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汽油发动机原理结构分析报告

摩托车汽油发动机原理结构分析报告
摩托车汽油发动机原理结构分析报告

五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典型机械构造课程报告

摩托车汽油发动机原理结构分析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号 AP1008

姓名

指导教师耿爱农

2013 年3月27日

说明书

一、摩托车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1.进气冲程

曲轴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比点移动,此时进气门已打开。由于活塞的下行,活塞上方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燃泊和空气经化油器雾化混合成可燃混合气,经进气门板吸入气缸。活塞到下止点后,进气门关闭,进气行程结束。2.压缩冲程

进气行程终了时,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使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被压缩,活塞待到上止点时,混合气的压力可达l 470kPa以上,温度可达250℃一300℃,为混合气体的燃烧作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行程活塞到上止点结束。

3.作功冲程

当压缩行程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待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的气体迅速膨胀,使气缸内的瞬时压力达2940kI)a一4410kPa,温度达1800℃一2000℃,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迫使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将高压气体的推力传给曲轴使之旋转作功,实现热能转变为

机械能。

4.排气冲程

在作功行程最后,活塞被推到接近下止点时,排气门打开,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燃烧后的废气在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活塞到上止点后,排气门关闭,这一行程结束。

排气行程结束时,——个工作循环完成。只要曲轴连续转动,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就能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

其工作原理原理如图1-1:

图1-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

(二)发动机的结构特点:

1、转速高、升功率大

发动机的容积有一定的规定系列,如:50310011253175;25013如;750和l 000等。国产50系列摩托车最大升量为50。

2、小功率发动机结构特点

(1)广泛采用二冲程发动机.其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为了提高进气量

阀或旋转圆盘阀进气系统来提高亢气效率;

(2)采用风冷却.即利用摩托车行驶的迎风进行冷却;

(3)单缸汽油机一舶采用蓄电池点火或磁电机点火;

(4)燃烧宝形状一般采用半球形结构,这种结构换气效率高、热损失小,适用高速运转。

功率发动机这杆的大、小头采用滚针轴承,适用高转速;

(5)润滑方式采用掺油雾化润滑,这种简单润滑方式会导致活塞顶积炭增多、废气污染

和润滑泊消耗量大u因此,现代摩托车上采用分离润滑装置;

(6)小功率发动机的化油器一般没有加速和省油装置;

(7)发动机在车架放男早卧式、直立式或前倾斜式。

3、金属材料采用质量轻、散热性好的铝合金来制造机体

发动机排气口接头结构原理分析

1、零件的结构与作用

这次我研究的是发动机排气口的接头,其作用是把气缸的排气口和外部的排气管连接,使气缸做工后的废气能够顺利排出。其结构是由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孔连通,两孔端面一遍与发动机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连接,起到转向作用,使排气管可以安装在适合的空间位置如图1,图2。

(图1)

图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于该零件结构比较复杂,且其承受的强度不大,而连接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硬度较低,易于加工的铝铸件作为它的毛坯,再经过钻孔,车平面打磨等加工,得到其成品零件。

一、毛坯的铸造

我们只需把毛坯的大体模型铸造出来(包括整体轮廓,大孔),要留有余量。毛坯图如图3,图4。我们可以采用砂型铸造,由于两个端面不平行,我们需要以其剖面作为分型面,经过制作木模-翻砂造型-熔化-浇注-落砂-去浇冒口清理等工序,制造出毛坯。

图3 图4

二、切削加工

由于两个端面和里面的孔是该零件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面,其他部位可以先加工,因此其加工顺序作如下安排:

钻四个小孔——攻小面上两孔的螺纹——精铣大端面——精铣大端面上的槽——精铣小端面——精镗小面上的大孔——精镗大面上的孔——检验入库

拆装总结

虽然大一时有拆装过发动机,但以前拆的比较匆忙,很多零部件的工作原理

都没有搞清楚,这次一开始拆开时,发现还有很多都不懂,只认得一些大部件,而它们的工作原理也没有很清楚,但经过这么多张嘴的讨论,很多问题都能得到了解释,要不是亲手拆开研究,真不知道外表看起来简单的发动机,里面的机构竟然结合的如此巧妙,任意一个凸起,曲面,凹槽都是经过精细的计算才定下的,每一个工作周期恰好能回到原来的位置,甚至是再小的一个螺钉,居然也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印象最深的是发动机离合器,它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组成,它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给变速箱,其中各个部件结合的巧妙程度,真的让我佩服那些机械设计师的才华,我要看明白原理尚且这么困难,他们到底是怎么凭借自己的想象而设计出来的?看来我的水平还是太低,要再加把劲才能赶得上他们的步伐。

二、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柱塞泵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轴向柱塞泵是采用配油盘配油,缸体旋转,靠变量头变量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该泵采用液压静力平衡的最佳油膜厚度设计,使缸体与配油盘、滑靴与变量头之间处于纯液体摩擦下运转,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效率高、寿命长和有自吸能力等优点。

轴向柱塞泵具有多种变量形势满足用户的要求,它广泛适用于机床锻压、冶金、工程、矿山、船舶等机械及其他液压传动系统中。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由传动轴1带动缸体4旋转,斜盘2和配油盘7是固定不动的。柱塞5均布于缸体6内,柱塞的头部靠机械装置或在低压油作用下紧压在斜盘上。斜盘法线和缸体轴线的夹角为θ。当传动轴按图示方向旋转时,柱塞一方面随缸体转动,另一方面,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显然,柱塞相对缸体左移时工作容腔是压油状态,油液经配油盘的吸油口吸入;柱塞相对缸体右移时工作容腔是压油状态,油液从配油盘的压油口压出。缸体每转一周,每个柱塞完成吸、压油一次。如果可以改变斜角θ的大小和方向,就能改变泵的排量和吸、压油的方向,此时即为双向变量轴向柱塞泵。

附图

摩托车电器系统原理简介

摩托车电器系统原理简介 一、摩托车电器系统简述 摩托车电器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源系统、点火系统、信号系统、照明系统、电启动系统、防盗系统等。 二、摩托车电器系统的特点 1、摩托车电器系统一般采用12V直流电为电源,但是有的摩托车的照明系统和点火系统采用交 流电。 2、电源设备与用电设备并联连接,而开关则串联在二者之间,各用电设备互不干扰。 3、摩托车电路普遍采用负极搭铁(接地)。 4、在电路中的连接导线均采用规定颜色,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比较方便地查找电路连接的故障。 5、在电路的连接中广泛采用插接器,在保养和检修时可以方便地断开或恢复电路的连接。 三、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的作用是给摩托车用电设备提供电能。一般由蓄电池、磁电机、电压调节器、熔断器及点火开关等组成。 ㈠蓄电池 1、蓄电池的作用 ①用作电源,当发电机供电不足时给用电设备供电; ②储存能量,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储存起来,用作在发电机供电不足时的补充; ③稳定电源系统的电压,发动机转速急剧波动时,发电机的电压波动也较大,蓄电池可以通过充电和放电吸收这种波动,稳定系统的电压。 2、蓄电池的分类 蓄电池按结构可分为开放型、密封型和干荷型。 ①开放型蓄电池又称普通铅酸蓄电池,这种蓄电池需经常检查液面高度,加注蒸馏水,定期从车上拆下进行充电等。 ②密封型蓄电池又称免维护蓄电池,在摩托车上合理使用过程中不需添加蒸馏水,接线柱腐蚀较轻,蓄电池自行放电较少,在车上使用或储存时不需要进行补充充电。 ③干荷型蓄电池又称干电瓶,其极板在干燥状态下能够长期保存电荷,在规定的保存期内(两年)如需使用,只要灌入符合规定的电解液,搁置15分钟,调整液面高度至规定值,不必进行初次充电即可使用。

油浸式变压器结构图解

结构图解 1-铭牌;2-信号式温度计;3-吸湿器;4-油标;5-储油柜;6-安全气道 7-气体继电器;8-高压套管;9-低压套管;10-分接开关;11-油箱; 12-放油阀门;13-器身;14-接地板;15-小车 电力变压器概述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当一次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就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通过铁芯导磁作用,就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二次感应电动势的高低与一二次绕组匝数的多少有关,即电压大小与匝数成正比。主要作用是传输电能,因此,额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是一个表现功率的惯用值,它是表征传输电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现在较为节能的电力变压器是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其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最终能否确保空载损耗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当在产品结构布置时,除要考虑非晶合金铁心本身不受外[3]力的作用外,同时在计算时还须精确合理选取非晶合金的特性参数。国内生产电力变压器较大的厂家有特变电工等。 供配电方式: 10KV高压电网采用三相三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方式。

用户变压器供电大都选用Y/Yno结线方式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运行方式,可实现三相四线制或五线制供电,如TN-S系统。 电力变压器主要部件及作用①、普通变压器的原、副边线圈是同心地套在一个铁芯柱上,内为低压绕组,外为高压绕组。(电焊机变压器原、副边线圈分别装在两个铁芯柱上) 变压器在带负载运行时,当副边电流增大时,变压器要维持铁芯中的主磁通不变,原边电流也必须相应增大来达到平衡副边电流。 变压器二次有功功率一般=变压器额定容量(KVA)×0.8(变压器功率因数)=KW。 ②、电力变压器主要有: A、吸潮器(硅胶筒):内装有硅胶,储油柜(油枕)内的绝缘油通过吸潮器与大气连通,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以保持变压器内部绕组的良好绝缘性能;硅胶变色、变质易造成堵塞。 B、油位计:反映变压器的油位状态,一般在+20O左右,过高需放油,过低则加油;冬天温度低、负载轻时油位变化不大,或油位略有下降;夏天,负载重时油温上升,油位也略有上升;二者均属正常。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 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答: 2画出四冲程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它与理论示功图有什么不同?说明指示功的概念和意义。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随温度等因素影响会变大,而且实际循环中还存在泄露损失.换气损失燃烧损失等,这些损失的存在,会导致实际循环放热率低于理论循环。指示功时指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Wi,指示功Wi反映了发动机气缸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所获得的有用功的数量。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强化系数PmeCm. 第二章

1为什么发动机进气门迟后关闭.排气门提前开启?提前与迟后的角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进气门迟后关闭是为了充分利用高速气流的动能,从而实现在下止点后继续充气,增加进气量。排气门提前开启是由于配气机构惯性力的限制,若在活塞到下止点时才打开排气门,则在排气门开启的初期,开度极小,废弃不能通畅流出,缸内压力来不及下降,在活塞向上回行时形成较大的反压力,增加排气行程所消耗的功。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同样的自由排气时间所相当的曲轴转角增大,为使气缸内废气及时排出,应加大排气提前角。 2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时如何界定的? 答:1)自由排气阶段: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于排气管内压力的这个时期。 强制排气阶段:废气是由活塞上行强制推出的这个时期。 进气过程:进气门开启到关闭这段时期。 气门重叠和燃烧室扫气:由于排气门迟后关闭和进气门提前开启,所以进.排气门同时

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原理

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原理 化油器: (2) 曲轴箱: (4) 缸头: (4) 配气机构: (5) 活塞: (8) 强制风扇: (11) 连杆、曲轴: (11) 电气系统、点火装置、点火正时 (12) (1)电气系统 (12) (2)点火装置是如何工作的? (14) (3)什么是点火正时? (14) 变速和传动系统 (15) (1)为什么需要变速器和离合器? (15) (2)变速器工作原理 (15) (3)踏板车上的一次变速传动机构 (15) (4)离合器 (17) (5)踏板车上的二次变速传动机构 (18) 启动机构 (20) (1)脚启动机构 (20) (2)电启动机构 (21) 图1-1新大洲GY6-125发动机

图1-2江门中裕GY6发动机 也许大多数人都曾感受,当我们还是菜鸟时,我们甚至连化油器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菜得连怠速都不会调整。现在,也许将来,我们仍然会很菜,摩托车上的技术总是不断更新发展着,作为机车羔羊这样一个网站,我们的初衷就是提供一个大家交流学习的场所,不断提高大家的机车知识、普及机车文化。 作为一个摩托车手,具有一些发动机知识是必要的。在这里,我们试图做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图解,把我们知道的告诉大家,也许它确实是很初步,但是,也许它对摩托菜鸟会很有用。而且以后,我们希望我们之中的好手,提供这方面的文章,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这次我们首先要提供的是GY6的资料,图1-1,图1-2是两个GY6发动机。图1-1是用于新大洲白雪公主的GY6,图1-2是江门中裕产的。GY6在国内按照国家规定的汽油机型号标示方法,一般摩托厂家标式为XX152QMI,例如JC152QMI,其中JC是金城厂的缩写、1是指单缸、52是指缸径、Q指强制风冷。 我们首先要提供的是GY6的资料,一方面因为它是目前国内踏板上最普遍的发动机。另一方面,虽然它是很老的设计,但是由于它的简单和可靠,所以可以做为我们了解的第一个对象。当你了解了GY6发动机结构,再去看本田水冷大鲨、株洲雅马哈凌鹰等车,就会感觉容易许多。GY6的参数几乎是固定的:缸径52.4X57.8mm,压缩比9.2:1,但是国内生产的GY6,功率和扭距都远远不及光阳原厂,参数高低不一,有的标示最大功率可达 6.2KW/7500r,有的则只能达到5.4KW/7500r,但其共同点几乎是都是在4000转时达到最大扭距,踏板的起步转速一般是2700转,所以感觉GY6起步还是较为有力的。另一共同点是7500转时达到峰值功率,所以GY6的最大转速并不高。 化油器: 化油器的功用是产生适宜浓度的可燃混和气。目前国内GY6踏板大都使用等真式化油器,且一般都带自动加浓装置(又叫电子风门),如下图2-1所示:

摩托车发动机技术及工作原理

摩托车发动机技术及工作原理 (一)摩托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概述 1.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第一行程-进气行程 活塞在上止点前某一规定曲柄转角时,进气门开启,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汽缸。当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排气阀则在上止点某一规定的曲轴转角时关闭,同

时活塞上方的汽容积增大,使汽缸形成真空度,可燃混合气继续通过进气门吸入。当活塞行至下止点后某一规定曲柄转角时,进气门关闭。此时,进气工作过程结束。 (2)第二行程-压缩行程 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当进气工作过程终了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汽缸内的可燃混台气形台被压缩。 (3)第三行程-翻烧膨胀作功行程 在压缩行程,当活塞向上行至上止点前某-规定曲柄转角时,火花塞电极间发出火花,将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着的可燃混合旬吏汽缸内的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活塞则在此高温高压气压的作用下,再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且通过连杆驱使曲轴旋转而做有用功。 (4)第四行程-排气行程 在燃烧膨胀行程,当活塞行至下止点前某一规定曲轴转角时,扫汽阀开启,废气即通过排气门开始排出。曲轴仍继续旋转,并推动活塞再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将废气推出汽缸。此排气过程直到活塞行至上止点后某一规定曲轴转角,扫汽门被关闭时终止。 2.四冲程发动机优缺点 (1)优点 进气、压缩、膨胀(爆发)、排气各过程各自单独进行,因此工作可靠效率高,稳定性好。低速至高速的转速范围大(500-1000r/min以上)。不存在二冲程发动机那样的窜气回流损失,燃油消耗率低。低速运转平稳,依靠闰渭系润滑,不易过热。进气就压缩过程时间长,容积效率及平均有效压力高。热负荷比二冲程发动机小。不用担心变形和烧蚀问题。扫漫大,可设计成大功率发动机。 (2)缺点 气门配气机构复杂,零部件多,保养困难;机械噪声大;由于曲轴旋转二圈爆发1次,所以旋转平衡不稳定。

踏板车无级变速离合器详解

踏板车无级变速离合器详解(无级变速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1、无级变速系统技术及原理分析

1.1、无级变速机构简介 无级变速动力传递机构主要由前传动和后传动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前传动由前带轮、后带轮、V带3大件组成;后传动由后齿轮箱内的末级齿轮轴、双联齿轮、动力输入 轴组成。在前传动与后传动之间,由重锤式干式自动离心式离合器来联接或切断动力。 前传动机构既是动力传递机构,又是无级自动变速机构。前带轮由主动盘、强制冷却风扇、空心轴套、离心滚柱、定位板、移动盘组成。后带轮由固定盘、移动盘以及离心力控制弹 簧组成。传动带内侧有齿牙(不属于同步带),传动带在前、后带轮之间,既是动力传递件,又是无级变速件。 后传动是一个二级减速传动箱,它是将前传动输入的转速在此进行二级减速增矩后,把动 力传递给后轮轴。 V带无级变速系统(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以下简称CVT)目前广泛用于踏板车的传动系统中。该系统与我们常见的有挡变速系统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a)操作 简单、平稳舒适。CVT系统传动比的变化只需由油门控制曲轴转速就可以达到,并可实现传动比的连续变化,没有有挡变速系统所必需的离合、变挡等操作和传动比突变造成的冲击。 b)CVT系统在设计范围内减速比可连续变化,使摩托车在使用时,发动机转速保持在比 较理想的范围内,有利于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污染。 1.2、CVT与动力系统的分析 传动系统与动力系统的匹配是摩托车取得良好性能的重要途径。CVT系统具有连续的动力

输出和无级变速的动力特性,相比有挡式变速系统更容易达到比较理想的综合性能,但考 虑到摩托车使用时各种工况的复杂性,CVT系统与动力系统的匹配也是一个必须考虑油耗、排放、加速性、最高车速等多种因素并折衷取舍的复杂问题。这就必须仔细设定CVT系统的主要规格:最大减速比(imax)、最小减速比(imin)、二次减速比(i2)以及CVT 主动轮上的离心式转速感应调控机构和从动带轮上的转矩感应机构。 荷转矩的比例放大器,其比例系数取决于转矩感应机构转矩斜槽的升角和工作半径。比例 系数的大小可是定量,也可随斜槽升角的改变而改变,以更好地适应运行工况要求,提高 系统效率。CVT主动带轮上的离心式转速感应调控机构是发动机输入转速和输出的主动轮轴向力的比例控制器,其比例系数由离心滚子滑道轨迹和离心滚子运转半径来决定。在设 计以上参数时,必须考虑在各种不同的转速、转矩工况下主从动带轮作用力的平衡关系, 以及由此给整车油耗、排放、动力性带来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当摩托车在加速初期CVT处于接近最大减速比状态,到了最高车速时则处于最小减速比状态,但二者都需要再经过二次减速才能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输到后轮。 所以3者必须互相匹配才可能得到最佳性能。下面我们来分析CVT系统减速比的设定与整车动力性能的关系。 a)加速性 摩托车行驶时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 发动机输出转矩克服行车阻力后剩余的用于加速。发动机加速之初CVT处于最大减速比状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化? 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 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 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 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3.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废气温度升高。负荷增大Tr增大;n升高Tr增大,∈+,膨胀比增大,Tr减小。 4.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

形成的原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 2.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 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 4.涡流和节流损失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成压力损失。分隔式燃烧室,工质在主副燃烧室之间流进、流出引起节流损失 5.泄露损失活塞环处的泄漏无法避免 5.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减少工质比热容、燃烧不完全及热分解、传热损失、提前排气等带来的损失。措施:提高压缩比、稀释混合气等 6.为什么柴油机的热效率要显著高于汽油机? 柴油机拥有更高的压缩比, 7.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定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质量的

摩托车电器四小件工作原理

目录 第一章电工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二节电工与电功率 第三节电容器及其充放电 第四节晶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第五节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第六节晶闸管及其应用 第二章摩托车点火器系统 第一节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 2.1.1 交流点火器 2.1.2 直流点火器 2.1.3 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的特性 2.1.4 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的故障检修 第二节晶体管点火系统 2.2.1 晶体管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2.2.2 晶体管点火系统的检修 第三节微电脑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2.3.1 常见的几种点火电路的缺点 2.3.2 微电脑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第三章磁电机和调压器系统 第一节磁电机系统 3.1.1 磁电机的结构 3.1.2 磁电机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磁电机的整流和调压 第三节磁电机供电系统常见故障 第四节三相磁电机和调压器 3.4.1 三相磁电机的工作原理 3.4.2 三相磁电机的整流和稳压 3.4.3 三相交流磁电机常见故障 第四章摩托车起动继电器 第一节起动继电器的主要结构 第二节摩托车起动系统控制原理 第三节电起动系统中起动继电器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五章摩托车点火线圈 第一节高压线及火花塞帽 第二节点火线圈 5.2.1点火线圈的构造 5.2.2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 5.2.3点火线圈的保养与检修

第一章 电工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流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其数学式为: I=R U (1-1) 式中 I :导体中的电流(A ); U :导体两端电压(V ); R :导体的电阻(Ω)。 例1.1 已知某白炽灯的额定电压是220V ,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碍为 1210Ω,试求流过的灯丝的电流。 解:I=R U =1210 220≈0.18(A) 2、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是含有电源的闭合电路。如图1-1所示。E 代表电源电动势, r 代表电源内阻。 图1-1 最简单的全电路 图1-2 电源的输出特性 全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整个电路(即内、外 电路)的电阻成反比。其数学式为: I=r R E (1-2) 式中 I :电路中的电流(A );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本总结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1.实际工质的影响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比热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且燃烧后生成CO2、H2O等气体,这些多原子气体的比热又大于空气,这些原因导致循环的最高温度降低。加之循环还存在泄漏,使工质数量减少。实际工质影响引起的损失如图中Wk所示。这些影响使得发动机实际循环效率比理论循环低。 2.换气损失 为了使循环重复进行,必须更换工质,由此而消耗的功率为换气损失。如图中Wr所示。其中,因工质流动时需要克服进、排气系统阻力所消耗的功,成为泵气损失,如图中曲线rab’r 包围的面积所示。因排气门在下止点提前开启而产生的损失,如图中面积W所示。 3.燃烧损失 (1)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实际循环中燃料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喷油或点火在上止点前,并且燃烧还会延续到膨胀行程,由此形成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 (2)不完全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会有部分燃料、空气混合不良,部分燃料由于缺氧产生不完全燃烧损失。 (3)在高温下,如不考虑化学不平衡过程,燃料与氧的燃烧化学反应在每一瞬间都处在化学动平衡状态,如2H2O=2H2+O2等,由左向右反应为高温热分解,吸收热量。但在膨胀后期及排气温度较低时,以上各反应向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上述过程使燃烧放热的总时间拉长,实质上是降低了循环等容度而降低了热效率。 (4)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汽缸壁和工质之间始终存在着热交换,使压缩、膨胀线均脱离理论循环的绝热压缩、膨胀线而造成的损失。 (5)缸内流动损失。指压缩及燃烧膨胀过程中,由于缸内气流所形成的损失。体现为,在压缩过程中,多消耗压缩功;燃烧膨胀过程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气流阻力,使作用于活塞上做功的压力减小。 二、充量系数 衡量不同发动机动力性能和进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定义为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影响因素: 1.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Pa 2.进气门关闭时缸内气体温度Ta 3.残余废气系数 4.进排气相位角 5.压缩比 6.进气状状态 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1.降低进气系统阻力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和进气门所组成。减少各段通路对气流的阻力可有效提高充量系数。(1)减少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1)进气马赫数M 不超过0.5受气门大小、形状、升程规律、进气相位等因素影响2)减少气门处的流动损失增大气门相对通过面积,提高气门处流量系数以及合理的配气相位是限制M值、提高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增大进气门直径可以扩大气流通路面积;增加气门数目;改进配气凸轮型线,适当增加气门升程,在惯性力容许条件下,使气门开闭尽可能快;改善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2)减少进气道、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的阻力

摩托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器部件

摩托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器部件,它为整车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这就是整流稳压器,即我们俗称的“硅整流”。整流就是将交流电压变为直流电压,稳压就是将发电机输出的不稳定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内,实现这两个功能的器件我们就称之为整流稳压器。摩托车整流稳压器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但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摩托车仍使用技术上存在缺陷的削波短路型整流稳压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和新元器件的出现,改进整流稳压器的性能有了可能,因此新一代的开关型整流稳压器已研制成功并面世,人们已开始认识并使用它,相信不久它就能全面替代削波短路型整流稳压器了。 在未发明二极管前,摩托车只能采用复杂的激磁直流发电机,使用机械调压, 就是用继电器调节激磁电流的大小,是一种简单的开关调压电路。二极管发明后,人们试着采用简单一点的激磁交流发电机,同时用机械调压,后来慢慢用电子调压替代了它。这就是现在汽车上用的调压方式。为什么早期摩托车要用结构复杂的激磁交流发电机而不用结构简单小巧、故障率极低的永磁交流发电机呢?因为永磁交流发电机的磁场与线圈是固定的,输出电压和频率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成正比变化,范围极宽,无法象激磁交流发电机一样用调整激磁电流大小的方法从内部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只能发出电压后再予以稳压,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实现。但后来因小功率永磁交流发电机结构简单,故障率少,还是被广泛用到了摩托车上。 最早的永磁交流发电机用整流稳压器是不带稳压功能的,只有四个二极管,即全波整流,它全靠电瓶稳压(如XF250 )。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过二极管桥式整流直接给电瓶充电,充电电压就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转速变化很大,电压跟电流都远远超过电瓶正常的充电电压和电流,由于电瓶特有的稳压性能,所以电压能够稳定在合适的范围,但这是以电瓶的寿命为代价的(一般一年就损坏了,而电瓶的设计寿命为三年)。发动机运转当中,如果电瓶突然断开,所有用电设备便会即刻烧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瓶稳压性能逐渐失去,电压逐渐升高,很容易烧毁用电设备。 因全波充电容易过充,就出现了半波充电,即只有一个二极管的整流器。因半波充电晚上电力不足,所以大灯只能由发电机交流直接供电,如早期的铃木A100 、本田CG125 等。半波充电也存在着问题:白天行驶时,电瓶仍然过充,于是就在照明线上接有泄流电阻,将电流通过电阻发热泄放掉,以免电瓶早期损坏(但也不能用密封电瓶,否则极易充坏);晚上,低速时大灯昏暗,而且灯光随着转速变化而变化,照明效果不理想,眼睁睁看着电能浪费,而灯光依然暗淡。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电子整流稳压器。这种整流稳压器采用并联方式稳压,也就是削波短路稳压。如12V 车型,当输出电压高过15V 时,可控硅导通,输入电流通过可控硅下地,输出电压不再升高,仍保持15V ;当负载用电导致输出电压下降,低于15V 时,可控硅截止,输入电流供给负载,如此反复,使电压保持15V 。这种方式使永磁交流发电机的稳压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摩托车性能有一个质的提高,不论是电瓶寿命,还是灯光亮度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电子整流稳压器分为全波和半波稳压。全波整流稳压器同时对正负半波进行削波稳压,将输出的正半波和负半波都利用来给整车及电瓶供电,能量充足,故可使用像汽车一样的直流照明(如FXD125 、QJ125 、铃木王等)。半波整流稳压器对负半波进行削波达到稳压的目的,而将输出的正半波用来给电瓶充电,此稳压整流器供电能力较差,不能使用直流照明,只能使用灯光亮度随转速变化而变化的交流照明方式(如豪迈125 、嘉陵70 、AX100 ),但电瓶耐用。我们顺便提一下,摩托车不管是交流供电还是直流供电,使用的发电机功率基本一样,只是接线方式和使用的整流器不同而已。如要将交流供电改为直流供电,只需换个整流器并改一下线路即可(小功率发电机除外)。很多车发电量大,使用改进后的开关稳压半波整流器,怠速灯光也很亮,就没有必要改直流了。

踏板摩托车构造

1 踏板摩托车构造 23楼新增踏板车传动箱盖内部实物图 图1-1 新大洲GY6-125发动机 图1-2 江门中裕GY6发动机(江门联合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 (转.希望大家看了有点帮助)也许大多数人都曾感受,当我们还是菜鸟时,我们甚至连化油器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菜得连怠速都不会调整。现在,也许将来,我们仍然会很菜,摩托车上的技术总是不断更新发展着,作为机车羔羊这样一个网站,我们的初衷就是提供一

个大家交流学习的场所,不断提高大家的机车知识、普及机车文化。 作为一个摩托车手,具有一些发动机知识是必要的。在这里,我们试图做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图解,把我们知道的告诉大家,也许它确实是很初步,但是,也许它对摩托菜鸟会很有用。而且以后,我们希望我们之中的好手,提供这方面的文章,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这次我们首先要提供的是GY6的资料,图1-1,图1-2是两个GY6发动机。图1-1是用于新大洲白雪公主的GY6,图1-2是江门中裕产的。GY6在国内按照国家规定的汽油机型号标示方法,一般摩托厂家标式为XX152QMI,例如JC152QMI,其中JC是金城厂的缩写、1是指单缸、52是指缸径、Q指强制风冷。 我们首先要提供的是GY6的资料,一方面因为它是目前国内踏板上最普遍的发动机。另一方面,虽然它是很老的设计,但是由于它的简单和可靠,所以可以做为我们了解的第一个对象。当你了解了GY6发动机结构,再去看本田水冷大鲨、株洲雅马哈凌鹰等车,就会感觉容易许多。GY6的参数几呼是固定的:缸径52.4 X 57.8mm,压缩比9.2:1,但是国内生产的GY6,功率和扭距都远远不及光阳原厂,参数高低不一,有的标示最大功率可达 6.2KW/7500r,有的则只能达到5.4KW/7500r,但其共同点几呼是都是在4000转时达到最大扭距,踏板的起步转速一般是2700转,所以感觉GY6起步还是较为有力的。另一共同点是7500转时达到峰值功率,所以GY6的最大转速并不高。

主变压器结构、各部件作用

运行培训教案 主变压器结构、各部件作用 运行部 二〇一〇年八月

主变压器结构、各部件作用 一、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变压器是一种改变交流电源的电压、电流而不改变频率的静止电气设备,它具有两个(或几个)绕组,在相同频率下,通过电磁感应将一个系统的交流电压和电流转换为另一个(或几个)系统的交流电压和电流而借以传送电能的电气设备。通常,它所连接的至少两个系统的交流电压和电流值是不相同的。 由此可见,变压器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而工作的交流电气设备。主变压器系统由线圈、铁芯、主变油箱、变压器油、调压装置、瓦斯继电器、油枕及油位计、压力释放器、测温装置、冷却系统、潜油泵等组成。另外,主变压器还安装了气相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每周对变压器油进行溶解气体检测,以便判断设备运行状况。 变压器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电力变压器、工业用变压器及其他特种用途的专用变压器;按绕组与铁芯的冷却介质不同可分为油浸式变压器与干式变压器;按铁芯的结构型式不同可分为心式变压器与壳式变压器;按调压方式不同可分为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与有载调压变压器;按相数不同可分为三相变压器与单相变压器;按铁芯柱上的绕组数不同可分为双绕组变压器与多绕组变压器;按不同电压的绕组间是否有电的连接可分为独立绕组变压器与自耦变压器等等。 二、变压器的各部件作用 我厂500kV主变压器由日本三菱公司生产,共19台(一台备用)型号为SUW的单相、双卷、油浸式水冷无载分接升压壳式变压器组,三台单相变压器以Y0/△—11型接线组成与发电机组成单元接线,额定容量3×214MVA,额定电压550/18kV,无载分接范围550—4×%,阻抗电压15%。高压侧出线经高压套管与SF6绝缘封闭母线联接,变压器中性点三相经穿墙套管联接在 B 相主变室经电缆接地;变压器的冷却方式为强迫油循环水冷(ODWF);每台单相变压器共三组冷却器,运行方式为两台优先、一台备用。主变压器高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低压侧经软连接辫与离相封闭母线联接,高压侧通过SF6管道母线与500kV电缆联接。 表1.主变压器主要参数

汽车发动机原理名词解释

123发动机理论循环:将非常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次要因素后建立的循环模式。 循环热效率:工质所做循环功与循环加热量之比,用以评定循环经济性。 指示热效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有效热效率: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 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对活塞所作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有效性能指标:以曲轴对外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 有效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有效功。 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的比值。 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在一个循环中输出的指示功。 平均有效压力 me p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在一个循环中输出的有效功。 有效转矩: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 指示燃油消耗率:每小时单位指示功所消耗的燃料。 有效燃油消耗率: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 指示功:气缸内每循环活塞得到的有用功。 有效功:每循环曲轴输出的单缸功量。 示功图:表示气缸内工质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的图像。p V -图即 为通常所说示功图, p ?-图又称为展开示功图。 换气过程:包括排气过程(排除缸内残余废气)和进气过程(冲入所需新鲜工质,空气或者可燃混合气)。 配气相位:进、排气门相对于上、下止点早开、晚关的曲轴转角,又称进排气相位。 排气早开角:排气门打开到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排气晚关角: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进气早开角:进气门打开到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进气晚关角: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气门重叠:上止点附近,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着地现象。 扫气作用:新鲜工质进入气缸后与缸内残余废气混合后直接排入排气管中。 排气损失:从排气门提前打开,直到进气行程开始,缸内压力到达大气压力前循环功的损失。 自由排气损失:因排气门提前打开,排气压力线偏离理想循环膨胀线,引起膨胀功的减少。 强制排气损失:活塞将废气推出所消耗的功。 进气损失:由于进气系统的阻力,进气过程的气缸压力低于进气管压力(非增压发动 机中一般设为大气压力),损失的功成为进气损失。 换气损失: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 泵气损失:内燃机换气过程中克服进气道阻力所消耗的功和克服排气道阻力所消耗的功的代数和。不包括气流对换气产生的阻力所消耗的功。 充量系数: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理论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之比。 进气马赫数M :进气门处气流平均速度与该处声速之比,它是决定气流性质的重要参数。M 反映气体流动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是分析充量系数的一个特征数。当M 超过一定数值时,大约在0.5左右,急剧下降。应使M 在最高转速时不超过一定数值,M 受气门大小、形状、生成规律、进气相位等因素影响。 增压比:增压后气体压力与增压前气体压力之比。 增压:利用增压器提高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压力。 增压度:发动机在增压后增长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 4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抵抗爆燃的能力,用辛烷值表示。 干点:汽油蒸发量为100%时的温度。 自然点:柴油在没有外界火源的情况下能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 凝点:柴油失去流动性而开始凝固的温度。 热值:单位量(固体和液体燃料用1kg ,气体燃料用1)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发出的热量。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成为高热值,气态时为低热值。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燃料在气缸中生成的水均为气态,所用热值均为低热值。 理论空气量:1kg 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最少空气量。 过量空气系数:燃油燃烧实际供给的空气量(L )与完全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空燃比:燃油燃烧时空气流量与燃料流量的比。 5喷油器的流通特性:喷孔流通截面积与针阀升程的关系。 喷射过程:从喷油泵开始供油直到喷油器停止喷油的过程。 供油规律:供油速率随凸轮轴转角(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喷油规律:喷油速率随凸轮轴转角(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喷油提前角:燃油喷入气缸的时刻到活塞上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 燃油的雾化:燃油喷入燃烧室内后备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 燃烧放热规律:瞬时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百分比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 瞬时放热速率:在燃烧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单位时间内(或曲轴转角内)燃烧的燃油所放出的热量。 累积放热百分比:从燃烧开始到某一时刻为止已经燃烧的燃油与循环供油量的比值。

常见摩托车CDI点火器原理和电路知识

常见摩托车CDI点火器原理和电路知识 摩托车C DI点火器,因线路简单、可靠,在摩托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被大量采用。可能有人认为只有低档摩托车才用C DI点火系统,其实有许多高档摩托车也使用C DI 点火器,尤其是越野摩托车都使用C DI点火系统,这种点火器不会因蓄电池没电或损坏,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有很多C DI点火器的科技含量是很高的,且电子线路相当复杂,所以说C DI点火器是一个繁简不一的庞大“家族”。 为了防止C DI点火器内的电子线路及电子元件因受到潮湿或震动而出现故障,多用树脂胶封固。要分解剖析C DI点火器内部的电子线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有些人并不了解内部的电子线路工作原理。虽然C DI点火器都是利用电容器充放电原理,使点火线圈感应产生高压电火花,来点燃发动机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体的,但是C DI点火器内的电子线路却是各种各样。有些C DI点火器的外部接线一样或类似,可C DI 点火器内的电子线路却不一定相同,有的甚至相差甚远。 我多年来剖析了大量C DI点火器,依据实物测绘出了多种C DI点火器电路图。也依据分析的电路原理图修复过各种C DI点火器,同时也按照剖析的电路图制作过C DI 点火器(有时是为验证所测绘出的电路图的正确性)。为了使广大摩友深入了解各种C DI点火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便在维修实践中能灵活选用或代换。下面我将多年剖析积累的各种C DI点火器电路介绍给大家,C DI点火器,按触发方式可分为自触发和它触发两种,按触发脉冲工作方式可分为正触发和负触发两种。 一、自触发式C DI点火器

自触发式C DI点火器是用一个点火电源线圈充电兼触发的C DI点火器,一般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正脉冲给电容器充电,输出的负脉冲去触发可控硅导通,使被充电的电容器通过点火线圈放电来产生电火花。图1是WD2型自触发式C DI点火系统的接线图,图2是W D2型自触发式点火器剖析的电路原理图。济南轻骑Q M50Q-D型、轻骑木兰50等摩托车采用的就是这种C DI点火器。实践中还发现有些轻骑系列摩托车虽然使用的是WD2型C DI点火器,但所用的引线颜色与图2的不同,图2中的白色线他们用的是白/红线;图2中蓝色线他们用的是蓝/红色线,其余引颜线色与图2所标线色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的充电触发线圈是有搭铁接地端的,而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是没有搭铁接地端的,如图2所示的蓝色线是不搭铁接地的。否则,如果蓝色线接地,当线圈输出交流电负半周时,负脉冲触发信号电流经线圈b端可直接经过蓝色线和图2中的二极管VD2到线圈的a端,从而出现短路,使得可控硅S C R触发极电路没有触发电流,可控硅S C R就不能被触发导通,点火器也就不能正常工作。 图3是C D501型自触发式点火系统接线图,图4是C D501型自触发式C DI点火器剖析的电路原理图。也有的轻骑Q M50Q—D型、轻骑木兰50型等摩托车采用这种C DI 点火器。图4与图2的区别是图4中的点火电源充电触发线圈是没有搭铁接地端的,而点火线圈初级、次极是有接地端的。否则,如果充电触发线圈有接地端,同样会使线圈输出的交流电负半周脉冲直接经过b端到地,经过d端黑色线和图4中的二极管VD2到白色线,线圈的a端而短路。使得可控硅S C R的触发极回路得不到触发电流,使得可控硅S C R无法导通。通过上面所述,图2与图4这两种点火系统中的C DI点火器、点火充电触发线圈和点火线圈是不能直接互换的。 铃木F A50型摩托车也采用图4这种点火器电路,但所用的线色与图4所标的线色不同,F A50型摩托车C DI点火器的线色是图4中的a端用黑/红色线;b端用红/黑色线;c端用黑/黄色线;d端用黑/白色线搭铁接地。国产玉河50型也采用图4点火器电路,线色是图4中的a端用蓝色线;b端用红色线;c端用绿色线;d端用黑色线搭铁接地。铃木TR125型摩托车采用的点火器电路与图4基本相同,与图4不同的是采用的C DI点火器不是图4的四线制,而是五线制C DI点火器,多用一根独立的熄火线接点火开关。T R125型C DI点火器电路比图4C D501型点火器电路多用了一个二极管VD5,见图4中的虚线框部分电路,在二极管的阴极引出一根黑/黄色线接点火开关。TR125型C D I点火器的引线颜色是把图4中的c端用白/蓝色线接点火线圈;黑/黄色线接点火开关;其余引线颜色与铃木F A50型点火器引线颜色相同。F A50型车 可直接使用T R125型车上的点火器和点火线圈;T R125型车也可用F A50型车上的点火线圈,如使用F A50点火器时,只要将T R125车上的黑/黄色线改接到黑/红线上即可。铃木系列摩托车有很多车型的点火系统,用的是将图4中的C D501型自触发式C DI点火器电路与点火线圈组合制成一体。只从组合点火器引出a、b两个端子,点火线圈的初级和次极的一端接在一起,并一起焊接在铁芯上。A端用黑/红色引线;b

踏板摩托车构造

(1)为什么需要变速器和离合器? 我们在前边内容讲到,曲轴连杆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那么,曲轴的动力是如何传递到后轮的呢?我们知道,曲轴的旋转转速是很高的,2200转左右车子才起步,显然,后轮是不可能以这样的转速动作的,我们需要获得不同转速下的不同车速和扭矩,这个功能就由变速系统来完成。 除此之外,当我们飞驰时,我们需要将动力传送到后轮,当我们要停下来时,则需要能够切断动力,这个动作是由离合器来完成的。离合器在变速系统与传动系统之间,起一个柔和地传递动力(切断动力)的作用。 (2)变速器工作原理 在讲解实际的GY6变速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这样会比较容易理解后述部分。简单地说,变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来设计的:小齿轮(或小带轮)为主动轮传动大齿轮(或大带轮),则转速降低扭矩增加;大齿轮(或大带轮)为主动轮传动小齿轮(或小带轮),则转速增高扭矩降低。该原理不仅仅适用于踏板车变速器,而且适用于跨骑车变速器。 踏板车上的无级变速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当皮带在前主动轮、后从动轮上发生直径变化,车速和扭矩就发生相应变化。 (3)踏板车上的一次变速传动机构 踏板车上使用的是离心式无级变速器、离心式自动离合器,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出,变速和离合都是利用离心力来完成。图10-1是GY6的变速传动系统部分(皮带轮)。 图10-1 皮带轮部分结构

如图10-1所示,皮带轮主要是由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两部分组成。图中部件1是从动皮带轮组件,部件2是从动板组件,部件3是离合器外套,部件1、2、3共同组成从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在有些书上又叫"传动皮带轮"。部件4是滑动式驱动盘(有的书上叫滑动主动盘),部件5是配重滚子(台湾叫普利珠),部件6是斜坡板(又叫滑动板),部件7是斜坡板边件(有的书上叫滑动片),部件8是驱动皮带扇叶盘(有的书上叫主动盘),部件4、5、6、7、8构成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在有些书上又叫"驱动皮带轮"。各位看官看到这儿,可能会觉得比较麻烦,怎么这么多叫法,我想这是各个厂家自己的喜好吧。 图10-2、图 10-3给出了上述一些零件的实物图。 注意:皮带安装时的方向记号 工作过程:(如图10-1)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惯性离心力增大,离心滚珠(部件5)沿斜坡板(部件6)由里向外滚动,使滑动主动盘(部件4)向主动盘(部件8)方向滑动,同时V形皮带向外挤压,这样一来,V形皮带的直径由小变大。与此同时,由于V形皮带的内周长是一定的,在皮带张力的作用下,从动皮带轮克服弹簧压力,使滑动从动盘沿轴向离开从动盘,致使从动皮带轮上的V形皮带包角直径减小,此时车速升高。反之,当发动机转速下降时,由于惯性离心力的减小,以上部件做相反动作,致使V形皮带的前后半径发生相反变化,此时车速减慢。 讲起来比较枯燥,在这儿大家只要了解它的组成就行了,如果有机会打开发动机边盖(左曲

摩托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照片图解word资料11页

摩托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照片图解 气缸、活塞: 图6-2 气缸的另一视角图 GY6气缸如图6-1所示。我们从图6-1可以看到,在气缸体边上有槽(或叫正时链条通道),正时链条从此通过到达气缸头,其中还要安装链条的导板片(图6-3a)、链条张紧器(图6-3b)。图6-1中我们可以看到气缸正前方有一个孔,它是用来安装正时链条的链条调整器总成的,链条调整器总成如图6-3所示。当正时链条发生磨损松动及异响时,我们可以通过链条调整器来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 图6-3a 导板片图6-3b 链条张紧器 图6-3 GY6链条调整器总成 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过曲轴箱,在实际的安装中,图6-1所示的气缸,应该是反过来朝下安装在曲轴箱上的。在图6-1中,气缸中间圆形的缸套部分,就是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动的空间。我们没有找到GY6活塞的专门图片,但图6-4给出了一些活塞的照片,图6-5给出了一组活塞环的照片。 一组活塞图片图6-5 一组活塞环图片 见图6-4,活塞上有环槽部,用来安装活塞环。活塞环分气环、油环。GY 6有二道气环,一道油环。气环是用来防止燃烧室气体进入曲轴箱,而油环是用来防止润滑机油窜入燃烧室的。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活塞顶部有两个倾斜凹坑?你想一想吧,答案是:避免活塞位于气缸上止点时与进排气门相撞而设置的。国产上述GY6配件零售价格:缸体大约是¥200多块,国产的活塞价格大约是¥40左右,活塞环¥70左右。合资的和进口的就贵许多,甚至数倍。BH GY6强制风扇:在上述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躲在屁股下座垫下发动机里的某些真面目,但是也许会有超级菜鸟问,我还是看不到呀!是的,气缸头和气缸是被包围起来的,像巴基斯坦的妇女,永远戴着一层面纱,这个面纱就是:发动机风扇导风罩,如图7-1所示。图7-2是风扇盖。图7-3是各种冷却风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