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结转分步法例题及总结(1)

逐步结转分步法例题及总结(1)
逐步结转分步法例题及总结(1)

例:某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分两个生产步骤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第二步骤对第一步骤生产出来的半成品继续加工,生产出甲产品,各个生产步骤间不设半成品库,第一步骤直接转入下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生产过程中除原材料外的其他费用在各个步骤陆续发生,月末各个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60%,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第一生产步骤第二生产步骤

月初在产品数量(件)30 40

本月投产数量(件)200 190

本月完工数量(件)190 200

要求:将归集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各步骤的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190+40=230;190+40×60%=214

约当产量:200+30=230;200+18=218

(3)成本还原:

方法: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成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成本还原的对象:

成本还原的步骤数量:

具体方法:

(1)按各成本项目的比重还原;

(2)按所耗半成品总成本占半成品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还原。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加工,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半成品成本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采用约当产量法。

单位成本:约当产量法31500/350=90;6600/300=22;11400/300=38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250件

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资料如表所示,产量100件。

要求:

分别采用还原分配率计算法和项目比重还原法进行还原,

计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项目比重还原法)

1.原材料成本结构=18240/30400×100%=60%

工资及福利费成本结构=6980/30400×100%=22.96%

制造费用成本结构=5180/30400×100% =17.04%

还原金额:原材料=15200×60%=9120(元)工资及福利费=15200×22.96%=3489.92 (元)制造费用=15200×17.04%=2590.08(元)

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0

(5)综合结转法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用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缺点: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工作量。

适用范围:半成品具有独立国民经济意义,管理上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但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情况下采用。

4、分项结转法

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三)分项结转法的优缺点

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确地提供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工作比较复杂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 1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点

①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成品及其所经过生产步骤的半成品;

②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随着其实物的转移而结转,有利于实

物管理和生产资金管理;

③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时,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中包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

本,利于步骤成本管理;

④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时,可以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 2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缺点

①两种结转方法都要逐步结转,所以核算工作比较复杂,提供核算资料的及时性也较差。

②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

成本时,结转的核算工作量大。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例1: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第二车间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半成品,第三车间将乙半成品加工成丙产成品。(假定各车间半成品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且各仓库期初均无半成品)该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现将第一、第二、第三车间连续加工的产量记录列示如下表所示。 产量记录 (1)第一车间直接材料、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直接材料的约当总产量=240+60+140+60+1100=1600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240*50%+60+140+60+1100=1480 (2)第二车间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60*30%+140+1100=1258 (3)第三车间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140*60%+1100=1184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半成品成本并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

结转,而是在什么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账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个步骤的成本明细账里转出来。这样,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上反映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就包括了正在本步骤加工的在产品在本步骤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已在本步骤加工完成、移转到以后步骤但尚未最后制成产成品的那些半成品在本步骤发生的费用。 例2:某工厂舍友两个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A产成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以此投入,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该企业2009年5月份各车间有关产量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产量记录 (1)根据本月个费用分配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和产量记录,登记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转入产成 品成本份额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如表2所示。 (2)根据本月个费用分配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和产量记录,登记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产成品成

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

【课题】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 【教材版本】 汤乐平.成本会计,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龚丽军.成本会计习题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一般特点,识记逐步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第一种方法—分项结转法。 2.能力目标:学生在充分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特点的情况 ,通过例题学习,掌握分项结转法的计算程序。 3.德育目标:逐步结转分步法是以品种法的计算为基础的,学习就是一个前后衔接,持之以恒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分项结转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分项结转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图解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媒体】 《成本会计多媒体课件》和中教学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导入入新新课课 提问:《财务会计》出售自制半成品的分录怎样做 学生: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自制半成品 教师:自制半成品作为商品产品对外出售,为了计算外售半产品的成本,就要计算这些半成品的成本,我们用的方法就是逐步结转分步法。 学学习习新新知知识识 一、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师:机械制造等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各步骤所产的半成品不仅可由本企业进一步加工,而且还经常作为商品产品对外出售,为了计算外售半产品的成本,就要计算这些半成品的成本,如计算铸造件、加工件、装配件等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则需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1、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按照产品的生产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前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到后一步骤的产品成本中,直到最后步骤累计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适用范围 学生可自己归纳,教师评价。逐步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是: 半成品能对外出售、管理上需要提供各个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例题【可编辑】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 1、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举例 例:某企业200×年6月份生产甲产品,该产品顺序经过第一、二、三加工步骤,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后生产A半成品,交第二步骤生产B半成品,再交第三步骤加工成甲产成品,原材料在第一步骤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各步骤的加工程度逐步发生,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该企业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自制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发出自制半成品的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1)产量资料 (2)期初在产品成本 (3)期初库存:A半成品月初库存60件,实际成本8700元,B半成品月初无库存。 (4)本月生产费用:

第一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步骤完工产量:240件 产品名称:A半成品 200×年 6月金额单位:元 (5)第一步骤成本计算 直接材料=31500÷(240+110)=90 直接人工=6490÷(240+110×50%)=22 制造费用=11210÷(240+110×50%)=38 根据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A半成品 36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半成品 36000 半成品明细分类账 名称:A半成品单位:元

第二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二步骤完工产量:200件产品名称:B半成品 200×年6月金额单位:元 (6)第二步骤成本计算 直接材料=41440÷(200+80)=148 直接人工=11280÷(200+80×50%)=47 制造费用=12000÷(200+80×50%)=50 根据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B半成品 49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本——B半成品 49000 半成品明细分类账

平行结转分步法补充例题

例题: 某企业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分别由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进行生产。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半成品,三车间再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 2014年8月各车间的产量记录和成本资料如下: (1)产量记录如表1所示: 表1 产量记 录 产品:甲产品 2014 年8 月单位:件 项目第一车 间 第二车 间 第三车 间 月初在产品72 18 36 本月投入360 396 360 本月完工转 入下步 396 360 378 月末在产品36 54 18 各步骤在产 品完工程度 60% 60% 60% (2)成本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生产费用资料 产品:甲产品 2014年8 月单位:元

成本项目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第一车间月初在 产品成 本 1260 288 432 1980 本月生 产成本 3600 810 1260 5670 第二车间月初在 产品成 本 270 216 486 本月生 产成本 5760 5040 10800 第三车间月初在 产品成 本 180 144 324 本月生 产成本 3240 2700 5940 【实训要求】 (1)登记各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必须列示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份额”的计算过程) (2)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总

成本和单位成本,编制甲产品成本汇总表。 表3 一车间明细账 项目直接 材料直接人 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成本 本月生产费 用 生产费用合 计 应计入产成 品成本的份 额 月末在产品 成本 表4 二车间明细账

项目直接 材料直接人 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成本 —— 本月生产费 用 —— 生产费用合 计 —— 应计入产成 品成本的份 额 —— 月末在产品 成本 —— 表 5 三车间明细账 项目直接 材料直接人 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成本 ——本月生产费——

习题 练习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

习题练习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的核算 一、资料 大隆工厂自制半成品采用分项结转法,该厂生产甲产品有三个生产步骤,第一生产步骤生产A半成品,第二生产步骤生产B半成品,第三生产步骤生产甲产品。A、B半成品均由仓库负责收发。该厂原材料在第一生产步骤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资料如下: (一)10月1日,“基本生产成本”各明细账户的余额如下: (二)10月1日,各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户的余额如下:

(三)10月31日,各费用分配汇总表汇总分配后,对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进行了帐务处理,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各个生产步骤明细账的本月生产费用合计(自制半成品除外)如下:

第二生产步骤从仓库领用A自制半成品1200件,第三生产步骤从仓库领用B自制半成品1100件。自制半成品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四)各生产步骤地月初在产品的数量、本月投产的数量、本月完工半成品或产成品的数量及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如下:

(五)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如下: 完工的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都已全部验收入库。 二、要求 (一)根据“资料(一)”、“资料(二)”,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二)根据“资料(三)”,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三)根据“资料(三)”、“资料(四)”、“资料(五)”和“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计算第一、第二生产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并据以用分项结转法编制自制半成品完工验收入库和领用的会计分录,登记相关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四)根据“资料(四)”、“资料(五)”和“基本生

会计学习题及答案 (10)

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成本管理对于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和对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考虑,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方法分为()。 A.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C.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D.实际成本分项结转法和计划成本分项结转法 答案:B 2.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月末各生产步骤如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其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应在()之间进行分配。 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 B.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C.前面生产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在产品、最后生产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在产品 D.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 答案:C 3.某种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加工制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第一生产步骤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27 000元,第二生产步骤转入第三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36 000元。第三步骤月初在产品成本为8 000元,本月第三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3 000元,其中不包括第二步骤转入的费用,第三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为10 000元。本月该种产成品的总成本为()元。 A.74 000 B.38 000 C.43 000 D.47 000 答案:D 4.()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续应用。 A.逐步结转分步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法 D.分项结转法 答案:A 5.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A.产成品成本 B.本月所产的半成品成本 C.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 D.自制半成品成本 答案:C 6.某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第一步骤本月发生的费用为15 000元,完工半成品成本为20 000元;第二步骤本月发生的半成品费用为10 000元,完工半成品成本为18 000元,其中自制半成品项目金额为12 000元;第三步骤本月发生的半成品费用为19 000元,完工产成品成本中自制半成品项目金额为9 000元。该种产品第二次成本还原分配率为()。 A.0.5 B.0.3 C.1.2 D.1.6 答案:B 7.企业将各生产步骤所耗的半成品费用,按成本项目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这种结转方式称()。 A.综合结转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分项结转法 答案:D 8.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应在()之间进行分配。A.最终产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实训目的】通过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运用,使学习者体验并掌握其成本计算程序。 【企业基本情况】新华工厂是一个小型工业企业,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型铸锻造车间造型、熔炼浇铸成569铁铸件,由加工车间加工成569零部件,再由装配车间装配成569设备。后车间耗用的前一车间的半成品均为1件。各车间生产费用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机修车间为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提供机修劳务,其费用均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费用按提供的劳务量直接对外分配。本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本月资料】(一)该企业2008年10月1日有关账户月初余额 表2-4-1 基本生产成本月初余额表 单位:元 PS: “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月初余额均为零。 (二)2008年10月产量统计表 表2-4-2 产量统计表 单位:件

①在型铸锻造车间,当产品刚开始加工时投入60%的原材料,加工到50%时再投入剩下材料,月末在产品中,加工到40%的在产品有60件,加工到70%的在产品有40件,生产完的569铸件直接转入加工车间继续加工。 ②在加工车间,当产品刚开始加工时投入80%的原材料,加工到60%时再投入剩下材料,月末在产品中都已加工到50%,生产完的569零部件直接转入后车间继续加工。 ③在装配车间,所需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投入,月末在产品中加工程度均为50%。 (三)2008年10月发生的与产品成本有关的经济业务见表2-4-3至2-4-9所示。 表2-4-3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008年10月单位:元 表2-4-4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2008年10月单位:元

【实用文档】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比较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 含义 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 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 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 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特点 各步骤的产品生产费用并不伴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成本结转程序 如下图所示 图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本步骤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生产步骤不计算本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尽管半成品的实物转入下一生产步骤继续加工,但其成本并不结转到下一生产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中去,只是当产品最终完工入库时,才将各步骤费用中应由完工产成品负担的份额,从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转出,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的成本。 费用分配 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 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这里的某步骤在产品是指该步 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该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广义在产 品) 优点 (1)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 转半成品成本; (2)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 原,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 【例题】平行结转法(以直接材料为例,假设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 期初在产品数量10205 投入生产数量1008085 合计11010090 完工产品 (产成品)数量 808570 在产品数量301520 广义在产品数量653520【例题】平行结转法(以直接材料为例,假设陆续投入)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

平行结转分步法课堂练习题

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B产品成本。6月份有关的资料如下: (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见产品成本明细账。原材料均在每个步骤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工资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发生。上述费用在完工产品(应计入产成品份额)和月末在产品(广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KEY: 答案:(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第一生产步骤: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原材料=×750=3375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10000+35000)-33750=11250(元)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工资及福利费=×750=1500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3800+1500)-15000=3800(元)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制造费用=×750=9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280+8000)-9000=2280(元) 第二生产步骤: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原材料=×750=45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6000+45000)-45000=6000(元)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工资及福利费=×750=135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2400+12000)-13500=900(元)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制造费用=×750=9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600+6000)-9000=600(元) (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逐步结转分步法例题及总结(1)

例:某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分两个生产步骤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 产时一次投入,第二步骤对第一步骤生产出来的半成品继续加工,生产出甲产品,各个生产步骤间 不设半成品库,第一步骤直接转入下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生产过程中除原材料外的其他费用在各个 步骤陆续发生,月末各个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 料如下: 60%,有关资 项 目 第一生产步骤 第二生产步骤 月初在产品数量(件) 本月投产数量(件) 本月完工数量(件) 30 40 190 200 200 190 要求:将归集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各步骤的本月完工产品和月 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一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 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600 4000 200 1940 150 1562 950 7502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 单位成本 4600 230 20 2140 1712 214 8 8452 214 10 完工产品成本 3800 800 1900 240 1520 192 7220 1232 月末在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 190+40=230; 190+40× 60%=214 第二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制造费用 项 目 直接材料 370 直接人工 合计 218 208 796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2180 1100 7220 10500 合计 7590 2398 218 11 1308 11296 约当产量 230 33 218 6 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6600 990 2200 198 1200 108 10000 1296 月末在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 200+30=230; 200+18=218

成本会计习题()平行结转分步法练习题

平行结转分步法练习题(11) 某企业生产K产品,经过第一、二、三三个车间生产,原材料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在产品在本车间的完工程度为50%;因无需提供半成品成本,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会计信息资料如下: 1.产量统计表:单位;元 项目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月初在产品数量260 200 180 本月投产量840 1000 800 本月完工量1000 800 90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400 80 2.K产品的有关定额资料如下: 项目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合计单位产品在各车间定 额工时(小时)20 10 12 42 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 成本(元)150 0 0 150 3、月初在产品及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 动力工资及福利 费 制造 费用 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第一车间96000 2 3600 51000 81000 第二车间8600 10800 2 6100 第三车间3240 5616 8640 本月生产费用发生额第一车间 1 26000 68000 102000 16 9100 第二车间28000 44000 12 6980 第三车间31200 51840 82600 4、每小时计划燃料动力费用为3元,直接人工费用率5元,计划制造费用率为8元。 要求: 1.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 2.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并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分录。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 力工资及福 利费 制造费用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本步计入完工 产品的份额 在产品成本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 费制造费 用 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本车间计入完工产品 的份额 在产品成本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 力工资及福 利费 制造费用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发生额 生产费用合计 本步计入完工产品的 份额 在产品成本 K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产量:900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 力 工资及福利 费 制造费用成本 合计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合计 单位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练习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步骤,原材料或半成品均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半成品不经过半成品库,直接转入下一步骤继续加工。有关资料见下表,要求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解:第一步骤: 材料:(405000+1850000)/2000*1600=1804000 燃料及动力:(30000+1500000)/1800*1600=1360000 工资:(104000+2200000)/1800*1600=2048000 制费:(176000+3100000)/1800*1600=2912000 以上四项合计(即完工产品成本)=8124000 第二步骤: 半成品处填8124000 (当本步骤投产量与上步骤完工量不同时应先计算单位成本再按本月投产量具体计算) 材料:(138000+8124000)/1700*1400=6804000 燃料及动力:(53000+1900000)/1550*1400=1764000 工资:(211500+6500000)/1550*1400=6062000 制费:(233000+4200000)/1550*1400=4004000 以上四项合计(即完工产品成本)=18634000 合计栏填8124000+1900000+6500000+4200000=20724000 第三步骤: 半成品处填18634000 (当本步骤投产量与上步骤完工量不同时应先计算单位成本再按本月投产量具体计算)材料:(14000+18634000)/1480*1200=15120000 燃料及动力:(37400+1450000)/1340*1200=1332000 工资:(98400+3600000)/1340*1200=3312000 制费:(181400+6800000)/1340*1200=6252000 以上四项合计(即最终完工产品成本)=26016000 合计栏填18634000+1450000+3600000+6800000=3048400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 A.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但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企业 B.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且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企业 C.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企业 D.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企业 2.平行结转分步法()。 A.能全面反映各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B.除第一步骤外,不能全面反映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C.能全面反映本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D.不能全面反映本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应()。 A.平行结转各生产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B.逐步结转各生产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C.逐步结转各生产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半成品成本 D.综合结转各生产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半成品成本 4.某种产品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本期第一步骤发生费用50000元,完工产品成本为40000元;第二步骤本月耗用半成品30000元,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项目为40000元。该种产品成本还原分配率为()。 B.0.75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生产步骤完工的半成品入库,应借记的会计科目为()。 A.“基本生产成本” B.“自制半成品” C.“产成品” D.“库存商品” 6.成本还原的标准是()。 A.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成本构成 B.本月所耗半成品的成本 C.本月所产全部半成品的成本构成 D.本月所耗全部半成品的成本构成 7.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为了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对完工产品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还要进行()。 A.计划成本计算 B.成本还原 C.实际成本计算 D.成本分析 8.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A.逐步结转分步法 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9.简化分批法适用于()。 A.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 B.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多 C.同一月份投产批数多 D.同时具备上述三点 10.某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8月1日投产A产品6件,B产品4件;12日投产B产品3件;20日投产A产品5件,B产品2件。该企业8月应开设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应该是()。 本本本本

《成本会计学》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成本会计学》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作者:————————————————————————————————日期:

成本会计实训一(平行结转分步法) 一、公司简介 天一洗衣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洗衣机制造公司。该公司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大量生产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两种产品。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的职能分别为:毛坯车间负责生产机体的毛坯配件;彩涂车间负责对毛坯配件进行彩涂处理;装配车间负责将经彩涂处理后的各配件组装成完整的洗衣机。公司生产的半成品均不对外销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职能分别为:供水车间负责为其他部门供水;供电车间负责为其他部门供电。 由于管理上要求提供直接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该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该公司的所有存货均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价,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均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各步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各步骤所需的原材料都是一次性投入。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在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间进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采用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本月新增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本月内处置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初始资料 天一洗衣机有限公司201×年11月1日的有关资料如下: (一)各步骤产量资料 表11.1 各步骤产品的产量资料 产品产品数量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 全自动洗衣机月初在产品数量80 100 20 本月投产数量420 400 400 完工并转出产品数量400 400 36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100 60 在产品完工程度50% 50% 40% 普通洗衣机月初在产品数量50 150 50 本月投产数量300 250 300 完工并转出产品数量250 300 30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100 50 在产品完工程度50% 60% 60% (二)各产品的定额工时资料 表11.2 各产品的定额工时 产品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全自动洗衣机2000 1000 1500 普通洗衣机500 500 500 合计2500 1500 2000 (三)各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表11.3 各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项目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

【实用文档】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1)

【例题·计算题】甲企业生产产品A,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随后直接转移到第二步骤进行深加工,原料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性投放,第二步骤领用第一步骤产成品(即半成品)继续加工,不再投入新的原料,两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均采用约当产量法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分别为60%和50%。 第二步骤所耗第一步骤半成品的单位成本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分配率(即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成本中半成品的合计金额除以合计约当产量)。 2017年9月成本核算相关资料如下: (1)本月产量资料(单位:千克) 月初在产品本月投产合计产成品月末在产品第一步骤8000 92000 100000 90000 10000 第二步骤6000 90000 96000 88000 8000 (2)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步骤40000 8000 5000 53000 第二步骤84000 29000 31000 144000 (3)本月发生成本(单位:元)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步骤290000 55360 37240 382600 第二步骤799000 889000 1688000 要求: (1)编制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单位:元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 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分配率 完工半成品转 出 月末在产品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单位:元 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 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 月末在产品 (2)计算A产品单位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2017年第Ⅱ套)

逐步结转分步法例题2

例2:某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分两个生产步骤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第二步骤对第一步骤生产出来的半成品继续加工,生产出甲产品,各个生产步骤间不设半成品库,第一步骤直接转入下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生产过程中除原材料外的其他费用在各个步骤陆续发生,月末各个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60%,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第一生产步骤第二生产步骤 月初在产品数量(件)30 40 本月投产数量(件)200 190 本月完工数量(件)190 200 要求:将归集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各步骤的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190+40=230;190+40×60%=214 约当产量:200+30=230;200+18=218

(3)成本还原: 方法: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成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成本还原的对象: 成本还原的步骤数量: 具体方法: (1)按各成本项目的比重还原; (2)按所耗半成品总成本占半成品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还原。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加工,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半成品成本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采用约当产量法。 单位成本:约当产量法31500/350=90;6600/300=22;11400/300=38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250件

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资料如表所示,产量100件。 要求: 分别采用还原分配率计算法和项目比重还原法进行还原, 计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项目比重还原法) 1.原材料成本结构=18240/30400×100%=60% 工资及福利费成本结构=6980/30400×100%=22.96% 制造费用成本结构=5180/30400×100% =17.04% 还原金额:原材料=15200×60%=9120(元)工资及福利费=15200×22.96%=3489.92 (元)制造费用=15200×17.04%=2590.08(元)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一个工厂有三个基本的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的半成品,第二车间将甲的半成品加工成乙的半成品,第三车间将乙的半成品加工成丙的成品(假设每个车间的半成品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期初每个仓库没有半成品。)企业采用并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输入一次。每个车间的生产成本采用当量生产比率法在成品和成品之间进行分配。第一、第二和第三个连续加工车间的产量记录如下表所示。 产量记录 本月初投产,本月底完成。表1列出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研讨会在XXXX举行的每个研讨会的相关产出数据。表1产量记录 年初,产品本月投产,本月底完成。本月末,第一个车间的产品是500,1000,1300 XXXX,5月 第一个车间的产品名称:一个产品单位:1月初,本月的生产总成本大约等于生产总单位成本转入成品成本份额。月末,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为10,0003xxxx,5月 车间2的产品名称:产品单位:1月初产品成本,本月生产总成本关于总产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合计5月 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总单位成本产量为1,500,1500。直接材料的直接人工成本为30,000,000,200,7500,16500,11,000,105,000,225,000.15并行结转分步法与分步结转分步法的比较为 1。半成品的成本结转方法不同。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一般不计算

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每个生产步骤中应计入生产成本的成品成本份额,不能提供每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数据。转入下一步加工的半成品成本仍保存在发生地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不便于半成品成本资金的管理。在分步法下,半成品成本每月计算一次,每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着实物转移逐步结转,从而提供每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数据,便于半成品资金的管理。 2,成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在并行结转和分步方法下,成品成本由原材料成本和成品加工成本组成,应包含在每个步骤中,因此不存在成本降低问题。在分步法下,成品成本由最后一道工序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一道工序的加工成本组成。因此,需要降低半成品的成本,以获得由指定成本项目反映的成品成本。 3和在制品具有不同的含义。并行结转法下,在制品是指整个企业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它不仅包括在该步骤中正在加工的在制品,还包括在该步骤中已经加工但尚未最终制成成品的所有半成品。其成本按发生地反映,即保存在成本发生地的产品成本计算表中。在分步方法下,在制品是指狭义上的在制品,即仅在该步骤中加工的在制品。它的成本是按地点反映的,即每个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表上按成本项目列出的在制品成本是在制品在加工各步骤的成本。 4,不同的适用性并行分步结转法一般用于半成品数量多、半成品结转成本工作量大的生产企业,分步结转成本为 。管理层不要求在每个步骤中提供半成品的成本数据。分步法一般适用于半成品种类少、工作量小的生产企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逐步结转法例题1

逐步结转法例题 [例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生产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上一步骤完工的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转给下一步骤继续进行加工;各步骤的在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法按实际成本计算,直接材料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该企业2003年3月有关产量记录和成本资料如下: 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的生产成本。 该企业产成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3 产品名称:A半成品 2003年3月金额单位:元 说明: (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672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8 72+12 完工A半成品直接材料费用=72×8=576(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12×8=96(元) (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156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 72+6 完工A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72×2=144(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6×2=12(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 390 制造费用分配率=————————=5 72+6 完工A半成品制造费用=72×5=36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5=30(元) 表4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B半成品 2003年3月金额单位:元 说明: (1)A半成品费用的分配 1 260 半成品费用分配率=————=15 76+8 完工B半成品的A半成品费用=76×15=1 140(元) 月末在产品A半成品费用=8×15=120(元) (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240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3 76+4 完工B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76×3=228(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4×3=12(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 160 制造费用分配率=——————=2 76+4

精品课程资料:平行结转分步法举例和答案

《成本会计实务》精品课程材料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分步法(二)平行结转分步法应用举例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进行生产,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4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各车间产量记录见“表1”,本月费用见“表2”“表3”。 要求: (1)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并把“表2”填写完整; (2)计算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并把“表3”填写完整; (3)把“表4”填写完整,并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分步法(二)平行结转分步法应用举例参考答案 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第一车间成本数据 (1)计算约当总产量 约当产量计算: 直接材料:在产品约当产量=40×100%+60=100(件) 直接人工: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 制造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 约当总产量计算: 由于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400件)耗用第一车间的完工产品400件,因此,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时,还应该加上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数量400件,即: 直接材料:约当总产量=400+100=500(件) 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 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 (2)计算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2800+8000)/500×400=864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8640=216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500×100=2160) 直接人工: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580+1800)/476×400=2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2000=38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476×76=380) 制造费用: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008+2800)/476×400=32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3200=608(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476×76=608)

(完整版)综合结转分步法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结转分步法练习题 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顺序经过三个车间进行生产。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B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半成品仓库;第三车间从半成品仓库领出B半成品继续加工,完工后即为甲产品,全部交产成品仓库。 该厂以生产的甲产品及其所经过生产步骤的半成品(A、B两种半成品)为成本核算对象。生产成本明细账按成本核算对象开设,即分为甲产品(第三车间)、B半成品(第二车间)和A半成品(第一车间)三个,并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设专栏组织核算。该厂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下设明细账核算B半成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没有经过半成品仓库收发的A半成品,不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该厂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仓库发出的B半成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实际成本。 该厂各生产步骤(车间)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甲产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车间、第三车间领用的半成品,也在各生产步骤生产开始时投入。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率分别为30%、50%和60%。 该厂6月份生产的有关记录如下。 (1)有关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生产数量记录 产品:甲产品单位:件 二车间的半成品库6月初半成品30件,实际成本4800元。 (2)有关费用资料见下表所示。 生产费用记录 (3)要求: 1)完成第一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第一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 2)完成第二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3)完成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4)对甲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平行结转分步法简析

平行结转分步法简析 作者:刘彧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3期 分步法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之一,现实生产中的多步骤集中体现为两种情况:装配式多步骤和连续式多步骤。在装配式多步骤生产模式下使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在连续式多步骤生产模式下使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就需要一定的理解方式。在连续式多步骤生产形式下,人们习惯使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即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步骤计算产成品成本。该种方法容易理解,但缺点是时效性较差。下一个工序总是要等上一工序传递来的半成品成本信息为计算依据,即最终产品的成本是按工序顺序累计出来的,任何一个工序的计算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本文通过实例,换一个角度考虑,试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来实现产品成本的计算。 [例]某企业从2010年1月起投入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生产需要连续经过两道工序,材料在生产初一次投入。1月份两道工序消耗如下:第一工序发生材料消耗500元,人工费用300元,制造费用200元;第二工序发生人工费用200元,制造费用100元。第二工序每生产一件产成品需要第一工序提供一件半成品。 (1)若当月第一工序投产50件产品,全部加工为半成品后由第二工序加工为50件产成品,则这50件产品成本计算为(见表1): 由于两道工序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所以本月第一工序发生的1000元以及第二工序发生的300元消耗都应计入产品的成本。该题的计算思路是以各步骤为最终产品所做的贡献为突破口,分别核算,平行汇总,从而实现计算产成品成本的目的。 (2)若当月第一工序投产50件产品,形成30件半成品后由第二工序全部加工为产成品,第一工序月末20件在产品的加工程度为50%。则完工的30件产品成本计算为:由于第二工序发生的消耗全部用于生产30件产成品,所以300元应计入产成品成本。对于第一工序,由于发生的1000元消耗形成了两种状态的产品,一是构成最终产品的30件半成品,另一部分是该步骤的20件在产品。显然,只有前者应该计入产成品成本,所以使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该工序的6000元进行分配,计算过程如下(结果见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