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保健手册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保健手册一、引言婴幼儿是家庭的宝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事情。
然而,婴幼儿由于年龄小、行动能力差,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本手册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其预防措施。
二、窒息和呼吸道阻塞1. 婴幼儿窒息的原因婴幼儿窒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误吞异物、奶瓶堵塞、睡觉时被窒息等。
2. 预防措施a. 避免给婴幼儿喂食过大的食物,尤其是硬质食物。
b. 定期检查奶瓶的奶嘴是否破损,避免奶瓶堵塞。
c. 睡觉时不要给婴幼儿盖太厚的被子,以免窒息。
三、烫伤和烧伤1. 婴幼儿烫伤和烧伤的原因婴幼儿烫伤和烧伤的原因主要是接触热水、热食物、热饮料、火源等。
2. 预防措施a. 将热水、热食物、热饮料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
b. 使用温度计检查婴幼儿洗澡水的温度,确保水温适宜。
c. 家中使用电热器等电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婴幼儿接触到火源。
四、跌倒和碰撞1. 婴幼儿跌倒和碰撞的原因婴幼儿跌倒和碰撞的原因主要是行走不稳、爬行时不小心、家具锐角等。
2. 预防措施a. 家中的家具锐角可以使用软质材料进行保护,避免婴幼儿碰撞。
b. 在婴幼儿学习行走时,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避免跌倒。
c. 家中的地面要保持干燥,避免婴幼儿滑倒。
五、溺水1. 婴幼儿溺水的原因婴幼儿溺水的原因主要是接触到水源,如浴缸、水池、水桶等。
2. 预防措施a. 洗澡时要将婴幼儿放在合适的浴缸中,并且家长要时刻看护。
b. 家中的水池、水桶等要保持盖子紧闭,避免婴幼儿接触到水源。
六、电击和触电1. 婴幼儿电击和触电的原因婴幼儿电击和触电的原因主要是接触到电源插座、电线等。
2. 预防措施a. 家中的电源插座要使用安全插座盖,避免婴幼儿接触到电源插座。
b. 家中的电线要整齐收放,避免婴幼儿拉扯电线。
七、结语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
通过本手册的介绍,希望家长们能够更加了解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其预防措施,从而保护好自己的宝贝。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章娜娜“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它包括窒息、溺水、车祸、中毒、烧伤、烫伤等。
儿童意外伤害是中国14岁以下儿童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
我国儿童死亡中意外伤害引起的高达26.1%,也就是说儿童死亡中每4人就有1人是因意外伤害事故造成的,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
平均每年我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50多个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意外伤害也是世界各国0-14岁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超过了因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和儿童恶性肿瘤所造成的死亡率。
现在的中国城市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极易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意外事故,会给孩子生理和心理、家庭乃至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
导致儿童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前五大原因:溺水、交通事故、中毒、跌落和窒息,儿童意外伤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差异和年龄特征。
南方儿童意外伤害前三位死因:溺水、窒息、车祸;北方儿童:窒息、中毒和车祸。
城市儿童首位意外死因:车祸。
农村:溺水。
1岁以内婴儿首位死因:窒息死亡;1-4岁:溺水;5-14岁儿童:车祸。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一般而言,儿童日常活动的场所(如家庭、幼儿园、学校等)是意外伤害的易发之地。
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大多发生在家里,如误食中毒、家庭火灾等;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在学校和上学途中,且与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和骑自行车有密切关系。
此手册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周围的危险点,做好预防措施,意外发生时,冷静进行急救。
公共场所1.大型商场危险点:运转不息的自动扶梯以及孩子可以攀爬的护栏,有可能成为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隐形杀手”;光滑的地板以及锐利的柜台边角,可能会导致孩子跌伤或者撞伤;拥挤的人流,可能会导致孩子被挤伤或者使之与父母失散。
父母预防术:告诉孩子不要爬自动扶梯和护栏;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如果孩子走路不很利索,父母可以把孩子抱在手中;人多拥挤时,紧拉住他的手;如果孩子与您失散了,立即求助商场内的工作人员,请他们帮您寻找。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急救手册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急救手册嘿,各位家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唠唠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咋急救。
为啥要聊这个呢?哎呀,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前段时间我可是亲眼目睹了一场小意外,把我吓得够呛呢!那天,我去朋友家玩。
朋友家有个特别可爱的小家伙,四五岁的样子,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我们在客厅聊天,小家伙就在旁边自己玩。
突然,就听到“砰”的一声,紧接着是小家伙的哭声。
我们赶紧跑过去一看,哎呀妈呀,小家伙从椅子上摔下来了,脑袋磕在了地上。
朋友一下子就慌了神,我赶紧说:“别慌别慌,先看看孩子啥情况。
”我们把孩子抱起来,小家伙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哟。
我先检查了一下孩子的脑袋,看看有没有出血。
还好,只是有点红肿。
这时候,朋友还是很紧张,我就安慰她:“别太担心,先冷静下来。
要是孩子只是摔了一下,没有出血,也没有呕吐啥的,一般问题不大。
咱可以先给孩子冰敷一下,消肿止痛。
”朋友赶紧去拿了冰块,用毛巾包起来,轻轻地放在孩子的脑袋上。
小家伙一开始还不愿意,哭着说疼。
我们就一边哄着他,一边给他冰敷。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哭声渐渐小了,情绪也稳定了一些。
这时候,我就跟朋友说:“以后可得小心点,孩子调皮,咱得时刻看着。
要是孩子不小心受伤了,咱也别慌,得知道怎么急救。
比如说,如果孩子被烫伤了,可不能马上脱衣服,得先用凉水冲,冲个十几二十分钟,然后再轻轻把衣服脱下来,看看烫伤的情况。
要是烫伤不严重,可以涂点烫伤膏啥的。
要是严重,就得赶紧去医院。
”还有啊,如果孩子不小心被异物卡住了喉咙,那可不得了。
这时候千万别慌张,要是孩子还能咳嗽,就让他自己咳出来。
要是咳不出来,咱就得赶紧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这个方法可管用了,我给你说说咋做哈。
站在孩子后面,一只手握住孩子的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孩子趴在咱的膝盖上,头低脚高。
然后用手掌根部在孩子背上拍击1—5 次,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要是还不行,就得赶紧送医院。
哎呀,养孩子可真不容易啊,这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
幼儿园急救手册

A
16
A
11
八、眼内有异物
应为眼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 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 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 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 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A
1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 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 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 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应为休克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 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 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 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A
6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A
7
五、切割伤
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 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 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 要确保将所有的脏 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 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 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 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儿童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儿童安全手册:预防与应对意外伤害

儿童安全手册:预防与应对意外伤害1.幼儿园怎样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2.小儿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幼儿教师要如何防范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3.儿童伤害预防措施4.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指南5.幼儿园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避免意外伤害的措施有哪些6.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幼儿园怎样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儿童意外伤害如何预防与急救1、蜂蛰狗咬,先拔刺,再冲水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
蜂蛰伤有时会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孩子会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
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
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
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其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
6岁以下孩子身形小,一旦被猫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要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前往医院前,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过度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
2、跌落摔伤,分泌物,别硬堵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攀高,很容易摔伤。
3—5岁的孩子,头部较大,自身平衡性又不好,摔破头部的案例极为多见。
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要精心。
在床上装置护栏,不要让孩子爬高。
如发生意外,视孩子摔伤部位进行护理,摔破头部应赶紧送往医院,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
预防摔伤:经常发生摔伤的场所:床上、楼梯上、窗户上、树上、自行车上、娱乐设施上等等。
爬行的宝贝最容易从床上摔下来,初学走路的宝贝最容易从窗户和楼梯上摔下来。
在家里最容易摔伤的时间是吃饭前后。
室内楼梯、台阶要安装防滑条、宝贝上下户外楼梯要有人搀扶。
儿童坐椅必须保证落地面宽于坐面,才不易翻倒。
同时椅子上应有安全带固定宝贝。
不要把宝贝单独留在成人的床上。
3、澡盆溺水,趴床上,挤后背3厘米的水就能淹死一个孩子!”一点不假,3岁以下儿童因父母疏忽,自己在浴室里溺水身亡,排在儿童意外伤害致死原因的第五位。
儿童意外伤害防护手册:预防与应对方法

儿童意外伤害防护手册:预防与应对方法1.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2.常见儿童意外损伤急救法3.儿童伤害预防措施4.幼儿园怎样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5.孩子在家如何防止意外伤害6.意外伤害的意外伤害预防方法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一级预防:伤害前,通过减少暴露的机制预防伤害的发生。
二级预防:伤害发生时,减少伤害的程度。
三级预防:伤害发生后,控制伤害的后果。
1.主动干预:自身选择安全措施或采取某些行为方式,避免伤害发生。
2.被动干预:外界配备安全措施,减少伤害发生。
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才能有效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3.常规干预措施: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教育干预具体干预措施:针对不同伤害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学者和有关部门的人士要共同合作。
加强健康促进,避免儿童伤害。
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公路车辆行驶和农药的规范管理。
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危险地区设置一些安全标识或安全保护装置,如在湖泊边应有警告标识。
常见儿童意外损伤急救法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一、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性1.意外伤害的概念诱因:婴幼儿疲劳、生病、饥饿,母亲情绪不稳定,婴幼儿好动,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睦,在危险的地方玩耍,没有按规定的要求做事、使用的设备不合格,外出度假。
四、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一)、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性1.意外伤害的概念在预料之外的情况,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损伤或灾害。
常见损伤有:坠落伤、烫伤、溺水、触电、中毒等等。
2.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婴幼儿原因:危险意识差、好奇、避险能力差、机体能力差。
环境因素:地面湿滑、家具边角尖锐、电源插座位置低等。
诱因:婴幼儿疲劳、生病、饥饿,母亲情绪不稳定,婴幼儿好动,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睦,在危险的地方玩耍,没有按规定的要求做事、使用的设备不合格,外出度假。
意外伤害救助的程序和方法:冷静、沉着、迅速采取措施1.熟记急救电话2.建立家庭急救电话联系卡3.配备家庭急救箱外伤:伤口小而浅:清理伤口周围皮肤、清理伤口、消毒液消毒、无需包扎伤口出血多:止血、尽快送医院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1.外伤伤口小而浅:清理伤口周围皮肤、清理伤口、消毒液消毒、无需包扎伤口出血多:止血、尽快送医院2.肌腱和软组织损伤皮肤无破损:冷敷、24小时后热敷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去医院3.惊厥多发于6个月至5岁以下的小儿。
幼儿园预防儿童意外受伤:安全教育手册

幼儿园预防儿童意外受伤:安全教育手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儿童意外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更应该重视儿童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安全教育手册对于幼儿园来说至关重要。
一、儿童安全意识教育1. 观念教育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安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行为规范。
2. 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使用急救箱,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如何报警求助等方法,提高他们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识。
二、常见意外伤害防范1. 水上安全教育孩子们游泳安全知识,告知他们在游泳池或河流中要远离深水区,不私自下水等。
2. 火灾和电气安全教育孩子们正确使用火源和电器,以及在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等知识。
三、食品安全和过敏预防1. 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们如何分辨食物的新鲜程度,如何正确储存食物,以及在饮食上要避免过多油腻和辛辣食物等。
2. 过敏预防了解孩子们的过敏情况,并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教育他们不要接触过敏源,不要随意尝试不熟悉的食物。
四、交通安全教育1. 过马路注意事项教育孩子们如何安全过马路,不要在马路上玩耍,如何正确使用斑马线等。
2. 乘车安全告知孩子们坐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要乱跑乱闹,不要在车辆附近玩耍。
五、其他安全教育1. 游戏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游乐场、体育场等地方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注意安全。
2. 旅游安全在进行户外活动或旅游时,教育孩子们要遵守安全规则,不要随意离开成人,不要接触陌生人等。
六、家长配合与监护责任1. 家长支持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安全教育活动,以家长作为榜样,带动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安全教育。
2. 监护责任幼儿园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不要让孩子单独进行危险行为,同时要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共同关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通过这份全面而系统的安全教育手册,幼儿园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学前孩子意外伤害防范手册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学前孩子意外伤害防范手册前言儿童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学前孩子,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伤害。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意外伤害形式,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孩子的安全。
碰撞伤害碰撞伤害是学前孩子常遇到的伤害形式,其中,多数是在学习、玩耍、走路等活动中发生。
为了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家长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在孩子居住的地方铺设防滑垫,在学习、玩耍、走路等活动中有效减少孩子意外滑倒带来的伤害。
•在公共场所会有许多较为尖锐且长硬的东西延伸出来,此时需要家长引导孩子认知这些物品为危险物品,提醒孩子离开这些场所以避免伤害。
•学前孩子的身体较为柔软,因此,在巨大的力量下孩子容易受伤。
家长们应该提醒孩子平常不要用手去掀起重物。
如果有家长需要搬些大件,家长需要让孩子远离,避免孩子被压到。
暑假等长假期时,许多家长带孩子去旅游、游泳,打破孩子平常非常安逸的生活规律,学前孩子经常会出现溺水伤害。
下面是家长朋友必须掌握的预防措施:•学前孩子如果去泳池玩水,必须家长要一直看管,不要让孩子闲逛于泳池周围。
•家长朋友必须了解儿童的溺水症状,熟知孩子的生命反应和适当的急救措施。
•家长朋友可以向孩子灌输“危险水域”的知识,让孩子倡导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烫伤伤害学前孩子的皮肤和烫伤程度没有成年人的皮肤厚,因此在生活中,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特别是在做饭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热水或滚烫的油可能会烫伤孩子。
以下是预防烫伤伤害的方式:•家长在做饭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卫生规定,将孩子远离厨房。
•家长在做饭的时候一定要戴好防烫手套和围裙,避免因溅沫飞溅烫伤自己和孩子。
•家长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餐具的卫生清洗,以免孩子被烫到。
现代社会家家户户都会使用电器,电器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也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了重大的威胁。
如何防止家电电击造成孩子伤害?•家长在孩子旁边使用电器时,应该一直监督孩子,避免孩子触碰电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无专家的均署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魏健主任医师)烫伤处理急救19个月的小丽被抱到省儿童医院时,已经进入休克状态。
医生检查后,发现小丽身上30%的部位都被热水烫伤,烫伤程度达到Ⅱ度。
看到女儿的伤势这么重,小丽妈妈后悔不迭。
原来,妈妈刚烧好的热水,准备洗衣服用。
怕被小丽打翻,就将热水放在桌子上。
没想到在妈妈出门取衣服的时候,小丽踮着脚,用手去够冒着热气的热水盆,慌张中将热水盆掀翻,滚烫的水全部浇在身上。
专家说法:浙江省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刘锐主任医师浙江省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赵雄副主任医师被热液烫伤的孩子在烧伤整形科比较常见,一般受伤害的孩子在4岁以下,其中刚学会走路的年龄是高危受害年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一切都很好奇,对危险也没有概念。
热水、热饮料这些生活中离不开的热源都是烫伤孩子的源头。
造成孩子烫伤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监管不力。
因此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对孩子的加强看护是必不可少的。
平时家长要养成一些“安全”的习惯,让危险尽量远离孩子,例如:将盛装热水、热汤等热液的“危险”容器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给孩子洗澡、洗脚或是自己洗衣服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
目击者救助:一旦发现孩子被烫伤,要立即脱离热源,马上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部位,使伤处温度降低,因为快速降温能减轻烫伤深度,还有止疼的作用。
用冷水冲洗的同时要尽快将被热液打湿的衣物脱下,必要的时候可以将衣服剪开。
受伤严重的要马上送医院治疗。
切忌:不要凭借经验为孩子搓揉烫伤部位,土法止疼,如搽盐、肥皂、酱油、牙膏等不仅会给治疗带来不便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
呼吸道异物急救意外事件:气管异物湖州十一个月的芊芊被抱到省儿童医院急诊室时,面色苍白,呼吸非常困难,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除此之外,芊芊毫无知觉,甚至连断断续续的哭声也没有了。
看到这种情况,急诊医生迅速为芊芊做了相应检查,得出了气管异物的结论。
经过紧张的抢救,医生从芊芊气管取出了一粒花生米,离死神一步之遥的芊芊从鬼门关上拣回一条命。
专家发言: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志敏主任医师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孙越峰副主任医师气管异物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意外伤害事故,一般三岁以下的小孩子容易发病。
花生、瓜子、等小孩子经常接触的坚果类食品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危险食品”。
另外,小孩好奇心强,通常会把手里玩的东西塞进嘴里,如:枣核、图钉、钮扣、小口哨、小玻璃珠等放入口中,当孩子边吃边玩时,家长与其说话、引逗其哭笑或是做剧烈活动时,很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致使气管受到刺激,出现剧烈呛咳、喘鸣,甚至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马上把孩子送到医院。
因为一粒瓜子或是一块果冻进入气管导致窒息而丧命的孩子每年都会有几例。
而因为异物进入支气管,没及时取出来,很多孩子因此而感染致使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专家提醒:当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目击者救助措施:1.让孩子向左(右)侧位躺下,头向后仰。
2.如果异物在喉部附近,可以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
切忌:手指不要在咽喉部乱动,以免将异物推向更深处。
3.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按向头部冲击的方向拍其背部4下,让孩子尽量咯出异物。
切忌:不要在孩子直立时拍打其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物振到气管的更深处;如果上述方法在30秒内未能奏效,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孩子送到医院,切不可拖延。
在等救护车时,如果孩子呼吸停止,应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即使孩子咳出了异物恢复了正常的呼吸,或是一阵剧烈咳嗽后处于平稳状态,仍需要带他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因为残留异物碎屑没及时被取出,孩子会因为感染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更可怕的情况是异物一旦移位还会引起孩子窒息。
意外事件:中暑一天中午,气温有38度,阳光又很强烈。
8岁的毛毛和奶奶在家,毛毛感冒刚刚好,身体还很虚弱,却一定坚持去游泳。
奶奶劝说无效后只好同意,刚出家门没多久,毛毛就觉得不舒服,开始觉得乏力、胸闷,到了后来甚至因为站立不稳突然摔倒。
专家发言:每年的7月份是中暑的高发期,尤其是在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过长的话很容易中暑。
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等健康状况有关。
因为长时间在高温和热辐射的作用下,容易使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慢,导致体温上升。
会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等症状,短时间休息这些症状会得到缓解;如轻度中暑则会出现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重度中暑则表现为:皮肤凉、出汗量大、甚至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专家提醒:年轻父母应该重视和预防夏季孩子中暑的发生,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在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11~14点之间,尽量少带孩子外出;如遇带孩子外出活动则要注意为孩子补水,注意不要让孩子在太阳下长时间曝晒,并尽量让孩子在阴凉地方休息。
目击者救助:1.立即将其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有条件的话可移到空调房间。
2、让其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3、用冷毛巾敷头部,或用30%的酒精擦身降温。
同时为其补充些淡盐水,或喝些清凉饮料。
如救助后情况得不到缓解,患者出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呼吸加快、抽筋或体温过高而不出汗等症状,应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
意外事件:被动物咬伤豆豆家养了只“德国黑贝”,这只小狗一直是家里最忠心的宠物。
可是突然有一天,豆豆在和它玩耍时,这只小狗突发狂性,把豆豆的腿咬了个牙印。
虽然咬的并不很疼,可是豆豆还是被吓的哇哇大叫。
专家说法:虽然咬的并不重,皮肤上也只留下印记,也不能麻痹大意。
实际上留有牙印就有可能已经对皮肤造成肉眼无法觉察的损伤。
而病毒可能通过细小的伤口进入人体。
一旦狂犬病发作,患者会100%死亡。
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发病率会大大降低,只有1%——2%的发病率。
因此,被狂犬或动物咬伤后要立即采取积极措施。
专家提醒:有孩子的家庭养宠物,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招惹宠物,以免激怒宠物被咬伤。
目击者救助:狗咬伤后的紧急处理:不管是疯狗,还是正常狗,都应以最快速度,就地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
然后送往医院请医生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并去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
意外事件:溺水每年暑假都会有学生溺水的事件发生,溺水死亡已成为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
游泳技术不高却到深水区游泳是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
会游泳的人因自身或外界因素变化也会发生意外,因此,让每个人掌握溺水自救与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专家提醒:溺水者如在水中肌肉痉挛,应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深吸气向水面浮身,双手平划,并用力曲伸使痉挛缓解;若溺水者被杂草拌住,尝试改变方向游,也许能化险为夷。
岸边人如不会游泳,可利用绳子、竹竿抛向溺水者将他拉上岸;如需下水救人主要不要从正面救人,以免被溺水者抱住手脚,无法获救成功。
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应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一定要注意现场抢救或者边抢救边转送,千万不要只注重送往医院,而不进行现场急救,因而贻误抢救的关键时机。
目击者救助:1、救出水面后,应立即倾倒出其体内的积水,尤其是呼吸道内的积水,疏通呼吸道。
2、若其尚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撬开口腔,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烂草、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可用手掐其人中穴位人工呼吸、恢复心跳。
3、如果其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若现场有2人,一人心脏按压,另一人口对口呼吸;每分钟吹15——20次。
意外事件:误吞有害物质9岁的小强到乡下的爷爷家里过暑假。
一天中午,小强从外面玩回来,又渴又累。
恰好看到床底下有一瓶饮料,拿起来就咕咚喝了几口。
小强感到饮料的味道有点怪,并不好喝,就扔掉饮料去找水喝。
不一会,小强感到身体很不舒服,头晕、无力,甚至开始呕吐。
在爷爷的询问下,小强说出偷喝了藏在床底下的“饮料”的经过。
爷爷连忙把小强送到医院,原来那瓶“饮料”是勾兑的农药。
专家说法:孩子误服毒物如杀虫剂、农药,或过量药物时,或食物中毒,如吃了毒蘑菇、霉变饭菜等,均可能发生中毒。
最初会出现:头晕、乏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晕倒、窒息,如不及时救治甚至死亡。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原则是立即送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要进行现场急救。
为了方便医生诊断和治疗,务必将剩余误服物品随身带上。
专家提醒:对小孩错服误毒物时,要耐心细致询问,不要恐吓、打骂孩子,弄清药物的名称和量,进行抢救治疗。
一旦发现误食了可疑会中毒的毒物或食物,在送医院之前家长可先用手指刺激咽喉部,使滞留的胃内的毒物尽快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物的吸收。
目击者救助:1、让患儿饮下整杯清水,刺激咽部使其反吐出来,呕吐物及时清除,以免造成窒息。
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超过三四小时,则毒物已进入肠道,催吐就失去了意义。
切忌:已昏迷、误服汽油和煤油的患儿不能进行催吐,以防窒息发生。
对于误服强酸碱性化学液体的患儿,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是应该立即给予牛奶、豆浆、鸡蛋清服下,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
同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2、对无呼吸心跳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救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