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期中测试考试题及答案(必修二).doc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期中测试考试题及答案(必修二).doc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期中测试考试题及答案(必修二).doc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期中测试考试题及答案(必修二)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共12题)

1.元素周期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解析结构决定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 B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

2..U和U是铀的两种主要的同位素。U是制造原子弹和核反应堆的主要原料,曾经人们觉得U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就把它叫做贫铀。后来,美国人利用U制造了贫铀弹,它具有很强的穿甲能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U与U互为同位素

D.U与U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解析U的中子数为235-92=143,其核外电子数为92,故A、B错误;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U和U应互为同位素。

答案 C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

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

评卷人得分

【答案】解析吸热反应是生成物的能量总和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答案 A

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竞赛

4.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方式正确的是

( )。

A.化学能→电能

B.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热能→电能

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答案】答案 D

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竞赛

5.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 )。

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尚无定论

B.氢气的制备耗能很大,廉价制氢的技术尚未成熟

C.氢气分子的结构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D.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

【答案】答案 B

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竞赛

6.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H2O2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

B.NH3的结构式为

C.HCl的电子式为

D.H2O的比例模型为

【答案】解析H2O2分子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HCl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是H····;H2O 是V形结构,不是直线形结构。

答案 B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竞赛

7.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P):Al+He―→P+n,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

B.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n是一种电中性粒子

D.对于P有: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答案】解析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只有核反应中原子核中才发生变化,核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

定律;n代表中子,是电中性的粒子;P中,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5,故选A。

答案 A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竞赛

8.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

A.3和17B.1和8C.11和8D.7和12

【答案】解析选项A,Li和Cl能形成稳定的LiCl;选项B,H和O能形成稳定的H2O2;选项C,Na与O 能形成稳定的Na2O2;选项D,N与Mg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稳定化合物,形成的是稳定的Mg3N2。

答案 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竞赛

9.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答案】解析甲烧杯中铜片表面有H2产生(原电池),乙烧杯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不是原电池(置换反应);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原电池的原因使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

答案 C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竞赛

l【答案】答案 B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竞赛

11.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①甲单质比乙单质容易与H2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的简单阴离子反应生成乙的单质;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一般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

A.只有④B.只有⑤

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答案】解析非金属性指的是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般可用元素的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有少数例外)或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判断。由②可知甲单质的氧化性强于乙单质,一般可认为甲的非金属性比乙的强。

答案 C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竞赛

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铁棒上析出铜,而铁的质量不变,符合要求的原电池是

( )。

A.铁棒作负极,铜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

B.镁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

C.镁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FeCl3溶液

D.铁棒作负极,铜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H2SO4溶液

【答案】解析A中铁棒作负极,铁棒溶解,质量减小,铁棒上不会析出铜;同理,D中铁棒作负极,质量减小。B中铁棒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铁棒上析出Cu,但Fe的质量不变。C中发生反应2Fe3++Mg===2Fe2++Mg2+,铁棒上不会析出铜。

答案 B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竞赛二、多项选择(共4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管什么反应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可逆反应A(g) 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

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答案】答案BD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3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答案】解析A项中同周期的第ⅠA族和第ⅡA族的金属元素比较,第ⅠA族的元素比第ⅡA族的元素的金属性强,但不同周期的是无法比较的,如Ca的金属性比Na的金属性强;B项中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但由于氢键的存在,H2O的沸点是该族氢化物中最高的,稳定性也是最好的;C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依次增强;D项第3周期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是逐渐减小的,但在形成离子时Na+、Mg2+、Al3+比其原子少了一个电子层,而S2-、Cl-电子层并不变,仍是3层,所以同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

答案BC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

3.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2SO2+O22SO3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选择适宜的条件,SO2和O2就能全部转化为SO3

B.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完全停止了,即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达到化学平衡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在工业合成SO3时,要同时考虑反应速率和反应能达到的限度两方面的问题

【答案】解析A项,2SO2+O22SO3属于可逆反应,SO2和O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SO3;B项,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但反应并没有停止。

答案CD

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

4.右表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还原性大于Y的氢化物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以及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表判断出X、Y、Z、W 、R对应的元素为N、S、Br、P、Ar。S、P元素的单质为固态,单质溴为液态,A错;S2-有3个电子层,Br-有4个电子层,故B错;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故C正确;同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

答案CD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三、未分类(共1题)

1.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把试管放入盛有25 ℃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滴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与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答案】解析本题设计一个实验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中加入的镁与盐酸反应放热,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烧杯中应有Ca(OH)2固体析出,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

答案(1)镁片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有固体析出(2)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析出固体溶液变浑浊(3)Mg+2H+===Mg2++H2↑(4)<

四、填空题(共4题)

1.常温下由三种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X、Y、Z,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X分子中含共价键最多;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

(1)写出单质X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甲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丙中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含共价键最多的气态单质分子为N2,其结构式为N≡N;根据气态单质Y与单质X(N2)反应

生成共价化合物甲,且甲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推知Y为H2,甲为NH3,其电子式为:;根据气态单质Z与单质Y(H2)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乙,且乙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推知Z为Cl2,乙为HCl,进一步推知丙为NH4Cl,结构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1)N≡N(2) (3)离子键、共价键

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

2.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中,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8 min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答案】解析(1)分析图中从反应开始到第4 min时,A、B的物质的量变化为:A减少0.4 mol,B增加0.2 mol,可知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且反应为可逆反应(因为反应最终达到化学平衡),因此化学方程式为2AB。

(2)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5 mol·L-1·min-1。

(3)4 min时,反应尚未建立平衡,正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8 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v(逆)。

答案(1)2A B

(2)0.05 mol·L-1·min-1

(3)否=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竞赛

3.(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

(2)已知阴离子aX2-和阳离子b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a、b、n之间的关系为a=________;

(3)比较下列大小(填“>”或“<”)

A.原子半径:Cl______Na

B.酸性:H2CO3______H2SiO3

(4)某元素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量为,已知该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则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答案】解析(2)中,两种离子aX2-和b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说明有下式成立:a+2=b-n ,a=b-n-2。

(4)中,由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RH3,可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在氧化物中含氧量为,可求出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进而确定该元素为氮。

答案(1)O (2)b-n-2 (3)A.<B.>(4)氮

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

4.部分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该反应是FeCl3氧化金属铜,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2)将(1)中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必须是Cu作负极,选择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或碳棒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正极反应:2Fe3++2e-===2Fe2+;负极反应:Cu-2e-===Cu2+。

答案(1)2Fe3++Cu===2Fe2++Cu2+(2)如图所示正极反应:Fe3++e-===Fe2+(或2Fe3++2e-===2Fe2+) 负极反应:Cu-2e-===Cu2+

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及金属材料单元测试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一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272。该元素的质子数为()。(全国高考题) (A)111 (B)161 (C)272 (D)433 2.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 3.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A)一个黑点表示一个电子(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4.三种元素的微粒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则它们核内质子数(依次 用表示)的关系为()。 (A)(B) (C)(D)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6.下列微粒中与离子具有不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该微粒可能为()。 (A)(B)(C)(D) 7.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8.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上海市高考题) (A)136 (B)50 (C)86 (D)222 9.核内中子数为N的离子,质量数为A,则n 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上海市高考题) (A)(B) (C)(D)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11.(1)~(4)题是关于下面8种微粒的问题,请分别选答。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1)中子数相同的微粒是()。 (A)④⑦(B)①②③(C)①②(D)④⑥⑦ (2)关于这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⑥与⑦的相同(B)④与⑥的相同 (C)④与⑤的相同(D)前三项都不对

(完整)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湖北黄石二中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高存勇2010.12.23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p能级上仅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 A.RO-3B.RO-5C.RO2-4D.RO-4 2.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 3.基态原子的第5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肯定为 A.8个B.18个C.8~18个D.8~32个 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原子轨道电子均已填满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5.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1s22s22p5 B.1s22s22p43s2 C.1s22s22p63s23p63d44s2 D.1s22s22p63s23p63d34s2 6.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 A.V:3d34s2 B.Cr:3d44s2 C.Ar:3s23p6 D.Ni:3d84s2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走“8”字形 B.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基态铜原子有8个能级 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 8.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是11 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 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9.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 B.3p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D.原子核外M层上的s亚层和p亚层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10.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A.6 B.12 C.26 D.30 11.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a-4B.a-5C.a+3D.a+4 12.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B.R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3 C.R都是非金属元素 D.R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13.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 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4.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序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第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原子结构与性质

专题13.1 原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7届福建省华安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若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 X23P Y1,它违背了() A.能量守恒原理 B.洪特规则 C.能量最低原理 D.泡利不相容原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P原子3p能级上有3个轨道,3p能级上有3个电子,3个电子应该排在3个不同的轨道上,且自旋方向相同,若将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 x23p y1,它违背了洪特规则,故选B。 考点: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 2.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 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 【答案】D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应用 3.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B.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

【答案】B 考点: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相关知识 4.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5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ⅦA族p区 B.第三周期ⅦB族p区 C.第三周期ⅦA族s区 D.第四周期ⅢB族s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区的名称来自于按照构造原理最后通入电子的轨道名称,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5的元素是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ⅦA族p区,答案选A。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下列各项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B.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D.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A.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A正确;B.基态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当变为1s22s22p63p2时,电子发生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故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故C正确;D.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电子层数是5,最后一个电子排在P轨道,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是P区元素,故D错误。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6.肯定属于同族元素且性质相似的是()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必修

原子结构(必修) 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⑤ 质子数(Z )=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的电荷数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代原子学说,认为万物都是由间断的、 不可分的原子构成的。 模型 道尔顿(英) 汤姆生(英) 卢瑟福(英) 玻尔(丹麦) 海森伯 年代 1803年 1904年 1911年 1913年 1926年 依据 元素化合时 的质量比例关系 发现电子 ɑ粒子散射 氢原子光谱 近代科学实验 主要内容 原子是不可 再分的实心小球 葡萄干布丁式 核式模型 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 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 模型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存在问题 不能解释电子的存在 不能解释ɑ粒 子散射时的现 象 不能解释氢 原子光谱 二、原子的构成 1. 得 电 失 子 阳离子 X n+ (核外电子数= ) 离子 阴离子 X n- (核外电子数= ) 2. 原子、离子中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①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② 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③ 离子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④ 质子数(Z )=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 阳离子的电荷数 ⑥ 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核 原子A Z X 中子(A-Z 个,电中性,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 质子(Z 个,带正电,决定元素的种类) 核外电子(Z 个,带负点,核外电子排布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 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④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⑤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K层为倒数第三层时不能超过2个)。 (2)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如图乙所示) (3)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如图丙所示) M电子层 微粒符号(原子或离子) L电子层原子核 K电子层核电荷数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 1H 3.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符号K L M N O P Q 电子层能量的关系从低到高 电子层离核远近的关系由近到远 (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 4.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 (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图甲所示) 5.常见等电子粒子 (1)2电子粒子:H—、Li+、Be2+;H2、He (2)10电子粒子:分子Ne、HF、H20、NH3、CH4 ;阳离子Na+、Mg2+、Al3+、NH4+、H30+; 阴离子N3-、O2-、F-、OH-、NH2-。 (3)18电子粒子: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阳离子K、Ca ;阴离子P3—、S2—、Cl—、HS—、O22—。 (4)14电子粒子:Si、N2、CO、C2H2;16电子粒子:S、O2、C2H4、HCH0 。 6.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试卷及答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奉贤二模,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2-丁烯的结构式: C .乙酸的化学式:C 2H 4O 2 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2、(奉贤二模,3)3He 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以下关于3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比4He 少一个电子 B .比4He 少一个质子 C .与4He 的同分异构体 D .是4He 的同位素 3.(静安二模,1)在日本核电站附近检测到放射性原子131I 。关于131I 原子和127I 原子的 叙述错误的是 C A.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B.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C.它们相差4个质子 D.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4.(静安二模,2)下列氮原子结构的表述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正确且能表明同一电子 层电子能量有差异的是 C A . B. C.1s 22s 22p 3 D. 5.(静安二模,15)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由23Na 、35Cl 、37Cl 构成的11.7g 氯化 钠中,37Cl 的质量为 B A. 1.75g B. 1.85 g C.5.25 g D. 5.85g 6.(卢湾二模,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 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 .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 23P 3 D .羟基的电子式为: 7. (卢湾二模,3)下列各项说法或比较中正确的是 C A .氧化性:Ag + >Cu 2+ >Fe 3+ B .热稳定性:HF >H 2Se >H 2O C .酸性:CH 3COOH>H 2CO 3 >H 2SiO 3 D .离子半径:Cl ->S 2->Mg 2+ 8 (卢湾二模,6)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X 、W 、Y 、R 、Z 五种 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 .常温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一种是气态 B .Y 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大于Z 的阴离子的还原性 C .W 的氢化物比X 的氢化物稳定 D .Y 与W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前者弱 于后者 9. (卢湾二模,8)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B A .F 2和Br 2的沸点 B .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X W Y R Z

化学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 解析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 (1)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银与铜位于同一族,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区。 (2)[Mg(H2O)6]2+[(N5)2(H2O)4]2-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 N、O、Mg元素的前3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元素I1/kJ?mol-1I2/kJ?mol-1I3/kJ?mol-1 X737.71450.77732.7 Y1313.93388.35300.5 Z1402.32856.04578.1 ①X、Y、Z中为N元素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②从作用力类型看,Mg2+与H2O之间是________、N5与H2O之间是________。 ③N5-为平面正五边形,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科学家预测将来还会制出含N4-、N6- 表示,其中m代表等平面环状结构离子的盐,这一类离子中都存在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4-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 (3)AgN5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Ag+周围距离最近的Ag+有_______个。若晶体中紧邻的N5-与Ag+的平均距离为a nm,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gN5的密度可表示为 _____g?cm-3(用含a、N 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3d5 ds Z X最外层为2个电子,X为镁;N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

2014年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原子结构

2014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 【考纲解读】 【高考预测】《物质结构》可谓中学化学之灵魂,高考重现率几乎为100%,且常考常新,现将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有关考点试题分类如下: 一、以等电子微粒结构为基点考查常见微粒的性质 二、以原子构成为切入点考查同素异形体的性质 三、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为载体考查简单推理能力 四、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五、以分子结构与分子组成考查观察能力 六、借助微粒结构考查审题能力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 → 决定元素种类 原子核 → 质量数 1.原子A ZX 中子 → 决定同位素 电子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化学性质 核外电子 电子排布 → 电子层数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在各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里面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表示质子带正电,半弧表示电子层,半弧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Cl 原子: (2)原子组成表示式:A ZX ,其中X 为原子符号,A 为质量数,Z 为质子数,A-Z 为中子数。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图示。 3.构成原子或离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4)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5)原子的质量数≈该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量 (6)元素的质量数≈该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量 例1.(2013·上海化学·3)230Th 和232Th 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 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 232Th 转换成233U 是化学变化 D. 230Th 和232Th 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是具有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是具有 和 的一种原子 同一元素的不同 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元素、核素、同位素间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2.原子中各粒子的作用 ① 数决定元素种类,同种元素的不同 ,其 数相同 数不同, ② 数和 数共同决定了原子(核素)的种类 元素 同位素 核素 核素

高中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中子N (核素) 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三个基本关系 (1)数量关系: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决定 X) (A Z

三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 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一个氯原子的m(35Cl)=5.81×10-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 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诸量如35Cl为34.969,37Cl为36.966。 原子比较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质量 核素的质量数相等。如:35Cl为35,37Cl为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 Ar(Cl)=Ar(35Cl)×a% + Ar(37Cl)×b%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百分比 的乘积之和。

(完整版)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②③ 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 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B.S2-1s22s22p63s23p4 C.Na+1s22s22p6D.F 1s22s22p5 4.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ls22s22p63s23p1B.1s22s22p3C.1s22s2sp2D.1s22s22p63s23p4 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无关的是 A.焰色反应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D.夜空中的激光 6.某元素的电离能( 此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数是 A.ⅡA B.ⅢA C.ⅤA D.ⅣA 7.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A.Na<K<Rb B.N<P<As C.O <S <Cl D.Si <P <Cl 8.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Al D.还原性:Na>Mg>A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B.分子的种类由分子组成决定 C.32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D.178O和18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前者大 10.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11.超重元素存在原子序数为116号的同位素299 X,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预测正确的是 116 A.299 X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B.X是非金属元素 116 C.XO2是酸性氧化物D.X元素的化合价有+4和+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性质测试考卷含答案.pdf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 4.0分,共40分) 1.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能级,这种原子的质子数() A.只能是7 B.只能是15 C.是11或15 D.是11或13 2.下列关于一定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个原子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 B.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C.处在同一能级中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 D.处于同一能层上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不同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 B.某基态原子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可能为 C.电子构型为[Ar]3d104s2的元素是过渡金属元素 D.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2转变为1s22s12p3时,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4.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

A.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像 B.原子的吸收光谱 C.电子体积大小的图像 D.原子的发射光谱 5.在主族元素X、Y、Z中,X与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 半径,X与Z两原子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离子半径大于X的离子半径,则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大的是() A. X B. Y C. Z D.无法判断 6.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 确的是() A.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B.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 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 7.下列原子构成的单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且都产生H2的是() A.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B.外围电子构型为3s23p4的原子 C.电子排布图为的基态原子 D.处于激发态时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能为1s22s22p63s13p2 8.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全空”“半充满”“全充满”的时候

2020-2021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汇编

2020-2021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汇编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 (1)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银与铜位于同一族,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区。 (2)[Mg(H2O)6]2+[(N5)2(H2O)4]2-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 N、O、Mg元素的前3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元素I1/kJ?mol-1I2/kJ?mol-1I3/kJ?mol-1 X737.71450.77732.7 Y1313.93388.35300.5 Z1402.32856.04578.1 ①X、Y、Z中为N元素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②从作用力类型看,Mg2+与H2O之间是________、N5与H2O之间是________。 ③N5-为平面正五边形,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科学家预测将来还会制出含N4-、N6-等平面环状结构离子的盐,这一类离子中都存在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4-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 (3)AgN5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Ag+周围距离最近的Ag+有_______个。若晶体中紧邻的N5-与Ag+的平均距离为a nm,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gN5的密度可表示为 _____g?cm-3(用含a、N 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3d5 ds Z X最外层为2个电子,X为镁;N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 其失去第一个电子较难,I1较大,则Z为氮元素配位键氢键 sp254π 12 22 3 A 8.910 N a ? ?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α粒子的散射现象。图中O 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则能正确表示该实验中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的图是( ) 3.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B.氢原子的能量增大 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D.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4.下列氢原子的线系中波长最短波进行比较,其值最大的是 ( ) A.巴耳末系B.莱曼系C.帕邢系D.布喇开系 5.关于光谱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发光的霓虹灯属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的是明线光谱 B.白光通过某种温度较低的蒸气后将产生吸收光谱 C.撒上食盐的酒精灯火焰发出的光是明线光谱 D.炽热高压气体发光产生的是明线光谱 6.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A.观察时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D.氢原子发出的光互相干涉的结果 7.氢原子第三能级的能量为 ( ) A.-13.6eV B.-10.2eV C.-3.4eV D.-1.51eV 8.下列叙述中,符合玻尔氢原子的理论的是

1 2 3 4 5 ∞ ( ) A .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只能是不连续的 B .大量原子发光的光谱应该是包含一切频率的连续光谱 C .电子绕核做加速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 D .与地球附近的人造卫星相似,绕核运行,电子的轨道半径也要逐渐减小 9.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后,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 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 A .40.8 eV B .43.2 eV C .51.0 eV D .54.4 eV 10.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 =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ν1、ν2、ν3、ν4、ν5和ν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 大 , 则E 等 于 ( ) A .h (ν3-ν1) B .h (ν5+ν6) C .h ν3 D .h ν4 11.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用波长为600nm 的光照射时,可使稳定的氢原子电离 B .用光子能量为10.2eV 的光照射时,可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C .氢原子可能向外辐射出11eV 的光子 D .氢原子可能吸收能量为1.89eV 的光子 12.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如图所示,E 1是基态,E 2是亚稳态,E 3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波长为λ1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激发跃迁到E 3,然后自发跃迁到E 2,释放波长为λ2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 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 ) A .122 1λλλλ- B .2121λλλλ- C .2121λλλλ- D .2 11 2λλλλ-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③>①>② B.电负性:③>①>② C.阴离子半径:①>②>③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③>①>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元素的电负性大于O元素 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C.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 3.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4.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3p 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原子②最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6 的原子 ③其3p 能级为半充满的原子④正三价的阳离子结构与氖相同的原子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④①③ 5.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这四种元素可组成结构为Z+[Y–W≡X]–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与某种金属阳离子反应可得到血红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 C.该化合物中Y 不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

D.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 的强 6.砒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医生通常给砒霜中毒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氧化剂解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砷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B.砷化氢(AsH3)比NH3稳定 C.砷酸(H3AsO4)的酸性强于磷酸D.砷的+3价化合物的毒性强于+5价化合物 7.R为1~18号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R2O42-~RO42-,~R2O32-,~RO32-,下列叙述判断正确的是() A.当它可以形成~时,可以形成~ B.当它可以形成~时,可以形成~和~ C.当它可以形成~时,不可能形成~ D.当它形成~时,也可以形成~ 8.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与元素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9.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全充满状态的是() A.Cu+B.Fe3+C.Co3+D.Cr3+ 10.已知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d B.质子数c>d C.a+3=c-2D.原子半径X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含答案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 (1)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银与铜位于同一族,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区。 (2)[Mg(H2O)6]2+[(N5)2(H2O)4]2-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 N、O、Mg元素的前3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元素I1/kJ?mol-1I2/kJ?mol-1I3/kJ?mol-1 X737.71450.77732.7 Y1313.93388.35300.5 Z1402.32856.04578.1 ①X、Y、Z中为N元素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②从作用力类型看,Mg2+与H2O之间是________、N5与H2O之间是________。 ③N5-为平面正五边形,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科学家预测将来还会制出含N4-、N6-等平面环状结构离子的盐,这一类离子中都存在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4-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 (3)AgN5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Ag+周围距离最近的Ag+有_______个。若晶体中紧邻的N5-与Ag+的平均距离为a nm,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gN5的密度可表示为 _____g?cm-3(用含a、N 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3d5 ds Z X最外层为2个电子,X为镁;N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 其失去第一个电子较难,I1较大,则Z为氮元素配位键氢键 sp254π 12 22 3 A 8.910 N a ? ?

原子结构试题及答案

原子结构试题及答案 一、原子及其核外电子排布 1.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②“葡萄干布丁”模型③量子力学模型④道尔顿原子学说 ⑤核式模型 A.①③②⑤④B.④②③①⑤ C.④②⑤①③D.④⑤②①③ 2.下列微粒: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在所有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A.①②③B.仅有①C.①和③D.①和②3.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则: (1)此元素原子共有________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有________个电子层,________个能级,________个原子轨道。 (3)它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X、Y、Z、Q、T五种元素,X原子的M层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Y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 能级上只有1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试写出: (1)X的元素符号________,Y的元素符号________。 (2)Z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Q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T的电子排布 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的单质在Q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元素周期表及其结构 5.下列有关元素周期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系中ⅠA族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 B.元素周期系中每一周期元素的种类均相等 C.元素周期系的形成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D.每一周期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是1→8,周而复始 6.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23p4,则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第ⅣA族 B.第三周期第ⅣA族 C.第四周期第ⅡA族

2018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练习:06原子结构及元素(含答案)

原子结构及元素 一、选择题 1.【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最是6.94lg 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答案】D 2.【2018年湖北省随州市】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单质(I2)是由碘原子直接构成的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C.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D.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A 3.【2018年湖南省岳阳市】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癌症。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C.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D.硒原子的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4.【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答案】C 5.【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铈原子的中子数是58 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 D.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答案】C 6.【2018年安徽省】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7.【2018年广州市】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A 8.【2018年安徽省】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考点全归纳

原子结构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含义。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考点一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2.微粒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 深度思考 18□、4019□+、4020□2+、4120□(“□”内元素符号1.有5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4019□、40 未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________种。 答案 3 解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有19、18、20共3种,所以B正确。 2.(1)4822Ti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 (2)27Al3+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 (3)35Cl-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答案(1)22 26 22 48 (2)13 14 10 27 (3)17 18 18 35 题组一粒子中微粒关系的判断 1.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 .D3O + B .Li + C .O D - D .OH - 答案 D 2.现有bXn -和aYm +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 ( ) A .b -m -n B .b +m +n C .b -m +n D .b +m -n 答案 B 规避3个易失分点 (1)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阴、阳离子中;(2)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如1H ,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电子,如H +;(3)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 与OH -。 题组二 物质中某种微粒量的计算 3.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 个中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m ,则ω g R 原子完全转化为R2-时,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m -n -2ω·m mol B.ωm -n n mol C .ω(m -n -2m ) mol D .ω(m -n +2m ) mol 答案 D 解析 R 原子的质子数为(m -n),其核外电子数也为(m -n),所以R2-的核外电子数为(m -n +2),而ω g R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ωm mol ,所以形成的R2-含有的电子为ω m (m -n +2)mol , 故选D 。 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mX 分子,在a g Hm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a A +m (A -N +m)mol B.a A (A -N)mol C. a A +m (A -N)mol D.a A (A -N +m)mol 答案 A 解析 X 原子的质子数为(A -N),一个HmX 中所含的质子数为(A -N +m),HmX 的摩尔质量为(A +m)g·mol-1,所以a g Hm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 A +m (A -N +m)mol 。 求一定质量的某物质中微粒数的答题模板 物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来自质量数物质的量――――――――――――――→×一个分子或离子中含某粒子个数 指 定粒子的物质 的量――→×NA 粒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