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及工艺流程练习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及工艺流程练习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及工艺流程练习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及工艺流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曾做出重大贡献。下列描述的过程中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河上姹女(汞),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尘埃

C.硝石、猪油、松树脂与雄黄(As 4S 4)炼之,引之如布,白如冰(As 与As 2O 3的混合物)

D.练帛,以栏为灰(草木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蜃(含氢氧化钙) 3.下列水处理方法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明矾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B.用2Na S 处理水中的2+2+Cu Hg 、

等重金属离子 C.用4FeSO 处理含2-27Cr O 的酸性废水,再调节pH 除去3+Cr

D.用NaOH 处理含高浓度+4NH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4.根据下表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① Cl 2 FeBr 2 FeCl 3 ② KMnO 4 H 2O 2 O 2 MnO 2 ③ KClO 3 浓盐酸 Cl 2 ④

KMnO 4

浓盐酸

Cl 2

MnCl 2

A.表中①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有FeCl 3

B.表中②生成1mol 的O 2将有4mol 的电子转移

C.表中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 +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表中③还原产物是KCl

5.2SO 气体与足量()243Fe SO 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227K Cr O 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32-2+224

SO 2Fe 2H O SO 2Fe +4H ++++=+ ②223+327

2Cr O 6Fe 14H 2Cr 6Fe 7H O -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2-3+27

2Cr O Fe SO >> B.22K Cr O 7能将23Na SO 氧化成24Na SO

C.每有1mol 22K Cr O 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A 6N

D.若有6.72L 2SO (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mol 22K Cr O 7 6.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NaClO 在发生器中作氧化剂

B. 吸收塔中1mol 22H O 得到2mol 电子

C. 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会导致22H O 的分解

D. 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24Na SO

7.五氧化二钒(25V O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其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五氧化二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五氧化二钒的结构式为

B.25V O 溶于碱生成2VO -

C.“沉钒”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44461624226NaVO 2H SO 2NH CI NH V O +2N SO +2H O+2NaCl ++=

D.()25222V O 6HCl 2VOCl Cl 3H O ↑+浓=++,生成1 mol 2Cl 转移电子数为A 2N 8.除去单质Ag 中的少量Cu 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①的反应为

2322AgCl Na CO NaCl CO Ag O →↑↑++++(未配平);方法②的原理为置换反应。已知:()2Cu OH 与氨水反应可生成易溶于水的

()324Cu NH 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用浓硝酸溶解Ag 、Cu 的混合物,目的是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B.分离3AgNO 和()32Cu NO 可以用稀氨水

C.方法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方法②得到的银可以用稀盐酸清洗来提高其纯度 9.下列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B.NaOH 溶液滴入4FeSO 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C.二氧化碳使过氧化钠固体变白

D.中国古代人民利用天然磁石磨制最早的指南针一司南

10.三元WO 3/C 3N 4/Ni (OH )x 光催化剂产氢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EOA →TEOA +为还原反应

B.Ni (OH )x 降低了H +→H 2的活化能

C.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D.WO 3没有参与制氢反应过程

二、实验题

11.暗紫色固体高铁酸钾(24K FeO )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在化工生产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次氯酸钾直接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钾:在剧烈搅拌下,向次氯酸钾强碱性溶液中加入硝酸铁晶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用间接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如下

①I 中加热的方法是 ,温度控制在40~50℃的原因是 。 ②Ⅱ中加入的次氯酸钠的电子式为 。

③Ⅲ是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 ,析出高铁酸钾晶体,Ⅲ中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④减压过滤装置如图所示,减压过滤的目的主要是 。

(3)制备24K FeO 也可以用电解法,装置如图所示,N 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高铁酸钾是新型水处理剂。含3NH 废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用24K FeO 处理含3NH 废水,既可以把3NH 氧化为2N ,又能生成净水剂使废水变澄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天然水中存在2+Mn ,可以利用高铁酸钾或高锰酸钾将2+Mn 氧化为难溶的2MnO 除去,高铁酸钾的除锰效。果比高锰酸钾好,原因是 。

12.“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中生成+2VO

(1)请写出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灼烧43NH VO 时可生成钒的氧化物25V O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5V O 是较强的氧化剂。它能与沸腾的浓盐酸作用产生氯气,其中钒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

2VO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25V O 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3-4VO ),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2VO +)的盐。请写出25V O 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 、

(5)工业上用接触法制硫酸时要用到23V O 。在氧化2SO 的过程中,450℃时发生25V O 与2VO 之间的转化:25223V O SO 2VO SO +=+、22254VO O 2V O +=,说明25V O 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13.酸性4KMnO 溶液、22H O 溶液在生活、卫生医疗中常用作消毒剂,其中22H O 还可用于漂白,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氧化试剂。高锰酸钾造成的污渍可用还原性的草酸(224H C O )去除。()33Fe NO 溶液也是重要的氧化试剂,下面是对这三种氧化试剂性质的探究。

(1)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22H O 后,铜片溶解,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取300mL -10.2mol L ?的KI 溶液与一定量的酸性4KMnO 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2I 和3KIO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测定4KMnO 样品的纯度可用标准223Na S O 溶液进行滴定,取0.474 4KMnO 样品溶解酸化后,用10.100mol L -?的标准223Na S O 溶液进行滴定,标准223Na S O 溶液应盛装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实验中,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223Na S O 溶液12.00mL ,则该样品中4KMnO 的物

质的量是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22423428MnO 5S O 14H 8Mn 10SO 7H O --+-

++

+++=) (4)在()33Fe NO 溶液中加入23Na SO 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溶液先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 ,又变为棕黄色的离子方程式是 . 14.铁、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等物质的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同温同压下的气体体积比为 ,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少量铜丝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

50~60℃,再缓慢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可制得硫酸铜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再向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23Na SO 和NaCl 溶液加热,生成CuCl 沉淀,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3)高铁酸钾(24K FeO )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 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①干法制备高铁酸钾的主要反应为4222FeSO 6Na O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该反应每生成1 mol 24Na FeO 转移 mol 电子;24K FeO 作为水处理剂时,在水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是还原产物是3Fe +,;二是24K FeO 的氧化性强,可以

②湿法制备高铁酸钾(24K FeO )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3Fe OH 、-ClO 、-OH 、24FeO -

-Cl 、2H O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低温下,向24Na FeO 溶液中加入KOH 固体至饱

和,可析出24K FeO 的原理是 .

15.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2Mn OH 碱性悬浊液(含有KI )混合,反应生成()2MnO OH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2MnO OH 被I -还原为2Mn +,在暗处静置5min ,然后用标准223

Na S O 溶液滴定生成的2I (22223642++S O I 2I S O ---

=)。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223Na S O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______________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m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1mol L -?223Na S O 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若消耗223Na S O 溶液的体积为b mL ,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1mg L -?。

(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 光能转化为电能,不发生化学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A 选;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 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发生电解反应,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 不选;

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 不选。 故选:A 。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査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石灰石煅烧分解为CaO 和2CO ,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项错误;B 项中描述的是Hg 受热易挥发,属于物理变化,B 项错误;44 As S 转变成As 和23As O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项正确;D 项中主要发生反应2223K CO +Ca(OH)=CaCO +2KOH ,利用KOH 溶液洗涤丝织品,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A 项,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 项,用2Na S 将水中的2+Cu 、2+Hg 等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项,

用4FeSO 处理含2-27Cr O 的酸性废水,再调节pH 除去3+Cr ,反应前后铁元素、铬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

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项,用NaOH 处理含高浓度+4NH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4.答案:C

解析:①反应中若2Cl 过量,Br -可被2Cl 氧化为2Br ,氧化产物可能有2Br ,A 不正确;②反应中,1

222H O O -→,生成21mol O 转移2mol 电子,B 不正确;③反应中2Cl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

物,D 不正确;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222MnO 10CI 16H 2Mn +5Cl 8H O --↑++++=+,C 正确。 5.答案:D

解析:反应①中2SO 作还原剂,故氧化性32Fe SO +>,反应②中氧化性:23+27

Cr O Fe -

>,故氧化性的强弱关系为23+27

2Cr O Fe SO ->>,A 、B 项正确;23+27Cr O 2Cr -

→,Cr 元素化合价降低3价,故每有1mol 227K Cr O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A N ,C 项正确;从两个反应方程式可知,转化关系

为2+22273SO 6Fe Cr O -

::,故6.72L (0.3mol )2SO (标准状况)参加反应,消耗

0.1 mol 227K Cr O ,D 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A 、根据流程图, 3NaClO 与2S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22422NaClO SO Na SO 2ClO +=+,其中3NaClO 作氧化剂,故A 说法正确;B 、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

为2222222ClO H O 2NaOH 2NaClO 2H O O ++=++↑,1mol 22H O 失去2mol 电子,故B 说法错误;C 、22H O 在高温下易分解,故吸收塔的温度不能太高,故C 说法正确;D 、根据选项A 的分析,母液中溶质主要为24Na SO ,故D 说法正确。 7.答案:B

解析:A 项,根据五氧化二钒的化学式(25V O )及氧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出钒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因此A 中所示的结构式正确。B 项,根据题干信息知25V O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其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故B 错。G 项,根据题目所给流程图可知,“沉钒”是使钒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发生改变,故C 正确。D 项,25V O 具有强氧化性,其与盐酸反应时可将CI -氧化成氯气,生成1 mol 2Cl 转移的电子数为2A N ,故D 正确。 8.答案:B

解析:根据()3322Ag 2HNO AgNO NO H O ↑+浓=++、

()3323Ag 4HNO 3AgNO NO 2H O ↑+稀=++、()()33222Cu 4HNO Cu NO 2NO 2H O ↑+浓=++和()()33223Cu 8HNO 3Cu NO 2NO 4H O ↑+稀=++可知,溶解等物质的量的银或铜,稀硝酸产生的氮

氧化物少,A 正确;3AgNO 和氨水反应可生成溶于水的

()32Ag NH OH [],()2Cu OH 也可以与氨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324Cu NH OH [],故无法用稀氨水分离3AgNO 和()32Cu NO ,B 错误;方

法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234AgCl 2Na CO +224NaCl 2CO 4Ag O ↑↑+++,氧化产物

(2O )与还原产物(Ag )物质的量之比为1:4,C 正确;方法②得到的银中可能会混有锌,锌能溶于盐酸,而银不与盐酸反应,用稀盐酸清洗可除去锌,达到提高银的纯度的目的,D 正确。 9.答案:D

解析: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是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过程,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误;NaOH 溶液滴入4FeSO 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即()2Fe OH 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褐色的()3Fe OH ,期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B 错误;二氧化碳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固体和氧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 错误;用磁石打磨指南针不是化学变化,更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 正确。 10.答案:B

解析:A.TEOA →TEOA +为失去电子的过程,发生氧化反应,故A 错误;B.Ni(OH )x 为催化剂,降低了H +→H 2的活化能,故B 正确;C.该过程利用太阳能使反应发生,则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化学能,故C 错误;D.由图可知WO 3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的途径,故D 错误。 11.答案:(1)3:2

(2)①水浴加热 温度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硝酸易挥发、分解

②Na :O:CI:+-&&&&&&&&[] ③复分解反应 ④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3)增大 242Fe-6e 8OH FeO 4H O ---

++=

(4)()()243232FeO 2NH 2H O 2Fe OH N24OH --↑++胶体++=

高铁酸根的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铁胶体,其可吸附二氧化锰形成沉淀,有利于除锰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解析:(1)氧化剂是KClO ,其还原产物为-CI ,1 mol CIO -得到2 mol e -;还原剂是3+Fe ,氧化

产物为24FeO -, 1 mol 3Fe +失去3 mol e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2)①控制温度等于或低于100℃时通常选择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40~50℃的原因是温度低,反应速率慢硝酸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若温度过高,硝酸易挥发、分解。②次氯酸钠是离子化

合物,其电子式为Na :O:CI:+-&&&&&&&&

[]。③根据题给信息“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 ,析出高铁酸钾晶

体”可知,生的反应为2424Na FeO 2KOH K FeO 2NaOH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④图中自来水流经抽气泵时把吸滤瓶和安全瓶内的空气部分抽出,使得吸滤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可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3)Ni 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该电极发生“放氢生碱”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22H O 2e H 2OH --↑+=+,故Ni 电极附近溶液碱性增强,pH 增大;由题意可知铁电极与外接直流电源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在强碱性溶液中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高铁酸根离子,电极

反应式为242Fe-6e 8OH FeO 4H O ---

++=。

(4)含3NH 的废水为碱性废水,结合题给信息可知在碱性环境中24FeO -的还原产物为()3Fe OH 胶

体,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32232FeO 2NH 2H O 2Fe OH N 4OH --↑++=胶体++。高锰酸根的

还原产物是二氧化锰,高铁酸根的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铁胶体,其可以吸附二氧化锰形成沉淀,有利于除锰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2.答案:(1)+3222V 6H 5NO VO 5NO 3H O -

+↑++=+

+ (2)43

2NH VO 2532V O 2NH H O ↑++

(3)25V O 6H 2CI -++

2222VO +Cl 3H O ↑++

(4)34Na VO ()242VO SO (5)催化剂或催化作用

解析: (1)金属锐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2V 6H 5NO VO 5NO 3H O -

+↑++=+

+; (2)灼烧43NH V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32NH VO 2532V O 2NH H O ↑++;

(3)沸腾的浓盐酸与23V O 反应产生氯气,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2+V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V O 6H 2CI -++

2222VO +Cl 3H O ↑++;

(4)25V O 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34Na VO ,25V 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242VO SO ; (5)25V O ,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13.答案:(1)2222Cu 2H H O Cu 2H O +++++= 1:2 (2)0.16(3)碱式31.9210mol -?

(4)3Fe +被还原成2Fe + 23+3

23Fe 4H +NO 3Fe NO 2H O +-

↑++=++ 解析:(1)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22H O 后,铜片溶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CuCl 、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Cu 2H +H O Cu +2H O +++=,其中2+Cu 是氧化产物, 2H O 是还原产物,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KI 的物质的量是0.06mol ,230.06mol I 0.02mol l 0.02mol1O --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 20.02mol 60.16mol ??+=。

(3)223Na S O 溶液显碱性,则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13223n Na S O 0.012L 0.100mol L 1.210mol --???==,设样品中4KMnO 的物质的量为x ,则

222423428MnO 5S O 14H 8Mn 10SO 7H O --+-+++++=

8 5

x 31.210mol -?。 31.9210mol x -?=

(4)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则3Fe +先被还原后又被氧化,又变为棕黄色

的原因是H +与3NO -组成的硝酸将2+Fe 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33Fe +4H +NO -++33+323Fe +4H +NO 3Fe +NO +H O -=↑++.

14.答案:(1)3:4 ()

23Fe 4H O g +342Fe O 4H +

(2)2422H SO 2Cu O ++ 422CuSO 2H O +

2+2322Cu +2CI+SO H O -

+2+

42CuCI +SO 2H -↓+

(3)①4FeSO 和22Na O 5

3+Fe 水解生成的()3Fe OH ,胶体能吸附并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 消毒杀菌

②()-2432Fe OH 3CIO 4OH 2FeO 3CI 2H ---+

++++=

低温下24K FeO 的溶解度比24Na FeO 的溶解度小 解析:(1)由22Fe 2HCI FeCl H ↑++=、()23Fe 4H O g +342Fe O 4H +,知,等量的铁在两个

反应中置换出来的氢气体积比为3:4(同温同压下)。

(2)在加热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先将Cu 转化为CuO ,CuO 再与24H SO 反应生成4CuSO ,总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

2H SO 2Cu O ++422CuSO 2H O +。2+Cu 在转化为CuCl 的过程中被还

原,23SO -被氧化为24SO -,可先写出222342Cu

2CI SO 2CuCI SO ---

??→↓+++△,再根据质△ 量守恒添加2H O 、H +后配平即可得到22-322Cu 2Cl SO H O -+++-2-+

42CuCI SO 2H ++.

(3)①该反应中Fe 元素化合价升高,部分0元素化合价也升高,故4FeSO 、22Na O ,是还原剂;每生成1 mol 24Na FeO ,Fe 失去4mol 电子、失去1mol 电子,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5mol ,因24k FeO 中e 元素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具有消毒杀菌的能力,3Fe +水解形成的氢氧化铁胶

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

②()3Fe OH 失电子被氧化生成24K FeO ,ClO -得电子被还原生成CI -,该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离子方程式为()24232Fe OH 3CIO 4OH 2FeO 3CI 5H O ----

++++=;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 固体

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24K FeO ),说明该温度下24K FeO 的溶解度比24Na FeO 的溶解度小。 15.答案:(1)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2)()()2222Mn OH +O =2MnO OH (3)量筒、容量瓶;氧气

(4)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80ab (5)低

解析:(1)取样时若扰动水体,可能会造成水样中溶解的氧气量发生改变,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2)反应中()2Mn OH 作还原剂,2O 作氧化剂,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二者应按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

(3)配制223Na S O 溶液时,若蒸馏水中含有溶解氧会导致后续滴定实验产生误差,故应除去蒸馏水中的溶解氧。

(4)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22223O ~2I ~4Na S O ,则100.00mL 水样中含氧量为3

10mol 4

ab -?,

即3810g ab -?,1000mL(即1L)水样中含氧量为80ab mg 。

(5)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代入计算式中223Na S O 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