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三相逆变电路设计与仿真

matlab三相逆变电路设计与仿真
matlab三相逆变电路设计与仿真

18KVA三相逆变器设计与仿真

姓名:卢曰海

班级: 11电气4班

学号: 1110200a11

同组同学:熊瑶张强张亮

目录

1.1技术要求 1

1.2三相逆变器电路 1

1.3交-直-交变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1

1.4负载参数计算 2

1.5滤波电容计算 3

1.6无隔离变压器时,逆变器输出电流有效值 3 1.7无隔离变压器时,逆变器输出电流峰值 3

1.8滤波电感计算 4

1.9逆变电路输出电压 4

1.10主开关器件的耐压 6

1.11输出滤波模型 6

1.1

2.整个三相逆变的仿真图8

1.13.体会13

1.1技术要求

1、输出电压V0(相):220V

2、输出功率P0:18KVA

3、输出频率f:50HZ

4、过载倍数:1.5倍

5、负载功率因数cos :0.8-1

6、输入电压 380±10%

7、输入频率 50Hz±10%

1.2三相逆变器电路

交-直-交变压变频器中的逆变器一般接成三相桥式电路,以便输出三相交流变频电源,图1为6个电力电子开关器件VT1 ~ VT6 组成的三相逆变器主电路,图中用开关符号代表任何一种电力电子开关器件。

图1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拓扑图

1.3交-直-交变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控制各开关器件轮流导通和关断,可使输出端得到三相交流电压。在某一瞬间,控制一个开关器件关断,同时使另一个器件导通,就实现了两个器件之间的换流。在三相桥式逆变器中,有180°导通型和120°导通型两种换流方式。

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由三个半桥电路组成,开关管可以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图中以IGBT为例),VDl~VD6为续流二极管。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方式为180°导电型,即每个桥臂的导电角为180°。同一相上下桥臂交替导电。各相开始导电时间一次相差120°这样,在任意瞬间,将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可能是上面一个臂下面两个臂同时

导通,也可能是上面两个臂下面一个臂同时导通。因为每次换流都是在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之间进行,因此也被称为纵向换流。在一个周期内 ,6个开关管触发导通的次序为 V1,V2,V3 ,V4,V5,V6,依次相隔 60°,任意时刻均有三个管子同时导通,导通的组合顺序为V1-V2-V3,V2-V3-V4,V3-V4-V5,V4-V5-V6,V5-V6-V1,每种组合工作。

1.4负载参数计算

负载输出部分电路图,如图2所示

L 0?

U

l i c i R i

'

L i

C

'R 'L

图2 负载输出电路

负载电感最小值计算

负载无功功率1L Q 为

KVA S Q O L 8.1037sin 18sin 1=??==? (3-1) 负载电感感抗1L Z 为 Ω=?==481.410800

22022012

1L O L Q V Z (3-2) 负载电感L1为 mH f Z L L 265.1450

2481.4211=?==ππ (3-3)

负载电阻最小值计算

当cos θ=1时,负载电阻计算计算公式为公式(3-1);当cos θ=0.8时,负

载电阻计算公式为公式(3-2)

Ω=÷=÷=689.21800022022

o o p V R (3-4)

Ω=?==361.38

.0180002202

2

θCOS S V R O O (3-5)

1.5滤波电容计算

滤波电容与负载并联,对逆变电路输出电流影响较大,所以设计滤波电路时选择滤波电容取滤波电容容抗等于负载电感感抗的2倍

滤波电容容抗C Z 为

Ω=?==962.8481.4221L Z Zc (4-1) 滤波电容C 为

F fZ C L μππ177.355962

.85021

211

=??=

=

(4-2)

实际取值360uF,由3个100uF 的电容和6个10uF 的电容构成 电容阻抗实际值 1C Z 为 842.810

3605021

216

1=???=

=-ππfC

Z C (4-3)

1.6无隔离变压器时,逆变器输出电流有效值

长期最大电流(长)O I 为 A I O 515.85)842

.8220()689.2220(2

2)长(=+=

(5-1)

短期最大电流短)(0I 为 219.125)842

.8220()689.22205.1(2

2)短(o =+?=I

(5-2)

1.7无隔离变压器时,逆变器输出电流峰值

长期电流峰值长)(OP I 为

A I I O OP 936.120515.8522)()(=?==长长 (6-1) 短期电流峰值短)(OP I 为

A I I OP 086.177219.12522o )短(=?== (6-2)

1.8滤波电感计算

1.滤波电感的作用

1).减小输出电压的谐波电压 2).保证滤波电压的传输

2.设计滤波器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滤波电路固有频率应远离输出电压中可能出现的谐波频率(例60倍频) 2).LC 2ω应该远小于1(即12<

R

L

ω应较小

根据设计滤波器时要注意的问题要求而选择6.0=L ω 滤波电感L 为 mH f L 910.150

26

.026.0=?==ππ (7-1) 实际取值为2mH 所以滤波电感感抗L Z 为

Ω=???===-6283.010250223ππωfL L Z L (7-2) 滤波电路的固有频率'f 为 HZ LC

f

566.18710

36010

221

216

3

'

=???=

=

--ππ (7-3)

1000152.02<<=LC ω满足要

1.9逆变电路输出电压

滤波及负载部分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滤波及负载部分电路图

在过载2倍的情况下:

1.1cos =?时(即纯阻性)

电感电流L I 与R I 间的夹角θ为

?=?==66.16)38

.5222

.3arctan()2arctan(C Z R θ (8-1)

电感电流L I 为

A I I I R C L 633.142)22

.32202()38.5220()2(2

222

=?+=+= (8-2) 电感L 上的压降L V ?为

A Z I V L L L 98.2145072.1633.142=?==? (8-3)

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i V 为

V V i 2.259)66.1690cos(98.214220298.21422022=?-???-+= (8-4) 2.8.0cos =?时(即阻感性)

负载电感电流1L I 与滤波电容电流C I 之差为 A Z Z I I C L C L 97.4038

.522038.522022202202111=-?=-?=- (8-5)

C L I I -1与R I 之间的夹角θ为

?=?=556.20)03.4220297

.40arctan(θ (8-6)

电感电流L I 为

A I I I I C L R L 615.116)97.40()03

.42202()()2(22

212=+?=+=- (8-7) 电感L 上的压降为L V ?为

V Z I V L L L 762.1755072.1615.116=?==? (8-8) 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i V 为

128.326)556.2090cos(762.1752202762.17522022=?+????-+=i V V (8-9)

1.10主开关器件的耐压

主开关器件的耐压根据所有工作情况下的最高电压考虑,主开关器件所承受的最高电压一般出现在输入电压最高、输出负载最轻时,选主开关器件耐压为实际工作电压的2倍。

取逆变电路在过载情况下的输出电压的2倍,即V 4.60527.302=?。在留有一定裕量下,实际选650V 耐压的开关器件。

1.11输出滤波模型

输出滤波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 输出滤波电路 根据输出滤波电路写出如下关系式

1ri Vo Vi dt di

L --= (9-1)

01i i dt dVo

C -= (9-2)

将式(9-1)、(9-2)变换形式后的式(9-3)、(9-4)

11ri Vo Vi Lsi --= (9-3)

o i i CsVo -=1 (9-4) 根据(9-3)、(9-4)画出输出滤波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输出滤波仿真模型 输出电压Vo 与输入电压Vi 的关系式为 o i rCs LCs r

Ls Vi rcs LCs Vo 1

112

2+++-++=

(9-5) 闭环输出电压:

()

()()()()()()()S i

P d S i P d i P d S I K S K S K rC LCS r LS S U K S K S K rC LCS K S K S K U 023023211?++++++-+++++++=*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i P d S K S K S K rC LCS D +++++=123

……○

1 闭环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取决于闭环极点在S 平面的分布位置。 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由对立导极点决定:

()2211r

r r r r j S ξωωξ-±?-=、

作主导极点:

r r n S ωξ--=3

极点的配置法则希望特征方程:

()()()()321r r r S S S S S S S D -?-?-= ()

()r r r r n S S r S ωξωωξ???+?+???+=222 ……○

2 对比○

1、○2有:

()()

??

???????=-???+??=-????+=C L n K C L r n K rC C L n K r r r P r r d 3i 2

21122ωξωξωξ (3)

其中:3500=r ω,10~5=n ,8.0=r ξ,Ω=1.0r

将以上数据以及mH L 9.1=,uF C 355=代入○

3可得到: (其中n 取10)

???

??===2313.53517.83882260.0i

P d K K K 模型的建立:

1.1

2.整个三相逆变的仿真图:

2.内部小模块:

2.1 abc到dq和dq到abc

3.三相的输出电压波形(分别为abc)和a相突减负载,a相突加负载时波形:

分析:当突减负载时,电压先增大,后回到正常,而当突然增加负载时电压突然减小后回到正常。

A相傅里叶波形分析:

B相傅里叶波形分析:

C相傅里叶分析:

分析:对ABC三相傅里叶分析后THD的值都在5%以下,仿真效果良好,满足题目的要求。

1.12体会:通过这几天的努力,终于把三相逆变电路的设计和和仿真弄好了,通过这次设计和仿真我把以前电力电子的知识巩固了同时增加了我对电力电子的热爱,另一方面,我也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 这款软件。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常运用到许多Simulink工具模块,使我对MATLAB 仿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特别是此次通过对三项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的仿真,,并为我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好的自我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时还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自我动手能力,让我受益颇深。刚开始的时候我一个人弄了一上午一点进展都没有,后来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下,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自己的盲点,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团队合作精神,让别人进步的同时也让自己进步,这样才能立足不败之地,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和领域创造新的辉煌。

三相PWM逆变器的设计_毕业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三相PWM逆变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化10102班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为三相PWM逆变器的设计。设计过程从原理分析、元器件的选取,到方案的确定以及Matlab仿真等,巩固了理论知识,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本文将按照设计思路对过程进行剖析,并进行相应的原理讲解,包括逆变电路的理论基础以及Matlab仿真软件的简介、运用等,此外,还会清晰的介绍各个环节的设计,比如触发电路、控制电路、主电路等,其中部分电路的绘制采用Proteus软件,最后结合Matlab Simulink仿真,建立了三相全控桥式电压源型逆变电路的仿真模型,进而通过软件得到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三相PWM 逆变电路Matlab 仿真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subject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of the three-phase PWM inverter. Design process from the principle of analysis, selection of components, to scheme and the Mat-lab simulation, etc., to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basic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will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process analy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inciples,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inverter circuit and introduction,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etc., in addition, will also clear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every link, such as trigger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main circuit, etc., some of the drawing of the circuit using Proteus software, finally combined with Matlab Simulink, established a three-phase fully-controlled bridge voltage source type inverter circuit simulation model, and then through the software to get the ideal results. Keywords: Matlab simulation, three-phase ,PWM, inverter circuit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 姓名 学号 年级20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系(院) 指导教师 2012年12 月10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电力电子技术》 题目 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 引言 任务: 在已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的认识。可设计一个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及有源逆变电路。分析两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应的波形。通过电路接线的实验手段来进行调试,绘制相关波形图 要求: a. 要有设计思想及理论依据 b. 设计出电路图即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的结构图 c. 计算晶闸管的选择和电路参数 d. 绘出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的u d(t)、i d(t)、u VT(t)的波形图 e. 对控制角α和逆变β的最小值的要求

设计题目三相全控桥式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更近一步了解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分别工作在电阻负载、电阻—电感负载下Ud, Id及Uvt的波形,初步 认识整流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2.研究三相全控桥式整流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验证全控桥式电路在有源逆变时的工作条件,了解逆变电路的用途。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晶闸管是一种三结四层的可控整流元件,要使晶闸管导通,除了要在阳极—阴极间加正向电压外,还必须在控制级加正向电压,它一旦导通后,控制级就失去控制作用,当阴极电流下降到小于维持电流,晶闸管回复阻断。因此,晶闸管的这一性能可以充分的应用到许多的可控变流技术中。 在实际生产中,直流电机的调速、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镀、电焊等往往需要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利用晶闸管的单向可控导电性能,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各种可控整流电路。当整流负载容量较大时,或要求直流电压脉冲较小时,应采用三相整流电路,其交流侧由三相电源提供。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中,最基本的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应用最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可控电路只用三只晶闸管,接线简单,但晶闸管承受的正反向峰值电压较高,变压器二次绕组的导电角仅120°,变压器绕组利用率较低,并且电流是单向的,会导致变压器铁心直流磁化。而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流过变压器绕组的电流是反向电流,避免了变压器铁芯的直流磁化,同时变压器绕组在一个周期的导电时间增加了一倍,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逆变是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它是整流的逆过程,而有源逆变是把直流电经过直-交变换,逆变成与交流电源同频率的交流电反送到电网上去。逆变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办公自动化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多的是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另外在感应加热电源、航空电源等方面也不乏逆变电路的身影。 在很多情况下,整流和逆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一套晶闸管电路即可做整流,有能做逆变,常称这一装置为“变流器”。 三.关键词

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本科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SG3524芯片的逆变电源设计 与MATLAB仿真 (控制电路)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姓名:王德昭 学号:1 指导教师:洪宝棣 职称:副教授

设计完成日期:二Ο一五年一月 电力电子简介 (4) 课设的目的 (4) 课程设计要求 (4)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技术参数 (5) 二、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7) 全桥逆变电路 (7) 三、器件的选择 (8) 内部结构图 SG3524引脚功能 SG3524引脚图 四、控制电路 (10) 五、心得体会 10

一、前言 电力电子简介 电力电子技术又称为功率电子技术,他是用于电能变换和功率恐控制的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示弱电控制强电的方法和手段,是当代高兴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持电力系统技术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并节能降耗、增产节约提高生产效能的重要技术手段。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和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和进步。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正是大功率晶闸管的发明,使得半导体变流技术从电子学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电力电子技术这一专门的学科。而二十时间九十年代各种全控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明,进一步拓展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和覆盖的领域和范围。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钢铁、冶金、化工、电力、石油、汽车、运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功率范围大到几千兆瓦的高压直流输电,小到一瓦的手机充电器,电力电子技术随处可见。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中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力电子装置与传统的机械式开关操作设备相比有动态响应快,控制方便,灵活的特点,能够显著地改善电力系统的特性,在提高系统稳定、降低运行风险、节约运行成本方面有很大潜力。 课设的目的 1)通过对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设计,掌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和系统设计的能力。 2)了解与熟悉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 3)理解和掌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及系统的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元器件的选择计算方法。 课程设计要求 1、输入直流电源:24V±10%; 2、输出交流电压:220V±10%; 3、控制电路芯片为SG3524;

三相方波逆变电路的设计样本

目录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逆变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三相逆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三相电压源型SPWM逆变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PWM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S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三相方波逆变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三相PWM逆变器提高直流电压运用率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三相PWM逆变器提高直流电压运用率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4软件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Matlab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建模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照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三相逆变器matlab仿真

三相无源逆变器的构建及其MATLAB仿真1逆变器 1.1逆变器的概念 逆变器也称逆变电源,是一种可将直流电变换为一定频率下交流电的装置。相对于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固定电压下的直流电而言,逆变器可把直流电变换成频率、电压固定或可调的交流电,称为DC-AC变换。这是与整流相反的变换,因而称为逆变。 1.3逆变器的分类 现代逆变技术的种类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其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 1)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三相逆变和多相逆变。 2)按逆变器输出能量的去向,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 3)按逆变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逆变。 4)……………. 2 三相逆变电路 三相逆变电路,是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为120°交流电的一种逆变网络。 图 1 三相逆变电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大都为单相交流电,而在工业生产中,由于诸多电力能量特殊要求的电气设备均需要使用三相交流电,例如三相电动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设备业已小型化,许多原来工厂中使用的大型三相电气设备都被改进为体积小、耗能低且便于携带的小型设备。尽管这些设备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使用的电源类型——三相交流电却始终无法被取代。在一些条件苛刻的环境下,电力的储能形式可能只有直流电,如若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三相交流电设备,就要求将直流电转变为特定要求的三相交流电以供使用。这就催生了三相逆变器的产生。 4MATLAB仿真 Matlab软件作为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的重要方针工具,已成为首屈一指的计算机仿真平台。该软件的应用可以解决电机电器自动化领域的诸多问题。利用其中的Simulink模块可以完成对三相无源电压型SPWM逆变器的仿真,并通过仿真获取逆变器的一些特性图等数据。 图 2 系统Simulink 仿真 所示为一套利用三相逆变器进行供电的系统的Matlab仿真。系统由一个380v的直流电源供电,经过三相整流桥整流为三相交流电,并进行SPWM正弦脉宽调制。输出经过一个三相变压器隔离后通入一个三相的RLC负载模块(Three phase parallel RLC)。加入了两个电压测量单元voltage measurement和voltage measurement1,并将结果输出到示波器模块Scope1.

逆变器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

逆变器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3KVA逆变器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3KVA三相逆变器设计 初始条件: 输入直流电压220V。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设计容量为3KVA的三相逆变器,要求达到: 1、输出220V三相交流电。 2、完成总电路设计。 3、完成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计算。 时间安排: 6月5日~6月6日:完成选题,领取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规划总体设计方案; 6月7日~6月11日:完成电力电子装置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参数设计、器件选取等; 6月12日~6月14日:整理资料,完成设计论文撰写。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 设计意义及要求 (2) 1.1设计意义 (2) 1.2设计要求 (2) 2 方案设计 (3) 2.1设计原理及思路 (3) 2.1.1逆变电路 (3) 2.1.2 三相逆变原理介绍 (4) 2.1.3 SPWM逆变电路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5) 2.1.4 设计思路 (8) 2.2方案设计与选择 (8) 2.2.1 逆变电路选择 (8) 2.2.2 SPWM采样方法选择 (10) 3 部分电路设计 (11) 3.1IGBT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11) 3.2脉宽控制电路的设计 (12) 3.2.1 SG3524芯片 (12) 3.2.2 调制波及载波的产生 (13) 3.3驱动电路的设计 (14) 3.3.1 IR2110芯片 (14) 3.3.2 驱动电路 (14) 3.4LC滤波 (15) 3.5变压器升压模块 (16) 4 系统元件有关参数的计算 (17) 4.1开关管和二极管的选择 (17) 4.2L、C滤波器的设计 (17) 4.3变压器参数设计 (18) 5 基于MATLAB的原理仿真 (19)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4)

三相SVPWM逆变电路MATLAB仿真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三相逆变器的研究 1、SVPWM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算法 图1.1中所示的三相逆变器有6个开关,其中每个桥臂上的开关工作在互补状态,三相桥臂的上下开关模式得到八个电压矢量,包括6个非零矢量(001)、()、(011)、(100)、(101)、(110)和两个零矢量(000)、(111). 图1.-1 三相桥式电压型有源逆变器拓扑结构 在平面上绘出不同的开关状态对应的电压矢量,如图1.2所示。由于逆变器能够产生的电压矢量只有8个,对与任意给定的参考电压矢量,都可以运用这8个已知的参考电压矢量来控制逆变器开关来合成。 图1.2 空间电压矢量分区 图1.2中,当参考电压矢量在1扇区时,用1扇区对应的三个空间矢量U sv1 、U sv2 、U sv3来等效参考电压矢量。若1.2 合成矢量 ref U所处扇区N的判断 三相坐标变换到两相β α-坐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 2 3 2 1 - 2 1 - 1 3 2 ) ( ) ( t t t t t u u u u u co bo ao β α (1.1) 根据u α 、u β 的正负及大小关系就很容易判断参考电压矢量所处的扇区位

置。如表1.1所示。 表1.1 参考电压矢量扇区位置的判断条件 可以发现,扇区的位置是与u β、 u u βα-3及u u βα--3的正负有关。为 判断方便,我们设空间电压矢量所在的扇区N N=A+2B+3C (1.2) 其中,如果u β >0,那么A=1,否则A=0 如果u u βα-3 >0,那么B=1,否则B=0 如果u u βα--3 >0,那么C=1,否则C=0 1.3 每个扇区中基本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 在确定参考电压矢量的扇区位置后,根据伏秒特性等效原理,采用该扇区三个顶点所对应的三个电压空间矢量来逼近参考电压矢量。以参考电压矢量位于3扇区为例,如图1.3所示,参考电压U ref 与U 4的夹角为γ。

电压型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1 主电路设计 逆变电路的作用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梯形脉冲波,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从而使负载上得到的实际电压为正弦波。 1.1 主电路图 图1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 1.1 主电路原理分析 图1是采用IGBT作为开光器件的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可以看成由三个半桥逆变电路组成。图1的直流侧通常只有一个电容就可以了,但为了分析方便,画作串联的两个电容器并标出假象中点N′。和单相半桥、全桥逆变电路相同,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方式也是180°导电方式,即每个桥臂的导电角度为180°,同一相(即同一半桥)上下两个臂交替导电,各相开始导电的角度依次相差120°。这样,在任一瞬间,将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可能是上面一个臂下面两个臂,也可能是上面两个臂下面一个臂同时导通。因为每次换流都是在同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之间进行,因此也被称为纵向换流

1.2 工作波形分析和绘制 对于U 相输出来说,当桥臂1导通时,2'd UN U u =,当桥臂4导通时, 2'd UN U u -=。因此,'UN u 的波形是幅值为2d U 的矩形波。V 、W 两相的情况和U 相相似,'VN u 、'WN u 的波形形状和'UN u 相同,只是相位依次相差120°。'UN u 、 'VN u 、'WN u 的波形如图2a 、b 、c 所示。 图2 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的工作波形 负载线电压UV u 、VW u 、WU u 可由下式求出 ?? ? ?? -=-=-=''''''UN WN WU WN VN VW VN UN UV u u u u u u u u u ()1?? ??? -=-=-=''''''UN WN WU WN VN VW VN UN UV u u u u u u u u u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课程设计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1.概述: 1957年可控硅(晶闸管)的问世,为半导体器件应用于强电领域的自动控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电力电子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这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初已开始使用电力电子这个名词,进入70年代晶闸管开始派生各种系列产品,普通晶闸管由于其不能自关断的特点,属于半控型器件,被称作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随着理论研究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性晶体管(BJT)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迅速发展,被称作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80年代后期,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为代表的复合型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异军突起,而进入90年代电力电子器件开始朝着智能化、功率集成化发展,这代表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电子技术被认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力军,电力电子就是电力电子学,又称功率电子学,是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力机械或电力装置进行系统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主要研究电力的处理和变换,服务于电能的产生、输送、变换和控制。(电力电子的发展动向)电力电子技术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与IC 技术、功率变换技术及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其中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也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龙头”。电力电子器件(Power Electronic Device)又称为功率半导体器件,用于电能变换和电能控创电路中

的大功率(通常指电流为数十至数千安,电压为数百伏以上)电子器件。广义上电力电子器件可分为电真空器件(Electron Device)和半导体器件(Semiconductor Device)两类。 2.发展: A.整流管: 整流管是电力电子器件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器件。目前主要有普通整流管、快恢复整流管和肖特基整流管三种类型。电力整流管在改善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降低电路损耗和提高电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已通过新颖结构的设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的运用,研制出集PIN整流管和肖特基整流管的优点于一体的具有MPS、SPEED和SSD等结构的新型高压快恢复整流管。它们的通态压降为IV 左右,反向恢复时间为PIN整流管的1/2,反向恢复峰值电流为PIN整流管的1/3。 B.晶闸管: 自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开始,其结构的改进和工艺的改革,为新器件开发研制奠定了基础,其后派生出各种系列产品。1964年,GE公司成功开发双向晶闸管,将其应用于调光和马达控制;1965年,小功率光触发晶闸管问世,为其后出现的光耦合器打下了基础;6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功率逆变晶闸管,成为当时逆变电路的基本元件;逆导晶闸管和非对称晶闸管于1974年研制完成。 C.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GTO可达到晶闸管相同水平的电压、电流等级,工作频率也可扩展到

最新三相逆变器Matlab仿真精编版

2020年三相逆变器M a t l a b仿真精编版

三相无源电压型SPWM逆变器的构建及其MATLAB仿真 0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邱迪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相无源电压型SPWM输出的逆变器的构建和工作方式及其MATLAB仿真。 关键词:三相逆变器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 MATLAB仿真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the construction of 3-phase inverter which output SPWM wave and the MATLAB-based simulation. Key word: Three-phase inverter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1逆变器 1.1逆变器的概念 逆变器也称逆变电源,是一种可将直流电变换为一定频率下交流电的装置。相对于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固定电压下的直流电而言,逆变器可把直流电变换成频率、电压固定或可调的交流电,称为DC-AC变换。这是与整流相反的变换,因而称为逆变。 [1] 1.2逆变器涉及的技术 逆变器的构建应用了电力电子学科中的很多关键技术。电路中电流的可控流通断开的过程中应用了多种可控硅类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的控制过程应用了基于微处理

器的现代控制技术;对于正弦波形的仿制过程应用了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技术等等。 1.3逆变器的分类 现代逆变技术的种类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其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 1)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三相逆变和多相逆变。 2)按逆变器输出能量的去向,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 3)按逆变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逆变。 4)按逆变主开关器件的类型,可分为晶闸管逆变、晶体管逆变、场效应管 逆变等等。 5)按输出稳定的参量,可分为电压型逆变和电流型逆变。 6)按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波形,可分为正弦波输出逆变和非正弦波输出逆 变。 7)按控制方式,可分为调频式(PFM)逆变和调脉宽式(PWM)逆变。[2] 2 三相逆变电路 三相逆变电路,是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为120°交流电的一种逆变网络。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设计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 1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从题目的要求可知,输入电压为110V直流电,而输出是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所以这里涉及到一个升压的问题,基于此有两种设计思路第一种是进行DC-DC升压变换再进行逆变,另一种是先进行逆变再进行升压。除此之外,要得到正弦交流电压还要考虑滤波等问题,所以这两种方案的设计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1-1方案一:先升压再逆变 图1-2方案二:先逆变,再升压 方案选择: 方案一:采用DC-DC升压斩波电路其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噪声性能好,效率高,但不适用于升压倍率较高的场合,另外升压斩波电路在初期会产生超调趋势(这一点将在后文予以讨论),在与后面的逆变电路相连时必须予以考虑,我们可以采用附加控制策略的办法来减小超调量同时达到较短的调节时间,但这将增加逆变器的复杂度和设计成本。 方案二:采用变压器对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进行升压,这种方法效率一般可达90%以上、可靠性较高、抗输出短路的能力较强,但响应速度较慢,体积大,波形畸变较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方案有各自的优缺点,但由于方案二设计较为简便,因此本论文选择方案二作为最终的设计方案,但对于方案一的相关容也会在后文予以讨论。 2逆变主电路设计 2.1逆变电路原理及相关概念

逆变与整流是相对应的,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过程称为逆变。根据交流侧是否与交流电网相连可将逆变电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在不加说明时,逆变一般指无源逆变,本论文针对的就是无源逆变的情况;根据直流侧是恒流源还是恒压源又将逆变电路分为电压型逆变电路和电流型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为方波而电流型逆变电路输出电流波形为方波,由于题目要求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所以本论文只讨论电压型逆变电路;根据输出电压电流的相数又将逆变电路分为单相逆变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由于题目要求输出单相交流电,所以本论文将只讨论单相逆变电路。 2.2逆变电路的方案论证及选择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本论文主要讨论单相电压型无源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即开关器件普遍选择全控型器件如IGBT,电力MOSFET等,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方案一:半桥逆变电路,如下图所示,其特点是有两个桥臂,每个桥臂有一个可控器件和一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在直流侧接有两个相互串联的足够大的电容,两个电容的连接点为直流电源的中点。反并联二极管为反馈电感中储存的无功能量提供通路,直流侧电容正起着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其优点为简单,使用器件少,缺点为输出交流电压的幅值仅为直流电源电压的一半,且直流侧需要两个电容器串联,工作时还要控制两个电容器电压的均衡,因此它只适用于几千瓦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路。 VD2 图2-1 半桥逆变电路 方案二:全桥逆变电路,如下图所示:其特点是有四个桥臂,相当于两个半桥电路的组合,其中桥臂1和4作为一对,桥臂2和3作为一对,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两对

逆变电路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spwm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无源逆变系统的实现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2 学号 1004150213 学生姓名孔令上 指导教师胡为兵 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完成日期:2013年 1月

目录 1、设计说明 (3) 1.1、设计目的及作用 (3) 1.2、设计依据(技术要求) (3) 1、正文 (3) 2.1、主电路详细原理图 (4) 2.2、主电路工作原理论述 (4) 2.4.1单向全控桥式逆变电路 (4) 2.3、元件参数 (5) 2.4、元件选择 (6) 2.5、控制保护电路详细框图 (6) 2.6、控制保护原理的论述 (7) 2.6.1、spwm控制原理 (7) 2.6.2、过流保护设计 (8) 2.6.3、过流保护论述 (9) 2.6.4、过压保护设计 (9) 2.6.4、过压保护论述 (10) 2、小节 (10) 3、参考资料 (11)

1、设计说明 1.1、设计目的及作用 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水平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其对操作性能要求的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如通信电源、电弧焊电源、电动机变频调速器等)都不是直接使用交流电网作为电源,而是通过形式对其进行变换而得到各自所需的电能形式,它们所使用的电能大都是通过整流和逆变组合电路对原始电能进行变换后得到的。现如今,逆变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已有的各种电源中,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都是直流电源,当需要这些电源向交流负载供电时,就需要逆变。另外,交流电机调速变频器、UPS、感应加热电源等使用广泛的电力电子装置,都是以逆变电路为核心。 本文以单相DC-AC逆变器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全桥式结构的SPWM逆变器。以stc公司的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根据反馈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对PWM波形作出调整,进行可靠的的双闭环控制,逆变部分采用mcs-51数字化SPWM控制技术,以尽可能减少谐波。为降低开关损耗,防止产生噪声,将开关频率设置为20KHZ。系统具有短路保护,输入过压和过流保护功能,针对开关管,还完善了抑制浪涌电流,开断缓冲和关断缓冲等功能。设计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全桥式逆变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取样电路、保护电路等。重点分析了SPWM控制算法,并给出了软件实现SPWM波形的过程。采用无差拍控制和传统的PI 控制方法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既利用了无差拍控制的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又利用了PI控制具有强的鲁棒性,据此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很好地跟踪正弦波,在电容性整流负载下输出电压也具有很好的正弦性,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电源系统的仿真模型,完成了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并给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和主电路滤波器参数变化下的输出电压仿真波形,证明了本方案设计的逆变器能够得到优质的正弦交流电。 1.2、设计依据(技术要求) 1.直流电压为12 V。 2.要求频率可调。 3.输出为5V的正弦交流电。 4.带阻感负载。负载中R=2 L=1mH。 5.要求输出频率范围:10HZ~100HZ。 1、正文

无源三相PWM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65427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2) 第二章整流电路 (5) 第三章逆变电路 (9) 第四章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11) 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电源发生器 (14) 第六章三角波发生器 (15) 第七章比较电路 (16) 第八章死区生成电路 (18) 第九章驱动电路 (20) 附录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电力电子计术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rnet检索 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仿真工具的能力和方法。 5、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 自立题目 题目:无源三相PWM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 注意事项: ①学生也可以选择规定题目方向外的其它电力电子装置设计,如开关电源、镇流器、UPS电源等,

②通过图书馆和Internet广泛检索和阅读自己要设计的题目方向的文献资料,确定适应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案。首先要明确自己课程设计的设计容。 控制框图 设计装置(或电路)的主要技术数据 主要技术数据 输入交流电源: 三相380V,f=50Hz 交直变换采用二极管整流桥电容滤波电路,无源逆变桥采用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主电路,控制方法为SPWM控制原理输出交流: 电流为正弦交流波形,输出频率可调,输出负载为三相异步电动机,P=5kW等效为星形RL电路,R=10Ω,L=15mH

设计容: 整流电路的设计和参数选择 滤波电容参数选择 三相逆变主电路的设计和参数选择 IGBT电流、电压额定的选择 三相SPWM驱动电路的设计 画出完整的主电路原理图和控制电路原理图 2.在整个设计中要注意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的电力电子技术 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创造能力 要求具体电路方案的选择必须有论证说明,要说明其有哪些特点。主电路具体电路元器件的选择应有计算和说明。课程设计从确定方案到整个系统的设计,必须在检索、阅读及分析研究大量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剖析、提炼,设计出所要求的电路(或装置)。课程设计中要不断提出问题,并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自己的研究体会。设计报告最后给出设计中所查阅的参考文献最少不能少于5篇,且文中有引用说明,否则也不能得优)。

(整理)三相逆变器Matlab仿真.

三相无源电压型SPWM逆变器的构建及其MATLAB仿真 0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邱迪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相无源电压型SPWM输出的逆变器的构建和工作方式及其MATLAB 仿真。 关键词:三相逆变器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MATLAB仿真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the construction of 3-phase inverter which output SPWM wave and the MATLAB-based simulation. Key word:Three-phase inverter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1逆变器 1.1逆变器的概念 逆变器也称逆变电源,是一种可将直流电变换为一定频率下交流电的装置。相对于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固定电压下的直流电而言,逆变器可把直流电变换成频率、电压固定或可调的交流电,称为DC-AC变换。这是与整流相反的变换,因而称为逆变。[1] 1.2逆变器涉及的技术 逆变器的构建应用了电力电子学科中的很多关键技术。电路中电流的可控流通断开的过程中应用了多种可控硅类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的控制过程应用了基于微处理器的现代控制技术;对于正弦波形的仿制过程应用了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技术等等。 1.3逆变器的分类 现代逆变技术的种类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其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 1)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三相逆变和多相逆变。

2)按逆变器输出能量的去向,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 3)按逆变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逆变。 4)按逆变主开关器件的类型,可分为晶闸管逆变、晶体管逆变、场效应管逆变等等。 5)按输出稳定的参量,可分为电压型逆变和电流型逆变。 6)按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波形,可分为正弦波输出逆变和非正弦波输出逆变。 7)按控制方式,可分为调频式(PFM)逆变和调脉宽式(PWM)逆变。[2] 2 三相逆变电路 三相逆变电路,是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为120°交流电的一种逆变网络。 图 1 三相逆变电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大都为单相交流电,而在工业生产中,由于诸多电力能量特殊要求的电气设备均需要使用三相交流电,例如三相电动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设备业已小型化,许多原来工厂中使用的大型三相电气设备都被改进为体积小、耗能低且便于携带的小型设备。尽管这些设备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使用的电源类型——三相交流电却始终无法被取代。在一些条件苛刻的环境下,电力的储能形式可能只有直流电,如若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三相交流电设备,就要求将直流电转变为特定要求的三相交流电以供使用。这就催生了三相逆变器的产生。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解析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 初始条件: 输入110V直流电压;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得到输出为220V、50Hz单相交流电; 2、采用PWM斩波控制技术; 3、建立Matlab仿真模型; 4、得到实验结果。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有关知识,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搞懂原理,并准备收集设计资料,此阶段约占总时间的20%。 第二阶段:根据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选择方案,设计计算。 第三阶段: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 2逆变主电路设计 (2) 2.1逆变电路原理及相关概念 (2) 2.2逆变电路的方案论证及选择 (3) 2.3建立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S IMULINK的仿真模型 (4) 2.3.1模型假设 (5) 2.3.2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电路仿真 (5) 3正弦脉宽调制(SPWM)原理及控制方法的SIMULINK仿真 (6) 3.1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原理 (6) 3.2SPWM波的控制方法 (7) 3.2.1双极性SPWM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 (7) 3.2.2单极性SPWM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 (9) 4升压电路的分析论证及仿真 (11) 4.1B OOST电路工作原理 (11) 4.2B OOST电路的S IMULINK仿真 (12) 5滤波器设计 (13) 6 PWM逆变器总体模型 (15) 7心得体会 (18) 参考文献 (19)

3KVA三相逆变器的设计

3KVA三相逆变器设计 1概述 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水平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其对操作性能要求的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如通信电源、电弧焊电源、电动机变频调速器等)都不是直接使用交流电网作为电源,而是通过形式对其进行变换而得到各自所需的电能形式,它们所使用的电能大都是通过整流和逆变组合电路对原始电能进行变换后得到的。 当今世界逆变器应用非常广泛。逆变器是将直流变为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变换器,传统方法是利用晶闸管组成的方波逆变电路实现,但由于其含有较大成分低次谐波等缺点,近十余年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全控型快速半导体器件BJT,IGBT,GTO 等的发展和PWM 的控制技术的日趋完善,使SPWM 逆变器得以迅速发展并广泛使用。PWM 控制技术是利用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把直流电压变成电压脉冲列,并通过控制电压脉冲宽度和周期以达到变压目的或者控制电压脉冲宽度和脉冲列的周期以达到变压变频目的的一种控制技术,SPWM 控制技术又有许多种,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中,但从控制思想上可分为四类,即等脉宽PWM 法,正弦波PWM 法(SPWM 法),磁链追踪型PWM 法和电流跟踪型PWM 法,其中利用SPWM 控制技术做成的SPWM 逆变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逆变器同时实现调频调压,系统的动态响应不受中间直流环节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2)可获得比常规六拍阶梯波更接近正弦波的输出电压波形,低次谐波减少,在电气传动中,可使传动系统转矩脉冲的大大减少,扩大调速范围,提高系统性能。 (3)组成变频器时,主电路只有一组可控的功率环节,简化了结构,由于采用不可控整流器,使电网功率因数接近于1,且与输出电压大小无关。 本次课程设计要完成的是设计容量为3KVA的三相逆变器。初始条件为:输入直流电压220V。要求输出220V三相交流电,完成总电路的设计,并计算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

单项并联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单项并联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实验名称:单项并联逆变电路 图a 图b 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单相并联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各元件的作用。 2了解触发电路的工作哦原理,及触发电路对主电路的

控制过程。 3掌握,电路带有电阻性负载及阻感性时的电压电流关系。 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DK12器件挂箱,DA15电容挂箱,滑动变阻器。 三实验要求:1测出图a中的1,2,3,4,5的波形及图b中的2-1,3-1,4-1,5-1的波形 2记下不同频率时的其各点对应的电压及电流 值,和波形。 3叙述NE555,和CD4095的逻辑功能 四实验原理:1图a为单相并联逆变电路的主电路,单相并联逆变器的主电路工作原理:假定开始触发VT1,则VT1和VD1导通,直流电源经VD1、VT1接到变压器原边绕组“2”、“1”端,变压器副边感应电压为“5”(+)“4”(-),同时,VT1导通后,电容C 通过VD2、VT1及L1很快充电至48V,极性左(-)右(+),此电容电压为关断VT1作好准备。欲关断VT1时,VT2被脉冲触发导通后,电容C经VT2给VT1加上反向电压,使VT1关断,此时电源电压经VD2、VT2加到变压器原边绕组的“2”、“3"端,则副边电压也改变方向,为“4”(+)、“5”(-),这样,在变压器的副边得到一个交变的电压。同时,电容C的电压极性也改变为左(+)右(-),为关断VT2作好准备。换向电容C是用来强迫关断晶闸管的,其容量不能太小,否则无法换流,但也不能太大,过大时会增加损耗,降低逆变器的效率,L1为限流电感,作用是

限制电容充放电电流。VD1,VD2为隔离二极管,用来防止电容通过逆变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放电。VD3,VD4为反馈二极管,为限流电感L1提供了一条释放磁能的通路因此采用两个二极管在续流通路中流经逆变变压器逆变变压器的耦合作用使流经两个二极管到达逆变变压器的电压方向相反并相互抵消以减小对副边的干扰。 2图b为逆变电路的触发电路,其组成为为:多谐振荡电路,脉冲形成与放大电路,脉冲触发电路 (1)多谐振荡电路又称多谐振荡器也叫无稳态触发器,它没有稳定的输出状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在电路处于某一暂稳态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触发翻转到另一暂稳态。两个暂稳态自行相互转换而输出一系列矩形波。多谐振荡器可用作方波发生器。其主要元件为NE555.其输出脉冲波频率通过改变RP1的阻值来调节 (2)以CD4095为核心输出Q与Q\两相位互差180度的脉冲通过放大三极管放大后用来触发各自所接的晶闸管。其中R1与VT1在此电路中起到放大NE555输出的脉冲波。 (3)触发电路的工作过程:接通电源后电源VDD通过R1和R2对电容C2充电,当ne555的6管脚所接电压小于1/3vcc时振荡器放电此时NE555输出高电平时,V T1导通,使15V电压变低,当6管脚所接电压大于等于2/3VCC时,输出翻转为低电平此时VT1截止使15V电压直接加在CD4095上,电容C2通过R0 放电,当电压当下降到小于等于1/3VCC时输出翻转为高电平,使VT1导通,电容再次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

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湘潭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 起始日期

目录 一、课题背景 (1) 二、三相桥式SPWM逆变器的设计内容及要求 (2) 三、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3) 1.工作原理 (4) 2.控制方式 (5) 3.正弦脉宽调制的算法 (8) 四、MATLAB仿真分析 (17) 五、电路设计 (11) 1.主电路设计 (11) 2.控制电路设计 (12) 3.保护电路设计 (14) 4.驱动电路设计 (15) 六、实验总结 (21) 附录 (22) 参考文献 (23)

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设计 一、课题背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与此同时对变压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态精度高;二是动态性能好。因此,研究开发既简单又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现有的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产品中,为了得到SPWM波,一般都采用双极性调制技术。该调制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它的6个功率管都工作在较高频率(载波频率),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开关损耗,开关频率越高,损耗越大。本实验针对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SPWM 调制方式及数字化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SG3525为主控芯片,以期得到一种较理想的调制方法,实现逆变电源变压、变频输出。 正弦逆变电源作为一种可将直流电能有效地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能变换装 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生产生活中 ,其中有:针对计算机等重要负载进行断电保护的交流不间断电源 UPS (Uninterruptle Power Supply) ;针对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的变频调速器;针对智能楼宇消防与安防的应急电源 EPS ( Emergence Power Supply) ;针对船舶工业用电的岸电电源 SPS(Shore Power Supply) ;还有针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而开发的特种逆变电源等等.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革新 ,特别是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 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为代表的自关断可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出现 ,大大简化了正弦逆变电源的换相问题 ,为各种 PWM 型逆变控制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实现方法 ,从而进一步简化了正弦逆变系统的结构与控制.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经历了晶闸管(SCR)、可关断晶闸管(GTO)、晶体管(BJT)、绝缘栅晶体管(IGBT)等阶段。目前正向着大容量、高频率、易驱动、低损耗、模块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与其他电力电子器件相比,IGBT具有高可靠性、驱动简单、保护容易、不用缓冲电路和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为了达到这些高性能,采用了许多用于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如外延技术、离子注入、精细光刻等。 IGBT最大的优点是无论在导通状态还是短路状态都可以承受电流冲击。它的并联不成问题,由于本身的关断延迟很短,其串联也容易。尽管IGBT模块在大功率应用中非常广泛,但其有限的负载循环次数使其可靠性成了问题,其主要失效机理是阴极引线焊点开路和焊点较低的疲劳强度,另外,绝缘材料的缺陷也是一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