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年真题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年真题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年真题

2010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基础真题

选择填空共50分,考基础,大题如下,但愿能对后来者有点帮助

简答四个,每个10分

1.简述《庄子》的文学价值?

2《窦娥冤》和《赵氏孤儿》尝被称为“大悲剧”,你是如何理解的?

3 简要分析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主要特点?

4 简要分析曹禺《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复杂性?

论述两个,每个30分

1.论述唐诗与宋诗的关系并评论“诗分唐宋”的说法?

2.以《小二黑结婚》和《边城》为例证,分析赵树理与沈从文小说描绘乡土中国的异同?2010年华师文学院语言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真题回忆

现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汉民族共同语

2、音位

3、六书

4、语义场

5、句式

二、操作题

1、分析声母发音chi le ke xi bu

2、分析韵母发音he ba mo ci ju

3、汉字造字法水、锦、天、牧、问

4、词的构造健儿、司机、头疼、推迟、考试

5、从语法角度,分析词性:开始、微型、喷香、兴致、亲自

6、进行层次分析,说明结构关系:上街买菜请小李吃饭、我的遥远的家乡**湾(还有一题忘了。)

7、用层次分化歧义短语:发两个月的工资、两个报社的记者、反对的是老李

8、疑问句的类型:有谁知道我的书在哪里?

我的文具盒呢?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成绩?

三、简答

1、/a/的音位变化及其条件

2、什么是“隶变”?简述“隶变”的内容

3、现代汉语的存现句的语法意义

四、论述题:举例分析层次分析的三原则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假借

2、引申义

3、叶韵

4、字母

5、如字

二、简答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2、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

3、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反问句式有哪几种

4、谈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5、古秦三十韵韵部的韵目

三、加标点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

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四、古文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解释加黑词语

居则曰:‘不吾知也!’

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异乎三子者之撰

吾与点也

2、解释加点字的虚词的词性、意义及语法特点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写出文段名词用作动词和双宾语的句子

4、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类近年(2000-2008)考研真题(重发)

华师真题难找,本人曾在考研论坛得到不少人的帮助,如水之静子等。现将我所找到的真题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要研究真题,但不要迷信真题。华师考的科目这几年不断变换,以前的真题参考价值不大,只作为史料性的意义留存。我发的真题有些不完整,也希望能有热心人补充。

2008年汉语言文学及美学试题(本人记录)

2008文学理论(每题37.5分)(第2题和第3题选择一题回答既可)

1论述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2举例论述文学创造中“艺术发现”的内涵、心理特征及其积极意义。

3举例论述“艺术概括”的规律。

4举例论述文学话语的特点。

5有人认为,意境是情景**、****(自己记下来时写得太潦草,不认得了)的艺术形象,如此说来,有艺术形象便有意境。你赞成这个观点吗?为什么?请以下面两首诗为例并说明之。诗一诗二

送梧州王使君送沈子福归江东

楚江亭上秋风起,杨柳渡头行客稀,

看发苍梧太守船。罟师荡桨向临圻。

千里同行从此别,惟有相思似春色,

相逢又隔几多年。江南江北送君归。

2008中国文学史(古代、现代部分)

一、选择题(略)(30题30分)

二、判断题(略)(20题20分)

三、简答题(40分)

1试分析老舍《月牙儿》中月牙儿穿针引线的作用。

2简述白朴《梧桐雨》的立意、结局和曲词。

3概述郭沫若“女神体”的艺术特点。

4试说姚鼐的文章学主张和文学史影响。

四、论述题(60分)

1论述鲁迅小说中“看客”的形象(题目中举了不少例子,没有记下来)。结合作品。

2“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谈谈你的理解和评论。

2007年汉语言文学及美学试题(本人记录)

2007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

一、选择题(1分×30=30分)(略)

二、判断题(1分×20=20分)(略)

三、简答题(10分×4=40分)

1、简述曹禺《雷雨》的结构特点。

2、巴金的《家》中高觉新的性格命运。

3、以《窦娥怨》为例谈谈古代悲剧的民族风格。

4、《桃花扇》的艺术构思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30分×2=60分)

1、以沈从文为例,谈谈1930年代“京派”群体的文化特征和美学理想。

2、谈谈你对《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一起,奠定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的理解。

2007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分×30=30分)(略)

二、判断改错题(2分×10=20分)(略)

三、简答题(10分×2=20分)

1、试述汉字的特点。

2、词语间的词义关系有哪些?试描述之。

四、同英语相比,汉语语法的特点有哪些,试论述之。(20分?)

五、辨析题(15分×2=30分?)

1、辨析“畏”、“惧”的异同。(分)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②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

③犹有惧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犹百兽之畏虎也(《战国策?楚国》)

2、“岁”、“月”、“日”用作状语时有哪些和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的含义?

六、试论“六书”。(30分?)

2006年古代文学试题(本人记录,完全版)

2006古代文论

一、解释题(9分×4=36分)

1、诗言志

2、随物赋形

3、结构第一

4、熏刺提

二、简答题(18分×2=36分)

1、“滋味”说和“韵味”说之间的区别

2、举例说明王夫之所谓“景中情”和“情中景”

三、论述题(39分×2=78分)

1、试论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艺术想象论

2、论述中国古代批评史中关于“意境”理论的发展

2006古代文学史

一、请在以下A、B两组题目中,任择一组,按序解释。(每小题解释之字数不能超过20字,否则扣分。)(2分×20=40分)

A、王褒冯衍陈思王潘岳温子昇钱起韩偓计有功宋祈党怀英虞集熊大木臧懋循余怀廖燕汪中方玉润吴汝纶朱祖谋马君武

B、诗教诗经原始七谏山带阁楚辞文体明辩乐府诗集唐诗别裁中州集晚晴簃诗汇近代诗抄王子安集长江集香奁集栾城集小畜集弇州山人四部稿两当轩集湘绮楼全书春在堂全书岭雲海日楼诗钞

二、名词解释(5分×6=30分)

1、诗学四家

2、建安风骨

3、太康体

4、元祐体

5、神韵说

6、同光体

三、简答题(15分×2=30分)

1、简要论述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

2、简要叙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与发展变化

四、论述题(25分×2=50分)

1、汉代大赋,或以为虚夸兼且“劝百讽一”,故其价值有限;或以为汉大赋歌颂汉武盛业,所写迨多实情,自有其历史及艺文价值在。你以为如何?试申论之。

2、唐代为中国古代文学诗歌之高峰,或以为唐代之后已无任何时代之诗歌可与之抗衡。你以为如何?试以你所熟知的唐以后之诗歌为例,分析论述之。

2005中国文学史

一、填空题(抱歉,忘了)

二、名词解释变文建安风骨四大谴责小说

三、简答题

1、《诗经》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

2、从戏曲角度,分析比较《西厢记》“点点滴滴都是离人泪”和《牡丹亭》“赏心乐事谁家院”两段唱词

3、为什么说杜甫是盛、中唐承前启后的诗人

四、论述题比较论述中国历代小说创作的不同特点

2005古代文论(记起就写)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建安风流、筌忘、(还有,但忘了)

三、简答题(出一段文论原文,然后叫你写你的看法)

1、2、藻雪精神3、

四论述题

1孔子对《诗》的评论2《红楼梦评论》

2004年古代文学试题(网上下载)

2004中国古代文论(150)

一、写出下列人物的主要理论著作

孔子张炎刘勰叶燮曹丕严羽司空图扬雄

皎然王充姜夔陆机王国维钟嵘陈子昂

二、简要介绍下列文论观点

1、发愤著书

2、诗缘情而绮靡

3、文以明道(韩愈)

4、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三、评论下列观点

1、李贽“童心”说

2、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四、论述题

1、试述政教文学观在我国古代文论中的表现

2、试述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价值

2004中国古代文学史(150)

一、填空(1×50=50)

1、《师说》名句________ ________

2、评苏轼的一句诗“密州三曲”写出三首词牌名,首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屈原表现志向高洁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

4、诗界革命倡导者________参与者还有________

5、近代谴责小说(3个)_______ _______ ______

6、杜甫写于四川的名作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琵琶行》中富有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下列作品作者:《片玉词》《漱玉词》《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剑南诗稿》《王右丞集》《过秦论》《人间词话》《世说新语》《与山巨源绝交书》

9、桐城派代表作家________ ________

10、柳宗元寓言张岱散文欧阳修散文________

11、元明之际四大传奇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12、写杨贵妃李隆基爱情的长诗_______ 戏曲______

13、汉赋代表作_________ ________

14、写陶渊明躬耕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

15、南朝文学家_____ ______ ______

16、南社发起人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17、李白《将进酒》的两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3×20=60)

1、试述红楼梦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创新价值。

2、龚自珍《己亥杂诗》的价值。

3、古诗十九首的价值。

三、文学评论,要求写出①表达的思想情绪②文学特点(40)文章是苏轼的短文《书临皋亭》

2003年中国古代文论(150)

一、作者或出处(20)

1、诗言志

2、发愤以抒情

3、诗者,持也

4、诗赋欲丽

5、功夫在诗外

6、物不得其平则鸣

7、文“穷而后工”8、“理、事、情”出处9、“童心”说10、“六经皆史”语出何人?

二、简释“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学思想(30)

三、简析“文以气为主”(30)

四、简析冯镇峦评《聊斋志异》的一段话(30)

“试观《聊斋》说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之。说得极圆,不出情理之外,说来极巧,恰在人人意愿之中”。

五、简述李渔关于戏剧“结构”的一段话。(40)

2003中国古代文学史(150)

一、填空(60)

1、中国古代叙事诗作者、篇名(4首)

2、杜甫忧国忧民的诗篇名(4首)

3、评李煜词的一首诗“…………”,问这首诗中说的是李煜的哪两首词,写出词牌,首句(好象就是“帘外雨潺潺”和“春花秋月何时了”)

4、岭南三大家

5、鲁迅评《史记》的名言

6、用衬托手法的宋词两首,词牌,首句

7、李白名绝句全篇4句

8、释词:黍离之叹风骚

9、用简约文字述近体诗格律规则

10、元散曲名家(4人)

11、近代“诗界革命”代表作家(4人)

12、写出作品女主人公名:《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

13、写出作品集作者或编者:《昭明文选》《漱玉词》《稼轩长短句》《震川先生集》

14、下列诗句的作者是____“西子”指____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5、荀子《劝学》名句两句

二、评论题(三选两做,2×25=50)

1、曹操诗歌风格

2、韩愈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3、为什么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黄金时代出现在明清?

三、写作评述,从文学角度写千字评析文(40)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002中国古代文论(100)

一、简析孔子“兴观群怨”论的含义.(20')

二. 概述司马迁的文学思想。(20')

三.试析下列杜诗表现出来的基本精神(30')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四.谈谈你对姚鼐这段话的理解。(30')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足以相济,苟不善于用之,则或至于相害。

2002中国古代文学史(100)

一、释词:贺梅子西厢记龚自珍王杨卢骆古诗十九首

二、填空

1 诗六义指的是

2.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作品有(两篇)

3.陶潜作品中,描写自己躬耕田园的诗句有(写两句)

4.李白的山水诗名篇有(写两篇)

5."杜律韩碑"指的是

6. 元佑诗坛群体中,成就较高的是(写两人)

7.关汉卿的代表作有(写两部)

8.古代小说的评点大家有(写两人)

9.近代谴责小说有(写两部)

10.<古文观止>的作者是<诗比兴笺>的作者是

三.论述写作题(60')

1.<红楼梦>研究中,有人认为: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了新的人生追求与传统价值的矛盾冲突,以及这种追求不可能实现的心灵痛苦。你同意吗?为什么?

2、阅读下列<庄子>中的一段文字,从文学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评论文章。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非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2000古代文学史

一.填空(20')

1.南朝著名山水诗人是(填两个)

2.唐朝政治讽刺小说名篇有(填两篇)

3.杜牧咏史绝句名篇有(填两篇)

4.鲁迅对<史记>的评语是:

5.清代的"岭南三大家"是:

6.<牡丹亭>的主人公是(两个);<长生殿>的主人公是(两个)

7."杜律韩碑"的代表作有:

8.填写作者(编者):<永州八记> <剑南诗稿> <古文辞类篡>

二. 解题(20')

1.<过秦论>

2.<东坡乐府>

3.<三言二拍>

4.<已亥杂诗>

三.简答(20)

1.<庄子>寓言故事有什么价值?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谁的诗句?写于何种情况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四.论述(40)

1.论宋代的歌妓词

2.鲁迅说:"自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您同意吗?为什么?

2000中国古代文论

一.填空题(15')

1.不同于西方文论重在再现,中国古代文论重在( )

2.孟子关于文学批评的观点是" "说和" "说

3.在我国文论史上首创"发愤抒情"说的人是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 )的诗论主张.

5.我国首创论诗绝句形式的作者是

6.我国最早冠以"诗话"的著作是( )的< >

7.提出"作文害道"的论家是

8.明代戏剧理论之争主要是( )派与( )派的论争.

9.明代采取分品论曲的曲论家是

10."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持这一主张的理论家是

11.李贽文学理论核心的" "说

12.张竹坡评点的小说< >

13.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的小说是< >

14.中国传统的集大成者是

15.在近代,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主张的是

二.名词术语解释(25')

1."文以气为主"

2.<文赋>

3.意境

4."结构第一"

5."犯之而后避之"

三.简答题(21')

1.与前人相比,钟嵘"物感"说有什么发展?

2.刘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之说是什么意思?

3.如何理解<水浒传>容与堂本评点所说的"传神写照妙手......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辩"?

四. 论述(35)

1.评述严羽"妙悟说"之得失

2.简评清代"神韵"派,"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论争

3.简论李渔曲文语言论的基本观点

09年文学院的真题,后来者努力

文学理论共5题,每题30分

1。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近几年文学界的文学“边界”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

2、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提出,内涵和意义

3、创作动机转换的情况和意义

4、文学的功利与非功利性

5、以啊Q或者林黛玉为例谈谈文学形象的审美魅力

文学史选择判断共5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两个,60分

简答1、老舍小说的幽默

2、艾青诗歌中“土地”和‘太阳“的意象

3、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苏轼文学史的意义

论述:

1、通过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群与30年代京派乡土文学作家的比较,论述20年代的思想追求和艺术特征(大概是这样)

2“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元代有悲剧。。。悲剧性质最明显者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和记君祥的《赵氏孤儿》,虽有恶人扰乱,但仍有赴汤蹈火者,这也是作者的意志,将他们说成是世界之大悲剧也当之无愧”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评价其观点

(原文我不是记得很清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大家勉强看好了)

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文学语言综合考研试题

08华南师范文学语言综合试题

第一门;文学理论

1试述文学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2用例子说明艺术发现的特点及其意义.

3结合例子概述艺术概括的规律.

4文学话语有什么特点?

5有艺术形象就有意境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结合两首给出的诗歌说明.

2和3中二选一来答.一共四道题目.

总的来说,第二体比较偏,其他都好.

第二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选择30分判断20分简答题40分论述60分

简答题

1分析老舍小说《月牙儿》中月牙儿如何贯穿整个小说的始终。

2概述郭沫若“女神体”的特点

3简述白朴《梧桐雨》在立意,结局,风格语言上的特点。

4试说姚鼐的文学主张。

论述题

1论述鲁迅小说中“看-被看”的模式。结合作品。

2“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后世莫能越之”,谈谈对此话的理解和评价。

选择和判断容易,太多,记不得了,记得的有考了赵树理,戴望舒,拟话本的定义特点,江左三大家,胡适,同光体,张惠言,格律说。

白朴的作品有谁会想到考这个?现代文学本来说是考重点作家重点作品,不知道为什么把老舍的《月牙儿》给弄上了。

华师的卷子很不好搞,校内人也如此,又总爱变换考试科目,此份供大家参考。

2003年古代文学专业之中国古代文学史。满分150。

一.二十分填空。

二.名词解释。六义。建安风骨。话本。还有一个不记得了

三.论述。一题三十分。

1.简述汉大赋的演变。

2.曹植《野田黄雀行》的艺术特色。

3.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4.谈《桃花扇》的特色。

2001年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之中国文学史

二.论述。{每题15分。}

1.谈谈《离骚》“神游”部分的主要故事情节及其象征意义。

2.简论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一词用典的特点。

3.概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4.简论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与主题。

5.试述沈从文作为“文体作家”的特征。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华师01-05近现代史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虎门条约》 2、李提摩太 3、江南制造总局 4、科学补习所 5、“赛先生” 6、“上打洋人下打官” 二、请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10分) 所可恨者披坚执锐之人无非豫存弃甲曳兵之想此间恶习陷弱已深不独连州之军传为笑柄今若骤加峻法奈罚不及众何然鄙意必得斩一二人以徇于军方可稍截其流昨已严札易道多将矣总局解无能去炮火自属得和然至香山后祗可由小路出芙蓉沙断不能陆运昨吴令请饬南番二县各协夫一二千名其说殊谬昨遣各船兵勇前往应援则兵至炮随比之专运炮火可期事半功倍 三、问答题(任选两题)(30分) 1、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中外文化关系如何看待太平天国革命? 3、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为什么? 四、论述题(任选取一题)(30分) 1、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看法。 2、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简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1、北上宣言 2、训政纲领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民生实业公司 5、工业内迁 6、中原突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同40分) 1、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简述“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及结局。 3、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 4、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主其政治主张。 三、论述题(24分) 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龚自珍 2、圆明园 3、北洋水师 4、“东南互保” 5、《二十世纪大舞台》 6、“德先生” 二、标点并成现代汉语(10分) 尝思御众以慈爱为本而结下以诚信为归宇宙祥和之气胥缘一念之悱恻所结而成盖爱民如子之心休戚相关远近本无歧视堂廉虽隔以孔迩联之抚恤深情使亿万人为一心斯能得民矣其贞观朝使李靖等十三人分行天下察长吏不肖问民间疾苦官无旷职民无怨心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乃昭其临御之诚爱护之至保民之道得矣 三、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任选两题) 1、什么是拜上帝会?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2、洋务派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历史作用? 3、辛亥革命对民初思想文化有什么影响? 四、论述题(30分,任选一题) 1、结合学术动态谈谈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近代变迁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 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 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 文学各专业: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文艺学: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中国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语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 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 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2.庆历新政 3.头下军州 4.棉花革命 5.京师同文馆 6.科玄之争 7.《实业计划》 8.三反五反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25分×3,共75分)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10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15分)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 ——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题库整理

文学院—考研辅导讲义 现 代 汉 语 题 库 注意: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影视文学通用教材与讲义 二〇〇九年八月(第三版)2010年8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讲,希望大家认真预习课本,研习讲义! 真题选讲 2010年华师文学院语言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真题 现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汉民族共同语 2、音位 3、六书 4、语义场 5、句式 二、操作题 1、分析声母发音chi le ke xi bu 2、分析韵母发音he ba mo ci ju 3、汉字造字法水、锦、天、牧、问 4、词的构造健儿、司机、头疼、推迟、考试 5、从语法角度,分析词性:开始、微型、喷香、兴致、亲自 6、进行层次分析,说明结构关系:上街买菜请小李吃饭、我的遥远的家乡**湾(还有一题忘了。) 7、用层次分化歧义短语:发两个月的工资、两个报社的记者、反对的是老李 8、疑问句的类型:有谁知道我的书在哪里? 我的文具盒呢?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成绩? 三、简答 1、/a/的音位变化及其条件 2、什么是“隶变”?简述“隶变”的内容 3、现代汉语的存现句的语法意义 四、论述题:举例分析层次分析的三原则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假借 2、引申义 3、叶韵 4、字母 5、如字 二、简答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2、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 3、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反问句式有哪几种 4、谈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5、古秦三十韵韵部的韵目 三、加标点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708 +808真题回忆

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708 +808真题回忆808文学史: 一、简答题.(40分) 1.《诗经》中关于战争描写的特点 2. 3.曹禺的戏剧创作艺术特色 4.你对鲁迅的小说有什么分析(大概意思) 二、论述题(40分)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曹植的写作风格及其原因 2.分析张爱玲的创作,并说明她对海内外作家创作的影响(大概意思) 三、古文阅读(35分) 一、《左忠毅公逸事》 1.断句:5分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 2.翻译:8分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3.分析古文中的人物形象,8分还是10分。 还有一题忘记了 三、诗歌阅读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1.诗中描绘了什么?(大概意思) 2.谈谈你对“日高人渴漫思茶”的理解(大概) 3.为什么“敲门试问野人家‘’?(大概) 四、现代文阅读(35分)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分析写作特点(大概) 2.忘了,和第一题差不多,反正就是鉴赏 3.请你根据诗中的描绘设计一幅图画或者小话剧,或者微电影(10分) (我的内心os:这道题真的好坑(?︿?)) 708汉语基础 古代汉语 一、写出下列字的小篆或者其他古字形,并指出其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12分)亦,叔,朝,面,(还有两个忘记了) 二、名词解释 1.《说文解字》 2.使动用法 3.平水韵 4.破读 三、给出一些句子 分析“以” 的性质,用法或者含义 分析“是‘’的性质,用法或者含义。 指出下面的押韵,如果有合韵,指出合韵。 《诗经·静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四、古文阅读(等我想起来再补充) 无非就是宾语前置,翻译这些,通论都有 现代汉语 一、分析下面发音,指出错误并且分析原因 zing jǚ chuen 二、分析词性 持续,继续突然,猛然 三、分析构词法(写出小类) 改革健儿 四、指出下面句子修辞手法(每句有两种) 五、指出下面复句的类型 1.要么……要么…… 2.读好写好,他的作文就会写好(大概) 六、分析借喻和借代的异同

【内部资料】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注:07~11为统考 19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牛李党争、容闳、靖难之役、投下、改土归流、《胜之书》 二、论述 论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论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 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简论九品中正制 2000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卿大夫、约法三章、厂卫、乾嘉学派、《瀛寰志略》、《筹办夷务始末》 二、论述 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 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试析张居正改革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20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长平之战、党锢之祸、魏晋玄学、《元和郡县图表》、张格尔、五族共和 二、论述 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经济史必答题) 简述鸦片战争前清代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试述北宋中期(庆历至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简述康熙帝 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百家争鸣、《通典》、五均六筦、葵丘之盟、萨尔浒之战、《天朝田亩制度》 二、论述 简述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 简述清末新政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 以汉唐或者宋元的食盐专卖制度为例,说明中国古代转卖制度的“全部专卖法”与“局部专卖法”在内容、作用等方面的区别2、请说明唐代赋役制度由租庸调制演变为两税法的社会经济原因3、请分析比较宋元市镇发展与明清市镇发展的不同特点4、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有何异同?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 1、请比较说明汉代口赋制度、魏晋户调制、唐租庸调制、唐两税法等四项赋役制度之间的变化 2、简述宋元明清官私对外贸易及官方政策的演变 3、请结合史实,阐述中国近代机器工业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专门史】 1、试论汉唐之间货币流通制度的主要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衰的关系 2、略论宋明间中国海外

最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真题资料

2010 年华师文学院语言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真题回忆 现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汉民族共同语 2、音位 3、六书 4、语义场 二、操作题 1、 分析声母发音 chi le ke xi bu 2、 八*占 E.4&. he ba mo ci ju 分析韵母发音 3、 汉字造字法 水、锦、天、牧、问 4、 词的构造 健儿、司机、头疼、 推迟、考试 5、从语法角度,分析词性: 开始、微型、喷香、兴致、亲自 6、进行层次分析,说明结构关系:上街买菜请小李吃饭、我的遥远的家乡 忘了。) 7、用层次分化歧义短语:发两个月的工资、两个报社的记者、反对的是老李 8、疑问句的类型:有谁知道我的书在哪里? 我的文具盒呢?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成绩? 三、简答 1、 /a/ 的音位变化及其条件 2、什么是“隶变”?简述“隶变”的内容 3、现代汉语的存现句的语法意义 四、论述题:举例分析层次分析的三原则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假借 2 、引申义 3、叶韵 4、字母 5 、如字 二、简答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2、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 3、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反问句式有哪几种 4、谈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5、古秦三十韵韵部的韵目 三、加标点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 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 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 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 也触槐而死 四、古文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 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 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 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 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 为之大 5、句式 ** 湾(还有一题

2016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代史03708)试题及答案解析详细版

201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 【答案】A 【解析】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答案】C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B.《仁学》C.《人类公理》D.《变法通义》【答案】D 【解析】A《新学伪经考》,C《人类公理》为康有为作品;B谭嗣同写了《仁学》;D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答案】C 【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岳王会 【答案】A 【解析】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一兴中会。1895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 B.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继续成立。 其中重要的有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

201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点评

201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点评华中师大历史专业研究生是从2014年开始自主命题的,从报考人数来看,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比如16年中国古代史方向进复试就有44人,而只录取12人,因此竞争很激烈;从试卷难易程度来看,相比众多历史专业实力强的高校,华中师大中国史试题较为容易,注重学生专业基础和学术动态的考察,因此每年考取高分的人数较多。从2017年真题来看,命题风格依旧与过去保持一致,古代史仍然占绝大部分比例,不过2017年真题论述题部分难度下降,因此整体上难度较去年有一定下降。 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或周予同主编,中华书局版) 《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第四版)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2017年题型、题量及分值 题型名词解释材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题量及分值8X10=80 3X25=75 3X25=75 2X35=70 三、华师历史学考研中国史专业2010-2016年复试线 时间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 2016年44 44 132 342 2015年42 42 128 323 2014年42 42 126 310 2013年40 40 120 295 2012年38 38 114 285 2011年40 40 120 295

2010年36 36 108 275 四、华中师范历史学考研命题重点及其规律 华中师大命题在内容上一直侧重于对政治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的考查,而在考查时间阶段上,古代史一直侧重于秦汉与唐宋明清两个阶段的考查,近现代史则侧重晚清政局及其变动、晚清之后这以阶段历史的考查,除此之外,华中师大对于一些考点不断重复的考查,比如“唐宋变革论”和新文化运动等等,近现代史部分每年会有一个名词解释较难,考生一般不会。 五、复习策略及其建议 通过近4年的真题分析可以看出,华师在命题上保持命题的一致性,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考察的内容也比较固定,基本跟老师研究方向一致。从试题难易程度上来看,名词解释大部分较为简单,辅导书上都有涉及,有个别的有些难度,这就需要细致的看书;材料分析及简答题都较为基础,容易拿分,论述题比较综合,考察的也比较深,需要对学术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参加考试的同学切身经历来讲,总体感受是题量大、时间少,要想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做完有些难度,这就需要大家在复习的备考的时候多注重基础,且基础知识必须记得牢固,能够提笔就写以为考试节约时间,另外,必须抽出点时间来阅读论文,掌握学术动态,应付最后两道论述题。对于想要拿高分且基础较好的同学,建议再阅读其它版本的教材,并注重细节,防止出现细小的名词解释。

2017华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华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本文选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8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8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选择题(每题1分,30题,共30分) 1.第一部词的总集为(《花间集》)。 2.司马迁发展了(纪传)体。 3.第一个着力于五言诗创作的是(曹植)。 4.《文选》的编撰者是(萧统)。 5.赋的定型作品是(《七发》。 6.晚年着力于律诗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诗人是(杜甫)。 7.提出“真诗在民间”的是(李梦阳)。 8.第一个向民歌学习的古代诗人是(欧阳修)。 9.“五四”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写于(1917)年。 10.(钱玄同)骂桐城派为“桐城谬种”。 1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的作者是(艾青)。 12.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湖畔诗人包括()。 说明:选项及剩余题目缺失。 二、判断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胡风的代表作是小说《财主底儿女们》。() 2.张爱玲《白玫瑰与黑玫瑰》中的男主人公叫范柳原。() 3.沈从文的《湘西笔记》是对重建民族文化和道德的召唤。() 4.左思是“元嘉三大家之一”。()

5.海派作家穆时英的成名作是《都市风景线》。() 说明:剩余题目缺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1.《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2.黄庭坚诗歌理论主张。 3.举例说明郭沫若在诗集《女神》中的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4.曹禺《北京人》愫芳的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30分,2题,共60分) 1.在中国文学史上,试论文言和白话的相互影响及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 2.结合《子夜》和《骆驼祥子》分析茅盾和老舍是怎么描绘城乡背景中的都市人物特征。

全国2016年04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带解析】

2016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答案】A 【解析】考核第一章第三节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考点】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民用工业 B.兴办军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答案】B 【解析】洋务事业包括:一是兴办近代企业。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1898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D 【解析】1898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提出; B.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4.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撰写的宣传变法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仁学》 D.《日本变政考》 【答案】C 【解析】A《新学伪经考》康有为;B《变法通义》梁启超;D《日本变政考》康有为。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5.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 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立宪运动 D.保路运动 【答案】D 【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D.毛泽东 【答案】B 【解析】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他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讴歌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考点】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考核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表现在: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

华中师大历年世界史考研真题集

华中师大历年世界史真题汇集 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名词解释 1 金字塔(2003) 2 埃赫那吞改革(2004、2005) 3 埃及象形文字(2004) 4 汉谟拉比法典(2003) 5 楔形文字(2005) 6 琐罗亚斯德教(2005) 7 巴比伦之囚(2014) 8 波斯帝国(2003) 9 哈拉巴文明(2003) 10 吠陀时代(2014) 11 印度种姓制度(2005) 12 印度教(2004) 13 荷马史诗(2014) 14 希腊化时代(2004) 15 西欧城市自治运动(2003) 16 伊斯兰教五功(2003) 17 查士丁尼(2004) 18 日本大化改新(2005) 19 幕府统治(2004) 20 德里苏丹国(2005)

(二)、简答题 1 简要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2001) 2 法老建造金字塔基本原因(2001) 3 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2004) 4 简述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实质(2004) 5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古代的发展变化(2003) 6 简述早期佛教的基本主张及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2004) 7 简要归纳古希腊城邦基本特征。(2001) 8 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特点(2005) 9 试述斯巴达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2003) 10 简述斯巴达的政治制度(2005) 11 试分析共和国时代罗马扩张的影响(2003) 12 简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内容(2005) 13 概述早期基督教教义的演变,并分析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的原因(2004) 14 十字军东侵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014问答) 15 试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2004) 16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地位(2014问答) 17 概述莫斯科公国反抗蒙古统治的斗争及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2004) 18 简述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过程(2005) 19 试述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2003) 20 试析古代史上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民族常能征服较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两个 以上例子加以说明。(2001) 三、论述题 1 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2001) 2 分析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对希腊史的影响(2001) 3 .雅典民主是怎样产生的?与近代民主比较它有哪些特点(2003)

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708汉语基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708汉语基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版)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异体字 2.疑问句 3.韵 4.如字 二、简答题 1.简述繁体字简化的几种情况。 2.试用许慎所定的名称,班固所定的次序简述六书。 3.语气词“哉”有哪些用法? 4.写出唐宋三十六字母。 三、给原文加标点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蔔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裏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見師之出而不

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臯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馀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馀非庸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1.总结文中“为”和“之”的用法。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3.翻译下列5个句子。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华师真题汇总

1999年 考试科目:当代文学一、简答题: 1、试比较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的艺术风格。 2、请简析《龙须沟》中的程疯子、《茶馆》中的王利发的性格特征,并分别说明这两个人 物在剧中的作用。 3、高晓声的短篇小说在探索“国民性”的问题上有哪些主要成就?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口号要比过去的“文艺从属于政治,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更符合文艺规律? 2、试论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创新,请举例说明。 1999年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基础知识 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1、简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2、简述闻一多的诗歌理论。 3、简析朱自清《背影》中写“背影”的用意。 4、简析卞之琳的《断章》 5、简析茅盾的《水藻行》。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什么样的方针?在它的鼓舞下,1956年春至1957年夏, 文艺事业出现了哪些新的气象? 7、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意义。8、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 题材创作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9、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在题材上有哪些新拓展? 10、伤痕文学”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价值。 1999年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八题,80分) 1、试以夸父追日为例,谈谈上古神话对中华人文精神形成的作用。 2、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请你发表自己对此 诗的主题的看法。

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猛烈抨击了科举制度,而他本人却直至晚年依然执着于功名, 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矛盾现象的深层原因何在? 4、试析《金锁记》的表达技巧。 5、试析方鸿渐的性格特点。 6、简析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潮的内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7、简析汪曾琪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8、80年代与90年代文学精神和作家写作立场有何不同? 二、论述题(第1。2题每题15分,第3。4题每题20分,共计70分): 1、论《原野》。 2、试比较茅盾巴金老舍的创作个性。 3、试论《红楼梦》的叙事特点。 4、论述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思想意蕴和生命意识。 2000年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 一、填空(共25分)略 二、论述(每题15分) 1、简述《诗经大雅》中五首周民族史诗的主要内容及其写作特点。 2、试述李白七言绝句的语言特色。 3、概述《红楼梦》的影响。 4、试述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新的文学范式”的开创。 5、简论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的特征。 2000年考试科目:写作 适用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方向)一、试以一种文体为例,说明“文有定则”和“文无定法”是对立统一的。二、根据你自己的体会,谈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写作的重要性。三、你认为用一两句话概括文学作品的主题有无必要,为什么?四、文章层次和自然段落的关系怎样? 五、试以阿Q为例,说明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六、一般论文和杂文有何异同? 七、举例说明艺术细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八、试比较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