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计算

合集下载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总效应含义:某商品(正常商品)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改变其对该商品的消费量,这种变化量我们称之为总效应。

含义解读:我们假定该正常商品是鸡蛋,那么现在如果鸡蛋的价格下降,我们会增加对鸡蛋的消费量,假定我们因为价格下降而比之前多购买了3斤的鸡蛋,那么多购买的这3斤鸡蛋就是总效应。

二、收入效应含义: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如价格下降)使实际收入增加所产生的需求增量被称为收入效应。

含义解读:结合前面总效应来理解收入效应。

假定本月工资收入没有变化,鸡蛋价格下跌,则意味着我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了,那么假定我们比之前多购买的3斤鸡蛋中有2斤是因为实际收入增加而购买的,那么这2斤鸡蛋就是收入效应。

三、替代效应含义: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后使得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比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量, 被称为替代效应。

含义解读:结合前面总效应来理解替代效应。

假定本月工资收入没有变化,鸡蛋价格下跌,则意味着我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了,所以会多购买鸡蛋。

假定原本每月都会买一斤鸭蛋,现在由于鸡蛋价格下跌,比鸭蛋价格还要低,相比较之下鸭蛋的价格就算是上涨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不买鸭蛋而转向购买鸡蛋来替代,那么假定我们比之前多购买的3斤鸡蛋中有1斤是因为相对价格比变化而购买,那么这1斤鸡蛋就是替代效应。

综述: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四、练习题以下关于收入效应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作为消费者货币收入增加会使其其他商品的购买量B.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更愿意购买相对便宜的商品C.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应不断改变其各类商品的购买量,直到从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D.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以既定的货币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该种商品【答案】D。

收入效应指的是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如价格下降)使实际收入增加所产生的需求增量。

故本题答案为D。

(slusky)斯勒茨基方程

(slusky)斯勒茨基方程

x 2’ x2’’ x1’’’ x1’ x1’’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x1
不论商品是正常品、劣等品还是吉
芬品,替代效应一定是非负的,但 收入效应可正、可负。
总效应的正负取决于收入效应。
Slutsky方程
x2
在实际货币收入不变的 情况下,商品1的价格变 动引起的需求变动
x2 x2’’
(x1’,x2’)
x1
x1’’
x1
计算
x2
原预算线为: P1X1+P2X2=M B’’的预算线为: P’1X1+P2X2=M’ (P’1-P1)X1 = M’-M
x 2’ x2’’
x 1’
x1’’
B’’
x1
x2
使原消费束安新的价格仍然能支付 得起的收入变动恰好等于商品1原 消费量与价格变动的乘积。
(P1-P’1)X1 = M-M’
x2
1. 转动后的预算线B’’的 斜率与价格变化后的预 算线B ’斜率相等,有相 同的交换率。
x2
P’1/P2
x1 B1 B’’ B’ x1
x2
2. 初始消费束(X1,X2)既 在原预算线上,也在B’’上,说 明经过这样的转动消费者的购 买力没变。
x2
但原消费束不是预算 线B’’最佳消费束。
x1
x1 B2 B1 商品1和商品2消费量的变化可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 表示和计算。
x1
如何计算这二个效应呢?
x2
y p2
P’1/P2
P1/P2
x1
转动与移动
x2
交换比率的变化引起预算线 的转动-替代效应。购买力 增加引起预算线的移动-收 入效应。
B1
B’’
B’
x1
替代效应的图示和计算

斯勒茨基方程

斯勒茨基方程

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在商品选择时如何对商品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由于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的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收入效应:由于购买力提高引起的需求变化①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此时调整货币收入使购买力保持不变②对购买力进行调整,同时使相对价格保持不变①预算线绕原需求束转动②平移①具有相同的斜率(具有相同的相对价格),纵截距不同(货币收入不同),购买力保持不变②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收入变动m ′ = p 1 ′ x 1 + p 2 x 2 m'=p_1'x_1+p_2x_2 m′=p1′x1+p2 x2m = p 1 x 1 + p 2 x 2 m=p_1x_1+p_2x_2 m=p1x1+p2x2⇒ m ′ − m = x 1 [ p 1 ′ − p 1 ] \Rightarrow m'-m=x_1[p_1'-p_1] ⇒m′−m=x1[p1′−p1]Δ m = x 1 Δ p 1 \Delta m =x_1\Delta p_1 Δm=x1Δp1。

原来的预算线最佳选择为X转动后的预算线最佳选择为Y移动后的预算线最佳选择为Z从X到Y的移动就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Δ x 1 s = x 1 ( p 1 ′ , m ′ ) − x 1 ( p 1 , m ) \Delta x_1^s=x_1(p_1',m')-x_1(p_1,m) Δx1s=x1(p1′,m′)−x1(p1,m)。

从Y到Z的移动就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Δ x 1 n = x 1 ( p 1 ′ , m ) − x 1 ( p 1 ′ , m ′ )\Delta x_1^n=x_1(p_1',m)-x_1(p_1',m') Δx1n=x1(p1′,m)−x1(p1′,m′)。

替代效应也称作补偿的需求变动收入效应既可以增加商品的需求,也可以减少商品的需求ex:计算替代效应、计算收入效应2.替代效应的符号如果p 1 > p 1 ′ p_1>p_1' p1>p1′,一定有Δ x 1 s ≥ 0 \Delta x_1^s \ge 0 Δx1s≥0替代效应总是与价格的变动相反,替代效应总是负的证明:显示偏好原理。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
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吉芬物品的含义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被称作 吉芬物品。 2.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 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 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 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 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 1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补偿性预算线: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切于原有
的无差异曲线的补偿(充)性预算线。
图1: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 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 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 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 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四章 效用论 第四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1.收入效应的概念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 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 入效应。
2.替代效应的概念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 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 为替代效应。 3.总效应的概念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
9
3
Hale Waihona Puke 三、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1.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 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 的变动,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 方向的变动。 2.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
哎呀,我是一名小学生,这“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到底是啥呀?听起来就好复杂,感觉像是数学里超级难的题目!
就拿买糖果来说吧,假如我特别喜欢吃巧克力糖,可它突然涨价了,变得好贵好贵。

那我可能就会去买水果糖,因为水果糖便宜呀,这是不是就是替代效应?就好像本来我想去坐火车出去玩,可火车票太贵啦,我就改坐汽车,汽车就替代了火车。

那收入效应又是什么呢?比如说我每个月的零花钱多了,那我是不是就能买更多的糖果啦?要是零花钱变少了,那可能就得少买一些。

这就像我本来能每天吃一个冰淇淋,结果零花钱不够了,只能一周吃一个,这难道就是收入效应?
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这个。

我问:“你们说这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不是就像我们玩游戏换装备和有钱没钱买装备呀?”小明摇摇头说:“我觉得不太像,游戏里换装备可简单多了。

”小花接着说:“我觉得有点像,就是情况变了,我们的选择也变了。


我们争来争去也没个结论。

老师听到我们的讨论走过来说:“孩子们,其实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生活中到处都有。

比如你们的爸爸妈妈买东西的时候也会考虑呢。


我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比如说家里的大米涨价了,妈妈可能就会买面粉来做饭;爸爸涨工资了,可能就会给家里换个更好的冰箱。

这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可真神奇,它们就像两个藏在生活里的小秘密,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决定。

我觉得呀,了解它们能让我们更明白为什么我们会买这个不买那个,为什么有时候能多买有时候得少买。

这对我们学会聪明地花钱可太重要啦!。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计算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计算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计算
总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和政策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计算方法。

首先,总效应是指一个政策或事件对经济总体所产生的影响。

在计算总效应时,我们需要考虑政策或事件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效应的计算公式为: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在计算替代效应时,我们需要考虑两种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以及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偏好程度。

替代效应的计算公式为:替代效应=Δx/Δp,其中Δx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Δp表示商品价格的变动。

收入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又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在计算收入效应时,我们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商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购买力的影响。

收入效应的计算公式为:收入效应=Δx/Δm,其中Δm表示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

最后,根据总效应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总效应的计算方法: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方法如上所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政策或事件背景,选
择合适的数据和模型来计算总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便更好地理解政策或事件对经济的影响。

用斯勒茨基方程计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用斯勒茨基方程计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斯勒茨基方程是一种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化影响的经济学模型,它可以用来计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物品的价格上升时,用户倾向于购物替代品的现象;而收入效应则是指当用户购物力增加时,会购物更多数量的物品。

1. 理论基础在斯勒茨基方程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通过对需求函数进行求导来计算的。

需求函数表示了用户对某一商品的需求与其价格和用户收入的关系。

斯勒茨基方程可以分解总效应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模型,需要对需求函数的微分求解进行推导。

2. 计算过程在计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首先需要确定需求函数的形式。

然后通过对需求函数对价格和收入的偏导数进行求解,得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具体数值。

替代效应的计算是在价格变动过程中,将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只考虑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而收入效应的计算则是在收入变动过程中,将价格和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只考虑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

3. 应用范围斯勒茨基方程的计算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需求分析中,例如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学等领域。

通过计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对价格和收入变化的反应,从而为企业制定定价策略、市场推广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 实际案例以汽车市场为例,当汽车价格上涨时,用户可能会考虑购物价格较低的替代品,如公共交通工具或二手车,这种现象即为替代效应;而当用户的收入增加时,可能会考虑购物更多数量的汽车,这种现象即为收入效应。

通过斯勒茨基方程的计算,可以量化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具体影响程度,从而帮助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

5. 总结斯勒茨基方程的计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分析需求变化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价格和收入变化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斯勒茨基方程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学和市场营销的研究与实践。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这个故事揭示了消费中包括的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原理
球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40 收入效应:20 总效应:60
• 实际工资的变动会引起两种效应:替代效 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工资增加, 人们用工作替代闲暇。这是因为在工资增 加时,闲暇的代价高了。例如,每小时工 资为5元时,闲暇一小时减少5元收入;每 小时工资为10元时,闲暇一小时就减少10 元收入。这时人们就会减少闲暇,增加工 作。所以,替代效应能引起劳动供给随工 资上升而增加。
Y A a b
价格总效应:a →b, X1→ X3 (正) 其中,替代效应: a →c, X1→ X2(正) 收入效应: c → b,X2→ X3 (正)
A2



c
I2
I1
B2 B1 X
X1 X2 B X3 (A2 B2为补偿预算线)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Y
A
价格总效应:a →c, X1→ X3 (正) 其中,替代效应: a →b, X1→ X2(正) 收入效应: b → c,X2→ X3(负)
工资的增加还有另一种收入效应,即工资增
加,人们的收入增加,就要减少工作,增加 闲暇。这是因为,闲暇是一种正常物品,其 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通俗点说就是, 人们收入多了,就想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息 或娱乐。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想有更多闲 暇。而增加闲暇必然会减少工作,所以,收 入效应的结果就是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与价格的 与价格的 与价格 关系 关系 的关系 正常物品 反方向变 反方向变 反方向 化 化 变化 低档物品 反方向变 同方向变 反方向 化 化 变化 吉芬物品 反方向变 同方向变 同方向 化 化 变化 需求曲线 的形状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公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公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公式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解释人们在面临价格变动时的消费行为。

本文将分别介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给出它们的计算公式。

一、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其他相似的替代品。

这是因为价格上升降低了原商品的相对吸引力,而其他替代品则相对更具吸引力。

替代效应的计算公式如下:替代效应 = (新价格 - 旧价格)/ 旧价格 * 100%其中,新价格是商品价格上升后的价格,旧价格是商品价格上升前的价格。

替代效应的计算结果为百分比,可以用来衡量价格上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

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从100元上涨到120元,那么替代效应计算公式的运用如下:替代效应 = (120 - 100) / 100 * 100% = 20%这意味着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20%的替代效应,即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其他替代品。

二、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对商品的购买力发生的变化。

当收入上升时,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会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当收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弱,会减少对商品的购买。

收入效应的计算公式如下:收入效应 = (新收入 - 旧收入)/ 旧收入 * 100%其中,新收入是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后的收入,旧收入是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前的收入。

收入效应的计算结果同样为百分比,用来衡量收入变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

例如,某消费者的收入从5000元增加到6000元,那么收入效应的计算公式的运用如下:收入效应 = (6000 - 5000) / 5000 * 100% = 20%这意味着消费者收入增加对购买行为产生了20%的收入效应,即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

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关系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解释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两个因素。

当价格上升时,替代效应会促使消费者购买其他替代品;而当收入上升时,收入效应会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商品。

4章管理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章管理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E2 E1
I2
I1
X1 X2 B1 B2
X
3、收入-消费线(I.C.C.,income-consumption curve)
表示在消费者偏好偏好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收入 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均衡状态的组合,即I.C.C.上任 一点都表示与这个收入相对应的消费者均衡点。
Y
A3
I.C.C.
•E •F
F点:收入有节余,达不到最大效用 G,H点:现有收入达不到 E点:现有收入下的效用最大化
I3
•D
I2
• I1
X
B
第四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1、含义:在消费者偏好、实际收入不变时,由于商 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增加跌价品的购买量 以替代相对价格上涨品的现象。——涉及一条无 差异线 Y
A2
A1
E3
E2 E1
I3 I2
I1





序 数 效

P


P0 P1
P2

P.C.C
I2 I1 I0

• • •
Q0 Q1 Q2
可见,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 表示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 的最大效用点。
D

TU, MU
0
TU
Q MU
MU
P
Q
Q
结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的需求规 律根源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Y
10
A
B
6
C
4
D
2.5
I
01 2 3 4
X
三、消费者均衡:预算线与无差异线相切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计算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计算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计算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听起来很高大上,对吧?别担心,我会让这个话题变得轻松有趣,让你一听就懂。

想象一下,你今天心情特别好,准备去超市大采购,心里想着:“今天我就要吃点好的!”于是,走进超市的那一瞬间,你的眼睛就像雷达一样扫描着各种美食。

没错,你要的就是那种让人一看到就垂涎欲滴的东西。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替代效应。

简单说就是,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涨了,咱们可能就会转而去选择其他便宜又好吃的。

比如,你特别爱吃牛排,但一看价格,哇,涨到天上去了!这时候,你的脑袋里就开始转起来,想着:“哎,要不试试鸡肉?便宜又好,没准还挺好吃呢。

”这就是替代效应在作怪。

你想吃的东西没那么容易买到了,但这也让你开阔了视野,尝试了新鲜事物。

这就像是“出门看世界”,总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美味。

说到收入效应,那就是当你的收入变化时,你对商品的需求也会跟着变。

比如,今天你加薪了,心里美滋滋的,钱包鼓鼓的,想着:“哎呀,终于可以吃上牛排了!”于是你就乐呵呵地去买你心心念念的美食。

这个时候,你不再关注那些便宜的选择,直接奔向高档餐厅,点上一份最贵的牛排,心里想着:“这就是生活呀!”收入效应就是让你因为收入的变化,而改变了消费习惯。

不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你涨薪了,买牛排的同时,你也知道如果价格太高,就得考虑替代品,甚至去找那些性价比高的选择。

生活中就是这样,既要满足自己的口味,又得精打细算,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

就像“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道理一样,生活要有方寸之间的智慧。

再说说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带着朋友去吃火锅。

火锅店的菜单上,羊肉卷、牛肉片、豆腐皮,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你一看,哎呀,牛肉片涨价了,但你一想:“算了,今天我请客,还是点点羊肉吧!”于是你们就开始享受美味,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等你们聊得尽兴,发现肚子饿得不行,又点了一堆便宜又好吃的配菜。

微经第三章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微经第三章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x2’’
x1’’
Giffen Goods
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有的劣等品的收入效应会超过替代效应,当其自身的价格下降时,会引起其需求量下降。 这种商品称为吉芬商品 Giffen goods.
吉芬商品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x2
x1
x2’
x1’
p1 的价格下降引起商品1的需求量下降。
吉芬商品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在新价格条件下,画出补偿预算线。
商品1价格下降,形成新的预算线。
补偿预算线: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刚好可以维持初始的效用水平。
新的预算线与补偿预算线平行
Substitution Effect
x2
x1
x2’
x2’’
x1’
x1’’
p1降低使商品 1 相对便宜,用商品1替代商品2,并保持效用水平不变。
正常品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x2’’
x1’’
当正常品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其需求量增加,因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emand curve slopes down.) 因此正常品总是遵循需求法则的。
正常品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劣等品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有少数商品是劣等品 (需求量的变化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劣等品的价格变化时,收入效应的作用方向与替代效应是相反的,因此两种效应叠加使总效应变弱。
x2’’
x1’’
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
x2
x1
x2’
x1’
(x1’’’,x2’’’)
p1 降低引起需求量的变化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x1’,x2’) (x1’’’,x2’’’).
x2’’

3-13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

3-13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
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
•当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
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这里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
变化。

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这两种
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
化,其变化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
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
应。

1.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
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
用水平发生变化。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
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
的效用水平。

2.
•为了从总效应中剔除收入效应,得到替代效应,必须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需要利用
补偿预算线这一分析工具。

•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
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
析工具。

2.
2.
•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
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
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
变动。

•因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 谢谢。

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题

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题

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题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经济学中用来分析需求变动对物品或服务购买选择的两个关键概念。

以下是一个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题例子:假设小明在超市买苹果和香蕉,苹果的价格是每个2元,香蕉的价格是每个3元。

小明的收入是100元。

在当前价格下,小明每个月购买10个苹果和20个香蕉。

现在假设苹果的价格上涨到每个3元,香蕉的价格上涨到每个4元,而小明的收入保持不变。

要计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替代效应的计算:为了计算替代效应,我们需要将价格变动前后的购买选择进行比较。

在这个例子中,苹果价格上涨了1元,香蕉价格上涨了1元。

假设在价格变动前,小明购买的苹果数量是A,购买的香蕉数量是B。

而在价格变动后,苹果价格上涨了,小明做了调整选择购买的苹果数量是A',购买的香蕉数量是B'。

因此,替代效应的计算公式为:替代效应= (A' - A) * 新价格下的旧价格+ (B' - B) * 新价格下的旧价格假设小明在价格变动后的选择是购买8个苹果和22个香蕉,那么替代效应为:替代效应= (8 - 10) * 2元+ (22 - 20) * 3元= -4元替代效应为-4元,表示由于苹果和香蕉价格的变化,小明会减少花费4元购买这些水果。

2. 收入效应的计算: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收入变动而引起的购买选择变动。

在这个例子中,小明的收入没有变动,因此收入效应为零。

综上所述,在这个例子中,替代效应为-4元,表示小明减少了花费4元购买苹果和香蕉;收入效应为零,表示小明的收入没有变动对购买选择产生影响。

第八章 斯勒茨基方程

第八章 斯勒茨基方程

5.2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特例
2.完全替代:当我们转 动预算线时,需求束从 纵轴跳到横轴上,根本 不存在移动。
需求变动完全归因于替 代效应。
5.3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特例
3.拟线性偏好:当偏好是拟线 性时,收入变动不会引起商品 1的需求变动。
这意味着商品1的全部需求变 动都归因于替代效应,收入效 应等于零。
4
需求法则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那么,这种商 品的需求不一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
吉芬商品的总效应为正,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一般低档品的总效应为负,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1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特例
1.完全互补:图显示了斯勒茨基
分解,当我们绕着选定的点转动预算 线时,新预算线上的最优选择与原 先预算线上的最优选择完全相同。 这意味着替代效应为零。 需求变动完全归因于收入效应。
4
需求法则
结论:如果一种商品(正常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 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普通商品)(即,正常商品一定是普通商品)
从斯勒茨基方程中得到:如果收入增加时商品的需求也增加, 那么考察的是一种正常商品,那么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就会 互相加强,所以价格上升一定会导致需求下降。
吉芬商品的总效应为正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一般低档品的总效应为负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特例51分解当我们绕着选定的点转动预算线时新预算线上的最优选择与原先预算线上的最优选择完全相同
第八章 斯勒茨基方程
思维框架
1.1
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会产生两种效应。
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负,总效应为负。 普通低档商品: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公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公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公式一、引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解释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和计算公式两个方面介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某个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其他替代商品的现象。

替代效应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替代效应 = ∆Qs / ∆P其中,∆Qs表示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变化,∆P表示价格变动的大小。

替代效应的计算结果为正值,表示价格上升导致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消费者购买偏好发生了改变。

例如,某商品的价格上升10%,导致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20%。

则替代效应为 20% / 10% = 2。

这意味着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替代商品,替代效应的值为2。

三、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当某个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对其购买行为的影响。

收入效应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收入效应 = ∆Qd / ∆M其中,∆Qd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变化,∆M表示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大小。

收入效应的计算结果为正值,表示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从而导致需求量减少。

例如,某商品的价格上升10%,导致消费者收入下降5%。

则收入效应为 -5% / 10% = -0.5。

这意味着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收入效应的值为-0.5。

四、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通常同时存在,它们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

综合效应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综合效应 = 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当综合效应为正值时,表示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意愿增加;当综合效应为负值时,表示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意愿减少。

例如,某商品的价格上升10%,导致替代效应为2,收入效应为-0.5。

则综合效应为 2 + (-0.5) = 1.5。

这意味着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意愿增加,综合效应的值为1.5。

五、结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解释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重要概念。

第五章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ppt课件

第五章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ppt课件
U2 U1
A C
替代效应 E1 E2 F
O
X11
X13X12B1
D
B2
X1
总效应
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X2
收入效应
A
E2
C U2
E1 F
结论: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 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 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的 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因而 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相 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U1
需求曲线的推导
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
X2
A PCC E E1 E2 3
均衡点E1、 E2和 E3上, 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根据这种对应关系,
O P P11 P12 P13 O
U3 U1U2
B1
B2
B3
X1
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 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 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 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 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I
必需品
奢侈品
劣等品
EC3
O
X O
X O
X
思考
如果你准备花12元钱买苹果,当苹果的价格 由 3 元 1 斤下降到 1 元 1 斤时,你的购买行为会 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你准备花12元钱买苹果和梨子,当苹果
的价格由 3 元 1 斤下降到 1 元 1 斤,而梨子价格
不变时,你的购买行为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U1
O
X13 X11 X12 B1
D
B2
X1
总效应
替代效应
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效应
价格的关系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消费者的收入为144,x,y 开始价格都是4元。

问1:求价格都为4时,效用最大化,均衡点对应X的数量是多少(即X总效应)?(1)预算约束为4X+4Y=144
将Y=36-X 代入效用函数得:U=X(36-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2X+36=0, 故X=18
代入预算约束得Y=18, 代入效用函数得Umax=324 此时X、Y(18,18)即此时X的总效应值为18
问2:Y的价格为4元不变,若X的价格上升至9元后,为效用最大化,均衡点对应X的数量多少(即X总效应)?总效应△X变化是多少?
(2)X的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约束为9X+4Y=144
将Y=36-2.25X, 代入效用函数得U=X(36-2.25X)=-2.25X2+36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4.5X+36=0, 故X=8
代入预算约束得Y=18, 代入效用函数得Umax=XY=144 此时X、Y(8,18)即此时X的总效用值为8。

总效应△X少了10,即△X =8-18=-10
问3:若X的价格上升至9元后,所带来的替代效应△X1是多少?
(3)假设X的价格变化后,要维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的收入为m
那么其预算约束为9X+4Y=m
与已知的XY=324 两式联解,得
m=9X+4Y= 9X+1296/X
m的极小化条件为dU/dm=9-1296X-2=0, 所以X=12
代入效用函数得Y=27,代入预算约束条件得m=9X+4Y=216
相同效用324时有两种X、Y组合(18,18),(12,27),表现为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移,这个点移就是替代效应△X1。

即减少了6,△X1=12-18=-6
问4:若X的价格上升至9元后,所带来的收入效应△X2是多少?
(4)总效应:△X=8-18=-10
替代效应为:△X1=12-18=-6
收入效应为:△X2=△X-△X1=-4
注:参见《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同步辅导》(第4版)配高鸿业第四版P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