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动然拒”、“不明觉厉”网络流行的自创成语

“十动然拒”、“不明觉厉”网络流行的自创成语

“十动然拒”、“不明觉厉”网络流行的自创成语

1、“十动然拒”:是网络新词,“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的缩略形式。用来形容屌丝被女神或男神拒绝后的自嘲心情。由此产生的“十动然拒体”的一般形式是前面部分陈述某人花很多精力做了一件事情表达对心目中的Ta的爱慕之情,一般会用到“16万”“取名《我不愿让你一个人XX》”等关键词,结尾则是心目中的Ta“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详情:百度百科

2、“不明觉厉”:“虽不明,但觉厉”,即“不明觉厉”,网络用语,意为“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详情:百度百科

2019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2012 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1)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囧:被形容为“ 21 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它的本义为“光明”,从2008 年开始在网络社群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尴尬、 郁闷、悲伤、无奈”等意义。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打字飞快,常在用拼音打“什么”时,打出“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 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 (4)你out 了:其意思等于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 是简写,原为“ out of time ”(时间之外),即不合时宜。 (5)织围脖:微博是2009 年的产物,但在2010年因为明星喜爱微博而大火特火,织围脖就是写微博。 (6)杯具: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7)雷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 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8)PK:即Player Killing 的缩写,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

随 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并且用 法更加广泛。 (9)我勒个去:“呜呼哀哉”。 (10)鸭梨:压力。 (11)织毛衣:源自一首网络歌曲《织毛衣》。后来就是指在微博 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12)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13)非常艰难的决定:续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 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 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 难的决定。在360 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4)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 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 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

最全经典网络流行语

1:工资就像大姨妈,一个月一次,一周左右就没了 2:.我平胸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布料。 3: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4:长寿秘诀——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5:因为以前太掏心掏肺了,所以搞的现在没心没肺。 6:晚上不要讲鬼故事,因为人爱听,鬼也爱听。 7:.亲爱的,你可得一定要相信我啊,我连坐船都头晕,更何况是脚踏两只船呢? 8:距离产生旳不是美、而是第三者。 9:.代沟就是,你问老爸:你觉得《菊花台》怎么样?老爸想想说:没喝过~~~~ 10:请不要叫我宅男,请叫我闭家锁;请不要叫我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 11:.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12:我喝水只喝纯净水,牛奶只喝纯牛奶,所以我很单纯...... 13:男人的双手不是用来洗衣服的,而是用来拥抱女人的。 14:人人都说我很听话,其实我只听自己的话… 15:人和猪的区别就是:猪一直是猪,而人有时却不是人! 16:爷爷说:周杰伦出家一定是个好和尚,因为他念的经实在太好听了…… 17:五毛和五毛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凑成了一块 18:或许有一天,当你披上婚纱的时候,我已披上了袈裟。 19:刷牙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因为一手拿着杯具,一手拿着洗具。 20:.走自己的路、让猫和狗说去吧 21:.那天,你说你讨厌我,我笑了,笑的撕心裂肺。 22:原来,爱情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我记得,你忘了。 23:所谓情话,就是说了一些连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却希望对方相信 1.别和我谈恋爱,虚伪。有本事咱俩结婚。 2.你情敌和曾经背叛你的人同时掉入河中,并且他们不会游泳,你是选择蹦迪还是去KTV? 3.love your mother who who…... 4.别做点错事就把什么脏水都往自己身上泼,姐还要留着冲厕所呢。 5.新闻联播的牛X之处在于就算你一直在换台,也能完整的看完一条新闻。 6.你跟谁俩整那表情呢。。我欠你贷款要到期了还是怎么的。 7.爷不是你的小浣熊,玩不出你的其乐无穷。 8.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9.不是所有看上去风骚的美女都是婊子,还有可能是推销员。 10.我不整理房间,我是乱室佳人。 11.法律规定:男人23岁才能结婚,可是18岁就能当兵。这说明了3个问题:一是杀人比做丈夫容易;二是过日子比打仗难;三是女人比敌人更难对付。 12.姐不是客服人员,你没权要求姐答这答那。 13.别人的钱财乃我的身外之物。

网络流行词语

网络流行词语 [作者:佚名转贴自:wangluo 点击数:868 更新时间:2004-12-3 文章录入:东波] 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 见面不叫见面,叫——聚会 大哥不叫大哥,叫——兄台 看法不叫看法,叫——愚见 有钱人不叫有钱人,叫——vip 提意见不叫提意见,叫——拍砖 支持不叫支持,叫——顶 吃不叫吃,叫——撮 姐姐不叫姐姐,叫——jj 哥哥不叫哥哥,叫——gg 网名不叫网名,叫——id 钱不叫钱,叫——银子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 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 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 好不叫好,叫——强 歌迷不叫歌迷,叫——粉丝 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 高兴一下不叫高兴一下,叫——happy 尴尬不叫尴尬,叫——汗 不喜欢不叫不喜欢,叫——吐 我爱你不叫我爱你,叫——你去死 变态不叫变态,叫——bt 佩服不叫佩服,叫——pf 看美女不叫看美女,叫——鉴定 好看不叫好看,叫——养眼 吃喝不叫吃喝,叫——腐败 请人吃饭不叫请客,叫——反腐败 兴奋不叫兴奋,叫——high 有本事不叫有本事,叫——有料 我吐不叫我吐,叫——metoo 昏倒不叫昏倒,叫——ft 再见不叫再见,叫——3166 就是不叫就是,叫——9494 原谅我不叫原谅我,叫——165 我爱你不叫我爱你,叫——520 倒霉不叫倒霉,叫——衰

工薪阶层不叫工薪阶层,叫——上班一族 总经理不叫总经理,叫——ceo 我不叫我,叫--偶 【酱紫】这样子合音的谐音。 【酒屋】95 的谐音。W indows95是微软公司开发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常简称为Win95 或95 。 【流浪】浏览的谐音。 【流言板】留言板的谐音,互联网网页上供人留言的地方。有戏谑意,有时暗指留言有流言蜚语之意。 【美眉】称容貌姣好的女子。一说是妹妹的谐音,按其汉语拼音的略写,也作M M 。 【潜水】与网友一对一地秘密聊天。一说网友只看帖子,不回复自己意见称潜水。 【青蛙】称长得丑的青年男子。 现在的网络上流行很多独特的词语,有些挺有意思的,要能编个词典就好了。下面我说几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续续VC1s 斑竹:版主;e0nH BTW:顺便问一下;变态哇。g4bD7H 大虾:大侠ri} 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H{O}|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1&%_#{ 见面不叫见面,叫——聚会5}X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v 大哥不叫大哥,叫——兄台FwT8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4K 看法不叫看法,叫——愚见4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C 有钱人不叫有钱人,叫——VIP$z{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m;e 提意见不叫提意见,叫——拍砖$eW#pl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unP^ 支持不叫支持,叫——顶dc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BFp= 吃不叫吃,叫——撮1^1s&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o;TMF 姐姐不叫姐姐,叫——JJVpN: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W,R#M 哥哥不叫哥哥,叫——GGZHkz4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Q 网名不叫网名,叫——ID)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mU" 钱不叫钱,叫——银子o+.t41 ?黑色海岸线网络安全论坛-- 自由,开放,免费,共享`%g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

2019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 2012 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1)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囧:被形容为“ 21 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它的本义为“光明”,从 2008 年开始在网络社群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 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尴尬、 郁闷、悲伤、无奈”等意义。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打字飞快,常在用拼音打“什么”时,打出“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 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 (4)你 out 了:其意思等于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 是简写,原为“ out of time”(时间之外),即不合时宜。 (5)织围脖:微博是 2009 年的产物,但在 2010 年因为明星喜爱微博而大火特火,织围脖就是写微博。 (6)杯具: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7)雷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 (8)PK:即 Player Killing 的缩写,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 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并且用法 更加广泛。 (9)我勒个去:“呜呼哀哉”。 (10)鸭梨:压力。 (11)织毛衣:源自一首网络歌曲《织毛衣》。后来就是指在微 博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12)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13)非常艰难的决定:续 2010 年 11 月 3 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 广大 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 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 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 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 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 难的决定。在 360 公司停止对 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 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4)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 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 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

网络用语说明

网络语言 开放分类:流行语生活网络网络文化网络新词 网络语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一些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的语言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网络语言作为年轻人的一种调侃语言,它的出现是年轻人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结果,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并在一定人群中得到了公认。毕竟语言是生活中产生的,“语竞网择,适者生存”,还是让网络语言自身去接受历史和公众的检验。 目录 1 概述 2 存在现象 3 主要特点 4 主要类型 5 学科诞生 1 概述 2 存在现象 3 主要特点 4 主要类型 5 学科诞生 6 列举案例 7 现象剖析 网络语言- 概述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互联网上交流所产生的日常用语,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甫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化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

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1] 网络语言- 存在现象 1、近年来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不断冲击着眼球,很多语言学家深表担忧,认为现行的语言规范正在面临着“礼崩乐坏”的威胁,必须对网络语言进行立法禁止。 2、与一些正统语言专家回避甚至鄙视网络语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由键盘敲起来的“汉字+数字+符号+字母+其他”的新奇词语,却为众多网民所熟悉和喜爱。什么“晕”、“偶”、“顶”、“大虾”、“东东”、“很S”、“BF”、“GF”,在这个键盘日渐代替纸笔的时代,网友们努力寻找、制造着另一种能够表情达意、交流传播的语言肌体。 3、他们特有的激情、时尚、追求特立独行的特质决定了必须创新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而且积极创作网语,这也是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网络语言- 主要特点 网络语言 1、词素的组成是以字词为主,越来越多的英文字母和数字还有少量图形加入其中,除了汉语中原有的词语外,大量的新兴字词参与其中。同时网络也演变了一些词义,或扩大或转移,或变化其情感色彩。这些词语都是新兴网络语言中的重要生力军,若不懂得这些词语,那就成了网络中的文盲——网盲了。如“这样子”被说成“酱紫”,不说“版主”说“斑竹”;“555”是哭的意思,“886”代表再见(拜拜喽),这些大多都是与汉语的发音相似引申而来的;还有BBS、BLOG、PK(VS的升级版,即player killing)等大量的英文缩写或音译词;除此之外还有用:-)表示微笑,用*()*表示脸红等。 2、由网络人群新创或约定俗成,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寄生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Chat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菌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专业”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表“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eng3声松2声,意为“竭尽”),等等。 3、网络语言一直在不停的丰富和淘汰中发展着,如果留意和总结一下近几年人们在表示愤怒时常说的词语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即从最初由港台引进的“哇噻”(尽管后来在

浅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浅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日益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年轻人是网络使用的最大群体和网络文化的创造主力,身为一个大学生,浏览智能手机中微信和腾讯的动态也是我每天的生活必要内容之一,其中就充斥着大量的网络用语。以我看来,语言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翻新的过程,自汉字被创造之后的几千年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语言一直在完成着自我的超越。而如今网络语言的出现,我认为也是语言自我更新的一个必要阶段。很多人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对汉语的神圣性是一种亵渎,我认为其实不然,从宏观上看,汉语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从繁到简的趋势走向。事物发展的本身就是带有包容性的,因此网络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这就说明网络语言其实具有着独特的魅力。社会发展充斥着矛盾和无奈,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充满压力,因此网络文化成了人们宣泄压力的一个渠道,这就不难说明为什么网络语言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词汇等等。同时网络语言本身也是有价值的,它对于研究当今人们的价值观、社会心态都具有参考意义。网络语言无法被禁止,会一直存在。有学者呼吁回归纯净汉语,这种对文化的忧虑有着积极的方面,但同时我们看到,这种呼吁也是适应不了大潮的,并且,正式汉语也没有在生活中消失,在重要场合和一些领域,正式汉语始终存在着,它的地位稳居不倒。可以这么说,网络语言逐渐入驻正式汉语,社会是具有先见性的,它如同一个筛子,会自动过滤出不符合社会前进滚滚浪潮的内容,而留下的,就是经过时间考验的长寿语汇。而语言的发展和保留,不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吗?综上所述,我认为人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新背景下的新变化,用包容的态度看待新事物的发展。网络语言,人们何不笑对于此,且看未来几十年它将带给我们什么精彩,而我也相信,正式语言的地位不会因网络语言的冲击而岌岌可危。关于网络语言,我们敬请期待吧。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

正确理解规范使用 ——对近几年网络流行语的调查分析及思考 一、调查原因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我国网民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有关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亿,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总网民的46%。上网聊天和获取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民在互联网闲聊和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有特殊意义的语言文字,一种带有较大局限性但同时又具有固定模式的语言——网络用语。其中,有些网络用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点击率、使用率日益提高,在表情达意中成为大多数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这些用语就成为网络流行语。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张普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研究价值,是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其研究对于各类媒体用语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流变的符号,是最能敏锐反映人们心理的变迁的。网络流行语也体现了网民的创造性,因为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表达思想方式与日常生活有所不同,而且中学生主要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如何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它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一)确定探讨内容(2010年5月) 1、2007年—2010年,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归类; 2、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3、探讨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4、探讨中学生该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流行语。 (二)主要步骤(2010年5月—2011年3月) 1、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搜集2007—2010年网络流行语; 2、将网络流行语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3、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理解、运用网络流行语的现状; 4、分析、研究,形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 (一)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类型 1、反映重大事件类 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近几年来网络民意的崛起,许多热词不断涌现,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如:2007年的“正龙拍虎”,2008年的“做人不要太CNN”“范跑跑”、“猪坚强”,2009年的“躲猫猫”“做噩梦”,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等这些网络热词以具体事件作为依据,时代特色鲜明,俏皮中暗含生活哲学,

浅谈网络流行语

浅谈网络流行语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根据形式结构和表义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简单分类, 对其时尚简洁、幽默诙谐、联想丰富的特征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对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 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群众心理和民俗风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上的流行语日益丰富, 由于上网的多为20—30 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网络语言体现出一种新奇、鲜活的特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 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1]作为语言的载体之一, 网络使得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随意, 方言、谐音词、转义词、生造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 拼音简缩、英文简写、汉字拆分等方法也时常运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网络生活, 也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许你有天打开电脑, 会在论坛上发现这样一个帖子: “7456, 儿子又被抓去断背了, 事物所真BT, 亲们一起BS 它, 就酱紫, 泪奔”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 而是一名“粉丝”(fans) 用网络流行语所表达的愤慨之情。这些鲜活生动的词汇通过网络, 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新产品、新事物的出现常常使新词语大量涌现, 也诱发一些词语生出新义。”[2]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并随着应用的广泛而成为流行语, 词义发展的例子也举不胜举。从网络流行语的形式结构来看,有汉语拼音简略、英语缩写、汉语短语简略等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表现来看, 有谐音型流行语、旧词新义型流行语、隐喻型流行语等类型的流行语, 拟声、象形等手法也大量运用。上述流行语在划分上还存在一定的重合。 从形式结构上来看,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汉语拼音简略型 “MM”( 妹妹)、“GG”( 哥哥)、“PL”( 漂亮)、“BT”( 变态) 想必已为大家所熟知。网络文学的流行又让“TJ”( 太监, 指没有完结却又停止更新的文章)、“YY”(意淫)、“RPWT”(人品问题) 等词广为传播。在论坛里, 语言更是丰富多彩。“ZT”是转帖的意思, 表示帖子并非自己原创, 发帖人叫“LZ”( 楼主), 相对来说也就有了“LS”( 楼上)和“LX”(楼下)的关系。对于论坛上的帖子, 各路英雄更是有自己的看法。“SF”是“撒花”的意思,表示对某观点的赞同。“PP”是“批评”的意思,“BS”( 鄙视) 表示的是轻蔑, “PF”却有着“佩服”和“喷饭”两个相去甚远的意思,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免要根据情境猜测下它的褒贬。“MS”( 貌似) 是一个比较谦逊的词语, 表示发帖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确定的态度。网络上的称呼也多种多名段也随着作品的普及而广为传播, 而这些台词片段通常无法直接理解, 仔细品味才能体会个中含义。“ZT4”意为“猪头4”, 来源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 电影《手机》的热映也让“做人要厚道”传遍了大江南北。“XX 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出自《天下无贼》, “出来混, 迟早都是要还的”来自《无间道》, 意为报应。“农妇山泉有点田”改编自农夫山泉的广告, 被喻为是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黑旺财”出自晋江文学网, 旺财是《唐

对于网络语言的看法

是现在速食文化的一种..很快崛起..估计也会很快衰落...生命并不具有持久性..网络语言要区别看待..有些词完全是误导青少年..譬如灰机,灰常等等...语言本来就要有一定的规范性..不可以乱来..但是很多东西又是约定俗称的..例如很多词语原意并非现在这样...但随着说的人多了..也就成正解了..以前的意思反而不对了...那证明语言还是在发展的...很多词语现在的意思和以前的意思就相差相当大..以前还用古文的..那时候又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用的现在文呢..所以说..如果网络语言有其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话..倒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语言的一种发展过程...例如囧字,你能找出一个比他更好的形容词反应当时的心情吗? 所以如果网络语言有他的课持续的生命力的话...可以为大众所接受的话..倒不如随他去..反正语言本来就是用来表示一个意思...试想很多年前,我们现在用的次也没有...但某些严重糟蹋文化的..利用错别字的,应该拒绝.. 什么是网络语言呢?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网络语言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因此,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的载体,这一载体快捷、自由和方便。 载体的变化造成了语言风格或者语体的变化,网络催生了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我国在1990年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中国的网络语言——在网络这种特殊环境中(如BBS、OICQ、E—MAIL、HOMEPAGE等)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社会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语体。 网络语言除了传统的汉字和标点符号外,还包括有数字、符号(不同于标点)、拼音和英文字母等。它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造字过程,基本上是以象形文字为主,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语言,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象形文字的特点,栩栩如生,表现力强,而又不失幽默。简而言之,网络语言其实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来完成。基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就是要快速、便于理解、沟通方便。网络语言,堵不如疏

网络流行语主要特点

网络流行语主要特点 时效性 很好很强大(时间不详):最初来源据称源自马克思在1845写成的重要著作Theses on Feuerbach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提到工人阶级在兴登,卡瓦仑切以及莱茵地区的斗争时说“sehr gut, sehr beeindruckend, sehr harmonisch.”翻译成中文就是“很好,很深刻,很和谐”。其作为的使用则最早源自猫扑,其最初使用则有以下几种说法: 1、在猫扑网使用了关键字屏蔽之后,诸如“SB”一类的词汇均无法打出。于是猫扑的网友便用“NB”来代替原来“SB”的含义,而“NB”的原本含义则使用“很好很强大”一词来代替; 2、在天涯有一位网友在数年之前发表了一个贴子,但无人问津;数年之后,此人自问自答地回复了这个帖子(一说为此人自己都忘记了这贴是自己发的)。于是此后跟贴的网友们惊呼:“自挖自坟、自问自答、自娱自乐,很好,很强大”。 很黄很暴力:北京某小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出的一句话,迅速成为网络! 很傻很天真:出处艳照门,阿娇用于形容自己的话。 斯巴达(2007年上旬):原自电影《》,指进入极端亢奋的脑残状态。 Nice Boat(2007年下旬):原自《school days》最终话停播事件,属于广义形容词,也可扩展为“Nice XXX”。 失态(2007年末):原自《高达00》第十话中某人台词:“这是何等的失态”,属于广义动词,也写作“师太”“湿态”。 回老家结婚(2008年春):在很多影视作品及ACG的场景都有类似的语句,但是通常说出此话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而将此话发扬光大的则是龙之塔(ドルアーガの塔~the Aegis of URUK~),此句共出现于第一集8分50秒及13分55秒(SOSG字幕组)...说出此话之人果然下一幕立马挂掉,真可谓是禁句啊!此话现在更多是用来表达对现实情况的无可奈何。 (2008年夏):源自广东电视台的某次采访。被问及对艳照门的看法时,受访人的回答“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 (2008-5-20):一位网名叫“毒死狗熊”的百度吧友在魔兽世界贴吧发帖子问"LZSB"是什么意思,另一位百度吧友回复了四个字“兰州烧饼”成此典故,之后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新生词语。 兰州烧饼,首字母为“LZSB”LZ可以引申为楼主。回复此词语后,表示对楼主的鄙视,对楼主智商的怀疑。但本词的语气较之“LZSB”稍轻。 (2008年夏):据调查,最早恶搞“做俯卧撑”的帖子出现在7月1日19时59分,网友“流芳苑主”发表了《吃面要吃雪菜肉丝,运动要做俯卧撑!身体倍儿棒!》的帖子,网友纷纷效仿恶搞“做俯卧撑”。释义:①增强臂力的一种辅助性体育运动。两手和双前脚掌撑地,身体俯卧,两臂反复弯曲和撑起,使全身平起平落。②对某事不便或不愿发表意见。

高三议论文700字:我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

高三议论文700字:我对网络流行语 的看法 现实像一座迷宫,当铺天盖地的讯息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很难做到不 迷失自我。当代文化仿佛一座熔炉,社会向其中投入形形色色、种类 丰富、多如牛毛的文化矿石,然而最后真正有价值的,多是经过锤炼 的经典,而也会有很多会成为遗留的文化矿渣,被人遗忘。 |“多一点正能量,让生命焕发光彩”!无意中读到这样一句话, 感慨万千。是啊,人体犹如一个能量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而我 们作为人生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更应在奋斗的过程中激发“正 能量”,用全新的自我迎接前行路途上的诸多挑战,自信而不自傲, 自尊而不自卑,自谦而不自负,有勇气去击败对手,更有胆量承认失败。用正能量点燃前行道路上的火把,照亮我们的追梦之旅,让人生 不再平庸,让旅途不再孤独。 犹如一粒砂石,在岁月的河流里被无情冲刷,当一颗颗棱角分明 的石块成为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开始重 新思考外界与自我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我们应有足够 的辨识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守正确的方向,切忌不可走入 没有尽头的死胡同,我们应该用一台足够客观公正的天平。衡量文化 的价值,而不能在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中走向恶俗的汉流,失去自我 的个性,露出言不由衷甚至口是心非的圆滑。 我们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创造优秀文化、抵制腐朽与落后文化。在所谓“流行文化”面前,更应擦亮双眸,运用才智,谨慎取舍。古有四大名著领风骚,今有流行词语引潮流,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思考文化的价值,因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寄寓人们对于 未来的美好愿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文化。 流行一时,并不一定就流行一世。当无穷无尽的行为艺术、恶俗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XINWEN AIHAOZHE2010·8(下半月) 新闻与传播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所运用的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它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影响着现实社会。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正迅速发展。比如,2008年在网上广泛流行的“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叉腰肌”、“囧”、“打酱油”,等等,它们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有自身的特殊性。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迅速流行的原因网络媒体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认知方式改变的外在表现。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表达的不仅仅是内容,它同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当前政治有着密切联系。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口中不离“文革语言”;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里广告盛行,人们口中又充满了“广告语言”;近几年网络盛行,人们自然是满口的“网语”。 任何社会行为的变革总能推动语言的变革,语言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语言的流变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外在表现。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因此,新媒介的产生,有可能影响着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纵观人类传播史,传播媒介的变革引起的传播方式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原始社会,人类是“口语社会”;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人类转向“眼睛社会”;广播电视产生之后,人们 的关系开始疏远。而网络产生之后,人类 开始“参与社会”。在网络制造的“参与社 会”里,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媒介环境中 来,自由发挥,表达思想,传播观点。于 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出 现,是网络传媒引起人们认知世界方式 发生改变的外在表现。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表达思想过程中 必然出现的现象。网络的出现为人类改变 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网络 媒体为信息提供传播形式,也不可能有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存在。网络的出 现,使人类社会成为一种“参与社会”,人 人都可以参与到互联网中来,表达思想, 传播观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当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82亿, 2008年中国内地网民达2.1亿,2009年 网民已达3.8亿。在这些网民中,年龄在 19~35岁的占83.1%,学历在大专以上的 占64.7%,上网地点在家、网吧、网校、网络 咖啡馆等休闲场所的占60.3%。由以上统 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上网人口基数大, 上网者大多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上网时间 多为休闲时光。这些年轻人思想活跃,思 维灵活,喜欢新生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 新,追逐时尚,而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 太多的约束。他们在休闲时光上网,在这 样一个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 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他们 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 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以社会上出现的有强大影响力的事 件为背景。每一句风靡网络的流行语,背 后都有一个事件发生。比如,“做人不要太 CNN”,源自在报道“3·14”拉萨打砸抢烧 事件中,美国CNN对中国的歪曲报道; “躲猫猫”,源自2009年2月12日云南省 晋宁县看守所里一男子离奇死亡;上溯 2005年的“凉粉”、“玉米”,源自当年娱乐 界的大事件“超女”;等等。 无论是哪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 是以现实社会的大事件为母体,每一个网 络流行语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引人注目 的社会事件,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在网络时代,网民对当下现实 社会中发生的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谈 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看法在当时的语 境下传播,容易引起大多数网民的共鸣。 网络流行语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 网络流行语产生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但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因此,它对现实 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渗透。任何事物的 产生都存在两面性,网络流行语对现实社 会的影响也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网络流 行语给社会带来的正效应: 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打酱油”、“躲猫 猫”、“做人不要太CNN”,这些特殊、简单、 幽默的语言背后,都蕴涵着或者复杂或者 重大的新闻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有些体 现国际关系的改变,有些记录人们生活观 念的改变,有些在展示经济方向的变革。 网络流行语用自己独有的简单、幽默、生 动、隐喻的方式,记录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变化。虽然它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没 有传统大众传媒那种语言严谨、完整的叙 事方式,但它同样担负着记录事实的角 色。 公众的解压阀。网络流行语承担着 “解压阀”的作用。部分网络流行语透露了 网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不满和发泄。中 国内地的网民中19~35岁的占83.1%,学 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4.7%,这部分人年轻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逯彦萃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网民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于是,在网络上出现了区别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甚至流行开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影响着现实社会。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产生原因正负效应发展趋势 44

我对网络流行词的看法

对网络流行词的看法 自从网络普及,流行词汇的出现就没有停止过。它像一个火苗从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有一些人对此视而不见,有一些人就像追求时尚一样出口成章,还有一些人本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强烈抨击网络词汇的流行与泛滥。 我们很多人都是电脑控,我也不例外。对于网络流行词的看法我不左倾也不右倾。有些网络流行词,创新意义较强,或表示一个新事物,或表达一个新内涵,既有不可替代性,又表达得特简洁、生动,为民众喜闻乐见,那么它就可能活下来。 例如,“粉丝”、“顶”、“拍砖”等,网络圈子里的网友都懂,如今用在报纸、电台上,受众们也懂它们的意思,放在特定的语境里,即有上下文、前言后语,不会产生歧义,我看用用也没有什么坏处。 再如,“酷”、“囧”,都是旧瓶装新酒。“酷”是在它原有的义项上再引申;“囧”是利用它的“形”(从“义”的角度看,我以为倒是相反的),它们已经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 还有,像“美眉”,既是谐音,又具借代和双关的意味,也没有必要拒绝使用。 “给力”这个词,本来从词语的结构上就容易理解网络流行的意思,再经《人民日报》一用,已完全是一副新造词的面孔,其生命力不言而喻。网络流行词上了《人民日报》了,是不是算已经“登上大雅之堂”了? 而还有一些,逗趣性的如“板猪”(版主)、“果酱”(过奖)、娃娃口气性的如“饭饭”(吃饭)、“片片”(照片),文字游戏性的“走召弓虽”(超强)、“8错”

(不错),拼音替代性的如“BT”(变态),等等,我以为在网络之外的其他场合使用,就不怎么妥当了。 我也经常在网络上产生一些困惑,有的句子由很多网络词语组成,我看不用,但是又很想看懂。当然有一些也是因为网络整改的原因造成的,比如一些涉及性方面的词语,正常打出来就会变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们就发明了只打首字母来代替,这就难为了我们这些网虫。 我们是要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要讲语言使用的规范化,因为这有利于正确、迅速地作交流,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延续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汉字文化发扬光大,而不能让人家评论我们的语言变成了垃圾语言。

对网络流行语的评价

对网络流行语的评价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发展,反映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特点。 在网络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却有着特别的意思。如“灌水”是发无聊帖子的意思;“抛砖、踢一脚”是跟贴的意思;“偶”是我的意思;“9494”是就是、就是的意思;“拍砖头”是批评某帖的意思;“路过”是随便看了一下帖子的意思。它们或是从现代汉语的现有词汇中引申出新的义项,或是创造出的新词新语。这些流行语的生命力姑且不论,但它们均体现了标新立异的特点,体现了一种先锋意识。这种树异于人的用法,还体现在一些句子中,如:“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这是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创新用法,意指人的能力和名气如果足够大,就会有好的舞台供他(她)施展自己的才华;“一大学生最低奋斗目标:农妇、山泉、有点田”这句话源自“农夫山泉”的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后被改编成“农妇、山泉、有点田”,并借此理解为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这些富有个性的网络流行语不断产生并快速流行。 当然,在网络中,也存在着语言借用的现象。如“顶你个肺”原来是广东方言,周星驰的电影里曾出现过这样的台词。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和网络环境的特点密不可分。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这为不同语言的接触、借用、流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而基于这种基础生成的网络流行语,则体现了多元文化彼此接触的特点,使得不同的文化成分可能为对方所吸收、借用。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而处于社会中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已经形成了某种社会心理或诉求,但并未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矛盾。网络自由的环境和富有创造性的群体,使得这些空缺得到补充。如“顶你个肺”这旬网络流行语表示惊讶、不满的意思,而更多的是表达了无奈。在汉语中,原来就有很多表示“惊讶、不满、无奈”的多种语言表达形式,但是《疯狂的石头》的热播,加之齐达内在世界杯上的以头顶人,让这句台词成为网络流行语。究其原因,大概是一些人不再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而想要彰显自我,展示个性。这些流行语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因而异常受欢迎。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语言往往承载着特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个体特别是青少年在学习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其影响。一些网络流行语有益于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形成,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网络流行语对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流行语体现了不良的思想倾向,如果频繁接触这些词语,就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其不良影响。再者,严格地说,在网络流行语中有不少错别字或语法不通的句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语言水平和能力。特别是用网络流行语与人交流,虽然形成了个体的话语风格,但会时常造成交际障碍,而且更易形成代沟。 希腊有“凡事勿过度”的思想,意指过分的放纵或节制都有损健康发展,只有取其中,才是正当的态度,才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全。所以,借用过来,希望提醒大家,对网络流行语保持一个正确而又清醒的认识,这样我们在取其精华的同时,才能保护自己不受其糟粕的影响。

网络流行词汇

网络流行词汇 累觉不爱: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源自一个帖子,一名95后男孩感叹“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后引发众多网友议论,于是,这句话就火了)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内涵:也指知识很丰富,但现在不是专指某人学富五车,现在也指话语中有别的意思,一语双关,多半情况是用于调侃。 无节操:无底线,无道德操守,现也用于自嘲,也可以说为无厘头,玩笑开过头也可以称作为无节操。 吊炸天:形容非常厉害的样子。 小清新:是一种风格,就是给人一种比较清爽,清纯的感觉。 绿茶婊:指外貌清纯脱俗,总是长发飘飘,实质生活糜烂,思想拜金,在人前装出楚楚可怜、人畜无害、岁月静好的样子,且善于心计,野心比谁都大,靠出卖肉体上位的妙龄少女。2013年4月,三亚海天盛宴中,出现了大量嫩模,长相清秀可人。网友将其中出卖肉体获得名利的模特戏称为“绿茶婊”,这个名词因此走红网络。 赶脚:感觉的意思。(比如:我赶脚我好像又长胖了) 逗比:也做逗逼,逗b,形容一个人说话、行为很逗,很有趣;另一方面也指不屑、不满另一个人的行为。 么么哒——是“mu a”的谐音,是大人亲小孩的时候夸张的声音,表示亲亲。宝贝,亲一下,mu a。后来就演变成么么哒。同样表示“来,亲一下”。么么哒,就是亲亲,约等于爱你。或者亲切的问候。 萌萌哒——萌萌的,很可爱的意思,也有么么哒的演变之意。 卖萌:

你造吗——你知道吗。在台湾,不分翘舌音,知道(zhidao)的拼音连着读或者读快了就成了“造“。《爱情公寓》4里的欧皓辰!你造吗,为直都,宣你!看过,就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 我宣你——我喜欢你,也是台湾腔演变夸张了的。 友尽:表面的意思就是友情走到了尽头,友情结束了,但实际一般是很好地朋友间才会说。 蛇精病——意为“神经病”,可做调侃。 介样、酱——这样(酱紫——这样子) 表——不要eg: 表介样=表酱=不要这样 偶——我 木油——没有 蓝瘦香菇 南宁小伙子失恋物语就亮瞎大家的眼睛了。视频原话音译如下:“蓝瘦,香菇,本来今颠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蓝瘦,香菇在这里。第一翅为一个女孩屎这么香菇,蓝瘦。泥为什莫要说射种话,丢我一个人在这里。” 老司机 网络名词。意为在各个网站、论坛里接触时间比较长,熟悉站内各种规则、内容以及技术、玩法,并且掌握着一定资源的老手。 撩妹 来自地方方言,原指男性讨好女孩子、挑逗女孩子或泡妞,伴随着大热韩剧《太阳的后裔》中的男主宋仲基撩妹大法走红,该词已去贬义化,不再是调戏、戏弄女孩子的原义,相反成为男性获得女性青睐的骄傲行为,例如“人家这才叫撩妹,你那只能叫性骚扰”,宋仲基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真正的撩妹(看脸),撩妹俨然已成男性必备技能。

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十大年度网络流行语:“碉堡了”排榜首 2013年01月19日09:55 大洋网-广州日报我有话说(415人参与) 如此网络时代,当2012年的各种盘点纷纷火热出炉之际,少不了的便是网络流行语的年度盘点。这看似一场来源于虚拟世界的热闹游戏,然而网络潮语仅仅存在于网络之中,它们不但是一年以来各种热门事件的见证,同样也掺杂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中。一个词语就可以让你想起一个时代,那些曾经口口相传的网络潮语,有多少你也曾应用自如、朗朗上口…… 文、图片搜集/ 记者黄岚 No.1“碉堡了。” 来源:音译词,源自周杰伦的口头禅。其后在百度“李毅吧”知名度扩大,其用法迅速风靡网络。另一说法是,由于智能拼音输入法的打字习惯,周杰伦的口头禅容易打成“碉堡”二字。 解析:表示某件事物或某个人物,能力很强大,或者效果很惊人,与“弱爆了”形成反义。另外,除了表示“强大”之外,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引申意思,例如“震惊了”,“悲剧”了。 造句:瑞典20岁女飞贼碉堡了啊,偷!火!车!还真给她开走了…… No.2 “元芳,你怎么看?” 来源:源自《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剧中狄大人常对李元芳说:“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固定化,“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或者“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前有网友截图吐槽这段对答成为剧中一成不变的管用手段,后有更多网友跟风模仿,“元芳体”应运而生。 解析:前面陈述一件事情,最后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其中隐藏的含义很多,有打趣的,有调侃的,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这除了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思。 造句:最新出台的2013年放假安排,春节放假7天,节后连上7天班。元芳,你怎么看? No.3“XX style” 来源:源自韩国歌手“鸟叔”一曲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该曲发布之后,YouTube网站点阅率在公开76天后突破3亿人次大关。“江南style”从歌曲演变成流行词、流行体,数字峰值也到达其热度顶峰,而“xx style”也成为网络上最常提起的话语之一。 解析:指代某一种风格,例如理工科男style、学前儿童style等等。 造句:公司年会party,美女如云,争芳斗艳,很有车模style。 No.4“正能量” 来源: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网友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之类的帖子,后有网友将此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且经常出现在电视及报刊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各种宣传中。 解析: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 造句:好的音乐,带给人的不只有愉悦,还有满满的正能量。 No.5“躺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