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概念及公式总结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概念及公式总结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概念及公式总结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热力学基本概念 1.系统:

● 隔离系统:没有物质或能量的交换 ● 封闭系统:有能量交换

● 敞开系统:有能量或物质的交换 2.热力学平衡态:(当系统的各种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则系统就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热力学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平衡:热动平衡、力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2.3.1状态函数(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它的一系列性质也随之变化,改变的多少取决于始态和终态)【异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 《m 、T 、、P 、V 、浓度、黏度、折光率、热力学能、焓、熵》 2.3.2 状态方程

(),ν=T f p 与系统性质有关的函数

2.3.3 过程和途径

2.3.3.1 常见的变化过程有:

● 等温过程:只有始终态温度不变

● 恒温过程:在过程中温度一直持续不变 ● 等压过程:始终态压力相等且等于环境温度

● 等容过程:系统变化过程中体积不变(刚性容器)

● 绝热过程:系统与环境没有热交换(爆炸、快速燃烧)Q=0 ● 环状过程:系统经一系列变化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d 0∮ν= 、d 0∮=p 、d 0∮=U 、d 0∮=T

状态函数的变化值仅取决于系统的始终态,而与中间具体的变化无关。 过程函数的特点:

只有系统发生一个变化时才有过程函数 过程函数不仅与始终态有关还与途径有关

没有全微分,只有微小量。用δQ 、δw 表示

环积分不一定为0 (不一定0

∮δ=Q )

2.3.4 热和功

热的本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强度的一种体现,系统内部的能量交换不可能是热。功和热都不是状态函数,其值与过程无关。

2.4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能是指系统内分子运动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电子及核的能量,以及分子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位能等能量的总和。 文字表述: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既不靠外界提供能量,本身也不减少能量,却可以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能量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是:

21?=-=+U U U Q W

系统发生微小变化,热力学能的变化d U 为:

d δδ=+U Q W (状态函数)

对于物质的量为定值的封闭系统,则微小变量的热力学能变化可以表示为:

d d d ν??????

=+ ? ?

??????p T

U U T p T p 2.5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2.5.1功与过程

系统做的膨胀功为:

e e d δ=-=-W F dl p V

膨胀功分为 :

? 自由膨胀(向真空膨胀):外压

e p 为零的膨胀过程,由于e p =0

所以,,1

0δ=e W ,系统对外不做功。

? 外压始终维持恒定:(),221=--e e W p V V ? 多次等外压膨胀:,312'

=-?-?e e e W p V p V ? 外压

e p 总是比内压i p 小一个无限小的膨胀:

21

2

,41

d ln =-=-?v

e i v v w p V nRT v (理想气体且温度恒定) 膨胀功需要注意的:

◆ e p 是环境压力而非系统压力; ◆ 不论系统是膨胀还是压缩,体积功都用d -e P V 表示; ◆ 只有d -e

P V 这个量才是体积功,而e -pV 、d -e

p V 、d -V p 都不

是体积功; ◆ 等温可逆膨胀过程中系统对环境做最大功;等温可逆压缩过程中环境

对系统做最小功; ◆ 外压分布越多,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也就越大。

理想气体:宏观上,理想气体是一种无限稀薄的气体,遵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

焦耳内能定律。

实际气体:气体分子本身占有容积,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气体。 2.6 焓 (H )

21?=-=p H H H Q

2.6.1 等容且不做非膨胀功条件下有:

0?=V 、0=W 、 ?=v U Q 、d d δ=+v V Q U p

2.6.2 等压不做非膨胀功条件下有:

d d δ=+p Q U p v d 0=p ()d δ=+Qp U pv

2.7

定压热容:d ?==?p H Qp C T 定容热容: d ?==?V V U Q C T 定压摩尔热容:(),1d δ=

?

p m Qp C T n T 定容摩尔热容:(),1d δ=?V V m T Q

C n T

Cp 、v C 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而,p m C 、,T m C 是强度性质的状态函数 2.8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2.8.1 对于理想气体,在等容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d ?==?V V U Q C T

对于理想气体,在等压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d ?==?p H Qp C T 2.8.2 理想气体的Cp 、v C 之差

ν????????

-=+?? ? ?????????p T p U V C C p v T (适用于任何均匀系统)

理想气体下, -=V Cp C nR 、,,-=p m v m C C R 2.8.3 绝热过程的功和过程方程式(Q=0):

在绝热过程中,Q=0,在不作非膨胀功时,d δ=U W 或d d 0+=U p V

d d d ν??????

=+ ?

???????

v U U

U T T V T v C 为常数

()21=?=-v W U C T T

d d =v U C T 、2

1

d ?=?T v T U C T

绝热过程中温度一定变化,当绝热膨胀时系统对外做功,热力学能一定下降,

系统温度必然降低;当绝热过程压缩时,环境对系统做功,热力学能一定增加,系统温度上升。

绝热过程膨胀时,T 实际气体>T 理想气体 绝热过程压缩时,T 理想气体>T 实际气体

由γ=V Cp C 有 1γ-==-v

p C C nR Cv Cv 则有 ()d d 10γ+-=T V T V

此式无论V C 是否与T 有关均能成立。若V C 是常数 ,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

,32=

V m C R 、对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5

2

=V m C R 。 1γ=PV K 、1122γγ=p v p v 、12γ-=TV k 、13γ-=r P T k 、

1γ=-V

nR

C 绝热可逆过程中的功:

2

1112

111d 1γγγ

--??

=-?=-

-??-??v k

w v p v V V = ()

21γ-=

nR T T W ==-W C T T (适用于理想气体) 2.8.4 Carnot 循环

AB:等温可逆膨胀 BC:绝热可逆膨胀 AD:绝热可逆压缩DC:等温可逆压缩

● 过程(1):等温可逆膨胀

10?=U 、1=-h Q W 、21

112

d ln

=-?=V h V W V p V nRT V ● 过程(2):绝热可逆膨胀

20=Q 、22,d =?=?C

h T v m T W U nC T

● 过程(3):等温可逆压缩

30?=U 、3=-C Q W 、4

3

334

d ln

=-?=v c V W v p v nRT v 、30

● 过程(4):绝热可逆压缩

P

44,d =?=?h

c

T V m T W U nC T 、40=Q 、

以上四个过程构成一个可逆循环,系统又回到了始态:

0?=U 、=-Q W 、=+h C Q Q Q ()0

1234=+++W W W W W =13+W W (2W 与4W 对消)=31

24

ln

ln +h c v v nRT nRT v v 【1123γγ--=h C T V T V 、1114γγ--=h C T V T V 、()1

2

ln

=-h C V W nR T T V 】 2.8.5 热机效率: 将热机对环境所做的功与从高温热源所吸收的热之比

1η-=

=-c h h T W Q T 或 ()10η-==+

=-c c h h Q T Q T 或 0+=c h h

Q Q

Tc T 2.10 J-T 效应---实际气体的?U 和?H :

2.10.1节流:由于存在阻力,流体的压力降低 ;J-T 效应:节流前后T 不同的现象。 节流膨胀:维持一定压力差的绝热膨胀过程。【节流过程是个等焓过程,即绝热等焓过程】

气体经膨胀后的温度变化与压力变化的

比值μ-J T 用微分表示为,μ-J T 为焦-汤系数。

理想气体,0μ-=J T ;实际气体, μ-J T 不一定为零

2.10.2 实际气体的?H 和?U

??????=- ? ???????T V U p T p V T 、??????=- ? ???????p T

H V V T p T 、在等温下2???

= ????T m U a V V 在等温下当体积变化时 ,1,211???=- ? ???m m U a V V 、(),1

,211???=-+? ? ???m m m H a pV V V 实际气体的???

????T

U p 和???

?

???T U V 的都不等于零,H 也不等于零

2.10.3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H p Q H 、γ?=?H V Q U 由于H 是状态函数 ,所以

123?=?+?r r r H H H

()()12?=?n pV RT 或()?=?+?r r n H U RT

2.10.4 反应进度: ξ

2.10.5 摩尔焓变

γξ

???=

=

??B r r m B

H V H

H n

反应物

1T 、1p 、1v

生成物

1T 、2p 、1v

等容2ν?=r U Q

2?r H

?H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