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监护仪产品技术要求ty

多参数监护仪产品技术要求ty
多参数监护仪产品技术要求ty

多参数监护仪

组成:

主机:彩色液晶显示屏,多参数监护板,脑电监护板,工控机主板,硬盘;

附件:脑电、肌电、眼电转接盒,脑电电极及脑电联线,呼吸传感器,心电导联线,血压袖带,体温探头。

适用范围:重症脑功能监护,常规生命体征监护,神经电生理检查与监护,睡眠和呼吸检测。

1.1 产品型号划分及说明

1.1.1 产品型号

SALAR6000B。

1.1.2 产品型号划分说明

SALAR 6000B

公司商标生产序号

1.2 产品组成

1.2.1 主机: 彩色液晶显示屏,多参数监护板,脑电监护板,工控机主板,硬盘;

1.2.2附件:脑电、肌电、眼电转接盒,脑电电极及脑电联线,呼吸传感器,心电导联线,血压袖带,体温探头。

1.3基本参数:

1.3.1 显示参数:

1.3.1.1可显示16导脑电、3导心电和1导呼吸的曲线,或

1.3.1.2可显示8导脑电、3导心电、2导眼电、1导肌电和2导呼吸的曲线

1.3.2外型尺寸:400 mm×110 mm×330mm

2.1正常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 +5℃~+40℃。

b) 相对湿度: ≤80%。

c) 大气压力: 700hPa~1060hPa。

d) 交流电源: 220V 50Hz 90VA。

e) 周围环境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强磁场干扰及振动。

f) 应具备良好的接地装置。

2.2外观和结构要求

a) 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等。

b) 表面涂层应均匀、不应大面积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

c) 产品的接口、联线及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d) 产品开关、按钮和其它控制部件的控制应灵活可靠。

2.3技术指标和性能:

2.3.1 脑电、肌电、眼电参数

2.3.1.1 电压测量:误差不超过±10%;

2.3.1.2 时间间隔: 误差不超过±5%;

2.3.1.3 时间常数:0.1s误差不超过±40%,0.3s误差不超过±20%;

2.3.1.4 幅频特性:0.5Hz~70Hz 偏差不超过+5%~-30%。

2.3.1.5 噪声电平:不大于2.0μV(峰-峰值);

2.3.1.6 共模抑制比:不小于100dB;

2.3.1.7 耐极化电压:加±300mV的直流极化电压,偏差不超过±5%。

2.3.2 口鼻呼吸通道:呼吸信号清晰可见,信号幅度不小于2 mm。

2.3.3 心电监护部分

心电参数:

2.3.3.1 电压测量误差:最大允许误差±10%;

2.3.3.2 极化电压引起的电压测量误差:

施加±300mV直流电压后引起的显示信号幅度相对变化不超过±5%;

2.3.3.3 噪声电平:折合到输入端的噪声电平应不大于30μV(峰-峰值);

2.3.3.4 扫描速度误差:最大允许误差±10%;

2.3.3.5 输入回路电流:各输入回路的电流应不大于0.1μA;

2.3.3.6 幅频特性:监护导联:

以10Hz正弦波为参考值,在0.5Hz~40Hz,带宽(-3dB)上限:110%;

2.3.3.7 共模抑制比:应不小于89dB;

2.3.3.8 心率显示值误差:

在(30~200) bpm 范围内, 最大允许误差±(显示值的5%+1个字);

2.3.3.9 心率报警发生时间:自心率越限发生至报警发生的时间应不大于12s;

2.3.3.10 过载保护: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2的要求;

2.3.3.11 呼吸、导联脱落检测和有源噪声抑制:应符合YY1079-2008中4.2.4的要求。

2.3.3.12 心率参数:

a) 心率测量范围:

1) 成人:应为10bpm~300bpm;

2) 儿童、新生儿:应为10bpm~300bpm;

b) 心率测量准确度应为:应符合YY1079-2008中4.2.6的要求;

c) 心率显示分辨率应为: 1bpm。

2.3.3.13 报警系统

a) 心率报警限范围:上限应为30bpm~350bpm,下限应为0bpm~

305bpm,

b) 报警限设置的分辨率为:1bpm;

c) 报警限准确度为:±1bpm;

d) 心动停止报警的启动时间:设置报警下限最接近60bpm,心率从80bpm 跳变到0bpm,

应在不长于

10s的时间内启动报警;

e) 心率低报警的启动时间:设置报警下限最接近60bpm,心率从80bpm跳变到40bpm,

应在不长于10s的时间内启动报警;

f) 心率高报警的启动时间:设置报警上限最接近100bpm,心率从80bpm跳变到120bpm,

应在不长于10s的时间内启动报警;

g)基线控制和稳定性:应符合YY1079-2008中4.2.8.11的要求;

l)非栓锁报警:多参数监护仪为非栓锁报警。

2.3.3.14 对具有心电图波形显示能力的多参数监护仪的特殊要求:

a) 输入动态范围: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1的要求;

b) 输入阻抗: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2要求;

c) 系统噪声: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3要求;

d) 多通道串扰: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4的要求;

e) 增益控制和稳定性:

应符合YY1079-2008中4.2.8.5的要求;

1/2档为:(×0.5)5mm/mV,误差应在±5%以内;

1档为:(×1)10mm/mV,误差应在±5%以内;

f) 输入信号的重建准确度:

1) 总系统误差: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8 a)的要求;

2)频率响应:应符合YY1079-2008中4.2.8.8 b)的要求;

3)脉冲响应:应符合YY079-2008中4.2.8.8 c)的要求;

4)导联权重因子: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8 d)的要求;

5)滞后效应: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8 e)的要求;

g) 基线控制和稳定性:

1) 复位: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11 a)的要求;

2) 基线稳定性: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11 b)的要求;

h) 电外科干扰抑制:应符合YY 1079-2008中4.2.8.14的要求。

使用说明书:

2.3.3.15性能参数公布

a) 电外科防护: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a)的要求;

b) 呼吸、导联脱落检测和有源噪声抑制: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b)

的要求;

c)高大T波的抑制能力:应符合YY1079-2008中4.1.2.1 c)的要求;

d) 心率平均: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d)的要求;

e) 心率计准确度和对心律不齐的响应:YY1079-2008中4.1.2.1 e)中的要求;

f) 心率计对心率变化的响应时间: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f)的要求;

g) 心动过速报警的启动时间: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g)的要求;

h) 起搏脉冲抑制警告标签: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h)的要求;

i) 听觉报警公布: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i)的要求;

j) 视觉报警公布: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j)的要求;

k)网电源隔离监护仪瞬变: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m)的要求;l) 电极极化: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1 o)的要求;

2.3.3.16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说明书中应提供以下信息:

a) 设备预期用途和可使用功能的描述;

b) 所有控制及显示功能的检查程序;

c) 有关心电检测常用电极和电缆的信息,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2.2 c)的要求;

d) 对儿童和/或新生儿需要进行的设置。

2.3.3.17 维修手册

应符合YY 1079-2008中4.1.3的要求。

2.3.4 无创血压监护部分

2.3.4.1无创血压测量应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的数值显示;

2.3.4.2无创血压测量模式

多参数监护仪应具有手动、周期两种测量模式:

a) 手动模式:手动进行单次无创血压测量;

b) 周期模式:操作多参数监护仪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启动无创血压测量,时间间隔可选择2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30 min、60 min、90 min;

2.3.4.3 标识要求

2.3.4.3.1 设备标识:应符合YY 0670-2008中4.2.1的要求。

2.3.4.3.2 外包装:应符合YY 0670-2008中4.2.2的要求。

2.3.4.3.3说明书:应符合YY 0670-2008中4.2.3的要求。

2.3.4.3.4 部件标识

a)部件更换:应符合YY 0670-2008中4.2.4.1的要求;

b)电源系统标识:应符合YY 0670-2008中4.2.4.2的要求;

c)袖带标识:应符合YY 0670-2008中4.2.4.4的要求。

2.3.4.4 寿命:应符合YY 0670-2008中4.3的要求。

2.3.4.5 安全要求

有自动充气系统的设备

a) 最大袖带压:

成人模式:当袖带内压力值超过39.5kPa±0.4kPa(297mmHg±3mmHg),控制阀应泄放气压,袖带内压力处于2kPa(15 mmHg)以上的时间应不超过3min。;b)泄气:应符合YY 0670-2008中4.4.1.2的要求;

性能要求:

a )量程:应为0kPa~40.0kPa(0mmHg~300mmHg);

b )分辨率:应为±0.1kPa 或 1mmHg;

c )可重复性:应符合YY 0670-2008中4.5.3的要求;

d )压力传感器准确性:最大误差应是±0.4kPa(±3mmHg);

2.3.4.6无创血压测量范围及测量误差:

a) 测量范围:应符合表1无创血压测量范围中的内容

表1 无创血压监护范围

b)测量误差:在以上测量范围内,测量平均差应不大于±0.67kPa(±5mmHg),测量标准偏差应不大于1.067kPa(8mmHg);超出以上范围时,测量误差不予定义。

2.3.4.7 充气源和压力控制阀的要求

2.3.4.7.1 充气源:应符合YY 0670-2008中4.6.1的要求;

2.3.4.7.2 自动气阀:

a)漏气:应符合YY 0670-2008中4.6.3.1的要求;

b)气阀/袖带放气率:应符合YY 0670-2008中4.6.3.2的要求;

c)泄气:应符合YY 0670-2008中4.6.3.3的要求;

2.3.4.8 袖带的要求

a) 尺寸:应符合YY 0670-2008中4.7.3.1的要求;

耐压力:应符合YY 0670-2008中4.7.3.2的要求;

袖带接口/结构:应符合YY 0670-2008中4.7.3.3的要求;

2.3.4.9 系统漏气:应符合YY 0670-2008中4.8的要求;

2.3.4.10 无创血压报警预置限值:

a) 收缩压:上限应为8.0kPa~34.0kPa(60mmHg~255mmHg),

下限应为4.0kPa~32.7kPa (30mmHg~245mmHg);

b) 舒张压:上限应为4.0kPa~29.3kPa (30mmHg~220mmHg),

下限应为1.3kPa~26.0kPa (10mmHg~195mmHg);

2.3.4.11 无创血压持续测量时间

应不超过120s,当持续测量时间超过120s,控制阀应泄放气压;

2.3.5 体温监护部分

2.3.5.1 体温测量范围为: 1.0℃~50.0℃;

2.3.5.2 体温测量精度为:±0.1℃;

2.3.5.3 体温显示分辨率为:0.1℃;

2.3.5.4 体温报警预置限值:

上限为34.5℃~38.5℃,下限为34.5℃~38.5℃;

2.3.5.5 体温报警误差为:±0.1℃;

2.3.6 呼吸监护部分(胸阻抗法)

2.3.6.1 呼吸率测量应显示呼吸波形和呼吸率;

2.3.6.2 呼吸率测量范围为: 0rpm~150rpm;

2.3.6.3 呼吸率测量精度为:±2rpm;

2.3.6.4 呼吸率报警预置限值:上限为5rpm~100rpm,下限为0rpm~90rpm;

2.3.6.5 呼吸率报警误差为:±1rpm;

2.3.6.6 呼吸率显示分辨率应为:1rpm;

2.3.6.7 呼吸波形增益:具有×1、×2、×3的波形增益;

2.4 主要功能

2.4.1 显示屏信息

可显示脑电曲线、肌电曲线、眼电曲线、心电曲线、心率、呼吸率、呼吸曲线、体温和无创血压。

2.4.2 正常连续工作时间的测试

在正常的交流供电情况下待机24小时后应能正常工作。

2.4.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附件

脑电电极及联线,心电导联线,血压袖带,体温探头,呼吸传感器(含面罩吸氧管)等附件在与本机配套使用时,购买在国内取得注册证的产品或进行生物学试验。

2.4.4脑电电极性能要求:

a)交流阻抗:

至少10对用导电膏连接的电极对,在10Hz、不超过100uV(峰-峰值)的外加电流下,其阻抗平均值应不超过2kΩ。

b)直流失调电压:

一对用导电膏连接的电极对经1min的稳定期后,出现的失调电压不应大于100mV。

2.5 安全

应符合GB9706.1-2007、GB9706.25-2005、GB9706.26-2005、YY0667-2008、YY0668-2008、YY0709-2009、YY0505-2012的要求。

注:安全特征见附录A。

2.6 环境试验要求

环境试验应按GB/T14710中气候环境试验Ⅱ组、机械环境试验Ⅱ组及表1的环境试验进行。

注:安全特征见附录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