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知识讲解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知识讲解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知识讲解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

2014-10-21 00:00 来源:丁香园点击次数: 3476 关键词:抗体结

抗体,也叫免疫球蛋白 (Ig),是一种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糖蛋白,而抗原是在易感染动物体内引发抗体产生的物质。在体内,抗体是由于外源性分子的侵袭而产生的。抗体以一个或者多个Y 字形单体存在,每个 Y 字形单体由 4 条多肽链组成,包含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轻链和重链是根据它们的分子量大小来命名的。Y 字形结构的顶端是可变区,为抗原结合部位。

任何一个抗体的轻链都可以分为κ或λ型(基于小分子多肽结构上的差异),每一个抗体的重链则决定了它的类或型。

抗体结构

重链

哺乳动物 Ig 的重链一共有五种,分别用希腊字母α、δ、ε、γ和μ 来命名,相对应组成的抗体就称为 IgA、IgD、IgE、IgG 和 IgM 五种抗体。不同的重链在大小和组成上有所区别,α和

γ包含大约 450 个氨基酸,而μ 和ε则有大约 550 个氨基酸。

每个重链有两个区:恒定区和可变区。所有同一型的抗体其恒定区都是相同的,不同型的抗体之间则存在差异。重链γ、α和δ的恒定区的组成为 3 个前后串联的 Ig 结构域,并有一个铰链区增加它的灵活性;重链μ 和ε的恒定区则由 4 个 Ig 结构域组成。不同 B 细胞产生的抗体其重链的可变区不同,但同一种 B 细胞或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其可变区则是相同的,每一个重链的可变区都是大约 110 个氨基酸长度,并组成一个单独的 Ig 结构域。

轻链

哺乳动物只有两种轻链:λ型和κ型,每条轻链有两个前后相连的结构域:一个恒定区和一个可变区。轻链的长度大约为 211~217 个氨基酸, 每个抗体包含的两条轻链总是相同的,对哺乳动物来说每一个抗体中的轻链只有一个型:κ或λ型。在一些低等的脊椎动物中,像软骨鱼类(软骨鱼)和硬骨鱼类体内也会发现其他型的轻链如ι(iota) 型。

Fab和Fc段

Fc 段可以直接结合酶或荧光染料来标记抗体,是在 ELISA 过程中抗体铆钉在板上的部位,也是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中识别并结合二抗的部位。抗体可以被蛋白水解酶如木瓜蛋白酶水解成 2 个 F(ab) 段和一个 Fc 段,或者被胃蛋白酶从铰链区断开,水解成一个

F(ab)2 段和一个 Fc 段。IgG 抗体片段有时是非常有用的,由于缺少 Fc 段,F(ab) 段即不会和抗原发生沉淀,也不会在活体研究中被免疫细胞捕获。因为分子片段较小,且缺乏交联功能(由于 Fc 段的缺失),Fab 段通常用于功能性研究中的放射性标记,Fc 段则主要用做组化染色中的阻断剂。

抗体同型:

抗原、抗体基本概念

一、抗原、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的关系 (一)抗原(Antigen)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能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物质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抗原性(Antigenicity)。 (二)抗体 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在体液中出现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反应的球蛋白,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含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称免疫血清。 (三)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抗原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外因,决定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机体与抗原物质的斗争过程中为加速循环和排除抗原而产生的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物质,是机体排除异体物质的保护性反应。没有抗原的刺激,机体不能产生抗体;没有抗原物质,也无法检测抗体的存在;利用抗体可以检测抗原物质。 二、抗原的性质及种类 (一)抗原的性质 1.异种异体物质机体能对进入体内的异种、异体的大分子物质产生抗体,该物质与机体的种类关系愈远,其抗原性就愈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也更强。例如鸭血清蛋白对鸡的免疫原性较弱,而对家兔则能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 同种异体物质也可具有抗原性,同种不同个体之间,同一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其抗原性也有差异,例如人的红细胞有ABO血型抗原及Rh型抗原。人类白细胞和其它组织的细胞膜上也具有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抗原物质(Man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自身抗原:机体对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但在某些条件下,使机体某种物质、细胞或组织成分具有抗原性时,也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此具有抗原性的自身物质称自身抗原(Autoantigen),所产生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Autoantibody)。如自身组织变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引起化学组成的分子排列和构型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例如服用安替比林、匹拉米洞等药所致白细胞减少,就是由于所服用药物改变了白细胞的一部分表面化学结构,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白细胞抗体(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症。在外伤、感染和炎症时,可能使隐蔽性抗原如精子、甲状腺球蛋白等释放,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并非异物都是抗原,例如砂尘和一些非生物性高分子聚合物,仅能激发细胞吞噬反应而不能使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2.大分子胶体凡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分子愈大,抗原性愈强(如细菌、蛋白质)。一般认为抗原分子量愈大,其表面积相应较大,接触免疫细胞机会增多,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不易排除,因而对机体刺激作用也强。一般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其分子量常在10000以上。对于蛋白质组成的抗原,其分子量小于5000~10000免疫原性很弱或完全没有。但某些低分子量多肽、如胰岛素(分子量5734),升血糖激素(分子量3800),血管紧张素(分子量1031),对某些实验动物还是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分子量小的物质团聚成的多聚体或吸附于其它胶体(载体)表面,形成大分子表面结构时,如和蛋白质结合,即具有大分子胶体特性,可使小分子物质获得或增强抗原性,如细菌的多糖成分、青霉素等化学药物。 3.抗原的特异性各种抗原物质的化学组成虽然很复杂,但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与抗体反应相结合的化学组成,仅仅是抗原物质表面的一些具有活性的化学基因-化学结构及空间构型,称为抗原物质决定簇(基)(Antigenic determinant)。各种抗原物质各有其特异的抗原决定簇,但不同的抗原物质常含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称为类属抗原。在分类上相近的种类之间的同一类蛋白质抗原,可表现出类属抗原关系。多种物质结构的相似性,决定这些物质抗原上的类属关系,而分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各种物质的抗原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是临床诊断、预防、治疗的基础。各种特异诊断抗体的制备依靠特异性抗原物质的获得;在不易获得特异性抗原的条件下,可利用类属抗原代替。但在鉴别抗原时,应注意区分类属抗原,以免误诊。 一般认为,环状构型要比直线排列的分子免疫原性强,聚合状态的比单体强。具有大分子量的异物,无论具有何种构型,基本上具有免疫原性。但明胶和核酸免疫原性很弱或无。 免疫原的抗原决定簇是否暴露,抗原决定簇之间的距离是否适当,对于免疫原性强弱亦有很大影响。凡暴露的抗原决定簇的数目多,间距大,免疫原性也就较强。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称为抗原的结合价。简单的半抗原一般只能与一个抗体分子结合,是单价抗原。根据抗原分子大小推算,有100个氨基酸的多肽,约有14~20个不重叠的抗原决定簇,即有14~20个抗原结合价。 (二)抗原的种类

对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分析

对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分析 一、认知结构的含义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他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提出:当学习者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时候,意义学习就发生了。这一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影响,这一观点已被众多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所接受。那么什么是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的效果都会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特征的影响。 二、认知结构变量 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奥苏贝尔发现在认知结构中有三方面的特性对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为直接的影响。由于这三方面的特性因人而异,所以奥苏贝尔就把学习者认知结构的这三方面特性称为三个认知结构变量。 第一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即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必须在包容范围、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认知同化理论的要求。 第二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新旧观念之间的区别愈清楚,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 第三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稳固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是否稳定、牢固。原有观念愈稳固,也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 所谓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就是要确定学习者认知结构的上述三方面的特性。 而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可利用性”。对于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新观念)来说,有可能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通常有以三种关系: 1.类属关系

抗体的基本结构(精制甲类)

免疫球蛋白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1. 轻链和重链 2. 可变区和恒定区 3. 功能区 4. J链和分泌成分 5. 单体、双体和五聚体 6. 酶解片段 5.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 1. 特异性结合抗原 2. 活化补体 3. 结合Fc受体 4. 通过胎盘 6.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1. 同种型 2. 同种异型 3. 独特型 7.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超家族 1.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 2.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特点 8.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 IgG 2. IgA 3. IgM 4. IgD 5. IgE 9.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抗体多样性 1. Ig重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2. Ig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3. 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

10. 药理作用 11. 药品说明书 1. 适应症 2. 用量用法 12. 相关文献 具有抗体活性的血清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又称为抗体。是由机体的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分裂而成的一组特殊球蛋白。人和动物的免疫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极不均一,其组成、结构、大小、电荷、生物学活性等都有很大差异,约占机体全部血清蛋白的20~25%。目前已在人、小鼠等血清中先后分纯得到5类免疫球蛋白,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E(IgE)。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Porter等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单体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Ig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命名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 图2-3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轻链和重链

砖混结构知识图文解析

砖混结构知识图文解析 一、房屋震害地基基础不牢,结构强度不足,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差是农村房屋遭受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施工粗糙,建筑质量差都可能加重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内外墙只留直槎,无拉结;墙位不正,墙体歪斜;箍筋间距太大;工程接缝处理不当等。 2、包心柱,带刀灰、立砖立砌空斗承重墙等都是错误落后的施工方法。 二、选址和地基 1、选择地势较开阔平坦,土质坚硬的地方建房,避开河湖、池塘岸边和不稳定山坡。 2、根据场地条件修筑不同类型地基基础,所用材料应达到:砖≥MU7.5,混凝土强度≥C10,砂浆强度≥M5,毛石为坚硬块状。 三合土,顾名思义,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于没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点年代,所以,说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对的。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在有泥土地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炉渣。经夯实,可增加其密实度,而且粘土颗粒表面的少量流行性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石灰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的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将粘土颗粒胶结起来,提高了粘土的强度和耐水性。 水泥、沙或幼石粉、小石(大多用10、20公分) 主要比例有:1(水泥):1(沙或幼石粉):2(小石)-此比例力度最 强, 1:2:4 ,1:3:6 当然还有更多,那些是专业配制了。 3. 用置换法、加密法、设置地基圈梁等方法处理软弱、松散地基土。三、不同结构房屋的抗震措施(一)砖混结构房屋 1. 平立面布局合理 (1)房屋高度和宽度之比不应大于表1所列。 (2)横墙间距不应大于表2年列。 2. 承重墙(1)砖的强度不小于MU7.5。(2)砂浆配比正确,其强度宜高于M5,详见表3。 (3)砌砖要讲究章法,不能留直缝,墙体平直而没有歪斜。 3. 设置圈梁烈度6度和7度可隔层设置,超过7度必须层层设置圈梁,可视情况选择以下三种类型之一: (1)钢筋混凝土圈梁,即在同一楼层面高度,沿纵横墙浇注一个闭合的钢筋混凝土梁。其配筋要求见表4。*基础圈梁纵筋不小于4φ12(2)配筋砖带圈梁,在靠近楼板面附近,于所有纵横墙上面敷设2φ12的钢筋,满铺砂浆,再砌两皮砖,又再敷设2φ12钢筋,满铺砂浆,然后继续向上砌筑。 4. 构造柱的设置 在施工时,于纵横墙交汇处预留缺口,浇注钢筋混凝土柱。 5. 5. 屋盖和楼盖与墙体连结牢固措施: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要求楼板伸进纵横墙的长度不小于120毫米。 6. 门窗应设置过梁 7. 突出屋顶的装饰物与顶圈梁要有牢固的连结 注:4φ10表示要用4根直径为10毫米的钢筋,其余类推。(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

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认知结构解析

“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认知结构解析2006-01-02 23:33, 田俊华、李艺, 7175 字, 1/1445, 原创 | 引用本文将“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目标描述为:内化为一个“结构”,外显为若干“层次/亚层”;并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程序设计”课程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认知结构,而不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多少语法知识与编程技巧,进一步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根据这一认识对高中“程序设计”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中,“程序设计”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其存在性和价值,引发过许多争论,而因其单调的逻辑形式等原因,素来被认为是难教、难学的典型代表,许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承担(实践)者和研究者,都曾经对它产生过困惑。从最初以极大的热情在中小学开设BASIC语言教学,到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中将“程序设计”作为“选学模块”,再到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作为“基本模块”但有条件地“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的发展历程看,大家对“程序设计”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既感到难以割舍,又感到无所适从。当前,随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算法与程序设计”作为选修模块设置于信息技术部分,“程序设计”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其它几个选修模块相比,考虑到大多数不同高中教师的习惯及教学设备配备等因素,“算法与程序设计”很可能成为被选频率较高的模块,因此不能低估它的可能影响与价值,对此,我们有必要从更深层面对课程目标进行思考。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就“程序设计”的课程目标作如下探讨。 一、“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心理学分析 1、“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简单历史回顾 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程序设计”的教学具有较长的历史,我们认为,“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变化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三个认识层次。 第一层次,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启动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的历程。这时“计算机文化观[1]”刚刚形成,并且开始对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产生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之欧阳家百创编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 欧阳家百(2021.03.07) 2014-10-21 00:00 来源:丁香园点击次数: 3476 关键词:抗体 结构 抗体,也叫免疫球蛋白 (Ig),是一种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糖蛋白,而抗原是在易感染动物体内引发抗体产生的物质。在体内,抗体是由于外源性分子的侵袭而产生的。抗体以一个或者多个 Y 字形单体存在,每个 Y 字形单体由 4 条多肽链组成,包含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轻链和重链是根据它们的分子量大小来命名的。Y 字形结构的顶端是可变区,为抗原结合部位。 任何一个抗体的轻链都可以分为κ或λ型(基于小分子多肽结构上的差异),每一个抗体的重链则决定了它的类或型。抗体结构 重链

哺乳动物Ig的重链一共有五种,分别用希腊字母α、δ、ε、γ和μ 来命名,相对应组成的抗体就称为 IgA、IgD、IgE、IgG和IgM五种抗体。不同的重链在大小和组成上有所区别,α和γ包含大约 450 个氨基酸,而μ 和ε则有大约 550 个氨基酸。 每个重链有两个区:恒定区和可变区。所有同一型的抗体其恒定区都是相同的,不同型的抗体之间则存在差异。重链γ、α和δ的恒定区的组成为 3 个前后串联的Ig结构域,并有一个铰链区增加它的灵活性;重链μ 和ε的恒定区则由 4 个Ig结构域组成。不同 B 细胞产生的抗体其重链的可变区不同,但同一种 B 细胞或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其可变区则是相同的,每一个重链的可变区都是大约 110 个氨基酸长度,并组成一个单独的Ig结构域。 轻链 哺乳动物只有两种轻链:λ型和κ型,每条轻链有两个前后相连的结构域:一个恒定区和一个可变区。轻链的长度大约为 211~217 个氨基酸, 每个抗体包含的两条轻链总是相同的,对哺乳动物来说每一个抗体中的轻链只有一个型:κ或λ型。在一些低等的脊椎动物中,像软骨鱼类 (软骨鱼)和硬骨鱼类体内也会发现其他型的轻链如ι(iota) 型。 Fab和Fc段 Fc 段可以直接结合酶或荧光染料来标记抗体,是在 ELISA 过程中抗体铆钉在板上的部位,也是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中识别并结合二抗的部位。抗体可以被蛋白水解酶如木瓜蛋白酶水解成 2 个 F(ab) 段和一个 Fc 段,或者被胃蛋白酶从铰链区断开,水解成一个 F(ab)2 段和一个 Fc 段。IgG抗体片段有时是非常有用的,由于缺少 Fc 段,F(ab) 段即不会和抗原发生沉淀,也不会在活体研究中被免疫细胞捕获。因为分子片段较小,且缺乏交联功能(由于 Fc 段的缺失),Fab 段通常用于功能性研究中的放射性标记,Fc 段则主要用做组化染色中的阻断剂。 抗体同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antibody, Ab)。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nce Jones, BJ)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抗体的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的血清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又称为抗体。是由机体的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分裂而成的一组特殊球蛋白。人和动物的免疫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极不均一,其组成、结构、大小、电荷、生物学活性等都有很大差异,约占机体全部血清蛋白的20~25%。目前已在人、小鼠等血清中先后分纯得到5类免疫球蛋白,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E(IgE)。 Porter等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单体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Ig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命名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 图2-3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轻链和重链

由于骨髓瘤蛋白(M蛋白)是均一性球蛋白分子,并证明本周蛋白(BJ)是Ig分子的L链,很容易从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分离纯化这种蛋白,并可对来自不同患者的标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Ig分子氨基酸序列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1.轻链(lightchain,L)轻链大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约为24kD。每条轻链含有两个链内二硫键所组成的环肽。L链共有两型:kappa(κ)与lambda(λ),同一个天然Ig分子上L链的型总是相同的。正常人血清中的κ:λ约为2:1。 2.重链(heavychain,H链)重链大小约为轻链的2倍,含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55或75kD。每条H链含有4~5个链内二硫键所组成的环肽。不同的H链由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硫键的数目和们置、含糖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相同,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μ链、γ链、α链、δ链和ε链,不同H链与L链(κ或λ链)组成完整Ig的分子分别称之为IgM、IgG、IgA、IgD和IgE。γ、α和δ链上含有4个环肽,μ和ε链含有5个环肽。重链(heavy chain,H链)由450~5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50~70kD。不同的H链因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含糖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相同,可将其分为μ链、γ链、α链、δ链、ε链五类,这些H链与L链(κ链或λ链)组成的完整Ig分子分别称为IgM(μ)、IgG(γ)、IgA (α)、IgD(δ)和IgE(ε 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对不同骨髓蛋白或本周蛋白H链或L链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氨基端(N-末端)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而羧基末端(C-末端)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C区)。 1.可变区(variableregion,V区)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约含108~111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N端的1/5或1/4(约含118个氨基酸残基)。每个V区中均有一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肽环,每个肽环约含67~75个氨基酸残基。V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随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有较大的变异。由于V区中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可形成许多种具有不同结合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休程度,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在V 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面和排列相对比较保守,称为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VL中的高变区有三个,通常分别位于第24~34、50~65、95~102位氨基酸。VL和VH 的这三个HVR分别称为HVR1、HVR2和HVR3。经X线结晶衍射的研究分析证明,高变区确实为抗体与抗原结合的位置,因而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VL和VH的HVR1、HVR2和HVR3又可分别称为CDR1、CDR2和CDR3,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Porter等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Ig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命名为氨基端(N 端)和羧基端(C端)。 (一)轻链和重链 由于骨髓瘤蛋白(M蛋白)是均一性球蛋白分子,并证明本周蛋白(BJ)是Ig分子的L链,很容易从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分离纯化这种蛋白,并可对来自不同患者的标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Ig分子氨基酸序列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1.轻链(light chain,L)轻链大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约为24kD。每条轻链含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内二硫所组成的环肽。L链共有两型:kappa(κ)与lambda(λ),同一个天然Ig分子上L链的型总是相同的。正常人血清中的κ:λ约为2:1。 2.重链(heavy chain,H链)重链大小约为轻链的2倍,含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55或75kD。每条H链含有4~5个链内二硫键所组成的环肽。不同的H链由于氨基酸组成的排列顺序、二硫键的数目和们置、含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相同,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μ链、γ链、α链、δ链和ε链,不同H链与L 链(κ或λ链)组成完整Ig的分子分别称之为IgM、IgG、IgA、IgD和IgE。γ、α和δ链上含有4个肽,μ和ε链含有5个环肽。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对不同骨髓蛋白或本周蛋白H链或L链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氨基端(N-末端)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而羧基末端(C-末端)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约含108~111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N端的1/5或1/4(约含118个氨基酸残基)。每个V区中均有一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肽环,每个肽环约含67~75个氨基酸残基。V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随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有较大的变异。由于V区中氨基酸的种类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可形成许多种具有不同结合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休程度,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在V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面和排列相对比较保守,称为骨架区(fuamework rugion)。VL 中的高变区有三个,通常分别位于第24~34、50~65、95~102位氨基酸。VL和VH的这三个HVR分别称为HVR1、HVR2和HVR3。经X线结晶衍射的研究分析证明,高变区确实为抗体与抗原结合的位置,因而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VL和VH的HVR1、HVR2和HVR3又可分别称为CDR1、CDR2和CDR3,一般的CDR3具有更高的高变程度。高变区也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idiotypic determinants)主要存在的部位。在大多数情况下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2.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位于L链靠近C端的1/2(约含105个氨基酸残基)和H 链靠近C端的3/4区域或4/5区域(约从119位氨基酸至C末端)。H链每个功能区约含110多个氨基酸残基,含有一个由二锍键连接的5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环。这个区域氨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来源:医学全在线更新:2007-12-3 医学论坛 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a513115232.html,/edu/200712/18959.shtml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Porter等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Ig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命名为氨基端(N 端)和羧基端(C端)。 图2-3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一)轻链和重链 由于骨髓瘤蛋白(M蛋白)是均一性球蛋白分子,并证明本周蛋白(BJ)是Ig分子的L链,很容易从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分离纯化这种蛋白,并可对来自不同患者的标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Ig分子氨基酸序列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1.轻链(light chain,L)轻链大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约为24kD。每条轻链含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内二硫所组成的环肽。L链共有两型:

kappa(κ)与lambda(λ),同一个天然Ig分子上L链的型总是相同的。正常人血清中的κ:λ约为2:1。 2.重链(heavy chain,H链)重链大小约为轻链的2倍,含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55或75kD。每条H链含有4~5个链内二硫键所组成的环肽。不同的H链由于氨基酸组成的排列顺序、二硫键的数目和们置、含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相同,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μ链、γ链、α链、δ链和ε链,不同H链与L 链(κ或λ链)组成完整Ig的分子分别称之为IgM、IgG、IgA、IgD和IgE。γ、α和δ链上含有4个肽,μ和ε链含有5个环肽。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对不同骨髓蛋白或本周蛋白H链或L链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氨基端(N-末端)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而羧基末端(C-末端)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约含108~111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N端的1/5或1/4(约含118个氨基酸残基)。每个V区中均有一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肽环,每个肽环约含67~75个氨基酸残基。V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随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有较大的变异。由于V区中氨基酸的种类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可形成许多种具有不同结合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休程度,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在V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面和排列相对比较保守,称为骨架区(fuamework rugion)。VL 中的高变区有三个,通常分别位于第24~34、50~65、95~102位氨基酸。VL和VH的这三个HVR分别称为HVR1、HVR2和HVR3。经X线结晶衍射的研究分析证明,高变区确实为抗体与抗原结合的位置,因而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VL和VH的HVR1、HVR2和HVR3又可分别称为CDR1、CDR2和CDR3,一般的CDR3具有更高的高变程度。高变区也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idiotypic determinants)主要存在的部位。在大多数情况下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宜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 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结构化面试“自我认知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

【职业认知】答题思路 自我梳理(自我认知)+职位梳理(职业理解)=二者匹配 通过举例子,想评委展现: 1.这个岗位是适合我的 2.我是适合这个岗位的 具体如何准备: 1.性格 2.优点 3.兴趣爱好 4.职业理想 5.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6.喜欢的一本书 7.喜欢的一句话 8.喜欢的一个人 -------------------------------------------------------------------------------------------------------有2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你会怎么做? 【思路点拨】 此题属于考察教师职业积极性的问题,面对优秀教师的评选,看考生是否能够积极争取,以及如何面对竞争中的压力和可能的失败,因此是一道典型的自我认知类的题目。对于此题可从:说明意义——阐释态度——自我梳理——总结提升,思路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 (说明意义)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能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个人,也有利于精进专业水平、增加工作热忱。 (阐释态度)遇到有2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虽然名额有限,但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审核。我会本着积极的态度参加评选,客观全面的展现自己平日里的工作成绩。 (自我梳理)在评选过程中,我会展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在工作中,我一直秉承着对学生耐心和教学认真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过去

的教师生涯中,我一直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上课前备学生备教材,课堂中采用新课改倡导下的新型教学观,课后及时自我总结。平时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交流经验,和学生以及同事之间建立了融洽的关系。所以,我相信自己有实力参加优秀教师的评选。 (总结提升)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通过这次评选,我会对过去的自己及时多方面的总结和提升。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不论有没有评选上,我都会继续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始终以学习者的心态在专业上丰富知识储备,多向模范教师学习,提升教研水平,爱工作爱学生,做一位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好老师。 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为什么? 【思路点拨】 对于“你最喜欢的XXX”都是属于自我认知类题目中关于价值观的问题。在回答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且要和教师岗位相结合。这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一般都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 (是什么)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这是一档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节目将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亲子互动的真人秀。通过明星带孩子的能力,并向观众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交流与互动。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有很多。 (为什么)首先,这个节目趣味性高,爸爸去哪儿是明星爸爸与子女的真实相处的写照,孩子们在节目中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表现,会让我们获得一种愉悦感。同时节目也让我们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在节目中,我们发现父亲相对于母亲照顾孩子来说,更加的笨拙。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以母亲的教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的责任各半。而上了初中以后,母亲的影响力下降,父亲的影响力变大。如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教缺失,对儿童心理的和智力的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怎么做)最重要的一点是,看这个节目可以从中获得教育孩子的经验,吸取别人的亲子教育的好方法。一般来说可以与孩子互帮互助,并尊重孩子个性,这样的家长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家长在进行亲子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有耐心的,给孩子说明做事,做人的道理,同时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另外在于孩子进行沟通时,应该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真正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在亲子教育中,要善

建筑结构知识(图文详解转)

建筑结构知识(图文详解转) 土建基础-识图 地震不仅会给城市造成深重灾难,也会使农村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其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79%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农村。本世纪发生在我国造成灾害的地震有近1600次,直接发生在城市造成破坏或一定损失的地震不足2%,其余的均发生在农村。 历次震害表明,房屋倒塌是农村产生地震灾害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农村建房缺乏规范化管理,房屋质量差,不仅不能抗御强烈地震,就是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甚至强有感地震也会导致房屋损坏而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农村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一、房屋震害 地基基础不牢,结构强度不足,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差是农村房屋遭受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 施工粗糙,建筑质量差都可能加重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内外墙只留直槎,无拉结;墙位不正,墙体歪斜;箍筋间距太大;工程接缝处理不当等。 2、包心柱,带刀灰、立砖立砌空斗承重墙等都是错误落后的施工方法。 二、选址和地基 1、选择地势较开阔平坦,土质坚硬的地方建房,避开河湖、池塘岸边和不稳定山坡。 2、根据场地条件修筑不同类型地基基础,所用材料应达到:砖≥MU7.5,混凝土强度≥C10,砂浆强度≥M5,毛石为坚硬块状。

三合土,顾名思义,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于没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点年代,所以,说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对的。 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在有泥土地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炉渣。经夯实,可增加其密实度,而且粘土颗粒表面的少量流行性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石灰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的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将粘土颗粒胶结起来,提高了粘土的强度和耐水性。 水泥、沙或幼石粉、小石(大多用10、20公分) 主要比例有:1(水泥):1(沙或幼石粉):2(小石)-此比例力度最强, 1:2:4 ,1:3:6 当然还有更多,那些是专业配制了。

认知结构变量分析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

认知结构变量分析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 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皆取决于认知结构的状况,随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而变化。 第一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即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必须在包容范围、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认知同化理论的要求。 第二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新旧观念之间的区别愈清楚,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 第三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稳固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是否稳定、牢固。原有观念愈稳固,也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 学习者特征分析要注意的问题 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当然,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即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但是可适应的。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时,不仅要分析一般性的、稳定的特征外,而且需要考虑学习不同学科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因此,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时候我们还应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技能要求、认知心理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

砖混结构加固方案讲解

砖混结构修复加固 施 工 方 案 XXXXX工程 2015年5月14日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二层砌体结构。建筑总高度约8m,层高3.5m。基础采用墙下条石基础;楼屋盖体系为预制装配式,楼面为瓦屋面。建筑面积约190平方米。现房屋部分墙体受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根据业主的要求,围绕设计图纸,对本建筑损坏的主体结构及局部进行修复、加固维修,恢复到震前状态。 加固围:1、对破坏的墙体,过梁。楼梯梁构件加固处理 2、加固构造措施以满足要求 3、对地震中损坏的墙体加固修复处理,提高墙体承载力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加固设计图纸 2、《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JGJ145-2004) 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98)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367-2006) 5、《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9-2001)2006版 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008版 7、《建筑抗震设计规》(GBJ1-89) 8、《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CECS:146:2003(2007 版) 第二章、编制说明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该业主的要求,本次施工分两部分进行:

1、损坏的外墙和公共部分的(包括楼梯间墙面及过梁,板)修复加固并增设部分构造柱(围绕图纸根据现场情况定)。 2、对损坏的墙体在修复结构后进行部份装修恢复(墙面乳胶漆)。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 (一)施工段划分及施工程序 1、施工段划分:各单位工程分别搭设施工脚手架、墙体受损处原抹灰层凿除、砖墙恢复置换、裂缝处理、布置钢丝网、植筋、抹灰、梁裂缝修补。 2、施工工序:根据加固施工图施工、交错流水作业补强施工 (二)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工期情况和加固特点,本工程总工期为1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月日 (三)工期保证措施 1、严格实行项目施工管理,成立一个具有丰富目标管理经验和拼搏精神的项目经理部,并与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保证总进度如期实行。管理出效益、管理促进度、应特别加强管理。 2、实行目标分解,责任到人,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进度计划实施:项目执行经理具体领导执行;操作人员则服从安排,积极投入具体工作,并在安全的条件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自任务,业人员按实填写工程进度表,并负责上报项目经理;公司生产部门每月定时核实工程进度,并督促其按进度计划执行。实行责任与利益挂钩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