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新诗

合集下载

20年代新诗-PPT课件

20年代新诗-PPT课件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呼“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新青年》1918年)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李金发《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1920,1,30
凤凰涅槃
序 曲
除夕将尽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
凤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时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请了!请了!
……
1、崭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现代“自 我” 《女神》唱出了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 时代最强音,是诗化了的“五四”精神。 “我”是 “自由”、“强力”的化身,表现出与传统 士大夫 和早期白话新诗中抒情主人公截然不同的现 代品格,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体现者,是 现 代新人的典型。

现当代文学第四章:20年代新诗

现当代文学第四章:20年代新诗
925年,参加五卅运动,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由于国内形势剧 变,郭沫若离开上海到日本,其间10余年流亡生 活,郭沫若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 取 得了卓越成果,奠定了中国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研 究的基础。 •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回国,投入抗日文化宣传工 作, 创作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 • 建国后,郭沫若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 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全 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 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是继鲁迅之 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 (二)《女神》的艺术特点: • 1、个性化:诗歌中的自我是战斗的、超越的自我,裸露 的自我。“为愿意打破一切诗的东西,写我自己够味的东 西”。对自我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崇敬。我是世界的主宰, 我是偶像破坏者。 • 2、抒情性:情绪化的激情彭湃。情感纯真、直率而狂热。 • 3、自由精神: 从形式到内容呈现出自由的色彩。雄奇奔 放、气势雄浑,“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诗无定 节,节无定句,句无定字”。 • 4、浪漫情怀:想象奇诡,从古代到未来,从天空到大地, 从高山到海洋……。呈现出奇异的壮阔感和动态的诗化美, 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大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当写作《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等诗时,往 往诗兴突然袭来,无暇仔细推敲,反复加工,任凭诗句奔 泻成章, • 5、创造性: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 3、对大自然的礼赞 • 他喜欢讴歌自然,并把自己溶解在广阔的大自然 里,达到“物我无间”的境界。这在《光海》、 《梅花树下醉歌》等诗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 4、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 • 贯串诗集中的对黑暗现实、陈腐传统的彻底反抗 与破坏,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 美,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信,对创造理想的乐观, 等等,都强烈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 分子革命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这种革命理想主 义正构成了《女神》革命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

20年代诗歌

20年代诗歌

20年代诗歌第四章20年代新诗(一)第一节20年代新诗概述第二节徐志摩闻一多第一节20年代新诗概述【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爆发,中国新诗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等几个阶段。

】1、【新诗诞生之前已经有“诗界革命”的探索。

】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

(文学殿堂里,诗为崇高地位,被视为文学正宗,甚至被当作“经”。

)从周朝初期开始形成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来,曾出现过大批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曾创造出唐诗宋词那样辉煌的诗歌时代,但是,发展到明朝和清朝时期,却出现了不可遏制的衰败趋势,也激发起许多有识之士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遵宪(1848—1905,南社诗人)率先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口号,并致力于"新派诗"的创立,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诗歌纲领,主张打破一切禁制,但这些理论却没能在实际创作中得以实现。

黄遵宪的新派诗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旧诗格律写新事物、新思想;一类在保持传统诗歌应有的韵律和节奏的基础上,尝试着打破旧诗格律。

由于他的新派诗主要还是利用旧形式,诗歌语言也主要来自于古籍,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晚清宋诗运动的影响,因而在当时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自序》从诗、人、事的关系方面,主张打破一切禁制,强调“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并且尝试“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这是一次古典诗歌体制内自由化、散文化的尝试。

梁启超指出,黄遵宪诗中“欧洲意境语句,多物质上琐碎粗疏者,于精神思想上未之有也”。

】清光绪22年(1896年)至23年(1897年)间,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三人根据资产阶级改良派融合佛、孔、耶三教创立"维新运动"新学(即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开始试作"新学之诗"(又称"新诗")。

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跨越了近九十年的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20世纪20年代:1.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

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

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惠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2.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

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陈梦家、闻一多、林微音等。

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3.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

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

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20世纪30年代:4.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

他们的创作,在艺术形式方面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为源头,移植的倾向比较明显。

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

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5.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

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20世纪40年代:6.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

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

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 胡适与“五四”新诗运动
胡适在其纲领性的《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 作文”的主张。"作诗如作文"包括了两个方面 的要求: • 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顺着 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 • 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 ,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音形式 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尝试派
代表作有:《尝试集》(胡适)、《冬 夜》(俞平伯)、《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 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 《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 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刘 大 白
刘 半 农
沈 尹 默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兰花草(改编自《希望》)
词:胡适 曲:陈贤德 张弼
希望(选自《尝试集》)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散文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散文

情主人公的形象。
3,诗的抒情性与个性化的本质得到了充分重视与加强。创作形式自由
多变,大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以人格化的自然为主,也化用了古
代神话、历史故事甚至西洋典故,形象选择巧妙、恰切而新颖。
4,由于《女神》的创作环境主要是“盲目欧化的日本”,这多少影响
了作者对祖国传统文化作“理智的爱”的辩证态度,夹用英文偏多,
有些“过于欧化”,有些诗作稍嫌粗糙。
声音
我要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个中国人,我要做新诗,但是
中国的新诗,我并不要做个西洋人说中国话,也不要
人们误会我的作品是翻译的西文诗。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
《前茅》
1928年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所收诗歌创作于1921年— 1924年,多数为1923年所作。 它们是诗人告别《星空》中 那种苦闷、矛盾后的希望战 歌,《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 《太阳没了》《上海的早晨》 等诗预示了诗人诗风的转变。
《女神》在形式方面实践了诗人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主
的艺术主张,这是与他的让感情“自然流露”的诗歌主张 相一致的。它没有固定的格律和形式,完全服从诗人感情 自然流泻的需要。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
1,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
时代精神。
2,奇特雄伟的想象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创造了全新的现代诗歌抒
作。……无论是唯物还是唯心,都揉进了他所谓的 “泛神论”。
(孙党伯《郭沫若对现代学术思想的贡献》)
.
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在五四时代氛围中,诗人
反抗、叛逆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张扬。诗人对太阳、山河、海洋、 生、死、火山、光明、黑夜等一切具有破坏与创造力量的事物, 都无比祟拜。(《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立在地球 边上放号》)

20年代白话新诗

20年代白话新诗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 的花朵!
第四节、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波特莱尔(1821— 主张把社会和人性 1867),法国象征 之恶作为艺术美的 主 义 诗 歌 先 驱 , 现 对象来表现。诗集 代 主 义 创 始 人 之 一 。 取名《恶之花》, 正说明诗人可以从 丑恶的事物中创造 出美好的东西。
2、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前清举人。 诗集《旧梦》 最好的诗作是歌谣体的白
话诗 《卖布谣》:歌谣形式,
浅显通俗。
卖布谣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卖布买米, 有饭落肚。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弟弟裤破, 没布补裤。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是谁买布, 前村财主与地主。
旧梦
最能教人醉的: 酒吧, 青春吧; 但总不如夜深时琉璃也似的月色 最重的一下, 扣我心钟的, 是月黑云低深夜里, 一声孤雁。
(1)热爱祖国的情怀,如《马赛》 (2)争取自由,如《笑解烦恼结》抒发了
向往自由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2、成熟时期 (1922——1925)
(1)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雪花的快乐》 诗人的代表作 把雪花喻为爱情,象征着爱情的纯洁无
邪,美丽温柔。雪花富有灵性,诗也富 有灵性,给人明丽而又飘逸的感觉。
竟不见半个人影。 抬头看月色, 似烟似雾朦胧的罩着。 远近几星灯火, 忽黄忽白不定的闪
烁:—— 格外觉得清冷。
墙头
墙头--黄黄的下弦月, 阶前--沙沙几堆败叶; 小小的我背着月儿,踏着叶儿,跟着影儿, 恋着,守着,傍着;
还有打更的哥哥, 三声五声的隔街伴着。 月斜了,风定了,人睡了, 只那染不就的浅蓝清冷冷的罩着
(二)湖畔诗群

第二章20年代新诗

第二章20年代新诗
–“甲骨四堂” • 于立群 • 《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
(二)《女神》
1、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
表现”“我便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 现”。 崇尚自我
2、《女神》主要思想内容
• 爱国主义是《女神》诗魂。 – 《炉中煤》是《女神》中爱国主义思想表现 得令人耳目一新的诗篇。 • 它是用情歌、恋歌的方式来表现眷恋祖 国的情绪。 • 煤的意象新鲜、生动、恰切。
----胡适
(四)象征诗派
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派文学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戏剧、 魔幻现实主义等
现代派诗歌 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发展
• 象征诗派是指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微雨》 为起点,活跃于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 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 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 频等,都是有影响的诗人。
• 《相隔一层纸》
不足:
• 诗意不强,诗情不深,情感和 想象力均显不足,缺少回味和 余香。
• 只注重白话与文言的区别,难 免使诗的语言失去应有的韵律 美和节奏美。
(二)小诗
“小诗流行的时代” 《繁星》《春水》 冰心的小诗集中体现了童
心、母爱、自然三个母题。
• 宗白华于1923年12 月出版《流云小诗》。
象征诗派艺术上的特点
• 运用一种象征性的意象来表现微妙 复杂的内心世界。
• 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法。 • 运用新奇的比喻和暗示手法。
(四)象征诗派
李金发 (1900-1976) 广东梅县人 “诗怪”
《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闻一多〖幻中之邂逅〗〖孤雁〗〖死水〗李金发〖夜之歌〗〖爱憎〗〖时之表现〗穆木天〖苍白的钟声〗〖苏武〗〖落花〗冯至〖十四行集(节选)〗〖蚕马〗〖帷幔——乡间的故事〗·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徐志摩,1897-1931,于二十年代成立了“新月社”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他曾担任《新月》月刊的主编,之后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了季刊。

徐志摩的诗集包括《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等。

并有散文集《落叶》(1926)、《自剖》(1928)、《巴黎的鳞爪》(1927)、《秋》(1931),小说集《轮盘》(1930)、戏剧《卞昆冈》(1928,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1936)、《志摩日记》(1947)。

译著有《涡堤孩》(1923)、《死城》(1925)、《曼殊斐尔小说集》(1927)、《赣第德》(1927)、《玛丽玛丽》(1927,与沈性仁合译)。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我等候你〗我等候你。

4.二十年代新诗

4.二十年代新诗

40年代发表的诗集《十四行 集》,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冯至(1905-1993)
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片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鸦都睡了;满园悄悄无声。 惟有一个突地里惊醒, 这枝飞到那枝, 不知为甚的叫得这般凄紧? 听它仿佛说道, “归呀!归呀!”
1918,12,15,北京


5、早期新诗共同特点: 语言平淡自然、简洁流畅。明白如话,偏于说理, 表现了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五四”时代精神。 缺点:过于平实 ,情感张力和想象力不足,缺乏 回味和余香。
4、其他早期白话诗人 俞平伯、 康白情、
刘大白
诗集《冬夜》
诗集《草儿》
诗集《旧梦》
俞平伯(1900—1990)
刘大白 (1880~1932)


《冬夜之公园》 俞平伯 哑!哑!哑! 队队的归鸦,相和相答, 淡茫茫的冷月, 衬着那翠叠叠的浓林, 越显得枝柯老态如画。 两行柏树,夹着蜿蜒石路, 竟不见半个人影, 抬头看月色, 似烟似雾朦胧照着, 远近几星灯火, 忽黄忽白不定的闪烁—— 格外觉得冷清。



有感 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半死的月下,\载饮载歌, 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 吁! 抚慰你所爱的去。
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
我现在看着这些彻底解放的少年诗人,就像一个缠过脚 后来放脚的妇人望着那些真正天足的女孩子们跳来跳去, 妒在眼里,喜在心头。(胡适《〈蕙的风〉序》)

20年代新诗 正式

20年代新诗 正式

刘半农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天气不冷火太热,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 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A.诗集: 女神》(1921)、《星空》(1923)、 A.诗集:《女神》(1921)、《星空》(1923)、 诗集 》(1921)、《星空》(1923 前茅》(1928)、《恢复》(1928) 》(1928)、《恢复》(1928 《前茅》(1928)、《恢复》(1928); B.历史剧: 三个叛逆的女性》(1926, B.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1926,包括 历史剧 王昭君》《聂荌》《卓文君》三个剧本) 》《聂荌》《卓文君 《王昭君》《聂荌》《卓文君》三个剧本)、 屈原》(1942)、《棠棣之花》(1942)、《 、《棠棣之花 、《虎 《屈原》(1942)、《棠棣之花》(1942)、《虎 (1942)、《孔雀胆》(1943)、《南冠草》 、《孔雀胆 、《南冠草 符》(1942)、《孔雀胆》(1943)、《南冠草》 (1944)。 (1944)。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年代新诗
一、初期白话诗
1、初期白话诗的特点:
–明白平实、偏于说理; 明白平实、偏于说理; 明白平实 –在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 在诗的形式上, 在诗的形式上 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 –基本不用韵 , 不顾及平仄 , 随情感的起伏 基本不用韵, 基本不用韵 不顾及平仄, 变换长短句式; 变换长短句式; –采用欧化语法 , 以清晰的语义逻辑联结诗 采用欧化语法, 采用欧化语法 的意象。 的意象。 –重要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 重要诗人 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 周作人、朱自清。 周作人、朱自清。

20世纪20年代新诗

20世纪20年代新诗

胡适的《尝试集》
胡适主张“散文化”(非诗化)、“意境要平实” 等。名篇《老鸦》《希望》《上山》等诗作,多 为即事感兴,采用直接描写、浅显的比喻、象征 等手法,言之有物,平实淡远。
胡适的《尝试集》
胡适在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率先发表了 《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后改题《蝴蝶》) 一诗创作于1916年8月间, 诗中写道: 这八首白话 两个黄蝴蝶, 诗虽然还没有摆 双双飞上天。 脱旧诗体式的束 不知为什么, 缚,甚至还残留 一个忽飞还。 着一些旧诗的语 剩下那一个, 句,但它们却是 现代白话诗最早 孤单怪可怜; 的一批婴儿,其 也无心上天, 地位不容忽视。 天上太孤单。
蕙 的 风
汪 静 之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伊 底 眼
汪 静 之
刘大白 借鉴民间歌谣体式,写出《卖布谣》、 《邮吻》 、 《田主来》等 。 周作人 抛弃了旧诗词旧格律,追求自然的节奏。 《小河》被胡适评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刘大白
《卖布谣》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卖布买米,有饭落 肚;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小弟弟裤破, 没布补裤;嫂嫂织布,哥哥卖布,是谁买 布,前村财主;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 宜,财主喜欢,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 嫂嫂。
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诗歌
1921年,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叶绍钧等组 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 诗社,出版第一本诗歌刊物《诗》月刊。朱自清 1922年写的抒情长诗《毁灭》曾轰动诗坛。 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诗集《雪朝》(周作人、 郑振铎等八人合集)。 1924年12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朱自清的诗歌散 文合集《踪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二十年代新诗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二十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的发展轮廓
白话新诗(尝试期) 自由诗——小诗运动——格律诗——象征诗
(成熟期)
一、“五四”新诗运动——诗体大解放
梁启超与黄遵宪的“诗界革命” 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 旧风格、新意境加上一两个新名词。 “诗界革命”最终停留在模仿宋诗的地步。
二、早期白话诗(尝试派诗群)概貌
代表诗人 代表诗作
大海 呵,/那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想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童真 婴儿,/在他颤动的啼声中/有无限神秘的 言语,/从最初的灵魂带来/要告诉世界。
母爱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 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 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 里。
《尝试集》留有“‘缠脚时代’的血腥气” 拓荒作用
2.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月光恋爱着海洋,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海洋恋爱着月光。
教我如何不想他?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歌谣体白话诗
周作人 《小河》
“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欧
1921年俞平伯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化第一个诗歌社团——中国新
诗社,出版《诗》月刊。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 诗歌理论——《谈新诗》P76
体现两个要求:1打破诗的格律,“自由体” 2白话写诗。
实践——《尝试集》
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 十分鲜丽!

5、20年代新诗

5、20年代新诗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年,伦敦
郭沫若与《女神》
1913年赴日留学 1921年出版《女神》
1926年参加北伐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
1949年任全国文联主席 1978年病逝
闻一多:《诗的格律》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 (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 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 均齐)。”
闻一多
诗人、学者、斗士
新月派代表诗人 新格律诗理论的倡导者 代表诗作: 《红烛》、《死水》
闻一多《忆菊》片断
啊!自然美的总收成啊! 我们祖国之秋的杰作啊! 啊!东方的花,骚人逸士的花呀! 那东方的诗魂陶元亮 不是你的灵魂的化身罢? 那祖国的登高饮酒的重九 不又是你诞生的吉辰吗?
小诗运动
“五四”之后出现的诗歌创作 潮流。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 思,寄情于景,变外部世界的客观 描写为内心感觉的主观表现,表达 了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小诗代表作 冰心:《繁星》、《春水》 宗白华:《流云》
繁星· 十二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繁星· 二五 死呵! 起来颂扬他, 是沉默的终归; 是永远的安息。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 出来,你出来讲,为什么要杀死李 先生!”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 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 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 门!”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第四部分20年代新诗

第四部分20年代新诗
“具有‘历史文件’性质”(茅盾);
“新诗的初期重在旧形式的破坏,那些白话调都 趋向于散文”(朱自清《诗的形式》)。
二、湖畔诗人。
“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 个年轻人”(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 • 诗集导言》)
1922年春,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 修人在杭州西湖畔成立诗社。出版四人诗合集 《湖畔》和《春的歌集》,汪静之单独出版了 《蕙的风》和《寂寞的中国》。
确定小诗美学规范的诗周作人、朱自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感兴,自然便 有适于写一地的景色,一时情调的小诗之需要。”
——周作人《论小诗》
“小诗的长处诗在于能捕捉住一瞬间稍纵即逝的思 潮,表现出偶然涌现到意识城的情绪。我们读了这些, 虽然不能得到惊异,得到魁伟的印象,然能使我们的 心灵得到一时间的感通,正如在广漠无垠的大洋中忽 然见扁舟驶过一般。所以断片的诗句,在文艺鉴赏上 也正和鸿篇巨制有同样的价值。”
鲁迅:“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 凑热闹”, 象征性、现代思维。
周作人:清淡质朴、舒缓雅致。《小河》。“新 诗中的第一首杰作”“那样细致的观察,那样 曲折的理解,决不是那旧式的新体词所能表达 得出的”(胡适),“早些日子做新诗的人如 果不是受了《尝试集》的影响,就是受了周作 人先生的启示”(冯文炳)。
“不仅没有形式,而且没有轮廓”“已经够空虚, 够纤弱,够偏重理智,够缺乏形式的了,若再受 泰戈尔的影响,必有不可救药的一天。”(闻一 多《泰戈尔批评》)
一、生平及创作简介: 1.生平: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沙湾 人。海棠香国(“豹子投胎”) ——创造狂飚——戎马书生 ——火中凤凰——秦淮风云
4.歌谣体。
刘半农:江阴民歌。 《扬鞭集》。“我在诗的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的《尝试集》
《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院中, 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看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胡适的《尝试集》
难以摆脱旧诗词的影响
《寄给在北平的一个朋友》
臧晖先生昨夜作一个梦, 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 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 飘萧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 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醒来我自披衣开窗坐, 谁人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
胡适的《尝试集》
胡适主张“散文化”(非诗化)、“意境要平实” 等。名篇《老鸦》《希望》《上山》等诗作,多 为即事感兴,采用直接描写、浅显的比喻、象征 等手法,言之有物,平实淡远。
胡适的《尝试集》
胡适在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率先发表了 《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后改题《蝴蝶》) 一诗创作于1916年8月间, 诗中写道: 这八首白话 两个黄蝴蝶, 诗虽然还没有摆 双双飞上天。 脱旧诗体式的束 不知为什么, 缚,甚至还残留 一个忽飞还。 着一些旧诗的语 剩下那一个, 句,但它们却是 现代白话诗最早 孤单怪可怜; 的一批婴儿,其 也无心上天, 地位不容忽视。 天上太孤单。
尝试中的新诗
在发展初期,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等“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上。第一批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 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连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也写过新诗, 说明了新诗与“五四”思想革命的密切联系。 胡适:第一位“白话诗人” 代表作——《尝试集》( 1920年3月初版,五四文学革命 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 逐渐寻找和试验新诗形式的艰难过程。尽管《尝试集》中真正的 新诗不过《一颗星儿》、《权威》等不多几首,但的确从中国传 统古典诗歌中挣脱出来,开始具备了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的 雏形。《尝试集》的价值不在于它水平多高,而在于它的首创性、 “尝试”性。 其他白话诗人及作品 A、沈尹默:《三弦》、《月夜》B、俞平伯:《冬夜》 C、康白情:《草儿》 D、周作人:《小河》 E、朱自清:抒情长诗《毁灭》
现代诗歌
20世纪20年代新诗
20世纪20年代新诗概述
中国新诗的发展大致经过了: 词曲化的新诗——自由体诗——小诗——新 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革命诗——现 实主义新诗——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新诗等阶段。
晚清“诗界革命”
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了“诗界 革命”。但实际上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 是在传统范围内进行调整与改良。 A、粱启超——从“新意境”、“新语句”、 “古风格”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B、黄遵宪——向诗的“散文化”方向努力,向 “宋诗”靠拢。
胡适的《尝试集》
《小诗》 也想不相思, 可免相思苦。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胡适的《尝试集》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 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 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 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初期新诗的缺陷
A、只注重新诗语言(白话)与旧诗语言(文言) 的区别,不注重诗体与其他文学体裁语言的区别。 B、意象过于平实,情感和想象力均显不足,缺少 回味和余香。
胡适的《尝试集》
胡适的《尝试集》收录1916—1920年间49首 新诗。带有浓重的尝试意味,也充满了矛盾,显 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 新诗的艰辛过程。 ‚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 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她 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 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 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 的血腥气。‛ ——《<尝试集>自序》
蕙 的 风
汪 静 之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伊 底 眼
汪 静 之
六五 只是一颗孤星罢了! 在无边的黑暗里 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七六 寂寞增加郁闷 忙碌铲除烦恼—— 我的朋友! 快乐在不停的工作里!
七一 当我浮云般 自来自去的时候 真觉得宇宙太寂寞了!
冰心小诗
冰心小诗
湖畔诗社与小诗创作
湖畔诗人: 1922年,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在 西湖畔创建湖畔诗社,出版了诗集《湖畔》,以 爱情诗为主,风格简洁明快。 汪静之的个人集《惠的风》( 《惠的风》《过 伊家门外》 《伊的眼》 )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冰心等的哲理小诗
小诗体的形成受日本短歌、俳句和泰戈尔《飞鸟 集》的影响,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 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春水》,以及 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引起人们对“小诗体” 的关注与兴趣。
《繁星》节选
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话?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八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的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刘大白
《邮吻》
我不是不能用指头儿撕,我不是不能用剪 刀儿剖,祇是缓缓地 轻轻地 很仔细地挑开了紫 色的信唇;我知道这信唇里面,藏着她秘密的 一吻。 我不是爱那一角模糊的邮印,我不是爱那 幅精致的花纹,祇是缓缓地 轻轻地很仔细地揭 起那绿色的邮花;我知道这邮花背后,藏着她 秘密的一吻。
周作人
《小河》
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诗歌
1921年,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叶绍钧等组 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 诗社,出版第一本诗歌刊物《诗》月刊。朱自清 1922年写的抒情长诗《毁灭》曾轰动诗坛。 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诗集《雪朝》(周作人、 郑振铎等八人合集)。 1924年12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朱自清的诗歌散 文合集《踪迹》。
《公园》描写了一个苍凉的境界,表现一种寻求 精神归宿的意向。 格外清冷的意境,蕴藉有余味,表现孤独的思乡 感,象征思乡的情绪。
康白情
康白情(1896—1958) 新潮社成员,风格较接近胡适,语言自然浅白。写 生活场景生活气息浓《草儿》。 以描写见长。著名的《窗外》描写的是相思的羞涩 和孤寂,很有情致。
三零 四八 光阴难道就这般的过去么? 弱小的草呵! 除却缥缈的思想之外 骄傲些罢 一事无成!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四二 云彩在天空中 人在地面上—— 思想被事实禁锢住 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五四 我的朋友! 起来罢 晨光来了 要洗你的隔夜的灵魂。
《春水》节选
一 春水!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个影儿么? 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 “我的朋友! 我从来没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二十 山头独立 宇宙便一个人占有了么? 三三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新诗的诞生及早期白话诗 “五四”新诗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
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是在总结 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而 做出的战略选择。 胡适--“作诗如作文” A、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B、以白话写诗,实行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的“散文化” 《学衡》派的反对 《学衡》派主张“新材料与旧格律”的结合。实际上是 在“五四”时期对晚清“诗界革命”做了一次的呼应。 第一批白话诗人——胡适、沈尹默 、俞平伯、康白情 、 刘大白、刘半农、冰心等,革命性突破是由五四文学革 命完成的。
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昵? 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伊底眼是快乐的钥匙; 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 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 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 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 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过 伊 家 门 外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 “要死”!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可怜屋外与屋里, 别任它烤坏了我。”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 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蜜 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 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 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
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 诗人,书法家。 (《鲁迅全集》题字) 新诗代表《三弦》《月夜》。 诗歌追求意境,以含蓄著称。
三弦
中午时候, 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 让他直晒著长街上。 静悄悄少人行路; 只有悠悠风来, 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 半院子绿茸茸细草, 都浮著闪闪的金光。 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 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 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一、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老鸦
二、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
刘半农
刘半农(1891-1934),名复,江苏江阴人。1926年 出版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后者是新诗史 上第一部用方言写的民歌体新诗。 几乎完全用口语写诗且能写出一种自然朴素之美。 创立“她”字且首先在诗中使用。
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 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 道堰。 下流干了,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不得 前进,又不能退回 ,水只在堰前乱转。 水要保她的生命,总须流动,便只在堰前乱转。 堰下的土,逐渐淘水,成了深潭。 水也不怨这堰,——便只是想流动, 想同从前一样,稳稳的向前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