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洞口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洞口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洞口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洞口开挖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隧道洞口位置根据隧道进出口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及洞口排水的需要,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

西安端洞口:洞口位于宁陕县新场乡菜子坪西河西侧,坡面较陡,植被茂密。尽可能减少边仰坡开挖并与洞口环境相协调,定洞口于Dgk104+224.31,采用倒切式洞门。花石西河大桥成都端台尾里程Dgk104+224.31,与隧道相邻。

成都端洞口:洞口位于马家坪板房沟。尽可能减少边仰坡开挖并与洞口环境相协调,定洞口于DK108+737,采用倒斜切式洞门。马家坪板房沟大桥西安端桥台台尾里程Dgk108+731.6,桥台进洞4m。

出口正洞洞口拱部设一环Φ108管棚,管棚长30m,环向间距0.4m。临时开挖边坡采用喷锚网防护,厚15cm,Φ8mm钢筋网,间距25cm×25cm,Φ22砂浆锚杆,长3.0m,间距1.2×1.2m,梅花形布置。边、仰坡永久防护采用锚杆框架梁,锚杆长6m,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均为3m。裸露岩体采用主动防护网拦截,在开挖线后设两道柔性被动防护网,长度分别为101m和93m,高5m。洞门刷坡线以外5m设一道截水天沟,截水天沟的尺寸为60×60cm(宽×深),以拦截地表水,材料采用C25混凝土。

出口平导洞口开挖边坡采用喷锚网防护,厚15cm,Φ8mm钢筋网,间距25cm×25cm,Φ22砂浆锚杆,长3.0m,间距1.2×1.2m,梅花形布置。洞门刷坡线以外5m设一道截水天沟,截水天沟的尺寸为60×60cm(宽×深),以拦截地表水,长度110m。裸露岩体采用主动防护网拦截,在开挖线后设两道柔性被动防护网。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1-1。

2.施工测量

建立独立的测量控制网。隧道洞外用GPS定位,洞内双导线控制平面,用GPS对洞口水准点高差进行复核,以控制高程的可靠性。隧道进、出口各配一个由1名测量工程师、4名测量技工组成的测量班,完成测量工作。每个测量班主要测量及监测仪器配置为:全站仪1套、经纬仪1台、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数显式收敛计1台、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1台。控制测量主要搞好施工前平面控制网复测。

首先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放线核对无误后进行开挖。

开挖过程中及时检测坡度,避免超挖或欠挖。

图5-1-1 施工工序流程图

3.洞顶截水天沟施工

截水天沟设在边仰坡开挖线5之外,截水天沟施工前,先进行场

地清理,再按施工图纸进行开挖放样,并准确定出截水天沟中心线桩及相应的检查恢复桩。截水天沟应在明洞拉槽开挖及仰坡开挖前施工完毕。

(1)截水天沟布设要顺应原地貌的地势,修整平缓顺直,上游进口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满足截流坡面水的要求,不出现溢水或渗漏,下游出水口引入路基截水天沟;

(2)截水天沟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应保证截水天沟的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3)截水天沟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截水天沟开挖后应及时施作,防止地表水流沿沟下渗,防造成坡体坍塌。

(5)浇筑完混凝土应洒水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天。

4.开挖

洞口施工的原则:“早进晚出”及尽量避免大挖大刷,保持边、仰坡的稳定,及时施作洞门。隧道洞口段围岩地质条件复杂,洞口开挖时,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的施工方法。每层边仰坡开挖完成后,采用人工清理坡面浮石,并修整坡面,保证坡面基本平顺后再进行边仰坡防护施工,边仰坡防护施工完成后再做其它工序施工。

4.1.洞口土石方开挖注意事项

(1)隧道施工严格执行《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的相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2)洞口开挖前,应先完成截排水工程。对于上方可能滑塌的地表浮土、危石等先清除,开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明洞不宜在雨季施工,当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明洞施工禁止以下情况:

1〕禁止“大开大挖”进洞,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的开挖方法进洞,严防“大开大挖”导致的坡面过高,开裂等洞口工程问题。

2〕禁止施工场地布置及便道开挖影响主体工程的安全,便道开挖应做好防护方案。

3)禁止在未完成洞口防护及超前支护措施的情况下进洞,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做好坡面防护及洞口管棚等超前支护措施。

(3)隧道开挖作业应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护围岩的自承能力。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采用光面爆破,在爆破作业完成后,检查拱部有无易坍塌的块体,查明不良地质节理面于隧道开挖掌子面的几何关系,确保安全稳定时在进行下步工序作业,把对围岩、支护及衬砌的扰动减到最小程度。

(4)仰拱开挖应控制一次开挖长度,分半幅开挖后立即施作底部支护,在开挖另外半幅支护措施形成封闭,严禁钢架两侧同时悬空,严格保证钢架墙角锁脚锚管施工质量,避免失稳造成塌方。

(5)监控量测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施工中应做到:及时布设测点、及时观测数据、及时分析数据、及时反馈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铁路隧道施工已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的规定,开展监控量测工作,施工过程中应把监控测量纳入施工工序中,做好设计与施工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以便修正开挖方法和参数,实现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监控测量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进行不点和检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量测项目和内容的调整。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与工程

类比法相结合,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对策;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应暂停掘进,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6)应及早修建洞门及洞口排水设施,洞口排水系统应在施工期的雨季之前完成;加强洞内施工用水管理,防止积水浸泡墙基。

(7)开挖后临时边仰坡采取喷、锚、网加固措施,确保施工及运营安全。

(8)隧道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及时施工,尽快封闭,根据对围岩和支护量测的变性规律,洞口段、浅埋、偏压地段、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地段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初期支护的质量是避免围岩变形、失稳的保障条件。

(9)进出口段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时,坡面应进行喷锚临时防护。进口下临乡道,在施工前,应临时实行交通管制。确保行车安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装药量,将最大振速限制在允许范围内,施工中应科学管理,进行地表沉降,变形监测,加强支护及时衬砌,严格避免隧道塌方、冒顶等事故发生,加强防护措施,确保既有路的运营及施工安全。为了防止爆破影响边坡和仰坡的稳定,开挖后应及早施做衬砌,并及时回填,防止开挖面长期暴露。

(10)隧道出口端桥台进洞,进口与桥台施工应统筹安排,确定合理的施工工序,采用锚、网、喷等措施加强临时防护,超挖部分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确保结构稳定。

(11)隧道进洞前应仔细核对地形及地质情况,确保进洞安全及洞口稳定,洞内施工应分段仔细核对地质情况,如发现与设计资料不符,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进行变更设计。

4.2.基本要求

及时清理险石、松石,确保边坡安全。实测项目见表5-4-1。

表5-4-1 实测项目

5边、仰坡临时防护

进口端洞口坡面采用十字板预应力锚索加固和锚杆加固,锚索范围为线路中心两侧、洞身以上各30m,至洞底,长度除洞顶影响范围采用4-7m的锚杆加固外,其余采用预应力锚索,倾角15-20°。出口永久边、仰坡防护采用带排水槽的C25混凝土拱形骨架护坡,骨架内填空心砖,空心砖内种植易于成活的植物进行绿化,具体设计详见“西成客专施隧参104”图,开挖临时边、仰坡采用锚网喷防护:Φ22砂浆锚杆L-3m,梅花型布置@1.5×1.5m;Φ8钢筋网@25×25cm;网喷混凝土,厚15cm。

成都端洞口仰坡15m范围内块石土,采用Φ42导管注水泥浆加固,长度2-5m,间距1×1m。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先根据边仰坡测量放样确定防护范围,然后用脚手架、竹排等架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要保证稳定、可靠,平台的高度根据边仰坡的高度及施工操作方便而定,另外在原地面合适的地段左右线各平整20m2左右的场地,并进行适当的硬化,以放置喷射机及堆料的要求。

2.砂浆锚杆的施工

锚杆采用风枪钻孔,钻孔时应使钻杆大致垂直岩层结构层面,施工中应保证孔的顺直,钻孔完成后进行吹眼,清除钻孔内的钻渣,然后用水泥沙浆填满孔眼,再安装锚杆,最后安装垫板并封住孔口。

3.钢筋网

钢筋网在锚杆安装完毕后布设,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间距先在加工场地制作好钢筋网片,并对钢筋网片进行除锈处理,然后用安全绳将网片吊至工作面安设钢筋网,钢筋网应点焊在钢花管或锚杆头上,使钢筋网在喷射砼时不易晃动。

4.喷射砼

在喷射砼施工前,应根据《砼锚喷支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及施工前所做的标准配合比进行施工,力求达到强度的前提下回弹量最小,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施工经验控制好砼的施工质量。

喷射砼施工注意事项:

①喷射砼前,对边仰坡坡面上的松动岩石及松土进行清理,并用高压风清理坡面上的其它杂物,另应使坡面有一定的湿度;

②喷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同时与受喷面保持 1.5~2.0m的间距;

③按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其允许偏差为±15cm;

④钻孔应圆而直,锚杆的钻孔直径应大于直径15mm;

⑤锚杆钻孔深度应大于锚杆设计长度10cm;

⑥砂浆锚杆的允许误差应为±50mm;

⑦设置控制喷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作标志。

6洞口大管棚超前支护

6.1原材料要求

(1)导向管:φ140mm,δ=5mm热轧无缝钢管,长度1m。

(2)管棚钢管:φ108mm,δ=5mm热轧无缝钢管。

(3)导向墙:C25混凝土,厚度100cm,宽度100cm。

6.2技术参数

(1)管距:环向中~中40c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