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地形测量2005 年至2006 年第二学期第40 次课班级:编制日期:20 06 年月日教学单元(章节): 第九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9-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9-2 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9-3 地形测图方法

目的要求:

1.了解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2.掌握坐标方格网的绘制方法、掌握控制点的展绘方法。3.掌握经纬仪测绘法。

知识要点:

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2.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和步骤。

技能要点:

1.展绘控制点。

2.碎部点的选择。

教学步骤:

讲授——图片展示——提问式讨论——讲授——作业布置

课件、图片、讲授

作业布置情况: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如何展绘控制点?怎样检查展点的正确性?地形测图时,应怎样选择地物点和地貌点?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方法有哪些?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5.地形图测绘的方法有哪些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第九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一节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收集资料测图前,需要收集测区内所有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测图规范、地形图图式,需要做好测区中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二、仪器设备的准备测图前,需要准备仪器设备,对测图使用的仪器,应进行检验、校正。测图的图纸,目前一般使用聚酯薄膜,它具有伸缩性小、透明度好、不怕潮湿、牢固耐用、便于保存和可以洗涤的优点。

三、绘制坐标格网

绘制的方法有:对角线法绘制;坐标仪或坐标网格尺等专用工具绘制。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方格网,如图所示,先用直尺在图纸上画两条对角线,对角线的交点为M ,从M 点起沿四个对角方向分别量取相等的长度,得A、B、C、D 四点,依次用直线连接各点,得矩形ABCD 。从

A、D点起,各沿A

B、DC 方向作10cm 分点,再从A 、B点起,各沿AD、BC 方向作10cm 分点,然后横、竖方向连接各对应分点,并将方格补齐或擦去多余部分,即得方格网。

绘制或印制好的坐标格网,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看是否符精度要求。

四、展绘控制点首先要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

教学内容 如图中,控制点 A 的坐标 XA=1124.28m , YA=646.23m ,因此,确定 其位于 a 、 b 、 c 、 d 方格内。从 a 和 d 点向上用比例尺量 24.28m ,得出 m 、n 两点,再从 a 和 b 两点向右量 46.23m ,得出 g 、p 两点,连接 mn 和 gp ,其交点即为控制点 A 在图上的位置。展完后应进行检查,量取 相邻控制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与已知距离进行比较,最大误差应不超过 图上 ±0.3mm ,否则控制点位应重新展绘。 当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在图纸上确定以后,还要注上 点号和高程 ,在点 的右侧画一细短线,上方标注点号,下方标注高程。

控制点展绘

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重点介绍极坐标法

如图所示,要测定碎部点 P 的位置,可以通过测定测站点 A 至碎部点 P 方向与测站点 A 至后视点 B 方向间的水平角 β和测站点 A 至碎部点 P 的距离 d 来确定。 这就是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碎部测量最基本的方 法。

极坐标法

板书或旁注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按测图时所使用的仪器来分,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有平板仪测绘法、经纬仪测绘法、全站仪测绘法以及我们后面专门介绍的数字化测图等。

主要介绍经纬仪法。

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极坐标法。首先用经纬仪测出碎部点方向与起始方向的夹角,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出测站到碎部点的距离及高差,然后根据水平角值及距离定出碎部点在图上的点位,并注上高程。如图所示。

1.在测站A 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高i。

2.瞄准已知控制点B,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0° 00′。00″ 3.旋转照准部瞄准碎部点C,读取C 点尺子上、中、下三丝读数、读取水平角β和竖盘读数并计算出竖直角α。

4.用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AC 两点的水平距离D 及高差h 并计算出C 点的高程。

5.用量角器在图上以ab 方向为基准量取β角,定出ac ′方向,把实地距离D 按测图比例尺换算成图上距离d,在ac′方向上量取水平距离D

定出c 点的位置。

6.在c 点旁注上高程,即测得碎部点C在图上的位置。按此方法可测绘出所有的碎部点。

经纬仪法测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