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应用试题

多元智能理论与应用试题
多元智能理论与应用试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课程班

多元智能理论与应用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正楷书写)

工作单位成绩

一、什么是智能?人类至少具有哪些智能?其含义如何?

智能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智能看不见也无法测量,是神经潜能。

人类至少具有8种智能:

1.言语智能:涉及到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性,涉及到学习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律师、议员、作家、诗人;

2.逻辑-数学智能:涉及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涉及对数学进行逻辑运算的能力和用科学方法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

3.音乐智能:包括对音乐表现力、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4.身体-动觉智能:是指使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手或嘴)来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演员、运动员;

5.空间智能:辨认、运用广阔的空间(例如,那些被航海员和飞行员所使用的空间)中物体的能力;辨认、运用有限区域(如那些对雕塑家、外科医生、国际象棋手、绘画艺术家和建筑师意义重大的区域)内的物体的能力。

6.人际智能:一个人理解他人目的、动机和愿望,并最终与他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推销员、教师、传教士、宗教领袖、政治领袖和演员。

7.自我认知智能:涉及理解自己的能力、找到符合自己特点(包括愿望、弱点、才华等)的有效工作模式,并据此调节自己生活的能力。

8.博物学家智能:辨别某个个体是否为某个群体(物种)中的一员;其次,识别一个物种内的成员,发现与物种相近的其他物种的存在,并用图表示出几个物种之间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关系。

二、确定智能的依据是什么?

(一)从生物学出发确定2个判据

1.脑损伤之后发生的认知分离现象;

2. 人类进化的历史和进化的合理性(二)从逻辑分析出发得出2个判据

3.具有可辨别的一组能力的特征和可以明确指认的一项或一套操作过程;

4.对符号系统编码的敏感性

(三)来自发展心理学的两个判据

5.明显的发展历史加上专家“最终状态” (end state)的表现;

6.白痴天才、超常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能力的人的存

(四)来自传统心理学的2个判断标准

7.来自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支持;8.来自心理测量学研究证据的支持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有何应用?

(一)培养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多元智力理论对进一步明确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树立新的儿童观、教育观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二)创设多元开放的教育环境。丰富教学材料和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与所属学院资源共享。

(三)生成多元平衡发展的活动。网络式综合主题教育活动,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

(四)善于运用多元智能评价。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完备的评价观念,它的意义在于克服了传统评价“快照式”测验带来的弊端,为我们在教育评价上展现出更开阔的视野,从而改变我们评价儿童的视角。

(五)形成健康持续的发展观。它积极倡导以非传统的学习方式,采用不同模式的多元课程,运用不同的途径,让幼儿学习和理解各类学科、生活技能,并且鼓励他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问题和社会适应上,同时鼓励发挥其独特智能,或把不同智能组合,发挥更大的潜能。

四、多元智能理论的整体特点与教育意义?

整体特点:(一)智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

(二)在人类的“工具箱”里面至少具备八种本质不同的智能

(三)八种智能都是普遍存在的

(四)智能是可以教的:孩子可以变得更聪明

(五)个体拥有特有的智能组合,这种智能组合是随着时间发展与变化的(六)每种智能都有其辅助能力,并在不同领域或背景中以不同方式运作(七)智能之间互相协作,而非孤立进行

教育意义:可以归结为:了解孩子,培养孩子,信任孩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