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知识要点

信号知识要点
信号知识要点

视频信号基础常识

各种视频信号格式及端子介绍 RF/AV/SVIDEO/YUV/VGA/RGB/RGBS/DVI/HDMI/ 视频信号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显示信号,但您并不一定对各种视频信号有所了解。因为国内用到的视频信号格式和端子非常有限,一般就是复合视频和S端子,稍高级一些的就是色差及VGA。对于那些经常接触国外电器和二手设备的朋友,就会遇到各种希奇古怪的信号端子,我们也经常接到读者这方面的提问。请读者注意:我们这 里所说的视频信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带宽只有5MHz的视频信 号,而是泛指能作为输入输出的显示信号。本文试图把常用视频 信号做一简单叙述,有不全和不对的地方请读者朋友指出。 一、各种视频信号 复合视频信号(Video) 复合视频信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视频信号,它在 一个传输信号中包含了亮度、色度和同步信号。由于彩色编码的 不同,复合视频又有PAL、NTSV、SECAM制式之分。复合视频信号本身的带宽只有5MHz (NTSC制式带宽仅4.5MHz),中间又加了彩色副载波信号(NTSC制为3.58MHz,PAL 和SECAM制为4.43MHz),正好落在亮度信号带宽之内,占去了一部分亮度信号,又造成 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使得复合视频成为最差的视频信 号。复合视频信号一般用RCA插头连接,就是通常说的莲 花插头,见图1。欧洲也用SCART接口,老式的视频设备 也有用BNC插头连接。 S视频信号(S-Video) S视频信号俗称S端子信 号,它同时传送两路信号:亮度 信号Y和色度信号C。由于将亮 度和色度分离,所以图象质量优 于复合视频信号,色度对亮度的 串扰现象也消失。由于S视频信 号亮度带宽没有改变,色度信号仍须解调,所以其图象质 量的提高是有限的,但肯定解决了亮色串扰,消除图象的 爬行现象。S端子用四芯插头,见图2。欧洲也用SCART 插头,老式的视频设备也有用两个BNC插头连接,计算机 显卡也有用七芯插头,其外形与S端子一样,只是又包含 了复合视频信号。 隔行色差信号(Y、Cr、Cb)

数字信号处理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1、对模拟信号(一维信号,是时间的函数)进行采样后,就是 离散 信号,再进行幅度量化后就是 数字信号。 2、若线性时不变系统是有因果性,则该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序列h(n)应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当n<0时,h(n)=0 。 3、序列)(n x 的N 点DFT 是)(n x 的Z 变换在 单位圆 的N 点等间隔采样。 4、)()(5241n R x n R x ==,只有当循环卷积长度L ≥8 时,二者的循环卷积等于线性 卷积。 5、已知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为h(n),则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n h n ∞ =-∞ <∞∑ 6、用来计算N =16点DFT ,直接计算需要(N 2)16*16=256_次复乘法,采用基2FFT 算法,需要__(N/2 )×log 2N =8×4=32 次复乘法。 7、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 )滤波器的基本结构有直接Ⅰ型,直接Ⅱ型,_级联型_和 并联型_四种。 8、IIR 系统的系统函数为)(z H ,分别用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结构实现,其中 并联型的运算速度最高。 9、数字信号处理的三种基本运算是:延时、乘法、加法 10、两个有限长序列 和 长度分别是 和 ,在做线性卷积后结果长度是 __N 1+N 2-1_。 11、N=2M 点基2FFT ,共有 M 列蝶形,每列有N/2 个蝶形。 12、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的零点分布特点是 互为倒数的共轭对 13、数字信号处理的三种基本运算是: 延时、乘法、加法 14、在利用窗函数法设计FIR 滤波器时,窗函数的窗谱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是___过渡带宽___与__阻带最小衰减__。 16、_脉冲响应不变法_设计IIR 滤波器不会产生畸变。 17、用窗口法设计FIR 滤波器时影响滤波器幅频特性质量的主要原因是主瓣使数字滤波器存在过渡带,旁瓣使数字滤波器存在波动,减少阻带衰减。 18、单位脉冲响应分别为 和 的两线性系统相串联,其等效系统函数时域及频域表 达式分别是h(n)=h1(n)*h2(n), =H1(ej ω)×H2(ej ω)。 19、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H(z)的收敛域包括 单位圆 。 20、对于M 点的有限长序列x(n),频域采样不失真的条件是 频域采样点数N 要大于时域采样点数M 。

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点

《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点 第1章数字逻辑基础 1.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定义 2.数字电路的分类 3.数制、编码其及转换 要求:能熟练在10进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8421BCD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举例1:()10= ( )2= ( )16= ( )8421BCD 解:()10= 2= ( 16= 8421BCD 4.基本逻辑运算的特点 与运算:见零为零,全1为1; 或运算:见1为1,全零为零; 与非运算:见零为1,全1为零; 或非运算:见1为零,全零为1; 异或运算:相异为1,相同为零; 同或运算:相同为1,相异为零; 非运算:零变 1, 1变零; 要求:熟练应用上述逻辑运算。 5.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几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①真值表(组合逻辑电路)或状态转换真值表(时序逻辑电路):是由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及其对应的函数值所构成的表格。 ②逻辑表达式:是由逻辑变量和与、或、非3种运算符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式子。 ③卡诺图:是由表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的小方格所构成的图形。 ④逻辑图:是由表示逻辑运算的逻辑符号所构成的图形。 ⑤波形图或时序图:是由输入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的高、低电平及其对应的输出函数值的高、低电平所构成的图形。 ⑥状态图(只有时序电路才有):描述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关系及转换条件的图形称为状态图。 要求:掌握这五种(对组合逻辑电路)或六种(对时序逻辑电路)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6.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规则

①反演规则:对于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Y ,如果将表达式中的所有“·”换成“+”,“+”换成“·”,“0”换成“1”,“1”换成“0”,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那么所得到的表达式就是函数Y 的反函数Y (或称补函数)。这个规则称为反演规则。 ②对偶规则:对于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Y ,如果将表达式中的所有“·”换成“+”,“+”换成“·”,“0”换成“1”,“1”换成“0”,而变量保持不变,则可得到的一个新的函数表达式Y ',Y '称为函Y 的对偶函数。这个规则称为对偶规则。要求:熟练应用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求逻辑函数的反函数和对偶函数。 举例3:求下列逻辑函数的反函数和对偶函数:E D C B A Y += 解:反函数:))((E D C B A Y +++= 对偶函数:))((E D C B A Y D ++ += 7.逻辑函数化简 (1)最小项的定义及应用; (2)二、三、四变量的卡诺图。 要求:熟练掌握逻辑函数的两种化简方法。 ①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就是运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定理和规则来化简逻辑函数。 举例4:用公式化简逻辑函数:C B BC A ABC Y ++=1 解:B C B BC C B BC A A C B BC A ABC Y =+=++=++=)(1 举例5:用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为最简与或式:BC B C A B C A F +++?= 解:BC B B C A BC B C A B C A BC B C A B C A F ++=++=+++=)( C A BC C A BC C A +=++=+= 举例6:用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为最简与或式:)(A B A ABC B A F +++= 解:)(A B A ABC B A F +++= )()(A B A ABC B A +?+= =)()(A B A ABC B A ++?+=)()(B A A ABC B A +?+ =A ABC B A ?+)(=0 ②图形化简:逻辑函数的图形化简法是将逻辑函数用卡诺图来表示,利用卡诺图来化简逻辑函数。(主要适合于3个或4个变量的化简) 举例7: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6,4()7,3,2,0(),,(d m C B A Y ∑+∑= 解:画出卡诺图为 则B C Y += 举例8:已知逻辑函数C B A C B A B A Z ++=,约束条件为0=BC 。用卡诺图化简。

DDR的基础知识

DDR的基础知识 1.电源 DDR的电源可以分为三类: 主电源VDD和VDDQ, 主电源的要求是VDDQ=VDD,VDDQ是给IO buffer供电的电源,VDD是给但是一般的使用中都是把VDDQ和VDD合成一个电源使用。有的芯片还有VDDL,是给DLL供电的,也和VDD使用同一电源即可。 电源设计时,需要考虑电压,电流是否满足要求,电源的上电顺序和电源的上电时间,单调性等。 电源电压的要求一般在±5%以内。 电流需要根据使用的不同芯片,及芯片个数等进行计算。由于DDR的电流一般都比较大,所以PCB设计时,如果有一个完整的电源平面铺到管脚上,是最理想的状态,并且在电源入口加大电容储能,每个管脚上加一个100nF~10nF的小电容滤波。 参考电源Vref, 参考电源Vref要求跟随VDDQ,并且Vref=VDDQ/2,所以可以使用电源芯片提供,也可以采用电阻分压的方式得到。由于Vref一般电流较小,在几个mA~几十mA的数量级,所以用电阻分压的方式,即节约成本,又能在布局上比较灵活,放置的离Vref管脚比较近,紧密的跟随VDDQ电压,所以建议使用此种方式。需要注意分压用的电阻在100~10K均可,需要使用1%精度的电阻。 Vref参考电压的每个管脚上需要加10nF的点容滤波,并且每个分压电阻上也并联一个电容较好。 用于匹配的电压VTT(TrackingTermination Voltage)

VTT为匹配电阻上拉到的电源,VTT=VDDQ/2。DDR的设计中,根据拓扑结构的不同,有的设计使用不到VTT,如控制器带的DDR器件比较少的情况下。如果使用VTT,则VTT的电流要求是比较大的,所以需要走线使用铜皮铺过去。并且VTT要求电源即可以吸电流,又可以灌电流才可以。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专门为DDR设计的产生VTT的电源芯片来满足要求。 而且,每个拉到VTT的电阻旁一般放一个10Nf~100nF的电容,整个VTT电路上需要有uF级大电容进行储能。 一般情况下,DDR的数据线都是一驱一的拓扑结构,且DDR2和DDR3内部都有ODT做匹配,所以不需要拉到VTT做匹配即可得到较好的信号质量。而地址和控制信号线如果是多负载的情况下,会有一驱多,并且内部没有ODT,其拓扑结构为走T点的结构,所以常常需要使用VTT进行信号质量的匹配控制。 2. 时钟 DDR的时钟为差分走线,一般使用终端并联100欧姆的匹配方式,差分走线差分对控制阻抗为100ohm,单端线50ohm。需要注意的是,差分线也可以使用串联匹配,使用串联匹配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差分信号的上升沿缓度,对EMI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 3. 数据和DQS DQS信号相当于数据信号的参考时钟,它在走线时需要保持和CLK信号保持等长。DQS在DDR2以下为单端信号,DDR2可作为差分信号,也可做单端,做单端时需要将DQS-接地,而DDR3为差分信号,需要走线100ohm差分线。由于内部有ODT,所以DQS不需要终端并联100ohm电阻。每8bit数据信号对应一组DQS信号。 DQS信号在走线时需要与同组的DQS信号保持等长,控制单端50ohm的阻抗。在写数据时,DQ和DQS的中间对齐,在读数据时,DQ和DQS的边沿对齐。DQ信号多为一驱一,并且DDR2和DDR3有内部的ODT匹配,所以一般在进行串联匹配就可以了。

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点总结

《数字信号处理》辅导 一、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 离散时间信号 (1)基本概念 信号:信号传递信息的函数也是独立变量的函数,这个变量可以是时间、空间位置等。 连续信号:在某个时间区间,除有限间断点外所有瞬时均有确定值。 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特例。时间和幅度均连续。 离散信号:时间上不连续,幅度连续。常见离散信号——序列。 数字信号:幅度量化,时间和幅度均不连续。 (2)基本序列(课本第7——10页) 1)单位脉冲序列 1,0()0,0n n n δ=?=?≠? 2)单位阶跃序列 1,0 ()0,0n u n n ≥?=?≤? 3)矩形序列 1,01 ()0,0,N n N R n n n N ≤≤-?=?<≥? 4)实指数序列 ()n a u n 5)正弦序列 0()sin()x n A n ωθ=+ 6)复指数序列 ()j n n x n e e ωσ= (3)周期序列 1)定义:对于序列()x n ,若存在正整数N 使()(),x n x n N n =+-∞<<∞ 则称()x n 为周期序列,记为()x n ,N 为其周期。 注意正弦周期序列周期性的判定(课本第10页) 2)周期序列的表示方法: a.主值区间表示法 b.模N 表示法 3)周期延拓 设()x n 为N 点非周期序列,以周期序列L 对作()x n 无限次移位相加,即可得到周期序列()x n ,即 ()()i x n x n iL ∞ =-∞ = -∑ 当L N ≥时,()()()N x n x n R n = 当L N <时,()()()N x n x n R n ≠ (4)序列的分解 序列共轭对称分解定理:对于任意给定的整数M ,任何序列()x n 都可以分解成关于/2c M =共轭对称的序列()e x n 和共轭反对称的序列()o x n 之和,即

信号与系统重要知识总结

基本概念 一维信号:信号是一个独立变量的函数时,称为一维信号。 多维信号:如果信号是n 个独立变量的函数,就称为n 维信号。 归一化能量或功率:信号(电压或电流)在单位电阻上的能量或功率。 能量信号:若信号的能量有界,则称其为能量有限信号,简称为能量信号。 功率信号:若信号的功率有界,则称其为功率有限信号,简称为功率信号。 门函数: ()g t τ常称为门函数,其宽度为τ,幅度为1 因果性:响应(零状态响应)不出现于激励之前的系统称为因果系统。 因果信号:把t=0时接入的信号(即在t<0时,f(t)=0的信号)称为因果信号,或有始信号。 卷积公式: 1212()()*()()()f t f t f t f f t d τττ∞ -∞==-? 梳妆函数: 相关函数:又称为相关积分。 意义:衡量某信号与另一延时信号之间的相似程度。延时为0时相似程度是最好的。 1212()()()R f t f t dt ττ∞-∞==-? 前向差分: ()(1)()f k f k f k ?=+- 后向差分: ()()(1)f k f k f k ?=-- 单位序列: ()k δ 单位阶跃序列: ()k ε 基本信号: 时间域:连续时间系统以冲激函数为基本信号,离散时间系统以单位序列为基本信号。任意输入信号可分解为一系列冲积函数(连续)或单位序列(离散)的加权和。 频率域:连续时间系统以正弦函数或虚指数函数jwt e 为基本信号,将任意连续时间信号表示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或虚指数信号之和(对于周期信号)或积分(对于非周期信号)。 DTFT :离散时间信号,以虚指数函数2j kn N e π或j k e θ为基本信号,将任意离散时间信号表示为N 个不同频率的虚指数之和(对于周期信号)或积分(对于非周期信号)。 系统响应: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什么是信号? 是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表现形式。通过信号传递和处理信息,传达某种物理现象(事件)特性的一个函数。 2.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事物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3.信号作用于系统产生什么反应? 系统依赖于信号来表现,而系统对信号有选择做出的反应。 4.通常把信号分为五种: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偶信号和奇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5.连续信号:在所有的时刻或位置都有定义的信号。 6.离散信号:只在某些离散的时刻或位置才有定义的信号。 通常考虑自变量取等间隔的离散值的情况。 7.确定信号:任何时候都有确定值的信号 。 8.随机信号:出现之前具有不确定性的信号。 可以看作若干信号的集合,信号集中每一个信号 出现的可能性(概率)是相对确定的,但何时出 现及出现的状态是不确定的。 9.能量信号的平均功率为零,功率信号的能量为无穷大。 因此信号只能在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间取其一。 10.自变量线性变换的顺序:先时间平移,后时间变换做缩放. 注意:对离散信号做自变量线性变换会产生信息的丢失! 11.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的响应反映了系统对突然变化的输入信号的快速响应能 力。(开关效应) 12.单位冲激信号的物理图景: 持续时间极短、幅度极大的实际信号的数学近似。 对于储能状态为零的系统,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作 用下产生的零状态响应,可揭示系统的有关特性。

例:测试电路的瞬态响应。 13.冲激偶:即单位冲激信号的一阶导数,包含一对冲激信号, 一个位于t=0-处,强度正无穷大; 另一个位于t=0+处,强度负无穷大。 要求:冲激偶作为对时间积分的被积函数中一个因子, 其他因子在冲激偶出现处存在时间的连续导数. 14.斜升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对时间的积分即为单位斜率的斜升信号。 15.系统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 1、稳定性 2、记忆性 3、因果性 4、可逆性 5、时变性与非时变性 6、线性性 16.对于任意有界的输入都只产生有界的输出的系统,称为有界输入有界输出(BIBO )意义下的稳定系统。 17.记忆系统:系统的输出取决于过去或将来的输入。 18.非记忆系统: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现在的输入有关,而与现时刻以外的输入无关。 19.因果系统:输出只取决于现在或过去的输入信号,而与未来的输入无关。 20.非因果系统:输出与未来的输入信号相关联。 21.系统的因果性决定了系统的实时性:因果系统可以实时方式工作,而非因果系统不能以实时方式工作. 22.可逆系统:可以从输出信号复原输入信号的系统。 23.不可逆系统: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输入信号能产生相同的输出的系统。 24.系统的时变性: 如果一个系统当输入信号仅发生时移时,输出信号也只产生同样的时移,除此之外,输出响应无任何其他变化,则称该系统为非时变系统;即非时变系统的特性不随时间而改变,否则称其为时变系统。 25.检验一个系统时不变性的步骤: 1. 令输入为 ,根据系统的描述,确定此时的输出 。 1()x t 1()y t

光学基础之色度——三原色及CIE标准色度系统知识介绍

1.5 色度 色度学中所应用的方法和工具,都是以目视颜色匹配定律和国际上一致采用的标准为基础的。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通过其色度学委员会,推荐了色度学方法和基本的标准。 1.5.2 三原色 三原色:(红R 、绿G 、兰B )或(品红、绿、兰) 三原色不能由其他色混合得到,三原色的波长如下: 红:700nm ,绿:546.1nm ,兰:435.8nm 由RGB 构成白光,得亮度比为L R =L G :L B =1:4.5907:0.0601 Lm/(s r ·m 2 ) 色度坐标和色品坐标 三原色坐标:R ,G ,B ,是三维色度坐标。 色品坐标(归一化坐标):r=R R+G+B , g= G R+G+B ,b= B R+G+B , 并有 r+g+b=1 光谱三刺激值(色匹配函数) )(λr ,)(λg ,)(λb 代表匹配一种颜色,需要R 、G 、B 的比例。即取 )(λc = B b G g R r )()()(λλλ++, 就可以匹配出所要求的)(λc 颜色.并且)(λr ,)(λg ,)(λb 是有表可查的,其规律可参见图1.5-1。 图1.5-1 色匹配函数

(6)色度图及色品图 三原色坐标见图1.5-2a,色品坐标见图1.5-2b,实际色谱的色品则示于图1.5-2c 中。由图1.5-2c 可见,三原色系统的色品图中有很大部分出现负值,使用很不方便,为此,国际照明委员会建立了CIE 标准色度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 图1.5-2 色度及色品图 1.5.4 CIE 标准色度系统 设立标准光源和标准观察者,建立假想色度坐标 ),,(Z Y X ,归一化坐标),,(z y x 和色匹配函数),,(z y x ,以此来建立CIE 标准色度系统。 1)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这一色度系统是在观测视场为2°的情况下制订出来的。 (1)标准色度坐标的变换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的变换关系为: []???? ????????????????=????????????????????=??????????B G R B G R Z Y X 5943.50565.000601.05907.40002.11302.17517.17689.299.001.000106.08124.01770.02.03100.04900.06508.5 及

DDR3基本知识

DDR3基本知识 一、DDR3简介 DDR3(double-data-rate thre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是应用在计算机及电子产品领域的一种高带宽并行数据总线。DDR3在DDR2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其数据传输速度为DDR2的两倍。同时,DDR3标准可以使单颗内存芯片的容量更为扩大,达到512Mb至8Gb,从而使采用DDR3芯片的内存条容量扩大到最高16GB。此外,DDR3的工作电压降低为1.5V,比采用1.8V的DDR2省电30%左右。说到底,这些指标上的提升在技术上最大的支撑来自于芯片制造工艺的提升,90nm甚至更先进的45nm制造工艺使得同样功能的MOS管可以制造的更小,从而带来更快、更密、更省电的技术提升。 DDR3的发展实在不能说是顺利,虽然在2005年就已经有最初的标准发布并于2007年应用于Intel P35 “Bearlake”芯片组上,但并没有像业界预想的那样很快替代DDR2,这中间还经历了对SDRAM业界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不但使DDR3占领市场的速度更加减慢,还使DDR3在技术上一度走在世界领先地位的内存大厂奇梦达倒闭,实在是让人惋惜。虽然如此,DDR3现今是并行SDRAM家族中速度最快的成熟标准,JEDEC标准规定的DDR3最高速度可达1600MT/s(注,1MT/s即为每秒钟一百万次传输)。不仅如此,内存厂商还可以生产速度高于JEDEC标准的DDR3产品,如速度为2000MT/s的DDR3产品,甚至有报道称其最高速度可高达2500MT/s。 二、DDR存储器特性 1) 时钟的上升和下降沿同时传输数据 DDR存储器的主要优势就是能够同时在时钟循环的上升和下降沿提取 数据,从而把给定时钟频率的数据速率提高1倍。例如,在DDR200器件中,数据传输频率为200 MHz,而总线速度则为100 MHz。 2) 工作电压低 DDR1、DDR2和DDR3存储器的电压分别为2.5、1.8和1.5V,因此与采用3.3V的正常SDRAM芯片组相比,它们在电源管理中产生的热量更少,效率更高。 3) 延时小 延时性是DDR存储器的另一特性。存储器延时性可通过一系列数字体现,如用于DDR1的2-3-2-6-T1、3-4-4-8或2-2-2-5。这些数字表明存储器进行某一操作所需的时钟脉冲数,数字越小,存储越快。 这些数字代表的操作如下:CL- tRCD – tRP – tRAS – CMD。要理解它们,您必须牢记存储器被内部组织为一个矩阵,数据保存在行和列的交叉点。 ?CL:列地址选通脉冲(CAS)延迟,是从处理器发出数据内存请求到存储

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时域离散随机信号的分析 1.1. 引言 实际信号的四种形式: 连续随机信号、时域离散随机信号、幅度离散随机信号和离散随 机序列。本书讨论的是离散随机序列 ()X n ,即幅度和时域都是离散的情况。随机信号相比随机变量多 了时 间因素,时间固定即为随机变量。随机序列就是随时间n 变化的随 机变量序列。 1.2. 时域离散随机信号的统计描述 1.2.1 概率描述 1. 概率分布函数(离散情况) 随机变量 n X ,概率分布函数: ()()n X n n n F x ,n P X x =≤ (1) 2. 概率密度函数(连续情况) 若 n X 连续,概率密度函数: ()()n n X X n n F x,n p x ,n x ?=

? (2) 注意,以上两个表达式都是在固定时刻n 讨论,因此对于随机序列而言,其概率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都是关于n 的函数。 当讨论随机序列时,应当用二维及多维统计特性。 ()()()()1 21 21 2,,,1 21122,, ,1 2 ,,,1 2 12,1,,2, ,,,,,,1,,2, ,,,1,,2, ,,N N N x X

X N N N N x X X N x X X N N F x x x N P X x X x X x F x x x N p x x x N x x x =≤≤≤?= ??? 1.2.2 数字特征 1. 数学期望 ()()()()n x x n n m n E x n x n p x ,n dx ∞ -∞ ==????? (3) 2. 均方值与方差 均方值: ()()22 n n x n n E X x n p x ,n dx ∞ -∞ ??=??? (4) 方差: ()()()222 2x n x n x n E X m n E X m n σ????=-=-???? (5)

信号与系统_复习知识总结

重难点1.信号的概念与分类 按所具有的时间特性划分: 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 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因果信号与反因果信号; 正弦信号是最常用的周期信号,正弦信号组合后在任一对频率(或周期)的比值是有理分数时才是周期的。其周期为各个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① 连续正弦信号一定是周期信号。 ② 两连续周期信号之和不一定是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是功率信号。除了具有无限能量及无限功率的信号外,时限的或,∞→t 0)(=t f 的非周期信号就是能量信号,当∞→t ,0)(≠t f 的非周期信号是功率信号。 1. 典型信号 ① 指数信号: ()at f t Ke =,a ∈R ② 正弦信号: ()s i n ()f t K t ωθ=+ ③ 复指数信号: ()st f t Ke =,s j σω=+ ④ 抽样信号: s i n ()t Sa t t = 奇异信号 (1) 单位阶跃信号 1()u t ={ 0t =是()u t 的跳变点。 (2) 单位冲激信号 单位冲激信号的性质: (1)取样性 11()()(0) ()()()f t t dt f t t f t dt f t δδ∞ ∞ -∞ -∞ =-=? ? 相乘性质:()()(0)()f t t f t δδ= 000()()()()f t t t f t t t δδ-=- (2)是偶函数 ()()t t δδ=- (3)比例性 ()1 ()at t a δδ= (4)微积分性质 d () ()d u t t t δ= ; ()d ()t u t δττ-∞ =? (5)冲激偶 ()()(0)()(0)()f t t f t f t δδδ'''=- ; (0) t <(0)t > ()1t dt δ∞ -∞ =? ()0t δ=(当0t ≠时)

色度知识点

色度 chromaticity 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chrominance;chroma) 色度是水质的外观指标,水的的颜色分为表色和真色。真色是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没有去除的水具有的颜色称表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真色和表色相近,对于着色深的工业废水和污水,真色和表色差别较大。而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水的颜色常用以下方法测定:1.铂钴标准比色法(常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单位度) 2.稀释倍数法(常用于工业废水,单位倍)。 纯水无色透明,天然水中含有泥土、有机质、无机矿物质、浮游生物等,往往呈现一定的颜色。工业废水含有染料、生物色素、有色悬浮物等,是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来源。有颜色的水减弱水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观赏的价值,而且还含有有危害性的化学物质。1毫克铂在一升水中所具有的颜色为一度。 现在色度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衣服的颜色,就常用色度来表示。 色度的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颜色的方法。本标准测定经15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值。 1.1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验和测定》。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1.2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2 定义 本标准定义取自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7号出版物(CIE publication No.17),采用下述几条。 2.1 水的颜色 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2.2 水的表观颜色 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用未经过滤或离心分离的原始样品测定。 2.3 水的真实颜色 仅由溶解物质产生的颜色。用经0.45μm滤膜过滤器过滤的样品测定。 2.4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3 铂钴比色法 3.1 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日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3.2.3)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3.2 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3.2.1)及分析纯试剂。 3.2.1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际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信号链基础知识之几个关键的基本概念

信号链基础知识之几个关键的基本概念 一直有人说“一年数字,十年模拟。”。大致意思我猜是说:数字技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懂,而模拟技术是非常深奥难以掌握的。我觉得即便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模拟电子技术也不可能离开那些非常基础的东西而成为美丽、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所以说,模拟电子技术的“深不可测”并不应该成为我们畏惧它的原因,相反,我们应该尽量把基础知识打扎实,迎难而上,去体会“模拟技术是一种艺术”! (1)输入失调电压(Input offset voltage——Vio): 定义:Vio是使输出电压为零时在运放输入端所加的一个补偿电压。 实际上,由于运放的输入级电路参数不可能绝对对称,所以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并不为零。内部两个差分晶体管的微小差异,通过A倍放大后,即可产生一个不容忽视的输出电压。下图是由输入偏移电压产生的一种极端情况(这个图已把问题说得简单、明了,我就不多说了), 由此可见,输入偏移电压有时可能使得运放输出级的工作状态进入非线性区。So,要想使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话,我们就不得不事先对运放进行调零的操作了!——进行人为地输入一个补偿电压。如下图所示:

(2)输入失调电流(Input Offset Current——Iio): 碎碎念:对于FET运算放大器来说,由于其输入电阻是“出了名”的极大,以致该类运放的输入失调电流一般是极小的,不至于在运放的输入端产生额外严重的补偿电压。However,反观双极性运算放大器,其输入失调电流在多处情况下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一个有效的处理办法是:尽量使得运放的同相与反相两端保持良好的对称状态,以减小输入失调电流。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由于运放一般具有极大的开环电压增益,所以两个输入端即便是只有很小的电压差,运放的输出级也有可能轻易到达饱和区域。由此,运放几乎只能用于比较器应用了。但是,当引入负反馈后,运放就变成一种非常有用的器件了。引入负反馈能够给放大器的性能带来多方面的改善,比如可以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展宽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等,考虑到博文的篇幅,留待后文再针对这些情况作专门的分析和讨论。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总结-最终版

绪论:本章介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基本概念。 0.1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 1.信号及其分类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以某种函数的形式传递信息。这个函数可以是时间域、频率域或其它域,但最基础的域是时域。 分类: 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 确定信号/随机信号 能量信号/功率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数字信号 按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取值形式不同分类: 2.系统 系统定义为处理(或变换)信号的物理设备,或者说,凡是能将信号加以变换以达到人们要求的各种设备都称为系统。 3.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即是用系统对信号进行某种加工。包括:滤波、分析、变换、综合、压缩、估计、识别等等。所谓“数字信号处理”,就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完成对信号的处理。 0.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数字信号处理就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变换和处理。不仅应用于数字化信号的处理,而且

也可应用于模拟信号的处理。以下讨论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系统框图。 (1)前置滤波器 将输入信号x a(t)中高于某一频率(称折叠频率,等于抽样频率的一半)的分量加以滤除。 (2)A/D变换器 在A/D变换器中每隔T秒(抽样周期)取出一次x a(t)的幅度,抽样后的信号称为离散信号。在A/D 变换器中的保持电路中进一步变换为若干位码。 (3)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4)D/A变换器 按照预定要求,在处理器中将信号序列x(n)进行加工处理得到输出信号y(n)。由一个二进制码流产生一个阶梯波形,是形成模拟信号的第一步。 (5)模拟滤波器 把阶梯波形平滑成预期的模拟信号;以滤除掉不需要的高频分量,生成所需的模拟信号y a(t)。 0.3 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1)灵活性。(2)高精度和高稳定性。(3)便于大规模集成。(4)对数字信号可以存储、运算、系统可以获得高性能指标。 0.4 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学科分支 数字信号处理(DSP)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广义的理解,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igitalSignalProcessing,另一层是狭义的理解,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 0.5 课程内容 该课程在本科阶段主要介绍以傅里叶变换为基础的“经典”处理方法,包括:(1)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2)滤波理论(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用于分离相加性组合的信号,要求信号频谱占据不同的频段)。 在研究生阶段相应课程为“现代信号处理”(AdvancedSignalProcessing)。信号对象主要是随机信号,主要内容是自适应滤波(用于分离相加性组合的信号,但频谱占据同一频段)和现代谱估计。 简答题: 1.按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取值形式是否连续信号可以分成哪四种类型? 2.相对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有哪些优点? 3.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自己整理) 1946年6月成功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3月电视图像是一种光信号 由光学理论可知,光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 波长在380--780nm 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映,称为可见光 广播电视只利用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 每一种色带都有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可见光谱对色感呈单一的对应关系。 这种一定波长的光谱呈现的颜色称为光谱色。色感对光谱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人眼是不能分辨单色黄光和由红、绿两光混合所得复合黄光的差别 的,这种由不同光谱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称为同色异谱。电视台都以色温为9300K 制作节目但在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国有差异,以一年四季 平均色温约 6000K为制作节目的参考值 人眼的分辨力线数m=3438< H/(L 0 ) =458线 上式说明,当458线时,即可达到两个视敏细胞之间夹角0 =1.5'的要求, 在电视技术中就是根据此值来决定扫描行数的,即水平清晰度因屏幕的宽高比是4:3,同理可推出为610线。 人眼对扫描线区分大于458线,高清平板电视采用1080线国际上规定红基色的波长为700nm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信息传送和彩色电视广播实现的基础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亮度公式Y = 0.30R + 0.59G + 0.11B 行扫描正程时间大于行扫描逆程时间) 只在显像管的行偏转线圈中通入行扫

描电流,将在屏幕中间出现一条水平亮线,如图所示。 若只有场扫描过程,则荧光屏上就只出现一条垂直亮线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25 帧,每帧图像为625 行,每场扫描312.5行,每秒扫描50场。场频为50Hz,不会有闪烁现象;一帧由两场复合而成,每帧画面仍为625 行,图像清晰度没有降低,而频带却压缩一半。 我国的电视标准中,场频选为50Hz 我国采用每帧扫描行数为625 场频确定为fv=50Hz,由于采用隔行扫描,所以帧频fz=25Hz,也就是一帧扫描时间为Tz=40ms。 当扫描行数选定为Z=625后, 行扫描时间TH=Tz/Z=40ms/625=64卩s, 行频fH=fz x Z=25Hz X 625=15625Hz 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叠加而成 31.5MHz 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伴音信号调制在第二伴音中频 6.5MHz 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英文缩写:RF 射频载波均采用米波波段(VHF甚高频)和分米波波段(UHF特高频)。 我国电视频道带宽是8MHz在甚高频(VHF)段共有12个频道,频率为48.5?92MHz是DS —DS5 (又称L频段) 频率为167—223MHz是DS6-DS12 (又称H频段) 在特高频(UHF)段共有56个频道 我国模拟电视的行频是15625Hz,选的倍数是283.5,这样彩色副载波的频

灯光师基础理论知识

2、被照物体的形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3、光色与物色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4、什么是三基色,为什么? 5、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 6、什么是三基色原理,有何意义? 7、什么是加色法,什么是减色法? 8、什么是色感,什么是色温,如何实现色温平衡? 9、什么是彩色三要素,各由哪些因素决定? 10、在白光照射下的黄色物体,如果分别在红、绿、蓝、青、紫等色光的照射之下,将会各自呈现什么彩色,为什么?

答:光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作用人眼产生的主观感觉。色是在光波频率范围内,光谱分布特性,对人眼的主观感觉。 解释:首先看看下面的这张图片。电磁波从低到高分别包括了广播频段、电视频段、微波频段、在高就是红外线。红外线的上面,人眼就能看得见了,我们就称之为光。光波再高就是紫外线、x射线等等。光波它包括的是一个频率范围,在这个频率范围之内,从低到高又分别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颜色,如果这些颜色混合在一起,人眼看到的就是白色。光和色是密不可分的,光是色的基础,没有光就没有色,色是光谱的具体特性的表现。所以色就是特色,这个与声音的音色有点相似,我们说音色也是声音的频率特性的特色。 第二个需要说明的就是光和色都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量,是电磁波,同时它又是一种主观感觉。所以我们了解光和色就应当从两个方面去了解他,既要去了解他的客观特性,光强度、光通量、光照度和颜色的色调,饱和度等等,同时也要去研究他的主观特性,也就是人眼对光的感觉。人们研究人眼的视觉惰性,发明了电影;研究人眼的分解力,发明了电视;研究人眼的三基色特性,发明了彩色电视。 第三个就是做为一个灯光师,尤其要了解光与色的双重属性。要知道,当我们在通过设备(调光台或电脑灯等等)来调光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去控制它的客观特性,光的强度、照度、色度等等。但是我们的目的是去满足广大观众的主观感觉,也就是去满足人们的视觉特性,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而且调光技术那是我们的手段。尤其是要重视广大观众的眼睛,要懂得如何去保护人们的眼睛,做眼睛的保护神,不要做眼睛的杀手。要去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自然优美的享受,而不是一种刺激和伤害。

信号时序知识

系统时序基础理论 对于系统设计工程师来说,时序问题在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随着时钟频率的提高,留给数据传输的有效读写窗口越来越小,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限制里,让数据信号从驱动端完整地传送到接收端,就必须进行精确的时序计算和分析。同时,时序和信号完整性也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信号质量是确保稳定的时序的关键,由于反射,串扰造成的信号质量问题都很可能带来时序的偏移和紊乱。因此,对于一个信号完整性工程师来说,如果不懂得系统时序的理论,那肯定是不称职的。本章我们就普通时序(共同时钟)和源同步系统时序等方面对系统时序的基础知识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 普通时序系统(共同时钟系统) 所谓普通时序系统就是指驱动端和接收端的同步时钟信号都是由一个系统时钟发生器提供。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普通时钟系统的示意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系统的前端总线的时序结构,即处理器(CPU)和芯片组(Chipset)之间的连接。 在这个例子中,驱动端(处理器)向接收端(芯片组)传送数据,我们可以将整个数据传送的过程考虑为三个步骤: 1.核心处理器提供数据; 2.在第一个系统时钟的上升沿到达时,处理器将数据Dp锁存至Qp输出; 3.Qp沿传输线传送到接收端触发器的Dc,并在第二个时钟上升沿到达时,将数据传送到芯片组内部。 一般来说,标准普通时钟系统的时钟信号到各个模块是同步的,即图中的Tflight clka和Tflight clkb 延时相同。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整个数据从发送到接收的过程需要经历连续的两个时钟沿,也就是说,如果要使系统能正常工作,就必须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让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如果信号的传输延迟大于一个时钟周期,那么当接收端的第二个时钟沿触发时,就会造成数据的错误读取,因为正确的数据还在传输的过程中,这就是建立时间不足带来的时序问题。目前普通时序系统的频率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原因就在于此,频率越高,时钟周期越短,允许在传输线上的延时也就越小,200-300MHz已经几乎成为普通时序系统的频率极限。那么,是不是传输延时保持越小就越好呢?当然也不是的,因为它还必须要满足一定的保持时间。在接下来几节里,我们就建立和保持时间来分析一下时序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以及正确的系统时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1. 时序参数的确定 对于时序问题的分析,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理解相关的一些时序参数的具体含义,比如Tco,缓冲延时,传播延迟,最大/小飞行时间,建立时间,保持时间,建立时间裕量,保持时间裕量,时钟抖动,时钟偏移等等,如果对这些参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就很容易造成时序设计上的失误。 首先要阐明的是Tco和缓冲延时(buffer delay)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Tco是指时钟触发开始到有效数据输出的器件内部所有延时的总和;而缓冲延时是指信号经过缓冲器达到有效的电压输出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看出,Tco除了包含缓冲延时,还包括逻辑延时。通常,确定Tco的方法是在缓冲输出的末端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