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元件库实验步骤

建立元件库实验步骤
建立元件库实验步骤

1.进入编辑模式单击菜单“File”→“New”→“Schematic Library”命令

2.绘制矩形:单击菜单“Place”→“Rectangle”命令或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直接将指针移到图纸的十字中心处,单击鼠标,将该点定为矩形的左上角;再移动指针

到矩形的右下角单击鼠标,完成矩形框的放置。

3.绘制引脚:单击菜单“Place”→“Pin”命令或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放置时一定注意要把引脚端的一个符号(数字)放在矩形内。

编辑引脚:双击引脚,在各自的对话框中对以下参数进行如下设置

:引脚9 , 1 0 11 12 13 14 15 Dispayname :Q\ Q PR K\ CLK J CLR

Designator :9 10 11 12 13 14 15

Electrical type:input 后面一样

Inside Edge :CLOCK

Outside Edge:dot dot

Length:都是20

orientation :0 0 90 180 180 180 270

对于11引脚和15引脚的。Display name 后面的Visible复选框不选中

4.11引脚和15引脚的5.修改引脚名的显示角度

单击菜单“Place”→“Text String”命令或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或者按快捷键“Alt+(P+T),分别在“1”脚和“4”脚的名称端放置“CLR”和“PR”。

5.命名新建元件

5.1单击菜单“Tools”→“Rename Component”命令或按快捷键Alt+(T+Y),

5.2将新建元件名称改为“74LS74”,然后单击“File”→“Save”命令,即可将新建元件74LS74

保存到自己建的元件库的文件中。

电路辅助设计实验指导——集成库的建立(1596)

1.在桌面上新建一个文件夹,用于存储自己工程文件。

2.打开Protel软件,New→Project→Integrated Library。

3.右键点击Integrated Library→Add New→Schematic Library,再添加PCB Library。

4.右键点击Integrated Library→Save,保存工程到桌面上的文件夹。

5.绘制原理图

①.Place→Rectangle

②.在工作区域内(原点处)点击左键,然后移动拉伸矩形为合适的大小(第四象限)。

③.Place→Pin,点击Tab键用于设置Pin的属性,使编号从1开始。

④.连续点击鼠标左键,放置14个Pin,并按照芯片引脚编号进行整齐排列。

⑤.点击屏幕左下方SCH Library选项,进行原理图库元件管理。

⑥.双击Component1,对其元件属性进行设置。

⑦.保存文件。

6.绘制封装库

①.点击建立的PCB Library文件,键入PCB库的编辑。

②.点击Tools→Component Wizard→Next→Small Outline Packages→Next(四次)→设置数量为14→Next→Finish,此时会

在工作区域内生成SOP14封装。

③.Edit→Set Reference→Pin 1,并保存文件。

7.进入Schmatic Library,Tolls→Model Manager→Add FootPrint →Browse→SOP14→OK

8.编译集成库。Project→Compile Integrate Library。

微生物实验操作

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目的:掌握油镜的使用与维护,熟悉油镜的使用原理。材料:显微镜,拭镜纸,液体石蜡油,二甲苯 原理:油镜的透镜极小,工作焦距最短,光线通过玻璃和空气,由于介质密度不同发生折射,射入镜筒的光线极少,视野暗,物象不清晰。如在玻片与镜头(透镜)之间加上折光率和玻片(n=1.52)相近的香柏油(n=1.515)就可减少光线的折射,加强视野的亮度,获得清晰的物象。 步骤: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1.将显微镜平稳地安放在实验台适宜处。识别油镜头:标有100×、OIL、HI等字样。 2. 打开电源,用低倍镜对光,打开光圈,调节聚光镜的位置,使视野光线充足。 3. 标本上加镜油一滴,转动粗螺旋,使油镜头缓缓下降,用眼从侧面观察,直到油镜头浸入油中接近玻片为止。 4. 从目镜观察,同时徐徐转动粗螺旋提升,见模糊物象后再用细螺旋调节,直到见到清晰物象为止。 5. 观察完毕,粗螺旋提高镜头,取下标本片,油镜头使用后立即用擦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如油已干,可在擦镜纸上滴少许二甲苯擦拭,并立即用另一擦镜纸

擦去二甲苯,因二甲苯能溶解镜头上的固定胶以致使镜头脱落。 6.将镜头转呈“八”字,调低聚光器,对号送入柜子内存放。 革兰染色 目的:掌握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操作。 材料:干净玻片,接种环,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18-24h 培养后的混合菌液,酒精灯,一套革兰染液 原理:主要为细胞壁结构的差异。G+三维肽聚糖结构的交联度大,通透性低,脂质少或无,酒精作用使孔径缩小;而G-肽聚糖为二维疏松结构,薄,外膜含大量脂质,易被酒精溶解,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步骤: 1. 细菌标本的制作 (1)涂片:无菌操作。取一接种环混合细菌悬液,涂布成直径约1cm的涂片,涂片应薄而均匀。 (2)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必要时可将标本面向上,放在酒精灯上方微火处干燥。 (3)固定:标本面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外焰按钟摆的速度来回通过3次,放置待冷后染色。固定的目的是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二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实验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四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酶切与鉴定 实验五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实验六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 DNA提取 实验七 DNA的定量 实验八 PCR基因扩增 实验九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与纯化目的DNA 实验十 DNA重组 实验十一动物组织细胞总RNA的提取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

事实证明,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要想突破,除了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仪器设备以及良好的研究环境。一个标准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除了具有一般生物学实验室的常规仪器设备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用途的仪器,这些仪器一般较精密,价格昂贵。下面介绍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冷冻离心机 低温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基因片段的分离、酶蛋白的沉淀和回收以及其它生物样品的分离制备实验中都离不开低温离心技术,因此低温冷冻离心机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备的重要仪器。在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冷冻离心机,本实验室的高速冷冻离心机为GL-20G-Ⅱ型(上海安亭),落地式。配有角式转头:6×50ml、12×10ml和12×1.5ml。极限转速20000rpm。 1. 安装与调试 离心机应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面上,应至少距离10cm以上且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中,周围空气应呈中性,且无导电性灰尘、易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应在0~30℃之间,相对湿度小于80%。试转前应先打开盖门,用手盘动转轴,轻巧灵活,无异常现象方可上所用的转头。转子准确到位后打开电源开关,然后用手按住门开关,再按运转键,转动后立即停止,并观察转轴的转向,若逆时针旋转即为正确,机器可投入使用。 2. 操作程序 (1)插上电源,待机指示灯亮;打开电源开关,调速与定时系统的数码管显示的闪烁数字为机器工作转速的出厂设定,温控系统的数码管显示此时离心腔的温度。 (2)设定机器的工作参数,如工作温度,运转时间,工作转速等。 (3)将预先平衡好的样品放置于转头样品架上,关闭机盖。 (4)按控制面板的运转键,离心机开始运转。在预先设定的加速时间内,其运速升至预先设定的值。 (5)在预先设定的运转时间内(不包括减速时间),离心机开始减速,其转速在预先设定的减速时间内降至零。 (6)按控制面板上的停止键,数码管显示dedT,数秒钟后即显示闪烁的转速值,这时机器已准备好下一次工作。 3. 注意事项 (1)离心机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机器不使用,要拔掉电源插头。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学校班级姓名 实验一:气温的测量(8分) 测量气温应该选择的地方,使用温度计时要抓住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下面的记录表中,能正确反应当地气温的测量地点 分析上面一周的降水量记录,发现上周的下雨天共()天,小雨()天,中雨()天,大雨(),暴雨()天,大暴雨()天,特大暴雨()天,上周降水量合计共()毫米。 实验三:10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20分) 一、实验器材:。 二、我预测能溶解食盐(克) 三、实验步骤:

四、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现象,我们发现了常温下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实验四:过滤面粉与水的混合物(20分) 分离面粉和水实验记录表 过滤后看到的现象是: 2.从现象中可知用过滤的方法能不能把面粉和水分离?。 3.实验中要注意的地方有:让漏斗的底端()烧杯的内壁。过滤时要使液体()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滤纸的边缘。 4.写出过滤实验中各种器材的名称。

实验五:加热分离食盐和水(20分) 1.实验记录单: 加热分离食盐和水实验记录表 加热后看到的现象是: 2. 写出蒸发实验中各种器材的名称(4分) 3.实验中用加热的方法能把盐和水分离吗?。(1分) 4.实验中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加热完毕需要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7分)

5.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5分) ()() () () () 实验六: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6分) 1.实验器材:。 2.试验方法: 3.实验记录单: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记录表物质50毫升水溶解的物质 食盐 小苏打 4.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溶解能力比较好的是。

eNSP使用和实验教程详解

e N S P使用和实验教程详 解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eNSP使用和实验教程详解 一.ENSP软件说明 1.ENSP使用简介 2.ENSP整体介绍 a)基本界面。 b)选择设备,为设备选择所需模块并且选用合适的线型互连设备。 c)配置不同设备。 d)测试设备的连通性。 二.终端设备的使用(PC,Client,server,MCS,STA,Mobile) 1.Client使用方法 2.server使用方法 3.PC使用方法 4.MCS使用方法 5.STA和Mobile使用方法 三.云设备,HUB,帧中继 1.Hub只是实现一个透传作用,这边就不作说明了。肯定会无师自通的 2.帧中继使用方法 3.设备云使用方法 四.交换机 五. AR(以一款AR为例) 六. WLAN(AC,AP) 1.AC使用 2.AP使用方法 一. eNSP软件说明 使用简介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近日面向全球ICT从业者,以及有兴趣掌握ICT 相关知识的人士,免费推出其图形化网络仿真工具平台——eNSP。该平台通过对真实网络设备的仿真模拟,帮助广大ICT从业者和客户快速熟悉华为数通系列产品,了解并掌握相关产品的操作和配置、故障定位方法,具备和提升对企业ICT网络的规划、建设、运维能力,从而帮助企业构建更高效,更优质的企业ICT网络。 近些年来,针对越来越多的ICT从业者的对真实网络设备模拟的需求,不同的ICT厂商开发出来了针对自家设备的仿真平台软件。但目前行业中推出的仿真平台软件普遍存在着仿真程度不够高、仿真系统更新不够及时、软件操作不够方便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困扰着广大ICT从业者,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模拟真实设备的操作体验,降低了用户了解相关产品进行操作和配置的兴趣。

微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试验操作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红色字体需要购买) 10ml离心管(80管)、培养皿(预实验36板,正式试验648板,共计684板)、EP管(预实验36管,正式试验108管,144管)、枪头(5ml、1ml、200ul)、生理盐水现配现用(0.85)2.,灭菌处理 将离心管、枪头、生理盐水、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处理后待用。 3.制备不同梯度的样品溶液 预实验 a.梯度稀释试验前一天晚上取置于-80℃盲肠食糜样品于4℃冰箱融化,将需要用到的离心管和EP管分别编号待用。试验期间取盲肠食糜0.5~1g于灭菌后的10ml离心管中,按1:10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1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取0.5ml10-1浓度的样品溶液于下一离心管,按1:10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2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然后取0.1ml10-2浓度的样品溶液于EP管中,按1:1010-3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3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依次如上分别配制10-4、10-5、10-6、10-7、10-8样品溶液。每一次取样前离心管和EP管都要在微型振荡器上震荡混匀。 b.接种和培养:按照平板涂布法进行。分别取各稀释管溶液100μl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置普通培养箱,37℃培养24h。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置5%CO2培养箱,37℃培养48h。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置厌氧发酵罐内,37℃培养48h。沙门氏菌选择性培养基置普通培养箱,37℃培养24h。 c. 微生物计数与鉴定:采用常规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选择长有30-300个菌落的平板较为合适,用每克肠道内容物中细菌个数的对数表示( 1gCFU /g) 正式试验 按照预实验操作步骤及适宜梯度进行试验。 4.培养基 总需氧菌营养琼脂(NA)34567 乳酸菌MRS琼脂碱性厌氧234567 双歧杆菌BL琼脂厌氧234567产气袋 大肠杆菌麦康凯需氧234567 沙门氏菌XLD 需氧2345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四年级上册 一、P4第2课我们的营养 【实验名称】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 【实验器材】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馒头、米饭;白纸、瓜子;镊子、酒精灯、瘦肉。 【实验步骤】 (一)检验淀粉实验 1、把少许淀粉放在烧杯内,加一点水,用玻璃棒搅拌成淀粉状糊。 2、用滴管吸入碘酒,在淀粉糊中滴入2—3滴碘酒,淀粉糊变成了蓝色。说明: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3、把少量米饭放在硬纸板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到米饭变成蓝色。 4、用滴管再向馒头上2—3滴碘酒,观察到馒头变成蓝色。 结论: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米饭、馒头中含有淀粉。 (二)检验脂肪实验 把花生、瓜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在白纸上留下了淡黄色、半透明状的油渍。说明:花生、瓜子中含有脂肪。 (三)检验蛋白质实验 把瘦肉切成条状,用镊子夹一细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过一会儿闻一闻,会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 结论: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是蛋白质被烧的气味。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 【实验说明】区分油渍和水渍 油渍:发黄、半透明; 水渍:原纸色、不透明。 补充:在做脂肪实验前先让学生观察水滴到纸上的特点,以便区分油渍和水渍。 二、溶解实验(第4课:水变咸了) 【实验材料】三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 【实验步骤】 1、在三个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约三分之一)。 2、用药匙分别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先观察这三种材料的形状、颜色等,再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搅拌时要按照一个方向。 3、搅拌后,静置一会,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会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下来。沙子在水中无论怎样搅拌,仍然没有变化,还会沉降下来。 【实验结论】食盐、高锰酸钾会溶解在水中,沙子不会溶解。 【注意事项】 1、溶解的一个判断条件是在水中是否化成肉眼看不见得微粒,这和粉笔颗粒在水中的漂浮现象是不同的。 2、像高锰酸钾这样的药品,不能直接用手取,应该用药匙量取,为避免化学反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勺子。要适量,几粒即可,这样效果最好。 3、玻璃棒的用途:玻璃棒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或蘸取试液。实验前后应及时洗净玻璃棒,以防沾污试剂。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击器壁,防止碰破容器或造成液滴溅出。 三、P12第5课怎样加快溶解 【实验名称】探究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一)搅拌 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观察到:被搅拌烧杯中的冰糖溶解得快,没有被搅拌的烧杯中的冰糖溶解得慢。 结论: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二)用热水 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到: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 结论:说明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三)研碎

H-实验手册:组播PIM-DM

组播PIM-DM实验 一、实验拓扑 二、步骤: 1、配置组播地址: CLIENT1配置: IP地址:172.16.1.1 255.255.255.0(网关可以不配置) 组播源:224.1.1.1 CLIENT2配置: IP地址:192.168.1.1 255.255.255.0 192.168.1.254 组播目的:224.1.1.1 2、配置基本IP地址: R1配置: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72.16.1.254 24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2.1.1.1 24 R1配置:: [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2.1.1.2 24 [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23.1.1.2 24 R3配置: [R3-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23.1.1.3 24 [R3-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1.3 24 3、配置路由(OSPF)全通 R1配置: [R1]ospf 1 router-id 1.1.1.1 [R1-ospf-1]area 0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72.16.1.0 0.0.0.255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2.1.1.0 0.0.0.255 R2配置: [R2]ospf 1 router-id 2.2.2.2 [R2-ospf-1-area-0.0.0.0]network 12.1.1.0 0.0.0.255 [R2-ospf-1-area-0.0.0.0]network 23.1.1.0 0.0.0.255 R3配置: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样品制备: 取样品 10 g/ml加入至 9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制成 1 ︰ 10 的稀释液; 菌落总数:(结果报告:XXX cfu /g(ml))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 ml加入至 9 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 制成 1 ︰100 的稀释液; 取上述两个稀释级的稀释液分别加入2块平皿中,每块平皿中加 20 ml,然后往平皿中倒入约45℃的卵磷脂吐温80琼脂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倒置放于36+/-1 ℃培养箱中培养 48 h,点计菌落数。 霉菌和酵母菌: 操作同菌落总数,加入的培养基为虎红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倒置放于℃培养箱中培养 72 h,分别点计霉菌和酵母菌数。 粪大肠菌群:(结果报告(未)检出/ )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0 ml加入至 10 ml 双倍乳糖胆盐培养基中,摇匀,置 44 ℃培养箱中培养 48 h; 如果培养物产酸产气(现象为培养基呈黄色,小倒管内有气泡),则应取培养物分别接种至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于 37 ℃培养 18-24 h和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于 44 ℃培养 24 h。 在上述平板上,粪大肠菌群呈深紫黑色、圆形突起的菌落,并有金属 光泽。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 红色短杆状的菌。挑取菌落时,应使灭菌的接种环冷却后再行操作。

上述蛋白胨水培养基的培养物还需做靛基质试验,阳性现象为培养物表层出现玫瑰红色。 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报告(未)检出/ )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0 ml加入至 90 ml SCDLP 培养基中,摇匀,置 37 ℃培养箱中培养 18-24 h; 挑取上述培养物,接种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于 37 ℃培养 18-24 h;在该平板上,铜绿假单胞菌应为灰白色色、圆形湿润的菌落,周围培养基溶有水溶性色的色素;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红色杆状的菌。 如果平板上只分离到1个可疑菌落,不够做生化试验,则应挑取该菌落于SCDLP增菌培养。 取分离的菌落分别做氧化酶试验、绿脓菌素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和 42℃生长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增菌培养同铜绿假单胞菌项下, 挑取上述增菌液的培养物,接种至 B-P 平板于 37 ℃培养 24-48 h;在该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应为灰黑色、圆形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混浊带和透明环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紫色球状的菌。 取分离的菌落分别接种至甘露醇发酵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中,于 37 ℃培养24 h;取上述肉汤培养物,做血浆凝固酶试验。

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一、安装显微镜和对光: A 、操作步骤: 1.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厘米。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双手转动反光镜(光强用使用平面镜、光弱使用凹面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4.整理复位: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镜头放入镜盒内,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放回原处。 B 、去年考卷: C 、评分标准: (1)安装好物镜和目镜(1分) (2)能将显微镜对好光观察(2分) 记录:雪白色或亮白色(1分) (3)整理器材(1分) 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临时玻片标本: A 、操作步骤: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划一个“井”字,用镊子撕下表皮,然后把它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将其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盖片时要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 5、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6、安装显微镜和对光; 7、将制作的装片安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然后将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8、用左眼注视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在视野中看到细胞图像,然后旋转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9、移动装片,在视野中找到一个完整的细胞进行仔细观察; 10、整理复位:取下玻片标本,平移方式(防止折断盖玻片)取下盖玻片并连同载玻片一起放回原处。取下镜头放入镜盒内,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然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把其他废弃物放入垃圾桶并把实验桌抹干净。 B 、去年考卷: C 、评分标准: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1分)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1分) (3)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用镊子撕取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清水中并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盖上盖玻片(1分) (4)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1分) (5)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1分) 记录:气泡(1分) 细胞核(1分) 细准焦螺旋(1分) 左上方(1分) (6)整理器材(1分) 三、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A 、操作步骤: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4、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一侧先接触生理盐水在轻轻放平,避免出现 。 你观察到的细胞内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如果想让物像更清晰,应转动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中间。

组播实验(完整版)

组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Multicast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pim dense-mode的基本配置。 3)理解pim dense-mode的flood和prune过程。 4)理解 pim dense-mode 的assert机制 5)掌握cgmp的配置,及其优点。 6)掌握pim sparse-mode的基本配置。 二、实验拓扑和器材 Server 192.168.5.x 拓扑如上所示,需要路由器四台、交换机一台,主机三台(一台能作组播的服务器,需要Server级的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原理 1.组播基本原理 Multicast应用在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网络传输中,可以大大的减少网络的负载。因此,Multicast广泛地应用在流媒体的传输、远程教学、视频/音频会议等网络应用方面。 Multicast采用D类IP地址,即224.0.0.0~239.255.255.255。其中224.0.0.0~224.0.0.255是保留地址,239.0.0.0~239.255.255.255是私有地址,类似于unicast的私有地址。 Multicast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MAC地址有48位,前面24位规定为01-00-5E,接着一位为0,后面23位是IP地址的后23位。 路由器间要通过组播协议(如DVMRP、MOSPF、PIM)来建立组播树和转发组播数据包。组播树有两类:源树和共享树。 多播时,路由器采用组管理协议IGMP来管理和维护主机参与组播。IGMP协议v1中,主机发送report包来加入组;路由器发送query包来查询主机(地址是224.0.0.1),同一个组的同一个子网的主机只有一台主机成员响应,其它主机成员抑制响应。一般路由器要发送3次query包,如果3次都没响应,才认为组超时(约3分钟)。IGMPv2中,主机可以发送

组播综合实验

组播源发现协议(MSDP:MulticastSourceDiscoveryProtocol)描述了一种连接多PIM-SM(PIM-SM: PIMSparseMode)域的机制。每种PIM-SM域都使用自己独立的RP,它并不依赖于其它域内的RP。该优点 在于: 1. 不存在第三方(Third-party)资源依赖域内RP。 2. PIM-SM域只依靠本身的RP。 3. 接收端域:只带接受端的域可以获取数据而不用全局通告组成员。MSDP可以和其它非PIM-SM 协议一起使用。 PIM-SM域内的MSDP发话路由器与其它域内的MSDP对等设备之间存在一种MSDP 对等关系,这种关系 通过TCP连接形成,在其中控制信息进行交换。每个域都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到这个虚拟拓扑结构。这种 拓朴结构使得域能从其它域发现组播源。如果组播源想知道含有接收端的域,那么PIM-SM中的标准源 树建立机制就会被用于在域内分配树上传送组播数据。 MSDP使用TCP639端口建立对等连接(高ip侦听,低ip连接),和BGP一样,对等间连接必须明确配 置,当PIMDR在RP注册源时,RP向所有的MSDP对等体发送源激活消息,然后其他MSDP路由器将SA泛洪, 为防止环回,现检查MBGP,再检查BGP Message-Type 23.16.2 实现域间组播策略 对于一个多ISP的域间组播设计,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如下图是一个常见的多ISP域,每个自治系 统间BGP路由器使用了RR。

建立域间的组播策略分为如下3个步骤 1.建立整体的域内组播策略 2.建立整体的域间组播策略 3.建立将客户连接到网络基础设施的实施策略 23.16.2 建立整体的域内组播策略 在4个ISP相互之间部署组播服务之前,必须在各自的网络中实现域内组播。域内组播实现一般 采用PIM-SM协议。 常规的配置流程如下: 1.首先在全局启用组播 在全局配置 Ip multicast-routing [distributed] 后面的distributed参数是用在Cisco 7500 12000等支持分布式交换的路由器上面的, 同时需要启用 Ip multicast multipath 该命令用于:如果存在针对某个单播路由前缀的代价相等的路径,对于匹配 该单播前缀的各个组播数据包,路由器可以使用不同的逆向路径转发接口进 行数据转发,负载均衡基于(S,G)而不是基于包。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

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 一、无菌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 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 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明细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明细表 实验名称实验器材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温度与气温温度计、温度填充图 要会正 确使用 温度计。 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 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 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 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 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 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 低的规律变化的。 风向和风速硬吸管、硬纸板、带 橡皮的铅笔、大头 针、透明胶带、剪刀 等 操作过 程中要 安全,仔 细观察。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3、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4、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 转动。 5、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1、风向是指()的方向。北风是由 ()吹来的风; 降水量的测量直筒玻璃杯或塑料 杯、刻度尺、纸带、 透明胶带、剪刀、 喷壶 观察数 据时要 会比较 1.分析这段时间的温度数据统计表; 2.分析这段时间的云和风的统计表; 3.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 根据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描述这段 时间的天气变化。 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用简易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透明的玻璃杯、盛有 水的水槽、食盐、面 粉、沙、筷子、搅拌 棒、滤纸、漏斗、烧 杯、方座支架 操作过 程要注 意变化 现象。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 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 有什么发现?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 解。

微生物学实验试题集

微生物学实验试题 一、选择题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A.结晶紫染色 B.碘液固定 C.酒精脱色 D.复染 答:(C) 2.放线菌印片染色的关键操作是: A.印片时不能移动 B.染色 C.染色后不能吸干 D.A和C 答:(D) 3.高氏培养基用来培养: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答:(C) 111821.肉汤培养基用来培养: A.酵母菌 B.霉菌 C.细菌 答:(C) 111822.无氮培养基用来培养: A.自生固氮菌。 B.硅酸盐细菌 C.根瘤菌 D.A、B均可培养 E.A、B、C均可培养 答:(D) 111823.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 A.二甲苯 B.水 C.香柏油 答:(C) 111824.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 A.75% B.50% C.90% 答:(A) 111825.用甲醛进行空气熏蒸消毒的用量是: A.20ml/M3 B.6ml/M3

111826.实验室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121℃/30min B.115℃/30min C.130℃/30min 答:(A) 111827.巴氏消毒的工艺条件是: A.62-63℃/30min B.71-72℃/15min C.A.B.均可 答:(C) 111828.半固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 A.检查细菌的运动性 B.检查细菌的好氧性 C.A.B.两项 答:(C) 111829.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通常是: A.1% B.0.5% C.0.1% 答:(B)。 111830.使用手提式灭菌锅灭菌的关键操作是: A.排冷气彻底 B.保温时间适当 C.灭菌完后排气不能太快 D.A-C 答:(A)。 111831.目镜头上的“K”字母表示: A.广视野目镜 B.惠更斯目镜 C.补偿目镜 答:() 111832.目镜头上的“P”字母表示: A.平场目镜 B.广视野目镜 C.平场补偿目镜 答:() 111833.物镜头上的“PL”字母表示: A.正低相差物镜 B.正高相差物镜 C.负高相差物镜 答:() 111834.物镜头上的“UVFL”字母表示。 A.无荧光物镜 B.照相物镜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74383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3、读数。 4、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雨量器 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目的:食盐、沙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7.实验名称: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各一份,烧杯4个、钥匙、水。 实验步骤: 1、将四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内,观察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2、根据实验现象完成教材26页记录表。 实验结果: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面粉、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8.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9.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10,实验名称: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汽水、注射器、橡皮塞。

组播VLAN配置实验

基于子VLAN的组播VLAN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Router A通过端口GigabitEthernet1/0/1 连接组播源(Source),通过端口GigabitEthernet1/0/2 连接Switch A;Router A上运行IGMPv2,Switch A~Switch C上都运行版本2 的IGMP Snooping,并由Router A充当IGMP查询器。组播源向组播组224.1.1.1 发送组播数据,Host A~Host D 都是该组播组的接收者(Receiver),分别属于VLAN 2~VLAN 5。通过在Switch A 上配置基于子VLAN 的组播VLAN,使Router A 通过组播VLAN 向Switch A下分属不同用户VLAN 的主机分发组播数据。 2. 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1) 配置IP 地址 请按照图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具体配置过程略。 (2) 配置Router A

# 使能IP 组播路由,在各接口上使能PIM-DM,并在主机侧端口GigabitEthernet1/0/2 上使能IGMP。 system-view [RouterA] multicast routing-enable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RouterA-GigabitEthernet1/0/1] pim dm 1-7 [RouterA-GigabitEthernet1/0/1] quit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RouterA-GigabitEthernet1/0/2] pim dm [RouterA-GigabitEthernet1/0/2] igmp enable (3) 配置Switch A # 全局使能IGMP Snooping。 system-view [SwitchA] igmp-snooping [SwitchA-igmp-snooping] quit # 创建VLAN 2~VLAN 5。 [SwitchA] vlan 2 to 5 # 配置端口GigabitEthernet1/0/2 为Trunk 端口,并允许VLAN 2 和VLAN 3 通过。[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SwitchA-GigabitEthernet1/0/2]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GigabitEthernet1/0/2]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3 [SwitchA-GigabitEthernet1/0/2] quit # 配置端口GigabitEthernet1/0/3 为Trunk 端口,并允许VLAN 4 和VLAN 5 通过。[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3 [SwitchA-GigabitEthernet1/0/3]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GigabitEthernet1/0/3] port trunk permit vlan 4 5 [SwitchA-GigabitEthernet1/0/3] quit # 创建VLAN 10,把端口GigabitEthernet1/0/1 添加到该VLAN 中,并在该VLAN 内使能IGMP Snooping。 [SwitchA] vlan 10 [SwitchA-vlan10] port gigabitethernet 1/0/1 [SwitchA-vlan10] igmp-snooping enable [SwitchA-vlan10] quit # 配置VLAN 10 为组播VLAN,并把VLAN 2~VLAN 5 都配置为该组播VLAN 的子VLAN。[SwitchA] multicast-vlan 10 [SwitchA-mvlan-10] subvlan 2 to 5 [SwitchA-mvlan-10] quit

微生物实验操作基础——灭菌及无菌操作

实验十二微生物实验操作基础——灭菌及无菌操作 一、目的要求 学习灭菌的方式方法,区别几种灭菌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实验室无菌操作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知识介绍 灭菌技术sterilization 为什么要灭菌?(杂菌污染的后果) 1.营养基质或产物被消耗损失; 2.抑制生产菌的生长; 3.抑制产物的生物合成; 4.杂菌繁殖导致培养液性质(如pH)改变,造成生物反应异常。 灭菌原理与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料或设备中所有微生物的技术或工艺过程。灭菌方法有化学物质灭菌、辐射灭菌、过滤介质除菌和热灭菌等。 (一)、化学物质灭菌 通过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渗透性,或者损伤细胞膜,影响微生物细胞的正常代谢。不适合于培养基的灭菌,只适合于局部空间或某些器械的消毒。 1.无机酸、碱及盐类 酸碱的杀菌能力主要由其电离度而定,电离出得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 盐溶液的杀菌力与其浓度成正比。 (腌咸菜可以保藏很长时间而不染菌) 2.重金属盐

杀菌原理是重金属盐使细胞中蛋白质失活。 比如升汞。 服食牛奶、 鸡蛋等高蛋白含量食物可解毒。 3.氧化剂 高锰酸钾 4.有机化合物 乙醇:脱水、使蛋白质变性和沉淀,70~75%最有效。 (二)、辐射灭菌 1.紫外线: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臭氧也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X射线、γ射线:能量极高,被菌体吸收后,菌体内的水和有机物产生强烈的离子化反应,形成OH-、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物,这些过氧化物阻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导致菌体迅速死亡。 (三)、过滤介质除菌 工业上利用过滤的方法制备大量的无菌空气,供好氧微生物的深层培养使用。 (四)、干热灭菌 1.火焰灼烧法 2.干热空气灭菌法:140~160℃维持2~3h。 (五)、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条件为121℃维持20~30min。 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低温消毒法,主要应用于生产酸奶乳制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 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①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②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染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染),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观察鸡卵的结构 1.取一个鸡卵,观察其外部形态。(放大镜,气孔) 2.将鸡卵的钝段轻轻敲出裂纹,将碎裂的卵壳连同紧贴壳的膜除去,观察鸡卵的气室。(镊子,卵壳,外卵壳膜和气室) 3.用剪刀将气室下的内卵壳膜剪破。(剪刀) 4.将卵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转移到培养皿中,卵黄完整。(培养皿) 5.观察鸡卵的结构。若未见胚盘,可用镊子夹起细系带把卵黄轻轻翻转。 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⑴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来源:学|科|网Z|X|X|K] ⑵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轴和胚芽,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⑵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⑵用刀片将这粒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取一只锥形瓶(50毫升),量筒量取30毫升水注入其中,再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2.再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3.参照右图安装好试验装置,并测定水温。 4.称出一粒干燥花生种子的质量,将这粒种子放倒火焰上点燃,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倒锥形瓶底部。待这粒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6.计算:Q=CM△T=30×4.2×(t2-t1)(把测量的温度代入,得出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