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学设计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学设计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原则,坚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少数民族作品入手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探究的兴趣,然后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学习,以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新美术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美术第三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2.从内容上看,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学生在生活中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都见过少数民族的美术作品,所以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本课内容是中国的民间美术的一部分。

(二)教学对象分析1.本班学生为西青区张家窝九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自己上网搜集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2.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概况。

3.学生对于信息的归纳和整理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分析本课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我校有计算机教室并配备电脑设备,学生对多媒体的使用操作都比较熟练,所以这节课我先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然后在小组内将资料汇总,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信息量,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利于小组之间的团结协作。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概况和特点。

2、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有代表性服饰和建筑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课上相互交流,和畅所欲言,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概况和特点。

2、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有代表性服饰和建筑特点。

(二)难点理解不同民族美术文化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分组交流,信息分享 畅所欲言, 个性张扬 课堂小结,情绪激昂 (二)教学过程设计六、教学反思我国少数民族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

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地域、生活和文化背景;2.掌握少数民族美术中主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少数民族美术的能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地域、生活和文化背景;2.掌握少数民族美术中主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少数民族美术的能力;2.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少数民族地区美术作品图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展示《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的封面,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2.介绍我国少数民族地理分布情况,让学生大致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区域。

二、讲解(40分钟)1.介绍我国6个少数民族的特色美术文化,包括:–傣族:佛教艺术特点、象、花、鸟、虫等图案;–瑶族:抽象装饰、几何图案、线条构成的图形;–赫哲族:猎民文化和装饰艺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作品;–维吾尔族:以生活、民俗为主题、色彩大胆、图案繁多的织物、罐子等;–布依族:图案多以花鸟为主、主要应用在纺织工艺上;–土家族:精湛的木作技艺、狮子舞特色。

2.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作品,让学生感受各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三、练习(30分钟)1.让学生仿照少数民族的图案进行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和鉴赏能力;2.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民俗艺术品或装饰物,分析其图案风格和特征,并进行作品比较,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学生发言分享他们的绘画笔记和想法,老师点评;2.学生进行感性总结和理性总结,老师进行帮助和引导;3.整理学生笔记和作品,做好课堂总结。

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前往公园或美术馆,进行户外绘画和摄影,拓展学生视野;2.搜寻更多相关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教学评估1.课堂中的绘画作品和笔记;2.后期通过作业扣分进行评测,以巩固学生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掌握能力。

《第五单元 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特色。

2. 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设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地调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美术文化特色,包括服饰、建筑、民间艺术等。

每组需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少数民族名称、美术文化特色、图片等。

2. 设计任务:根据调查报告,每组需设计一款以该少数民族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如画作、手工艺术品等。

作品需体现该民族的美术特色,并展示在课堂展示区进行展示。

三、作业要求:1. 小组合作: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

2. 真实记录:实地调查过程中,学生需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调查对象等信息。

3. 时间安排:调查报告提交时间为本课程结束前一周,设计作品提交时间为下节课上课前。

4. 作品质量:作品需体现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符合主题要求,具有创新性。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实地调查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质量,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将由教师根据小组提交的作品和报告进行评分,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

3. 优秀作品: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在下节课上课前,教师将邀请学生对作业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完成情况,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

3. 后续活动: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等,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特色,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2)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2)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4/22021/4/22021/4/22021/4/2
谢谢大家
发现身边的少数民族文化,说说其自 身的艺术特点。
三、各个民族的艺术特点
少数民族服饰与头饰欣赏
壮族服 饰
三、各个民族的艺术特点
少数民族服饰与头饰欣赏
苗族服饰
三、各个民族的艺术特点
少数民族服饰与头饰欣赏
苗族头饰
三、各个民族的艺术特点
少数民族服饰与头饰欣赏
傣族服饰
三、各个民族的艺术特点
少数民族服饰与头饰欣赏
以少数民族服饰、 头饰为设计元素,创作 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 品。
彝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饰饰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4/22021/4/2Friday, April 02,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4/22021/4/22021/4/24/2/2021 2:46:31 PM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WO GUO SHAO SHU MIN ZU DE MEI SHU WEN HUA
一、少数民族的美术 二、思考少数民族美术变化 三、各民族的艺术特点
一、少数民族的美术
少数民族的美术
二、思考少数民族美术变化
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从古至今是怎样发 展变化的?
三、各个民族的艺术特点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2021/4/22021/4/22021/4/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4月 2021/4/22021/4/22021/4/24/2/2021

人教版九上美术 5.3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上美术  5.3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教案设计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学设计第一、根据初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内容,把握教材基本精神,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第二、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更有效的传授各知识点,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教学难点:通过各类民间美术的介绍,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城市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根据以上的重难点,学生需要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讨论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因此我采取了一下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展示部分美术作品以及图片、纺织品,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选出哪些属于民间美术作品以及作品分类。

2、先不着急下结论,导入本课,通过以上了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经过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加学习趣味性,挑战性。

二、讲授新课(一)通过预习让学生概括分析民间美术的范畴,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多种形式。

(劳动人民创造;存在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情感和观念;体现民族性和地方性;创作和流传方式集体,与宗教民俗有密切联系。

)板书: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1、剪纸:学生讨论回答是否见过剪纸,反应的是什么内容。

教师做详细讲解:剪纸是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主要用来表达喜庆与祝福。

了解剪纸不仅可以用剪刀,还可以用刀刻。

欣赏剪纸作品《五福捧寿》,领会剪纸艺术的严格要求。

总结剪纸种类:窗花、门笺、刺绣花样、顶棚团花、灯花等。

2、刺绣:提问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学生思考回答刺绣的应用范围:可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钱包、香包等。

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2、新疆石窟壁画——壁画艺术在新疆石富中占有突出地位,壁画的绘法,采用古代西域流行的晕染法,即凹凸法,结合“铁线描”式的轮廓勾勒。新疆石窟约始凿于3世纪,遗址主要分布于南疆的拜城至库车,以及东疆的吐鲁番一带。
3、鄂尔多斯青铜器——是指发现于内蒙古郭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时间桐当于春秋至西汉时期(约公元故8—前2世纪)考古遗存中的青铜器或金银制品。这些青铜器和金银剖品是中国早期畜牧民族的物质遗存,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教师板书: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学生思考
举手回答
快速进入课堂氛围
通过问题导入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导学生进入正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古代少数民族美术
1、唐卡——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臧族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重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概况和特点。
难点
理解不同民族关术文化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与汉民族一样,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保留传统的美术样式的同时,也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了种种尝试和创新,并在各民族的美术文化间相互融合与促进,使其更为绚丽多彩。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和学习少数民族优秀的美术文化。
1、朝鲜族
介绍:朝鲜姑娘喜欢短衣长裙,胸前系着长飘带,显得温文尔雅。
2、壮族绣花鞋垫
3、维吾尔族
介绍:维吾尔族艾德莱丝绸是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制作的丝绸,黑白相映,夹以红黄蓝绿色花纹,给人以浓厚的装饰美感。

九年级美术人教版上册同步课件: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九年级美术人教版上册同步课件: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 泰语系。满族人通用汉语,除一 些语言学者外,全国会满语的人 也不到五十人。满语在清朝是官 方语言,已经传承了四百多年, 但现在却面临濒危,是非常珍贵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字
姓 氏
满族历史上的八大姓是佟佳氏、瓜尔佳 氏、马佳氏、索绰络氏、祁佳氏、富察 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到辛亥革命以 后,满族人都冠以汉字姓了。如瓜尔佳 氏改姓关,索绰络氏改姓索,马佳氏改 姓马,那拉氏改姓那等。也有将原来姓 氏译意为汉字取姓的,如巴颜氏改姓富, 因巴颜在满族语中有富有之意。皇族爱 新觉罗氏改姓金,因爱新在满语中是金 子之意。 除了八大姓之外还有西林觉 罗氏、伊尔根觉罗氏,郭洛罗氏等等。
少女
已婚
(旗头)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 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此头饰 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 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 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 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 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分外稳重、文雅。
满族农民画
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 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在内容上主 要表现农民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 式上自由随意,经常借用民间美术,如剪 纸、刺绣、皮影等造型方法,在画法上没 有既定的框框,不求形似,不讲透视,总 体上呈现出热烈、明朗、质朴的艺术风格。 现代农民则有在纸面上绘制乡土气息很浓 的绘族传统的民间艺术,满族剪纸是 依附于满族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在艺 术上具有自己特定语言和风格的剪纸艺术,这是一 种承载着长白山一带灿烂而厚重文化的民间艺术。 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见到的、听说的、喜爱 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 活。经过数百年发展,满族民间剪纸已成为在国内 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术。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 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课件
? 3.青年人对本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 年轻人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他们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
相比老一辈,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大众媒体和开放 便利的交流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中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 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浸染在非本族的世界文化 氛围中,经济、文化愈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愈是如此。
– 工艺品要成为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重要的是要表现出 自己的特色。
– 1)突出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 – 2)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现状分析 ? 越老越多的民族工艺美术在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商品社会
中丧失了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在功利主义的蛊惑下 ,在内因与 外因的作用下,它们的各种价值(特别是文化、艺术价值)正在流 失。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以实用工艺为主,陈设工艺也占有重要 位置。
? 雕花牛角杯(侗族)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分为雕塑、陶瓷、金属、织染绣及服饰、编织、漆器、民间绘 画和剪纸七大类。麦杆编织花篮(广西 壮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课件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源远流长,质朴凝重,积蕴深厚,作品多 出自农牧渔猎民和工匠之手,与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节令时序、宗教祭奠等紧密相连,既根植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 沃土之中,又成长发展在多民族相互交融辉映的氛围之内,是 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银奶桶(西藏 藏族)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使学生:1.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美术文化背景,加深对不同民族文化内涵的认识;2. 学习与探讨我国少数民族的绘画风格、特色以及在创作中如何运用和表达民族元素;3. 掌握基础调研方法和初步分析技巧,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预习任务1. 学生需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资源,搜集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相关信息,如传统工艺、民族服饰、特色绘画等;2. 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形成简要的文字描述或图片展示,并准备在课堂上的小组分享。

二、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将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理解与感受;2. 教师讲解:教师将针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特点、发展历程及艺术价值进行详细讲解;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少数民族美术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三、作业实践1. 绘画作业:学生需以所选择的少数民族美术元素为主题,完成一幅绘画作品;2. 调研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该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调研报告,包括该民族美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个人感悟等;3.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及调研报告在下次课时进行展示和交流。

三、作业要求1. 绘画作品需体现所选少数民族的美术元素,色彩搭配合理,构图得当;2. 调研报告需内容详实,结构清晰,能准确表达该民族美术文化的特点和价值;3. 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调研与绘画作业;4.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创意、调研报告的撰写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2. 同学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和调研报告,取长补短;3. 综合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给出综合评价成绩。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2. 对优秀作品和调研报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3. 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国民间美术《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主要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包括传统服饰、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内容。

2.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绘画、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 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和制作。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真正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对多元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感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品、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吗?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请看一看这些图片(或视频),你们能从中看到哪些与汉族不同的特点吗?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他们的服饰、建筑和艺术品颇具民族特色。

教师:非常好。

今天我们将学习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们所熟悉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和建筑,然后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闭眼想象后)我想到了藏族的长袍和蒙古包。

教师:很好。

你们想象出了一些具体的图像。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2、学习内容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内容,并简要介绍每个方面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课,主要探讨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本课以少数民族美术文化为主题,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建筑、绘画、雕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欣赏、绘画、制作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包括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绘画、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和制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真正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画笔、纸张等)。

2.学生准备:收集相关的资料,准备绘画用具和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建筑、绘画、雕塑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向学生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包括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这些文化的独特魅力。

3.示范演示:通过教师的示范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绘画和制作,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和方法。

4.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绘画或制作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5.交流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力、创造性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6.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 美术 九年级 上册 《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03

新人教版 美术 九年级 上册 《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03

《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与现代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能够简单分析古代与现代之间微妙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设计完成本课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学会保护,提升审美。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古代与现代的美术文化
教学难点
古代与现代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有关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有所搜集。

二、组织教学
小组合作,整理资料以56个民族开始谈起,从而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抛出问题,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三、作品欣赏
展示书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欣赏,让学生分清楚古代与现代的区别,从几个方面分析。

小组讨论引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最终给出各组的答案,从古代到现代是怎么样演变和发展的。

四、教学检测
展示不同时期的图片,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练习,最后描述自己的设计方案。

五、教学拓展
发现身边的少数民族文化,说说其自身的艺术特点。

六、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对作品的意见,教师给与评价。

板书设计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认识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古代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现代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一等奖课件)
嘴甜心毒, 挑拨离间者
五、优秀作品展示及评美术文化的差异性形
成的原因(地域、自然环境、历史人 文因素)。 2、少数民族服饰装饰图案特点(色彩、 取材、风格)。 3、少数民族建筑实例(碉房、蒙古包、 蘑菇房)。 4、西藏民族手工工艺--(藏戏面具文 化)。
人教版美术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三课 波密县中学 文雯
一、复习阶段
一、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 反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宗教信仰、
伦理道德及审美情趣。
二、民间美术的艺术风格: 清新、质朴、极具亲和力。
二、导入阶段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1
看服装猜民族:
感 谢 聆 听!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2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3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4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5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藏戏:白色面具表示人
物性格纯洁、善良。
对比:
京剧:奸诈多疑,代表 人物为曹操。
藏 戏 面 具 欣 赏
四、实践创新阶段 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一张富有特色的藏戏面具
对藏戏面具文化进行宣传和传承
• 运用面具的造型和色调表现人物性格的善、恶、忠、奸。
藏戏面具创作 老师示范作品: 半黑半白 面具 象征:两面三刀,
6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藏族
三、发展阶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的方向,即——取材于大自然。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服饰色调层次十 分明显,服饰色彩虽鲜艳明丽,却不繁杂纷乱。
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
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头饰
少数民族美术——建筑艺术
侗族风雨桥
少数民族美术——建筑艺术
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 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 环境。
少数民族美术文化 — 民族服饰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服饰以其工艺精巧、风
格独特而著称于世。

不同的服饰风格,反映了各民族在一定时期
的工艺水平、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
民族服饰

中国各民族服饰装饰图案的设计,受历史与
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
但在服饰的装饰图案设计上,却表现出一种共同
• 青年人对民族美术文化的态度 • 年轻人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他们的意见
是不容忽视的。相比老一辈,年轻人更乐于接 受新鲜事物。在大众媒体和开放便利的交流 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中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 代之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浸染 在非本族的世界文化氛围中,经济、文化愈发 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愈是如的大众来说,他们 更多地是被各种各样的制品绚丽的外表和独 特的文化气质所打动,很少有人会在欣赏和购 买之余去深究它们的文化涵义。
31
制作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宣传海报 小组合作:1.主题明确突出
2.体现独特创意 3.醒目的图形和色彩 4.点明主题的广告语
32
弘扬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 化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问题二:我们中国拥有多少年文化历史?
我们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各个民族在历 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的发展壮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宏伟 的宝贵遗产。各民族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品, 更是灿烂多姿, 像一颗颗瑰丽的珍珠, 镶嵌的历史的长廊中, 成为我们民族 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并以其独特的面貌成为世界文化艺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探究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感,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收集资料:学生需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途径,收集至少三个不同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等。

2. 整理资料:学生需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简要介绍每个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特色。

3. 制作PPT:学生需将整理好的资料制作成PPT,要求版面设计美观、内容丰富。

4. 编写解说词:学生需为每个幻灯片编写解说词,用以阐述该幻灯片所展示的美术文化特色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5. 完成调研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自己所选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调研报告,包括该民族美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等。

三、作业要求1. 收集资料要全面、准确,避免出现错误信息。

2. PPT制作要求版面设计合理、美观,内容条理清晰,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

3. 解说词需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够准确阐述所展示的美术文化特色。

4. 调研报告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书写,内容详实、结构清晰。

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PPT及解说词,评价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了解程度及表达能力。

2. 教师根据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评价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及分析能等方面的能力。

3. 教师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纠正。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出详细的评语和建议。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4. 反馈结果将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部分,纳入学期总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真正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及其特点和类别及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等。

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民间美术在人类活动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独特形态和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及其中深厚的寓意。

2、适当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法,完成一件民间美术艺术作品,它可以是泥人,剪纸或刺绣,特别是少数民族同学,通过他们对民间美术品的介绍和展示,激发全体同学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关注,从而调动同学对民间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首先解决思想和观念上的认同,因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很大的障碍,原因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方面的缺失。

所以解决认同感是第一关键。

2、使同学逐步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和审美特性,只有认识和理解了才可能激发同学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3、进行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和承传。

弘扬民族文化传统,逐步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

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概述课题
简述:
什么是民间美术;
民族民间美术的界定和基本概念;
民族民间美术的分类。

(结合多媒体演示)
欣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民间美术。

我国民族民间美术有哪些?(多媒体播放图片: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道具和民俗服装工艺、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礼仪,民乐及乐器制作;口传文学,各种精湛工艺、手工
艺、如刺绣、雕刻、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和剪纸低等。

请同学认真仔细欣赏两位同学带来的民间美术品(刺绣和剪纸)并思考相关问题。

让同学独立思考民间美术的图纹样式所蕴涵的寓意有哪些?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