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矩阵法进行油气管道施工项目HSE风险评估

风险矩阵法进行油气管道施工项目HSE风险评估
风险矩阵法进行油气管道施工项目HSE风险评估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9, 41(3), 58-61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5347774.html,/journal/jog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5347774.html,/10.12677/jogt.2019.413040

HSE Risk Assessment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with Risk

Matrix Method

Liutao Wang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 Ltd. International, Langfang Hebei

Received: Sep. 26th, 2018; accepted: Dec. 16th, 2018; published: Jun. 15th, 2019

Abstract

By taking a product oil pipeline 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for example, the risks in the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risk matrix method. The each possible risk is quantitatively classified. The matrix for risk assessment in the pipeline construction is estab-lished. The key process for risk control of HS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s determined.

Keywords

Risk Matrix Method, HSE Risk Assessment, Oil and Gas Pipeline Project

风险矩阵法进行油气管道施工项目HSE 风险评估

风险矩阵法进行油气管道施工项目 HSE 风险评估

王留涛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河北 廊坊

作者简介:王留涛(1982-),男,硕士,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气管道施工项目的管理及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8年9月26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6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15日

以某成品油管道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项目为例,通过风险矩阵法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风险,对各种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了量化分级,构建了用于管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风险矩阵,确定了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HS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风险管控环节。

关键词

风险矩阵法,安全风险评估,油气管道项目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Yangtze University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5347774.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风险矩阵法以其简洁、直观等优点在风险评估的诸多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国务院国资委2006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附录中也特别推荐了该方法,并要求各中央企业在之后每年的风险管理报告中用该法绘制企业重大风险的风险矩阵图。风险矩阵法由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的采办工程小组于1995年4月提出,它是一种将定性或半定量的后果分级与其发生可能性的等级相结合来描述风险大小的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实用的风险评价方法[1]。该法作为识别项目风险重要性的一种结构性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当中。

2. 项目概况

该成品油管道项目始于某国的斯内德特(Sinendet),终至基苏木(Kisumu),主要为该国第三大城市基苏木供应成品油,同时该管线作为能源出口的桥头堡,为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周边国家提供服务起着重要意义。该项目为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总承包模式,在现有作业带内与原有的管线并行敷设,主要功能是将成品油自现有的站场(首站)输送到末站。管道全长123 km ,配套同沟敷设一根96芯的光缆。全线穿越共约54处,包括在役管线穿越、公铁路穿越、河流穿越、大开挖穿越等;沿

Open Access

王留涛

线设有6座阀室,并对现有首、末站进行相应改造扩建。合同计划工期为12个月,工期紧张。管道沿线地形复杂,落差高达1100多米,施工期间还将受到雨季的较大影响,沿线很大一部分土质为黑棉土,项目具有邻近在役管线、穿越类型多、地势起伏大、季节天气影响大等特点,给施工和后期管线整体试压带来很大难度。

3. 风险矩阵法在管道施工项目上的应用

针对该成品油管道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了风险矩阵法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矩阵法主要由专家根据经验,先把影响项目的风险因素按照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情况分别进行评级,然后通过预测风险因素可能发生的频率,对该风险因素的等级进行综合确定。这样可以把风险因素两两互相比较进行打分的主观性依据降低,得出的风险影响等级也更为客观。

利用风险矩阵法时,可以从2个方面来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一方面是风险的危害度;另外一方面是风险发生的频率。综合上述2方面来看,该项目试压爆裂事故综合风险等级并不高,主要是由于每根钢管都按照要求,在出厂前进行单根试压,在后期现场管道焊接后,每一道焊口都进行了NDT检测。再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加强对加压的压力和稳压时间的现场监控,就可以避免该事故的发生,因此可以评定其综合风险等级不一定很高。

结合该项目现实风险管理具体情况,以及管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的危害度和频度分级进行阐述,主要对这两者构建而成的风险矩阵做出具体阐释。

3.1. 安全风险危害度分级

风险的危害度可依照管道施工项目的特点,为风险评估提供参考需要。一般结合风险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工期影响、环境影响、声誉影响4个方面的情况,风险危害度(用X表示)可分为“致命灾难性风险、重大危害风险、较大危害风险、一般危害风险和轻微风险”5个级别,分值设为5、4、3、

2、1共5个档次。

3.2. 安全风险频度分级

该项目采用了专家调查法、问卷法或者历史类似管道施工项目的风险数据统计法,把风险频度(用Y 表示)分成“频繁、时有、偶有、可能、极少”5个级别,分值也设为5、4、3、2、1共5个档次。这5个级别的意思分别指可能每天发生、可能每周发生、可能每月发生、可能每年发生、不可能发生。

管道施工项目风险矩阵中用风险事件的危害度X和发生的频度Y结合起来,来表示风险的大小,即风险量,可以用R表示:

()

=× (1)

R k X Y

式中:k为变量,用以对风险量的大小进行调控。

风险量的量化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与评价标准以及对于风险事件发生的预测能力和对其后果的控制能力有关。风险量的确定主要是为选择处理风险的方式提供信息。在管道施工总承包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价中,没有必要量化风险量,故引入风险矩阵图来定性表示风险等级。

结合管道施工项目的特点,可以把各类风险等级指数分为3级,分别用红色、黄色、绿色表示(表1)。

按照公式(1),可以得出风险量R的分值在1至25之间,10 ≤R≤ 25用红色表示高风险,R≤ 4用绿色表示低风险,4 < R < 10则用黄色表示,该区域风险称为ALARP (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为国际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通用概念,指风险的最低可接受水平。高风险区和ALARP区是项目风险辨识的重点所在,项目风险辨识必须尽可能地找出该区所有的风险[2]。

风险矩阵法进行油气管道施工项目HSE风险评估Table 1. The diagram of risk matrix of pipel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表1.管道施工项目风险矩阵图

危害度(X) 频度(Y)

类别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工期影响环境影响声誉影响极少

(1)

可能

(2)

偶有

(3)

时有

(4)

频繁

(5)

致命

灾难性风险(5) 死亡人数> 3人

损失> 1000万元,

或工期延误> 2年

泄露量< 100000 bbl

(1 bbl = 0.137 t),

需要国际协助处理

国际电视、

电台、

报纸报道

重大

危害风险(4) 1 ≤死亡人数≤ 3,

或致残≥ 3人

100万< 损失

< 1000万,或1年

< 工期延误< 2年

10000 bbl < 泄露量

< 100000 bbl,

需要当地国家协助处理

国家电视、

电台、

报纸报道

风险

较大

危害风险(3) 致残< 3人

10万< 损失< 100万,

或2个月<

工期延误< 1年

1000 bbl < 泄露量

< 10000 bbl,

当地影响

当地电视、

媒体报道

ALARP

一般

危害风险(2)

一般医疗和

工作受伤事故

1万< 损失< 10万,

或工期延误< 2个月

1 bbl < 泄露量

< 1000 bbl,

较小影响

当地媒体

可能报道

风险

轻微

风险(1) 无或极轻微受伤

损失< 1万,

或无工期损失

无或泄露量< 1 bbl 无影响

4. 安全风险评估防范措施

通过风险矩阵法对安全风险评价定级后,确定了该类风险的防范规格。一般按照实际情况,在油气管道施工项目实际执行中,对于高风险级别的风险,需要承包商EPC项目部、各承包商分部和相关的施工分包商联合业主共同合作,建立整体防范措施,并且在承包商EPC项目经理领导下,由各部门负责人和专职风险管理人员,HS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人员共同进行监管;对于ALARP级别的风险,则由各部门或作业机组进行防范,部门负责人或机组长进行监控;低风险级别的风险则通过各作业岗位进行防范。

5. 结语

通过对风险矩阵法在油气管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用于管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风险矩阵,简要介绍了利用风险矩阵进行油气管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最终根据识别出的安全风险,依照分析结果划分等级,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风险矩阵法具有操作简便、风险评估相对客观、可以模块化实施的突出特点,适用于油气管道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李素鹏. 风险矩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2]朱启超, 匡兴华, 沈永平. 风险矩阵方法与应用述评[J]. 中国工程科学, 2003(1): 89-94.

[编辑] 孙巍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a5347774.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471-7185,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5347774.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a5347774.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jogt@https://www.360docs.net/doc/a5347774.html,

管道风险评估指引

管道风险评估 1 适用范围 此标准提供管网维护组管道风险评估一般指引。除执行本指引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管网维护及安全管理指南》泰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3 术语和定义 3.1管道风险:运行中的燃气管道因管材、埋深、保护措施、运行时间及泄漏情况等引起的风险。 4、评估程序 4.1评估标准 运用科学和系统化的方法去评估燃气管道的状况,从而确认它的更换需要。评估系统是基于影响管道状况的各类因素:包括管材、保护管道措施、与建筑物间距、管龄、地下土质、深度、过往泄漏种类和频率。每一个因素已包含各项类别的评估分数及其所占的比重,以便计算出管道状况的总评估分数,从而作出合适的行动建议。 4.2 管材因素 4.3.保护管道措施因素 4.3.1钢管

4.3.3镀锌钢管 4.4.2聚乙烯管 4.5界面类型因素 4.6.1.1建设于密闭空间的所有燃气管,而有套筒保护将给 3 个附加点。 4.6.1.2建设于密闭空间的所有燃气管,而没套筒保护将给10 个附加点。 4.6.1.3座落于繁忙道路中间的所有燃气管,维修会引致严重交通问题将给 5 个附加点。 4.6.1.4在敏感/重要机构的30米近距离内找到的灰口铸铁(生铁)管将给 10 个附加点。 4.7 管龄因素

4.8地下土质因素 4.9管道深度因素 行车道 如果在12 个月内发生在相同的管道上, 将给附加 5 个点。 5、风险计算方法 5.1分数计算是基于这个公式: 分数 = 点数 x 比重 5.2分数表

5.3风险程度 5.4例:更换400中压球墨铸铁管 *备注: 40-59分 = 更换就不必要, 但是监测工作将要加强60-79分 = 建议有计划性的更换或维修 80-100分 = 强烈建议立即更换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编制说明 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K174+800~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 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桥一座(16m+20m+16m)上跨209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4m,接入既有下行线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比既有上行线长。 本标段总投资约元人民币。 二、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 组长职责: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2. 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4.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大危害因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案,提交小组审核;

关键工序安全风险评估(开复工)

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文件 经地铁安〔2016〕33号 东华地铁公司关于实施营业线施工关键工序及关键作业 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地区地铁公司、上海工程项目部: 为认真贯彻路局安全管理新机制,进一步规范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稳定。根据路局营业线施工相关文件要求,决定对涉铁工程开、停复工和关键工序、关键作业实行施工安全评估制度。有关要求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适用范围及规定 1.本制度适用于东华地铁公司建设管理的施工项目。 2.新开工、停复工、基坑开挖、箱体顶进、上跨桥架设、既有上跨桥拆除、顶管过轨、电力线过轨关键工序施工前,必须在安全风险评估合格后方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表详见附件1-9)。 二、工作要求 1.加强新开工、停复工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开(复)工项目施工安全评估报告制度。新开工项目必须有现场监理、项目工程师、安质部、分管领导一起检查确认的《新开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表》;复工项目必须有现场监理、项目工程师、工程部经理(副)一起检查确认的《施工项目复工安全风险评估表》;停工项目必须有现场监理、项目工程师一起检查确认的《施工项目停工安全风险评估表》。凡是没有通过开复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项目不准开复工。各地区公司、上海工程项目部严格按要求对开、停复工项目进行签认。 2.在关键工序施工前,首先由施工单位组织现场自检,按照《安全风险评估表》内容逐条检查确认,填写检查结果。经自检符合施工条件后,由施工负责人签署意见,向本项目总监申请签发《安全风险评估表》。项目总监在收到施工项目部《安全风险评估表》后,要及时安排监理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复核,认真对照评估要素逐条填写复核结果。经现场检查符合施工条件的,由项目总监签发《安

风险评估矩阵

PHA定性风险评估程序 1 、概述 以下描述是用于评估一个潜在工艺危害事故事件风险严重程度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分析者首先对这个事故事件的后果确定它的级别,分1到4个级别。然后评估现有能导致事故事件发生的系统失效频率,也分1到4个级别。综合后果和频率的评估给总的风险程度打分。该风险分数用于建议措施的优先次序排列。 2 、声明 该程序是用于风险的定性评估。当情况需要一个正式的定量风险评估时,不能用本程序的评估作为替代。当某个事故事件的潜在后果极端严重或是灾难性时,要给予特别关注。 3 、程序 对危害事故事件的后果进行定义,将后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必要时进行后果分析和设施布置分析)。 对该事故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应该使用工艺安全分析方法。 警告!该矩阵适用于危害事故事件的评估,而不能用于整个厂区的总体评估。矩阵的对象是某件具体的危害事故事件,而不是用来对整个工厂进行工艺安全管理审核的,因为它可能对一个要素或事故事件评分很高但对另一个的评分却很低。该矩阵是风险大小的一个判定标准。 3.1 具体实施步骤 3.1.1 后果评估 使用表J-2(对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的影响)、或表J-3(财产损失、环境影响、企业声誉影响)来确定后果的级别。选择最贴近事故事件的后果级别描述来确定后果级别(从1到4)。 3.1.2 频率评估 使用表J-4(简单的事故事件发生频率分类)或表J-5(分类的事故事件频率评估矩阵)来评估事故事件发生的频率。选择最贴近事故事件发生频率的级别描述来确定频率级别(从1到4)。3.1.3风险评估 使用表J-1:风险评估矩阵,综合后果级别分数和频率级别分数,评估出一个最终的风险分数。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福平铁路FPZQ-3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充分辨识出项目的潜在危险,完善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评估更具实际指导意义。依据《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文件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各相关单位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以保证风险评估全面、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反馈及时。 第三条各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应根据施工技术特点,针对安全、环境、质量、投资、工期及第三方等风险,以安全风险为风险评估与管理重点,高度重视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的风险。对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为极高的,应予以规避。 第四条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将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针对施工技术特点,确定评估与管理对象、目标和方法。 第二章风险评估管理目标 第五条风险评估管理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注重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实,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损失。 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环境目标: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总体目标,专项验收一次通过

工期目标:满足施工合同工期要求 投资目标:控制在铁路总公司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以内 第三章风险评估管理机构 第六条为推进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成立风险评估与管理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常务副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各工区经理 组员:副书记、副总工、各部门负责人 项目风险评估工作主要由由安质环保部负责。 第四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各工区应分别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 第八条各相关单位应积极参与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测,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工程实施动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 第九条一分部评估小组主要职责: 1、积极参与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 2、严格按照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实施。 3、对参与风险管理的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培训。 第五章风险评估 第十条风险评估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定 1、风险评估工作,应结合各施工阶段工作特点和内容,确定风险评估对象和目标,进行评估工作,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当风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制度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xx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XXXX项目部 20 年月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1 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我标段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杜绝安全事故、消灭安全隐患,控制危险源的状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部工程施工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部和施工班组所有人员 3 原则 3.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风险评估。 3.2根据生产际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4 职责及流程 4.1班组人员有熟知并依据本制度接受风险评估的责任。 4.2班长(或技术员)为本班组的风险评估工作负责。 4.3财务部门负责建立流程识别和应对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的变化,评估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负责建立沟通渠道和流程参与项目部业务操作流程的变化,评估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4.4总工复核由安全部和工程部提交的项目部施工现场危险作业环境和重大危 险源事项。负责建立经营环境监控体系,切实监控并记录内、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修正风险识别与评估。. 4.5工程部研究、确定项目部重大风险事项及应对预案。 4.6工程安全部负责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求各具体部门定 期提供数据,进行指标分析;对于超过风险预警值的指标,应确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控,发生变化时重新评估,并根据新辨识评估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理。 4.7项目经理负责审核风险清单、应对预案。 4.8项目部应有告知重大危险源的责任,具体见重大危险源告知制度。 5 制度内容 5.1每次作业前,班长(或技术员)必须认真了解即将开展作业工作情况,分析它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对安全工作的影响。 5.2每次作业前,班长(或技术员)必须召开参加本次作业工作班组成员开展危险点风险评估,进行具体的分析预测。 5.3 围绕确定的危险点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参加此次作业班组成员交底。 5.4班组成员必须熟知本次作业工作危险点风险评估详细内容及安全防范措施。 5.5开工前施工风险评估制度 (1)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

矩阵法风险评估

5.1.3风险评估-矩阵排序法 由于风险是在不断变化的,高等低风险和低等级风险之间相互转变,因此风险评估也必然是长期反复的工作。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充分运用项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采用风险排序矩阵来评估风险等级是比较好的选择。 根据项目的工序制定出项目风险矩阵表,如表5.3所示。 表5.3项目分风险评估矩阵表 风险评估表中包含风险类别、风险原因、严重度、概率、风险影响和管理层决策。风险类别在风险识别中已经描述过这里不再赘述。风险原因项目组及相关部门的工程师根据具体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下面针对风险严重度、发生概率和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1)风险严重度 风险严重度也就是风险等级,它是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指标,风险等级需要细化分解,根据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和对各重点方面(经济、项目进度等)的影响来划分。FM公司根据分析将风险划分成绿色、黄色、红色三个等级,分别代表风险的等级为低、中、高。如表5.4所示 表5.4风险等级划分表

绿色风险:此类风险对项目的目标达成基本没有影响,但是由于项目风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求风险识别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绿色风险也可能在项目的进程中转变为黄色甚至是红色风险,因此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其定期的监测。 黄色风险:黄色风险是项目中的一般风险,对项目进度和完成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针对项目风险制定措施,缓和或去除风险。 红色风险:属于不可接受风险,此类风险不需要评估其发生的概率,红色风险能够导致项目进度停止甚至导致项目失败。必须及时通知公司管理层进行风险的措施的制定,并通知客户进行必要的沟通合作解决此类风险。在进行成本利益

和算时,如果红色风险将导致项目利润下降,不需要考虑其它措施,而要强制将其去除掉。 根据上表就可以将识别出来的具体风险进行等级评价。 (2)风险概率 风险概率是根据FM公司的风险概率数据库总结而来的,主要可以分为低概率定义为“1”指0<“1”<30%之间,中等概率定义为“2”指30%<“2”<90%,高概率定义为“3”指“3”>90%三种。 (3)风险的影响 风险的影响是将风险影响度和风险概率结合在一起得到的,以风险严重度为横坐标,风险概率为纵坐标绘制风险影响图,如图5.3所示。 根据坐标图分析,当风险根据风险严重度和发生概率评估在坐标图的左下区域也就是L1区域那么此风险就是低影响风险,反之在H3区域则为高影响风险。 表5.5风险处理表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制度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一、目的 为指导和规范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做到有效控制安全风险,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行为,保障工程建设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基本要求 1.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指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机具)、危险物品、施工方案中的潜在风险而开展的风险源辨识、分析、估测和预控等工作。 2.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当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三、评估范围 本项目评估范围为佛陈大桥。 四、评估程序 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按照成立评估小组、制定评估计划、选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进行风险估测、确定风险等级、提出措施建议、编制评估报告的程序进行。 五、评估阶段 1.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个阶段。

2. 总体风险评估是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同时,根据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总体风险评估属于静态评估。 (1)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进行评估。 (2)特殊路基段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参照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高边坡及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进行评估。 (3)互通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结合本项目互通立交的特点,按照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思路开展评估。 3. 专项风险评估是指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同时,将本项目评估范围内的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专项风险评估属于动态评估。 六、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应根据被评估项目的工程特点,选择相应的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具体评估方法的选择,参照交通运输部

最新整理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docx

最新整理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 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首先在设计许可的范围内对管道意外破坏造成临近地带人员伤亡的风险度进行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与国际上采用的可接受风险度指标进行比较,识别管道中的高风险区段,最后选择经济可行的方案来调整原设计,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2. 在管道风险度不升高的前提下,找出经济的施工与运行方案。对可能发生的破坏和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制定管道运行的应急维护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现以西气东输管道xxxx到xx段为例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初步评估。根据有关管道路线、沿线地形及沿线管段邻近区域内的人口密度等资料,对管道最有可能发生破坏的地段分别进行灾害识别。针对各管段有代表性的管道设计参数,如管径、压力和气体组成等,预测这些管段破坏时可能发生的火灾范围和程度。 2. 识别高风险管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估计管道沿线各个区段破坏发生的频率。这项工作依据欧洲和北美以及我国管道的运行经验和数据,在可能的条件下对管道破坏发生的频率进行修正。该阶段需要使用更为详细的管道设计资料,包括管材的性能、壁厚、管道埋设深度和对各种威胁所采取的防范与保护措施 ( 包括对管壁腐蚀的控制方法、对管道的监测方法和各种保护措施 ) 。对每一种破坏原因,估计其造成破裂或穿透的相对概率。在此基础上识别具有高破坏频率的管段,然后将这些评估结果与灾害后果分析的结果、第一阶段评估的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确定高风险度管段。 3. 详细的风险评估和确定降低风险的方案。该阶段将对那些在第二阶段评估中所确定的对人员和连续供气具有高风险的管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具有高风险度的管段进行量化评估。这项工作将使用更多的参数,包括管道特性、距邻近压气站和截断阀的位置、该管段覆盖土壤的类型、当地主导气候条件,以及沿该管段区域内详细的人口分布密度 ( 包括敏感性人口密集区,如学校和医院等 ) 。将分析结果与国际上认可的可接受风险指标 ( 如英国规范 IGE / TD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一、目的 公路桥梁、隧道和高边坡工程结构复杂,施工安全风险大,为了加强路堑高边坡、桥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2、《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3、上级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策略; 4、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规定等; 5、基础资料(包括地质勘察资料、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经理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四、职责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全面负责。 2、项目总工具体负责组织开展高边坡和桥隧风险评估工作。 3、项目部各职能部门按职责负责评估涉及到的工作。 五、工作要求 1、评估范围 ⑴桥梁工程 评估标准: ①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②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斜拉桥,跨径大于1000m的悬索桥;

③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 ④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⑤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⑥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⑵隧道工程 评估标准: ①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隧道工程; ②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③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I、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 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④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⑤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⑥隧道改扩建工程; ⑦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⑶路堑高边坡工程 评估标准: ①高于20m的土质边坡、高于30m的岩质边坡; ②老滑坡体、岩堆体、老错落体等不良地质体地段开挖形成的不足20m的边坡; ③膨胀土、高液限土、冻土、黄土等特殊岩土地段开挖形成的不足20m的边坡; 2、评估方法 ⑴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

监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一、风险评估范围 (一) 桥梁工程: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 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 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 斜拉桥,跨径大于1000m的悬索桥;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特殊桥 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 的其他桥梁工程。 (二) 隧道工程: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 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 或海底隧道工程;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 道工程;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I、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 50m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连拱隧道和小净 距隧道工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隧道 改扩建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二、评估方法 (一)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 风险评估。 1. 总体风险评估。桥梁或隧道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 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或 隧道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其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 等级。 2. 专项风险评估。当桥梁或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 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 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 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LSLEC法

安全风险评价风险矩阵 法L S L E C法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风险矩阵法(L·S) 英国石油化工行业最先采用,即辨识出每个作业单元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S。其中: R—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

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 R=L×S=17~25:A级,需要立即暂停作业; R=L×S=13~16:B级,需要采取控制措施; R=L×S=8~12:C级,需要有限度管控; R=L×S=1~7:D级,需要跟踪监控或者风险可容许。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式中: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 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 围很大,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损伤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一、目的公路桥梁、隧道和高边坡工程结构复杂,施工安全风险大,为了加强路堑高边坡、桥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2、《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 3、上级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策略; 4、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规定等; 5、基础资料(包括地质勘察资料、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经理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四、职责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全面负责。 2、项目总工具体负责组织开展高边坡和桥隧风险评估工作。 3、项目部各职能部门按职责负责评估涉及到的工作。 五、工作要求 1、评估范围 ⑴桥梁工程 评估标准: ①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②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斜拉桥,跨径大于

1000m的悬索桥; ③墩高或净空大于100 m的桥梁工程; ④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⑤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⑥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⑵隧道工程 评估标准: ①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隧道工程; ②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③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I、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 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④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⑤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⑥隧道改扩建工程; ⑦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⑶路堑高边坡工程 评估标准: ①高于20m的土质边坡、高于30m的岩质边坡; ②老滑坡体、岩堆体、老错落体等不良地质体地段开挖形成的不足20m的边坡; ③膨胀土、高液限土、冻土、黄土等特殊岩土地段开挖形成的不足20m的边坡; 2、评估方法 ⑴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L·S)、LEC法

风险矩阵法(L·S) 英国石油化工行业最先采用,即辨识出每个作业单元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S。其中: R—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

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S)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确定了S和L值后,根据R=L×S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

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四级: R=L×S=17~25:A级,需要立即暂停作业; R=L×S=13~16:B级,需要采取控制措施; R=L×S=8~12:C级,需要有限度管控; R=L×S=1~7:D级,需要跟踪监控或者风险可容许。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式中: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

管道风险评估怎么做

管道风险评估怎么做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风险评价和决策,即根据潜在危险发生的概率确定风险的可接受度,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通常可将风险的可能性分为频繁、很可能、有时、极少和不可能等5个等级,根据风险的等级和事故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管道危险可能性等级和事故严重性等级的分析,可以得到可比较的风险评价,从而能正确地指导维护工作,有效地节省燃气管道维修和更新费用。 随着管道埋地时间的增长,由于管道材料质量或施工造成的损伤,加之腐蚀和外力的作用,管道状况逐渐变差,可能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造成经济损失。尽管通过在管道设计、施工、日常运行期间采取各种技术手段防止了大量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燃气管道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常规的预防措施仍难以确保燃气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为此,要寻求一种更好的技术措施来有效地防止管道发生灾难性事故。风险评估技术正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被引入到管道行业中的。 当前部分管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导致安全风险评估缺乏科学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更谈不上具有专一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和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根本拿不出科学的或已定型的评估模型来进行应用,事实上也较难立足自身的力量单独建立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生产活动的科学评估模型。此时主要手段还是依靠领导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公共的认知,少数专家和一线骨干的建议,对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大致分析评价,评价过程十分简单,其风险因素也习惯于用“一般、较大、重大、特大”等模糊词

语去表示,从不能用具体的量化值来进行定量评判,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偏离度,明显缺乏科学的指导意义。虽然从表面上看也能体现出企业已经对生产活动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但实际上不能具体确定其存在风险的量化程度,难以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开展重大事故的预测和预防。 2.表面文章多深入研究少,导致安全风险评估质量水平低。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有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和方法,它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威胁进行仔细排查的行为,而不是凭空想象。如何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许多单位不去研究、不去探索、不去刨根问底,为应付上级检查,往往只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从评价报告上看,基本要素都完备无缺,但仔细察看评估内容就会惊奇地发现,大多数评估项目都是复制或照搬人家现成的,有的项目根本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样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能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吗?还有的生产企业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主次不分、重轻不分、内容不分,什么都拿来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可想而知,这样的风险评估结果其价值何在,安全风险评价质量又能好到哪儿去呢?真正需要重点评估的环节分析不深入、研究不透彻、评估内容不具体,拟制风险评估报告千篇一律、“蜻蜒点水”,重点不突出,致使评估报告质量水平低,失去了评估的真正意义。 3.上级要求多基层落实少。导致风险评估措施落实不到位。在企业内部,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应该是一项企业的正常活动,这完全是出于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考虑,无论是生产企业的上一级机构还是企业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总的来说还是十分重视的,有布置、有检查、有观摩、有抽查、有要求,目的是规范企业生产秩序,做到早预测、早防范、早应对,不让风险给企业带来任何危害和灾难,这方面应该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同。然而在一线生产活动中,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 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1817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目的与适用范围 第二条公路桥梁和隧道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居高不下,一直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工程实施前,开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特大事故发生。 第三章评估范围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可由各地根据工程建设条件、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管理模式,以及当地工程建设经验,并参与以下标准确定。 第三条桥梁工程 一、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 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二、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 三、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岩根河大桥); 四、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五、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六、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第四条隧道工程 一、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 二、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

简易风险评估标准-PI矩阵

简易风险评估标准-PI矩阵 鉴于风险评估存在各种不同的标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标准用乘法,有的标准用加法,其公式均比较复杂,实践中难以操作,但各种风险评估所采用的理论依据则是相通的,参见下图: 图风险评估依据 在各种标准中,威胁(病毒、木马、蠕虫、天灾、人祸等)出现的频率、脆弱性(漏洞、弱点等)的严重程度,并不能准确的量化,很大程度上来自评估人的经验和主观感受,据此得出的可能性(即概率P)和损失(即影响I)同样存在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在实际评估中,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是可以直接根据经验和主观感受得出的,所以本文删繁就简,直接基于概率(Probability)-影响(Impact)(简称PI矩阵),提出一种简易的风险评估定级模型。为简化计算,只考虑单一风险的情况,如果涉及到定级,则统一划分为三级以便分析。复合风险(含串行风险、并行风险以及它们的组合)可以在单一风险评估之后再行评估。公式:风险(R)=概率(P)×影响(I), 其中概念(P)取值范围为0~1,影响(I)按照资产价值取值,取值范围为0~资产价值。则风险(R)的取值范围为0~资产价值。 这里我们假设某组织的全部资产价值为1000万,最大的风险是损失全部资产,如果采取平均分级(三级)的办法,那么最小一级的上限也有333万,这仍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明显不符合人们对低损失的心理预期;如果按照指数级数进行分级,分别用10万以内代表低损失,10~100万代表中等损失,100~1000万代表高损失,更接近人们的心理感觉。用公式表达,风险评估定量评估标准为:低风险: PI<10万 中风险: 10万

管道环境风险评价

10 环境风险评价 西气东输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物品,而且输送压力高(10MPa)输送距离长(4000km),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环境多样,输气管线和工艺站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因管道腐蚀、材料和施工缺陷、误操作(包括第三者人为破坏)、各类自然灾害因素等引发事故的可能,可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故是管线和容器破裂,有可能造成大量天然气泄漏,遇明火发生燃烧和爆炸,造成人员、财产及环境损失。 本章在统计分析国内外同类输气管道事故次数和事故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对其可能存在的自然风险因素、社会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识别,运用管道风险评价法对全线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价,使用道氏七版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对典型工艺站场和管线发生火灾爆炸的后果进行了预测,并计算了发生火灾热辐射和爆炸冲击波时的最大危害距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道事故对环境的危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应急组织结构和应急预案,以期对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10.1 国内外输气管道事故统计与分析 10.1.1 国外输气管道事故统计与分析 1) 国外输气管道概况 管道运输因其输送能力大、安全系数高、经济性强,已成为石油和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大规模的输气管道建设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输气管道有140×104km,美国和前苏联的管道建设一直处在领先地位,美国已建成输气管道42×104km,前苏联有13×104km。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和欧洲,天然气管道已连接成国际性、全国性或地区性管网,形成了庞大的供气系统,不仅保障了本地区、本国的天然气供应,而且解决了国际间的天然气贸易,提高了整个管道系统的效率。 2) 美国输气管道事故和原因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建设输气管道最早、最多也是距离最长的国家,目前天然气输送管道大约有42×104km。美国能源部曾对1970年~1984年间运行的天然气管道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0.1-1。

安全风险评估实施与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重庆兆德.雍山湖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位于重庆大足双桥龙水湖片区,紧靠龙水湖,由重庆逸悦置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重庆中泰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建面约1.5万平方米,房屋类型主要有住宅、酒店、公园教堂、管理用房、门卫房等,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二.编制说明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改善生产作业条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我项目部职工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我部深入推行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排查、监控,现就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如下: 三、指导思想 风险评估是从施工源头查清风险因素,合理确定风险等级,放弃或修改残留风险高的工程方案,提出风险处理和监控措施,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的管理水平,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以健全完善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为载体,积极构筑“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网络,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推行本标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运行,成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如下图所示。

五、工作目标 评估对象为标段施工区域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交通、环境、工期、投资及第三方等各方面风险。开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通过对生产(工作)场所、作业岗位的危险源(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自下而上的排查、辨识、评价分级、建档立卡,建立监督控制体系,强化群众性劳动保护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各项风险(事件)拟定初步处理方案,为“监控法”有效实施、可靠运转提供了保证,以将各类风险降到可能接受的水平。 六、风险评估实施方法 (一)按照辩识、分析、估测、控制、报告程序进行专项风险评估,采用专家调查法和指标体系法确定风险等级,重大风险源及时汇总上报行业主管部门。 (二)对本项目进行总体风险评估,根据工程项目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其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兆德. 雍山湖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

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

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 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首先在设计许可的范围内对管道意外破坏造成临近地带人员伤亡的风险度进行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与国际上采用的可接受风险度指标进行比较,识别管道中的高风险区段,最后选择经济可行的方案来调整原设计,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2.在管道风险度不升高的前提下,找出经济的施工与运行方案。对可能发生的破坏和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制定管道运行的应急维护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现以西气东输管道南京到上海段为例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步评估。根据有关管道路线、沿线地形及沿线管段邻近区域内的人口密度等资料,对管道最有可能发生破坏的地段分别进行灾害识别。针对各管段有代表性的管道设计参数,如管径、压力和气体组成等,预测这些管段破坏时可能发生的火灾范围和程度。

2.识别高风险管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估计管道沿线各个区段破坏发生的频率。这项工作依据欧洲和北美以及我国管道的运行经验和数据,在可能的条件下对管道破坏发生的频率进行修正。该阶段需要使用更为详细的管道设计资料,包括管材的性能、壁厚、管道埋设深度和对各种威胁所采取的防范与保护措施(包括对管壁腐蚀的控制方法、对管道的监测方法和各种保护措施)。对每一种破坏原因,估计其造成破裂或穿透的相对概率。在此基础上识别具有高破坏频率的管段,然后将这些评估结果与灾害后果分析的结果、第一阶段评估的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确定高风险度管段。 3.详细的风险评估和确定降低风险的方案。该阶段将对那些在第二阶段评估中所确定的对人员和连续供气具有高风险的管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具有高风险度的管段进行量化评估。这项工作将使用更多的参数,包括管道特性、距邻近压气站和截断阀的位置、该管段覆盖土壤的类型、当地主导气候条件,以及沿该管段区域内详细的人口分布密度(包括敏感性人口密集区,如学校和医院等)。将分析结果与国际上认可的可接受风险指标(如英国规范IGE/TD/1第四版)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确定那些风险度超过可接受指标的管段,对这些管段,应制定可行的降低风险措施,并在设计阶段估计采用该措施所需要的费用。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包括:调整线路位置、增加管道壁厚、降低工作压力、增加覆盖层厚度等。其它防护措施有,增加管道检测的密度,采用机械性保护和增加管壁腐蚀检测的频率。对每一种方案,将按照上述风险评估程序逐个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