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谈到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些人可能认为不就是在讲课时插入几个历史故事而已。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什么时候插入历史故事是根据课堂自身需要选择在导入新课或教学过程中或课堂结束前引入历史故事。

第一节在导入新课时,引用历史故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肯定会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授课中。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好奇心强,讲故事,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抓住他们的求知心里。故事导入是新课导入的方法之一,在导入新课时引用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完成教学目标。

曾看到一位教师在讲述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老师首先给学生讲述:“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设置吗?”教师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个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过渡自然,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如此导入新课,要求故事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一般不宜过长,1-2分钟,短小精悍。

第二节教学过程中插入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初中课堂一节课四十分钟,要始终保持学生的热情相当难,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述,学生也没兴趣,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加些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也很愿意接受。

以前八年级讲第一课《鸦片战争》,讲述清朝的闭关锁国程度,清朝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如果单纯讲当时清朝怎样腐败,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各方面有何表现,课堂枯燥并且抽象,学生也无法正常理解。曾经一位老师指出,如果课堂跟学生分享两个经典的小故事,也许效果大不一样。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道光帝竟然问道:“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样非常可笑的问题。讲完之后,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教师进一步总结:当时的清朝号称“天朝上国”,但是从上到下都很封闭,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不仅加深了清朝在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的社会认识,而且也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影响有了侧面的启示和对晚晴“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节课堂结束前设置历史故事

如果一节课的结尾草草结束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课堂结束前合理利用历史故事,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小字讲了商鞅“徒木立信”来取得百姓信任推行变法,最后讲到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学

生都觉得可惜,因此老师就问:“商鞅被处死了,那么变法失败了吗?”为了便于启发学生,老师讲了一个《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故事,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反对商鞅的贵族开始诬陷他谋反,秦王就派出官吏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关打算住客栈,客栈的人不知道他是商鞅,就说:“按照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结果他只能离开秦逃亡魏。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商鞅变法关键时刻却没能救自己,但另一方面却说明变法已经深入秦国的各个角落,广泛的推行。所以商鞅虽死,但是变法却被持续下来,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此外让学生认识到商鞅的变法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认识到变法不是件纸上谈兵的事,有时甚至是付出鲜血和生命。

上述谈到的都是历史故事在课堂的具体应用,选择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在课前、课堂中、课堂结束时插入,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随意引入的,不仅要考虑教学的内容,而且也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征,具体的应用方式也灵活多变,还要具体设计方案。所以教师在选择何时插入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开展教学,必须考虑周全,才能达到自己预先所期望的效果。

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发表时间:2019-05-08T16:02:34.23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作者:叶菌[导读] 历史教学当中,基本每堂课教师都会讲授课本内容,自然而然历史故事也就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菌(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历史教学当中,基本每堂课教师都会讲授课本内容,自然而然历史故事也就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历史故事,教师会将各种有名的历史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添了课堂趣味,也使学生能理解性的记忆,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教学;历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67-01 如今,学生对历史枯燥的语言和形式不变的课本内容已渐渐失去兴趣,导致历史成绩也不太理想,慢慢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开始厌倦,这使多数学生处于苦恼的状态。在此时,如果教师适当的穿插历史故事,用有趣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加深和理解历史人物的话,笔者相信对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上是非常显著的。本文将从三方面来介绍关于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希望有所帮助。 一、历史故事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学科整体特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含从古至今的政治、军事、人物、文化和人类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历史的解读,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的一切,包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对历史老师来讲,历史教学中如果少了对故事的讲解和穿插,历史教学是不成功的。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求知的阶段,对各方面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只讲解理论知识,教师的讲解点是不全面的,历史故事中包含了主要人物处于的社会背景,当时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所接触到的是什么样的人,人物与人物的碰撞发生了什么事等涵盖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教师如果缺少对故事的讲解,那么就传授的知识面是很狭隘的。对于历史故事来说,是非常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初中生心理素质发展不完善,对自己的学生生涯缺少阶段性、有目标的规划,对学科的涉猎程度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喜爱,教师如若根据教材,把知识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还会让学生对历史产生烦躁情绪,但教师添加故事,分阶段讲解内容,这或许对学生学习历史是有意义的。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选取的历史故事要贴近教材、贴近历史 初中历史学习阶段,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一知半解,缺少对历史史学的探究,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非常吃力,效果明显不高。在历史学习中,故事顾名思义: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做一个讲解。由于历史记载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被写入史料进行沿袭,是非常具有历史权威性和认可性的。在学生学习阶段,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透过历史,学生可以知过去、参未来。教师对历史故事的讲解的选取方面,要贴近历史教材、贴近当时的历史。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学习历史要尊重客观历史发展的角度,历史是真实性的,不能掺和任何的水分和虚假信息,这是根本的学术问题,历史故事应尽量还原历史场景,贴合当时历史史实,不然学生学习到的也是无用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二)历史故事要鲜明生动,有趣诙谐 历史故事成为了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在初中的学习和重要考核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有很多学生利用历史的掌握程度,将历史运用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那么教师选取的故事内容非常要十分鲜明生动、主题诙谐,对故事的语言讲解也要适当的加以修饰,饱含语言特色,充满激情和色彩。在这种教学氛围下,课堂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条理和思路清晰、主题鲜明、立论点明确,不然在课堂上就会出现逻辑混乱、思维不清晰的现象。 (三)历史故事接近生活实际、针对性强 选取历史故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就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故事,能代表当时历史的重要时期,题材中包含当时时代背景和关联人物、事件,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巩固知识,让教师上课有问题可提,让学生有知识可学。针对性强的历史故事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准备大量的工作,如:翻阅资料、大量考证、与教师探讨等工作,得出一致意见,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再者,对故事是选择要结合现实,初中生在这个阶段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学习历史故事要帮助学生指导生活,运用于现实,而不单单就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一个故事,这样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处于一个隔离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注重历史故事语言的表述 教师在语言表述的时候要注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高低和知识学习程度的掌握。那么,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表达技巧:(1)教师对史料和史实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期间语言的表达程度,能对历史充分表达,则教师的语言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前提是教师拥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功力。(2)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简单、用词精准,所表达的必须是经过教师自身内化、浅显易懂的知识,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教师本身必须对故事具有丰富的情感,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故事当中的任务和情节,讲解出来的语言就富有感染力和色彩度,激发学生求知欲。 结束语 本文针对初中教师就如何运用历史故事将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历史成绩做出简单的叙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本身要对历史了解通透、全面掌握、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成绩,完成对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若教师本身知识涵盖量不足、缺少对历史的深度解读和自身读到的见解,会造成教学质量本身的下滑,整体学科的质量下降,对学生课堂热情度的提升不仅没有任何帮助,更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富慧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4期 [2]刘丽红.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8年9期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揭阳真理中学林海燕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成为历史教学做到言之有据的前提。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已十分重视史料的引用,这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得到更多历史教师的关注,本人现就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⒈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记得在讲述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混战,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时,我引用了曹操“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通过阅读和想象,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场景。教材的描述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学生更容易理解,然后,我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惨状?历史是否是顺应这个改变发展的?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统一才能改变。并对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充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仅靠讲述很难让学生有全面认识的史料展现出来,如秦兵马俑、敦煌壁画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⒉增强历史感,体验论从史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 讲述史料,有时看似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却是简化了教材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西汉削藩问题时,若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能把西汉王国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历史感,也有助于帮学生

历史教学小故事

历史教学小故事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1)、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如“左宗棠收复新疆”,“五四运动”等,课堂历史剧,由于学生必须先读教材,理解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再动脑编,动笔写,动情演。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会学会获取知识,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辩论会,如:“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专给学生开讲座,介绍辩论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从辩论效果看,学生已入门,学会辩论。可贵的是,学生能结合社会上腐败现象进行阐述,以史为鉴。 (3)、组织讨论会。如:“你认为孙中山应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吗?”,“秦统一的利与弊”等。 (4)、讲小故事。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5)、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6年推行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明:要遵循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科书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史料,这些史料也集中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新高考也日益重视历史“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材料题中更多地贯彻了考查能力的原则,在强调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潜力,特别是学生运用历史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课程史料教学的意义 (一)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就要依赖史料。史料是指在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各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文字资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三类,它具有详细、丰富、系统完整的特点,是我们了解真实历史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历史的真实是蕴涵在庞杂繁多的史料当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大量的史料作为媒介,正如梁启超所说:“举凡人类纪录,无不纳之于史。” 充分结合课本提供的史料以及一切能用的课外知识服务于课堂,通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重现历史情境,学生能够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师生应该认识到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史料是丰富多样的。历史课程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地理、经济等多学科内容,高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丰富,知识储备有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但同时,他们有积极参与学习、探究历史事件的热情。史料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向学生提供了进行学习上创新的机会,对以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探究;使他们在研习的过程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得以开发出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三)弥补教材不足,拓展思维空间

历史教学与史料

和科研中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离开了史料也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如下,由于学生不能尽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①] 目前对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已经有了较为彻底的研究。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对此的研究侧重于史料的选择和局限于使用史料教学的意义探讨,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史 料的编辑、呈现以及叙述等方面。如龚爱琴的《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5年第2期)、杜奎英的《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改革》2005年10月)、何珏的《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作用新探》(《政史地教学》2004年10月)、 (《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等。选择材料固然重要,但再好的材料也是需要经过教学中的呈现和解析,才能够实现其最终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深入到史料教学中史料的具体编辑过程、呈现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实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 二 史料逐步展现的过程。史料的呈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史料呈现的形式和史料呈现的顺序。 由于史料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史料的呈现也多样化。根据史料载体的类型,我们可将史料呈现形式分为图片型、文字型、影视型和实物型。图片型史料包含诸如照片、图表、表格等,这种类型的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便利之处就是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能力。这种类型材料的弊端之处就是难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影视型材料和实物型材料也有相似的特点。文字型的史料比较抽象化,难以吸引学生兴趣,但却能“逼迫”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其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关联和主旨所在。关于材料的呈现顺序,目前国内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国外的研究则相对先进一点。如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弗雷德瑞克·德雷克和印第安大学的莎拉德·雷克布朗提出了三次序材料教学法。根据材料自身的价值和提供材料的目的将呈现的材料分为三个等次,依次呈现。其研究成果在美国和中国等部分中学和大学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部分专家的肯定。但是根据两位作者的建议,“它可以被有限地使用(也许每学期一次或两次)”[②]。三次序材料教学法的使用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并且在时间上要求比较充裕的保证。 的可能性,但是其思路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将其精神和方法加以改造,以期符合我国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是值得尝试的有益之举。 三次序材料教学中将使用的资料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序。所谓第一次序材料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第二次序的材料主要是质疑或支持第一次序材料观点和思想的材料。第三次序的材料是由学生找到的可以佐证第一次序材料的材料。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他们如何找到这些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价值如何。 三次序材料的划分,既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又关注中学学生的既有认知水平,考虑到史料教学的评价问题,既承认材料来源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设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0780077.html,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设定 作者:陈大松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11期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说明历史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故事可以是现成的历史典故,也可以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汇编成新的历史故事,把理性的历史知识变成感性的历史认识,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最终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二目“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一、故事设定的背景——教材内容及认识 “工匠们运用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按用途划分,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十多类。每一大类又包括许多种。”教材的这段描述包含有两个内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不同种类有不同用途,即实用性。课文中配备了两幅图片进行说明,并在小字部分补充两座商朝古墓中发掘的不同种类的青铜器物,都是为了说明我国青铜器物的种类繁多和不同的实用性。这个补充材料略显单薄,不能让学生对种类繁多和实用性有更感性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设计进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处理,笔者通过汇编历史小故事来充实内容。 这个历史故事是这样的:姜太公坐在渭河边钓鱼,周文王来请姜太公去辅佐他,姜太公和周文王坐着青铜铸造的车马器一起去镐京。进了宫殿,卫兵拿着兵器护卫在殿前,殿堂上响起了乐器的动听声音,那是欢迎太公的声音,桌子上的食器放满了珍馐美味,酒器里盛满了美酒。太公给周文王建议,要想国力强大,最好发展农业生产,接着他推荐了青铜犁铧来耕地。文王接受了建议,大力发展生产,国力一天天强大起来。到了武王的时候,终于打败了纣王,建立了周朝,后来周康王为了纪念这段历史,铸造了大盂鼎。由于故事难度不大,学生根据刚刚了解的知识很快填出正确的答案。 二、关于故事设定的思考 在进行故事设计之前,我有以下思考: 首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学习即为再积累的过程。周文王邀请姜太公辅佐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歇后语中就有反映(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第5课内容);成王铸鼎(第5课插图《西周淳化大鼎》)。利用学生已知的生活知识和历史知识,可以引起共鸣,增强故事的亲和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史料教学的观点很早就提出了,新课改以来,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在试题中的出现率就更多了。那么,中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诠释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材料 新课改形势下,连云港历史中考试题的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文字材料、历史表格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简单浓缩,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考试的进步中,因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很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纯粹知识记忆中,试题中大量材料的引入,使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的传统模式,即“贝多芬(背多分)”,也摆脱了过去死抠教材命题的困境。 因此,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有文字、图表、地图等,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读懂材料,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

我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故事

我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故事 ——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一、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理论研究综述 “有效教学”是20世纪上半叶随着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理论之一。发展到今天,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一是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取向;二是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育哲学取向;三是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发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多元智能发现了学生的多种聪明,其共同点在于“发现学生”。 2001年,为了配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钟启权、崔允墎、张华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专辟一节阐述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并详细介绍了有效教学的由来和发展,这是我国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开始。史学界最早做过相关研究的是历史学家赵亚夫教授,他使用的是“实效性”这一概念。早在2000年的小学综合科研究中,他就提出了“三性说”即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认为针对性和主动性是实效性的前提。在后续的多篇关于历史教学的文章中根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特征,又加上了具体性,即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针对性、主动性、具体性为前提。而历史教学界正式打出这个旗帜,是在2006年12月由北京石景山教委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历史课堂研讨会上。自此,在知名教授、大批优秀教研员和中学历史教师的带动下,有效教学的概念风靡全国历史教学界,2007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出版由赵亚夫教授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历史有效教学问题(主要指中学历史)受到愈来越多的关注。 关于有效教学的涵义,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国内学者主要从过程、结果等方面归纳有效教学特征,从价值取向上,关注教育教学实效和效益;从过程上,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从策略上,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结果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大多数学者认为,学生的发展或进步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客观标准。我个人比较认同某英国学者的看法:一,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能学的其他更多的内容;二,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乐此不疲地研究那节课的内容;三,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机械的。 二、我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故事——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1、本课地位及重难点分析 《罗斯福新政》是必修Ⅱ·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第二课,在整个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共分三目,第一目承上启下,说明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具有临危受命的特点,第二目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目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新政的内容和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亦是本章的核心所在。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2、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在雅宝完整地执教过两届高一,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通过观察、调查和谈话等,我发现,这个年龄阶段、学习阶段和学习层次的学生,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学生学会学习和积极参与课堂的内涵,要实现这一目的,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成为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历史教学作为再现历史事物发生过程的一门特定的学科,其每章每节相对来说,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历史故事。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历史知识通过趣味性、通俗化的故事形式,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学习历史,这会比单纯化的讲述和阅读,效果要好的多。基于此,教学中,我在尊重教材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把教材内容加以适当的艺术润泽,使之形成许多有情趣、生动、感人的历史小故事,由教师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把它讲述出来,使学生在听、想、记等方面形成较强的自我接受力和感悟性,充分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实践说明,在这种情景下学生接受记忆的知识会更牢固。 讲述历史故事时,可以针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有意识的巧设一些疑问,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在故事中寻求答案。例如:在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我把本节的知识点汇聚成了“一个北京古人的一生”这样一个故事,以北京地区原始生态为背景,把北京猿人的体态特征、生产、生活状况融入其中,向学生娓娓道出了一个北京猿人短暂40年的人生历程。配合

这个故事,设计了五个问题:①北京人会不会使用工具?使用怎样的工具?②北京人获取食物的途径有哪些?想一想还有其它的吗?③北京人能否使用火?他们怎样取火?有什么影响?④你认为北京人的生活快乐吗?说说你的理由。⑤你认为北京人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些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也激发起了他们积极参和探讨的兴趣,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对于教材中学生已了解的知识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表述,其中的问题也可以以学生为主进行提问,教师进行配合和引导。例:《三国鼎立》一课中,以学生熟知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让学生根据看过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来讲述,穿插着对其中人物的分析等,来完成“三国鼎立”知识板块的学习。 课堂中,以故事形式进行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融入到情节起伏中,不由自主的会想起相关的时间、人物、事件及结果等历史知识,学生以这种方式记忆的知识点要比单纯的死记硬背印象要深的多。同时,这种学习知识的方式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课堂上为把自己“最闪亮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自觉的去获取知识,并通过演讲和解答不断提高自己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把“苦学”变成“乐学”,由知识的被动接受变成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堂学习方式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教师要精心的设计和调控好这个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找好每个“故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防止由于“故事”过多的文学色彩和其本身的娱乐性而忽视了历史课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高级中学:杨恩德 学习好赵利剑老师《高中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教学研究》的最大启迪就是进一步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并能丰富运用模式,经过简单整理,赵老师讲座使用材料8组,分别说明了 一、教学目标:主要高考涉及的史料分析 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2008年广东) 材料一 材料二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北魏献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易服色,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第二问则涉及魏孝文帝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均田制。第三、四问,要求学生在掌握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对比。 参考答案:(1)服饰汉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3)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4)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

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4、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长海县第五中学刘影 活动目标:1、巩固学习成果,丰富历史知识。 2、利用所学知识,正确理解成语典故。 3、培养有序竞争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合作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4、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1、教师要通过有关途径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成语习题。 2、事先向学生介绍查阅资料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如利用教科书、课外历史读物、工具书 等来收集有关成语。 3、全班学生可分为四组,每组利用本组的序号说一个成语做为本组的名字。 4、准备好竞赛用的物品;制定好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首先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些成语是

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熟悉这些成语历史知识,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二、竞赛说明 1、分四个小组 一鸣惊人组两全其美组三思而行组事事如意组 2、奖励 比赛结束后,评出最佳合作奖一个小组,评出最佳表现奖四人三、比赛项目 本次比赛分为四个板块 1、必答题 规则:每题10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若回答不全或不会回答,可请本组第二个人补充,但只能第二个人补充,答对加10分。答错或答不全不加分,本板块不倒扣分,共进行两轮。在参与答题的过程中,每答对一人次,送粘贴一个。第一轮: ①成语”三顾茅庐”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们历史人物有关 (答案: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 ②成语”负荆请罪”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 (答案:战国,廉颇,蔺相如) ③秦朝末年项羽为解巨鹿之围,带领一支义军渡过河后,凿沉船只,打破饭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终于打败秦军.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什么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三国鼎 本节课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内容——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怎么改?我经过一段时间地思考,决定效仿现在的一些电视访谈节目,即将我的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让学生畅所欲言,用他们的眼睛去看历史,用心去体验当时的历史,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特点。历史课它的特点就在于,历史永远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习它的人要将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情景中去感受。结合历史本身的特点、生本教育学习和现在电视访谈节目的增加,我尝试将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老师只是一名站在幕后的“导演”,学生自己选主持人和记者,并且各小组以组为单位作为受邀嘉宾来接受采访。每一节课就是一期访谈节目,节目的背景音乐我们选的是百家讲坛的背景音乐——神话重现,创造一个历史访谈的氛围。 一是历史小故事展示。课前5—10分钟时间,由小组表演历史小故事,小故事的设置,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系,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历史小故事是官渡之战,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经过以及结果。在小故事表演时,我们要设一个驻三国时期的记者,他要带大家穿越时空来到官渡之战发生的现场。小记者为大家做报道时要讲清楚当时的时间、地点以及报道事件,这一个过程使大家对官渡之战印象更加深刻。 二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即谈的过程。由于让学生自己讲课,他们在知识点上把握肯定不到位,所以通过给他们前置性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基础知识,小主持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老师的角色,这样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当“小老师”的兴趣。基础知识的学习,主持人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抢答、集体回答或是小组派代表回答等等。可以说小故事的表演,是让学生的一个“预热”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加热”过程,谈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通过以上的准备,探究知识的采访阶段,就会将这节课推向一个高潮。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益突出重要,可以说史料已日益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史料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建议。课题组根据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史料的定义、分类、史料教学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老师和部分校外历史老师及高二、高三80名文科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史料及史料教学与学习的相关知识仍相当缺乏,没有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史料案例研究更缺乏分析研究。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下面是对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作一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1.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果如下。下同) A.与历史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26% 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35% C.人类社会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39% 关于“史料”学界一般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教师和学生不是扩大(选择A项)便是缩小了(选择C项)“史料”这一概念的内涵。这表明,许多教师和学生至今仍不清楚“史料”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因而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开展全面、完整的史料教学。 2.您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 A.史料是否真实:20% B.史料是否有趣:10% C.史料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70%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应首先考虑史料是否真实的只有20%,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只是史料本身某方面的功能——是否有趣,是否能证明某个结论。这说明在利用史料时,功心过强,值得注意。 3.您主要从哪些地方获取文献史料?(可多选) A.教学参考书:77% B.互联网:62% C.学校图书馆:45% D.其它:29%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获取史料的最主要来源为教学参考书。这一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教师宏观的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缺失。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与中学特殊的条件与环境——图书及设备等的不足、升学压力等直接相关。 4.您在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主要是以讲为主的方法:40% B.指导学生进行自学:8% C.设计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进行探究:52%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著名史学家周谷城曾说:”离开史料,不能讲历史,离开史料固不能有历史”。同样一个成功的历史课堂也离不开史料。史料教学,实际是指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教学界,20世纪50、60年代英国中学历史教育出现了”危机”。为了走出窘境,英国对历史教学进行了改革,掀起了”新历史”的思潮。和传统的历史教学相比,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和具体学情,选取合适的史料来引导学生对其识读、理解、分析、探究等,继而获得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大量实践,人们逐渐认可和接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2003年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史料教学法的运用,实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观,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史料教学也符合当下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以全国卷I为例,2007年开始所有的选择题题干全是材料创设情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史料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来自其它同学不同观点,不同文化材料的理解,都有助于他们学会包容、理解和尊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精神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史料教学法也日益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还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还有很多值得探究和反思的地方。 一、史料教学使用过于泛化,抛开教材盲目堆砌史料 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时,有位教师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伽利略指出不需要外力也可维持运动,论证了惯性运动。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下落实验,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例”的观点,即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材料二:三条定律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对它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三条定律内在联系紧密共同构建了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我的教学故事(初中历史)

我的初中历史教学故事 石门实验中学齐云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我在授课时,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我的历史教学故事 上传: 肖美林更新时间:2012-5-18 13:53:57 我的历史教学故事 吉安县梅塘中学肖美林 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个个年头了,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学习、探索、积累经验、教训以适应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 第一,兴趣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理想阶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实现成功目标的关键所在。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画龙点睛的诗词、名言警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语言精炼,生动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寓意深远,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给人美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熟知易懂的名言诗词导入新课或总结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和运用

要简明精确。教师要在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反思新课程,不断提高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认识的基础上,精确无误地传输这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正确的理论指导,逐步提高认识,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精讲的前提和条件。(2)精当,指教师的内容安排与教学方式选择要精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内容,“精”选素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知识、能力要求要适度,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内容结合恰当。这是教师精讲的基本要求。(3)精彩,教学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思想品德课课堂应该是高潮迭起、起伏有致的课堂,教师要结合内容实际,精心组织,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是精讲的艺术手段。 二、新 新思想品德课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内容的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僵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合作交流,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一个“新”字。 “新”是指符合青少年求新求活的心理。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夯实基础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做到“三新”:(1)提炼“新”素材。首先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扬弃,吸收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素材。其次应注重深入社会,关注时事,调查研究,获得客观具体而生动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变换角度、适当延伸或重新组合,让教学内容充满新意。(2)建构“新”教法。在教学中,要从书中的素材出发,创设情境,在情境表演中,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用解字说文、自学讨论、互换角色、小论文竞赛、知识抢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育的目的。(3)激活“新”课堂。课堂要常教常新,如:在例证上可以联系身边的鲜活事例、乡土新事、国内外时事等使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再如: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以文字、画面、声音的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获得广博的知识。这种“三新”教学,符合学生求新、求活的心理要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三、实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体现了一个“实”字。 “实”是指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增强教育的实效性。要做到“三实”:(1)情实。思想品德课贵在情实,胜在情实,课堂失去了真情,就失去了感召力,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的课堂形象、语言风格要亲切自然,给学生一种温馨的亲情感受,从而调动学生一起读、一起看、一起想、一起听、一起爱、一起恨,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振,产生共鸣。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导之以行。(2)意实。学生的思想实际是教材实际和社会实际的缩影,课堂上不能只管书本,不管实际,避实就虚地讲大道理。意实的要求是恰当地处理好教材、学生、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讲清道理,又要解剖社会,还要用教材的相关知识,解决学生思想上某一种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教师要给学生以真诚关爱和平易近人的亲切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3)话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和社会实际,从实际出发,承认实际,认识实际,实事求是,要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事例、引用的数字、评述的问题、讲解的道理,一定要真实可信、准确严谨,不夸大、不缩小、不片面、不偏激,避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或哗众取宠、假大空式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提高教育效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精”、“新”、“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精”是“新”的内容,“新”是“精”的体现,“实”是“精”和“新”的归宿和落脚点。只有把三者统一地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突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推广和深入,史料教学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探究和运用史料教学呢?本文提出以下方法:正确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有效地创设问题,培养史料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运用史料;通过史料情境,培养学生史料研习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探究和运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推广和深入,史料的探究和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纵观这几年各地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它集中体现和贯穿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能力要求,那就是通过新史料和新情境的创设,来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史料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和迁移的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仅能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而且能促进学生科学学习的良好态度的养成,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手段,即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探究和运用史料教学呢? 一、正确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 “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史料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储存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及数字化史料。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史料的积淀越来越多,体系也越来越庞杂。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首先要遵循“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这一原则,尊重客观史实,保证史料的真实可信。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外,还要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和运用 (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福建永春362609) 刘春治 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