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期末几何培优提升训练(线与角动点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期末几何培优提升训练(线与角动点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期末几何培优提升训练(线与角动点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期末几何培优提升训练(线与角动点问题)

一、线段动点

1. 【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若数轴上点A 、点B 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则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a -b |,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a b 【问题情境】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8,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

【综合运用】

(1)填空:

①A 、B 两点间的距离AB= ________,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 ; ②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t 秒后,点P 表示的数为 ________;点Q 表示的数为________.

(2)求当t 为何值时,P 、Q 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所表示的数;

(3)求当t 为何值时,PQ=12

AB ; (4)若点M 为PA 的中点,点N 为PB 的中点,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 的长.

2. 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操作一:

(1)折叠纸面,使表示1的点与表示-1的点重合,则表示-3的点与表示_______的点重合;操作二:

(2)折叠纸面,使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示5的点与表示数________的点重合;

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11,(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

A、B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3.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点对应的数:________ ;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和点C的距离:PC=________

(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A,

①点P、Q同时运动的过程中有________ 处相遇,相遇时t=________ 秒.

②在点Q开始运动后,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友情提醒:注意考虑P、Q的位置)

4.如图所示,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其中点A与点B的距离是2,记作AB=2,以下类同,BC=3,设点A,B,C所对应数的和是p.

(1)若以B为原点,则点A所对应的数为_______,点C所对应的数为_______,p的值为_______;若以C为原点,则p的值为_______ ;

(2)若原点O在图中数轴上点C的右边,且CO=28,求p的值;在此基础上,将原点O 向右移动a(a>0)个单位,则p的值为__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

(3)若原点O在点B与C之间,且CO=2,则p=_______;若原点O从点C出发沿着数轴向左运动,当p=5.5时,求CO的值.

二、角度运动

1.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将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问:直线ON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

(2)若∠BOC=120°.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每秒6°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秒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则t的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3)在(2)的条件下,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在∠AOC的内部,请探究:∠AOM与∠NO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AOB=120°,射线OC从OA开始,绕点O逆时针旋转,旋转的速度为每分钟20°;射线OD从OB开始,绕点O逆时针旋转,旋转的速度为每分钟5°,OC和OD 同时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0≤t≤15).

(1)当t为何值时,射线OC与OD重合;

(2)当t为何值时,射线OC⊥OD;

(3)试探索:在射线OC与OD旋转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时刻,使得射线OC,OB 与OD中的某一条射线是另两条射线所夹角的角平分线?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题意的t的取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1,已知线段AB=16cm,点C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和BC 的中点.

(1)若点C恰为AB的中点,求DE的长;

(2)若AC=6cm,求DE的长;

(3)试说明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6cm),DE的长不变;

(4)知识迁移:如图2,已知∠AOB=13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5°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4. 已知O为直线AB上的一点,∠COE是直角,OF平分∠AOE.

(1)如图1,若∠COF=28°,则∠BOE=________°;

(2)当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1)中∠BOE与∠COF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图3中,若∠COF=65°,在∠BOE的内部是否存在一条射线OD,使得2∠BOD+

∠AOF= 1

2

(∠BOE-∠BOD)?若存在,请求出∠BOD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小学数学培优计划

小学数学培优计划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小学数学培优计划 领导思想:为了提高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工作目的,避免两极分化,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除了做好学困生的提高工作外,也要让优生“吃饱”。为更好地施展优生的潜能,应采用课内外培优办法,制定培优打算,力争在培优工作中取得好造诣。 培优对象:本班数学综合造诣前10名(以平时各类造诣的综合平均分为准) 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培优情势: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2、利用下午第七节课时间(每周不少于3次)。 3、、家长相配合,激励学生另行自我发展。 具体办法: 1、在基础知识教学上坚持进行“思维训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程度。 2、中,激励优等学生自主摸索、自我尝试,使他们的发明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3、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又要统筹提优补差。对于书本、随堂练习、练习册等作业,可分层要求。如*号题,优生要做,其他学生不要做;有些要求用一种方法就够了,优生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

4、课外辅导,利用每天下午的第七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5、施展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 6、激励优生多做创新的事情,多研究奥赛题。 在培优过程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比如可以给他们必定难度的标题让他们进行练习。 3、经常与家长接洽,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增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坚持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讨,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做到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优生率。

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报告(新编版)

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报 告(新编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报告(新编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世纪呼唤新课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了全面提高本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本班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2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1、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2、补差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对象:本班优等生和后进生 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3、老师、家长相配合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

小学数学如何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新世纪呼唤新课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了全面提高本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 很有必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教育。 一、培优补差目标: 对于优等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教学素养上(分析解决问题迁移能力)。 对于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上。 二、培优补差的思路及措施方法: (一)对于积极性高的优等生,可以给他们出一定的难题,比如奥数题,课本上的一些思考题等,自己钻研,不会的可以由老师讲解,从而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于学困生采取了以下方法 1、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多提问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让学生感觉老师是重视他们的,爱他们的,教师要一视同仁,不鄙视不歧视他们,,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要因材施教,并给予相应的辅导。 3、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等让家长和老师配合好,督促孩子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word文档良心出品)

小升初思维训练(1) 一、快速填空。 1.a是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70.70,a最大可以是(),最小是()。2.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将比去时少用()时。4.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每件上衣()元,每条裤子()元。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5: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数是()。 6.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明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 7.8(x-3)-5x = 27 ,x=( )。 8.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填满,则牛奶的浓度为()。 二、准确计算。 1.1-3+5-7+9-11+…-1999+2001 三、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25%,这本书共多少页? 2.甲、乙两桶油共68千克,若从甲桶中取出它的1/4,从乙桶中取出它的1/3后,两桶油剩下的一样重。那么,原来甲、乙两桶油各多少千克?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行完全程需要20时,慢车行完全程需要30时。开出1 5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4小时,慢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几时? 4.一项工程单独完成甲队需要10天,乙队需要15天,丙队需要20天,三队一起干,甲队中途撤走,结果一共用了6天,甲队实际干了几天? 5、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5:3,中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培优试题6全国通用有答案

第6讲组合

组合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n )元素组成一组不计较组内各元素的次序,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由组合的定义可以看出,两个组合是否相同,只与这两个组合中的元素有关,而与取到这些元素的先后顺序无关.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它们才是不同的组合.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m ≤n )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m 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记作m n C . 一般地,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排成一列的排列数m n P 可以分两步求得: 第一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组成一组,共有m n C 种方法; 第二步:将每一个组合中的m 个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m n P 种排法. 故由乘法原理得到:m n P =m n C ·m n P ,因此()()()()()12321121?????--+-???--==m m m m n n n n P P C m m m n m n 这就 是组合数公式. 一般地,组合数有下面的重要性质:m n C =m n n C -(m ≤n ) 规定n n C =1,0 n C = 1. 教学重点: 掌握组合应用题 教学难点:正确利用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计算出所要求的组合钟数 负数 数学家、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坐在街头咖啡屋里,看着人们从街对面的一间房子走进走出。他们先看到两个人进去,时光流逝,他们又看到三个人出来。物理学家:“测量不够准确。”生物学家:“他们进行了繁殖。”数学家:“如果现在再进去一个人,那房子就空了。”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某工厂一周计划每天生产电动车80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人数不同,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表(增加的为正数,减少的为负数): 日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增减数/辆+4-1+2-2+6-3-5 (2)本周总生产量是多少辆?比原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少辆? 【答案】(1)解: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6-(-5)=6+5=11辆;(2)解:总产量4+(-1)+2+(-2)+6+(-3)+(-5)+80×7=561辆, 比原计划增加了,增加了561-560=1辆. 【解析】【分析】(1)根据列表得到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是星期五,是(80+6)辆,产量最少的一天是星期日是(80-5)辆,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6-(-5)辆;(2)根据题意总产量是80×7+4+(-1)+2+(-2)+6+(-3)+(-5),找出相反数,再由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求出本周总生产量,得到比原计划增加或减少了的值. 2.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1)操作一: 折叠纸面,使数字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3表示的点与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2)操作二: 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10表示的点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3)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15,(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A、B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答案】(1)3 (2)﹣6 (3)解:由题意可得,A、B两点距离中心点的距离为15÷2=7.5, ∵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5,9.5. 【解析】【解答】解:(1)因为折叠纸面,使数字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是表示0的点, 所以﹣3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3;(2)①因为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 所以10表示的点与数﹣6表示的点重合,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 (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答案】(1)271;0.9x+10;278;0.95x+2.5 (2)解:根据题意,有0.9x+10=0.95x+2.5,解得x=150,∴当x=150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解:由0.9x+10<0.95x+2.5,解得x>150,由0.9x+10>0.95x+2.5,解得x<150. ∴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在甲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乙商场的实际花费少.当小红累计购物150元时,甲、乙商场花费一样 【解析】【解答】解:(1)在甲商场:271,0.9x+10;在乙商场:278,0.95x+2.5.【分析】(1)根据提供的方案列出代数式; (2)根据(1)中的代数式利用费用相同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3)列不等式得出x的范围,可选择商场. 2.如图,阶梯图的每个台阶上都标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1个至第4个台阶上依次标着-5,-2,1,9,且任意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 (1)求前4个台阶上数的和是多少?

(2)求第5个台阶上的数是多少? (3)应用求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 发现试用含k(k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数“1”所在的台阶数. 【答案】(1)解:由题意得前4个台阶上数的和是-5-2+1+9=3 (2)解:由题意得-2+1+9+x=3, 解得:x=-5, 则第5个台阶上的数x是-5 (3)解:应用:由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4个一循环, ∵31÷4=7…3, ∴7×3+1-2-5=15, 即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为15; 发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 【解析】【分析】(1)由台阶上的数求出台阶上数的和即可;(2)根据题意和(1)的值,求出第5个台阶上的数x的值;(3)根据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4个一循环,得到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得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 3.某工厂一周计划每天生产电动车80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人数不同,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表(增加的为正数,减少的为负数): 日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增减数/辆+4-1+2-2+6-3-5 (2)本周总生产量是多少辆?比原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少辆? 【答案】(1)解: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6-(-5)=6+5=11辆;(2)解:总产量4+(-1)+2+(-2)+6+(-3)+(-5)+80×7=561辆, 比原计划增加了,增加了561-560=1辆. 【解析】【分析】(1)根据列表得到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是星期五,是(80+6)辆,产量最少的一天是星期日是(80-5)辆,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6-(-5)辆;(2)根据题意总产量是80×7+4+(-1)+2+(-2)+6+(-3)+(-5),找出相反数,再由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求出本周总生产量,得到比原计划增加或减少了的值. 4.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东西走向的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如下(单位:km):+15,﹣2,+5,﹣1,+10,﹣3,﹣2,+12,+4,﹣5,+6 (1)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哪一边,距A地多远? (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3升,已知汽车出发时油箱里有180升汽油,问收工前是否需要中途加油?若加,应加多少升?若不加,还剩多少升汽油?

小学数学培优辅差计划(1~6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培优辅差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本班有学生27人,其中有4人不足年龄。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学习习惯非常不好,组织纪律性也差,由于他们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缺乏自制力,而且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热情,不能很好地自觉地学习。另外,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不一样。还有待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启发、教育,积极创设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高为目的。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宗旨。 三、培辅对象: 培优: 辅差: 四、培优辅差措施: 对优等生主要是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对后进生主要要采取以下措施: 1、坚持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有层次地让中下等生有发言的机会。 3、实行教师辅导,学生帮辅的双重辅导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组织优等生帮助指导后进生,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 4、以平时的作业为基础,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对中下等生的作业要有计划地“面批”“面导”。

5、对差生要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尤其是他们的不同心理因素。重视并加强其意志、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的培养,促进智力的发展。对学习态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因素造成的中下等生,要开展“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活动,采取学生、教师、家庭相结合的办法,统一要求,检查督促,使之提高。 6、及时召开学生会议,总结成绩,分析不足,提出要求。 7、班集体中要形成“不让一个同学掉队”的好班风,发挥集体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培优辅差计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共有学生15人,从开学两星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且担任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如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差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详细答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 (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答案】(1)271;0.9x+10;278;0.95x+2.5 (2)解:根据题意,有0.9x+10=0.95x+2.5,解得x=150,∴当x=150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解:由0.9x+10<0.95x+2.5,解得x>150,由0.9x+10>0.95x+2.5,解得x<150. ∴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在甲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乙商场的实际花费少.当小红累计购物150元时,甲、乙商场花费一样 【解析】【解答】解:(1)在甲商场:271,0.9x+10;在乙商场:278,0.95x+2.5.【分析】(1)根据提供的方案列出代数式; (2)根据(1)中的代数式利用费用相同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3)列不等式得出x的范围,可选择商场. 2.纽约、悉尼与上海的时差如下表(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上海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上海晚的时数): 城市悉尼纽约 时差/时+2-12 1日上午10时,悉尼时间是________. (2)上海、纽约与悉尼的时差分别为________(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悉尼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悉尼晚的时数). (3)王老师2018年9月1日,从纽约Newwark机场,搭乘当地时间上午10:45的班机,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能力培优质量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能力培优质量测试卷8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测试成绩: 一、计算题。(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本小题10分) 0.8÷0.2= 3.14+1.86= 6.7-3.8= 2.5×8= 23 +1 3 = 27 +34 +57 = 12 -13 = 78 ×17 = 16×5 8 = 35 ÷ 45 = (2)简算下列各题。(本小题6分) ① 1.2+3.4+5.8+0.6 ② 47 -47 ×34 ③ 45×(59 +3 5 ) (3)竖式计算并验算。(本小题4分) ① 27.5-7.65 ②287÷0.14 (4)解方程。(本小题6分) ① 34 =0.9X ② 15 X+12 =45 ③ X -14 X=1 36 二、填空题。(共17分,每空1分。)

(1)2002年从化市人口是五十万四千一百一十四人,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2)5.1:1.7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 (3)12÷( )=3 4 =( ):12= ( )20 =( )小数=( )%。 (4)一个水桶的约装水22( )。一只公鸡重2.6千克,也就是( )克。 (5)2004年3月,鳌头镇局部地区遭受冰雹袭击,某村受灾的约有596户,如果每户需派发赈灾的彩条胶衣5米,约需彩条胶衣( )米。(估算) (6)六(1)班实有50人,到了49人,出勤率是( )。 (7)小华做口算题,前3分钟做了25题,后2分钟做了15题,他平均一分钟做了( )题。 (8)如果A ÷B=5(B 不等于0)。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 )。 (9)把12分解质因数是( )。 (10)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用一根长3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三、判断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在同一个圆中,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 ) (2)一个圆锥的高扩大9倍,底面积缩小3倍,那么体积扩大6倍。 ( ) (3)27 和27 36 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即0.4时。 ( ) 四、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一根圆柱形木材的底面积是2平方分米,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A 6平方分米 B 8平方分米 C 12平方分米 D 4平方分米 (2)所有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之和是( )。 A 4 B 3 C 2 D 1

小学数学培优补差计划范文(实用版)

小学数学培优补差计划范文(实 用版) Model essay on the plan of making up for the outstand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 工作计划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小学数学培优补差计划范文(实用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新世纪呼唤新课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了全面提高本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本班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2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1、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2、补差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对象:本班优等生和后进生 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3、老师、家长相配合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

小学数学培优各年级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培优各年级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踏入小学。不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需要全面的培养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家长对整个六年的小学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规划。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华数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 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思维方式,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华数学习更加系统。二年级 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学习奥数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华数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华数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所以对于学习下册华数的学生,首先计算关一定要过。 枚举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 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华数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比如上面举到的汉堡和汽水的例子就更加形象。 应用题要接触:二年级华数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华数课本中那样大。 三年级奥数 三年级的奥数学习是小学奥数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只有牢固掌握了三年级奥数最基本的知识技巧,才能有效的促进今后的数学学习,最终在竞赛、以及小升初中有所斩获。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三年级属于奥数学习打基础阶段,孩子进入三年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计算能力,认知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相比于一、二年级有很大的提高,这个时期是奥数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奥数的黄金时段,所以能否把握住三年级这一黄金时段,关系到以后小升初的成与败。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毕业培优卷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设A 和B 都是自然数,并且满足A 5+B 9=23 45,那么A+B= 。 2.某校5 年级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统计情况如图,已知得优的有144 人,则得差的有 人。 3.如图,ABCD 是直角梯形,AD =6厘米,DC =4厘米,三角形DOC 的面积是5 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 . 某次数学竞赛原定一等奖 8人,二等奖 16人,现在将一等奖中最后4 人调整为二等奖,这样得二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2分,得一等奖 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4分,那么原来一等奖的平均分比二等奖的平均分多 分。 5 . 教室里女生占总人数的4 9 ,后来又进来2名女生,使得女生所占比例上升为9 19 ,则现在教 室里共有 人。 6观察下面的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3 +23 =9 (1+2)2 =9 13 +23 +33 =36 (1+2+3)2 =36 13 +23 +33 +43 =100 (1+2+3+4)2 =100 …通过你的发现计算:13+23+33+43+… +203=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12分)

1.两个数相除,商50 余 3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所得的商和余数是( ) A .商 5 余 3 B .商50 余3 C .商 5 余 30 D . 商 50 余 30 2.一支股票的价格上升10%后又上升 15%,然后下降 20%,这支股票的价格和原来相比 ( ) A .上升2.4% B .上升 5% C . 上升1.2% D . 以上都不对 3.如图是某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与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 那么下图能表达水的最大深度h 和注水时间t 之间关系的是 ( ) 4 . 有甲、乙两根绳子,将甲绳子先剪去全长的2 5 ,再剪去2 5 米;将乙绳子先剪去2 5 米,再剪去 余下的2 5,这时两根绳子余下的长度相等,原来两根绳子的长 ( ) A . 无法确定 B .一样长 C . 甲绳长 D . 乙绳长 5.钟面上5时45分,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 ( ) A. 97° B. 97.5° C. 98° D. 98.5° 6.第一种盐水溶液20 千克,含盐量18%,第二种盐水溶液含盐量6%,要得到 10%的盐水溶液,需在第一种盐水溶液中加入第二种盐水溶液 ( ) A . 20 千克 B . 30 千克 C .36 千克 D. 40千克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 16分) 1. [5 6-(514-2 7)]×7 18 2. 9 10×67.8+54.3÷11 9-221×9% 3. 【0.75-(21 3-11 9)÷4】÷【(11 2+22 3)÷212-5 6】 4. 12 3-【(3.62×2 15+6.38÷71 2)×1.82-11 3×0.82】

2014小学数学毕业培优试题

2014级毕业班培优试题 一、选择题 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面积最大的是( )。 A .三角形 B .圆 C .长方形 D .正方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一条腰的长度之比是3:2,周长是35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边底边是( )厘米。 A .21 B .15 C .10 D .14 3、下面四个数都是六位数,其中B 表示0,当A 表示比10小的任何一个非零的自然数时,一定是2,3,5的公倍数的数是( )。 A .AABAA B B .ABABAB C .ABAABA D .ABBABB 4、在一个盒子中有10个红球、8个绿球和一些黑球,每次从里面拿出一个球,结果拿出绿球的可能性小于3 1,那么至少有( )个黑球 A 、6 B 、7 C 、8 5、下面第( )个图形不能折成正方体。 A 、 B 、 C 、 6、如图所示,两条线段把长方形分成大、中、小三个三角形, 已知小三角形的面积是大三角形的25%,中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 )。 A 、25% B 、37.5% C 、75% 7、第( )幅图可能是下面这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8、将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如图所 示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 A 、8厘米 B 、16厘米 C 、10厘米 D 、13厘米 9、小军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 )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军的行为。

10、某市规定每户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的每吨水价为3元。下图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11、一根长30cm 、宽3cm 的长方形纸条,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为了美观,希望折叠完成后纸条两端超出点P 的长度相等,则最初折叠时,MA 的长应为( )。 A .7.5cm B .9cm C .12cm D .10.5cm 12、甲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是乙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的2倍(容器直立放置)。现以相同的流量同时向这两个空容器内注入水,经过一定的时间,甲、乙两个容器内水面的高度的比是( )。(容器内的水都未加满) A 、1:2 B 、2:1 C 、1:4 D 、4:1 13、经过1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 )。 A 、330° B 、300° C 、150° D 、120° 二、填空题 1、2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两两配对进行淘汰赛,要求决出冠军,一共要比赛( )场。 2、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 都在大圆的一条直径上,如右图,则这些小圆的周长之和为( ) 厘米。 3、有甲、乙两家商店,如果甲店的利润增加20%,乙店的利润少20%,那么两店的利润相等,原来甲店利润约是乙店利润的( )% A B C

小学二年级数学培优试卷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小学二年级数学培优试卷 一、定义新运算 【问题1 】规定A△B表示A的4倍减去B的3倍,即A△B=4×A-3×B。 试计算5△6,6△5。 【试一试】(1)规定a※b=4a+3b,求3※4的值、4※3的值。 (2)设a☆b=a×b+a-b,求5☆8 、8☆5 。 【问题2】对于两个数a、b,规定a☆b=3×a+2×b。 试计算(5☆6)☆7, 5☆(6☆7)。 【试一试】(1)设a*b=3a-b÷2 ,计算(5*4)*2 。 (2)A☆B=A+B-1 ,计算(7☆8)☆6 ; 二代换与比较 【问题1】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2个纸箱和一个木箱装的一样多。每个纸箱和木箱分别能装多少双? 方法一: 方法二:你能将上题中的纸箱代换为木箱吗?试试看,结果会怎么样? 【试一试】1、商店运来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3个纸箱和一个木箱装的一样多。每个纸箱和塑料箱分别能装多少件? 2、王老师给学校买了3个篮球和4个足球共花了210元,一个篮球的价钱相当于2个足球的价钱。每个篮球和足球各多少元?

【问题2】某旅行者骑马走了7小时,步行了3小时,共走106千米。已知骑马比步行每小时多行8千米。问骑马、步行走了多少千米? 【试一试】1、张、王二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共240个,其中张加工了5小时,王加工了3小时,张每小时比王多加工8个。张、王各加工了多少个? 2、四川“5.12地震”后,一辆汽车运送抢险物资从甲地到乙地共行180千米,其中有上坡和下坡两种路程,汽车在上坡行了3小时,下坡行了4小时到达目的地,已知下坡比上坡每小时快10千米。那么,甲地到乙地上坡和下坡各有多少千米? 【问题3】3头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青草93千克,5头牛和15只羊一天共吃青草165千克,一头牛和一只羊一天各吃青草多少千克? 【试一试】1、用3辆大车与18辆小车一次共运货物48吨,而3辆大车与26 辆小车一次可运货物64吨,求一辆大车载多少吨?一辆小车载重是多少吨? 2、有3个铜球和2个铁球共重54千克,同样的4个铜球和6个铁球共重92千 克,一个铜球重千克,一个铁球重千克。 3、王老师给学校买了3个篮球和4个足球共花了205元,如果买同样的4个篮 球和3个足球要花222元。一个篮球元,一个足球元。 三较复杂的和倍问题 【准备题】学校图书室买回180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其中科技书是故事书的2倍。这两种书各买回多少本?(想一想:你能画图分析吗?和倍问题的基本公式是什么?) 【问题1】两箱茶叶共重96千克,如果从甲箱取出12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千克数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来各有茶叶多少千克? 【练习】1、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共有书180本,如果从上层取下15本放入下层,那么下层的本数正好是上层的2倍,两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小学数学六年级培优题库 - 培优题库含详细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培优题库 - 培优题库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售出件数763545 售价(元)+2+2+10﹣1﹣2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 (45-32)×30+[7×2+6×2+3×1+5×0+4×(-1)+5×(-2)] =13×30+[14+12+3+(-4)+(-10)] =390+15 =405(元), 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 2.服装厂买来一批布料,如果全部用来做上衣,刚好可以做60件。如果全部用来做裤子,刚好可以做90条。现要用这批布料来做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组成的套装,可以做多少套? 【答案】解:1÷(+) =1÷ =36(套) 答:可以做36套。 【解析】【分析】把这批布料看作单位“1”,然后用分数表示出做一件上衣用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表示出做一条裤子用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用1除以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用几分之几即可求出共做的套数。 3.有,两个桶,分别盛着水和某含量的酒精溶液.先把桶液体倒入桶,使桶中的液体翻番;再将桶液体倒入桶,使桶中的液体翻番.此时,,两桶的液体体积相等,并且桶的酒精含量比桶的酒精含量高.问:最后桶中的酒精含量是多少?

【答案】解:因为最后桶的酒精含量高于桶,所以一开始桶盛的是酒精溶液.设一开始桶中有液体,桶中有.第一次从桶倒入桶后,桶有,桶剩;第二次从桶倒入桶,桶有,桶剩.由,得. 再设开始桶中有纯酒精,则有水.将酒精稀释过程列成表(如图):由题意知,,解得.所以最后桶中的酒精含量是 . 桶桶 纯酒精:水纯酒精:水 初始状态 第一次桶倒入桶 第二次桶倒入桶 液,B桶中是水。设一开始A桶中有液体x,B桶中有y,然后分别表示出两次操作后溶液的量,并根据两种液体体积相等得到一个等式,再求出两桶溶液的容量比。然后运用列表的方法确定A桶中酒精的含量即可。 4.、、三瓶盐水的浓度分别为、、,它们混合后得到克浓度为的盐水.如果瓶盐水比瓶盐水多克,那么瓶盐水有多少克? 【答案】解:设C瓶盐水有x克,则B瓶盐水为(x+30)克,A瓶盐水为100-(x+x+30)=70-2x克。 (70-2x)×20%+(x+30)×18%+16%x=100×18.8% 14-0.4x+0.18x+5.4+0.16x=18.8 0.06x=19.4-18.8 x=0.6÷0.06 x=10 70-2×10=50(克) 答:A瓶盐水有50克。 【解析】【分析】设C瓶盐水有x克,则B瓶盐水为(x+30)克,A瓶盐水为100-(x+x+30)=70-2x克。等量关系:A瓶中盐的重量+B瓶中盐的重量+C瓶中盐的重量=混合后盐的总重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A瓶盐水的重量。 5.瓶中装有浓度为的酒精溶液克,现在又分别倒入克和克的、两

六年级数学培优之比例模型

第十五讲 比例模型 例1: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甲等于乙、丙两数和的1 3 ,乙等于甲、丙两数和的12,丙等 于甲、乙两数和的5 7 ,求::甲乙丙. 例2: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甲的一半等于乙的2倍也等于丙的23,那么甲的2 3 、乙的2倍、 丙的一半这三个数的比为多少? 例3:如下图所示,圆B 与圆C 的面积之和等于圆A 面积的4 5 ,且圆A 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占 圆A 面积的16,圆B 的阴影部分面积占圆B 面积的1 5 ,圆C 的阴影部分面积占圆C 面积的 1 3 .求圆A 、圆B 、圆C 的面积之比. 例4:某俱乐部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1,乙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5:3.求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 例5:一些苹果平均分给甲、乙两班的学生,甲班比乙班多分到16个,而甲、乙两班的人数比为13:11,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例6:一班和二班的人数之比是8:7,如果将一班的8名同学调到二班去,则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比变为4:5.求原来两班的人数. 例7: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中班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例8:有一个长方体,长和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表面积为2 72cm,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例9:某学校入学考试,参加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4:3.结果录取91人,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8:5.未被录取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3:4.问报考的共有多少人? A 1.一项公路的修建工程被平均分成两份承包给甲、乙个工程队建设,两个工程队建设了相同多的一段时间后,分别剩下60%、40%的任务没有完成,已知两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建设速度)之比3:1,求这两个工程队原先承包的修建公路长度之比. 2.某团体有100名会员,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14:11,会员分成三组,甲组人数与乙、丙两组人数之和一样多,各组男女会员人数之比依次为12:13、5:3、2:1,那么丙组有多少名男会员? 3.A、B、C三项工程的工作量之比为1:2:3,由甲、乙、丙三队分别承担.三个工程队同时开工,若干天后,甲完成的工作量是乙未完成的工作量的二分之一,乙完成的工作量是丙未完成的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丙完成的工作量等于甲未完成的工作量,则甲、乙、丙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多少? 4.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已知:①甲、乙两校获一等奖的人数相等;②甲校获一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与乙校相应的百分数的比为5:6;③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20%;④甲校获三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50%;⑤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是乙校获二等奖人数的4.5倍.那么,乙校获一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等于多少? 5.①某校毕业生共有9个班,每班人数相等.②已知一班的男生人数比二、三班两个班的女生总数多1;③四、五、六班三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七、八、九班三个班的男生总数多1.那么该校毕业生中男、女生人数比是多少? B 6.小新、小志、小刚三人拥有的藏书数量之比为3:4:6,三人一共藏书52本,求他们三人各自的藏书数量. 7.在抗洪救灾区活动中,甲、乙、丙三人一共捐了80元.已知甲比丙多捐18元,甲、乙所捐资的和与乙、丙所捐资的和之比是10:7,则甲捐元,乙捐元,丙捐元. 8.有120个皮球,分给两个班使用,一班分到的1 3 与二班分到的 1 2 相等,求两个班各分到多 少皮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