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9-2020年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物理)

2019-2020年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下面哪些做法可以使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1.5F A.使Q1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Q2的电量变为原来的3倍,同时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B.使每个电荷的电量都变为原来的1.5倍,距离变为原来的1.5倍 C.使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和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1.5倍 D.保持它们的电量不变,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3倍 2、如图所示,电灯L1、L2上分别有“220V,100W”、“220V,40W”字样,那么 A.a、b接220V电压时,L1、L2均能正常发光 B.a、b接440V电压时,L1、L2均能正常发光 C.无论a、b两端接多少伏电压,L1、L2都不可能 正常发光; D.无论a、b两端接多少伏电压,L1肯定不能正常发光; 3、关于电源电动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所以当电源接入电路时,电动势将发生变化 B.在闭合电路中,并联在电源两端电压表的读数是电源的电动势 C.电源电动势是表示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D.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4、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A.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S极 B.磁感线可以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弱 C.沿磁感线方向,磁场逐渐减弱 D.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放入通电螺线管内的小磁针的N极一定指向螺线管的S极 5、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焦耳B.伽利略 C.欧姆D.法拉第 【考点】6J: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焦耳定律、欧姆定律及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均与电及磁有关,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焦耳、欧姆、法拉第与电及磁的知识有关,伽利略、笛卡尔的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奠定了基础.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分析各选项中物质的状态的先后变化,就可得到正确选项. 【解答】解: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及露珠是液态的,是由人呼出的水蒸气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起子B. 核桃夹C. 钳子D. 食品夹 【考点】7O:杠杆的分类.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和图片,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核桃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C、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故选D. 4.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 【解答】解: 在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此时物距为60cm,则像距为60cm,那么镜中的像到小丽

山东省威海市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1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1-12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26分)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声速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 3.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远处前闻到花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4.关于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 B.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光纤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5.如图是教材中的情景再现,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用力推墙后人向后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口吹硬币跳栏杆,说明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C.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说明力没有对石头做功 D. 松手后橡皮来回摆动,说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6.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7.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有关静电场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强电场中,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电势也相等。 B 、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C 、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若移动正电荷,电势能减少;若移动负电荷,电势能增加。 D 、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不同,电势能也不同,但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保持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I=U/R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 、根据R=U/I 可知,导体中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因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D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有表头G 改装而成,若改装成电压表需串上一大电阻,若改装成电流表需并上一小电阻 3.电阻R 1、R 2的I-U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1:R 2 =3:1 B 、将R 1与R 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压比U 1:U 2=1:3 C 、将R 1与R 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 1:I 2=1:3 D 、将R 1与R 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比P 1:P 2 =1:3 4.如右图所示为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点处的场强为零,因为那没有电场线 B .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形成的 C .负电荷q 在A 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 点所受电场力大 D .负电荷在B 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 点切线方向 5.把质量为m 的正点电荷q 在电场中从静止释放,在它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不计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的运动轨迹必定和电场线重合 B .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定和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C .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定和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垂直 D .点电荷的受力方向,必定和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最新潍坊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山东潍坊物理 第1卷(选择题 35分) 一、本题共15小题,共35分.l一10小题,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ll—15小题。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 分.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分别是 A.米(m)、千克(kg)、小时(h) B.千米(km)、千克(kg)、小时(h) C.米(m)、千克(kg)、秒(s) D.米(m)、牛顿(N)、秒(s) 2.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2011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应用于测绘、电信、减灾救灾等诸多领域,该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次声波 B.微波 C.超声波 D.光波 4·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桥在水中 C.花在放大 D雨后天空出 形成倒影镜中成像现的彩虹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传播的就越快 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快 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6.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8.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 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

荥阳三高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吴 冰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量的数值均为q, 相距r ,则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处的场强大小为( ) A 、0 B 、 22r kq C 、24r kq D 、2 8r kq 2、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点电荷分别处于电场中的A 、 B 两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则场强大 B .在电场某点如果没有检验电荷,则电场力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 C .电场中某点场强为零,则检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 D .一检验电荷在以一个点电荷为球心,半径为r 的球面上各点所受电场力相同 3、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 ,这表示 ( ) A .铅蓄电池在1s 内将2J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铅蓄电池将1 C 的正电荷从正极移至负极的过程中,2J 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 .铅蓄电池将1C 的正电荷从负极移至正极的过程中,2J 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铅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 )的大 4、把电阻是1Ω的一根金属丝,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的电阻是( ) A .1Ω B .2Ω C .3Ω D .4Ω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可变电阻R 的值增大时( ) A.a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增大. B.a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减小. C.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R 增大. D.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R 减小. 6、下列关于逻辑电路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关系叫“与”逻辑关系 B.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与”逻辑关系 C.一个门上有三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单独开门,它体现了“或”逻辑关系 D.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濰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首先发现杠杆原理的是()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帕斯卡 D. 焦耳 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A. 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 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 两者音色相同 D. 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3.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日环食 B. 色散 C. 镜中小猫 D. 露珠下的叶脉 4.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体是非晶体 B. 该物体的熔点为80℃

C.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 D.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的内能不变 5.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冰形成是凝华现象 D.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6.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坦克要经过一沼泽地,工兵连迅速在沼泽地段铺设了宽木板,坦克得的以顺利通过,因为铺设木板后() 是 A. 坦克的重力变小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C. 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D. 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7.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 B. 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台灯 C. 去掉二脚插头中较长的插脚 D. 使用试电笔时用手指抵住其上端的金属帽 8.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a点时大 B. b点时大 C. 一样大 D. 均有可能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两灯均不亮。保 持S闭合,用电压表测得a、b间电压为0V,c、d间电压为3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减小但斥力增大 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C.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和m kg水中所含氢原子数分别是( ) A.MNA,19mNA×103 B.MNA,9mNA C.MNA,118mNA ×103 D.NAM,18mNA 3.利用实验研究感应电流方向时,以下四个图中符合实验现象的是( ) 4.如图所示,在电路两端加上正弦交流电,保持电压有效值不变,使频率增大,发现各灯的亮暗情况是:灯1变亮,灯2变暗,灯3不变,则M、N、L中所接元件可能是( ) A.M为电阻,N为电容器,L为电感线圈 B.M为电感线圈,N为电容器,L为电阻 C.M为电容器,N为电感线圈,L为电阻 D.M为电阻,N为电感线圈,L为电容器 5.如图所示,施加水平外力把矩形线圈从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如果两次拉出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则拉出磁场的过程中( ) A.两次线圈所受外力大小之比F1∶F2=2∶1 B.两次线圈发热之比Q1∶Q2=1∶4

C.两次线圈所受外力功率之比P1∶P2 = 1∶4 D.两次线圈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之比q1∶q2=1∶1 6.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 A.5V B.5 V C.10V D.10 V 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匝数为,次级线圈的匝数为,初级线圈两端a、b接正弦交流电源,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V,负载电阻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20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0A B.初级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5∶1 C.若将另一个电阻与原负载R并联,则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D.若将另一个电阻与原负载R并联,则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小8.如图1所示,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规定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线框中沿着ABCDA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要使线框中产生如图2所示的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可能为( ) 9.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u=220 sin100πt V,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与阻值R0=11Ω

山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二OO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类型:A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满分24分;第Ⅱ卷为 非选择题,满分46分:全卷共7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 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答第Ⅰ卷时,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各组能源中,均为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 B.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C.电能、汽油、风能 D.核能、水能、生物能 2.小明按照物理属性的不同将六种物品分成了a、b两组。其中a组有铜条、铅笔 芯、水银;b组有玻璃丝、塑料棒、陶瓷片。小明这样分类依据的物理属性是( ) A.密度 B.硬度 C.导电性 D.磁性 3.“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而做减速 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4.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5.在图1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双手摩擦生热 C.锯木头时锯子发热 D.烧水时水温升高 6.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道, 发生危险。为配合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发出公告,在火车 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火车通过时, 人体与车辆之间( )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单项选择题10个,每个4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5个,每个4分,共20分; 计算题4个,16题8分(考查力电综合,电功了率);17题8分(考查电流表的改装与计算);18题12分(考查力做功及能量转化的关系);19题 12分(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2、试题特点: 试题涉及选修3-1电学部分的两章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基础知识掌握及基本技能应用,特别是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以及电学实验的考查,尽可能渗透新课程理念,强化科学规律的应用、强化思维过程训练、强化学科方法的培养。总之,本套试题比较平和,难度把握好,无偏难怪题,题量适中,能够考查到学生掌握的多个知识层次。 二、试卷分析 从阅卷分析看,高二学生对高中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不注意学科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技能应用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抽样学生各题平均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题号考查的知识点分值得分得分率 1 对基本概念的认识 3 1.6 53 2 电场强度的考查 3 1.5 50 3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 0.8 27 4 电路的动态分析 3 0.6 20 5 识图能力 3 2.3 77 6 区别各量单位 4 1. 7 42.5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 1.7 42.5 8 游标卡尺与千分尺读数 4 0.7 17.5 12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 4.6 46 13 测电压表内阻 8 1.9 23.8 14 力电综合问题 10 15 电路分析和计算 15 3.1 21

1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15 平均分62.5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 ②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靠感觉。 ③实验能力差,抓不住实验原理。 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多。 四、教学改进措施: 1、强化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通过受力分析、有效把握运动过程 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强化运动草图、从而灵活运用规律。 2、加强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在具体的试验中掌握试验过程,加强实验和物理模型间的联系 的引导,使学生能完成从具体物理过程到抽象的物理计算的过程转变。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规范性板书。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保证板书的完整性,规范性。 尤其是解题的板书,应重视物理过程,简化数学运算过程,给学生做好示范。 4、在概念的讲解中,多用生活中的实例。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出发,先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 从生活中发现物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对比、类比手段,把一些类似的物理概念总结起来,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016潍坊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 2016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2016.6 注意事项: 1.试题分为第I、II两卷,I卷是选择题,II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 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 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同(本题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 音的() A.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2.下列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3.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 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是() A.牛顿 B. 伽利略 C. 阿基米德 D. 奥斯特 4. 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使汽车获 得动力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下列图中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

A.用羊角锤起钉子 B. 用撬棒撬物体 C. 用起子起瓶盖 D. 用钓鱼竿钓鱼 6.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壶中的水烧开后,壶嘴冒出的“白气”为水蒸气 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 7.家庭厨房安装的油烟机都有照明灯和换气扇(电动机M),使用时,有时 需要它们各自独立工作,有时又需要它们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8.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 可知()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9.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 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高二下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有答案(最新)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 2018.4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 如图为玻尔的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符合玻尔理论的有 A.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动能减小 B.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 C.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 D.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1 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4条 2. 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不计,电动势为12 V,R1=8 Ω,R2=4 Ω,电容C=40 μ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断开时,电容器不带电 B.将开关闭合,电容器充电 C.将开关闭合后,稳定时电容器的电荷量为4.8×10-4 C D.若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将开关S断开,到再次稳定后,通过R1的总电荷量为3.2×10-4 C 3. 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如图表示了它的原理: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而从整体来说呈电中性)喷射入磁场,在场中有两块金属板A、B,这时金属板上就会聚集电荷,产生电压。如果射入的等离子体速度均为v,板间距离为d,板平面的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负载电阻为R,电离气体充满两板间的空间,其电阻率为ρ,当发电机稳定发电时,A、B就是一个直流电源的两个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板是电源的正极 B.A、B间的电压即为该发电机的电动势 C.正对面积S越大,该发电机电动势越大 D.电阻R越大,该发电机输出效率越高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D1、D2和D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E是内阻不计的电源。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在t1时刻断开开关S。规定电路稳定时流过D1、D2的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分别用I1、I2表示流过D1和D2的电流,则下图中能定性描述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5.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U形框架上接一个阻值为R0的电阻,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半径为L、质量为m的半圆形硬导体AC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距离d后速度达到v,半圆形硬导体AC的电阻为r,其余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 B.此时AC两端电压为U AC=2BLv

山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C卷

山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质量很大,势能不一定很大 B.物体的质量很小,动能可能很大 C.物体可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D.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2 .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 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 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也能传递图像信号 3 . 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轻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这个小球()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 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 电 4 . 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密集的树林地上的光斑形状是树叶之间缝隙形状,是光的直线传播B.密集的树林地上的光斑的大小不同是因为缝隙大小不同 C.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烛焰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 D.杯弓蛇影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虚像 5 . 小宁乘坐校车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内比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突然刹车时身体向前倾,是由于身体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司机转动方向盘使校车转弯,是力改变了校车的运动状态 6 . 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B.甲乙两车都在前进,且乙车运动的快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钻木取火”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C.蓄电池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器 8 . 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5N 9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解析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9-12为多选。 1.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 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 B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 C =Q 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 比 C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k Q r 2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 量无关 D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 = W AB q 可知,带电荷量为1 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 【答案】D 2.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 。下列关于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 .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 .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 【答案】 B 【解析】根据电场的对称性和电场的叠加原理知,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在x 轴上,电场强度的方向自O 点分别指向x 轴正方向和x 轴负方向,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所以O 点电势最高。在x 轴上离O 点无限远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故沿x 轴正方向和x 轴负方向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选项B 正确。 3.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其中间一根电场线是直线,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直线上的O 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 点,取O 点为坐标原点,沿直线向右为x 轴正方向,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在由O 到A 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的运动速度v 和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粒子的动能E k 和运动径迹上电势φ随位移x 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带正电的粒子从O 点向A 点运动过程中,电场线先变疏再变密,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故电场力和粒子的加速度也是先变小后变大,B 正确;粒子从O 向A 运动,一直加速,但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其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也是先变小后变大,A 错误;从O 到A ,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单位长度上的电势降落也应是先变小后变大,C 错误;根据E k =1 2m v 2=Fx ,知E k -x 图象 的斜率为力F ,从O 到A ,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变大,故E k -x 图象的斜率也应是先变小后变大,D 错误。 4.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由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答案】C 【解析】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电压高低,导体中有无电流、电流大小无关,A 、B 错误;由超导现象的定义知,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C 正确;导线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长

沪科版高二物理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期中试卷) 谭庆华 王党朝 杨海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真空中甲、乙两个固定的点电荷,相互作用力为F ,若甲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8倍,要使它们的作用力仍为F ,则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 A .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 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 E = F /q ( ) A .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 .F 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 C .场强的方向与F 的方向相同 D .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 3.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 B .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C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 D .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可能是闭合的 4.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的值均为q ,相距r ,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场强为 ( ) A .0 B .2kq /r 2 C .4kq /r 2 D .8kq /r 2 5.真空中距点电荷Q 为r 的A 点处,放一个点电荷q(q<

山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09年山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卷一 单项选择题 1. 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2. 下列有关各种现象的解释不符合物理原理的是: A. 将酒精擦在身上感到凉是由于酒精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B.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因为水温较高,可以放出热量,使菜不易冻坏 C. 给电炉子通上电,电炉丝发红,此时电能转化成热能 D. 当人走过鱼缸时,缸中的鱼被吓得乱窜,是由于液体也能够传声 3. 下列知识的结构中正确的是: A. 比较串联和并联的不同: 串联 并联 连接方式 逐个顺次连接 并列连接 有无节点 无 有 电流路径 只有一条 多条 开关个数 一个 多个 C. 机械能的分类: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势能 动能 D. 关于物理概念与运用的连线 4. 下列坐标图像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是:

A. 研究密度 B. 研究重力 C. 研究电阻 D. 研究沸点 5. 下面的四个图中准确的是: A. 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B. 光的折射作图 C. 杠杆的力臂作图 D. 利用滑轮组,使用最小的力拉动陷入泥地的汽车 6.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 测量固体密度时,应当先测量物体的体积,再测量物体的质量 B.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仍可以使用 C.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注意所测量的力与弹簧测力计垂直 D. 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任何液体的温度 7. 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A.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响 B.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不响 C.灯不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 D.灯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 8. 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9. 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压力压强时曾经做过的实验,此实验证明: A. 压强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接触面积有关 B. 压强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受力面积有关 C. 压强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 D. 压强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10.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是10米/秒 B. 课本每张纸的厚度约0.75毫米 C. 一个苹果重约0.25牛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5克 11. 如图,水中静止的甲、乙、丙三个小球,甲漂浮,乙悬浮,丙沉底。若它们的重力相同,则: A. F甲=F乙=F丙,V甲=V乙=V丙 B. F甲﹥F乙﹥F丙,V甲﹥V乙﹥V丙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满分48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安培 B.欧姆 C.法拉第 D.奥斯特 考点:电磁感应.. 专题:应用题;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解答:解:A、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故选C. 2.(2分)(2015?潍坊)下列图中所示的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暖气B. 洗衣机C. 电风扇D.

电视机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分析: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解答:解:A、电暖器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正确; B、洗衣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 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C错误; 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是一道基础题. 3.(2分)(2015?潍坊)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B. C. 人在墙上形成影子D.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考点:光的色散..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最新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理科)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全卷满分110分,其中含附加题10分。 2.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第Ⅱ卷所有题的正确答案按要求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时,将答题纸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1.人从高处跳下,与地面接触时双腿弯曲,这样是为了( ) A .减少人落地时的动量 B .减少此过程中人的动量的变化量 C .减少人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D .减小地面对人的冲力 2.一发电机向远处的用户送电,已知输送电功率为P ,输送电压为U ,输电线电流为I ,输电线电阻为R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 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 R U P 2 =得,输送电压越大,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越大。 B .由R U P 2 =得,为了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可采用低压输电。 C .由R I P 2=Δ得,输电线电流越大,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越大。 D .由欧姆定律得,输电线上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满足等式IR U =。 3.将一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倍率合适的欧姆档,欧姆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与一金属热电阻、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两端相连,下面有关欧姆表读数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给金属热电阻加热,则欧姆表的读数变小

B .如果给热敏电阻加热,则欧姆表读数变大 C .如果将光敏电阻用一黑布包住,则欧姆表读数变大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关于枪、子弹、小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枪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近似守恒。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动量变化很小 D .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并且两个外力的合力为零 5.某一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电动势为)(50sin 2100=V t πe ,不计发电机线圈内阻,由此可知( ) A .此交流电每秒钟方向改变25次 B .在s t 03.0=时,穿过交流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 .在s t 02.0=时,交流发电机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D .若此交流电给一个100Ω的电阻供电,则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00W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10:1=:21n n ,电阻Ω2=R ,现给原线圈接入如右图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副线圈电流的频率为0.2HZ B .电压表的读数为10V C .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50A D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A 25 7.满载砂子的小车总质量为kg 3 10×2,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s m 1。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kg 400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A .s m 1 B .s m 25.1 C .s m 5 D .s m 8.0 8.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交流电压分别加在同一个定值电阻上,经过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比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