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疗法对青少年焦虑、抑郁及适应障碍的改善效果

正念疗法对青少年焦虑、抑郁及适应障碍的改善效果
正念疗法对青少年焦虑、抑郁及适应障碍的改善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

正念疗法对青少年焦虑、抑郁及适应障碍的改善效果董莹盈占建华何为民徐炯炯张迪郑吉锋

有报道显示,我国<17岁人群当中,大约有3000万少年儿童存在情绪障碍、行为问题[1]。正念治疗法是针对个体负性情绪,结合佛教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创编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本文应用正念疗法干预青少年焦虑、抑郁及适应障碍,并与传统心理干预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2016年1—12月在绍兴市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参与“阳光心理辅导班”的青少年80例,年龄13~19岁,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 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之焦虑、抑郁、适应障碍诊断标准。本次观察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精神疾病病史,包括癫痫和智力障碍者;患有严重的躯体器质性疾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1

2.9±1.8)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12.8±1.8)岁。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治疗,即了解被干预者的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给予心理疏导,让其认识负性情绪存在的不良影响,鼓励其进行一些积极集体活动,如体育锻炼、音乐治疗及家庭互动访谈等,促使其生活逐渐远离消极事物。

1.2.2 观察组使用正念疗法干预治疗,分为理论知识课

基金项目:绍兴市科技局基金项目(2015B70051)

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三科通信作者:董莹盈,Email:z.h.jh@https://www.360docs.net/doc/a36573511.html, 和实践训练课。

1.2.2.1 理论课集中教学90分钟。正念是将人的心思带到当下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12种核心要素,即不评判、不抵抗、接纳、坚韧、真诚、开放、宽容、谦虚、同情、感恩、善良和爱[2]。在感知过程中是不判断、有意识的、主动关注、没有语言、探索的、解放的从受制约痛苦中获得自由,并在正念的每个行动中同时发生。授课主要是指导被干预者理解正念的概念、核心、内涵、冥想的作用和意义。

1.2.2.2 实践课①呼吸/身体:被干预者闭目静坐,注意自己的吸气、呼气(关注点为鼻尖),先做3~4个深呼吸,清楚意识每次呼吸,感受自己吸入气体停留在颅底部,通过脊椎慢慢下沉转移至右腿、膝盖、足底,再将注意力转移至左腿、膝盖、足底;感受转移至右胳膊、右肘、指尖,再转移到左胳膊、指尖;然后把吸入的气运到喉咙,从身体前部向下移至肺、肝、膀胱、大肠。如此反复练习3次,让所有的呼吸感官扩展、让它们彼此连接畅通。呼吸/身体练习主要是帮助个体通过鼻孔与体内传出的能量结合,让个体感受巨大的寂静,静静意识到自己的呼吸,建立起呼吸节奏。②开放知觉/感觉:让被干预者在每次呼吸时,均努力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任何传入的信息:知觉、感觉、思维及内心的各种声音。感觉可以是生理的,可以是心理的,可以是压力、紧张、身体的疼痛。这种正念修习是通过感官引起行动的渴望和动机,最终帮助个体突破心理上的压抑障碍,扩展自知和自控领域。

③应对压力的健康方式:在结合正念修习同时,安排减压项目,如音乐减压,播放由印良法师主唱的《乘愿吉祥》专辑,让被干预者在感知自我、开放知觉状态下,感受音

【摘要】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对青少年焦虑、抑郁及适应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2016年1—12月在绍兴市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参与“阳光心理辅导班”的青少年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正念疗法干预,对照组予常规心理干预,应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P A NAS、SCSQ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P A NAS积极情绪评分、SCSQ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A N AS消极情绪评分、SC S Q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常规心理干预治疗而言,运用正念疗法更能促动被干预者采用积极应对行为。

【关键词】正念疗法;青少年;情绪;应对;积极;消极

8

焦虑与抑郁的区别

1、焦虑和抑郁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症状,但是焦虑可与抑郁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 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1、从发病年龄上看,焦虑的首发一般在35岁以上,多发生于老年人;而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 2、抑郁症患者对家属、朋友表现冷淡,对以往爱好兴趣丧失,而焦虑者保持正常; 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 3、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 4、大体来讲,抑郁症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者是惊恐向上的、 2、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分为于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与急性焦虑(阵发性焦虑) 急性焦虑再分成因在特殊状态下阵发的焦虑(恐惧焦虑症)与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焦虑(惊恐障碍)。恐惧焦虑症又再分成特定对象恐惧症,社交恐怖症,与广场恐惧症 .患者的情绪表现的非常不安与恐惧,患者常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将来的某些事情表现的过分担忧,有时患者也可以无明确

大学生焦虑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段琳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得到完善,但部 分学生的适应能力减弱,大学生焦虑成为了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影响因素需要探究,以找 出合适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焦虑状况给与适当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焦虑影响因素;焦虑应对策略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一、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焦虑和焦虑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上学费用的增高,学业竞争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困难等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压力,大学生已经作为焦虑症表现者的主要群体而备受社会关注。在籍大学生中,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在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经济困境与生活环境 一方面目前有3.1%的学生表示“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是其目前焦虑的最大原因。进入大学以后,学费、生活费对于生活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中的学生无疑是一笔高昂的费用,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不容忽视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心情抑郁、内心焦虑。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部分学生会选择勤工俭学,但勤工俭学会使许多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害怕同学知道,而且勤工俭学会占用学生很多时间,耽误学业。安心的学习和打工之间的矛盾是贫困学生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大学生之中也不乏有很多攀比现象,而有些贫困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便向家里索要,但看到自己父母辛勤操劳又内心不安,一系列的矛盾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父母对自己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事事考虑周到,而大学生需要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遇事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但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远离父母后,生活、学习难以协调,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二)人生目标及价值观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较自由,初入大学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以前大部分事不需要自己规划,只需要按部就班,而现在学习很自由,没有人会干预,会使部分大学生一时迷失了方向,生活和学习目标变的不明确。当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时,问题又会连续出现,应该确立怎样的目标、确立目标后如何进行实践和发展、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合理解决,一系列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会导致大学生内心深层焦虑。上大学以前,由于生活圈子的狭窄,对社会的理解和涉及面受限,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很狭隘。而进入大学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一个资深抑郁症患者的疗愈分享,抑郁症的原因

一个资深抑郁症患者的疗愈分享,抑郁症的原因 一个资深抑郁症患者的疗愈分享,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症被称为“心灵感冒”,现在越来越普遍。近年来,公众人物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新闻引发很多关注,抑郁症渐渐为人们熟知。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抑郁症。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每个人都会有抑郁情绪(谁还没有点不开心的事情),但抑郁情绪并不等于抑郁症。 作为一个资深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多年来与抑郁症相处及抗争的心得。 需要声明的是,抑郁症的情况非常复杂,个体差异太大,所以我的分享也只是基于个人经验,可供参考,并不全面。 抑郁症的原因: 遗传因素 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作用。以我为例,我爷爷在去世前的几年一开始是抑郁,后来发展到神志不清出现幻觉。父亲也曾多次抑郁发作。听说我父亲祖辈中还有些人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我母亲这边的人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意志力、耐力、抗挫力都很强,从我母亲身上就可以看出来。过去这些年,抑郁症反复发作了这么多次,我几乎都硬是扛过来了,应该与我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很多积极影响有一定关系。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众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2、RSHWHO渡氧脑健康平衡营养是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其中54项活性成分,通过修复下丘脑、脑垂体、松果体、皮质醇来改善脑细胞和神经元链接,预防脑萎缩,从源头上修复脑功能,恢复大脑生成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褪黑素等重要物质的能力。

[大学生,自尊,水平,其他论文文档]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状态焦虑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self-esteem level; depression state; state anxie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and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self-esteem level, depression state a nd state anxiety of undergraduates. Methods 216 undergraduates completed quest ionnaires including Rosenberg(1965) Self-Esteem Scale, Depression Adjectives C heck List, and State Anxiety Inventory. Results Overall, the level of self-est eem of female ungraduates was high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males, but the ir anxiety was less obviously than that of males; state anxiety in science was high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arts; there were siginificant sex difference s between every two factors among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onclus 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and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 and rel ationships among undergradutes’ level of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d anxiety.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国际自尊心理 协会执行理事长布兰登(Branden,2000,2001)认为,自尊是把自己体验为有能力应付基本的生活挑战和应付值得幸福的基本挑战的倾向性,甚至认为“自尊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位于生命的中心。” [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自尊与心理健康(尤其是情绪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比如,自尊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呈高度负相关[2-4]。但 这些研究对抑郁、焦虑等情绪的考察多以特质情绪为指标,测量的是特质性的抑郁和焦虑。众所周知,特质情绪相对稳定,是由变化性较强的状态情绪(或情绪状态)长期积累或过于严重时量变导致质变的结果。那么,自尊水平和状态性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此外,关于自尊与这些不良情绪状态的特点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拟以抑郁、焦虑状态量表为测量工具探讨自尊水平与状态性抑郁、焦虑的特点及其关系,以期补充有关自尊与情绪健康关系的研究资料并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心理学参考。 对象和方法 工具 1. 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SES)中文版。共10道题目,要求被试在“完全符合”到“很不符合”四个等级上评价自己。量表总分是10—40分,分数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其分半信度为0. 78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

抑郁症和焦虑症区别在哪

抑郁症和焦虑症区别在哪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但是这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抑郁症患者主要的特征是情绪低落,悲观,精神疲惫。焦虑症则是害怕、总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 ★ 1、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心情低落,而且作为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具体来说,抑郁症有以下六种主要表现:①兴趣减退甚至消失;②对前 途悲观失望;③无助感;④精神疲惫;⑤自我评价下降;⑥感到生 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 2、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作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神经官能症。作为

精神病理现象的焦虑具有以下特点:①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患者基本的内 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恐慌或恐惧;②这种情绪是不快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迫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③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④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⑤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功能紊乱。 ★ 3、两种疾病却可合并存在 虽然焦虑症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但是两种疾病却可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临床上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

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疗法与临床治疗分析

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疗法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让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随访过程中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36±1.6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6±1.59)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3.28±1.65)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7.26±4.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后也不易复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1]。我国传统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为药物治疗,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在停药后患者可能会迅速复发。药物治疗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的心理活动也很需要关注,因此就需要使用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2]。笔者所在医院在对抑郁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在患者经过治疗后也不易复发,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2~59岁,平均(32.29±1.73)岁。所有患者经过HAMD 的测评确诊为抑郁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26~59岁,平均(32.78±1.69)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2~58岁,平均(31.29±1.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所使用的药物为度洛西汀联合阿普唑仑,度洛西汀以30 mg每日一次为起始剂量,根据患者不同情况1周内加到60 mg,1次/d。有严重失眠联合阿普唑仑0.4~0.8 mg,1次/d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为患者创设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例如患者的病床一定要保证干净整洁,同时也可

如何彻底治愈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所有心理问题

如何彻底治愈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所有心理问题 要想彻底摆脱所谓心理疾病,必须要明白心理疾病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明白,深陷其中,像个无头苍蝇,不知道出路到底在哪里。 实际上,所有心理疾病,无论何种类型,无论轻重,本质上都毫无区别。只要找到了根源并且断它,自可“药”到病除。既然断了根,当然也不存在复发之说。 所有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都在于自己内在,也只有靠自己改变自己得内心才能彻底根除外在所表现的各种所谓心理痛苦。然而,很多人因为懒惰希望通过服用药物、心理咨询、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安慰或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和条件来使自己得以康复。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这完全是在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几乎所有得心理疾病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想的太多,而且想个不停,甚至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大脑,连睡觉时间都被它占了。这时,大脑早已不堪重负,直至成为木头,无力反应,失去工作和生活能力。人成为行尸走肉,彻底失去生活的信心。这是大脑得不到休息,能量被耗尽的表现。无力思考,平时针尖大的事情这时在他们眼里比山还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他们为什么会想个不停呢?实际上,就是因为太痛苦,他们希望赶快想通,赶快想明白,好尽快解脱出来。殊不知,这一想就走上了一个无底洞,只会越想越多,越陷越深,永远不会有想通的一天。尤其是脑力越来越差,连正常思维的能量都没有了,怎么可能能想通呢? 唯一的方法是立即停止想,斩断恶性循环,让大脑得以休息,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可有人会说:“我也不想想个不停,可我停不下来啊”。 是的,如果不知道自己想个不停的根本原因,是很难做到的。这是因为,这一切都只是现象,不是根源,靠现象是解决不了现象的。为什么呢?大家想一想,你们都在想什么呢?无非是后悔、怨恨、担忧、恐惧、害怕、报复等这些负面想法。要知道,这些统统都是负能量啊。它们会不停地掏空你们。它们不光会掏空你们的大脑,你们的躯体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失眠、腰酸背痛、心悸、虚汗、胃痛等等。还有你们的婚姻、工作、学业、经济等现实也一并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又会继续加重心理问题。所以有所谓心理问题的人绝不单单只有心理问题,它往往是伴随很多现实问题一同出现的,并且相互促进。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访谈并测试了70名医学类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负性情绪体验和处理负性情绪所采用的调节策略。结果表明,被试体验的愤怒较多,悲伤较少。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被动调节策略较少,主动调节策略较多。被试的悲伤与愤怒成显著负相关,抑郁与焦虑成显著正相关,问题解决策略与主动情绪调节策略、被动情绪调节策略负相关显著。焦虑在问题解决策略与抑郁状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被试平均焦虑水平未达到临界值50,平均抑郁水平为轻度抑郁。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策略焦虑抑郁 焦虑、抑郁属于复合情绪,焦虑是由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等基本情绪复合而成。抑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的一种心境障碍。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常以焦虑、抑郁等形式反映出来。调查显示,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焦虑、抑郁症状的矫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生抑郁、焦虑状况的研究层出不穷,并不断把这两种情绪状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任红漫(2007)研究表明高职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显著相关,因此塑造健康的个性是降低焦虑、抑郁,减少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丁琰等人(2007)采用Zung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人总共占21.79%,男女生在SAS SDS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韩立娟等人(2010)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及其各因子有显著正相关。宋晓燕等人(2011)考察了大学生无聊倾向、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发现焦虑、抑郁、无聊倾向关系密切,焦虑通过抑郁影响无聊倾向。周科慧等人(2007)分析了大学生日常应激状况以及抑郁、焦虑水平,探明了日常应激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日常应激对大学生的抑郁及焦虑有预测作用。张亭亭等人(2008)研究表明焦虑与抑郁之间也有显著正相关,而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应对方式作为生活事件与焦虑的中介变量,在应激过程中,与生活事件协同作用于焦虑,中介效应显著。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抑郁、焦虑综合了多种负性情绪,而大学生们对这些负性情绪体验能力如何,又是怎样去调控这些负性情绪?类似这样的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从基本负性情绪体验入手,进而探讨抑郁、焦虑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这种从情绪本身出发来研究焦虑、抑郁状态,更能详实地理解产生抑郁、焦虑状态的原因,为处理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焦虑症 抑郁症患者内心却始终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焦虑

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内心却始终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焦虑 抑郁症患者平时不一定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但内心却始终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焦虑。轻微的焦虑症是精神病吗轻微的焦虑症是精神病吗?现在生活压力的倍增,让很多人 都喘不过气来,因此由于压力过大常常产生莫名其妙的焦虑,焦虑症是一种精神异常的表现形式,可能和其它的一些精神分裂症相比,没那么严重,但是对于焦虑症,出现后也应该及时调节化解。焦虑症可分为轻微焦虑症和重度焦虑症,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轻微的焦虑症,可以通过自我的心理调节来得到缓解,重度焦虑症,就要特别注意了,及时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防止发展成为精神病。轻微的焦虑症的症状表现:1、精神性焦虑精神性焦虑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表现 为担忧、紧张、焦虑不安以及害怕等,总之都是一些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焦虑症患者外观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态僵硬而不自然。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加,不能静坐,反复徘徊,搓手顿足出现。2、无法专注自己的 事情焦虑症患者常常容易被激惹,注意力不能集中,对声光敏感。患者会自我感觉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有梦魇或彻夜不眠等症状,常常睡觉后梦魇突然醒来,大汗淋漓,极端恐惧。当焦虑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的注意力会遇到麻烦,因此需要平衡关注点,如驾驶,学习,工作或照顾孩子

等。这可能是发作令人沮丧的一面。因为没有人希望事情失去控制,因为焦虑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3、出现躯体焦虑 症状焦虑症又可表现为躯体性焦虑,症状涉及许多系统,过度换气、心悸、入口干、尿频、胸闷、耳鸣等。出现轻微的焦虑症有时是患者就诊时的最初主诉,当发作开始变得加剧时,患者会感受到胸部发紧。常常被让人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相反,如果只是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或者感觉有点呼吸困难,并且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态僵硬而不自然,可能都是轻微焦虑症的表现。以上就是专家对于轻微的焦虑症是精神病吗的全部介绍,希望看完之后会有多了解。虽然轻度的焦虑症通过有效调节可以得到缓解,但是还要进行及时治疗,疾病拖严重了总是不好的,而且还可能会引起其他一些精神疾病,所以不要掉以轻心。焦虑的可能疾病可能疾病伴随症状就诊科室 慢性疲劳综合症疲劳,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易激 电脑狂躁症焦虑. 密码综合症头痛,眼花,神经衰弱综合征 周末焦虑症焦虑. 儿童精神分裂症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焦虑- 解释在统一价值论中,当某事物的价值在将来可能会发生明显降低时,就会对该事物产生一种焦虑感。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及抑郁关系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及抑郁关系 作者:孙崇勇,刘浩强,袁晶 《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2月23卷12期调查研究与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随机整群抽取吉林师范大学1 2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6,P<0.001);焦虑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6,P<0.001);抑郁严重度指数为0.45±0.09。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支持总分与焦虑总分、抑郁严重度指数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0.11,P<0.001);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对焦虑、抑郁程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低于全国普通人平均水平,焦虑程度则高于平均水平,总体处于无抑郁程度;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对焦虑、抑郁程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横断面调查;大学生 随着考研与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研究表明,有10%~30%的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1〕。焦虑与抑郁作为负性情绪状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社会支持作为个体从他人或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一般或特定的支柱性资源〔2,3〕,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行为模式。为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焦虑、抑郁程度及其关系,2006年12月,进行此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吉林师范大学1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250份,有效回收率96.15%。其中,男生540人,占43.20%;女生710人,占56.80%。年龄17~26岁,平均年龄(20.74±1.20)岁。文科学生738人,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导致焦虑症的8种常见错误心理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导致焦虑症的8种常见错误心理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导致焦虑症的8种常见错误心理: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呢?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的人,像一只玻璃杯子一样,而不容易患上抑郁症的人就像一只塑料杯子,掉在地上也可以弹起来,对于精神压力和精神打击具有“吸收”的功能。同时还有一种很现实的幻想,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只有这样的人才很难患上抑郁症。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 这样的人不会什么事情都必须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具有一定的宽容心,因而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和纠葛。常常回忆过去,总是想到自己经受了多么大的痛苦,这就是容易患上抑郁症的基础。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也一定要试着向前看、向前走。另外,不和他人同步、我行我素的人也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因为,不在乎他人评价按照自己想法行动,不会积压委屈与不满情绪。 不过,真正能够与他人同步的人,也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因为抑郁症之所以发生,是由于无法拒绝他人的过分请求,将所有的事情都归于自己。因此,如果完全依赖他人,将工作毫无保留地交给别人,自然就很难患上抑郁症。 坦率地承认自己的成功是借鉴了别人的经验和得到了他人帮助的人,正直与人相处的人,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者。保持一个柔性的心理非常重要 较真、责任感强的人的心是玻璃水杯。而具有一个柔性心理的人的心是塑料水杯。 为了养成一种柔性性格,学会放松身心和进行积极地正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不强求”。通过调整呼吸使精神得到放松也有效果。进行积极地正性思考也是不可欠缺的。“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这样的否定和悲观的论调将会极大的消耗精神能量。 但是,如果以积极地、正确的态度思考问题,习得凡事都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就不会消耗精神能量。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众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轻度抑郁症的疗效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轻度抑郁症的疗效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8-03T15:36:31.2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作者:倪永辉 [导读] 探讨团队认知行为疗法对轻度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倪永辉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 【摘要】目的:探讨团队认知行为疗法对轻度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轻度抑郁症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队认知行为疗法,对两组患者疗效及睡眠质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较对照组75.68%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团队认知行为疗法用于轻度抑郁症治疗中效果显著,也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轻度抑郁症;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34-02 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经相关数据显示[1],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1.5%~4.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患者处于自我封闭,不愿暴露状态,导致常规心理治疗难以获得预期效果,且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在团队情景下向患者开展行为疗法与认知疗法的心理治疗方式,可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变认知、情感及行为。本研究团队认知行为疗法用于轻度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观察其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轻度抑郁症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7~21岁,平均年龄(20.52±1.12)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20.47±1.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轻度抑郁症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交流障碍者;严重躯体疾病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与本研究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以5-羟色胺为主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措施如下:(1)了解疾病:首次组织活动时,先向患者介绍团体规则,让治疗小组成员互相认识,建立团结互助的氛围。引导患者讲出自己患病原因、疾病症状,鼓励其宣泄情绪。医生将每位患者的症状及情绪详细记录,向患者讲解抑郁症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团队活动结束前组织成员开展游戏,以加强成员间的了解与信任感。(2)了解认知与行为、心理状态的关系:让患者了解个体消极心理状态不是因事件本身所致,而是个体不恰当认知应对策略所造成的。开展第2次团队活动时,让患者进行一日活动记录,于下次活动时反馈,对自身行为的重要性进行回顾,帮助患者了解积极行为能改变消极心理,并掌握不合理行为与认知的识别方法。第3次活动主要教会患者进行事件-思维-情绪的记录。开展第4次活动时反馈上次成果,并帮助患者重建认知,形成对抗思维,掌握应对技巧。第5次活动时,让患者主动加入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中,试着让患者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应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应对负性事件,在团队活动中逐步重建理性认知。(3)知识巩固:第6~10次团体活动,注重成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领悟,并针对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让患者选择自己认为最可能实现的计划,并付诸于行动。为患者建立治疗场景,并对治疗过程反复练习,以巩固其认知行为及行为反应。 1.3 观察指标 (1)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显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下降70%以上;有效:HAMD-17评分下降30%~70%;无效:HAMD-17评分下降不足30%,甚至上升。 (2)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PSQI总分为0~21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经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x-±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较对照组75.68%高(P<0.05),见表1。 2.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焦虑症和忧郁症有什么区别

焦虑症和忧郁症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主要临床表现 焦虑症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忧郁症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有时可睡,但1~2小时后即醒,醒后再难入睡。也有的整夜不眠;坐卧不安,控制不住没有明确的对象或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的痛苦体验。有些人表现为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沮丧、忧伤、自卑,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甚至丧失。有些人则多疑,总怀疑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很烦恼对健康不利,却不能自控。过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包括各种生理变化)。而有些患者则表现为强迫自己想某样东西或事情,无法控制自己。神经衰弱症状表现为精神疲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学习不能持久,头痛、食欲不振、懒散等。 区别二:发病诱因 焦虑症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生活紧张、胃不舒服、头痛、营善不足、饮食不良、糖、单核白血球增多症、甲状腺疾病、子宫内膜炎(与妇女忧郁症有关)、任何严重的身体伤害、过敏症。有些人在冬天门短夜长时,会变得比较忧郁。忧郁症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出现,但以中年早期较为常见,并且在老年人中尤为普遍。忧郁症起因于脑部管制情绪的区域受扰乱。大部分人都能处理日常的情绪紧张,但是当此压力太大、超过其调整机能所能应付的范畴,忧郁症可能由此而生。另外,忧郁症也与人的性格有密切联系,此病人的性格特征一般为内向、孤僻,多愁善感和依赖性强等。 区别三:病理特征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忧郁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症状,它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劳累所引起的一种机体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它包含了失眠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等多种病症。 区别四:病症的表现及负面影响 焦虑症的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使患者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70%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焦虑症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患者还会出现躯体不适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此外,还可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绝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

大学生焦虑症

焦虑症在现代的社会中已经成了并不陌生的一种疾病,焦虑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焦虑症的发病于普遍人群,大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大学生焦虑症也二分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社交焦虑症,学习焦虑症,考试焦虑症,就业焦虑症等,这些都是大学生焦虑症的表现。那么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室主任王颖就大学生的这几个焦虑症的表现进行了讲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社交焦虑症:大学生社交焦虑发展到极端就是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怖症。表现为情绪上的紧张、不安、担心甚至害怕,还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如:心跳加快、出汗、脸红、发抖、呼吸困难、尿频、尿急等生理表现。行为上还伴有回避。不敢与其他朋友进行交流沟通等。 考试焦虑症:面对考试,很多大学生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急得浑身出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试卷,考试成绩失败。考试焦虑为中心的心理障碍,伴有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太重,压力太大。 就业焦虑症: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中会碰壁,找工作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轻度的焦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潜能,使自己产生紧迫感,从而更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可是一旦焦虑过度,上升到“焦虑症”就应该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以免病情加重,导致过度失望带来的郁闷和焦虑,产生过激行为,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而影响。 以上几种都是大学生焦虑症的表现,其实大学生焦虑症就是焦虑症

的一种特殊表现,大学生焦虑症的发作时心理障碍问题,如果不把这中更焦虑重视起来局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危机,所以,一旦发现在自己或者周围的人得了焦虑症,要及时的到相关的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以免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影响,最后,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身体。

一个重度焦虑症、轻度抑郁症人的自救,我终于战胜了“不可能”

一个重度焦虑症、轻度抑郁症人的自救,我终于战胜了“不可 能” 以前的我是一个重度焦虑症、轻度抑郁症的患者,当时的我虽然每天坚持服药,并且已经六年之多,但是焦虑症仍旧非常严重,每天难以入眠,睡不着就会恐惧,一遇到紧张的事情就会晕厥休克,当时的我简直快要崩溃,感觉活在世界上就是一种痛苦。连医生都对我说我的焦虑症很难治好,并且可能要终生服药。如今的我终于康复了。回想以前的我经常会在各大论坛看到病友们晒出的帖子,他们大多都是消极悲观,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假如这种传递痛苦和消极,所以我写下这段我的重度焦虑症的自救经历。我在16岁的时候检查出重度焦虑症和轻度的抑郁症,服药4年,这4年的时间,每天都是生不如死。但是我并没有见到任何效果。而我当时也已经有了心仪的男孩,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又有谁愿意娶我呢?谁又愿意娶这样的一个麻烦回家呢?于是心如死 灰的我严肃的问医生,我的焦虑症究竟要多久才能好,而医生却说因为我的焦虑症太过严重,我可能需要服药终生。当时的我非常崩溃,但是我不要我的一辈子就这样与焦虑症和药物陪伴,我想要崭新的人生和幸福的爱情,我想要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于是我开始想到自救。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我自救的第一步首先是了解焦虑症该怎样自

救,于是我买了一本《精神焦虑症的自救》这本书,书分为病理和演讲卷两本。我猜同是焦虑症的人应该都有看过吧?这两本书我看了将近十遍,我不得不说这两本书真的很好。看完后我知道我之所以这么焦虑是因为长时间情绪的压抑 逐渐使神经系统变得敏感,使我对各种负面事件更加敏感,想法更加消极,这些负面想法情绪带来的恐惧是我痛苦的来源。从这众多的书我总结出来康复的方法——面对→接受→飘然→ 等待→ 克服恐惧。但是并不是说你看了书就能和我一样治愈,书中只是告诉你别人成功治愈的方法,而能不能治愈就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尝试和坚持。我从自救开始到自救成功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刚开始躯体化症状很严重,实在难受的我想要放弃,可是我不愿意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后来我就学习呼吸法缓解症状,一般做了大概十分钟就能有所缓解。呼吸法一般需要盘腿坐着,闭上双眼后,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以“平等心”的原则去观察、觉知呼吸的进出。对于当下的呼吸状况以及头脑中的念头想法,或是浮现什么感受,不作任何的判断、分析、联想和纠缠,就只是如实单纯地观察呼吸。如果走神了,就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进出上,如此反复。这样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和症状都会慢慢稳定下来。并且在我焦虑症自救期间,我每天的作息都非常规律,早上6点起床,跑步半个小时,我一般都会跑的很慢,我习惯性一边跑步一边数着路边的栏杆,这样我的内

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9-05-07T10:31:05.96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1月作者:丁静华 [导读] ,针对我院的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北方医院丁静华 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在医院治疗,病例资料完整,诊断明确并配合治疗的抑郁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各50例,参照组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A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社会支持干预,研究B组用帕罗西汀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社会支持干预。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研究B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和研究A组。结论,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确,全面,值得研究发展。 关键字: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治疗;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CR 引言 抑郁症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该病通常表现为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悲观失望等,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据中国心理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病例抑郁症患者已超过3000万人,在患有抑郁症人群中,死于自杀,意外事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中风的危险性高于非抑郁的人群。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筛选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54例、96例,患者的年龄最大72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为(48±8.63)岁。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分别是参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对象EPDS 总分大于12分,HAMD大于17分小于24分,符合DSM-IV轻中度抑郁标准。参与前均知情签订合约。对三组患者年龄、性别进行对比发现,P>0.05。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药物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初始给要量为每天10mg,根据临床反应,逐渐加大剂量至每天20~60mg。研究A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干预治疗。首先认知行为疗法包括:为患者制定每天的活动计划,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协助患者做自我检测表和功能失调性想法记录表,对负性自动想法进行评估,指导患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替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加深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促进认知行为的纠正。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社会支持干预,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对患者实施倾听、解释、指导、疏泄、保证等相关技术,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且为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安静,无噪音,湿温度适宜,确保患者舒适,减轻其心理应激。研究B组同时给予药物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干预治疗(治疗方法同研究A组)。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期间第4、8、12周的治疗效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进行评价[7-8]。其中,HAMD评分<7分为正常,7-17分为可能有抑郁情绪,17-24分为肯定有抑郁症,大于24分为严重抑郁症。SCL-90自评量表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标准,即1分代表无症状,5分代表症状严重,依次递进,总分160分即为90个项目的得分总和,为临床界限,超过160分说明测试者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得分越高表示心理疾病症状越严重。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头晕、恶心及嗜睡。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EPDS评分比较 EDPS评分治疗前两周EDPS总分三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性,4周与8周后统计结果显示,A、B组EDP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较参照组下降更多,与参照组比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三组对比分析 时间参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治疗前两周63.81±5.0862.95±5.2763.17±5.62治疗4周后60.18±4.8250.68±4.5843.54±4.05治疗8周后57.45±4.1539.70±4.1634.52±3.84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HAMD评分治疗前两周HAMD总分三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性,4周与8周后统计结果显示,A、B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较参照组下降更多,与参照组比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的三组HAMD评分对比 时间参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治疗前两周50.51±1.9220.65±1.9620.10±1.96治疗4周后18.74±1.2114.84±0.9611.59±1.51治疗8周后15.88±1.2710.10±0.98 6.79±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