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危急值PDCA

儿科危急值PDCA
儿科危急值PDCA

儿科运用PDCA落实危急值管理

“危急值”是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避免病人发生意外,失去最佳抢救时机。从“危急值”的定义中即可看出其重要性,但我科的危急值管理一直落实不到位,漏登、病历中无记录等情况严重,不能真正体现“危急值”的含义。针对上述问题,我科拟成立危急值管理小组,并展开活动,通过对危急值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一、Plan阶段:

1、科室成立危急值管理小组

组长:冀月英

成员:蔡金灯、舒菊娟、卢晓琴

2.数据统计:2017-1月至2017-6月每月抽查5份危急值病历,危急值制度落实情况分析统计如下:

通过数据可发现危急值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主要问题为:1、危急值漏登2、医技科室未报告

3、真因分析

深入分析:

1、管理:医院无统一危急值登记本、无统一危急值标准,临床、医技科室难以识别危急值;医院对危急值制度、报告流程培训不到位,临床、医技人员欠缺相关知识;医务科及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主任检查过少,督导过少。

2、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知识掌握不足,不重视,未意识到危急值的重要性。医技人员对报告流程不熟悉。

二、Do阶段:

1.医院目前已统一下发危急值登记本,并制定统一的危急值范围

2、医院已制定危急值处理流程

↙ ↘

↘ ↙

↓ ↓

3、医院信息系

统逐渐完善,医务科协调各科室沟通,各项临床检验指标均可通过电脑系统查询;医务科组织全院学习危急值处理流程,督导医技科室及临床科室重视危急值,监管危急值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病例检查时重视危急值的处理情况;

4、科室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并进行考核。

5、随时抽查全科医师对危急值制度知晓情况,危急值流程的知晓程度,危急值的界限及含义。

6、危急值管理小组定期查看登记本的登记情况,抽查病历中危急值处理及记录情况。

三、Check阶段:

2017-7月至2017-12月危急值登记情况

结果分析:结合以上统计图表,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较1月至6月相比,危急值的登记数目明显增多,漏登现象明显减少,处理越来越规范、及时,危急值处理后病程记录中能及时记载,及时复查,降低了因为危急值处理不及时而带来的潜在医疗隐患,提高了医疗安全。

四、Action阶段:

1.目前危急值的登记、处理及记载情况比较及时,但为防止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次出现漏登、处理不及时及处理后不及时记载情况,每天对危急值登记情况进行追踪、检查,若发现出现漏登、登记后未处理及处理后未及时记载情况,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2.进一步加大对危急值的管理,拟在今后工作中,每月对危急值的登记、处理及记载情况进行检查,直至危急值管理制度持续改进,规范化、流程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