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计算题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计算题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计算题

无机化学计算题

化学热力学:

1.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在高温下容易分解为低价氧化物。以氧化铜分解为氧化亚铜为例,估算反应分解的温度。该反应的自发性是焓驱动的还是熵驱动的?温度升高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如何?

解:4CuO===2Cu2O+O2

△r Hθm(298 K)=2△f Hθm(298 K,Cu2O)+△f Hθm(O2)-4△f Hθm(298 K,CuO)

=2×(-169)+0-4×(-157.3)=291.2 kJ·mol-1

△r Sθm(298 K)=2Sθm(298 K,Cu2O)+Sθm(298 K,O2)-4Sθm(298 K,CuO)

=2×93.3+205.138-4×42.7=220.94 J·mol-1·K-1

分解时:△r Gθm≤0 即△r Hθm(298 K) - T△r Sθm(298 K)≤0

∴T≥△r Hθm(298 K)/△r Sθm(298 K)=1318 K

在此反应中,△r Hθm(298 K)>0,△r Sθm(298 K)>0,故该反应的自发性是熵驱动的。温度升高,此反应更易朝着正反应方向进行。

2. 银器与硫化物反应表面变黑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1)设空气中H2S气和H2气“物质的量”都只达10-6 mol,问在常温下银和硫化氢能否反应生成氢气?温度达到多高,银器表面才不会因上述反应而变黑?

(2)如果考虑空气中的氧气加入反应,使反应改为2 Ag(s) + H2S(g) + 1/2O2(g)== Ag2S(s) + H2O(l),该反应是否比银单独和硫化氢反应放出氢气更容易发生?通过计算来回答。温度对该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如何?

附:298 K下Ag2S的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熵分别为-31.8 kJ·mol-1和146 J·mol-1·K-1

解:(1)2Ag(s) + H2S(g) == Ag2S(s) + H2(g)

298K时,△r H mθ=△f Hθm(Ag2S)- △f Hθm(H2S)

=-31.8-(-20.63) kJ·mol-1

=-11.17 kJ·mol-1

△r S mθ=130.684+146-205.79--2×42.55 J·K-1·mol-1

=-14.206 J·K-1·mol-1

△r G mθ=△r H mθ- T△r S mθ=-6.94 kJ·mol-1

△r G m=△r G mθ+ RT ln[(p(H2)/pθ)/(p(H2S)/pθ)]= △r G mθ=-6.94 kJ·mol-1

要使反应不发生,则△r G mθ≥0

T≥△r H mθ/△r S mθ=787 K

即温度高于787 K银器表面才不会因上述反应而变。

(2)2Ag(s) + H2S(g) + 1/2O2(g)== Ag2S(s) + H2O(l)

同理,298K时,△r H mθ=-285.83-31.8-(-20.63) kJ·mol-1

=-297 kJ·mol-1

△r S mθ=-177.55 J·K-1·mol-1

△r G mθ=△r H mθ- T△r S mθ=-244.1 kJ·mol-1

因为-244.1<<-6.94,所以该反应更易发生。

温度升高,反应的自发性降低。

当T≥△r H mθ/△r S mθ=1673 K时,反应正向不能自发反应。

3.计算氯化铵固体在试管内及斜制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内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

解:NH4Cl(s) ===NH3(g)+HCl(g)

△r H mθ(298 K)=[(-46.11)+ (-92.307)-(-314.43)]kJ·mol-1

= 176.01 kJ·mol-1>0

△r S mθ(298 K)=[(192.45)+ (186.908)-(94.6)]J·mol-1K-1

= 285 J·mol-1K-1>0

①若该分解反应使用两端开口的装置时,p(HCl)=p(NH3)= pθ,则J=1。

所以,△r G m=△r G mθ=0,而△r G mθ(T)≈△r H mθ(298 K) - T△r S mθ(298 K)

∴T≈△r H mθ(298 K)/△r S mθ ((298 K)

=176.01 kJ·mol-1/285 J·mol-1K-1

=618 K

②若该反应使用试管时

p(NH3)=p(HCl)=0.5pθ,此时△r G m=0

而△r G m=△r G mθ+RT’ln(0.5×0.5)

△r G mθ≈△r H mθ(298 K)-T’△r S mθ(298 K)

∴T’=△r H mθ(298 K)/[△r S mθ(298 K)-R ln(0.5×0.5)]

=176.01×103/(285-8.314ln0.25)

=594 K

4. 试用热力学原理说明用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铝制铝是否可行?

Al2O3CO Al CO2

已知: Δf G o / kJ? mol-1 -1582 -137.2-394.4

Δf H o / kJ? mol-1-1676 -110.5 -393.5

S o/ J? mol-1?K-150.9 197.6 28.3 213.6

解: Al2O3 + 3CO 2Al +3CO2

Δr G o = (-394.4) ×3 – 3 × (-137.2) – (-1582) =810.4(kJ? mol-1)

因Δr G o > 0, 故298K时不能用CO还原Al2O3.

Δr H o = (-393.5) × 3- (-110.5 × 3)- (-1676) = 827(kJ? mol-1)

Δr S o = (213.6 × 3 +28.3 × 2) – (197.6× 3 + 50.9) =53.7(J? mol-1?K-1)

Δr G o= Δr H o - TΔr S< 0时, 正向反应自发进行:

T > 827/0.0537 =15400(K)

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要大于15400K,理论上可行,但实践上温度很难达到15400K,所以用CO还原Al2O3是不可行的。

5. 为使Ag2O在常温下分解,真空泵需将氧的分压降至多大?

解:Ag2O(s)=2Ag(s)+1/2 O2 (g)

△r G m?(298)=-△f G m?(Ag2O)= 11.2 kJ·mol-1

△r G=△r G?+RT ln J=0

∴ln J=-△r G?/(RT)= (-11.2)/(8.315×10-3×298)= -4.52

J=0.01

J=[p(O2)/p?]1/2

p(O2)=0.01 kPa

化学平衡:

1. Na2SO4·10H2O的风化作用可用如下反应来表示:

Na2SO4·10H2O(s) Na2SO4(s)+10H2O(g)

问在298K(饱和水蒸气压为3.17 kPa)和空气相对湿度为60%时,Na2SO4·10H2O是否会风化?已知项目Na2SO4·10H2O Na2SO4H2O(g)

△f G m?/(kJ·mol-1) -3644 -1267 -228.6

解法1:△G?=-1267+10×(-228.6)-(-3644)=91 (kJ·mol-1)

K?=exp(-△r G m?/RT)=exp[(-91×103)/(8.315×298)]=1.1×10-16

设Na2SO4·10H2O产生的水蒸气压为p1,则

(p1/p?)10=K?=1.1×10-16p1=2.5 (kPa)

298K时空气的实际水的蒸汽压p2=3.17×60%=1.9 (kPa)

因p 2

2. .将SO 3固体置于一反应器内,加热使SO 3气化并令其分解,测得温度为900 K ,总压为p ?时,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为ρ=0.925 g/dm 3,求SO 3的(平衡)解离度α。

解: 2SO 3(g)2SO 2(g)+O 2(g)

始 n

平衡 n -2x 2x x n 总= n +x

∵pV =nRT ∴pM 平=ρ平RT

M 平=(0.925 g·L -1×8.315 KPa·L·K -1·moL -1×900 K)/100 KPa

=69.22g·moL -1

M 平=222SO SO O 22n x x x M M M n x n x n x

-+++++ 69.22(n +x )=80(n -2x )+64×2x +32x

得:x /n =0.1557

α=2x /n =31.15%

3. 实验指出,无水三氯化铝在热力学标准压力下的以下各温度时测定的密度为: T /oC 200 600 800

ρ/kg·L -1 6.8×10-3 2.65×10-3 1.51×10-3

A .求三氯化铝在200 oC 和800 oC 时的分子式。

B .求600 o

C 下的平衡物种。

C .求600 oC 下各物种的平衡分压。

D .求600 oC 的K c 和K p 。

解:(1)根据 pV =nRT = (m /M ) RT

ρ=m /V 推出 M =RTρ/p

因此:T 1=200 ℃ M 1=RT 1ρ1/p =8.314×473×6.8×10-3×103/100=267.41 g/mol T 2=800 ℃ M 2=RT 2ρ2/p =8.314×1073×1.51×10-3×103/100=134.7 g/mol

所以,三氧化铝在200 ℃时以Al 2Cl 6形式存在,在800 ℃以AlCl 3的形式存在。

(2)T=600 ℃时, M =RTρ/p =8.314×873×2.65×10-3×103÷100

=192.34 g/mol

所以600 ℃时,平衡物种为AlCl 3和Al 2Cl 6

(3)M 混合=267.41×x (Al 2Cl 6)+134.7×x (AlCl 3)

192.34267.41×(1- x (AlCl 3)) +134.7×x (AlCl 3)

x(AlCl3)=0.566 x(Al2Cl6)=0.434

p=p总x i

所以p(AlCl3)=56.6 KPa p(Al2Cl6) =43.4 KPa

(4)2AlCl3Al2Cl6

K p=[p(Al2Cl6)]/[p(AlCl3)]2

=43.4/(56.6)2

=0.0135 kPa-1

K p=K c(RT)∑v

0.0135 kPa-1=K c(8.314 kPa·L·mol-1·K-1×873 K)-1

K c=97.99 mol-1·L

酸碱平衡:

1. .在烧杯中盛有0.2 mol·L-120 mL乳酸(分子式HC3H5O3,常用符号HLac表示,酸常数为K a=1.4×10-4),向该烧杯中逐步加入0.20 mol·L-1 NaOH溶液,试计算:

(1)未加NaOH溶液前溶液的pH。

(2)加入10.0 mL NaOH后溶液的pH。

(3)加入20.0 mL NaOH后溶液的pH。

(4)加入30.0 mL NaOH后溶液的pH。

解:(1)未加NaOH溶液,烧杯中只是0.2 mol·L-1乳酸,它是一元弱酸。

因c/K a(HLac)=0.2/(1.4×10-4)=1429>500,采用最简式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分) 1.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可能的状态分布是(15),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3P). 2.写出N2的分子轨道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键级为(3),磁性为(抗磁性).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SO2C1F分子的对称点群为(B) (A)C2v (B) Cs (C) C2h (D) D2h 2.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D) (A) [V(H2O)6]2+ (B) [Nien3]2+ (C) [Co(CN)6]3+ (D) [V(H2O)6]3+ 3.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A) (A) H3O+ (B) NH4+ (C) PCl6- (D) BI4-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很不常见,说明可能的原因. 答: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为d8组态.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含有不等性占有的简并轨道(e)4(t2)4: ╫ ┼ ┼ t2 ╫ ╫ e 根据Jahn-Teller效应,体系是不稳定的,要发生畸变,以消除简并性.四面

体通常会完全转变为平面正方形. 2. 请解释原因: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答:He+中只有一个电子,没有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主量子数n决定,n相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因而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同.而在Ar+中,有多个电子存在;3s 轨道的电子与3p轨道的电子受到的屏蔽效应不同,即轨道的能量不仅和主量子数n有关,还和角量子数 l 有关.因此,3s与3p轨道的能量不同. 四.计算题(8分) 求算Li的第三电离能(用kJ·mol-1表示). 解:Li的第三电离能是指Li2+→Li3++e-过程所需能量.由于Li2+为单电子离子,电子构型为1s1,当n→∞时,电子已失去,此时电子能量最高为0,则Li的第三电离能为: E1s= -13.6eV×Z2/n2= -13.6eV×32/12= -122.4eV I3=0- E1s=122.4eV =122.4eV×1.602×10-19×10-3×6.02×1023 =11804 kJmol-1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计算题

无机化学计算题 化学热力学: 1.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在高温下容易分解为低价氧化物。以氧化铜分解为氧化亚铜为例,估算反应分解的温度。该反应的自发性是焓驱动的还是熵驱动的?温度升高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如何? 解:4CuO===2Cu2O+O2 △r Hθm(298 K)=2△f Hθm(298 K,Cu2O)+△f Hθm(O2)-4△f Hθm(298 K,CuO) =2×(-169)+0-4×(-157.3)=291.2 kJ·mol-1 △r Sθm(298 K)=2Sθm(298 K,Cu2O)+Sθm(298 K,O2)-4Sθm(298 K,CuO) =2×93.3+205.138-4×42.7=220.94 J·mol-1·K-1 分解时:△r Gθm≤0 即△r Hθm(298 K) - T△r Sθm(298 K)≤0 ∴T≥△r Hθm(298 K)/△r Sθm(298 K)=1318 K 在此反应中,△r Hθm(298 K)>0,△r Sθm(298 K)>0,故该反应的自发性是熵驱动的。温度升高,此反应更易朝着正反应方向进行。 2. 银器与硫化物反应表面变黑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1)设空气中H2S气和H2气“物质的量”都只达10-6 mol,问在常温下银和硫化氢能否反应生成氢气?温度达到多高,银器表面才不会因上述反应而变黑? (2)如果考虑空气中的氧气加入反应,使反应改为2 Ag(s) + H2S(g) + 1/2O2(g)== Ag2S(s) + H2O(l),该反应是否比银单独和硫化氢反应放出氢气更容易发生?通过计算来回答。温度对该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如何? 附:298 K下Ag2S的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熵分别为-31.8 kJ·mol-1和146 J·mol-1·K-1 解:(1)2Ag(s) + H2S(g) == Ag2S(s) + H2(g) 298K时,△r H mθ=△f Hθm(Ag2S)- △f Hθm(H2S) =-31.8-(-20.63) kJ·mol-1 =-11.17 kJ·mol-1 △r S mθ=130.684+146-205.79--2×42.55 J·K-1·mol-1 =-14.206 J·K-1·mol-1 △r G mθ=△r H mθ- T△r S mθ=-6.94 kJ·mol-1 △r G m=△r G mθ+ RT ln[(p(H2)/pθ)/(p(H2S)/pθ)]= △r G mθ=-6.94 kJ·mol-1 要使反应不发生,则△r G mθ≥0 T≥△r H mθ/△r S mθ=787 K 即温度高于787 K银器表面才不会因上述反应而变。

高三专题复习_无机化学推断题方法与常见的物质归纳(1)

无机推断题复习 一、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 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一)基本思路 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解题: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后得到正确结论时还要注意按题目要求规范书写,如要求写名称就不要写化学式。 (二)相关知识储备 解答无机推断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下面以“考纲”为核心,以教材出发,结合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对常考的热点知识作如下归纳: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2002年新初赛、决赛大纲,附国际大纲一级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说明: 1.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根据。国家队选手选拔的要求本基本要求不涉及。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上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初赛要求的描述化学知识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大纲一级水平为准,该大纲的二、三级知识均不要求记忆。 3.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描述化学知识原则上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二级知识水平为度,该大纲的三级知识均不要求掌握。 4.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作出调整,在2002年8月初通告。 初赛基本要求 1.有效数字的概念。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有效数字。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密度。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气体溶解度。 3.溶液浓度与固体溶解度及其计算。溶液配制(浓度的不同精确度要求对仪器的选择)。重结晶估量。过滤与洗涤操作、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溶剂(包括混合溶剂)与溶质的相似相溶规律。 4.容量分析的基本概念——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滴定曲线与突跃(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 为标准溶液的滴定基本反应与分析结果计算。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构造个、原理)。电离能和电负性。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主族与副族。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s、d、ds、p、f-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最高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主、副族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形态。过渡元素、铂系元素的概念。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电子式)。价层电子互斥模型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预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解释。共价键。 键和键。大键。共轭(离域)的一般概念。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8.配合物。配合物与配离子的基本概念。路易斯酸碱的概念。重要而常见的配离子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位体(水、羟基、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等)、螯合物。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剂及其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定性说明)。配合物空间结构和异构现象基

无机化学推断题做题方法

无机化学推断题做题方法 解题方法: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这是解无机推断题的根本方法。根据突破口的类型不同,解题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 1. 特征现象(1)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蓝色:CO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H2S、CH4、H2在空气中燃烧。焰色反应:Na元素解题方法: 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这是解无机推断题的根本方法。根据“突破口”的类型不同,解题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 1. 特征现象 (1)火焰颜色 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蓝色:CO在空气中燃烧。 淡蓝色:H2S、CH4、H2在空气中燃烧。 焰色反应:Na元素(黄色)、K元素(紫色)。【口诀:紫钾黄钠。紫钾可记为“指甲”】(2)有色溶液 含有的离子Fe2 Fe3 Cu2 MnO4 - 颜色浅绿 色 黄色蓝色紫红色 (3)有色固体

黑色:CuO FeO Fe Fe3O4Mn 红色:Cu、Cu2O、Fe2O3 红褐色:Fe(OH)3 白色:CaCO3、BaSO4、AgCl、BaSO3 (4)有色气体: 黄绿色:Cl2 红棕色:NO2 、Br2 (5)沉淀颜色:氯化银(白色)、溴化银(浅黄色)、碘化银(黄色)【颜色逐渐加深】氢氧化铜(蓝色絮状)磷酸银(黄色) ②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① ②

(3)Na2S2O3(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S2O32- 2H=S↓ SO2↑ 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①单质 ②化合物 (5)强烈双水解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①单质:Al ②化合物:Al2O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Na2O2反应 (8)2FeCl3+ H2S=2FeCl2+ S↓ +2HCl (9)电解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1、电子云就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 √)2、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与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 √)4、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 ×)5、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就是非极性分子:b a.H2O b.CO2 c.HCl d.NH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就是:b a.KCl b.HCl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2421359.html,l4 d.BF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就是:c a、 O2 b、 Pt, c、 SiO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2(g)+O2(g)=2H2O(1)Δr H mΘ= -572 kJ·mol-1 则H2O(l)的Δf H m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 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 a.Δr H m1Θ+Δr H m2Θ b.Δr H m1Θ-Δr H m2Θ c.Δr H m1Θ+2Δr H m2Θ d.Δr H m2Θ-Δr H m1Θ (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 H m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9)N的氢化物(NH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她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3:c a.分子量最小 b.取向力最强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 无机化学 15.1硼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素

第十五章 硼族元素 Chapter 15 The Boron Family Elements Boron (B) Aluminum (Al) Gallium (Ga) Indium (In) Thallium (Tl) Electron configuration :n s 2 n p 1 §15-1 硼及其化合物 Boron and its Compounds 一、General Properties 1.硼的化学性质与Si 有某些相似之处(对角线相似原则),通常硼呈现+3氧化态,负氧 化态的情况很少。硼与金属形成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nonstoichiometric compounds ),M 4B 、M 2B 、MB 、M 3B 4、MB 2、MB 6等。 (1) B 2O 3与SiO 2都是固态酸性氧化物,Al 2O 3是两性,CO 2是气态酸性; (2) H 3BO 3与H 4SiO 4都是很好的酸; (3) 多硼酸盐与多硅酸盐结构相似; (4) 硼烷、硅烷可形成多种可燃性气态物质,而AlH 3是固态。 2.在自然界中,硼以硼砂(borax ):Na 2B 4O 7·10H 2O ,四水硼砂(kernite ): Na 2B 4O 7·4H 2O ,天然硼酸 ( sassolite ):H 3BO 3存在。 3.硼在自然界中丰度之所以低,是因为Li He B 7 3421 0105+→ +n ,所以硼材料可作为核反 应堆的减速剂和生物防护。 二、The Simple Substance 1.Boron has several allotropic forms. 无定形硼为棕色粉末, The crystals of boron are black. 高熔沸点(m.p. 2300℃,b.p. 2550℃) 单质硼有多种复杂的晶体结构,其中最普通的一种是α - 菱形硼,其 基本结构单元为正二十面体的对称几何构型,然后由B 12的这种二十面体的布起来组成六方晶系的α - 菱形硼。 2.Properties (1) 硼和硅一样在常温下较惰性,仅与F 2反应。对于单质硼的同素异构形体而 言,结晶状单质硼较惰性,无定形硼则比较活泼,在高温下: (2)单质硼作还原剂: 3SiO 2 + 4B 强热 3Si + 2B 2O 3 2B + 6H 2O(g)赤热 2B(OH)3 + 3H 2↑ (3) 与氧化性的酸反应,生成H 3BO 3 (4) 在有氧化剂存在时,与碱反应: B 2S 3 B BCl 3B 2O 3 BN O 2S Cl 2 N 2 Fig 15.1 Icosahedral arrangement of B 12

无机化学推断题专题

无机化学推断题专题 无机化学推断题专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无机推断题既能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加以考查,因此此类题型应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最佳题型之一。 无机物的综合推断,可能是对溶液中的离子、气体的成分、固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推断,可以是框图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建议考生有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

高二化学竞赛无机化学复习检测

高二化学竞赛无机化学复习检测2 一、氧族元素 1.试用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下列各物种中的键、键级和磁性(顺磁性、逆磁性)和相对稳定 性。 (1)O2+(二氧基阳离子) (2)O2 (3)O2-(超氧离子) (4)O22-(过氧离子) (5)O3 22 答:油画放置久后会变黑,发暗,原因是油画中的白色颜料中含PbSO4,遇到空气中的H2S 会生成PbS造成的。 PbSO4+H2S=PbS(黑)+H2SO4 用H2O2处理又重新变白,是因为发生以下反应 PbS+H2O2=PbSO4+H2O2 3.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H+→ (1)H2S+ClO- 3 (2)Na2S2O3+I2→ (3)Na2S2O3+Cl2→ (4)H2O2+KMnO4+H+→ (5)KO2+H2O→ → (6)K2S2O8+Mn2++H++NO- 3 (7)H2SeO3+H2O2→ 答:3H2S+ClO3-=3S+Cl-+3H2O (1)2S2-+SO32-+6H+=3S+3H2O (2)2Na2S2O3+I2=Na2S4O6+2NaI (3)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4) 5H 2O 2+2MnO 4-+6H +=2Mn 2++5O 2+8H 2O (5) 2KO 2+2H 2O=2KOH+O 2+H 2O 2 (6) 5S 2O 82-+2Mn 2++8H 2O=10SO 42-+2MnO 4-+16H + (7) H 2SeO 3+H 2O 2=H 2SeO 4+H 2O 4.每升含12.41克Na 2S 2O 3·5 H 2O 的溶液35.00 cm 3,恰好使50.00 cm 3的I -3溶液退色, 求碘溶液的浓度? 解:I 3-+2S 2O 32-=S 4O 62-+3I - 1.75×10-2mol/L 5.下述反应在298K 时的△H θm 为284.5kJ ·mol -1 3O 22O 3 已知此反应平衡常数为10-54,试计算该反应的△G θm 和△S θ m 。 解:307.97kJ /mol, -78.76k - 6.利用电极电势解释在H 2O 2中加入少量Mn 2+,可以促进H 2O 2分解反应的原因。 答:θ ?+ 22 /Mn MnO = 1.23V H 2O 2作为氧化剂时θ ?O H O H 222/=1.776V H 2O 2能氧化Mn 2+ Mn 2+ + 2H 2O 2 == MnO 2 + 2H 2O H 2O 2作为还原剂θ?2 22/O H O = 0.68V 〈 1.23V H 2O 2能还原MnO 2 MnO 2 + 2H 2O 2 == Mn 2+ + O 2 + 2H 2O 总反应式为 2H 2O 2 O 2 ↑ + 2H 2O 二、碳族元素 1. 分别向0.20mol ·dm 3 -的Mg + 2和Ca + 2的溶液加入等体积的0.20 mol ·dm 3 -的Na 2CO 3 溶液,产生沉淀的情况如何,试讨论其规律性。 答:分别有Mg (OH )2和CaCO 3生成 2. CCl4不易发生水解,而SiCl4较易发生水解,其原因是什么? 答:C 为第二周期元素,只有2s ,2p 轨道可以成键,最大配位数为4,CCl4无空轨道可以 接受水的配位,因此不水解。 Si 为第三周期元素,形成SiCl 4后还有空的3d 轨道,d 轨道接受水分子中氧原子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而发生水解。 3. 计算当溶液的pH 分别等于4,8,12时,H 2CO 3,HCO - 3,CO - 23所占的百分数。 解:pH=4 MnO 2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药学院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N原子采取杂化。 2.原子轨道以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形对称而分布的共价键叫键。 3.BeCl2分子为型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0,=0)。 4.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G(增大,减小)。 5.具有ns2np1~6电子构型的是区元素,具有(n-1)d5ns2电子构型的是族元素。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是酸,是碱。 7.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 度。 8.298K时,Mg(OH)2的K sp为1.2×10-11;Ag2CrO4的K sp为9×10-12,则溶解度较大的是 者。 9.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 是。 10.将0.115g奎宁(M=329.12克/摩)溶解在1.36g樟脑中,其凝固点为442.6K(T f=452.8K,K f=39.70)则凝固点降低为,m 为。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用“√”符号表示。每小题1分,共 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系的是:( ) A.NO和CN— B.CO和N2 C.O2和NO D.NO和O2 2.第二主族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MCO3)中最稳定的是:( )

A.MgCO3 B.CaCO3 C.SrCO3 D.BaCO3 3.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 NO < NO— B.NO—< NO < NO+ C.NO< NO—< NO+ D.NO< NO+ < NO—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3,0,0,+1/2 B.3,2,3,1/2 C.2,1,0,-1/2 D.4,2,0,1/2 5.298K和101.3kPa下,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熵减少的是:( ) A.C(s)+ O2(g) = CO2(g) B.S(s)+ O2(g) = SO2(g) C.2Na(s)+ O2(g) = Na2O2(s) D.N2(g)+ O2(g) = 2NO(g) 6.已知NH3(g)的标准生成热,则反应N2(g)+3H2(g)=2NH3 (g)的热效应为(): A.-46.2; B.46.2 C.-92.4 D.92.4 7.a,b,c三个电子具有的量子数(n,l,m)为a:3,2,0;b:3,1,0;c:3,1,-1。 三个电子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 > b; C.a>b=>c; D. c> a>b; 8.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降低 D、凝固点降低 9.现有蔗糖(C12H22O11)、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则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aCl2

高中无机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Cl2, O2, S, N2, P, C, Si,H) 1. 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量)+Cl2===2ClF3 (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 Fe3O4O2+K===KO2 S+H2H2S 2S+C CS2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 Al2S3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N2+3H2催化剂 2NH3N2+3Mg Mg3N2N2+3Ca Ca3N2高温高压 N2+3Ba Ba3N2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N2+2Al2AlN P4+6H24PH3P+3Na Na3P 2P+3Zn Zn3P2 H2+2Li2LiH 2、还原性 S+O2SO2S+H2SO4(浓)3S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S+4H++6==6NO2↑+2H2O+-2 SO 4

高中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高中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绪论 一.是非题: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 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 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 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 二.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 A.希有气体 B:混合物 C.电子流或γ──射线 D.地球外的物质 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 A.碳元素 B.碳化合物 C.二者都对 D.二者都错 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 A.氨溶于水 B.蔗糖溶在水中 C.电解质溶液导电 D.照相底片感光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 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 E 2s > E 1s .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 不是简并轨道, 2p x ,2p y ,2p z 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二.选择题 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 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 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 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 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 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 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 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 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 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 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 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 A.2n2(n为主量子数); 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 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 D. n + 0.7规则 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2. 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5. 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 2O b.CO 2 c.HCl d.NH 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 4 d.BF 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 2 b. Pt, c. SiO 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 2(g)+O 2 (g)=2H 2 O(1) Δ r H m Θ= -572 kJ·mol-1 则H 2O(l)的Δ f H m 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 r H m1 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 r H m2 Θ,则反 应A=C的反应热Δ r H m3 Θ为:d a.Δ r H m1 Θ+Δ r H m2 Θ b.Δ r H m1 Θ-Δ r H m2 Θ c.Δ r H m1 Θ+2Δ r H m2 Θ d.Δ r H m2 Θ-Δ r H m1 Θ (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 f H m Θ= -565 kJ·mol-1,则反应H 2 (g)+F 2 (g)=2HF(g)的Δ r H m 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 4 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9)N的氢化物(NH 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 3 :c a.分子量最小 b.取向力最强

高中化学竞赛用书推荐

高中化学竞赛用书推荐 常规/高考类: 化学岛 用户名: 密码:woaihuaxuedao 以下是另一个公邮 icholand. 密码:huaxuedaogongyou 提供公共邮箱的目的还是方便大家交流,如果遇到超出流量限制的问题,可以直接把邮件转发出去。 尽管以前有XX的Gbaopan。。但是貌似很多人并不清楚密码。。 附上: 部分优秀资料帖索引 《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后雄老师主编);历年高考试题汇编(任何一种,最好有详细解析的,比如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中化学读本》(很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甲种本化学教材,最近有更新版本);《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龙门书局,施华、盛焕华主编)南师大化科院创办的《化学教与学》每年的十套高考模拟题题型新颖质量比较高,可作为江苏预赛的模拟卷,不少5月份预赛原题就出自本套模拟题。 初赛类: 比较经典的有《化学高考到竞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比较老);《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初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高中化学竞赛热点专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肖鹏飞、苏建祥、周泽宇主编,版本比较老,但编排体系不错);最新奥林匹克竞赛试题评析·高中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马宏佳主编,以历年真题详细解析为主,可作为课外指导);《最新竞赛试题选编及解析高中化学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化学竞赛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本,王祖浩、邓立新、施华等人编写,适合同步复习),还有一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奥林匹克竞赛同步教材·高中化学》(分高一、高二和综合卷,综合卷由严先生、吴先生、曹先生等参加编写,绝对经典),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AB教程、《金牌教程·高一/二化学》(邓立新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省化学夏令营使用的讲义是马宏佳主编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标准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简明扼要,但由于不同教授编写不同章节,参差不齐;春雨出版的《冲刺金牌·高中化学奥赛辅导》(任学宝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冲刺金牌·高中化学奥赛解题指导》(孙夕礼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赛前集训·高中化学竞赛专题辅导》(施华编著,体现他的竞赛培训思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新颖的包括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林肃浩主编的竞赛系列《高中化学竞赛实战演练》(高一、高二)、《高中化学竞赛解题方法》、《冲刺高中化学竞赛(省级预赛)》、《冲刺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高中化学竞赛解题方法》、《决战四月: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教程(通向金牌之路)》《金版奥赛化学教程》(高一、高二、·综合)都是近年来体系、选题新颖的竞赛资料,足见浙江省对化学竞赛的重视,端木非常推荐。南京教研室刘江田老师2010年5月份主编的《高中化学竞赛全解题库》(南京大学出版社)选择了近年来省级赛区真题和各地新颖的预赛题,解析详细,适合缺少老师指导的同学参考。 决赛类: 比较经典的有《高中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完全按照大学的思路);《金牌之路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以及配套解题指导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决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历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分析》(学苑出版社);《最新国际国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化解题题典》(吉林教育出版社),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专题讲座”,《高中化学奥赛一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2)

李生晓梦晓李飞刀制作双击可修改,再上传必究 再上传必究 2018级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 所有答案请作答到“答题卡”,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单选,1.5分/题,共计30分) 1、质量浓度为11.1g ·L -1的CaCl 2(M =111.0g ·L -1 )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 )100mmol ·L -1 (B )200mmol ·L -1 (C )300mmol ·L -1 (D )400mmol ·L -1 2、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 )。 (A )3,2,+1,+ 12 (B )3,1,0,-12 (C )3,1,-1,-12 (D )4,2,0,+1 2 3、HAC 的解离度和溶液pH 均减小,可向HAC 溶液中加入( ) (A ) NaOH (B ) HCl (C ) H 2O (D ) NaAc 4、下列电池中,电动势最大的是( ) (A )(-)Zn|Zn 2+(c ?)‖Cu 2+ (c ?)|Cu( +) (B )(-)Zn|Zn 2+(0.1 mol·L -1)‖Cu 2+ (c ?)|Cu( +) (C )(-)Zn|Zn 2+(c ?)‖Cu 2+(0.1 mol·L -1 )|Cu( +) (D )(-)Zn|Zn 2+(0.1 mol·L -1)‖ Cu 2+(0.1 mol·L -1 )| Cu( +) 5、下列物质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A )43NH NH +- (B )3H O OH +-- (C )244HSO SO --- (D )322625[Al(H O)][Al(H O)OH]++- 6、角量子数l=2的某一电子,其磁量子数m ( ) (A )只有一个数值 (B )可以是三个数值中的任一个 (C )可以是五个数值中的任一个(D )可以有无限多少数值 7、某元素的原子在基态时有6个电子处于n=3,l=2的能级上,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 ) (A )4 (B )5 (C )3 (D )2 8、下列各组量子数,不正确的是 ( ) (A )n=2,l=1,m=0,s=-1/2(B )n=3,l=0,m=1,s=1/2 (C )n=2,l=1,m=-1,s=1/2 (D )n=3,l=2,m=-2,s=-1/2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的效果是相同的 (B)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的效果是相反的 (C) 盐效应与同离子效应相比影响要大的多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欲配制pH = 6.50的缓冲溶液,用下列何种酸最好 ( ) (A) (CH 3)2AsO 2H (K a = 6.40×10-7) (B) ClCH 2COOH (K a = 1.40×10-3 ) (C) CH 3COOH (K a = 1.76×10-5) (D) HCOOH (K a = 1.77×10-4 ) 11、已知E θ(Cl 2/ Cl -)= +1.36V ,在下列电极反应中标准电极电势为+1.36V 的电极反应是: (A ) Cl 2+2e- = 2Cl - (B ) 2Cl - - 2e- = Cl 2 (C ) 1/2 Cl 2+e- = Cl - (D ) 都是 12、下列化合物中,氧呈现+2价氧化态的是 ( ) (A) Cl 2O 5 (B) BrO 2 (C) HClO 2 (D) F 2O 13、 电极电势与pH 无关的电对是 ( ) (A) H 2O 2/H 2O (B) IO 3-/I - (C) MnO 2/Mn 2+ (D) MnO 4-/MnO 42- 14、有关标准氢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标准氢电极是指将吸附纯氢气(分压101.325kPa )达饱和的镀铂黑的铂片浸在H +离子活度为1 mol·L -1 的酸溶液中组成的电极 (B) 温度指定为298K (C) 任何一个电极的电势绝对值均无法测得,电极电势是指定标准氢电极的电势为零而得到的相对电势 (D) 使用标准氢电极可以测定所有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 15、下列有关分步沉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度积小者一定先沉淀出来 (B ).沉淀时所需沉淀试剂浓度小者先沉淀出来 (C ).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沉淀出来 (D ).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 16、向饱和AgCl 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AgCl 的溶解度增大(B )AgCl 的溶解度、K sp 均不变 (C )AgCl 的K sp 增大(D )AgCl 溶解度增大 17、将红细胞置于体积比1:2的生理盐水和50g/L 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溶液中,红细胞将( ) (A )皱缩 (B ) 膨胀 (C )不受影响 (D )无法判断 18、外加直流电场于胶体溶液时,向某一电极方向运动的只是( ) (A ) 胶核 (B ) 紧密层 (C )胶团 (D ) 胶粒 19、化合物[Co(NH 3)4Cl 2]Br 的名称是( ) (A )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Ⅱ) (B )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Ⅲ) (C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Ⅱ) (D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20、下列原子轨道沿x 键轴重叠时,能形成σ键的是( ) (A )p x -p x (B )p y -p y (C )p x -p z (D )s-d z 2 二、 判断题 (2分/题,共计20分) 1、把红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会发生溶血现象。 2、当一种氧化剂与几种还原剂反应时,通常优先与较强的还原剂反应。 3、在配位个体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等于配体的数目。 4、电池电动势E>0时,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 5、在一定温度下,向含有大量AgI 固体的溶液中假如适量水时,AgI 的标准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均不发生变化。 6、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不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 7、电子通过晶体时能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它具有波动性。 8、若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力相等,则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9、只有电子才有波粒二象性。 10、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大于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的成键能力。 三、名词解释 (2分/题,共计20分) 1、semipermeable membrane 2、primary battery 3、hypertonic solution 4、wave function 5、covalent bond 6、reducting agent 7、coordination compound 8、inorganic chemistry 9、osmotic pressure 10、dispersed system 四、 问答题(10分/题,共计30分) 1、写出K 、Cr 和S 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2、将相同体积的0.008mol·L -1 AgNO 3溶液与0.006mol·L -1 KBr 溶液混合,制备AgBr 溶胶,该胶团的结构式是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