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2019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2019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 1 —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 6 分)

① ②

北③ 人食菱 ④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 ②者,仕 ③于南方。席上啖 ④菱,并壳入

并口壳。者或,曰欲:以“清食热菱也

须。”去问壳者。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 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知无

涯》) 【注释】 ①北人:北方人。②菱:菱角。③仕:当 官。④啖( d à n ):吃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 分) 前山后山,何地不

有! 3. 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 短 其 护 自 人 其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2)北土亦有此物否

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识: 亦:

— 2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 6 分)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螳搏臂其当轮车。问其御 ①

曰:“此何 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 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回车而避之,而勇士归之。

【注释 】①御:车夫。②回车: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 1)问其御曰

其: ( 2)对曰 对: 2.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

武矣!

3. 文章中“勇士归之”的原因是什么?“螳臂当车”现在主 要是讽刺什么样的人? (2 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 6 分)

徙木立信

孝公既用卫鞅 ①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 恐民之不信己,已乃 ② 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调转车头。

(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释】①孝公:秦孝公。卫鞅:人名,即商鞅。②已乃:旋即,不久。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 分,共2 分)

(1)恐天下议己恐:

(2)以.明不欺以:

2.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募民有能徙置北门

者予十金。

3. 从这个故事中看,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文中还有哪一篇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2 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6 分)恪尽职守

崇祯④①末,流贼张献忠②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③以凤庐道④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⑤也。” .

— 3 —

【注释】①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与李自成齐名。③史公:史可法,明末抗清英雄。④凤庐道:管理凤阳府、庐州府的官。⑤吾师: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 分,共2 分)(1)

辄数月不就寝辄:_______

(2)吾上恐负朝廷恐: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3. 史可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分)五、课外文言文阅读。(6 分)

①人琴俱② 亡

王子猷①、子敬俱病笃,而子敬②先亡。子猷问左右:“何

以都不闻消息③?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③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

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选自《晋书·王徽之传》)【注释】①王子猷:王徽之。②子敬:王献之。③素:向来。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 分,共2 分)(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4 —

俱:___________ (2)弦既不调.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人琴俱亡”的意思是什么。(2 分)

人物品行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6 分)

谢公泛海谢太傅①盘桓东山,②时与孙兴公诸人③泛海④戏。风⑤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开遽,便唱②使还。太傅神情③方王④,吟啸⑤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①谢太傅: 谢安。②唱: 提议。③神情: 精神兴致。④ 王: 同“旺”。⑤吟啸: 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 5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 分,共2 分)

(1)太傅神情方王方:

(2)诸人皆喧动不坐皆:

2.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3. 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6 分)

(长孙①)道生廉约,身为三司,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一熊皮鄣泥①,数十年不易,时人比之晏婴。第宅卑陋,出镇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②。道生还,叹曰:“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乃切责子弟,令毁宅。其恭慎如此。世祖世,所在著

绩,每建大议,多合时机。为将有权略,善待士众。

(选自《魏书·长孙道生传》)

【注释】①障泥:马鞍。因垫在马鞍下,两边下垂,有遮挡泥土的作用,故名。②堂庑: 堂下四周之屋。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 分,共2 分)(1)第宅卑陋________ 陋:

(2)乃切责子.弟责: _______

— 6 —

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

3. 你如何看待道生毁掉华宅这件事?请简述理由。(2 分)

—7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