄素蛋白—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磷酯组成,它们共同组成电子传递体系。P450为整个酶系中的末端氧化酶,它不仅负责活化氧分子,同时负责与底物结合,并决定酶系底物的专一性,在整个酶系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P450是1958年被发现的,它是一类以还原态与CO结合后在波长450nm处有吸收峰的含血红素的单链蛋白质。近年来,每年发表的有关P450的文章已超过2000篇。研究证实,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均存在P450,它们以氧活化成分参与各种各样的代谢反应,能代谢包括脂肪酸、甾类化合物、脂肪烃、芳香烃、杀虫剂和除草剂、药物、致癌物等多种化合物,由于该方面的研究涉及到生物化学、临床药物学、环境科学、健康科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因此成为生物技术领域中研究热点。

1 P450分布的多样性

1.1动物体内P450的分布

P450首先在哺乳动物的肝脏微粒体中发现。在同一动物的许多不同组织中都存在P450。哺乳动物的肝脏是P450含量最丰富的器官,它还主要分布在肺、皮肤、消化道、肾、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睾丸、卵巢、主动脉和血小板等部分。P450虽然在许多组织或器官中存在,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耿益民等人对大鼠的心肌组织与肝脏组织的P450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证明肝脏组织中的P450明显高于心肌组织[1]。

昆虫中存在P450的报道见于20世纪60年代。1967年,Ray首先在家蝇中确定P450的存在。相继在烟草天蛾中也发现了P450。目前证明,P450在蝗虫、按蚊、蜚蠊、北美黑尾风蝶等几十种昆虫中都有分布。昆虫的许多器官和组织,如中肠、脂肪体、马氏管甚至头壳中都有P450。家蝇的腹部微粒体中P450的含量最高。吴益东等人研究表明,棉铃虫六龄幼虫的不同组织中P450分布有明显差异,在中肠中含量最高,脂肪体中次之,体壁中最低[2]。

在其它动物中,研究较多的是淡水鱼类、海洋鱼类和贝壳类。Cristine Nasci等研究了P450在海洋鱼类中的分布。Briubo证明,鱼类的P450主要分布于肺、肾和鳃。而赤鲷鱼心肌中的P450含量明显低于肝脏。

1.2植物体内P450的分布

1969年D.S.Frear等人首次报道了棉花中存在P450,相继又发现小麦、蓖麻、大豆、薯类等植物中均存在P450。到目前为止,已有50多种植物被鉴定有P450。

研究证明,P450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微粒体、质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叶绿体膜和线粒体膜等多处中,其中以微粒体含量最高。黄花幼苗的各个器官如子叶、胚根、幼根、胚轴及地上部分,萌发种子中的胚乳、储藏器官块根、块茎中都存在P450。研究表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部位,同一部位在不同发育时期,P450的分布和含量均有不同。如开花盛期,鳄梨花序P450含量最丰富。P450含量由高至低的排序为叶、花、茎。

1.3微生物的P450分布

1967年,Appleby偶然地从根瘤菌假菌体中发现P450,首次证明存在于细菌。此后的研究表明,P450存在于恶臭假单胞菌生物降解樟脑过程。迄今为止,已在十几个属细菌中发现P450,如假单胞杆菌科的恶臭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根瘤菌科的大豆根瘤菌、羽扇豆根瘤菌,奈瑟氏菌科的莫拉氏菌、醋酸钙不动杆菌,病毒科的费氏弧菌、哈氏弧菌磷光合细菌,还有巨大芽孢杆菌、棒状杆菌等。

此外,放线菌也发现有P450,它们是:诺卡氏型的诺卡氏菌、红色红球菌、赤红发

酵多孢菌,链霉菌科的西唐氏链霉菌、灰色链霉菌、浅灰链霉菌等。

在真菌中,如:有酵母菌的微荚膜新隐球酵母、白色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

2 P450功能的多样性

2.1 P450底物的广谱性

P450酶系是自然界中最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该酶系的主要特点是,底物的广谱性,能作用于许多结构不同的物质,尤其是能催化各种外源化合物,包括其它生物来源和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农药、致癌物、药物、抗氧化剂、添味剂、溶剂、染料、麻醉剂、石油产品等)的生物转化。在人工合成的约20万种化合物中,大多数都可能是P450的底物。许多可作为P450不同同工酶的诱导剂或抑制剂。有些参与甾醇转化的P450对底物有高度的选择性,而其它P450特别是肝微粒体的P450具有重叠的底物专一性[3]。

2.2 P450的催化机制

P450可以催化成千上万种的反应,甚至对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底物也表现出多种反应类型,因而被人们称为万能的催化剂。P450催化反应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典型的反应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将分子氧还原,并将其中一个氧原子加到底物(RH)中,反应需NADPH。RH+O2+NADPH+H+→ROH+H20+NADP+

随着生物所处环境的不同,P450还有其它的催化机制,如:(1)在无氧情况下,还存在过氧化物支路,通过过氧化物提供氧原子使底物羟基化;(2)通过氧还原机制,但氧不加入底物中形成羟基化合物,而是形成超氧化物、过氧化物;(3)P450不完全是氧化催化剂,它还起还原催化作用。亚铁型P450可提供电子,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分步反应。许多化合物如染料、N—氧化物、环氧化物都可接收2个电子而被还原[3]。

P450参与的反应主要有烷基的羟化、烯基的环氧化、烃基的氧化、硫位的氧化、氧化性脱氨、脱卤和脱氢、氧化性的碳—碳键断裂及一些还原反应[3]。

3 P450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

3.1 P450在医学方面的研究

3.1.1 P450与药物代谢和致癌机理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P450酶系在致癌物的代谢中的主要作用得到证实,许多探讨化学致癌的科学家转向P450的研究。近几年,P450在药物代谢、毒理学、肿瘤生化等方面的工作有很大进展。研究表明,在微粒体药物代谢体系中,参与致癌物代谢活性最主要的酶系为P450。

动物试验表明,苯及其代谢物如酚、氢醌、儿茶酚都是P450的催化底物,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醌类在很低的浓度下损坏P450的活性,从而导致苯的毒性增强[4]。张希凤等人通过测定大鼠肝微粒体探讨复方丹参片、阿斯匹林和潘生丁对P450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物在引起P450总量减少的情况下,间接增加肿瘤发生的危险性[5]。P450在中药代谢中的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夏尔宁等报告了黑木耳多糖和银耳多糖对戊巴比妥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和P450含量的影响[6]。为了探讨人类肿瘤的发生机理,王莉娥等人用大鼠肝微粒体酶系进行了以苯、二氯乙稀和含变价金属的石棉为代谢底物的研究[7]。据报道P450其羟化活性可激活前致癌物引发肺癌和膀胱癌、食管癌等。有关P450与药物代谢和致癌机理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3.1.2 P450抑制剂的研究

研究P450抑制剂是探索防癌抑癌作用机理方面的一个进步。傅旭春等人通过对氨基二苯醚类化合物与苯巴比妥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相互作用的试验表明,对氨基二苯醚类似物既可以作为P450底物,也可以被P450氧化代谢,其代谢中间体与P450形成P450—MI络合物而产生抑制作用[8]。李德淳的研究表明,中药大蒜的主要成分(二稀丙基硫)为鼠肝微粒体二甲基亚硝胺脱甲基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影响P450同工酶P45011E1的活性。二稀丙基硫对P450同工酶的抑制作用,阻碍了致癌物在体内的活化代谢。

3.2 P450与杀虫剂的相互作用

3.2.1 P450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P450酶系因其在昆虫抗药性及昆虫对寄主植物适应性中的作用而受到重视。至今有关昆虫P450酶系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大多数有机杀虫剂都受微粒

体氧化作用,这些氧化代谢作用能使杀虫剂经氧化代谢失去毒性,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往往与P450的含量升高和活性增强有关。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研究中,有人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化学结构推测其代谢方式主要为水解作用。国外大量研究表明,P450解毒活性增强是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的重要抗性机理之一。吴益东等人的研究证实棉铃虫P450与抗药性具有密切的关系。黄俊勇等人用溴氰菊酯对家蝇进行诱导,通过P450含量的测定,研究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氧化代谢和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机理[9]。现已对果蝇、蜚蠊、烟草夜蛾、南方行军虫、淡色库蚊及小菜蛾等昆虫的P450作了研究,发现昆虫的抗药性品系往往伴随P450含量的增加和氧化代谢活力的增强[9]。彭芳报道,P450代谢有机磷农药,是使烷基和芳基链氧化裂解起到解毒作用,故昆虫对有机磷产生抗性是部分增加了P450的活性,导致氧化降解的功能增强[10]。

3.2.2增效剂对P450的抑制作用

1960年在家蝇体内代谢研究中首次发现亚甲基二氧苯基化合物(MDP)能抑制杀虫剂的氧化代谢,使家蝇体内的P450含量有所下降,从而揭示了MDP类化合物对杀虫剂的增效机理。MDP类化合物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增效作用,是因为这类增效剂干扰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氧化代谢,阻止药物非极性分子向极性分子的转化,增强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滞留,而使毒性增大[9]。吴益东等人用增效醚(PBO)作为抑制剂,研究了棉铃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PBO处理,可使棉铃虫P450的含量大幅度下降,使其对杀虫剂的解毒能力减弱。各种杀虫剂或增效剂与P450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了解和阐明这些机制对合理使用各种杀虫剂具有指导

意义。

3.3 P450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3.3.1 P450与植物的次生代谢

P450在植物的次生代谢的合成及解毒方面有非常复杂而广泛的功能。具体地参与植物保护功能的P450是在保护植物免受昆虫、微生物和病毒的侵害的次生代谢物,如黄酮类、

香豆素、生物碱等化合物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而参与物质代谢的P450是在将杀虫剂、杀草剂及其它有毒害化合物质转化为非毒害化合物。许多实验证明,P450参与脂肪酸的羟化和环氧化。如葵酸、肉豆寇酸、月桂酸等在救荒野豌豆、菊芋和小麦中可被P450催化进行羟化反应。在菊竽茎中催化月桂酸羟化的P450也可催化月桂酸的不饱和类似物的环氧化。菠菜中的蜕皮酮—20—单加氧酶被鉴定为P450。烟草中的尼古丁脱甲基酶、香石竹中的二蒽酰胺4—羟化酶等均是P450[11]。水稻中的甘草亭酸—24—羟化酶为P450依赖的次生代谢酶类。植物P450可对植物体内的外源有毒物质,如杀虫剂、杀草剂等进行修饰,解除其对植物体的毒害作用。如棉花幼苗的微粒体制备液可把monuron脱去两个甲基而成为尿素。杀虫剂metdachlor可被高粱中P450脱乙基化。仅从1990年就至少有5个催化除草剂的环羟化的P450研究被报道[11]。随着研究的进展,以小麦、大豆、玉米和薯类为模式植物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表达、调控水平。除了有关植物P450参与多种次生物质代谢反应和抗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外,有人开始进行P450在植物衰老过程中作用的研究,以便调控植物有毒物质的组织器官特异表达,提高植物食品的安全性。

3.3.2 P450在环境污染治理—生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进步与工业发展,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和人工合成化学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尤其是与环境相关的有机化合物如烷烃、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杂环等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可以在逆境中生存并进行代谢,因而成为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的主力军。报道,P450单加氧酶普遍存在于微生物中,它可以在底物的诱导下降解其它有机物质,并认为烃类降解的初始阶段都是通过P450的作用在碳链上加上氧原子,再经一系列反应使碳链断开,进而完成降解。多环芳烃苯环的断裂也主要靠P450的作用[12]。另有报道,P450属于可被多环芳烃诱导的基因家族成员。

与动物和植物一样,微生物体内的P450不仅可催化烷基的羟基化,而且能催化烯基的环氧化、乙醚的脱烷基、脱卤、脱氮、烃基的氧化等多种反应。研究证明,微生物的P450存在于许多降解代谢途径中,如红色红球菌和不动杆菌具有烷烃代谢作用,诺卡氏菌的P450参与烷基乙醚的降解过程。酵母菌中的P450可代谢烷烃,浅灰链霉菌的P450可转化除草剂。棒状杆菌可利用胆固醇。西唐氏链霉菌为降解木质素的放线菌。1978年研究表明,恶臭假单胞菌P450的降解功能不仅具有催化甲烷的羟基作用,而且能催化高碳的烷烃和芳烃类化合物。由于生物加氧酶的活性与污染物的降解代谢密切相关,所以有人试图利用加氧酶作为有机污染的监测方法之一。

4 P450的研究前景与展望

P450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的混合功能的血红素氧化还原酶类,它可以催化多种化学反应,在防御生物免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是一个基因超家族。研究现状表明:(1)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生物的P450已被分离纯化,更多生物P450基因被克隆和在外源表达。酵母表达系统已经把动物、细菌、真菌的P450很好地表达,并有了成熟的经验。(2)P450在医药、昆虫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在植物P450的表达调控上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在抗虫和抗草剂的农作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工作尚在起步阶段,许多研究有待深入进行。(3))微生物P450在有机污染物的代谢机理,已引起环境科学者的关注,虽然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国内为空白,但它在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中的作用将不断得到重视,开展此方面的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吴益东,等.棉铃虫六龄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b5的测定及组织分布[J].农业生物技术学

报,1997,5(3):297—301.

[2] 耿益民,等.大鼠心肌组织与肝脏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测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9,

20(1):4—5.

[3] 吴益东,等.增效醚(PBO)对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作用及对拟除虫菊酯的增效作用[J].昆虫学

报,2000,43(2):138—141.

[4] 邱星辉,冷欣夫.细胞色素P450的多样性[J].生命的化学,1997,17(6):13—16.

[5] 沈钧,金锡鹏.苯与细胞色素P450的关系研究进展[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8,16(2):74—76.

[6] 张希凤,等.复方丹参片、阿斯匹林和潘生丁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5,

29(2):96—98.

[7] 李德淳,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39—40.

[8] 王莉娥,等.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的制备及在外来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J].卫生研究,1997,

26(4):217—220.

[9]付旭春,等.对氨基二苯醚类似物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定量构效关系[J]. 药学学报,1994,29(8):

589—594.

[10]黄俊勇,冷欣夫.溴氰菊酯对家蝇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J]. 昆虫学报,1992,35(3):301—

305.

[11]彭芳.细胞色素P450在有机磷农药研究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1993,9(4):156—157.

[12]赵剑,等.细胞色素P—450与植物的次生代谢[J]. 生命科学,1999,11(3):127—131.

《单细胞生物》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7)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 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教学重难点1、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重点】 2、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在你们印象中,哪些生物是最小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总结,有些生物是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称单细胞生物。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哪些?(见教材所列举的)我们今天就用显微镜观察其中一种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看看它的结构如何? 【预习我先知】——课前任课教师必须对预习部分内容进行批阅,把学生错误较多的地方列出来,作为自己的个性部分中的一个内容。 【任务一】自读教材第66页:知道几种单细胞生物及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1、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构成的,称为单细胞生物,它们是生物圈中最原始、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等,大多数生活 在环境中。 2、回顾多细胞植物体、人体的主要组织和结构层次,与单细胞生物进行对比。 单细胞植物:如 植物多细胞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植物体组织: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组织; 器官:根、茎、叶(叫做器官)、花、果实、种子(叫做器官)单细胞动物:如 动物多细胞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人体(动物体)组织: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组织 3、草履虫的结构: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运动()、取食(口沟)、呼吸()、消化()、排泄(收集管、伸缩泡、表膜)、生殖(生殖)。 【任务二】参与观察草履虫的实验,看教材67页至68页,根据实验回答:1、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的层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 2、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时,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可 以,以便观察。 3、草履虫游动时,遇到障碍物时会,再试探着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这说明草履虫能趋向刺激,逃避刺激。 4、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益处有: 和;害处有 和。 教师点拨: 1、草履虫重要的结构:纤毛---运动。表膜----呼吸。食物泡----消化(在显 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是蓝绿色的,椭圆形,因为被染色。) 2、实验:取培养液在表层去取。草履虫速度的方法:放入一些棉絮。 3、草履虫与人类的关系:有利(净化污水,吞食细菌,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有害(寄生虫,造成赤潮) 【预习我检测】

(七年级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教案

单细胞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常见种类 2、描述草履虫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 3、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及草履虫的生理功能特点 难点:草履虫的生理功能特点 教学方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构成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像我们常见的芒果树,鸡、鸭、鹅、马、牛、羊他们是由多个细胞组成还是一个细胞组成?世界上有没有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呢? 预习小卡片 1.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称为。 2.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有、、、等。 3.草履虫靠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4.食物由进入草履虫体内,在内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排出。 5.草履虫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 6.草履虫通过和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7.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的作用。 问题教学 1、教学流程 (1)请各小组派代表解答预习卡片上的问题。 (2)播放影片,展示出收集的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认识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3)播放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视频,并展示草履虫的结构图,引导学生对照示意图明确草履虫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4)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掌握草履虫的生理特点。 (5)播放影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从有害与有利两方面分析总结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流程 (1)各小组代表纷纷说出自已小组对预习卡片的看法。 (2)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图片展示,明确单细胞生物概念。 (3)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4)学生回忆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掌握草履虫的生理特点。 (5)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图片展示,掌握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问题乐园 问题1:从草履虫培养液吸培养液时,为什么要吸表层,而不吸下层? 问题2:假如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运动得很快,如何让它慢下来? 问题3:草履虫的外形像什么?如何运动的? 问题4:草履虫通过什么结构进行呼吸? 问题5:草履虫以什么为食物?食物由什么结构进入体内?食物残渣由什么结构排出? 问题6: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设问练习 1、观察草履虫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 A、培养液的中层 B、培养液的任意部分 C、培养液的表层 D、培养液的下层 2、草履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 A、利用鞭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B、利用纤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C、利用鞭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D、利用纤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3、草履虫生活在( ) A、海水中 B、人体中 C、土壤中 D、池塘或水沟 4、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的排出是通过( ) A、胞肛 B、伸缩泡 C、口沟 D、胞咽 5、观察草履虫时,常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 A、固定草履虫 B、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教学建议 教材和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和全书的最后一节,认识单个细胞也能构成一个具有独立生命活动的生物体。首先以单个细胞能否构成一个生物体的争论吸引学生的思考。再用草履虫的培养叶观察,判断由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是否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通过设计实验,看看草履虫是否能对外界做出反应。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实际用环节介绍了更多单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如球藻、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教学建议 身边事 1.以课本中的讨论作为导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直接以“一个细胞能构成生物体么?”引发学生思考。 3.让学生取一滴水,观察水中的生物体,请学生观察这些生物的结构是怎样的?直接导入探究 竟环节中。 4.复习上三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细胞的结构,说说一个细胞可否构成一个生物体呢? 探究竟 本节“探究竟”活动安排了两个大类的活动:观察和探究。观察活动又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要组织好这两个活动。 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液。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取一洁净的载玻片,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面吸取少许液体,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即可。草履虫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不易观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方法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学生观察完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对草履虫生活的看法,并思考回答草履虫是不是一个生物体。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只能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但是,并不能说明它是单细胞生物,因为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是学生课堂上难以观察到的,所以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或准备好相应的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学习。 第二个观察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注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说出他们的理由。最后得出草履虫是一个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能构成一个生物体。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多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材料让学生观察,或者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资料也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单细胞生物的存在。 教材安排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也是想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活动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把它安排在完成第一个观察活动之后进行。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小辞典”和“技能卡”的帮助下,完成探究活动。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和做实验,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探究活动,学习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组织好实验完成后的讨论交流,尤其要注意让每个小组谈谈他们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还要学会评价其他小组的实验方案。

细胞培养入门教程

细胞培养入门教程 常用设备 准备室的设备: 单蒸馏水蒸馏器、双蒸馏水蒸馏器、酸缸、烤箱、高压锅、储品柜(放置未消毒物品)、储品规(放置消毒过的物品)、包装台。配液室的设备:扭力天平和电子天平(称量药品)、PH计(测量培养用液PH 值)、磁力搅拌器(配置溶液室搅拌溶液)。 培养室的设备: 液氮罐、储品柜(存放杂物)、日光灯和紫外灯、空气净化器系统、低温冰箱(-80℃)、空调、二氧化碳缸瓶、边台(书写实验记录)。必须放在无菌间的设备:离心机(收集细胞)、超净工作台、倒置显微镜、CO2孵箱(孵育培养物)、水浴锅、三氧消毒杀菌机、4℃冰箱(放置serum和培养用液)。 无菌操作 无菌室的灭菌: 1.定期打扫无菌室:每周打扫一次,先用自来水拖地、擦桌子、超净工作台等,然后用3‰来苏尔或者新洁尔灭或者0.5%过氧乙酸擦拭。 2.CO2孵箱(培养箱)灭菌:先用3‰新洁尔灭擦拭,然后用75%酒精擦拭或者0.5%过氧乙酸,再用紫外灯照射 3.实验前灭菌:打开紫外灯、三氧杀菌机、空气净化器系统各20-30分钟 4.实验后灭菌:用75%酒精(3‰新洁尔灭)擦拭超净台、边台、倒置显微镜的载物台。 实验人员的无菌准备: 1.肥皂洗手。 2.穿好隔离衣、带好隔离帽、口罩、放好拖鞋 3.用75%酒精棉球擦净双手。 无菌操作的演示: 1.凡是带入超净工作台内的酒精、PBS、培养基、胰蛋白酶的瓶子均要用75%酒精擦拭瓶子的外表面 2.靠近酒精灯火焰操作。 3.器皿使用前必须过火灭菌 4.继续使用的器皿(如瓶盖、滴管)要放在高处,使用时仍要过火。 5.各种操作要靠近酒精灯,动作要轻、准确,不能乱碰。如吸管不能碰到废液缸。 6.吸取两种以上的使用液时要注意更换吸管,防止交叉污染。

肿瘤干细胞培养技术

肿瘤干细胞培养技术 随着干细胞生物学以及肿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干细胞已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在肿瘤干细胞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分离、纯化及培养肿瘤干细胞可以对其生物学特性如异质性、肿瘤的演化、转移和抗药性等进行研究,为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肿瘤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多采用无血清培养基(serum free medium, SFM),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加入适当的细胞因子联合培养以防止其分化。肿瘤细胞系或者是临床肿瘤组织联合采用机械和胶原酶消化肿瘤组织得到单细胞悬液,经过流式细胞仪或者免疫磁珠分选的方法得到肿瘤干细胞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在37℃,5%CO2饱和湿度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但值得注意的是临床肿瘤组织的获取应该越新鲜越好,最好是在外科手术后1小时内进行处理否则将影响肿瘤干细胞细胞的活性,不利于体外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细胞类型有专门的无血清营养液出售。无血清培养基具有以下的优点:各批产品之间成分相对明确、质量相对一致;便于控制培养的生理环境;特殊细胞类型的优化配方有利于提高细胞的稳定性,使不同类型的细胞能在最有利于各自生长的环境中持续传代培养;依据不同类型的细胞、甚至不同的细胞系(株)都可能有各自的无血清培养基。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基础营养基及附加成分两大部分[1]。基础培养基一般采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主要有DMEM、DMEM/F12、UltraCULTURETM、神经干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黑色素瘤专用培养基等其中以DMEM/F12(1:1,Invitrogen)最为常用。附加成分是指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各种不同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包括①营养因子:胰岛素、转铁蛋白和亚硒酸钠、牛血清白蛋白、B27、L-谷氨酰胺;②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等。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经胰酶消化传代后不使用血清终止胰酶的作用,可使用0.1%-0.5%大豆胰酶抑制剂(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 一、肿瘤干细胞培养中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 (一)白血病抑制因子LIF(leukemin inhibitory factor,LIF) 是白介素6(IL-6)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是典型的多功能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细胞生长、增殖与分化有着广泛的作用,抑制分化促进干细胞增殖。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需要添加LIF以抑制其分化,维持其多能性。LIF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β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细胞培养基本操作

细胞复苏是将休眠的细胞重新活化,使之重新生长,进入细胞周期,进而分裂产生子细 胞的过程。细胞复苏后,可进入细胞周期,重新获得细胞类型特异的生物学功能。 一、实验前准备 实验开始前,水浴箱调节至36度恒温。取细胞完全培养基,放于水浴箱中预热。 消毒双手和超净台。取约1ml 细胞完全培养基放于15ml 离心管中。 水浴箱调节至40度恒温,由液氮中取出冻存的细胞,迅速将冻存管投入到已经预热到40度的水浴锅中迅速解冻,并要不断的摇动,使管中的液体迅速融化,注意管口处高于水面,以免进入导致污染。整个解冻过程最好在1分钟以内,以防融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冰晶损伤细胞,约1min后冻存管内液体完全溶解,用酒精喷拭冻存管的外壁,立即拿入超净台内。 注:解冻到0度时(即冻存管里还有最后一点冰)立刻转移到含培养基的离心管中。然后用5ml的热培养基以0.5ml的加入量逐步将细胞内的DMSO渗透出来,之后补全生于的培养基到细胞瓶中。 二、制备细胞悬液 吸取细胞冻存液,置于已放入细胞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吸取1ml培养液加入冻存管,将剩余细胞全部吸入离心管中。上下吹打5次,使冻存液与完全培养基充分混匀,尽量减少冻存液中DMSO 的浓度,减轻细胞损伤。 离心:1000rpm,室温离心3min。 注:细胞复苏后最好等几分钟再离心,因为冻存前加了胰酶消化,对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复苏后立即离心对细胞造成损伤较大。 三、细胞培养 离心后,倒掉上清液,缓慢操作,不要倒掉底部的细胞沉淀。向离心管内的细胞沉淀加入1ml 细胞完全培养基,反复吹打制成细胞悬液。培养瓶内加入4ml 完全培养基,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内,左右前后轻轻摇动培养瓶,把细胞摇均匀,将培养瓶放入37℃,5%CO2 的培养箱中培养。24-48 小时后换液或传代继续培养,换液传代的时间由细胞情况而定。 四、注意事项 1、解冻速度要快 在常温下,冻存液中的DMSO 对细胞的毒副作较大,因此,必须在一到两分钟内使冻 存液完全融化。如果复苏温度太慢,会造成细胞的损伤。 2、一次复苏细胞不宜过多 细胞在解冻时,需要迅速将冻存管投入到已经预热的水浴锅中迅速解冻,并要不断的摇动,使管中的液体迅速融化。并且一次复苏细胞过多,容易忘记更换吸头和吸管,导致细胞交叉污染。 3、培养瓶上注明细胞类型,日期,人名。

教学设计:单细胞生物(优质课)

设计人: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 2019 年8 月 25 日编号:____________

作业/拓展1、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衣藻 C、草履虫 D、水绵 2、草履虫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通过下列那一结构完成的() A、细胞核 B、细胞质 C、表膜 D、伸缩泡 3、观察草履虫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A培养液的中层B培养液的任意部分C培养液的表层D培养液的下层 4、草履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A利用鞭毛摆动做螺旋运动B利用纤毛摆动做螺旋运动C利用鞭毛摆动做直线运动D利用纤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5.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他对外界的有力刺激或有害刺激能够作出反应.。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在甲,乙载玻片下方的( )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理念: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评价驱动教学,有效落实国家课程,实现有效教学。 2.内涵:(1)既定教学目标、课中学习目标及评估目标三者内容上的同一性(2)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评估工具三者本质上的同一性

3.基本程序与原则:以“教学效益”为纬线,“教师的教学哲学、智慧与能力”为经线,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处理好三个程序: 制定学习目标(回答:什么最值得学习)——设计课堂评价(回答:如何证明实现了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回答:怎样安排教学活动帮助达标)。 4.构成:包括四部分:(1)学习目标的设置(2)评价任务的设计(3)教学设计(4)作业/拓展设计。 5.操作方法: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依据制定目标的三个依据:课标在哪里?——回答:学生需要学什么?文本在哪里?——回答:学什么最有价值?学生在哪里?——回答: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制定出准确、清晰、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明确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至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第五,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在设计、实施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作业的问题,如,布置的作业是检测什么目标的,与目标相匹配的作业是什么样的,如何反馈作业结果才能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等。 第六,撰写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思考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等,以写促思,以思促教,实现专业成长。

细胞培养基的基本知识

培养细胞的完全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如MEM)和添加剂(如血清或无血清培养用的某些确定的激素及生长因子)组成,培养基的配方一直在改进,其中包括抗生素和抗有丝分裂剂等等。 一、基础培养基 绝大多数培养基是建立在平衡盐溶液(BSS)基础上,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与血清中浓度相似的营养物质。最广泛应用的培养基是Eearle`s MEM 的混合物,其中含有13种必须氨基酸、8种维生素。而Ham`s F12 也包括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的范围亦很广,另外常规含有无机盐和代谢添加剂(例如核苷酸)。MEM/F12 这两种培养基各取 1/2,形成神经生物学最通用的培养基。Dulbecco`s改良培养基——DMEM,现应用于快速生长的细胞,同MEM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但浓度高出2~4倍。选择某种培养基,应仔细了解成分表,应知道大多数情形下培养基都有不足。例如,有些培养基在氨基酸中包括有谷氨酸,而这种培养基虽广泛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但它对某些对谷氨酸敏感的可能有细胞外毒性损伤的神经元而言,则并非最佳选择,特别是如果神经元生长在缺乏胶质的环境中时。F12中含有硫酸亚铁,据报道也有神经毒效应。 在所有这些培养基中,谷氨酸比其他氨基酸有更高的浓度,这是因为它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在许多细胞培养中它常用作碳源。对于神经元的培养常常在基础培养基中增加葡萄糖的含量到0.6%或者加入丙酮酸(若培养基中这两种物质缺乏时)。MEM与F12均要用5%的CO2来平衡,DMEM 含更高浓度的NaCO3,要用10%的CO2来平衡,当然也可以在较低CO2浓度下使用。这些基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建立在对不同细胞系生长的研究之上的,但通常在原代培养中使用也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原则上,HEPES作为缓冲剂可用来代替碳酸氢盐,以解除需要高浓度CO2培养环境的限制。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简单。显然,溶解的CO2与碳酸氢盐对良好的细胞生长是重要的。Leiboviz`s L15培养基可用来在大气环境中令神经细胞生长,该培养基采用了与众不同的BSS作基础,它含有高浓度的氨基酸来提高缓冲能力,培养基中使用半乳糖作碳源,以阻止培养基中乳酸形成,少量溶解的CO2由丙酮酸代谢产生。这一培养基的优点是明显的,特别是在保持较高CO2有困难时,例如在长时间的显微操作及生理学研究中。L15培养基已用来成功的培养了外周神经元,但尚未在CNS神经元的发育研究中全面检测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2.4单细胞生物的说课稿

《单细胞生物》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四节《单细胞生物》的内容。我主要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单细胞生物》是生物新课标中第二个一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里二级主题《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第四节,课标中具体的内容标准是“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教材分析 本节“单细胞生物”是对学生认知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一种重要补充,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全面的认识。 本节教材的安排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重视重要概念教学的特点: 一是“想一想,议一议”活动安排了眼虫这种学生感兴趣的生物,明确提出了“眼虫也是一个细胞,它为什么能独立生活?”的问题,要求学生依据图中的结构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理回答,并形成“单细胞生物也能够独立生活”的初步认知。 二是安排了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活动。教材的安排意图是先让学生以自已亲身的观察活动,在显微镜下看到草履虫的形态,并认识到草履虫作为一个独立的单细胞生物个体是真实存在的,而还能看到草履虫的一此基本结构和运动,以此来分析草履虫只是一个细胞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并形成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结论。 第三,在学生通过观察草履虫的活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再以一幅清晰的图片——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为例,以图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具体明确地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及其基本功能,了解草履虫是如何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 对于“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教材是从有益和有害两方面去引导学生认识单细胞生物的作用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本节课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明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子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别是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1、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于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初一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是因为他们刚刚接触生物不久,对于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不够,对于实验很感兴趣但是疏于思考实验的本质,因此需要教师的指引。

MDCK细胞培养基本技术方法 -2011本

MDCK细胞培养 一、目的MDCK细胞培养是分离流感病毒及相关研究实验的基本技术。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疾控中心所有技术人员。 三、程序 (一)生物安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BSL-1所有操作必须在BSL-1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里进行。 (二)材料 1.生长成片的MDCK细胞 2.无菌的T25细胞培养瓶 3.D-MEM培养液(含有L-谷氨酰胺) 4.青、链霉素母液(10000U/mL青霉素G;10000μg/mL硫酸链霉素),分装后保存于-20℃ 5.HEPES缓冲液,1M母液 6.胎牛血清 7.EDTA-胰酶(0.05%胰酶,0.53mMEDTA-4Na),分装后保存于-20℃8.7.5%牛血清白蛋白组分V9.1mL、10mL无菌移液管10.70%~75%的酒精注意事项:经常检查试剂使用的有效期。 (三)实验步骤这里以T75细胞瓶的单层细胞培养为例,叙述MDCK细胞的培养程序。如果细胞瓶的规格有变,MDCK细胞悬液的量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1.D-MEM培养液的准备 500mLD-MEM液中加入:青、链霉素母液5mL(终浓度达: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HEPES缓冲液12.5mL(终浓度:25mM)。7.5%牛血清白蛋白组分Ⅴ12.5mL 2.细胞生长液的准备 胎牛血清10mL加到90mL的上述(1)的液体中,使胎牛血清的终浓度为10%。 3.首先将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液弃去,加入5mL在37℃水浴中预热的EDTA-胰酶。 4.温和地摇动细胞瓶1min,使EDTA-胰酶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薄层。然后用移液管吸去EDTA胰酶。

5.重新加入5mL在37℃水浴中预热的EDTA-胰酶重复上述步骤。 6.加入1mLEDTA-胰酶使其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薄层,37℃孵育细胞瓶直至细胞从塑料细胞瓶的表面分离(约5~10min)。必要时可以摇动或吹打来分离细胞。然后加入1mL胎牛血清灭活残余的胰酶。 7.加9mL已经配置好的含有L-谷氨酸的D-MEM培养液,轻轻用移动移液管来吹散细胞团。 8.取10mL混合物加到90mL细胞生长液(细胞悬液的浓度大约为每毫升含105细胞) 9.每个T25细胞培养瓶加入6mL(6×105/mL)细胞悬液,剩余的细胞悬液可以加到T75细胞瓶用于细胞传代。通常6mL细胞悬液2~3日可生长成片(80%~90%)的单层细胞。 10.于37℃,5%CO2培养箱里培养细胞,每天观察细胞状态,以供进一步实验用。

细胞培养各种培养基简介

DMEM、RIPA1640、F12、L15等细胞培养基的基本知识 培养细胞的完全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如MEM)和添加剂(如血清或无血清培养用的某些确定的激素及生长因子)组成,培养基的配方一直在改进,其中包括抗生素和抗有丝分裂剂等等。 一、基础培养基 绝大多数培养基是建立在平衡盐溶液(BSS)基础上,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与血清中浓度相似的营养物质。最广泛应用的培养基是Eearle`s MEM 的混合物,其中含有13种必须氨基酸、8种维生素。而Ham`s F12 也包括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的范围亦很广,另外常规含有无机盐和代谢添加剂(例如核苷酸)。MEM/F12 这两种培养基各取1/2,形成神经生物学最通用的培养基。Dulbecco`s改良培养基——DMEM,现应用于快速生长的细胞,同MEM 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但浓度高出2~4倍。选择某种培养基,应仔细了解成分表,应知道大多数情形下培养基都有不足。例如,有些培养基在氨基酸中包括有谷氨酸,而这种培养基虽广泛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但它对某些对谷氨酸敏感的可能有细胞外毒性损伤的神经元而言,则并非最佳选择,特别是如果神经元生长在缺乏胶质的环境中时。F12中含有硫酸亚铁,据报道也有神经毒效应。 在所有这些培养基中,谷氨酸比其他氨基酸有更高的浓度,这是因为它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在许多细胞培养中它常用作碳源。对于神经元的培养常常在基础培养基中增加葡萄糖的含量到0.6%或者加入丙酮酸(若培养基中这两种物质缺乏时)。MEM与F12均要用5%的CO2来平衡,DMEM含更高浓度的NaCO3,要用10%的CO2来平衡,当然也可以在较低CO2浓度下使用。这些基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建立在对不同细胞系生长的研究之上的,但通常在原代培养中使用也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原则上,HEPES作为缓冲剂可用来代替碳酸氢盐,以解除需要高浓度CO2培养环境的限制。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简单。显然,溶解的CO2与碳酸氢盐对良好的细胞生长是重要的。Leiboviz`s L15培养基可用来在大气环境中令神经细胞生长,该培养基采用了与众不同的BSS作基础,它含有高浓度的氨基酸来提高缓冲能力,培养基中使用半乳糖作碳源,以阻止培养基中乳酸形成,少量溶解的CO2由丙酮酸代谢产生。这一培养基的优点是明显的,特别是在保持较高CO2有困难时,例如在长时间的显微操作及生理学研究中。L15培养基已用来成功的培养了外周神经元,但尚未在CNS神经元的发育研究中全面检测过。 二、血清 细胞在单纯的基础培养基中不能存活,在特殊类型的细胞培养中必须提供某些 痕量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才能使细胞得以生长并维持生长状态。基础培养基常常要添加血清,血清终浓度多为5~20%。特殊用途的血清来源须用经验确定,广泛应用的血清种类有马血清与胎牛血清。胎牛血清中富含有丝分裂因子,常选其作增殖细胞用的血清,也用于细胞系和原代培养。而马血清常常用来作有丝分裂后的神经元培养。然而,很多人也将胎牛血清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1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1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4、丰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念草履虫的稻草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擦镜纸、脱脂棉、解剖针、食盐、蔗糖,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已学习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它们的结构复杂,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呢? 新授 第三节单细胞生物(板书)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单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分布于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中,平时很难见到。看书上不同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草履虫,书本P43形形色色的单细胞生物,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澡等。 单细胞生物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怎样呢?又是怎样完成生命活动的呢? 见书P41第1节 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中特点 (看书并描述) (1)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2)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2、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挂图、观察)

(1)形态:像倒转的草鞋底。 (2)结构: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 3、生命活动 (阅读、投影、填充) 运动:纤毛摆动 营养:食物细菌、单细胞藻类,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 排泄:伸缩泡、表膜 呼吸:表膜 生殖:细胞分裂 思考(投影)简答:为什么说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消耗水中的有机质,吞掉细菌。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单细胞生物不仅依靠一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完成《生物实验》P17探究报告1~4) 指导1、学生2—3人一组,尝试提出有关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光、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的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假设。例如,草履虫能够对某种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 3、参照4—7,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 (提出建议并巡回指导) 学生探究 (1)制作临时装片 教师建议放少许棉花,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2)对照书本P41图,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 指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假设和实验设计进行探究。 (3)注意点:(a)若用化学物质注意量小且颗粒细。 (b)若探究光注意遮光后,再观察,动作要迅速。 (c)观察时物镜不碰到载玻片上的液滴。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等,说明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能够进一步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尝试发现探究活动设计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突破难点的办法并实施自己的设计。 4、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培养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分析: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学生从开始练习使用显微镜,到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都是使用显微镜观察不会移动的材料。而在本实验中,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能够运动的草履虫。因此,适当控制草履虫的运动并且不影响它们的生命活动,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分析: 利用事实说明: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生物体。学生通过《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生物体从细胞到个体的结构层次。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所有的生物体都有从细胞到个体的结构层次吗?本节实验课提供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有助于学生亲身体验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些科学探究活动的同时,自然地渗透科学态度与世界观的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前准备: 1、草履虫永久装片、草履虫培养液、亚甲基兰染色的酵母菌培养液(干酵母就可以);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吸水纸、棉花纤维、牙签; 3、视频资料

《单细胞生物》评课稿

《单细胞生物》评课稿 *****老师的这节《单细胞生物》从整体来看,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点评: 一.从教学目标上来看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本节课教学目标设置合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符合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等年龄实际,又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都能兼顾,并能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按目标进行教学。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最后加入习题训练得以巩固知识。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记忆。 二.从教材处理来看 闫研老师,把草履虫是一个动物细胞结构设为教学的重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重难点突出,知识扩展到位,在黑板展示挂图使学生更能直观的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从教学程序来看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教师能从本节课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花花草草,飞燕,游鱼。导入新课,学生易懂,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安排上,能做到从易到难,以点概面,知识衔接流畅自然,易于接受。 从教学手段上来看

教学贵在得法。本节课的巧妙在于学生活动的设置,使抽象难懂的草履虫结构和功能的生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掌握,挂图、风车的应用,令课堂空洞的知识讲解配以虚拟的实物图像说明,增强了课堂的时效性。课堂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全员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三.从教学基本功来看 闫老师的极具亲和力,学生很喜欢这样有活力的老师。 整体上看,唯一有待改进的是在“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上课早了2分钟,最开始的单细胞生物种类没说清楚,交代不太全面。草履虫讲解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是可以和人体对比,板书体现出来更清晰。 在本节结束时可以总结本章的知识点,会更完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节公开课从整体效果来看是相当成功的,相信闫妍老师会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更好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2.2.4单细胞生物名师精选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单细胞生物 一、说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在介绍了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后安排了“单细胞生物” 的内容。教材从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依据课标要求的“通过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的活动建议,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草履虫的生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由于草履虫游动速度快,在显微镜找到并追踪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 2、说明草履虫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能力目标:1、利用生物体的特征及细胞结构的知识推测草履虫的结构;2、尝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熟练临时装片的制作及显微镜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草履虫的生活,初步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教学重点: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教学难点: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 2、通过了解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三、说教法 教学方式:讲课与实验同步。 教学手段:板图、板书与信息技术整合。 技术准备:查找、筛选清晰的、适合本节课应用的图片、视频、动画,制作教学演示课件,帮助学生建立对草履虫结构和生活的认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学法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特征和细胞的结构,在推测草履虫结构及功能时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由于刚刚制作过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初步具有了制作临时装片、操作显微镜及观察的技能,所以具备了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技能。但是由于草履虫运动快,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运动的草履虫对学生来讲有一定困难。学生利用已知的“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的特征”等知识,并运用习得的临时装片制作及显微镜操作等技能,通过探究、合作、主动地学习活动获得“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认知,力图将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与学行为。 五、说教学过程

细胞培养基本实验操作.doc

细胞培养基本实验操作 一、细胞复苏 1)提前准备完全培养基并预热至37℃(可以放至在水浴或培养箱中进行预热, 需要多少预热多少,反复预热会导致培养基失活);用清洗洁净的烧杯或其他合适容器装有适量超纯水,然后放入37-38℃水浴锅中预热至37℃(至少需30min);把所需耗材和其他物品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紫外照射灭菌; 2)提前查询所取冻存管的存放位置,把整个存储架子提起,为了降低复温对其 它细胞的影响,可把该存储架子放置于装有液氮的泡沫盒中,快速(存储架离开液氮罐的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其余细胞容易复温死亡,冻存管子的液氮会气化爆炸)从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管并放置于装有液氮的保温杯中(必须用用洁净镊子取出冻存管,以免冻伤手),立即把存储架回液氮罐;用镊子把刚才置于保温杯的冻存管取出,并立即(不要耽搁)放入上述准备好的水浴中(放入之前快速检查盖子是否拧紧,盖子切勿没入水中,以免进水污染),用镊子镊好冻存管,快速沿着容器内壁转圈,细胞未冻融时(1min 内)切勿取出观察,细胞冻融时间一般为1-2 min,如果超过2 min仍未冻融,应弃用该管细胞,冻融后立即用70%酒精消毒该冻存管,然后立即放入超净工作台中; 3)打开冻存管盖,用移液管吹打细胞3次,然后立即把细胞转移至提前准备的 装有5-10ml预热的完全培养基的15ml或50离心管中; 4)离心(?RPM,?min,室温),小心移除上清; 5)加入5ml预热完全培养基,吹打重悬细胞,然后把细胞悬液转移至T25培养 瓶中,并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5% CO2, 37℃)中培养; 6)第二天观察细胞的贴壁情况,并进行换液; 注意事项: 1.细胞复苏操作要求快速,否则细胞容易在冻融过程中产生冰晶,从而导致细 胞死亡,所以必须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培养耗材和其他所需物品,绝对不允许临时准备; 2.在解冻细胞前,必须把超净工作台准备至工作状态,提前准备装有5-10ml 预热的完全培养基的15ml或50离心管;

细胞培养基本方法

1.操作台基本要求: 2.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连续培养细胞系遗传物质不稳定,不得将细胞存放于-20℃或-80℃冰柜中,因为细胞存在次低温条件下活力迅速降低。 3.细胞污染: (1)细菌污染

(2)酵母污染 (3)霉菌污染 初期PH值维持稳定,污染严重后PH值迅速升高,导致培养基浑浊。 (4)病毒污染 一般不会对与其宿主物种不同的细胞培养物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一组抗体的免疫染色,ELISA实验或者采用适当病毒引物的PCR技术可以检测出细胞为病毒污染。 (5)支原体污染 唯一检测支原体污染的方法是采用荧光染色、ELISE、PCR、免疫染色、放射自显影 4.抗生素只能作为对付污染的最后手段而且只能短期使用,并应尽快撤出 5.适合贴壁的细胞和悬浮的细胞

6.基础培养基,减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 7.PH值:大多数正常哺乳动物细胞系PH为7.4; 成纤维细胞系适合轻度偏碱(pH7.4-7.7) Sf9和sf21等昆虫细胞系最适合在PH值为6.2的环境中生长8.温度:大多数人和哺乳动物细胞系在36℃至37℃最佳 昆虫细胞在27℃为最佳 禽类细胞在38.5℃最佳 冷血动物(15℃-26℃) 9.动物细胞形态划分: ●成纤维细胞,贴附生长 ●上皮样细胞呈多角形,贴附 ●淋巴母细胞样细胞呈球形,不贴附 ●特殊形态: ?I型有长突触 ?Ⅱ型没有轴突 10.细胞增长模式

11.何时传代? ●哺乳动物:生长的PH值通常表示乳酸储积,且有毒性,当PH迅速降低() 0.1-0.2PH单位),同时细胞浓度增大,则应对细胞进行传代。 ●昆虫细胞PH值会上升但不超过6.4 12.贴壁细胞的解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单细胞生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5、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学方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校园网网页、演示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材料、幻灯机、投影仪。 说明:演示实验材料装置为:取一段软胶管作为支架,用50×50×2(mm)的玻璃板将软胶管压紧后用透明胶带将四周黏牢,即为扁平水槽。将草履虫培养液滴入水槽。将水槽插入幻灯机的插片架上进行演示。则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清晰可见。 学生:自编的小品、计算机操作能力。 说明:小品的内容最好是人得了某些由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生了……。例如:疟疾。(教师提前布置)。最后提出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来自于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主要两部分内容组成,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以及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本节课的重点是

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只能解决单细胞动物存在的事实,而不能让学生认同单一细胞可以构成生物。所以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从而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就知识而言,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掌握了多细胞可以构成生物体,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后的一节课,对于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个观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于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初一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是因为他们刚刚接触生物不久,对于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不够,对于实验很感兴趣但是疏于思考实验的本质,因此需要教师的指引。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初一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并且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再次认同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别是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法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