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最值的求法(四)

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最值的求法(四)
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最值的求法(四)

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最值的求法

江苏省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陈大连

邮编 222345 电话

近年来高考与各地的模拟考试中悄然出现一种平时练习中不太常见的数学问题——求带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最大值或最小值,这种问题因条件与目标函数的不同其解法也往往不同.本文将给出一道典型小题的多种解法并对解法加以说明,以帮助读者能够迅速解决这种问题并增强解题的灵活性.

问题(2015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一模第 9题)已知实数,x y 满足221x xy y -+=,则

x y +的最大值为 .

解法1 令x y t +=,则y t x =-,将其代入条件得,22()()1x x t x t x --+-=,整理,得223310x tx t -+-=.令22(3)43(1)0t t ?=--?-≥,解得22t -≤≤.当2

2

2,1

x y x xy y +=??

-+=?即

1x y ==时右边的等号成立,所以t =x y +的最大值为2.

注 此解法对目标函数整体换元,然后将条件化为关于某个变元的一元二次方程,依据其判别式的非负性得到目标函数的最值,其中“可将条件化为关于某个变元的一元二次方程”是此解法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需要提醒的是在得到22t -≤≤时要注意检查等号成立的条件.

解法2 由221x xy y -+=配方,得2()31x y xy +-=,再由基本不等式,得

22()1313(

)2x y x y xy ++=+≤+,即22

()13()2

x y x y ++≤+,解得2()4x y +≤,即22x y -≤+≤,从而2x y +≤.当1x y ==时等号成立,所以x y +的最大值为2.

注 由于约束条件为二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考虑对其配方,但配方的途径有很多,上解法注意结合目标函数配方,并运用基本不等式,构造出一个关于目标函数式x y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出函数的最值,这种构造不等式求最值或范围是常见的思路. 解法3 由221x xy y -+=配方,得22

3()124

y x y -+=.

令cos sin 2y x y αα-==,

32y α=

,3

()cos 22

y x y αα-++

,即cos x y αα+=+ 2sin()26πα=+≤.易见当3

π

α=时等号成立,所以所求的最大值为2.

注 由于221x xy y -+=的左边是一个非负式子,可以配方成两个式子的平方和,为三角换元创造条件.

解法4 由解法3知等式条件可配方为22

3()124

y

x y -+

=.

令2y x s y t -==,则条件化为221s t +=

,目标函数x y s +=+.

由线性规划知识,当动直线s P +=与圆

221s t +=相切时P

1=,解得2P =±,其

中2是最大值,即x y +的最大值为2.

注 此解法通过换元将问题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借助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解,直观明了.

解法5 当0x =时21,1,1y y x y ==±+=±.

当0x ≠时,Q 2

2

1x xy y -+=,∴222

2

2222

()2()x y x xy y x y x xy y x xy y

++++==-+-+ 2

22222212()12(1)3311111()

y y

t t t t t t x x y y t t t t t t x x +?

+++-++====+-+-+-+-+,其中y t x =.易求2311t t t +-+的最大值为4(只需考虑0t >情形),即2()4x y +≤,从而2x y +≤.

综合,得所求的最大值为2.

注 上解法运用齐次化方法,将目标函数化为一元分式函数,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约束条件左边是齐次式(二次),而目标函数也是齐次式(一次),根据次数关系再将目标函数平方为2()x y +求其最大值.一般地,如果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均为齐次式,可考虑这种方法.

解法6 令,,x y s x y t +=??-=?则,

2,

2s t x s t y +?

=???-?=??

代入221x xy y -+=,得 22

()()12222

s t s t s t s t ++---?+=,化简,得223144s t +

=,它表示椭圆,显然s 的取值范围是[2,2]-,而s 就是x y +,所以x y +的最大值为2.

注 由于条件中含有xy 项,且2x 项与2y 项的系数相等,若我们作线性代换,

,

x y s x y t +=??

-=?则可以化去变元的混合乘积项,使等式条件只含有变元的平方项,这样我们就能看清等式条件所表示的图形特征,以便于从几何角度求解.

解法7 令x y p +=,,22p p x t y t =

+=-,则22()()()()12222

p p p p

t t t t +-+-+-=,化简,得2

2314p t +=,所以2

14

p

≤,从而24p ≤,22p -≤≤,可见x y +的最大值为2.

注 上解法用的是平均代换,通常当条件为两变元的和等于一常数,会考虑这种方法. 以上各解法能紧扣问题特点,都比较简捷,而下面的解法虽对此题不够简捷,却值得注意.

解法8 当,x y 中有一个为0时,由对称性,不妨0x =,则1y =±,此时1x y +=±. 当,x y 同号时,因求的是x y +的最大值,只须考虑0,0x y >>情形.此时令x y ρ+=,

22cos ,sin x y ραρα==,其中0ρ>.代入条件,得 24222cos cos sin ραραα-

24sin 1ρα+=,从而2ρ=

4

2

2422

22211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3cos sin αααααααα

=-++- 21143

31sin 214

4

α=

=--.

当,x y 异号时,由对称性,不妨0,0x y ><,此时令x y ρ+=,21

cos x ρα

=?

, 2

tan y ρα=-,0ρ>,代入条件,得2

2

224421tan tan 1cos cos αρρρααα

++=,从而2ρ= 2442

11tan tan cos cos αααα

++424

cos 1sin sin α

αα

=++1<. 综合三种情况,得2ρ≤,即2x y +≤,其中等号可取到,所以x y +的最大值为2.

注 若目标函数为22x y +,则易想到三角换元cos ,sin x y ραρα==,但若目标函数为x y +且,0x y >,也可考虑三角换元22cos ,sin x y ραρα==.若目标函数为22x y -,可考虑三角换元1

,tan cos x y ρ

ραα

==,但若目标函数为(,0)x y x y ->,则也可考虑令22

1

,sin cos x y ρ

ραα

==. 解法9 由2

2

1x xy y -+=

得y =

,所以32x y x +=±

).

由柯西不等式的二元形式ax by +≤

)≤

2=.

当1

())2

±=1x =时等号成立,所以x y +的最大值为2.

注 上解法用的是消元法,此解法看似平淡无奇,但使用的范围也较广,只要能依据等式条件将一个变元用另一个变元的代数式表示,都可考虑这一方法.另,使用柯西不等式的

这一步也可改为运用向量求解:令1)),2a b =±=r r ,据a b a b ?≤?r r r r ,同

解法10 设λ为待定的正常数,则2222()()x xy y x y x y x y y λλλ-+-+=-++-= 2

2

2

222222()333()()()(2)242424244

y y y y x y y x y y x y y λλλλλλλ

λλ++++-+--=-+--=-+--

22

22233()()2444

y x y λλλλλ+=-+---≥-.

当,2y y x λλ=???+=??即x y λ==时等号成立,此时221λλλλ-?+=,解得1λ=,从而有

222()11x xy y x y -+-+≥-=-,即1()1x y -+≥-,即2x y +≤,且等号能成立,所以x y

+的最大值为2.

注 此解法先引入待定的系数λ,然后依次对,x y 进行配方,当得到两个式子的平方和后便根据其非负性将构建的式子放缩,最后利用等号成立的条件及函数的约束条件确定待定系数的值,其中配方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主元配方法或拉格朗日配方法.这种解法是处理带等式(二元二次整式)约束条件的二元整式函数最值问题的较一般的方法.如果我们在解此类题问题时一时没有找到简单的方法,不妨试用这一方法.

以上10种解法思路各不相同,是解决带等式约束条件二元函数最值问题的常用方法,希抓住问题特点灵活运用.本题还有其它解法,读者可继续探究.

为帮助读者进一步熟悉此类问题的解法,下面备几道练习题供参考使用: 1.已知正实数,x y 满足223xy x y ++=,求x y +的最小值.

2.已知实数,x y 满足223xy x y ++=,求224x y +的最小值. 3.已知实数,x y 满足22231x xy y --=,求22x y +的最小值.

4.已知实数,x y 满足2

214

x

y -=,则232x xy -的最小值是 .

5.若实数,x y 满足22224444x xy y x y -++=,则2x y +的最大值为 . 6.已知正实数,x y 满足24

310x y x y

+

++=,则xy 的取值范围为 . 7.已知2(2)522=(+)(1-),0x y y y x,y >-,则2+x y 的最大值为 . 8.已知实数,x y 满足331x y -=,0,0x y >>,求22()()x y x y -+的取值范围.

练习答案:

1. 32 ;

2. 2;3

4.6+

5.

;6. 8[1,]3

7. 2;

8.4

(1,)3

.

练习解答(仅提供一种): 1. 由223xy x y ++=得3221x y x -=

+,所以32124

2121

x x x y x x x x ---++=+=+++

4121x x =-+

+143

(21)2212

x x =++-

+3322≥=,且等号能成立.所以x y +

的最小值是3

2

. 2.

由基本不等式得22

(2)2,22

x y x y x y +?≤+≤,所以322xy x y =++

22(2)2

x y +≤+,解得22(2)2x y +≥,即2242x y +≥,当2x y =且

223xy x y ++=即1

,12

x y ==等号成立,所以224x y +的最小值为2.

3. 令cos ,sin x r y r αα==,则222x y r +=,条件化为

22222cos 2cos sin 3sin 1r r r αααα--=,由此得2221

cos 2cos sin 3sin r αααα

=

--

=11

1cos21cos22cos2sin 21sin 2322ααααα=+-----

?

=≥

,其中等号能显然成立. 4.令1,tan 2cos x y αα==,则2cos x α=,2222344tan 124sin 32cos cos cos cos x xy αααααα

?-=-=-

22124sin 4(3sin )44881sin (9sin )8(3sin )6(3sin )3sin 3sin αααααααα--=====---+-+-+---

4

86[(3sin )]3sin αα--+

-6≥==+8

3sin 3sin αα

-=

-

即sin 3α=-时等号成立.

5.配方,得2

2

2

(2)4848x y x y xy ++-+=,2

2

(2)4(1)8x y xy ++-=,所以

2(2)8x y +≤

,所以2x y +≤1xy =且20x y +≥、22224444

x xy y x y -++=

即x y =

=

2x y +

的最大值为6.令xy t =,则t y x =

,代入条件,得24310t x x x x t

++?+=,整理,得24(1)10(23)0x x t t +-++=.其判别式41004(1)(23)0t t -++≥,解得813

t ≤≤.

当1x y ==时1t =;当42,3x y ==时8

3

t =.故xy 的取值范围为8[1,]3.

7.对条件配方,得22(2)4(1)9x y y -++=.令2,2(1)x y s y t -=+=,则有

1,2122

t t

y =

x s -=+-,22+x y s t =+-,问题化为在229

2=()s t t >+条件下求2p=s t +-的最大值.由线性规划知识知,在坐标系s o t --中当动直线2p=s t +-与圆弧2292=()s t t >+

切于点时p

最大,最大值为2. 8.3

3

1x y -=Q ,222

2

2

3322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xy y -+-+∴-+==--++ 22222x xy y x xy y ++=++221xy x xy y =+++21()1x

y

x x y y =+++2

1

11111t t t t t =+=+++++,其中x t y =.由条件知3

3

1x y =+,3333

11()1(1,)x y y y y +==+∈+∞,从而(1,)t ∈+∞, 1(2,)t t

+∈+∞,14

1(1,)131t t

+

∈++,即22()()x y x y -+的取值范围是4(1,)3.

函数极值的几种求法

函数极值的几种求法 ──针对高中生所学知识 摘要:函数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小学六年级的一元一次方程继而延伸到初中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初步介绍,再到高中的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最值、极值,以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学习,这些足以说明函数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极值作为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无论是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还是在实际生活运用中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了初高中常见的几种函数,通过函数极值的相关理论给出每种函数极值的求解方法。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导数;图像;极值 Abstract: Fun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First the learning of linear equation in six grade, secondly the preliminary introduction of linear functions and quadratic funct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n the monotonicity, the periodicity, the most value and the extreme value of function, finally the learning of the logarithmic function, exponential function and trigonometric function in high school. These are enough to show the important statue of the func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an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function, extreme value has an indispensable status whether in the calendar year test, or in daily life.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expound the methods of solving the extreme value of sever functions in middle school. Key words: function; monotonicity; derivative; image; extreme value “函数”一词最先是由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7世纪采用的,当时莱布尼茨用“函数”这一词来表示变量x的幂,也就是x的平方x的立方。之后莱布尼茨又将“函数”这一词用来表示曲线上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的长度、垂线的长度等与曲线上的点有关的变量[]1。就这样“函数”这词逐渐盛行。在中国,清代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善兰给出的定义是:

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问题已成为近年考研的重点,现对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法总结如下: 1.二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 (1) 二元函数的极值一定在驻点和不可导点取得。对于不可导点,难以判断是否是极值点;对于驻点可用极值的充分条件判定。 (2)二元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 设),(y x f z =在点),(00y x 处可微分且在点),(00y x 处有极值,则0),('00=y x f x ,0),('00=y x f y ,即),(00y x 是驻点。 (3) 二元函数取得极值的充分条件:设),(y x f z =在),(00y x 的某个领域内有连续上二阶偏导数,且=),('00y x f x 0),('00=y x f y ,令A y x f xx =),('00, B y x f xy =),('00,C y x f yy =),('00,则 当02<-AC B 且 A<0时,f ),(00y x 为极大值; 当02<-AC B 且A>0,f ),(00y x 为极小值; 02 >-AC B 时,),(00y x 不是极值点。 注意: 当B 2-AC = 0时,函数z = f (x , y )在点),(00y x 可能有极值,也可能没有极值,需另行讨论 例1 求函数z = x 3 + y 2 -2xy 的极值. 【分析】可能极值点是两个一阶偏导数为零的点,先求出一阶偏导,再令其为零确定极值点即可,然后用二阶偏导确定是极大值还是极小值,并求出相应的极值. 【解】先求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 y x x z 232 -=??, x y y z 22-=??. x x z 62 2 =??, 22 -=???y x z , 2 2 2 =??y z . 再求函数的驻点.令x z ??= 0,y z ??= 0,得方程组???=-=-. 022,0232x y y x 求得驻点(0,0)、),(3 2 32. 利用定理2对驻点进行讨论:

求二元函数极限地几种方法

精彩文档 1.二元函数极限概念分析 定义1 设函数f 在2D R ?上有定义,0P 是D 的聚点,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总存在某正数δ,使得00(;)P U P D δ∈时,都有 ()f P A ε-<, 则称f 在D 上当0P P →时,以A 为极限,记0 lim ()P P P D f P A →∈=. 上述极限又称为二重极限. 2.二元函数极限的求法 2.1 利用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命题 若函数(,)f x y 在点00(,)x y 处连续,则 0000(,)(,) lim (,)(,)x y x y f x y f x y →=. 例1 求2 (,)2f x y x xy =+ 在点(1,2)的极限. 解: 因为2 (,)2f x y x xy =+在点(1,2)处连续,所以 12 212 2lim (,) lim(2) 12125.x y x y f x y x xy →→→→=+=+??= 例2 求极限()()2 21,1,21 lim y x y x +→. 解: 因函数在()1,1点的邻域内连续,故可直接代入求极限,即 ()()221,1,21 lim y x y x +→=3 1.

精彩文档 2.2 利用恒等变形法 将二元函数进行恒等变形,例如分母或分子有理化等. 例3 求 00 x y →→ 解: 00 x y →→ 00 x y →→= 00 x y →→= 00 1. 4 x y →→==-例4 ()() 2 2 220,0,321 )31)(21(lim y x y x y x +-++→. 解: 原式()() ( ) ) () () ,0,02 211lim 231x y x y →+= ++ ()( 22 ,0,0lim x y →= + 11022 = +=.

目标函数的几种极值求解方法

目标函数极值求解的几种方法 题目:()() 2 22 1 122min -+-x x ,取初始点()() T x 3,11 =,分别用最速下降法, 牛顿法,共轭梯度法编程实现。 一维搜索法: 迭代下降算法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得到点()k x 后需要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方向()k d ,再从()k x 出发,沿方向()k d 在直线(或射线)上求目标函数的极小点,从而得到()k x 的后继点()1+k x ,重复以上做法,直至求得问题的解,这里所谓求目标函数在直线上的极小点,称为一维搜索。 一维搜索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试探法:采用这类方法,需要按某种方式找试探点,通过一系列的试探点来确定极小点。另一类是函数逼近法或插值法:这类方法是用某种较简单的曲线逼近本来的函数曲线,通过求逼近函数的极小点来估计目标函数的极小点。本文采用的是第一类试探法中的黄金分割法。原理书上有详细叙述,在这里介绍一下实现过程: ⑴ 置初始区间[11,b a ]及精度要求L>0,计算试探点1λ和1μ,计算函数值 ()1λf 和()1μf ,计算公式是:()1111382.0a b a -+=λ,()1111618.0a b a -+=μ。令 k=1。 ⑵ 若L a b k k <-则停止计算。否则,当()K f λ>()k f μ时,转步骤⑶;当 ()K f λ≤()k f μ时,转步骤⑷ 。 ⑶ 置k k a λ=+1,k k b b =+1,k k μλ=+1,()1111618.0++++-+=k k k k a b a μ,计算函数值 ()1+k f μ,转⑸。 ⑷ 置k k a a =+1,k k b μ=+1,k k μμ=+1,()1111382.0++++-+=k k k k a b a λ,计算函数值()1+k f λ,转⑸。 ⑸ 置k=k+1返回步骤 ⑵。 1. 最速下降法 实现原理描述:在求目标函数极小值问题时,总希望从一点出发,选择一个目

“图解法解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

“图解法解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 教学课例 昌平区第一中学 回春荣

“图解法解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教学课例 一、设计意图: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中,课堂上我们应是以“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深思,以“变”的方式诱导学生灵活善变,使整堂课有张有弛,真正突出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原则。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直线的方程的基础上,利用不等式和直线的方程有关知识展开的,它是对二元函数的深化和再认识、再理解,是直线、圆和不等式的综合运用,同时它又对理解下一章“圆锥曲线”的相关内容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这一部分内容起到了一个巩固旧知识,熟练方法,理解新知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图解法在解决函数求最值的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丰富的素材。教学上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识图、画图,学会解决有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最值问题的处理方法——图解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约束条件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目标函数为具有截距、斜率、距离等几何意义的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探究过程,提炼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以图定位,以算定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同时感受合作交流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教学内容:图解法解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 (二)、教学设计流程图:

(整理)二元函数极限的求法.

二元函数极限的求法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班,湖北,黄石,435002 1.引言 多元函数的极限在高等数学中非常重要,但由于多元函数的自变量多,因此对于判断其极限存在与否及其求法,比起一元函数的极限就显得比较困难.求极限和证明极限的方法很多,一般我们常用定义法,初等变形法,两边夹准则,阶的估计等.在这几种方法中,定义法是基础,但是比较繁琐,其他方法有的较易,有的较难,让人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我们有必要总结探讨出比较容易好的方法去求多元函数的极限.多元函数极限在现在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处,比如工程计算方面.从以上来看,研究归纳总结多元函数极限的求法问题是有意义和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二元函数极限的定义以及二元函数极限求解的几种方法,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2.二元函数极限的定义 定义1 设E 是2R 的一个子集,R 是实数集,f 是一个规律,如果对E 中的每一点(,)x y ,通过规律f ,在R 中有唯一的一个u 与此对应,则称f 是定义在E 上的一个二元函数,它在点(,)x y 的函数值是u ,并记此值为(,)f x y ,即(,)u f x y =. 有时,二元函数可以用空间的一块曲面表示出来,这为研究问题提供了直观想象.例如,二元函数222y x R x --=就是一个上半球面,球心在原点,半径为R ,此函数定义域为满足关系式222R y x ≤+的x ,y 全体,即 }|),{(222R y x y x D ≤+=.又如,xy Z =是马鞍面. 知道多元函数的定义之后,在我们求多元函数极限之前我们必须知道多

元函数极限的定义. 定义2 设E 是2R 的一个开集,A 是一个常数,二元函数()(,)f M f x y =在点()000,M x y E ∈附近有定义.如果0>?ε,0>?δ,当()00,r M M δ<<时,有()f M A ε-<,就称A 是二元函数在0M 点的极限.记为()0 lim M M f M A →=或 ()()0f M A M M →→. 定义的等价叙述 1 :设E 是2R 的一个开集,A 是一个常数,二元函数 ()(,)f M f x y =在点()000,M x y E ∈附近有定义.如果0>?ε,0>?δ,当()() 22 000x x y y δ< -+-<时,有(,)f x y A ε-<,就称A 是二元函数在0 M 点的极限。记为()0 lim M M f M A →=或()()0f M A M M →→. 定义的等价叙述2: 设E 是2R 的一个开集,A 是一个常数,二元函数 ()(,)f M f x y =在点()000,M x y E ∈附近有定义.如果0>?ε,0>?δ,当 000,0x x y y δδ<-<<-<且()()00,,x y x y ≠时, 有(,)f x y A ε-<,就称A 是二元函数在0M 点的极限.记为 ()0 l i m M M f M A →=或 ()()0f M A M M →→. 注:(1)和一元函数的情形一样,如果0 lim ()M M f M A →=,则当M 以任何 点列及任何方式趋于0M 时,()f M 的极限是A ;反之,M 以任何方式及任何点列趋于0M 时,()f M 的极限是A .但若M 在某一点列或沿某一曲线0M →时,()f M 的极限为A ,还不能肯定()f M 在0M 的极限是A . 二元函数的极限较之一元函数的极限而言,要复杂得多,特别是自变量的变化趋势,较之一元函数要复杂.

(整理)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第六节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会大量遇到求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 与一元函数的情形类似,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与极大值、极小值密切的联系. 下面我们以二元函数为例来讨论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内容分布图示 ★ 引例 ★ 二元函数极值的概念 例1-3 ★ 极值的必要条件 ★ 极值的充分条件 ★ 求二元函数极值的一般步骤 ★ 例4 ★ 例5 ★ 求最值的一般步骤 ★ 例6 ★ 例7 ★ 例8 ★ 例9 ★ 例10 ★ 例11 ★ 条件极值的概念 ★ 拉格郎日乘数法 ★ 例12 ★ 例 13 ★ 例 14 ★ 例 15 ★ 例 16 *数学建模举例 ★ 最小二乘法 ★ 线性规划问题 ★ 内容小结 ★ 课堂练习 ★ 习题6-6 ★ 返回 内容提要: 一、二元函数极值的概念 定义1 设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 对于该邻域内异于),(00y x 的任意一点),(y x , 如果 ),,(),(00y x f y x f < 则称函数在),(00y x 有极大值;如果 ),,(),(00y x f y x f > 则称函数在),(00y x 有极小值; 极大值、极小值统称为极值. 使函数取得极值的点称为极值点. 定理1 (必要条件) 设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具有偏导数, 且在点),(00y x 处有极值, 则它在该点的偏导数必然为零,即 .0),(,0),(0000==y x f y x f y x (6.1) 与一元函数的情形类似,对于多元函数,凡是能使一阶偏导数同时为零的点称为函数的驻点. 定理2 (充分条件) 设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的某邻域内有直到二阶的连续偏导

实验五 用matlab求二元函数的极值

实验五 用matlab 求二元函数的极值 1.计算二元函数的极值 对于二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根据二元函数极值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定义二元函数),(y x f z =. 步骤2.求解方程组0),(,0),(==y x f y x f y x ,得到驻点. 步骤3.对于每一个驻点),(00y x ,求出二阶偏导数 22222,,.z z z A B C x x y y ???===???? 步骤4. 对于每一个驻点),(00y x ,计算判别式2B AC -,如果02>-B AC ,则该驻点是 极值点,当0>A 为极小值, 0>clear; syms x y; >>z=x^4-8*x*y+2*y^2-3; >>diff(z,x) >>diff(z,y) 结果为 ans =4*x^3-8*y ans =-8*x+4*y

求二元函数极限的几种方法二元函数极限定理

1 / 15 1.二元函数极限概念分析 定义1 设函数f 在2D R ?上有定义,0P 是D 的聚点,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总存在某正数δ,使得00(;)P U P D δ∈时,都有 ()f P A ε-<, 则称f 在D 上当0P P →时,以A 为极限,记0 lim ()P P P D f P A →∈=. 上述极限又称为二重极限. 2.二元函数极限的求法 2.1 利用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命题 若函数(,)f x y 在点00(,)x y 处连续,则 0000(,)(,) lim (,)(,)x y x y f x y f x y →=. 例1 求2 (,)2f x y x xy =+ 在点(1,2)的极限. 解: 因为2 (,)2f x y x xy =+在点(1,2)处连续,所以 12 212 2lim (,) lim(2) 12125. x y x y f x y x xy →→→→=+=+??= 例2 求极限()()2 21,1,21 lim y x y x +→. 解: 因函数在()1,1点的邻域内连续,故可直接代入求极限,即 ()()221,1,21lim y x y x +→=31 .

2 / 15 2.2 利用恒等变形法 将二元函数进行恒等变形,例如分母或分子有理化等. 例3 求 00 x y →→ 解 : 00 x y →→ 00 x y →→= 0x y →→= 00 1. 4 x y →→==-例4 ()() 2 2 220,0,321 )31)(21(lim y x y x y x +-++→. 解 : 原式 ()() ( ) )() () ,0,02 211lim 231x y x y →= + ()( 22 ,0,0lim x y →= + 11022 = +=.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第十一讲 二元函数的极值 要求:理解多元函数极值的概念,会用充分条件判定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 问题提出:在实际问题中,往往会遇到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与一元函数相类似,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与极大值,极小值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以二元函数为例,来讨论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一.二元函数的极值 定义 设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对于该邻域内的所有 ),(),(00y x y x ≠,如果总有),(),(00y x f y x f <,则称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处有 极大值;如果总有),(),(00y x f y x f >,则称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有极小值. 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统称为极值,使函数取得极值的点称为极值点. 例1.函数xy z =在点)0,0(处不取得极值,因为在点)0,0(处的函数值为零,而在点 )0,0(的任一邻域内总有使函数值为正的点,也有使函数值为负的点. 例2.函数2 2 43y x z +=在点)0,0(处有极小值. 因为对任何),(y x 有0)0,0(),(=>f y x f . 从几何上看,点)0,0,0(是开口朝上的椭圆抛物面2 2 43y x z +=的顶点,曲面在点 )0,0,0(处有切平面0=z ,从而得到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 定理1(必要条件) 设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具有偏导数,且在点),(00y x 处有极值,则它在该点的偏导数必然为零,即0),(00=y x f x ,0),(00=y x f y . 几何解释 若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取得极值0z ,那么函数所表示的曲面在点),,(000z y x 处的切平面方程为 ))(,())(,(0000000y y y x f x x y x f z z y x -+-=- 是平行于xoy 坐标面的平面0z z =. 类似地有三元及三元以上函数的极值概念,对三元函数也有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 0),,(000=z y x f x ,0),,(000=z y x f y ,0),,(000=z y x f z

函数极限的求法和极限不存在的判断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二元函数极限的求法和极限不存在的判断 作者:唐新华 作者单位:山东政法学院 刊名: 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18)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吴赣昌高等数学 2006 2.马顺业数学分析研究 199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郭俊杰.GUO Jun-jie二元函数求极限的方法-衡水学院学报2006,8(1) 二元函数求极限是高数中的难点,现归纳了6种求二元函数极限的方法,分别为:直接证明、先估值后证明、利用二元函数的连续性、用无穷小量与有界变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的结论、用重要极限limx>0sinx/x=1、用两边夹定理. 2.期刊论文王润桃关于二元函数的极限-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15(5) 讨论了二次极限与二重极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重极限不存在的判定方法以及齐次有理分式函数的极限存在的判别法. 3.期刊论文闫彦宗关于二元函数分析性质的讨论-宜宾学院学报2003,6(6) 讨论了二元函数的重极限与累次极限、可微性与偏导数的存在性及函数的连续性、重积分与累次积分之间的关系. 4.期刊论文王海燕二元函数求极限的方法-考试周刊2007,""(37) 二元函数的极限是在一元函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本文通过部分例题的解析,以详细介绍二元函数极限的求法. 5.期刊论文王旭琴二重极限与累次极限的关系-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 本文分析了二元函数的二重极限及累次极限的定义,并且讨论和总结了这两种极限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6.期刊论文樊红云.张宏民.FAN Hong-yun.ZHANG Hong-min视一元函数为二元函数时的极限与连续-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本文讨论了视一元函数u=φ(x)为二元函数u=f(x,y)=φ(x)时的极限与连续. 7.期刊论文何鹏.俞文辉.雷敏剑二元函数连续、可偏导、可微等诸条件间关系的研究-南昌高专学报2005,20(6) 本文指出二元函数诸性质间的关系源于二元函数对极限的两种不同推广:二重极限和累次极限,并详细阐明了连续、偏导数存在、可微、偏导连续四者间的关系.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对偏导连续推出可微这一命题的条件作了减弱并予以证明. 8.期刊论文郭安学二元函数的极限-科学决策2008,""(11) 本文给出了二元函数的三种不同极限的概念,并讨论了三种极限的关系与差异. 9.期刊论文邹泽民.Zhou Zemin二元函数未定型极限问题的研究-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1) 给出二元函数基本未定型极限的洛泌达法则及三种具体的求极限的运算定理. 10.期刊论文齐小忠关于二元函数二阶混合偏导数的注记-许昌学院学报2004,23(2) 大多数数学分析教科书讨论二元函数的二阶混合偏导数f'xy(x,y)、f"(x,y)与求导次序有无关系时,都是在其连续的情况下得出与次序无关的结论的.本文给出了较弱的与求导次序无关的几个结论.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511890611.html,/Periodical_kjxx200918384.aspx 授权使用:中共汕尾市委党校(zgsw),授权号:6303e070-b0c9-4d3e-83e0-9dca0148959f 下载时间:2010年8月6日

二次函数求最值方法总结

二次函数求最值方法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XX 教育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性别 年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次课 共( )次课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二次函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目标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特点,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含有参数的二次函数最值求解。 课堂引入: 1) 由二次函数应用题最值求解问题引申至一般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阐述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 方法的重要性(初高中衔接、高中必修一重点学习内容)。 2) 当22x -≤≤时,求函数223y x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引导学生用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求解,为下面引出二次函数求最值方法总结做铺垫) 二次函数求最值方法总结: 一、设)0(2≠++=a c bx ax y ,当n x m ≤≤时,求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当0>a 时,它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数形结合可求得y 的最值: 1) 当n a b m ≤-≤2时,a b x 2-=时,y 取最小值:a b a c y 442min -=;y 的最大值在m x =或n x =处取到。 2) 若m a b <-2,二次函数在n x m ≤≤时的函数图像是递增的,则m x =时,y 取最小值;则n x =时,y 取最大值。 若n a b >- 2,二次函数在n x m ≤≤时的函数图像是递减的,则n x =时,y 取最小值;则m x =时,y 取最大值。

【变式训练】 变式1、当12x ≤≤时,求函数21y x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作出函数在所给范围的及其对称轴的草图,观察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由此得到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函数取到最值时相应自变量x 的值. 解:作出函数的图象.当1x =时,1max -=y ,当2x =时,5min -=y . 【例题解析】 例2、当1t x t ≤≤+时,求函数21522 y x x =--的最小值(其中t 为常数). 分析:由于x 所给的范围随着t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比较对称轴与其范围的相对位置. 解:函数21522 y x x =--的对称轴为1x =.画出其草图. (1) 当对称轴在所给范围左侧.即1t >时: 当x t =时,2min 1522y t t =--; (2) 当对称轴在所给范围之间.即1101t t t ≤≤+?≤≤时: 当1x =时,2min 1511322 y =?--=-; (3) 当对称轴在所给范围右侧.即110t t +

求函数极值的几种方法

求解函数极值的几种方法 1.1函数极值的定义法 说明:函数极值的定义,适用于任何函数极值的求解,但是在用起来时却比较的烦琐. 1.2导数方法 定理(充分条件)设函数()f x 在0x 处可导且0()0f x '=,如果x 取0x 的左侧的值时,()0f x '>,x 取0x 的右侧的值时,()0f x '<,那么()f x 在0x 处取得极大值,类似的我们可以给出取极小值的充分条件. 例1 求函数23()(1)f x x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解 23()(1)f x x x =- ()x -∞<<+∞, 3222()2(1)3(1)(1)(52)f x x x x x x x x '=-+-=--. 令 ()0f x '=,得到驻点为10x =,22 5 x = ,31x =.列表讨论如下: 表一:23()(1)f x x x =-单调性列表 说明:导数方法适用于函数()f x 在某处是可导的,但是如果函数()f x 在某处不可导,则就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求函数的极值了.用导数方法求极值的条件是:函数()f x 在某点0x 可导. 1.3 Lagrange 乘法数方法 对于问题: Min (,)z f x y = s.t (,)0x y =

如果**(,)x y 是该问题的极小值点,则存在一个数λ,使得 ****(,)(,)0x x f x y g x y λ+= ****(,)(,)0y y f x y g x y λ+= 利用这一性质求极值的方法称为Lagrange 乘法数 例2 在曲线3 1(0)y x x = >上求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点. 解 我们将约束等式的左端乘以一个常数加到目标函数中作为新的目标函 数2231 ()w x y y x λ=++- 然后,令此函数对x 的导数和对y 的导数分别为零,再与原等式约束合并得 43 320201x x y y x λλ?+=?? +=???=? 解得 x y ?=? ?= ?? 这是唯一可能取得最值的点 因此 x y ==为原问题的最小值点. 说明:Lagrange 乘法数方法对于秋多元函数是比较方便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x y 是该问题的极小值点则存在一个数λ,使得 ****(,)(,)0x x f x y g x y λ+= ****(,)(,)0y y f x y g x y λ+= 这相当于一个代换数,主要是要求偏导注意,这是高等代数的内容. 1.4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由极值存在条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可知,在定义域内求n 元函数()f p 的极值可按下述步骤进行:①求出驻点,即满足grad 0()0f p =的点0p ;②在0 p

求二元函数极限的几种方法

11 1.二元函数极限概念分析 定义1 设函数f 在2D R ?上有定义,0P 是D 的聚点,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总存在某正数δ,使得00(;)P U P D δ∈时,都有 ()f P A ε-<, 则称f 在D 上当0P P →时,以A 为极限,记0 lim ()P P P D f P A →∈=. 上述极限又称为二重极限. 2.二元函数极限的求法 利用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命题 若函数(,)f x y 在点00(,)x y 处连续,则 0000(,)(,) lim (,)(,)x y x y f x y f x y →=. 例1 求2 (,)2f x y x xy =+ 在点(1,2)的极限. 解: 因为2 (,)2f x y x xy =+在点(1,2)处连续,所以 12 212 2lim (,) lim(2) 12125.x y x y f x y x xy →→→→=+=+??= 例2 求极限()()2 21,1,21 lim y x y x +→. 解: 因函数在()1,1点的邻域内连续,故可直接代入求极限,即 ()()221,1,21lim y x y x +→=31 .

22 利用恒等变形法 将二元函数进行恒等变形,例如分母或分子有理化等. 例3 求 00 x y →→ 解: 00 x y →→ 00 x y →→= 00 x y →→= 00 1. 4 x y →→==-例4 ()() 2 2220,0,321 )31)(21(lim y x y x y x +-++→. 解: 原式()() ( )) () () ,0,02 211lim 231x y x y →+= + ()( 22 ,0,0lim x y →= + 11022 = +=.

求函数最值常用的方法及经典例题讲解

求函数最值常用的方法及经典例题讲解 知识点: 一、函数最大(小)值定义 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 (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 那么,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大值. 思考:依照函数最大值的定义,结出函数()y f x =的最小值的定义. 注意: ①函数最大(小)首先应该是某一个函数值,即存在0x I ∈,使得0()f x M =; ②函数最大(小)应该是所有函数值中最大(小)的,即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f x m ≤≥. 二、求函数最大(小)值常用的方法. 案例分析: 例1、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指出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并说明它能体现函数的什么特征? ①()3f x x =-+ ②()3 [1,2]f x x x =-+∈- ③2()21f x x x =++ ④2 ()21[2,2]f x x x x =++∈-

类型一、直接观察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如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等, 其值域可通过观察直接得到。 例 1、求函数 1 ,[1,2] y x x =∈ 的值域 A、单调递减,无最小值 B、单调递减,有最小值 B、单调递增,无最大值 D、单调递增,有最大值小试牛刀: 1、求函数 2 1 y x = - 在区间[2,6]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5522++=x x x f 类型二、反函数法(原函数的值域是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 例: 求函数3456x y x +=+值域。 实战训练场: 1) 求函数2 13-+= x x y 的值域; 2) 函数.11的值域是x x y +-= 类型三、倒数法 有时,直接看不出函数的值域时,把它倒过来之后,你会发现另一番境况 例1 、求函数 y = 的值域。 例2、求函数 的值域。

求多元函数极限的方法

求多元函数极限的方法 【摘要】对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初接触高等数学的同学而言,极限是一道很难过的关,因为那种“无限逼近”却又“无法达到”的抽象对于刚刚结束中学数学学习,习惯于具体图形分析、函数计算的同学来说,在思维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高等数学来讲,极限又是相当重要的基础,不管是函数连续性的验证,亦或是单侧导数的求解,极限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就相当于一条线惯于始终,所以说学好极限,是学好高等数学的一个起点。【1】 【关键词】多元函数;求极限多种方法;求极限常出现的错误 【引言】之前学过如连续、导数微分和积分等都要用极和秋极限的方法,例如:利用定义来求极限、用柯西收敛准则、利用两边夹定理等等。这些方法虽然简便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对 于一些特殊的极限题目很难解决,例如:设0a >,10a >,2 12(3) 3n n n n a a a a a a ++=+求lim n n a →∞的问题题目尽给出了第n 项和第n +1项的关系若用利用定义来求极限、用柯西收敛准则 1 ! lim ! n k n k n =→∞ ∑及求一些复合函数极限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一些特殊的求极限的方法,对某些用常 见方法不易求解的题目运用此方法可以容易地解出。【2】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通过利用极限的性质及相关概念和几个典型例题对常用求极限的方法进行解析,并列出容易出错的地方。 1 利用极限定义的思想观察函数的极限 例1、讨论当x → 12时函数y =21 x x +的极限。我们列出了当x →12 时某些函数值,考察 从列表可以看出,当x 趋向于2时,y 就趋向于0.7,即x →2 时,y =21 x x +的极限是0.75。 2、利用四则运算法则求极限 例2(1)求2 332 1 lim(4)x x x →-+ (2)221 lim 21 x x x →-+ 解(2)221lim 21x x x →-+=222 lim( 1)3lim(21)5 x x x x →→-=+ 3、利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及无穷小量的性质求极限 例3求0 1 lim sin x x x → 解因为0 lim x x →=0,且1sin 1x ≤即1sin x 有界,所以01lim sin x x x →=0

数学分析下——二元函数的极限课后习题.doc

第二节 二元函数的极限 1、试求下列极限(包括非正常极限): (1)(,)(0,0)lim x y x 2y 2x 2+y 2 ; (2)(,)(0,0)lim x y 1+x 2+y 2 x 2+y 2 ; (3)(,)(0,0)lim x y x 2+y 21+x 2+y 2 -1 ; (4)(,)(0,0)lim x y xy+1 x 4+y 4 ; (5)(,)(1,2)lim x y 12x-y ; (6)(,)(0,0) lim x y (x+y)sin 1 x 2+y 2 ; (7)(,)(0,0) lim x y sin(x 2+y 2)x 2+y 2 x 2+y 2 . 2、讨论下列函数在点(0,0)的重极限与累次极限: (1)f(x,y)=y 2x 2+y 2 ; (2)f(x,y)=(x+y)sin 1x sin 1 y ; (3)f(x,y)=x 2y 2x 2y 2+(x-y)2 ; (4)f(x,y)=x 3+y 3 x 2+y ; (5)f(x,y)=ysin 1x ; (6)f(x,y)=x 2y 2 x 3+y 3 ; (7)f(x,y)=e x -e y sinxy . 3、证明:若1 。 (a,b) lim (x,y )f(x,y)存在且等于A ;2。 y 在b 的某邻域内,有lim x a f(x,y)= (y) 则 y b lim a lim x f(x,y)=A. 4、试应用ε—δ定义证明 (x,y)(0,0)lim x 2y x 2+y 2 =0. 5、叙述并证明:二元函数极限的唯一性定理、局部有界性定理与局部保号性定理. 6、试写出下列类型极限的精确定义: (1) (x,y) ( ,) lim f(x,y)=A ; (2) (x,y) (0, ) lim f(x,y)=A. 7、试求下列极限: (1)(x,y)(,)lim x 2+y 2 x 4+y 4 ; (2)(x,y)(,) lim (x 2+y 2)e -(x+y); (3) (x,y) ( ,) lim (1+1 xy )xsiny ; (4) (x,y) ( ,0) lim 211+ x x y x . 8、试作一函数f(x,y)使当x + ,y + 时, (1)两个累次极限存在而重极限不存在; (2)两个累次极限不存在而重极限存在; (3)重极限与累次极限都不存在; (4)重极限与一个累次极限存在,另一个累次极限不存在. 9、证明定理16.5及其推论3.

求函数最值的方法归纳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以下方法: 1.函数单调性法 先确定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然后依据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这种利用函数单调性求最值的方法就是函数单调性法.这种求解方法在高考中是必考的,且多在解答题中的某一问中出现. 例1 设a >1,函数f (x )=log a x 在区间[a,2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 2,则a =________. 【思路】 先判断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单调性,再求出函数的最值,然后利用条件求得参数a 的值. 【解析】 ∵a >1,∴函数f (x )=log a x 在区间[a,2a ]上是增函数,∴函数在区间[a,2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log a 2a ,log a a =1.∴log a 2=1 2 ,a =4.故填4. 【讲评】 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的一步就是判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这一点处理好了,以下的问题就容易了.一般而言,对一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在闭区间[m ,n ]上的最值:若函数f (x )在[m ,n ]

上单调递增,则f(x)min=f(m),f(x)max=f(n);若函数f(x)在[m,n]上单调递减,则f(x)min=f(n),f(x)max=f(m);若函数f(x)在[m,n]上不单调,但在其分成的几个子区间上是单调的,则可以采用分段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处理.2.换元法 换元法是指通过引入一个或几个新的变量,来替换原来的某些变量(或代数式),以便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学习中,常常使用的换元法有两类,即代数换元和三角换元,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及题目形式去灵活选择换元的方法,以便将复杂的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简单函数的最值问题,从而求出原函数的最值.如可用三角代换解决形如a2+b2=1及部分根式函数形式的最值问题. 例2 (1)函数f(x)=x+21-x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方法一:设1-x=t(t≥0), ∴x=1-t2, ∴y=x+21-x=1-t2+2t

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求解方法

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求解方法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求解问题,其中包括无条件极值、条件极值的概念介绍,对多元函数条件极限值的几种求解方法的概括,其中包括了直接代入法,拉格朗日乘数法,柯西不等式等方法,其中拉格朗日乘数法还着重介绍了全微分和二阶偏导数即Hesse矩阵法等。介绍关于求解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方法目的是在解决相应的问题中时能得以借鉴,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柯西不等式

1前言 函数极值问题已广泛地出现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且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以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因此对函数极值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函数极值的求解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微积分学科的发展,为其做出了重大贡献。 微积分的创立,首先是为了处理十七世纪的一系列主要的科学问题。有四种主要类型的科学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移动的距离表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使瞬时变化率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第二类是,望远镜的光程设计使得求曲线的切线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第三类是,确定炮弹的最大射程以及求行星离开太阳的最远和最近距离等涉及的函数极大值、极小值问题也急待解决;第四类问题是求行星沿轨道运动的路程、行星矢径扫过的面积以及物体重心与引力等,又使面积、体积、曲线长、重心和引力等微积分基本问题的计算被重新研究。 同样在很多工程实际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天气预报来说吧,通过实验测得很多气象数据,那么我们怎么处理这些数据,或者说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些数据,才能达到预测结果最为准确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广义上的极值问题。还有就是经济学的投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国家搞什么高铁、高速公路的,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