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水池、高位水箱(水塔)的容积确定

贮水池、高位水箱(水塔)的容积确定
贮水池、高位水箱(水塔)的容积确定

贮水池、高位水箱(水塔)的容积确定

1.贮水池的容积确定:

(1)居住小区或建筑物生活的贮水池有效容积应按外部给水管网供给水量和给水泵供水量的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一般根据调节水量和事故备用水量确定,应满足下式要求:

Vt≥(Qb—Qg)Tb+Vs

QgTt≥(QbQg) Tb (1.8-1)

式中Vt——贮水池的有效容积(m 3);

Qb——给水泵的供出水量(m 3/h):

Qg——给水管网的供出水量(m 3/h):

Tb——给水泵的运行时间(h);

Vs——事故备用水量(m3):

Tt——水泵运行间隔时间(h)。

(2)当资料不足时,贮水池的调节水容积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0%确定。

(3)水泵——水塔(高位水池)联合供水时,其有效容积可根据小区内的用水规律和小区泵房的运行规律进行计算确定;若资料不全时可参考表1.8-1选定。

水塔(高位水池)生活调节贮水量表1.8-1

(4)建筑物的生活用水贮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按进水量与用水量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当资料不足时,宜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25%确定.当建筑物内采用部分直供、部分升压供水方案时,上述最高日用水量应按需升压供水的那部分用水量计算。

2、吸水井、高位水箱的容积确定

(1)吸水井的有效容积一般不得小于最大1台水泵或多台同时工作水泵3min的出水量,小型泵可按5-15min的出水量来确定,吸水井的长、宽、深尺寸应满足吸水管的布置、安装、检修和水泵正常工作的要求。并应参考贮水池做好防止水质污染、变质和保证安全运行的有关措施。

(2)建筑物内的生活供水高位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按进水量和用水量的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

当资料不足时可按下列要求确定:

1)由外网夜间直接进水的高位水箱,应按供水的用水人数和最高日用水定额确定。该水箱的有效容积是按白天全部由水箱供水量确定。

2)高位水箱的有效容积理论上应根据用水和进水流量变化曲线确定,但实际上常按经验确定:

a、当水泵采用自动控制运行时,可按下式:

Vt≥1.25Qb/4nmax (1.8-2)

式中Vt——水箱有效调节容积(m3)

Qb——水泵的出水量(m3/h)

nmax——水泵一小时内最大启动次数,根据水泵电机容量及其启动方式、供电系统大小和负荷性质等确定。一般选用4-8次/h。在水泵可以直接启动,且对供电系统无不利影响时,可选用较大值。(6-8次/h)。

也可按下式(1.8-3)估算:

Vt=(Q-Qb)T+QbTb (1.8-3)

式中Q——设计秒流量(m3/h);

Qb——水泵的出水量(m3/h);

T——设计秒流量的持续时间(h),在无资料时可按0.5h计算;

Tb——水泵最短运行时问(h),在无资料时要按0.25h计算。

按以上方法确定的水箱有效容积往往相差很大,尤其是按式(1.8-2)计算的结果要小得多;如用式(1.8—3)计算,水泵出水量选的等于或大于设计秒流量时,其计算的结果将小得更多。

对于生活用水水箱容积:当水泵采用自动控制时宜按水箱供水区域内的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取用。

b.当水泵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时:可按下式:

Vt=Qd/n-TbQm (1.8—4)

式中Qd——最高日用水量(m3);

n——水泵每天启动次数,由设计确定;

Tb——水泵启动一次的运行时间(h),由设计确定;

Qm——水泵运行时段内,平均小时用水量(m3/h)。

对于生活用水水箱容积,当水泵采用手动控制时,宜按水箱供水区域的最高日用水量的12%取用。

C.单设水箱时,可按下式:

Vt=QmT (1.8-5)

式中Qm——由于给水管网压力不足,需要由水箱供水的最大连续平均小时用水量(m 3/h);

T---——需要由水箱供水的最大连续时间(h)。

由于外部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相差很大,水箱有效容积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分析后确定。在按式(1.8—5)计算确定水箱有效容积有困难时,可按最大高峰一段用水量或全天用水量的l/2确定,也可按夜间进水白天全部由水箱供水确定。

d.在水箱需要贮备事故用水时,则水箱的有效容积除包括上述容积外,还应根据使用要求增加事故贮水量;当采用串接供水方案时:如水箱除供本区域用水外还供上区提升泵抽水时,其水箱的有效容积除需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贮存3~5min的提升水泵的出水量;若为中途转输专用时,水箱的有效容积除需满足本区域用水外,还需增贮5~10min转输水泵的流量。

e.在水箱兼作消防高位水箱时,则水箱的有效容积除包括上述生活用水或生产用水的调节水量外,还需贮备消防专用水量,这部分消防专用水量平时是不准动用的。为此,水箱配水管的设计时应有消防专用水不被动用的措施。消防专用水量的计算,可参见本手册消防章节。

SBR反应池容积计算方法

SBR反应池容积计算方法及评价 SBR反应池池容计算系指传统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池,而不包括其他SBR 改进型的诸多反应池(如ICEAS、CASS、MSBR等)池容的计算。 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以总污泥量为主要参数的综合设计方法,供设计者参考。 1 现行设计方法 负荷法 该法与连续式曝气池容的设计相仿。已知SBR反应池的容积负荷或污泥负 荷、进水量及进水中BOD 5 浓度,即可由下式迅速求得SBR池容: 容积负荷法V=nQ 0C /Nv (1) V min =[SV I·MLSS/106]·V 污泥负荷法 Vmin=nQ 0C ·SVI/Ns (2) V=Vmin+Q 曝气时间内负荷法 鉴于SBR法属间歇曝气,一个周期内有效曝气时间为ta,则一日内总曝气时间为nta,以此建立如下计算式: 容积负荷法V=nQ 0C tc/Nv·ta(3) 污泥负荷法 V=24QC 0/nt a ·MLSS·N S (4) 动力学设计法

由于SBR的运行操作方式不同,其有效容积的计算也不尽相同。根据动力学原理演算(过程略),SBR反应池容计算公式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限制曝气 V=NQ(C 0-Ce)t f /[MLSS·Ns·ta] (5) 非限制曝气V=nQ(C 0-Ce)t f /[MLSS·Ns(ta+tf)](6) 半限制曝气V=nQ(C 0-Ce)t f /[LSS·Ns(ta+tf-t0)] (7) 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上述方法存有以下问题: ① 对负荷参数的选用依据不足,提供选用参数的范围过大[例如文献推荐Nv=~(m3·d)等],而未考虑水温、进水水质、污泥龄、活性污泥量以及SBR池几何尺寸等要素对负荷及池容的影响; ② 负荷法将连续式曝气池容计算方法移用于具有二沉池功能的SBR池容计算,存有理论上的差异,使所得结果偏小; ③ 在计算公式中均出现了SVI、MLSS、Nv、Ns等敏感的变化参数,难于全部同时根据经验假定,忽略了底物的明显影响,并将导致各参数间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现象; ④ 曝气时间内负荷法与动力学设计法中试图引入有效曝气时间ta对SBR 池容所产生的影响,但因其由动力学原理演算而得,假定的边界条件不完全适应于实际各个阶段的反应过程,将有机碳的去除仅限制在好氧阶段的曝气作用,而忽略了其他非曝气阶段对有机碳去除的影响,使得在同一负荷条件下所得SBR 池容惊人地偏大。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SBR法对污水的有效处理,而且进行多方案比较时也不可能全面反映SBR法的工程量,会得出投资偏高或偏低的结果。

给排水作业

给排水作业

图1 水量变化曲线 1) 根据 Qh=Kh*Qd /24 其中,Qh=875m3 Qd=15000m3/d 所以,时变化系数Kh=1.4 2) 日平均供水量百分数为 1/24=4.17%,最高时用水量是18~19点,为 875m3, 其用水量为全天用水量的5.83%。 第一级平均用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数: 495359303293313314396465 2.45%150008 +++++++=? 第二级平均用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数: 804826782681705716778719671672738769875820811695 5.03% 1500016 +++++++++++++++=? 水泵站设计供水流量为:15000×5.03%×1000÷3600=210 L/s 水塔设计供水流量为:15000×(5.83%—5.03%)×1000÷3600=33 L/s 所以,泵站泵站设计供水流量为210 L/s ,水塔设计供水流量为33 L/s 。 3)清水池调节容积为计算见图2中第5、6列,Q1为第(2)项,Q2为第(3)项,第5列为调节流量Q1—Q2,第6列为调节流量累计值∑(Q1—Q2),其最大值为10.3,最小值为-3.43,则清水池调节容积为:10.3—(-3.43)=13.73(%) 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见图2中第7、8列,Q1为第(3)项,Q2为第(4)项,第7列为调节流量Q1—Q2,第8列为调节流量累计值∑(Q1—Q2),其最大值为2.15,最小值为-0.2,则清水池调节容积为:2.15—(-0.2)=2.35(%)

小时 给水 处理 供水 量 (%) 站供水 量(%) 节容积计 算(%)水塔调节 容积计算 (%)设 置 水 塔 不 设 水 塔 设置水塔 -1 -2 -3 -4 (2)-(3 ) ∑ (3)-(4 ) ∑ ∑ 0~1 4.17 2.4 5 2.0 2 1.72 1.72 0.43 0.43 1~2 4.17 2.4 5 1.9 5 1.72 3.44 0.5 0.93 2~3 4.16 2.4 5 2.0 9 1.71 5.15 0.36 1.29 3~4 4.17 2.4 5 2.0 9 1.72 6.87 0.36 1.65

给水课设

目录 前言 (3) 一设计任务 (3) 二设计要求 (3) 三设计原始资料 (3) 1. 城市地理资料 (3) 2. 自然资料 (3) 3. 工程资料 (4) 第一章给水管网设计用水量算 1.1 管网设计用水量算 (6) 1.1.1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算 (6) 1.1.2 最高日用水量算 (7) 1.2 清水池和高位水池调节容积的计算 (9) 第二章管定线与方案设计 2.1 给水管网定线 (10) 2.2 给水管网水力算 (10) 2.2.1 集中流量计算 (10) 2.2.2 沿线流量计算 (12) 2.2.3 最高时管段沿线流量分配与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13)

2.2.4 管段流量初分配 (14) 2.2.5 管段设计直径计算 (14) 2.3 节点地面标高 (16) 2.4 管网平差 (16) 2.5 管网平差校核 (18) 2.5.1 二级泵站总扬程设计 (18) 2.5.2 水塔高度设计 (19) 2.5.3 消防工况设计 (19) 2.5.4 水塔转输工况校核 (21) 2.5.5 事故工况校核 (24) 第三章其他说明 1.管道材料说明 (27) 主要参考资料 (27)

前言 一设计任务 陕西省安康市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 2.设计说明书完整,计算正确,条理清楚,编排合理,语言规范简练,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图纸应能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置合理,图面整洁规范,线条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并用工程字注文; 4.独立思考,遵守纪律,按时作息,独立完成。 三设计原始资料 1. 城市地理资料 该城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区,汉江中游,黄洋河从城中穿过汇入汉江,将城市分为河南和河北两个行政区。 河南区: 规划人口数10万人,房屋平均层数4层; 河北区: 规划人口数18万人,房屋平均层数5层. 2. 自然资料 (1)地质:该城市土壤种类为黏质土,地下水位线高程为508.43米; (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816.5㎜; (3)气温:年平均19.2℃,最热月平均33.5℃,最冷月平均5.8℃; (4)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 (5)地震烈度:6级; (6)水文资料:在黄洋河汇流处汉江上游1㎞处设有一座水文站,历史最高洪

给排水计算公式.doc

一、用水量计算 按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计算,参见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2.2.5部分。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一般按上述各项用水量之和的15%~25%计算。因此,设计年限内城镇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 1234(1.15~1.25)()d Q Q Q Q Q =+++(m 3/d) 二、给水管网部分计算 1. 管网设计流量:满足高日高时用水量,K h 查表得。 2. 比流量q s : Q —设计流量,取Q h ;∑q —集中流量总和; ∑l —管网总计算长度;l —管段计算长度。 3. 沿线流量q l :在假设全部干管均匀配水前提下,沿管线向外配出的流量。 q l = q s l (与计算长度有关,与水流方向无关) 4. 节点流量: 集中用水量一般直接作为节点流量 分散用水量经过比流量、沿线流量计算后折算为节点流量,即节点流量等于与该点相连所有管段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 q i =0.5∑q l 0.5——沿线流量折算成节点流量的折算系数 5. 管段计算流量q ij ——确定管径的基础 若规定流入节点的流量为负,流出节点为正,则上述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0=∑+ij i q q (6-11) 式中 q i ______ 节点i 的节点流量,L/s ; q ij ______ 连接在节点i 上的各管段流量,L/s 。 依据式(6-11),用二级泵站送来的总流量沿各节点进行流量分配,所得出的各管段所通过的流量,就是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3h m T Q K Q d h h =)/(m s L l q Q q s ?-=∑∑

6. 管径计算 由“断面积×流速=流量” ,得 7. 水力计算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1) 按城镇管网布置图,绘制计算草图,对节点和管段顺序编号,并标明 管段长度和节点地形标高。 2) 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并在节点旁引出箭头,注明节 点流量。大用户的集中流量也标注在相应节点上。 3) 在管网计算草图上,将最高用水时由二级泵站和水塔供入管网的流量 (指对置水塔的管网),沿各节点进行流量预分配,定出各管段的计 算流量。 4) 根据所定出的各管段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 5) 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h 及各个环内的水头损失代数和∑h 。 6) 若∑h 超过规定值(即出现闭合差⊿h ),须进行管网平差,将预分配 的流量进行校正,以使各个环的闭合差达到所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7) 按控制点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和从水泵到控制点管线的总水头损失, 求出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 8) 根据管网各节点的压力和地形标高,绘制等水压线和自由水压线图。 (具体参看《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8. 管网校核 (1) 消防校核 水量: 最高时流量+消防流量,即Q h+Q x x Q 可按下式计算: x x x Q N q = 式中, x N 、x q -分别为同时发生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水量,按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确定。 水压要求:10m (2) 事故校核 事故供水量:最高时流量×70%: Q h ×70% 水压要求同最高用水时。 三、泵站设计计算 1. 清水池容积计算 城市水厂的清水池调节容积,可凭运转经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估算。清水池中除了贮存调节用水以外,还存放消防用水和水厂生产用水,因此,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 4321W W W W W +++= ) (4m q D πυ=

给排水作业

1、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5000m3/d,其各小时用水量见表1,管网中设有水 塔,二级泵站分为两级供水,从前一日22点到清晨6点为一级,从6点到22点为另一级,每级供水量等于其供水时段用水量平均值。试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并进行一下项目计算: 1)时变化系数 2)泵站和水塔设计供水流量 3)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 【解】:水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水量变化曲线 1)根据Qh=Kh*Qd /24 其中,Qh=875m3 Qd=15000m3/d

所以,时变化系数Kh=1.4 2) 日平均供水量百分数为 1/24=4.17%,最高时用水量是18~19点,为875m3, 其用水量为全天用水量的5.83%。 第一级平均用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数: 495359303293313314396465 2.45%150008 +++++++=? 第二级平均用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数: 804826782681705716778719671672738769875820811695 5.03%1500016 +++++++++++++++=? 水泵站设计供水流量为:15000×5.03%×1000÷3600=210 L/s 水塔设计供水流量为:15000×(5.83%—5.03%)×1000÷3600=33 L/s 所以,泵站泵站设计供水流量为210 L/s ,水塔设计供水流量为33 L/s 。 3)清水池调节容积为计算见图2中第5、6列,Q1为第(2)项,Q2为第(3)项,第5列为调节流量Q1—Q2,第6列为调节流量累计值∑(Q1—Q2),其最大值为10.3,最小值为-3.43,则清水池调节容积为:10.3—(-3.43)=13.73(%) 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见图2中第7、8列,Q1为第(3)项,Q2为第(4)项,第7列为调节流量Q1—Q2,第8列为调节流量累计值∑(Q1—Q2),其最大值为2.15,最小值为-0.2,则清水池调节容积为:2.15—(-0.2)=2.35(%)

清水池

平面尺寸计算 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包括调节容积、消防贮水量和水厂自用水的调节量。清水池的总有效容积 V KQ = 式中 V —清水池的总有效容积m 3; K —经验系数,一般采用10%~20%; Q —设计供水量m/3d 。 设计中取k=14%,Q=16?104m 3/d V=22500m 3 清水池共设4座,则每座清水池的有效容积V 1为: 3156254 V V m == 2.清水池的平面尺寸 每座清水池的面积 h V A 1= 式中 A —每座清水池的面积m 2; h —清水池的有效水深m 。 设计中取h=5.0m 2 562511255.0A m == 取清水池的宽度B 为25m ,则清水池长度L 为: 11254525 A L m B === 则清水池的实际有效容积为3452555625m ??= 清水池超高h 1取为1.0m ,则清水池总高H : 1 5.01 6.0H h h m =+=+= 管道系统 1.清水池的进水管 1D = 式中 D 1—清水池进水管管径m ; v —进水管管内流速m/s ,一般采用0.7~1.0m/s 。 设计中取v=0.8m/s m D 176.18.0785.02851.11=??=

设计中取进水管管径为DN1200mm ,进水管内实际流速为0.77m/s 。 2.清水池的出水管 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出水最大流量计: 24 1KQ Q = 式中 Q 1—最大流量m 3/s ; K —时变化系数,一般采用1.3~2.5; Q —设计水量m 3/s 。 设计中取时变化系数K=1.5 s m Q 31604.23600241600004.1=??= 3.出水管管径 2D = 式中 D 2—出水管管径m ; v 1—出水管管内流速m/s ,一般采用0.7~1.0m/s 。 设计中取v 1=0.9m/s 2 1.358D m == 设计中取出水管管径为DN1500mm ,则流量最大时出水管内的流速为0.74m/s 。 清水池的溢流管 溢流管的直径与进水管管径相同,为DN1200mm 。在溢流管管段设喇叭口,管上不设阀门。出口设置网罩,防止虫类进入池内。 4.清水池的排水管 清水池内的水在检修时需要放空,因此应设排水管。排水管的管径按2h 内将池水放空计算。排水管内流速按1.4m/s 估计,则排水管的管径D 3 2 378503600v .t V D ???= 式中 D 3—排水管的管径m ; t —放空时间h ; v 2—排水管内水流速度m/s 。 设计中取t=2h 3D m = 设计中取排水管管径为DN800mm 。 清水池的放空也常采用潜水泵排水,在清水池低水位时进行。

事故池计算依据

1、事故池容积确定应执行的标准或规范主要有:GB50483-2009、Q/SY1190-2009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等。GB50483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应适用执行。其中消防用水量确定、围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积确定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10]等有关规定执行;最大降雨量确定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等执行。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行业标准或规范、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具体要求等,注意区分各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条款的执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和石油库。 2、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1]。罐区防火堤内容积、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现有储存事故排水设施的容积均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1]。应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对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明确导排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渗、防腐、防冻、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须注意事故时进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与正常生产时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一是降雨历时不同,正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刚下的雨水,一次降雨过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1],其设计参数计算必须按GB50014规定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确定;而事故时降水量应根据事故消防时间(参照GB50016、GB50160规定一般为2~6h,Q/SY1190规定为6~10h)确定。二是汇水面积不同,初期雨水的汇水面积必须考虑生产区和储存区总的汇水面积;事故时只考虑装置区或罐区单独的能进入事故排水系统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时汇水考虑,且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进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集面积。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B 复习题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B (复习题) 1.1、给水系统通常由哪些工程设施组成,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给水系统通常由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以及调节构筑物等工程设施组成。取水构筑物,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水处理构筑物,常集中布置在水厂范围内,将取水构筑物的来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泵站,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可分抽取原水的一级泵站、输送清水的二级泵站和设于管网中的增压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输水管渠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管网是将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的全部管道;调节构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贮水构筑物,如高地水池、水塔、清水池等,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高地水池和水塔兼有保证水压的作用。 1.2、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 统一给水: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绝大多数城市采用这一系统。分系统给水: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和分压给水系统。分质给水是指由同一水源,经过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或由不同水源,经简单水处理后,供工业生产用水。分压给水是指由同一泵站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水网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水网,以节约能耗。当用户对水质和水压要求不同时,可采用分质和分压给水,以节约制水成本和节约能耗。采用统一给水系统或是分系统给水,要根据地形条件,水源情况,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并考虑原有给水工程设施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1.3、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工业给水系统的类型有循环和复用给水系统。其中,循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 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为: V a=(Q p-Q b)×t 式中:V a——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m3); Q p——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m3/h); Q b——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可连续补充的流量(m3/h); t——火灾延续时间(h)。 大部分的出题都会加一句不考虑补水时间。 [计算举例]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计算 某多层丙类仓库地上3层,建筑高度20m,建筑面积12000m2,占地面积4000m2,建筑体积72000m3,耐火等级二级。储存棉、麻、服装衣物等物品,堆垛储存,堆垛高度不大于6m。属多层丙类2项堆垛储物仓库。该仓库设消防泵房和两个500m3的消防水池,消防设施有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建筑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及器材。请 计算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毛、丝、麻、化纤、毛皮及其制品的仓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仓库设计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依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4.2.1表5.5.5-1的规定,该堆垛储物仓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为湿式系统,火灾危险等级为仓库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不小于16L/min·m2,作用面积200m2。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技术规范》表3.3.2、表3.5.2、3.6.2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表5.0.5-1的规定,该场所室外消火栓的设计流量为45L/s;室内消火栓的设计流量为25L/s.室、内外消火栓的 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自动喷水系统灭火的的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故: 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室外45L/s×3h+室内25L/s×3h+自喷16L/min·m2×200m2×2h=486+270+383m m3=1140m3。祝:考出优异成绩 1

第五章 给水系统的工作工况

第五章 给水系统的工作工况 本章内容: 1、给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2、给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本章难点:清水池和水塔容积计算 给水系统是由功能互不相同而且又彼此密切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连接而成,它们必须共同工作满足用户对给水的要求。因此,需从整体上对给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特点和它们在流量、压力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各构筑物、管道和设备的设计或运行参数。 第一节 给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为了保证供水的可靠性,给水系统中所有构筑物都应以最高日设计用水量d Q 为基础进行设计计算。但是,给水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特点不同,其设计流量也不同。 一、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和给水处理构筑物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和水厂是连续、均匀地运行。原因是:①从水厂运行角度,流量稳定,有利于水处理构筑物稳定运行和管理;②从工程造价角度,每日均匀工作,平均每小时的流量将会比最高时流量有较大的降低,同时又能满足最高日供水要求,这样,取水和水处理系统的各项构筑物尺寸、设备容量及连接管直径等都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取水和水处理工程的各项构筑物、设备及其连接管道,以最高日平均时设计用水量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作为设计流量,即: 1d Q Q T α=(m 3/d ) (5-1) 式中 α-考虑水厂本身用水量系数,以供沉淀池排泥、滤池冲洗等用水。其值取决于水 处理工艺、构筑物类型及原水水质等因素,一般在1.05~1.10之间; T -每日工作小时数。水处理构筑物不宜间歇工作,一般按24均匀工作考虑,只有 夜间用水量很小的县镇、农村等才考虑一班或两班制运转。 取用地下水若仅需在进入管网前消毒而无需其他处理时,一级泵站可直接将井水输入管网,但为提高水泵的效率和延长井的使用年限,一般先将水输送到地面水池,再经二级泵站将水池水输入管网。因此,取用地下水的一级泵站计算流量为: 1d Q Q T = (m 3/d ) (5-2) 和式(5-1)不同的是,水厂本身用水量系数α为1。 二、二级泵站 二级泵站的工作情况与管网中是否设置流量调节构筑物(水塔或高地水池等)有关。当管网中无流量调节构筑物时,任一小时的二级泵站供水量应等于用水量。这种情况下,二级泵

清水池计算

清水池 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可以调节用水量的变化,并储存消防用水。此外,在清水池内有利于消毒剂与水充分接触反应,提高消毒效果。 (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可知,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产水曲线、送水曲线、自用水量及消防储备水量等确定,并满足消毒接触时间的要求。当管网无调节构筑物时,在缺乏资料情况下,可按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20%确定。 1234W W W W W =+++ 式中,W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W 1――清水池的调节容积,本设计中调节系数取10%; W 2――清水池的消防贮水量; W 3――水厂的自用水量,本设计中取设计水量的5%; W 4――清水池的安全储量,按设计水量的0.5%计。 ①3441101.110%1011m W ?=??= ②本设计中,总设计流量为11万m 3/d ,查《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得小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4~0.8万m 3/(万人·d),取0.5万m 3/(万人·d),计划该城市服务人口为22万,查规范可知其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一次灭火用水量为55L/s 。则: 327921000 36005522m W =???= ③343550010%511m W =??= ④取34200m W = 则3432117492200550079211000m W W W W W =+++=+++= (2)清水池尺寸确定 滤后水经过消毒后进入清水池。两组滤池的滤后水分别进入2个清水池。则每个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8746m 3。取清水池有效水深为 5.0m ,则其面积为1749.2m 2,平面尺寸为B ×L=40m×44.1m 。清水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水池,水池顶部高出地面0.5m ,则清水池顶部高程为6.0m 。清水池超高0.5m ,则清水池最高液面高程为5.5m 。清水池总高度H=0.5+5.0=5.5m 。则清水池几何尺寸为25m ×35.4m ×5.5m 。 (3)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1)清水池的进水管

水质均化池容积计算方法

水质均化池容积计算方法 张玉镭 提要明确了水质均化的均化要求和两类水质均化的特征,给出了水质均化过程的数学模型及水质均化池最小有效容积的迭代计算算法。用多周期均化过程的计算示例,说明了该计算方法的使用。 关键词均化池工业废水水质均化调节池 对于一个水处理系统,当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浓度、水温等指标)变幅较大时,一般要设置均化池(也称为调节池)。通过水质均化可以均衡和稳定水质负荷从而改善废水的可处理性。在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均化预处理操作常常是必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均化池工艺计算主要是确定水质均化池最小有效容积;这个池容是在完全混合条件下的理论计算值,其大小由水质、水量的不均匀特性和后续工艺对水质及水量均化的要求决定。给出水质均化池最小有效容积的计算方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它对工艺设计中确定水质均化池容积是必要的;并且计算所得出水水质的时序数据,还可作为后续工艺进水的时序数据和工艺模拟的基础。 1计算方法 1.1直观的计算方法 现行水质均化池容积计算方法一般是:取浓度较大的若干时间段内进水体积之和作为理论容积,取这段时间内废水的平均水质数据为其均化出水的水质指标最大值;在确定水质均化池的实际设计容积时,考虑到池中废水流态不能完全符合瞬间完全混合的理论假设,对理论计算容积要作经验校正。 从总体上看,现行设计方法属于直观简便的方法,由于它没有体现出废水流量和浓度大小变化特征及水质水量变化特殊趋势的相互关联这两个基本因素,因而致使直观的方法很难做到合理地确定水质均化池容积。 1.2其它均化池容积计算方法 概率统计方法:当废水流量接近常数且废水水质为随机分布时可用概率统计方法确定均化池的池容。显然,废水的不均匀特性符合一定随机规律的情况不是多见的,因此概率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小。 有限差分法:在连续流完全混合条件下,各种不均匀特性的废水进行定容积均化或变容积均化时,可对其混合过程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使用求得的浓度迭代式,取不同的池容作多次尝试以考察浓度的均化程度是否满足要求,刚好能满足要求的池容即为均化池最小有效容积。 这两种计算方法都可以更稳定且准确地算出水质均化池的理论容积[1][2]。 本文由简单的数学模型更简捷清晰地获得水质均化池最小有效容积的算法。 2水质均化池的均化要求 决定水质均化池容积的因素之一就是水处理系统对进水水质水量的均化要求。水质均化要求和流量均化要求是计算均化池最小有效容积的条件和算法依据之一。 一般水质均化池的后续工艺对水质均化池出水在流量上要求连续均匀出水,对水质要求均化到一定程度[1]。水质的均化程度可用如下方法表示:出水水质指标的(1)最大值与平均值之比,即峰值(用PF表示);(2)平均值与最低值之比;(3)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4)最大限定值等。 按均化池功能不同,可把水质均化池分成两种类型:恒水位水质均化池和变水位水质均化池。为叙述方便,以下把浓度作为待均化的水质指标。 3恒水位水质均化池 3.1恒水位水质均化池特征 恒水位水质均化池是池内水量恒定而出水流量与进水流量相等的水质均化池。它仅对水质起到均匀化的作用、而对水量无均化作用。 3.2恒水位水质均化池数学模型 均化池容积恒为V;在废水不均匀变化周期内,水量和水质测定的时间间隔为Δt;第i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废水流量为q i,平均溶质浓度为c i,i=0,1,2…n-1;当进入均化池时池中的溶质浓度为C i;假定溶质在水质均化池中无相转移和化学变化,并且废水在瞬间均匀混合;混合后浓度为C i+1,自池中流出流量为q i、浓度为C i+1的废水;如此往复进行使废水浓度得以均化。如图1所示: 第i时段: q i ,C i+1 第i+1时段: 出水

消防水池最小容积的计算题

某综合楼,高45m,底部4层为商场,每层面积为3500㎡,上部为写字楼,每层面积为1500㎡。设有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为30L/s);跨商场4层的中庭采用雨淋系统(设计流量为40L/s);中庭与商场防火分隔采用防护冷却水幕(设计流量为30L/s)。室内的消防用水需储存在消防水池中,市政管网有符合要求的两条水管向水池补水,补水量分别为 50m3/h和40m3/h。求该建筑消防水池最小有效容积应为多少立方米?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建规》)表5.1.1,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以下简称《消规》)表3.5.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消火栓设计流量为30L/s; 又根据《消规》3.5.3,高层建筑当高度不超过50m且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超过20L/s时,其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可按本规范表3.5.2减少5L/s,所以该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最小流量应为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应为25*3*3.6=270m3;根据《消规》3.6.1条文说明,一个防护对象或防护区的自动灭火系统的用水量按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个系统确定,所以自动灭火系统的用水量应为 40*1*3.6=144m3; 根据《消规》3.6.4,建筑内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分隔水幕和防护冷却水幕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低于防火分隔水幕或防护冷却设置部位墙体的耐火极限。根据《建规》5.3.2-1,当中庭采用防火隔墙进行防火分隔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所以防护冷却水幕的用水量应为30*1*3.6=108m3; 所以该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应为270+144+108=522m3。 根据《消规》4.3.5,火灾延续时间内的连续补水流量应按消防水池最不利进水管供水量计算,由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火灾延续时间为3h,所以该市政管网在火灾延续时间内的连续补水量应为40*3=120m3。 因此,该建筑消防水池最小有效容积应为522-120=402m3。 扩展考点:常见场所的火灾延续时间 《消规》3.6.2:

清水池计算

设计计算书初稿 Q=50m3/d=2.08m3/h 1.集水池 ①设计参数: 停留时间:0.5~1.0h,本设计采用 t=1.0h ②有效体积: V=Qt=2.08*1.0=2.08m3 ③尺寸 设计调节池有效水深h=1.0m 面积F=V/h=2.08m2 则长取2m,宽取1.1m 设调节池超高h‘=0.4m,则总高H=h+h’=1.4m 2. 调节池 ①设计参数: 设停留时间:t=8h ②有效体积: V=Qt=2.08*8=16.64m3,取17m3 ③尺寸 设计调节池有效水深h=2m 面积F=V/h=8.5m2,取9m2 则长取3m,宽取3m 设调节池超高h‘=0.4m,则总高H=h+h’=2.4m

布气管设置 1) 空气量 D=D 0Q=3.5*50=175m 3/d=2.03*10-3m 3/s 2) 空气干管直径 33-m 015.012 *14.310*03.2*4v 4d ===πD ,取15mm 校核管内气体流速m/s 49.11015 .0*14.310*03.2*4d 4v 23 -2===πD ‘, 在10-15m/s 范围内,符合要求 3) 支管直径d 1 空气干管连接2支管,通过每支管空气量q q=D/2=1.02*10-3m 3/s 则支管直径33-1 1m 015.06*14.310*.021*4v q 4d ===π,取15mm 校核支管流速m/s 77.5015.0*14.310*.021*4d q 4v 2 3-21===π‘ 在范围5-10m/s 内,符合要求。 4) 穿孔管直径d 2 沿支管方向每隔2m 设置两根对称的穿孔管,靠近穿孔管的两侧池各留1m ,则穿孔管的间距数为(L-2*1)/2=0.5 穿孔管个数n=(0.5+1)*2*2=6 每根支管上连3根穿孔管, 通过每根穿孔管的空气量q 1=1.02*10-3m 3/s 则穿孔管直径-32d 7.36*10m ===,取8mm

SBR反应池容积计算方法及评价

SBR反应池容积计算方法及评价 简介:从SBR反应池的功能出发,通过对现行SBR反应池容积的各类计算方法比较和合理性分析,提出了总污泥量综合设计法,并以工程算例结果鉴别各类方法的适用性,供设计借鉴。 关键字:SBR池容积污泥负荷污泥龄干污泥总量沉降距离 SBR反应池池容计算系指传统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池,而不包括其他SBR改进型的诸多反应池(如ICEAS、CASS、MSBR等)池容的计算。 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以总污泥量为主要参数的综合设计方法,供设计者参考。 1现行设计方法 1.1负荷法 该法与连续式曝气池容的设计相仿。已知SBR反应池的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进水量及进水中BOD5浓度,即可由下式迅速求得SBR池容: 容积负荷法V=nQ0C0/Nv(1) V min=[SVI·MLSS/106]·V 污泥负荷法Vmin=nQ0C0·SVI/Ns(2) V=Vmin+Q0 1.2曝气时间内负荷法 鉴于SBR法属间歇曝气,一个周期内有效曝气时间为ta,则一日内总曝气时间为nta,以此建立如下计算式: 容积负荷法V=nQ0C0tc/Nv·ta(3) 污泥负荷法V=24QC0/nt a·MLSS·N S(4) 1.3动力学设计法 由于SBR的运行操作方式不同,其有效容积的计算也不尽相同。根据动力学原理演算(过程略),SBR 反应池容计算公式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MLSS·Ns·ta](5) 限制曝气V=NQ(C 0-Ce)t f /[MLSS·Ns(ta+tf)](6) 非限制曝气V=nQ(C 0-Ce)t f 半限制曝气V=nQ(C0-Ce)t f/[LSS·Ns(ta+tf-t0)](7)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 应该是室内消火栓Q1,室外消火栓Q2,喷淋系统Q3在火灾时间内的全部消防用水量.即三项流量乘以火灾延续时间之和.V=Q1*T1+Q2*T2+Q3*T3;T3一般为1小时,T2,T1一般为2小时或3(高层建筑)小时消防水池的容积,是按照满足两小时消防灭火用水量(自消、普消)的前提下,不含前10分钟的用水,水池的有效容积。在计算时,需要加上1.3的系数。规范同时上说在能保证连续补水的前提下,水池的容量可以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 消防水池的消防用水量可按下式确定: Vf=3.6(Qf-Ql)Tx Vf消防用水量,立方米 Qf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升每秒 Ql水池连续补充水量,升每秒 Tx火灾延续时间,是指消防水泵开始从水池抽水到火灾基本被扑灭为止的一段时间,具体查规范。小区和普通建筑一般取2小时。 水池根据消防用水量确定,一般水池的容积比用水量稍大。消防水池内的水一经动用,应尽快补充,以供在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第二次火灾时使用,本条参考《建规》的要求,规定补水时间不超过48h。 为保证在清洗或检修消防水池时仍能供应消防用水,故要求

总有效容积超过500m3的消防水池应分成两个,以便一个水池检修时,另一个水池仍能供应消防用水。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是否正确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喷淋为20室外为20二支150进水管请问消防水池做多大? 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3.6*2+20*3.6*1=180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3.6*2=144 单位时间流量=截面积*水流速度*时间 Q=A*V*T 150进水管按2.5计算二小时出水量为317 消防水池容积为180+144-317=7 假如补水流速按1m/s计算,补水时间按1h计算为妥,补水量为2x3.14159x0.15^2x1/4x1x3600=127m3,水池容积在200m3左右。 原则只有条件受限时才考虑补水量,有条件就不要考虑了!~如果有两路进水就不用考虑室外消防用水量,仅有一路时要考虑!~还有好多地方要求只有一路进水时要设置独立的室外消火栓系统!~也就是独立管网独立室外消火栓泵。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3.6*2=108(15l/s) 自喷用水量为20*3.6*1=72(15l/s) 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3.6*2=144 (20l/s) 室外消防用水量由室外DN150供水,供水能力35L/S 水流速度1.8m/s,即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 故消防水池需蓄全部自喷用水量,再应考虑最大时生活用水

水体容积计算方法

水体容积计算方法 使用保活剂,需要知道水体容积大小。规整的容器还好办,遇到不规整的容器,有些朋友可能挠头了。这里介绍下水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这里不是卖弄,是给那些可能不晓得计算水体容积的朋友看的。 几个常用换算概念: 1吨水=1000千克=1000升= 1立方米 长宽高各10厘米=1升 长宽高各1厘米=1毫升 保活剂在水中的用量单位是:克/吨水。与下列单位一致: 克/吨水=克/立方米水体=毫克/升=ppm 水体容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计算公式=长×宽×高 六边形体计算公式=2.6×边长2 ×高 如图: 八边形体计算公式=4.28×边长2×高 椭圆体计算公式= 3.14×半长轴×半短轴×高 圆柱体计算公式= 3.14×半径2×高 圆台体计算公式=1/3(上底半径2+下底半径2+上底半径×下底半径)×3.14×高 梯形体计算公式=1/3(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 )×高 笔算开平方的方法: 1.将被开方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划为一段,用撇号分开(竖式中的11’56),分成几段,表示所求平方根是几位数; 2.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平方根的最高位上的数(竖式中的3); 3.从第一段的数减去最高位上数的平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组成第一个余数(竖式中的256); 4.把求得的最高位数乘以20去试除第一个余数,所得的最大整数作为试商(3×20除256,所得的最大整数是 4,即试商是4);

5.用商的最高位数的20倍加上这个试商再乘以试商.如果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余数,试商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数;如果所得的积大于余数,就把试商减小再试(竖式中(20×3+4)×4=256,说明试商4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数); 6.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求平方根的其他各位上的数

清水池设计说明

清水池设计说明 一、主编单位: 荆州市给水排水设计研究所 二、适用范围: 1、本图集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清水池。适用于贮盛、常温、无侵蚀性的水。 2、适用条件: 抗震设防烈度:8度(Ⅰ~Ⅳ类场地土); 7度(Ⅰ~Ⅳ类场地土); 6度以下地区。 复土条件:本图集中的水池池顶及池壁外均考虑复土,池顶复土厚 500mm。 地下水位:地下水允许高出底板面上的高度,详见各有关水池结构图。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池顶复土厚500mm,f≥80Kpa。 3、本图集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冲填土、 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如需在以上地区选用必须按有关规范 对地基进行处理并对基础结构进行修正。 4、本图集中工艺管道及附属设备布置仅作典型表示,选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相 应的调整。 三、设计依据: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2、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105-87) 四、可根据不同的容积和工程地质等条件选用本图集有关图纸。 五、设计条件: 1、池顶活荷载标准值取2.0KN/m2,池边活荷载标准值取5.0KN/m2。 2、土壤条件:抗浮验算池顶复土重度取16KN/m3; 强度计算池顶复土重度取20KN/m3(饱和重度); 池壁侧向土压力计算,填土重度取18KN/m3,填土折算内磨擦角φ=25°。 六、工艺布置: 管道口径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为选用方便,本图集提供下表供选用参考: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

消防水池容积=360立方米 水池平面积:80.5平方米 所需水深:(360/80.5)=4.5m,水面到梁底净距=0.2m, 水泵房层高=5.4m,所以(覆土+梁高)<0.7即可(5.4-4.5-0.2=0.7)水池容积的计算过程如下: 1.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 室内消防用水量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GB 50974-2014,3.6.1 2.室外消防用水量 V1=15L/s×(2×3600)s=108立方米

设计流量:15L/s(本建筑物属于住宅,耐火等级一级),依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GB 50974-2014,3.3.2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本建筑属于民用建筑,住宅)依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GB 50974-2014,3.6.2

3.室内消防用水量V2=V21+V22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V21=20L/s×(2×3600)s=144立方米 设计流量:20L/s,见:《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GB 50974-2014,3.5.2 (本建筑物属于住宅,高层,h>54m)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本建筑属于民用建筑,住宅),见:《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GB 50974-2014,3.6.2

喷淋用水量:V22=30L/s×(1×3600)s=108立方米 设计流量:30L/s,软件计算得到 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5.0.11 所以V2=V21+V22=144+108=252立方米 3.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 室内消防用水量 =V1+V2=108+252=360立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