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强《货币金融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十二章【圣才出品】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十二章【圣才出品】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十二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金融与经济

1.货币、财产、财富、收入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正确地对货币、财产、财富、收入加以区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周期。

(1)货币和财产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购买任何商品。财产是货币、财物及民事权利义务的总和。虽然它们都可以在一定时点上测得,但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尽管人们的财产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但是,货币只是财产的一小部分。

(2)货币和财富

“富”是指财力,人们拥有的财富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内容,还包括非物质的、精神层面的内容,例如,健康强壮的体魄、乐观开朗的性格、百折不挠的毅力等。这些都不是仅用货币就能换得的,也不是用货币所能计量的。

(3)货币和收入

收入是经济主体通过交换或其他规定(如税法)所得到的财产,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收入水平,但人们绝不会认为经济主体的收人就只是其所得到的货币。尽管人类社会已经进入货币经济时代,但是,人们的收人中还会有一些是以非货币的实物资产形式给付的,如实物奖品。

2.如何认识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

答:金融市场是实现资金融通的场所。它不仅与个人的收入或财富增长有关,还与整个国民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表现在:最早的金融活动——货币充当交换媒介,充当一般等价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借贷、支付

和汇兑业务相继大发展,金融活动范围随之扩大,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信用为中心的金融活动迅速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广泛建立,从而加速了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时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着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的相互渗透、密切结合,产生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一经形成,便控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命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中心。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扩大,特别是随着资本输出规模扩大及跨国公司大量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日臻完善。国际金融的发展又把各国经济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金融活动提高了动员、积聚和分配社会资金的效率,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可见,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看,经济发展都已离不开金融。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深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为什么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答: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反映出来:

(1)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

经济货币化是当代经济的发展趋势。金融资产交易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热点,金融交易的规模早已超过商品交易总额。金融活动不仅能满足商品交易规模扩大的需要,而且还同社会发展机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银行作为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的地位依然保持,银

行作为社会分配中心、经济信息中心和资金调剂中心的地位已经形成。一个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也已经产生。在这个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职能在不断健全,其调控手段不断完善,调控效果也不断提高。此外,其他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在资金融通与信用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金融创新方兴未艾,货币形式正在发生变化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浪潮正在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前推进,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随着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发展,货币形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电子货币已经出现,信用卡等支付手段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货币。

(4)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发生转移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早已不再仅仅是为了交换商品或预防未来不确定的支出需要,而是更注重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持币本身所带来的收益。借助于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经济主体在追求实物资产增长的同时,可以比较方便地谋求金融资产的增值。

(5)金融调控已经成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在金融经济中,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引导着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流转,从而使货币能充分发挥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作用,并引导着生产要素的转移。以实行货币政策为主要方式的金融调控也就比传统的市场调节显得更有效。

(6)金融深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特征

金融深化是发展一国经济的必经之途。所谓金融深化,就是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金融深化的实质是要求实行金融体制改革,以便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4.如何理解金融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答:金融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1)金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①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金融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除了资金融通外,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

②金融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人类社会处于传统的货币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化的过程之中。其间,每一步转化都是由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方式的变化引起的;随着资金融通规模不断扩大,资金融通方式日益多样化,金融机构的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经济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清晰和完善。

(2)金融促进经济的发展

①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演进都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扩大,特别是随着资本输出规模扩大及跨国公司大量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日臻完善。国际金融的发展又把各国经济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②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看,经济发展都已离不开金融,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深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5.怎样才能学好货币金融学?

答:要学好货币金融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学习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要学好货币金融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这

一学科给我们提供的理论知识,这要求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①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应认真学习货币金融学相关原理,并运用相应的理论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对已有理论加以发展,做到把学习基本原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②要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我们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寻找出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发展模式,提高学习效果。

③我们要在学习中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包括古今中外的重要文献,并开展讨论,充分借鉴优秀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我国金融改革所用。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1.简述足值货币、表征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含义和特征。

答:从历史上看,货币的演变先后经历了足值货币、表征货币、信用货币等形态。

(1)足值货币

足值货币是货币发展的早期形态,是货币的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货币,它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一款商品相交换。如贝壳等实物货币、早期的贵金属货币。足值货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足值货币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足值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它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与充当货币的价值是相等的。

②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的。

③足值货币本身内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足值货币最初产生时,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但由于其受制于稀缺的材料(如金、银贵金属的储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不断扩大,足值货币形态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其必然要向高一级的货币形态转化。

(2)表征货币

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表征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典型的表征货币是银行券。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的表征货币,其主要特征如下:

①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表征货币,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

金融学经典教材

金融学 1.黄达《金融学》 2.博迪《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2.姚长辉《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 1.陈雨露《国际金融》 2.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 金融市场学 1.张亦春《金融市场学》 金融工程学 1.林清泉《金融工程学》 2.郑振龙《金融工程学》 中央银行学 1.王广谦《中央银行学》 商业银行管理学 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 公司理财 1.罗斯《公司理财》 公司财务 1.刘力《公司财务》 财政学 1.罗森《财政学》 2.陈共《财政学》 证券投资学 1.曹凤岐《证券投资学》 2.吴晓求《证券投资学》 投资学 1.博迪《投资学》 2.夏普《投资学》 期货与期权 1.赫尔《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 经济学 1.萨缪尔森《经济学》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3.黎诣远《西方经济学》 4.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5.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4.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5.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6.帕金《微观经济学》 7.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8.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宏观经济学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2.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3.曼昆《宏观经济学》 4.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5.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6.帕金《宏观经济学》 7.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 8.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9.巴罗《宏观经济学》 10.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政治经济学 1.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2.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3.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4.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 5.程恩富《政治经济学》 6.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

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适应性预期:根据变量的历史平均值对变量做出的预期。 2.逆向选择: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被交易对手方认为最不 利的人也许就是最积极参与该交易的人。 3.代理理论:该理论分析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许经济行为的机制。 4.可选优质抵押贷款:这种贷款的借款人预期违约率高于优质借款人,但信用 记录优于次级借款人。 5.锚货币:其它国家的货币所钉住的货币。 6.浮躁情绪:影响消费者和企业支出意愿的乐观情绪或悲观情绪。 7.资产价格泡沫:股票市场与房地产的资产价格在投资者心理的作用下可以远 远超过其基础经济价值。 8.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对对手方的了解程度不相等。 9.自主性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支出。 10.资产负债表:银行(或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列表:总资产等于总负债与资本 之和。 11.银行业恐慌: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银行同时倒闭的情形。 12.资本充足性管理:银行就其适度的资本规模以及获取所需资本的过程做出的 决策。 13.担保债务权益:这种产品将次级抵押支持证券所产生的现金流进行分档偿 付,首先偿付级别最高的档,如果抵押支持证券出现损失,则会减少对级别较低的档的偿付。 14.完全挤出效应:指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导致产出 的增加,原因在于私人支出的减少完全抵消了其对产出的影响。 15.单一货币增长率规则:货币主义学派主张的政策规则,任务联邦储备体系应 保持货币供给或增长率不变。 16.信用配给:即使借款人愿意支付规定利率,甚至更高利率,贷款人也不愿意 发放贷款或发放贷款金额小于贷款申请额度。 17.信用途径观点:通过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 制。 18.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抵消其他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的变动而实施的公 开市场操作(例如在美联储的财政存款的变动或浮款的变动)。 19.去杠杆化:金融机构资本减少时不得不收缩贷款。 20.存款外流:储户提款或要求支付引起存款的减少。 21.相机抉择政策:一旦出现高失业率,导致间接融资额减少。 22.脱媒:流入银行体系的资金减少,导致间接融资额减少。 23.久期分析:度量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随利率变动的敏感性的指标。 24.能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改变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 25.计量经济模型:运用统计工具估计其公式的模型。 26.范围经济:运用同一种资源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7.交易方程式:即MV=PY,该方程式讲名义收入与货币数量联系起来。 28.欧洲债券:用债券发行所在国货币意外的其他货币标价的债券。 29.欧洲货币:欧洲债券的变种,是指存货在母国以外银行的外币。 30.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该债券到期之前人们对短期债券利率 预期的平均值的理论。

货币金融学第9版-米什金-中文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 1、假如我今天以5000美元购买一辆汽车,明年我就可以赚取10000额外收入,因为拥有了这辆车,我就可以成为推销员。假如没有人愿意贷款给我,我是否应该从放高利贷者拉利处以90%的利率贷款呢?你能否列出高利贷合法的依据? 我应该去找高利贷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我支付的利息是4500(90%×5000),但实际上,我赚了10000美元,所以我最后赚得了5500美元。因为拉利的高利贷会使一些人的结果更好,所以高利贷会产生一些社会效益。(一个反对高利贷的观点认为它常常会造成一种暴利活动)。 2、“在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不会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确定?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如果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人们相互贷款将无成本无代价进行交易,因此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风险分担是如何让金融中介机构和私人投资都从中获益的? 风险分担是指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品种的风险在投资者所承认的范围之内,之后,金融中介机构将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取的资产去购买风险大得多的资产。 低交易成本允许金融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风险分担,使得它们能够获取风险资产的收益与出售资产的成本间的差额,这也是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 对投资者而言,金融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减少了其面临的风险。 4、在美国,货币是否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为什么?在哪一个时期你更愿意持有货币? 在美国,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好。因为50年代比70年代通货膨胀率更低,货币贬值的贬值程度也较低。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迅速上升,货币也急速贬值,人们也就不愿意以这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因此,人们在物价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更愿意持有货币。 5、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将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称做“烫手的山芋”,在人们手中快速传递? 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货币贬值速度非常快,所以人们希望持有货币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此时的货币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快速的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6、巴西在1994年之前经历快速通货膨胀,很多交易时通过美元进行的,而不是本国货币里亚尔,为什么? 因为巴西快速的通货膨胀,国内的货币里亚尔实际上的储藏价值很低,所以人们宁愿持有美元,美元有更好的储藏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用美元支付。 7、为了支付大学学费,你获得一笔1000美元的政府贷款。这笔贷款需要你每年支付126美元共25年。不过,你不必现在就开始偿还贷款,而是从两年后你大学毕业时才开始。通常每年支付126美元共25年的1000美元固定支付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为12%,但是为何上述政府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一定低于12%? 如果利润率是12%,由于是在毕业两年后而不是现在开始贷款,那么政府贷款的限期贴现值必然小于1000美元。因此,到期收益率要低于12%的折现价值这一款项总计才能达到达1000

货币金融学期末小论文 - 副本

货币金融学期末小论文《美国宽松化货币政策浅析》 学生:王朋06124021 雷爱宏06124036 老师:杨蓬勃 时间:2014年6月24号

美国宽松化货币政策浅析 一、摘要 自2008年12月17日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到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货币政策重心渐渐从资产购买向零利率回归,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五年来取得了积极效果。美国经济慢慢驶入温和复苏轨道,2009——2012年实际GDP增速分别为-3.5%、2.5%、1.8%、和2.8%,2013年一、二季度GDP 折年率分别为1.1%和2.5%。本文通过对这期间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美国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回顾,对货币政策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关键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类似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大量印发钞票,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扩大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二、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经济衰退。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美国实际GDP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显著下降;2008年的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实际GDP显著下降,年度实际GDP 下降3.0%。另外,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就业指标变现黯淡,通胀处于较低水平,财政政策空间有限等。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所以美联储先后推出了零利率政策、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三、基础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求和利率、汇率等金融价格,作用于各经济变量,进而影响币值、就业、国际收支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稳定币值(牵扯到央行信用,如果币值不稳定会导致央行信用的载体——货币失去信用)、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等。 四、内容 (一)零利率政策 零利率政策是美联储最常规的货币政策,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间,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应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就是利率工具,通过利率的 调升或者调降控制经济的运行。国际金融危机初期,美联储使用的货币政策也主要是利率政策,试图通过下调利率促使美国经济复苏。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高位运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高位运行,直到2007年7月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仍然高达5.26% 。次贷危机和接踵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显著地改变了联邦基金利率的走势,从2007年9月开始美联储持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008年3月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4% 以

货币金融学(终审稿)

货币金融学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作业名 货币金融学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称 起止时 2020-5-5 19:54:06至2020-5-5 19:54:10 间 标准题 100通过分数60 总分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贷款人之所以能将借款人未来收入或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利息据为己有,() A、是因为贷款人对其货币的占有权 B、是因为社会中公平正义的缺乏 C、是因为国家对个人财产的保护 D、是因为贷款人的经济强权 学员答案:a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作为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且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联系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学员答案:a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当货币作为资产成为持有者的财富时,货币是在执行()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学员答案:c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根据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个人活期储蓄存款被划入() A、M0 B、M1 C、M2 D、M3 学员答案:c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马克思认为导致人们无止境追求货币的原因,() A、是人们对货币的无限贪欲 B、是人们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无限的消费欲望导致对货币的无 限追求 C、是市场竞争太激烈 D、是因为货币作为抽象财富存在质上无限量上有限的矛盾 学员答案:d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A、缴纳房租 B、银行支付利息 C、分期付款购房 D、餐馆就餐付账 学员答案:d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各种信用形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米什金_货币金融学_第9版各章学习指导

P ART T WO Overviews of the Textbook Chapters and Teaching Tips

Chapter 1 Why Study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Before embarking on a study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the student must be convinced that this subject is worth studying. Chapter 1 pursues this goal in two ways. First, it shows the student that money and banking is an exciting field because it focuses on economic phenomena that affect everyday life. Second, using eight figures, this chapter encourages the student to look at data that bear on the central issues in this field. An additional purpose of Chapter 1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for the entire book, previewing the topics that will be covered in later chapters, and to indicate how the book will be taught. In teaching this chapter, the most important goal should be to get the student excited about the material. I have found that talking about the data presented in the figures helps achieve this goal. Furthermore, it shows the student that the subject matter of money and banking has real-world implications that the student should care about. The Web appendix to this chapter reviews concepts regarding the definitions of aggregate output, income, and the price level that the student already has seen in an economic principles course. Since these concept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it might be worthwhile to have your students read this appendix outside of class to jog their memories. 25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带答案)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 国家信用:是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借贷主体,根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或国外政府举债的一种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 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 直接融资:资金需求方直接从供求方获得资金的方式。 间接融资:资金需求方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筹集资金的方式。 货币市场:又名短期金融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即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指融资资金在一年以上即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期限长、流动性相对弱、风险性也更强。 基准利率:币市场基准利率一般是指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它是一种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的参照作用,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名义利率:是政府官方制定或银行公布的利率,是包含信用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后的利率,它是在没有通货 膨胀风险前提下,指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相对稳定时的利率。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由负债贷款转化的存款货币。 现金漏损:是指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随着客户从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现金漏损会降低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超额准备金:是指及在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的部分。 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由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组成。 货币乘数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

P527 1.货币失衡:即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 2.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3.通货紧缩:也称通货不足,是指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即货币供给满足不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4.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其中包括了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食住行、水电、医疗、教育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5.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反映包括了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 6.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全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费用的价格的变动。 7.通货膨胀的类型: 根据物价上涨的方式 (1)公开性通货膨胀:是指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或是政府虽然施加控制,但因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而未 能生效,价格上涨的特征非常明显。 (2)隐蔽性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当局采取物价管制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不能自由上升的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上涨的速度 (1)爬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年率为2%-3%的状态 (2)温和通货膨胀:低于7%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低于10%的通货膨胀率 (3)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物价连续暴涨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货币完全丧失价值贮藏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交易功能。 根据通货膨胀可否预期 (1)预期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无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 (2)非预期通货膨胀: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之后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P504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涨,进而导致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通 货膨胀。P506 (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P508 (4)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的变化使物价水平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8.菲利普斯曲线:由菲利普斯研究的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呈反向变化的向下倾斜的曲线。

万解秋《货币银行学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 (考研真题)详解 第八章 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第八章货币需求 8.1复习笔记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里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量,是货币供应政策的基础。从传统的货币理论看,其提出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因此,符合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就是货币必要量,即客观的货币需要量。用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表述,即为 M=P·Q/V 在上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水平,Q为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M为货币的需要量。 这个货币流通量,事实上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具有内在价值,一定价格水平的商品流量只能容纳一定的货币流通量,这就是货币的必要量,当实际的货币流通量大于或小于必要的货币流通量时,就会发生金属货币的退出流通与进人流通,以维持两者之间的均衡。 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货币必要量也会发生变化。根据传统的货币理论,货币必要量就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易需要,维持价格稳定的货币需要量;而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出发,货币需求不仅基于交易的需要,而且还有投机与财富选择的需要,货币必要量不仅要考虑交易性需求,而且要考虑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即资源充分就业的货币需要量,这一政策目标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主义倾向;而货币主义的必要量则建立在最终产品价格水平稳定的基础之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只需考虑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

二、古典的货币数量学说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与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货币理论。它的基本命题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货币数量论分为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现金交易理论 现金交易说的基本观点认为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主要是一种交易、支付工具,因而货币均衡的要求就是全社会货币交易、付总额应等于全部出售商品的总价格。同时,由于货币具有流通速度,因而货币的交易、支付总量又应等于流通中货币数量与每一单位货币用于购买的平均次数的乘积;而用于交易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则等于这些商品的总量乘上其平均价格。 穆勒第一个表达了现金交易说的基本公式: MV=PT 式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商品平均价格,T为商品量。 对MV=PT这一公式,费雪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①假定V和T不变,则P随M正比变动;②假定M与T不变,则P随V正比变动;③假定M与V不变,则P随T反比变动,而在以上三个关系中,第一个关系构成货币数量论的基本框架。 费雪还扩大了穆勒的交易式,即将MV=PT扩大为 MV+M'V'=PT 式中,M为流通中现金量,V为现金流通速度,M'为存款通货量,V'为存款通货的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价值尺度的作用(P5) 2 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P15) 3 理解金银复本位制(P18)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P32) 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机构的概念和功能(P41) 2.为什么需要金融机构(P45)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1.利息的概念及种类(P66) 2.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P68) 3.到期收益率的计算(P72) 4.古典利率理论-选择判断(P74) 第五章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1.金融市场的含义(P95) 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P97) 3.金融市场的功能(P98) 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含义和特点,区分两者包含的子市场(P99) 5.票据贴现的计算(P103) 6.债券价格的计算(P114)

第六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1.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征(P120) 1.期货合约以及金融期权的含义(P124) 3.有效市场假说-分层次(P132) 第七章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 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组织制度优缺点(P146) 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P152) 3.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P160) 4.什么是利率敏感性缺口(P165) 第八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和途径(P171)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及其包括的内容(P182) 第九章银行监管 1.银行业的内在不稳定性的来源(P191) 2.银行挤兑的概念和危害性(P194) 3.金融监管的原则主要内容(P199) 4.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理(P203) 5.政府安全网两个制度的含义(P206) 6.为什么要对银行进行监管;监管中面临哪些问题第十章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2.简单了解不同学派对货币需求的理论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第七版(人大) 金融学----------------------(PDF)-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要讲的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很实用,推荐!)人大黄达 经济学----------------------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雷茨(人大)、平犹克 投资学---------------------兹维?博迪、威廉?夏普(人民大学出版社,是上下两册)(清华大学出版社)(不过个人认为博迪的投资学理论性更强一些,而夏普的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而且案例编排和剖析非常经典。两相结合可能大有益处。个人观点) 公司理财--------------------史蒂芬?罗斯(第6版) 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人大),哈罗德·孔茨 韦里克 管理学----------------------周三多(高教) 管理经济学------------------James R. McGuigan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斯蒂芬.P.罗宾斯 人大第N版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冯诺伊曼·摩根斯顿 金融学----------------------黄达 (人大) 财政学-----------------------哈维.S.罗森 人大出版社(2000) 、人大陈共的 统计学-----------------------推荐用中国统计出版社的<统计学原理>(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统计学界的元勋黄良文主编).其它就不推荐了,因为国内应该没有比这更好的统计学基础教材了 漫步华尔街------------------伯顿?马尔基尔 华尔街45年-----------------威廉?戴尔伯特?江恩 投资艺术--------------------查尔斯?艾里斯 股票作手回忆录--------------爱德温?李费佛 Z理论----------------------威廉?大内 十年一梦-------------------青泽 2小时品牌素养------------------邓德隆 财务报表分析:理论 框架 方法与案例-----------黄世忠 金字塔原理:思考 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芭芭拉?明托 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第2版)------------斯蒂芬佩斯曼 刘力、陆正飞译 账务报表分析--------------------张新民 谈判是什么----------------------肯尼迪 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何飞鹏 博弈论的诡计-------------------王春永 货币战争-----------------------宋鸿兵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弗里德曼

货币银行学论文

货币银行学课程论文 题目:论金融业务的综合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论金融业务的综合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摘要:金融业务综合化是在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的创新中应运而生的,反过来它也对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以及货币政策施加影响。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连接点和传输点,是中央银行观察获取先期信息的来源之一。中介目标变量的选择与目标值的设定是货币政策操作关键性的一步。因此本文通过系统阐述我国金融业务综合化的现象,并基于此分析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性;可控性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Business emerged in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 turn it also applied to the financial markets and monetary policy for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termediate target of the monetary policy of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the expected impact on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transfer points, the central bank observed one of the sources of obtaining advance information. The choice of intermediate target variable and the target value set is a critical step of the oper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xpounded China's financial business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system, and based on this analysis,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Keywords:monetary policy; intermediate target; correlation; controllability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期末考试货币金融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货币金融学》2014年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1、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D )的货币。D. 低于名义价值 2、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C)。C. 支付手段 3、本位货币是( A )。A. 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4、信用的本质是( D )。D. 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5、整个信用形式的基础是指(A )。A. 商业信用 6、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D)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D. 调剂短期资金余缺 7、金融市场按照交易工具( D )不同,可以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D. 期限长短 8、间接融资在于金融中介机构是否发行自己的( D )。D. 债权债务凭证 9、解释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是(A)。A. 利率风险结构 10、在整个金融市场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指的是(B)。B. 基准利率 11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B)。B. 下降 12、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由( D )决定的。D. 市场供求 13、在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D )。D.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 14、购买力平价理论表明,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因素是(D)。D. 购买力 15、以下项目中,属于商业银行非盈利性资产的是( D )。D. 法定准备金 16、以下业务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是( C )。C. 承诺业务 17、在商业银行的下列资产中流动性最高而收益性最低的是(D )。D. 现金资产 18、商业银行的资本是由(B )构成的。B. 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19、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B )。B. 负债业务 20、中央银行通常被称为“最后贷款人”,这是因为( C )。C. 可以向陷入困境的银行发放贷款 21、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 C )。C. 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22、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B)。B.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2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C)。C. 投机性需求 24、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D)。D. T和V 短期内稳定 25、超额准备金等于( D )。D. 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2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B)。B. 广义货币供应量 27、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C )。C. 准货币 28、反映不同时期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价格动态指数,称之为(C)。C. 消费物价指数 29、以存在强大的工会力量、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设前提的通货膨胀理论是( B )型通货膨胀。B. 工资推动 30、(D)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D. 稳定物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题) 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指(AB)。A.到期偿还 B.支付利息 2、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BCD )。B.交易期限较长的金融工具 C.价格波动较大 D. 收益率较高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 名词解释 1.流动性 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且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1)能不能方便、自由地变现 (2)变现过程中损失的程度 2.格雷欣法则 金,银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 3.商业信用 是在商场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4.流通市场 金融市场按金融资产的新旧程度可分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新劵发行的市场 二级市场:是已经发行、处在流通中的证券的买卖市场 5.中间业务 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包括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6.基础货币 指中央银行能直接控制的,并可作为商业银行存款创造之基础的那部分货币B=R+C B(基础货币),R(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C(通货,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现金) 7.原始存款 指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8.派生存款 指由银行的贷款、贴现和投资的行为而引起的存款 9.货币乘数 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10.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 简答题 1.信用货币的特点 (1)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币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的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2.金融市场微观层面的功能 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减少搜寻和信息成本 3.金融市场宏观层面的功能 储蓄——投资、资源配置、宏观调控4.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 实际利率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名义利率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的利率r=(1+i) /(1+p)-1 或r=1-p r实际利率p通货膨胀率i名义利率5.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 基本内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现。如果负债管理卓有成效,就不必储备过多低收益的流动性资产,可将资金投入其他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提高银行的收益率。6.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1)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的贮藏功能。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 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 速度;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 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第9版教材下载及视频网课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第9版教材下载及视频网课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目录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网授精讲班【共33课时】

电子书(题库)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试看部分内容 本书是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本部分按选择题、判断题、概念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题型,对近年来众多名校考研涉及到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的真题进行详细解析。方便考生熟悉考点,掌握答题方法。部分考研真题提供高清视频讲解,圣才名师从考查知识点、试题难度、相关考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讲解。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以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为主,并参考大量货币金融学相关资料对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严格按照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25章,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并进行解析,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选教材中的重要考点,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一、单选题 1以下货币制度中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中央财大2011金融硕士) A.金银双本位 B.金银平行本位 C.金币本位 D.金汇兑本位 A查看答案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2007金融专业)A卷1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 二、多项选择答案 1、() 2、() 3、() 4、() 5、() 6、() 7、()8、()9、() 10、()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13、()14、()15、() 一、单项选择(25分) 1、如果香烟作为交易的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那么香烟的功能就类似于( C ) A、银行存款 B、准备金 C、货币 D、可贷资金 2、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B )的特点。 A、有限法偿 B、无限法偿 C、债权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 D、债务人必须支付 3、从商品货币、纸币、支票到正在发展的电子货币,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有降低( A )的激励。 A、交易成本 B、物价水平 C、经济波动性 D、生产成本 4、下列哪种资产的流动性最差( B ) A、通货

B、汽车 C、政府债券 D、储蓄帐户 5、在货币市场上,如果利率低于均衡水平,就会出现货币的超额,利率会。(A ) A、需求,上升 B、需求,下跌 C、供给,下跌 D、供给,上升 6、随着债券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需求量。(D) A、上升,增加,增加 B、上升,下降,减少 C、下跌,增加,减少 D、下跌,下降,增加 7、利率的风险结构可以由三个因素解释(A ) A、违约风险、流动性和证券的所得税征收情况 B、违约风险、到期期限和证券的所得税征收情况 C、流动性、到期期限和证券的所得税征收情况 D、违约风险、到期期限和争权的流动性 8、准备金(C ) A、等于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包括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 C、可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D、属于银行存款 9、中央银行通常被称为“最后贷款人”,这是因为(C ) A、其贷款利率最低 B、在银行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可以向客户发放贷款 C、可以向陷入困境的银行发放贷款 D、监管银行贷款 10、充足的银行资本有助于防止银行破产,这是因为(A ) A、可以用于弥补存款外流损失 B、意味着银行收入提高 C、贷款可以迅速变现 D、贷款回收较为容易 11、基础货币的构成是(C ) A、流通中现金和法定准备金 B、流通中现金和政府债券 C、流通中现金和准备金 D、准备金和政府债券 12、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总额扣除法定准备金后,被称为(C )

货币银行学2-7

第三讲金融市场:概说 一、什么是金融市场? 通常的定义:“金融市场是资金由多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场所”(米什金)。 进一步理解:金融指资金的融通或资金的借贷活动; 所融通或借贷的并非资金,而是财产; 财产的正确定义是产权,是对物或资源的一系列权利。 二、金融市场的作用 基本功能:在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赤字单位之间融通资金,使双方获益。 对金融市场作用的另一种总结:(法博齐和莫迪格里阿尼) 基本功能: 1将拥有盈余资金一方的资金转移到需要资金投资有形资产的一方; 2在转移资金的同时将与有形资产现金流相关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在寻求资金和 提供资金的各方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进一步的功能: 1价格发现,即金融资产的买卖双方在金融市场上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所交易的 金融资产的价格; 2提供流动性,即为被迫或主动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者提供了出售机制; 3降低交易成本。 对金融市场作用的几何说明: 与鲁宾逊经济相比较,金融市场的存在可以使个人的效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X1 C1 B A U0 PF 斜率=-(1+r) X0 C0 图1 图2 B B U1 U0 U2 C 图3 图4

三、金融市场的结构 1参与者: 资金盈余单位/资金赤字单位/ 金融中介(存款机构+合约性机构+投资性机构) 证券市场机构(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商/证券自营商/证券交易所) [问题]:如何多角度辨析证券市场机构的“非金融中介”特点? 2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各自的利弊及相对重要性 [问题]:你是否同意下面的说法:直接金融迅速发展,取代间接金融已成大势所趋? 3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产品): 货币市场工具:短期国债(Treasury Bills);再购回协议(repos);可转让存单 (negotiable bank certificates of deposit);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banker’s acceptance);联邦基金(federal funds) 资本市场工具:股票(优先股和普通股);债券;抵押贷款(mortgages);消费者 贷款和银行商业贷款(consumer and bank commercial loans); 衍生工具: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 4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问题]:企业通过一级市场已完成融资,二级市场何以重要? 5第一市场和第二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OTC]) 四、金融工具供求的基本原理 需求方面:资产选择理论 基本思路是:收益既定,追求低风险;风险既定,追求高收益。高风险需要有高收益补偿;低收益需要有低风险伴随;这时具体选择何种资产取决于个人的风险态度或偏好。 一般通过预期收益考察收益的大小,预期收益E(r)=∑πi r i ,其中πi 和r i 分别为第i 种状态发生的概率和该状态下的收益率。一般运用方差考察风险大小,方差σ2=∑πi [r i -E(r)]2。 可引入个人在预期收益和标准差之间(可看作在一个正常品和一个劣等品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反映人们不同的风险态度,进而做出资产选择。 人们往往不会只选择持有单一的资产,而是乐于持有数种资产的组合。仍然可以通过分析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和方差来初步把握资产选择。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E(p)=∑ x J E( r ) ; x J 为第J 种股票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 资产组合的方差σ(p)2=∑ ∑ x J x K cov(r J , r K ), 其中,协方差cov(r J , r K )=∑πi [r Ji -E( r J )][ r Ki -E(r K )]=ρ J K σJ σK ;ρ J K 为相关系数,只有两种资产,且相关系数等于零时,有 σ(p)2== x x J J K K 222σσ+2x x J J J K 2222 1σσ+?()从资产组合方差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结论: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越小,即资产越多样化,则资产组合的方差就越小,即资产组合的风险就越小。 进一步的话题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和套利定价理论(APT ),从略。 供给方面:资本结构理论 金融工具或资产的主要提供者是企业;企业究竟决定提供何种资产,以及提供多少资产取决于其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方面著名的结论是MM 定理给出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融资偏好次序理论,强调企业有如下融资方式选择的偏好顺序:内部融资→债权→优先股→混合证券→普通股; 五、金融工具交易的基本机制 私下谈判或讨价还价(直接交易) 公开竞价:指令驱动系统(通过经纪商),需要有相匹配的交易指令出现才可成交 报价驱动系统(通过做市商),可以保证市场的“即时性”(immediacy )。此外,做市商的存在还有利于价格发现和稳定价格。 做市商报出买价和卖价之后,有义务按照自己的报价卖出和买进,买卖价差则成为做市商的收入。做市商怎样报出买价和卖价,谋取多大的价差才合适,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处理定单的成本;风险承担的成本;cost of ignorance ;做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市场的厚度;做市中的规模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