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_吕世生

合集下载

基于生态位研究的商务英语教学

基于生态位研究的商务英语教学

鉴于生态位研究的商务英语教课内容纲要:商务英语的生态位是影响商务英语使用质量的重要要素,本文深入的剖析了语言经济学在商务英语领域的重要意义,并对商务英语教课工作的详细改进方案进行了剖析研究,对提高商务英语的教课质量,拥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要点词:语言经济学商务英语生态位研究商务英语在我国社会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进更为先进的理论是提高商务英语教课质量的重要措施,语言经济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商务英语实行研究剖析,是目前好多商务英语教课人员关注的问题。

一.语言经济学和生态位的观点1.语言经济学的观点在经济学教课领域,语言经济学是此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早在 20 世纪 60 年月,经济学专家雅各布就将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将信息经济学同传统经济学模式进行集中研究,使经济学的研究活动步入了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领域[1]。

此外,经济学的研究更大程度上依靠实质性要素的剖析,而将经济学中间的语言进行有效的管理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所以,语言经济学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性作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对经济活动的具体特色进行完好的表达。

2.生态位的观点生态位的研究剖析在生态领域第一出现,主假如指一个物种或其集体在生态领域中间的详细方向,方向的判断需要联合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进行综合判断剖析,所以,生态位的剖析研究是提高语言经济学价值的重要理论 [2] 。

从英语教课的角度来看,同样的词语或短语在客观要素改变的状况下能够在语篇中间发挥不一样的作用,所以,对商务英语实行生态位的剖析研究,能够使商务英语教职人员更好的展开教课活动。

二.从人力资本方面实行商务英语教课生态位的研究第一,实行商务英语教课的人员,要严格依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详细特色,对生态位的明确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使更多领域的人员能够增强对生态位的关注,并经过科学的剖析实现网站基础资源的认识。

此外,要依照现有网站的详细资源,对博客工具实行研究剖析,使商务英语的生态位研究工作能够更大程度上同新式研究方法进行对接 [3] 。

中国的商务英语: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

中国的商务英语: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
同仁商榷 。
但是 当 时我 国高校 没有现 存 的院系 能专 门培养 出这 类 人才 。 虽然 2 0 0 6 年 我 国颁布 了与 国际会 计准 则趋 同的新 会计 准 则体 系 , 但 经管 专 业 的学 生 基 本上 是
用 汉语 学 习专业 知识 的 , 而且 所 学 的 内容 主要 还 是
第4 9 卷 第5 期
2 0 1 3 年 1 0月
广西师 范大 学学 报 : 哲 学社 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Gu a n g x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又 懂 国际 经 贸知 识 的人 加入 到 国 际商 务 队伍 中来 ,
了英 语专 业所 在 的 院 系 , 这 个 专学 科定 位到底是 姓“ 商”
还 是姓 “ 英” 一 直在 争论 , 该专业 教什 么 、 怎 样教也没 有 统一 说法 。 本文将 在取 众家观 点之长 的基础 上 , 结 合 作者 在 国内外工 作 、 学 习和教 学 的经 验 , 探 讨一下 我国商 务英语 的学 科定位 、 课程 设置 和教学理 念 , 与
[ 文章 编号 3 1 0 0 1 — 6 5 9 7 ( 2 0 1 3 ) 0 5 — 0 1 6 1 — 0 5
适用 中国市 场 的经 贸 知识 , 因 而毕 业后 很 难马 上 用


我 国商务英语学科产生的背景 :
学 科 空 缺
流利 、 准确 的英语 从事 国际商 贸活动 ; 而英语 专业 的
9 0 0 0 多 人 。还有 5 0 0 多所高 校 虽然 没有 正式 被教 育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构想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构想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构想摘要:商务英语学科属于应用语言类研究范围。

应用英语专业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只有在商务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经济、贸易、财会、管理、法律和文化诸多学科领域对人才培养的复合需求。

首先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角度界定了商务英语的涵义,按照学术质量标准对其科学定位,并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即英语基础能力训练模块、商务专项能力训练模块和综合能力训练模块。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必要性;措施1 “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作为商务和英语两个概念的复合,是一个客观存在。

对商务英语的界定,人们多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角度进行类推。

即商务英语是商务活动的工具,是英语的一种应用变体,落脚点在英语语言的应用方面。

但是,商务英语的内涵远不止涉及英语语言一项,Shuy在对一系列行政和商务话语语料进行分析后指出:即使把商务英语看作一种专门化的语言,它也不仅仅是专门化词汇一个因素,还包括句法、语义等更多的内容。

从话语的角度对商务英语进行分析可以对商务英语的内涵和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

商务话语是一种职业话语,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商务活动的产物。

要使商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商务活动参与人必须依靠使用语言,对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进行适当的选择。

要准确把握商务话语的实质特征,则必须全面了解商务活动,掌握有关知识,并对其中的规范和程序有清晰的认识,对社会文化差异比较敏感,娴熟地运用语用策略。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对商务英语进行定性分析和描述,可以定义为:商务英语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张佐成,王彦)。

商务英语专业的认识及了解

商务英语专业的认识及了解

商务英语专业介绍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定位商务英语专业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以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国际商法)等学科为基础,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推进教育部“新文科”建设。

本专业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满足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国际化教育、跨学科教育、质量文化提升”为主线。

本专业为国家输送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拥有新时代国际商务交流能力,将中国视野融入国际商务交流,创新国际商务交流理念、模式和风格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

2.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语言基本功扎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备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商务英语人才。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立足于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的复合型和应用性英语人才。

毕业要求:№1.语言知识:掌握扎实的英汉双语语言基本功,通晓英汉双语文化背景知识。

№2.商务知识: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规则与操作方法。

№3.问题分析:能够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在经济、商务、贸易、金融、外事等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面对具体的商业活动任务,能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现实目标,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5.商务认知:能够理解国际商务运行机制和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商务活动中。

№6.思辨与创新:能理性地认识社会,就商务和其他社会活动进行创新性分析和思考。

№7.全球意识: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并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醒的意识,按照国际惯例行使自己的职责。

大学英语之商务英语的多层次性和性质定位

大学英语之商务英语的多层次性和性质定位

大学英语之商务英语的多层次性和性质定位作者:张晴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8期摘要:目前商务英语课的存在是多层次、多模态的。

本文把商务英语课程分为宽式概念和窄式概念,同时分析了商务英语课多层性的原因并且以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为标尺对不同层次的商务英语进行性质描述和定位。

在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之中,商务英语也分两个层次,学术商务英语和ESP商务英语,ESP商务英语应该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商务知识、交际策略均衡发展为目标。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术商务英语;多层次性;教学目标中图分类号:G642.0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86-04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ESP发展方向随着目前大学入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将越来越需要将语言教学重点从普及提高基本语言知识和能力调整到培养与特定语域相关的英语语用和交际能力。

所以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正在加速从一般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发展(蔡基刚,2004;程雨民,2002)。

各大高校都在近几年纷纷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复旦大学的双语教育等,同济大学各院均开设ESP课程。

秦秀白教授指出“从长远角度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和主流应该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根据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通用英语上,高校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专用英语上。

(秦秀白,2003)这些高级ESP课程延升了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长度和宽度,并且成为大学英语与毕业后的工作需求接轨的桥梁。

然而对于大学英语体系中的具体ESP课程的定位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有些课程的存在是多层次、多模态的。

二、商务英语发展背景在所有的ESP课程中商务英语是开设最广泛、历史最长的ESP课程之一,也是实用性最强的课程。

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variety)(王兴孙1997:24)。

《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地位该课程是限选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商务思维,熟悉并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具备处理商务及外事的能力,能在特定商务场景下完成交流和沟通,为毕业后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商务英语运用的能力,具有相应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及商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因此设计思路为模拟毕业生经过面试进入公司后,从熟悉公司内部结构入手到熟练开展各项内外部业务为主线展开教学,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英语商务活动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公司各部门的名称及主要工作职责。

掌握公司介绍、产品演示、招聘等商务场景中的相关词汇和固定表达。

掌握各种商务信函的书写格式、文体及常用句式。

2.能力目标能够在工作场合及某些商务场景与同事、客户进行基本的英语沟通和交流,如公司介绍、产品演示、图表描述、等。

能在特定的商务情景下撰写电话留言条、便条、电子邮件、备忘录及商务报告等商务信函,通过书面交流完成或解决现实任务和问题。

能在熟悉东西方文化差异基础上妥善处理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冲突。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跨文化意识等在商务领域及涉外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秀职业素质,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现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

4.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体验课程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五、实施建议1.教材选用建议《实用商务英语综合教程(高级)》人民邮电出版社,李玉萍、王永美主编2.教学方法建议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课程特点,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从ESP理论视角探讨商务英语的属性和课程培养目(精)

从ESP理论视角探讨商务英语的属性和课程培养目(精)

从ESP理论视角探讨商务英语的属性和课程培养目[内容提要]本文从ESP理论视角探讨商务英语的属性、课程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关系及商务英语教学等问题,以期澄清人们对商务英语的认识,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关于ESP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英语语言教学领域中新崛起的一门分支学科。

语言学界对ESP的研究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1964年,Halliday在与他人合著的The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中提出了ESP的概念:“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for policemen;for officials ofthe law;for dispensers and nurses;for specialists in agriculture;for engineers and fitters.”由此可见,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

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二是有特殊的内容,涉及与该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化内容。

具体地说,ESP主要研究英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业、团体、功能等素而产生的变体及其规律,主要包括:(1)语体研究,即以英语功能题材的变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各种不同功能语体的文本,从语义、语法、语用、修辞和语篇各个角度,探讨各种功能语体的特殊性,总结其规律性;(2)教学论研究,即以ESP教学理论和课堂模式为主要对象,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通过教改实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3)翻译理论与实践,即重点研究此类变体文本的翻译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这些研究理论就构成了ESP理论。

二、商务英语的定位及其培养目标1.商务英语的属性长期以来,商务英语的属性或学科定位一直处于尴尬的处境。

甚至还存在商务英语到底是英语课还是专业课的疑问。

(完整word版)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4%
Unit 11b
召开会议
4
过程性评价:情景对话,仿真演练
总结性评价:作业
4%
Unit 12
考试介绍:
听力
2
小测验
4%
Unit13a
生产
4
过程性评价:情景对话,仿真演练
总结性评价:作业
3%
Unit 13b
质量控制
4
过程性评价:情景对话,仿真演练
总结性评价:作业
4%
Unit14a
直接服务
提供商
4
过程性评价:情景对话,仿真演练
2.介绍他人与自我介绍;
3.询问及提供个人详细情况:姓名、国籍、职业等;
4.询问及描述工作;
5.询问及描述责任;
学时
理论
4
考核评价
方式
情景对话,
仿真演练
实践
4
权重
4%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或普通教室
教学活动设计
1、学习教材
2、对话练习
3.仿真演练
主要考核点
知识
办公室及工作环境
技能
《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一、前言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专门用途英语,为商务英语专业二至三年级的主干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巩固和加强基础英语能力的同时,获得初步的商务知识和经验,掌握一定的商务技能,对业务管理及销售技巧有基本的了解,并具备在日常商务活动中使用英语进行一般交际的能力;它也是对其它所学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营销和管理学的综合演练.
3、对话练习
主要考核点
知识
语言点学习与掌握
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42013(General Serial No.157)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吕世生提要:目前商务英语学科理论体系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导致了其学科定位差异。

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既要解释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渊源,确定商务英语知识体系在人类知识谱系中的位置,也要提出学科的理论框架。

本文溯源了语言学与经济学理论的交叉点,阐明了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渊源,同时提出了三个基本命题作为商务英语学科的学理依据。

三个命题统一于“理性选择”理论,具有理论的一致性。

文章还初步描述了学科边界、方法论等商务英语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言学;学科;方法论Abstract:The 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system of business English has received relatively less attention,which result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 orientations.To construct the 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system of business English,it is logical to resort to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modern linguistics since they both deal with,from respective perspectives,the eco-nomic attributes of language.This paper,based on a systematic elaboration of the economic attributes of language,makes an attempt to propose three propositions as the basis for the 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system of business English.The three propositions are unified in“rational choice”in economics and achieve theoretical consistency.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and methodology of business English.Key words:business English;linguistics;discipline;methodology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112(2013)04-0019-08商务英语已被确立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但商务英语要实现合理的学科定位必须基于充分的学理依据。

学理依据阐述一门学科所表征的知识在人类知识谱系中的位置及其理论形态。

前者意指学科知识的渊源,后者意指学科知识的理论框架,两者是学理依据的两个维度。

关于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目前的表述或基于国家机构的行政规定,或基于研究对象的分野,都没有涉及学理依据的两个维度。

为此,本文尝试溯源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源泉,提出商务英语学科的基本理论命题,建构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框架,阐述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

1.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分歧与理论渊源目前对于商务英语学科定位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

共识是商务英语学科是交叉学科;分歧则指向学科归属,主要分为三种不同观点:语言学观点、管理学观点和经济学观点。

语言学观点视商务英语为应用语言学分支学科,具体归属于专门用途外语,认为商务外语(英语)学科是专用外语和国际商务交叉产生的新学科,是专门研究外语在国际商务领域中的应用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这一观点强调了商务外语(英语)学科的研究对象,其结论是商务英语属于语言学的分支学科(王立非,李琳2011)。

区别于语言学科定位的观点,管理学观点认为商务外语的研究对象属于国际商务沟通范畴(曹德春2011),具体内容应包括商务策略、交际策略和跨文化策略三方面。

经济学观点则认为商务英语是语言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形成的边缘学科,商务外语学科在一级学科层次是··91外语界2013年第4期(总第157期)外国语言文学与应用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在二级学科层次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或世界经济学科的交叉学科(王立非2012)。

对学科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是商务英语学科定位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

语言学观点主张商务英语的研究对象是商务活动中的语言问题,管理学观点则视商务交流过程为重点。

经济学观点的研究对象认定具有交叉学科特征,但认定的依据则是国家学科专业设置的规定。

上述关于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研究,无论共识抑或分歧,都没有探讨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尤其是没有对商务英语的交叉学科特征给出理论解释,尽管这是目前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共识。

基于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由两个维度构成的观点,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首先需要阐明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源头,即商务英语与相关学科的理论交点。

其次,需要提出学科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应该具备成熟学科的理论形态,涵盖基本命题(理论假设)、基本概念、学科本体、学科方法论等要素。

理论源头是商务英语学科理论体系的合理性所在。

商务英语是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语言实践,其知识体系来源于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部分,因此确定理论源头意味着确定商务英语与相关两种或几种学科理论的交叉点。

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索绪尔1980:118),语言学与经济学都研究语言的价值,价值理论成为两者的交叉点,这一交叉点自然构成商务英语知识在人文社会知识体系中的理论原点。

商务英语是不同语言社团的商品与服务交换过程中使用的英语语言,这一定义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商务英语是商务交易的媒介、手段或工具;其二,商务英语是运用于商务交易特定领域的世界语言。

作为一种语言,商务英语具备语言的属性,而价值属性是语言的重要属性,自然也是商务英语的重要属性。

对语言价值属性的认识源于古典经济学和现代语言学,两个学科在此交叉。

经济学对语言属性的研究可追溯至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研究揭示了语言的价值属性。

现代语言学奠基者索绪尔(1980:31)重新解释了语言价值理论,认为语言学与经济学一样,同属价值科学,都研究价值。

经济学探讨商品交换的价值,语言学探讨语言符号的系统价值。

价值在经济学和语言学这两个学科中都涉及不同种类事物间的等价系统,只是一种系统是劳动和工资,一种是所指和能指。

语言符号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即可交换的类似物和可比较的类似物,分别可表述为:(1)一种能与价值有待确定的物交换的不同的物,(2)一些能与价值有待确定的物相比的类似的物。

经济学中5法郎的硬币可与一定量的面包交换,这类似于语言系统中一个词与某种观念的交换;法郎与美元的交换,类似于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相比(索绪尔1980:31-37)。

语言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一直是经济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从经济学视角研究过语言的生成与演化过程以及语言对经济活动、市场秩序与制度生成的作用机制。

之后,当代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语言学家萨丕尔、布龙菲尔德均对同类问题做过专门研究(转引自杨依山2007)。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Marschak发展了这一传统,于1965年对语言的经济属性做出了系统阐述。

语言是人类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与其他资源一样,同样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学特征(Marschak1965)。

Marschak对语言本质的认识确立了语言经济学属性的基本概念范畴,深化了语言学和经济学对语言经济属性的认识,拓展了语言学的理论内涵。

··02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42013(General Serial No.157)2.商务英语学科的三个理论命题商务英语研究聚焦于语言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

这一领域围绕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关注独特的研究对象,如商务英语的生成、演化规律,商务英语变迁机制形成的世界语言与英语变体特征,商务英语与商务行为、经济绩效的普遍联系,商务英语学习和社会商务英语教育投资的条件、缘由,国家商务英语教育政策的评估与改进等。

这些问题构成了商务英语研究的本体,对这一本体的理论表述就构建起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框架。

这些本体研究的内容都是人的理性行为,因此理性选择可以作为这一框架的理论假设。

Marschak (1965:522-531)提出的语言的4种经济属性可归纳为交际效用最大化和成本收益分析两个含义,这两个含义同样蕴含了理性选择的假设。

为此,我们尝试在经济学、语言学关于语言经济属性的认识与Marschak理论的基础上提炼出商务英语学科的三个基本理论命题:语言具有经济属性,语言具有制度属性,语言具有人力资本属性。

三个命题的核心思想是语言交际效用最大化和语言人力资本投入的成本收益分析,这些思想统一于“理性选择”理论,因此三个命题具有理论的一致性。

2.1语言具有经济属性语言的经济属性源于经济学理论。

语言学家索绪尔曾将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引入语言学,创立了语言学的价值理论。

Marschak传承了语言学和经济学的价值思想系统,阐述了语言的4种经济学特征,从而发展了语言的价值理论,也为解释语言选择和语言交际的深层动因提供了理论基础。

商务英语是一种世界语言,使用者选择这种世界语言要权衡使用的成本与收益,成本包括学习这种语言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收益包括掌握这种语言使用能力能够获得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语言的价值理论可用于解释商务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生成动因:使用商务英语进行商务交际时,语言交际效用的最大化是交际者追求的目标,这种追求的结果导致商务英语趋易趋简,其世界语言的优势不断得到强化。

如果这一命题能够解释商务英语生成、演化的动因,那么结合商务英语生成、演化的历史条件就可能获得对其的全面认识。

语言生成、演化是语言学持久的研究话题,也是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趣所在。

对于商务英语生成、演化的充分解释无疑将为世界语言研究提供全新视角,也将为人类语言起源探索带来重要启示。

2.2语言具有制度属性“制度”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1991:226)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诺斯的定义表明制度的基本功用是协调人们的行为方式,其具体表现形式为习俗、习惯作法、社会道德、社会机构、社会制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