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1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1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1

《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一单元练习(一)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C)

A.河水

B.江水

C.海水

D.湖水

2.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B)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通常,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C.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0克/厘米3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B.内陆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C.内陆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断转化

5.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B)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

6.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A.水的空间分布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汽含量的多少

7.能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是()

A.水蒸发

B.水电解

C.水沸腾

D.水结冰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点燃酒精灯,酒精越来越少

B.钢铁生锈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粉笔越来越短

9.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山消融

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纸张撕碎

D.灯泡里的钨丝熔断

10.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纯净水”中不含任何物质

C.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D.如果有良好的身体,喝点生水也没关系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C.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12.关于电解水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A.证明水中有氢氧两种气体

B.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证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物质

13.下列关于水的性质描述正确的()

A.水的沸点为100℃

B.水通电后,发生了汽化现象

C.0℃时水的密度最大

D.液态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14.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15.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A.5分米3

B.50分米3

C.500分米3

D.5.0米3

16.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铜块、铁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放在三个杯子里,水面升高最多的是(水未满出)()

A.放铝块杯子

B.放铜块的杯子

C.放铁块的杯子

D.无法比较

17.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其中的3/4,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A.2千克/米3

B. 4千克/米3

C. 6千克/米3

D. 8千克/米3

18. 平时所说的“棉花比铁轻”,它的实质是()

A.棉花的质量比铁小

B.棉花的体积比铁大

C.棉花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

D.棉花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

19.甲乙两个由不同物质构成的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1∶2

B.2∶1

C.1∶4

D.4∶1

20.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为750克,改装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

A.650克

B.750克

C.850克

D.875克

21. 质量相等,总体积相等的空心铁球、铝球、铜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确定

22. 一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余下1/3的体积。下列关于其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1/3

B.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C.质量变为原来的1/3,密度不变

D.无法确定

23.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

(1)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2)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

(3)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4)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A.(1)(2)(3)(4)

B.(4) (1)(2)(3)

C.(2)(1)(3)(4)

D.(3)(1)(2)(4)

24.在测不规则固体密度时,应先测的量是()

A.量筒内水的体积

B.固体放入量筒后的水的体积

C.固体质量

D.随意测哪个

25 .要鉴别某一物体是用什么物质制成的,方法之一是测量它的()

A.密度

B.表面积

C.质量

D.体积

二、填空题(32、33、34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26.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读作,表示的意义,合克/厘米3。

27.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它们体积之比为A∶B=2∶1,其中A中产生是

气,B中产生是气,证明B中气体的方法是。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和组成的。该实验属于变化(填

“物理”或“化学”)。水电解的反应可以这样表示:。

28. 调节托盘天平时,游码置于标尺的“0”处后,指针却仍偏向分度盘的右侧,

则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边调。(填“左”或“右”)

29.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态形式存在,少量水是以态和

形式存在的。

30.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③④

⑤⑥⑦

(2)图中(填序号)环节使陆地上水得到不断的补

充。

31. 热带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了,叶片长成

叶刺状,为了,根系特别发达,来适应沙漠缺水的环

境。

32. 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其中一瓶标有“2kg/2714mL”字样,该油的密度是×103千克/米3。(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3.如图所示是液体密度的阶梯示意图。若有相同质量的水、汽油、酒精、水银四种液体,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34.

实验次数物体质量(克) 体积(厘米3) 质量/体积(克/厘米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

4 松木2 10 20 0.5

(1)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3)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35.如右图所示,为质量——体积图象,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物质的密度ρ甲=克/厘米3;

⑵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倍;

⑶当体积为2厘米3时,m甲=克,m乙=克;

⑷当质量都为1.8克时,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分别为

V甲=厘米3,V乙=厘米3。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6.一个体积是40厘米3的铁球,质量是158克,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铁=7.9×103千克/米3)

37.一只乌鸦喝瓶子中的水,乌鸦把瓶子边的相同小石块一颗颗地衔到瓶子中,如果水面到瓶口还差240厘米3的体积,每颗小石块的质量均为20克,请你帮乌鸦算一下,它需要多少颗这种小石块,才能喝到水?(ρ石=2.5×103千克/米3)

(一)

一、选择题:

1-5 CBDDB 6-10 ABDBC 11-15 ACDBB 16-20 AACDA 21-25 ACACA

二、填空题:

26.1.0×103千克每立方米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1 27.氢 氧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是否复燃 氢 氧 化学 水――→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 28.左 29.液 固 气态 30.(1)蒸腾作用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2)④ 31.减少蒸腾作用 吸收水分 32.0.74 33.汽油 34.(1)0.5 (2)正比 (3)体积不一样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同 35.⑴2.7 ⑵3 ⑶5.4 1.8 ⑷2/3 2

三、计算题

36.空心(计算过程略) 37.30颗(计算过程略

(二)

一、选择题:

1-5 DBBCD 6-10 CBCCC 11-15 ABCAC 16-20 CDBBA 21-25 CCBCC

二、填空题:

26.单位面积内 压力 p =F/S 帕斯卡 1平方米内受到的压力为1牛 27.受力面积 压强 28.4.9 29.⑴甲 乙 ⑵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0.深度 压强相同 31.液体的密度 物体浸入 液体的深度

三、计算题

32.⑴600N ⑵600N ⑶1600Pa 33.⑴49N ⑵5×10-3米3 ⑶2×103千克/米3

⑷0.8×103千克/米3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20小题,共80分) 1.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 A.味精 B.食盐 C.白醋 D.芝麻油 2.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蒸腾 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5.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6.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 ) 7.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 B.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 D.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8.某一物体沉在某溶液(溶液当中的溶剂是水)当中,当缓缓的从溶液当中加水后,物块开始上浮,下面 关于这一现象的推理合理的是() A.该溶液可能是酒精溶液 B.该物块的密度可能小于水的密度 C.该物块的浮力保持不变 D.若是继续往该溶液中加水,该物块一定漂浮在液面上 9.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 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 置如图所示。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10.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 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1.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 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6分) 1、请将下面一段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5分)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2、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诱huò()xuān()腾 chuò()泣 sǒng()立 3、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3分) A 崛(jué)起浊(zhuó)流收敛(li?n) B 竹笠(lì)搔(zāo)耳朵荡涤(dí) C 轧(gá)死背(bèi)风倏(shū)然 D 裤衩(ch?) 哺(f?)育骤(zhòu)然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诱惑(yòu )藐小(mǎo) B 痴想(chī )凹凸(āo) C 凝成(nínɡ)虾蟆( xiā) D瞬间(shùn)迸溅(bìng ) 5、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着实着急着火 B 弄拧里弄弄虚作假 C 血泊湖泊停泊 D 勉强强迫强词夺理 6、选出不属于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没来得及开口,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一骨碌溜到我面前。 B 那神情,简直像要把宇宙看穿似的。

C 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 D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B.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8、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 门楣土墩丰彩惹事 B 包裹山颠打捞灌溉 C 悬崖训斥耽误竞然 D 屏障纳闷干脆倾泻 9.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0、下列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_______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②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_______,必须好好活着。 ③小时候,我常伏一窗口_______ ——山那边是什么呢? A、①踩②延长③瞎想 B、①探②延续③痴想 C、①探②漫长③畅想 D、①踩②继续③幻想 11、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来表达人生信念。它告诉我们“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理想的天地。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到达目的地,要爬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的境界。 B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句话告诉我们,走过了最初的一小步,后面的路走起来就非常顺利。 C 《生命生命》一文中作者举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意在告诉我们,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D 《童趣》向我们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生活情趣。 12、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一) 第1章第1节水在哪里 一、我会填空: 1.地球上的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和生物体内。占地球总水量 96.53%、2.53%的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 空气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态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3.水是___________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当生物体内__________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停止。人体重量的__________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___________。 4.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 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 是: A、, B、, C、,E、; 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为水圈的主体,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⑶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和。6.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⑴图1—2中各字母在 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 节是: A、, B、, C、, D、, E、, F、。 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水循环是地球上各

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7.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二、我会选择: 8.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3%是在( ) A、冰层 B、大气 C、海洋 D、地下水 9.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河湖水 D、大气水 10.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1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12.下列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13.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14.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1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C、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相互联系 16.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17.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大气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二) 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

新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青岛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6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2020 lǎnɡ( ) 润高miǎo( ) 酝niànɡ( ) 竦zhì( ) 水藻.( ) lìn( ) 啬薄.( )雪烘.( )托 唱和.( ) 嘹.( )亮 Iì( )临 duō duō( )逼人花苞.( ) xī( )沥 屋yán ( ) Zhù ( ) 蓄澄.( )清 绿茵.茵( ) 粗犷.( ) 静mì( ) 2.用课文原句填空。(28分)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朱自清《春》)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5)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7)坐着,躺着,,踢几脚球,,。 (8)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9)“”,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10)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 (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 (3)总是美丽而使人爱练的雨啊!( )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5分)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D.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实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B.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赋予明月有了人的情态,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C.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悲伤、消极、无助的艺术感染力。 D.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之悲。 二、阅读理解(34分) 7.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12分) (1)小草偷偷地 .......。 ...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二)阅读文章,完成8—10题。(22分)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成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1—3节)单元测试卷 浙教版

《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一)— (共4页) (第一章1-3节)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 ) A.河水 B.江水 C.海水 D.湖水 2.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通常,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C.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0克/厘米3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B.内陆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C.内陆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断转化 5.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 6.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A.水的空间分布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汽含量的多少 7.能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是( ) A.水蒸发 B.水电解 C.水沸腾 D.水结冰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点燃酒精灯,酒精越来越少 B.钢铁生锈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粉笔越来越短 9.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山消融 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纸张撕碎 D.灯泡里的钨丝熔断 10.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纯净水”中不含任何物质 C.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D.如果有良好的身体,喝点生水也没关系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C.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12.关于电解水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 A.证明水中有氢氧两种气体 B.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证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物质 13.下列关于水的性质描述正确的( ) A.水的沸点为100℃ B.水通电后,发生了汽化现象 C.0℃时水的密度最大 D.液态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14.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15.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拼写小能手。(8分) 走吧,接受大自然的yāo qǐnɡ(),一起去探访jìnɡ mì()的山林,fǔ()下身qū(),qīn wěn()那qiào lì()的野花;仰起头来,欣赏雄伟的pù bù()、dǒu qiào()的悬崖……大自然独特的yùn wai()一定会令你流连忘返! 二、一锤定音。请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散.步(sǎn sàn)唱和.(h? ha)勤勉.(miǎn mián) 演奏.(còu zòu)湿润.(yùn rùn)窈.窕(yáo yǎo) 三、辨字组词。(8分) 蕴()侠()烘()津() 温()峡()拱()律() 四、词语充值卡。补全下列词语。(4分) ()高望重()()乐道()然大物 意()深长行色()()不()一格 五、选词填空。(3分) 清爽清新清幽 1.这()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 心胸。

2.昆明湖上的微风吹来,令人感到十分()。 3.()的山谷,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六、句子之窗。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缩句) 2.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仿写一个比喻句) 3.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改为陈述句) 七、小法官巧断案。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山中访友》写作者走进山林,去山中访问一位老朋友。()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 和敬佩。() 3.《山雨》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4.《草虫的村落》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 八、开心积累。(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 2.造物无言却有情,。(张维屏) 3.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4. ,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太阳辐射为能量,通过各个环节,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周而复始地连续运动、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⑤回到蒸发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 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作品编号:91855558874563331258 学校:元明壮市文银汉镇便家蚕小学* 教师:青稞酒* 班级:飞鸟参班* 第1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7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7分) 1.钟面上,秒针从“12”走到“9”,经过了()秒,再加上()秒,正好是1分。分针从“4”走到“12”经过了()分,再走()分就是1时。 2.四名同学50m跑的成绩分别是:小英11秒,小亮8秒,小青12秒,小敏9秒。其中跑得最快的是()。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妈妈刷牙大约用了3()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绕操场跑一圈要5()朗诵一首古诗要20()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分=()秒1时 50分=()分 2分10秒=()秒 90秒=()分()秒 1分-10秒=()秒 1时20分-40分=()分 5.在里填上“>”“<”或“=”。 6.(广东中山)一列火车本应8:15到达,实际8:40到达,火车晚点

了()。 7.某个电视节目周一到周六都是晚上6:20开始,周日比平时晚15分钟开始,这个节目周日开始的时间是晚上()。 8.(广东广州越秀区)电影10:30放映,陈东从家到电影院要25分钟,他最迟()出发,才能准时观看电影。 9.星期天,才才上午8:35从家出发去图书馆,路上用了25分钟,才才到达图书馆的时间是上午()。他在图书馆待了一段时间后,原路返回,路上用了20分钟,到家时间是上午10:00,他在图书馆待了()分钟。 二、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24分) 1.1秒可以()。 A.画一幅画 B.眨一下眼 C.打50个字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小时 B.1分钟 C.1秒 3.20秒之内,小红不可能()。 A.完成5道口算题 B.穿好一双鞋 C.绕操场四周走1圈 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乐写5个大字用了3分钟,也就是300秒 B.做完一套眼保健操需要5秒 C.唱一遍国歌用时多于40秒 5.时针在3和4之间,分针指着9,秒针指着5,这时是()。 A.3时9分5秒 B.3时45分25秒 C.4时45分25秒 6.李叔叔星期天参加了市足球友 谊赛,他10:12正在进行()。 A.中场休息 B.下半场比赛 C.颁奖仪式 7.元元今天早上7:25到校,比昨天提前了20分钟,元元昨天早上()到校。 A.7:45 B.7:05 C.7:35 8.三(1)班班会从下午3:30开始,到下午4:10结束,这次班会进行了()。 A.1小时10分钟 B.20分钟 C.40分钟 三、我会做。(共16分) 1.写出下面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并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10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 2.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即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乳状液):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即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例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例题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例题3】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A.下沉B.上浮C.均匀分散D.上浮或下沉 【例题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C.医用酒精D.蒸馏水 三.实验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 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

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例题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5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①温度②溶剂的量③溶剂的种类 3.有的物质溶解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质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点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 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妖娆.(ráo)娉婷.(tín)丰润.(rùn)红装素裹.(guǒ) B.鲜妍.(yán) 摇曳.(yè) 呢喃.(lán) 新颖.别至(yǐnɡ) C.汹.涌(xiōng) 飘逸.(yì) 冠冕.(miǎn) 不屈不挠.(náo) D.凝.望(níng) 忧戚.(qī) 滔.滔(tāo) 成吉思汗.(hàn) 【点拨】A.娉婷.(tínɡ);B.呢喃.(nán),“新颖别至”改为“新颖别致”;D.成吉思汗.(h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电影《战狼2》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 ....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长得惟妙惟肖 ....。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 ....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村干部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点拨】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富有变化。此句用来形容情节不恰当; 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此句使用有误; C.“潜滋暗长”指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与“影响”搭配不当。 3.(广元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B.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D.嘉陵第一小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点拨】A.成分残缺,“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C.搭配不当,“加强……水平”不搭配,应为“加强……检查,提高……水平”;D.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4.(襄阳中考)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④⑤②C.②④⑤③①D.①④⑤③② 5.根据提示,用诗词原句填空。(6分) (1)(贵阳中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八年级科学上册_第一章(4—5节)单元测试卷_浙教版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分,共50分) 1. 关于压力,正确的说法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就是重力 D.压力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2. 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 3.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 B.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4. 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 p i ,在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 2,那么p i 与P 2的关系是( ) A. p i = P 2 B.p 1= 2p 2 C.p 2 = 2p i D.无法比较 5. 关于压强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C. 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D. 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6. 木块重5牛,在图示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 MN 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 7. 把某一实心金属球放入某种 液体,它一直沉到底,这是因为 ( ) A.金属球不受浮力 B.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 C.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 D.金属球所受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 8. 一块长方体砖块,长、宽、高的尺寸比是 4 : 2 : 1,重为 G 这块砖平放、竖放和侧 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 ) A.1倍 B.2 倍 C.4 倍 D.8 倍 9. 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 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表示铜块受到的 ( ) 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重力和浮力之差 D.重力和浮力之和 10. 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大 11. 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 朋 ABC J F=20N [) ^777777777^" 乙 狗头 啄木鸟 鸭足 牛烯 A B C D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1、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 水圈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淡水(2.53%)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 例1: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 水循环路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固液气三态变化,形成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例题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例题3: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植物体以释放出来。 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例题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解决策略:跨流域调水如中国的南水北调) 时间(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解决测略:修建水库) 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 例题5: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第二节、水的组成 10.水的电解实验: 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试管内液面下降,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为1:2。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如何从图中判断哪根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水少的(气体多的)试管为氢气 11、水分子的构成: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 第一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 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 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如何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B、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C、人类的活动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原来就有的物质,还创造许多新物质 D、绿色化学就是指研究绿色蔬菜的化学 3、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机撞击世贸组织和五角大楼的事件。研究事件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 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 C、房屋钢筋熔化 D、大楼倒塌 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5、下列关于铜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一般呈红色 B、铜能导电 C、铜能传热 D、铜在潮湿空气中易形成铜绿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7、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已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烧杯 D、锥形瓶 8、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 mL,则实际为()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20 ml D、无法判断 9、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0、量取76 ml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A、滴管 B、10 ml量筒 C、20 ml量筒 D、100 ml量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3、下列提示的内容与化学有关的是() ①节日焰火②塑料制品③液化气煮饭④医药药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 14、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15、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 B、放热 C、变色 D、爆炸 16、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 A 、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17、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窗花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 D、用电热壶烧开水 18、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6-9)

2012学年《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第一章 4、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人碘酸钾。右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 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氯化钠易溶于水 B .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20 C 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 . 20C 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5、 将60 C 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C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 .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20C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 . 40 C 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40C 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C,甲、乙溶液 均为饱和 溶液 7、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食盐溶液中, 逐渐加入食盐,下列图象能表示加入的食盐质 量和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是 6-9节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所有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2、 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 ) A .溶质和溶剂量的多少 B .溶液的温度 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共40分) ( ) B .溶质一定是固体 D .在溶液中,溶剂都是液体 C .溶质的种类 D .溶剂的种类 3、下列食盐溶液,溶液质量分数不等于 5%的是 ( ) A . 5g 食盐溶解在95g 水中得到的溶液 B . 100g 水中溶解了 5g 食盐得到的溶液 C .每100g 食盐溶液中含有 5g 食盐 D .将食盐和水按1: 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 D . 20C 时,分别在 100 g 水中加入 40 g 甲、乙,加热到 40C 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能力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13年4、5月,江苏卫视台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中国首档明星跳水竞技秀节目《星跳水立方》。王丽坤勇敢一跳,当她从刚入水至下潜到最深处的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p和浮力F浮随下潜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2.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则这种液体一定是() A.水 B.水银 C.酒精 D.盐水 3.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B为梯形, A为长方体,如图所示,且C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 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A、A所受的浮力最大 B、B所受的浮力一定比A小 C、A所受的浮力最小 D、B、D浮力是一样大的 4.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 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 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 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小船的重力 C.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 =3:2,将它们都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4:5,则乙球的密度为() A、2ρ水/3 B、3ρ水/4 C、5ρ水/ 6 D、4ρ水/5 6.如图所示,一水槽内装有部分水,水面上浮有一木质小容器,其露出 液面的高度为h,水的深度为H,现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 内,则导致() A.h增大 B.h不变 C.H不变 D.H减小 7.体积为60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N,体重为450N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确凿záo 骊lí歌叮嘱zhǔ沼zhǎo泽 B菜畦qí木屐jī脑髓suǐ冰雹báo C 蝉蜕tuì收敛liǎn 讪xiān笑相称chèng D 珊shān瑚花圃pǔ盔kuī甲尴gān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是2分() A 恐惧延绵荒草萋萋 B 舜息嫉妒来势凶凶 C 懒惰丑陋人声鼎沸 D 沮丧幽寂人迹罕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B 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 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 你的同学要布置书房,请你向他推荐一句名言佳句作为读书求知的座右铭2分 5 赏析句子。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6 根据课文填空3分 (1)“长亭外,古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 ······” (2) 深林人不知, 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8 如果同学把你刚买的书借去,归还时却弄得又破又脏,可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对此,你较好的表达方式是2分() A这本书我不要了,我再去买本新的。 B 你就像一只耗子,两天就啃破一本书。

C 多可惜呀!前两天还好好的书,今天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D 你把书弄成这个样子,别想我再借书给你。 9 综合性学习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调查问卷,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1)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2分 (2) 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2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与探究 (一)五猖会(节选)鲁迅12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