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原油脱水站溢流沉降罐结构的改造及效果

长庆油田原油脱水站溢流沉降罐结构的改造及效果
长庆油田原油脱水站溢流沉降罐结构的改造及效果

井控取证考试复习题(新)

1.一级井控:依靠适当的钻井液密度来控制地层孔隙压力,使得没有地层流体浸入井内,井涌量为0,没有溢流产生。 2.二级井控:依靠井内正在使用中的钻井液不能控制住地层孔隙压力,依靠地面设备、井控技术恢复井内压力平衡的工作过程。 3.三级井控:二级井控失败,井涌量增大,失去了控制,发生井喷,这时依靠井控技术和设备恢复对井的控制,达到初级井控状态。 4.井侵:当地层压力大于井底压力时,地层孔隙中的流体将侵入井内。 5.溢流:井侵发生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的量比泵入的钻井液量多,停泵后钻井液自动外溢。 6.井喷:地层流体无控制的涌入井筒,喷出地面的现象。 7.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正常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 8.静液压力:由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P=gph 9.破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碎或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10.地层压力:地下岩石孔隙内流体压力,也称孔隙压力。 11.井底压力:地面和井内各种压力作用在井底的总压力。 12.抽吸压力:上提钻具时,由于钻井液粘滞作用由此而减小的井底压力值。 13.激动压力:下钻或下套管时,由于钻头下行挤压该处钻井液,使井底压力增加的值。 14.井底压差:井底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差值。 15.静止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正常循环: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环空压力损失,起钻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抽吸压力,下钻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激动压力 16.地层压力梯度:每增加单位纯直深度压力的变化量,G=gp=p/h 17.井涌的主要原因:1,起钻时井内未灌满钻井液2,过大的抽吸压力3,钻井液密度不够4,循环漏失5,地层压力异常 18.灌钻井液原则:1,三柱钻杆或一柱钻铤2,灌钻井液时不能用压井管线灌钻井液3,灌钻井液管线不能与井口防溢管线同高。 19.溢流征兆及显示:起钻时征兆:上提钻具时拉力增大,产生抽吸。显示1,井内钻井液体积小于起出钻井液体积2,停止起钻时,出口管外溢钻井液3,钻井液灌不进井内,钻井液罐液面升高。下钻时征兆:钻开油气层后下钻或开泵过程中发生井漏显示1,返出钻井液体积大于下入钻具的体积2,下放停止,接立柱时井眼仍外溢钻井液3,井口不返钻井液,井口液面升高中途或到底开泵循环出口返出钻井液流速流量增大钻进时征兆机械钻速加快,DC指数、页岩密度减小,岩屑尺寸增加,扭矩增加起下钻柱阻力大,蹩跳钻、放空、悬重发生变化,泵压下降,泵冲数增加,在渗透性地层发生井漏时当井底压力低于地层压力时就会发生井涌,综合录井仪器显示全烃增加显示:1,出口管钻井液流速的变化2,钻井液罐液面的变化3,停泵后出口管钻井液的外溢4,钻井液粘度变化:a返出的钻井液中有油花、气泡、硫化氢味b钻井液密度下降c钻井液粘度变化接方钻杆循环时,井口返出钻井液流速流量增加空井时征兆:井口钻井液冒气泡显示1,出口管外溢钻井液2,钻井液液面升高3,井口外溢钻井液下套管时征兆:发生井漏,井口不返钻井液或返出的钻井液量少显示往套管内灌钻井液过程中钻井液外溢,循环罐内钻井液液面异常增加(简答题) 20.迅速关井的特点:1.制止地层流体继续进入井内,及时控制住井口2.保持井内有尽可能高的钻井液液柱,使关井后的套管压力值较小。3.可以准确地确定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密度4.使压井时的套压值较小,有利于实现安全压井。最关键的问题是:1.关井要及时果断2.不能压裂地层 21.简述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交底,地面设备检查与整改,班组防喷演习,低泵冲试验,干部24小时值班,坐岗人员落实,防喷单根和内防喷器工具准备,井控问题的自查自改、申报与验收。2.非欠平衡井钻开复杂易漏、易喷地层时,考虑加堵漏剂材料,不易使用螺杆、MWD、LWD仪器的钻具组合3.欠平衡井、定向井钻具组合中的旁通阀应装在定向井工具和仪器上面 4.水平井钻具组合中使用的浮阀应安装在直井段或井斜角小的井段 5.无实钻资料、无参考的探井应准

论原油脱水性研究

论原油脱水性研究 为了确保炼油厂和油田的開发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对原油进行脱水处理。目前,原油脱水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沉降脱水、旋流分离脱水、热化学脱水、电脱水等。近年来,以生物法和微波辐射法为代表的新型原油脱水方法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进行国内工程化应用的研究,相信在未来这些技术将会改变以往的原油脱水方式。 标签:原油脱水;破乳法;超声波法脱水 1 原油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原油含水对生产的影响 水主要以 3 种形式存在于原油中,包括游离水、乳化水和溶解水。目前有的油田的含水率已高达90%以上,原油含水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是含水后的原油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于原油在开采时水须连同油一起采出,这样使管道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当形成“油包水”型的乳化液时,原油的粘度较纯油来说明显增加,再加上水的比重较原油大,增加了原油运输时的摩擦阻力;在原油处理过程中,对原油进行加热使其升温时,由于水的比热相对原油更大,这样就使燃料的消耗量增加;由于地层中的水有一定的矿化度,所以其中的碳酸盐会在管道和设备的内壁集聚,造成盐垢,堵塞管道,同时在硫化物较多的情况下,水的存在会使腐蚀不断进行,损坏设备穿孔与金属管道;对于炼厂加工,由于水的存在,会使塔内气流线速度增加,甚至出现冲塔现象,影响所获得蒸馏产品质量等。 2 原油脱水方法 2. 1 沉降分离。 沉降脱水是依靠油水密度差,在密度差作用下产生的下部水层水洗、上部原油水滴的沉降,在这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下使油水分离。该种方式主要用于脱除油田现场开采出的原油或高含水原油脱水前的处理。这种方式经常需要的设备有沉降罐和游离水脱除器。采用该种方式,进罐油水混合物一般无需加热,节省燃料;罐内无运动部件,操作简单,自控水平要求低;原油体积和密度变化小,轻组分损失少。但是若采用该种方式,则消耗时间较长且效率低,并且不适用于汽油比大、含水率低及油水密度差小的原油脱水。 2. 2 旋流分离。 旋流分离是依靠流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的方式进行油水分离,用离心力代替重力沉降。该种方式相对于沉降式脱水,提高了分离速度与效果,降低了分离时间。常用的离心式油水分离设备是水力旋流器及沉降式离心机等类似设备。旋流器由入口段、收缩段、分离段和出口段四个回转体通过顺序连接的方式形成的。对于液-液水力旋流器,混合液体进入旋流器后会对流体产生静应力,在这个力的

井控考试试题及答案

井控考试试题集 钻井部分 初级(1) 一、以下各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选出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5分) 1、钻井作业中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地层压力,保持井内压力平衡,保证钻井的顺利进行,称为C。 A固控B气控C井控D液控 2在钻井中靠适当的钻井液柱的压力平衡地层压力的方法是A。 A一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 3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C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A人身伤亡B油气井报废C井喷失控D机械设备 4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D技术是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 A固井技术B钻井技术C井控设备维修保养技术D井控技术 5井控的基本原理是指C。 A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小于地层力 B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等于地层压力 C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等于或略大于地层压力 6压力的概念是指B。 A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B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力 C单位深度压力的变化量D地层隙内流体的压力 7地层压力是指B。 A基体岩石的重力B作用于地层流体上的压力 C上覆岩层压力D井底压力 8地层破裂压力是指A。 A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裂时所承受的压力 B某一深度地层流体压力 C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D某一深度地层所承受的液柱压力 9压差是指B。 A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B作用于某一深度的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差值 C关井立、套压差值 D井底流动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10井内正压差越大,对油气层C。 A无损害B损害越小C损害越大 11钻井作业中,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停稳泵后井内流体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为C。 A井侵B井涌C溢流D井喷 12溢流发生后,说明了液柱压力C地层孔隙压力。 A等于B大于C小于 13、发生溢流的最基本条件是井内B。

原油脱水知识

原油电脱水机理研究 第一阶段查资料相关知识了解(2011.11.01) 1.为什么要进行原油脱水? (1)采油时为了保持油田压力,实现油田长期高产稳产,采用注水开采的方法。 随着注水量增加,原油含水量不断上升。 (2)原油含水,水中就会不同程度地溶解有Nacl、Cacl 2、Mgcl 2 等盐类和其它 杂质,这些物质会使原油严重乳化。 因此,为了确保原油的质量,在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之前,必须进行原油脱水处理。使原油中水的体积分数小于0.2%,盐的质量浓度小于3mg/L。 2.原油脱水目前有哪些方法?(破乳的方法) (1)加热沉降:加热使得原油粘度下降,水和原油的比重差增大,原油对水滴悬浮力减小,同时水滴的动能增大,界面上有机物的溶解度增大,界面强度减小,这样都有利于破坏双电层。 (2)过滤法:过滤法是使乳化液通过过滤柱,通过加压使得乳化液进入滤料层,因固体吸附剂对乳化液中的油和水具有选择吸附特性,乳化液中的水被吸附出来,从而完成破乳。该方法对吸附剂的要求较高,且过滤柱的制作工艺繁杂。 (3)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油水之间密度不同,在高速离心场作用下使乳状液破乳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离心场越强,破乳效果越好。但高速离心设备日常较难维护,目前只适合在实验室或需要占地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4)化学脱水:使用破乳剂,使新形成的界面膜亲水能力大于憎水能力,这样原油膜变得脆弱,有利于水滴之间的合并。 (5)磁处理法:磁处理法是对原油乳状液和破乳剂进行磁处理,然后再进行脱水。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的脱水效果,降低破乳剂加入量,降低原油脱水温度,提高脱后污水质量。但只是在实验研究阶段,未进行产业推广和应用。 (6)电脱水法:在电场作用下,靠电的作用将原油水颗粒的界面膜破坏或削弱,强迫水颗粒合并。 (7)声化学法:声化学法是将声波能量辐射到加入了少量破乳剂的原油乳状液中,使之产生一系列超声效应,如搅拌、聚结、空化、温热、负压等,从而使乳化膜破坏进而破乳脱水。由于超声波良好的传导性使得此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乳状液。超声与破乳剂的良好协同作用,可突破传统的破乳剂用量及温度要求,所以目前研究和应用都比较广泛。 (8)微波辐射法:微波辐射法是利用微波辐射能量来进行破乳脱水的一种技术。在微波辐射下乳化液分子内部形成高频变化的电磁场,破坏油水界面膜,实现油水分离。此种方法处理时间短,能耗较低,能广泛适用于各种油样类型。 (9)微生物法:微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原油乳状液的变构作用及微生物分泌的天然破乳剂对原油进行破乳脱水的一种技术。此技术药剂用量低、脱水快、效率高、脱出水水质较好、运行费用低,且生物破乳剂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性价比原因,最终能否在工业应用中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长庆油田井控考试试题

长庆油田井控考试试题 ++++++++++++++++++++++++++++++++++++++++++++++++++++++++++++++++++++++++++++ 一、单选题(共30题,1分/题,共30分) 1、起钻时,产生的抽吸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 )。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为零。 2、井下作业井控技术压井时的排量一般为( )。 A 、大排量;B 、小排量;C 、很小排量;D 、不确定。 3、当发生气侵时,井内压井液密度自下而上( )。 A 、逐渐增加;B 、逐渐减小;C 、不变;D 、无规律变化 4、现场施工中造成溢流的根本原因是( )。 A 、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B 、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C 、井底压力等于地层压力;D 、井底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 5、计算压井液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依据( )。 A 、管柱长度;B 、测量井深;C 、垂直井深;D 、设计井深 6、发生溢流关井后,当井口压力不断增大而达到井口允许的承压能力时,应( )。 A 、敞开井口放喷;B 、开井循环;C 、节流泄压;D 、继续观察 7、在关井情况下,井内气柱滑脱上升时,井口套管压力会( )。 A 、不发生变化;B 、不断上升;C 、不断下降;D 、为零 8、发生溢流关井后,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量可由( )求得。 A 、关井立管压力; B 、关井套管压力; C 、地面液池增量; D 、立压与套压的差值。 9、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结束后,停泵、关节流阀,此时的套管压力为( )。 A 、零;B 、关井立管压力;C 、关井套管压力;D 、泵压。 10、软关井是指( )。 A 、先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再关节流阀; B 、先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关节流阀; C 、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 D 、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 11、起下钻时产生的波动压力会使( )发生变化。 A 、油管压力;B 、套管压力;C 、地层破裂压力;D 、井底压力 12、根据地层压力当量密度确定油井压井液密度时,我国对油井规定的附加值为( )g/cm3。 A 、0.05-0.10; B 、0.10-0.15; C 、0.15-0.20; D 、0.20-0.25 13、在压井过程中,压井循环排量越大,压井过程中的( )越大。 A 、油管压力;B 、地层破裂压力;C 、地层压力;D 、套管压力。 14、当发生溢流关井后,若关井油管压力P 油=0,此时井底压力为( )。 A 、管柱内压井液的静液压力;B 、关井套压与静液压力之和; C 、关井油压与静液压力之差;D 、关井套压与静液压力之差。 15、在司钻法压井过程中,当溢流到达井口时( )达到最大。 A 、关井油压;B 、套压;C 、井底压力; D 、地层压力 16、下钻产生的( )压力会使井底压力增大。 A 、抽汲;B 、激动;C 、地层;D 、破裂 17、在根据地层压力当量压井液密度确定压井液密度时,我国对气井规定的附加值为( )g/cm3。 A 、0.07-0.15; B 、0.10-0.15; C 、0.15-0.20; D 、0.20-0.25。 18、关井套压不得高于井口承压能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 )﹪

原油脱水方法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0358317.html, 原油脱水方法综述 作者:陈思奇张嘉兴李欣洋 来源:《当代化工》2016年第08期 摘要:目前,随着油田不断的深化开采,我国的大部分油田都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国内 各油田为了提高采收率,通常采用注水与三次采油的开发方式。注水使采出液含水率不断上升,而高含水原油对生产及运输均有很大的危害。简要介绍了原油含水对生产的影响及原油中水的存在类型,并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原油脱水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如重力沉降脱水、旋流分离脱水;化学方法,如加入破乳剂;电脱水方式及几种新型脱水方式,如超声波法、微波辐射法、生物法等,提出了国内今后的原油脱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原油;生物法;脱水;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TE 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6)08-1860-04 Abstract: Now,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oil field exploitation, most of our oil fields have entered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In order to improve oil recovery, water injection methods and tertiary oil recovery are always used in oil fields. Water injection methods enhanc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rude oil. High water cut in crude oil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impact of water in crude oil on the production was described as well as types of water in crude oil, and current crude oil dehydration common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such as physical methods including gravity settling dewatering, dewatering cyclone separator; chemical methods including adding demulsifier; electric dehydration and several new methods, including electrical pulse dehydration, ultrasonic dehydration, microwave radiation dehydration, biological metho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rude oil dehydration technology was also proposed. Key words: crude oil; biological method; dehydration; high efficiency 1 原油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原油含水对生产的影响 水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于原油中,包括游离水、乳化水和溶解水。(1)游离水,常温下用简单的沉降法短时间内就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油中呈悬浮状态。(2)乳化水,与原油的混合物称为油水乳状液。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溶液之中构成的分散体系[1]。油水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简称水包油型乳状 液,用O/W表示;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简称油包水型乳状液,用W/O表示。油田中的含水原油主要以第二种状态存在,在对脱水方法的研究中,也主要是对该种形式的乳化液破乳问题进行的,这种乳化水须采用特殊的方式才能将其除去。(3)溶解水,水以分子的形态在烃类化合物分子间存在,呈现出均相的状态。

井下作业井控检查井控知识考试卷A-答案

井下作业井控检查井控知识考试卷(A) 单位姓名岗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答对得5分共40分) 1.电缆输送射孔是在井内()情况下进行的。 A 正压差 B 负压差 C 零压差 2.电缆射孔过程中,由作业队现场第一责任人指派专人负责观察()液面显示情 况。 A 循环罐 B 井口 C 处理罐 D 灌液罐 3.现场井控工作应按()进行防喷演习。 A、设计要求 B、施工要求 C、领导要求 D、不同工况 4.在可能含硫、含CO地区进行井下作业时,现场应有()。 A 有毒有害监测仪器 B 滤清器 C 气体分离器 D 除气器 5.在井下作业现场的硫化氢浓度达到15~30mg/m3时应挂()牌 A 红 B 黄 C 兰 D 绿 6.施工现场应备有能连接井内管柱的()或简易防喷装置作为备用的内、外防喷 工具。 A、旋塞阀 B、防喷单根 C、油管挂 D、单流阀 7.发生溢流后要求及时关井的目的是()。 A 防溢流B防卡钻C防井漏D保持井内有尽可能多的液柱压力 8.遇有硫化氢时,下面的作法错误的是()。 A、用纯碱溶液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及时转移到上风口 B、用食醋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原地趴下 C 、戴上防毒面具,撤离到安全区域 D 、及时报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多个选项,多选或少选不得分、答对得6分,共30分) 1、集团公司井控工作方针是() A.警钟长鸣 B.分级管理 C.明晰责任 D.强化监管 E.根治隐患 2、常见的溢流流体有:天然气、石油与()。 A、盐水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硫化氢 3、新修订后的《长庆油田试油气作业井控实施细则》重新划分的气田一级风险

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设计与站场实施

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设计与站场实施 油田原油脱水工艺技术的实施,是油田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原油中的水分离出去,才能达到外输原油的质量标准。重视原油脱水工艺技术的研究,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生产效率。因此,本文结合油田原油的特点,采取最优化的原油脱水技术措施与站场设计,脱出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使处理后的原油达到外输原油的质量标准后,进入到外输系统,完成原油集输处理的任务,提高原油脱水的效率。 标签:原油集输;外输系统;脱水工艺;站场设计;质量标准 哈拉哈塘油田哈 6 区属典型碳酸盐岩油藏,是塔里木油田近几年重点产能建设区块之一,原油生产能力100×104 t/a,其中稀油80×104 t/a,稠油20×104 t/a。为了降低基建投资并节省运行费用,适应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需要,在地面工程设计阶段,开展了原油脱水工艺试验优化设计。通过对哈拉哈塘油田哈 6 区原油脱水工艺优化,每年节约破乳剂约180 t,同时实现了原油脱水流程密闭,减少了由于H2S 挥发造成的安全隐患。 1 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 哈拉哈塘油田哈 6 区属典型碳酸盐岩油藏,是塔里木油田近几年重点产能建设区块之一,为了降低基建投资并节省运行费用,适应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需要,在地面工程设计阶段,开展了原油脱水工艺试验优化设计。 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哈 6 区北部油井以稠油为主,南部以稀油为主,稠油井需要掺稀生产,客观上需要将稠油和稀油分开处理,为油田掺稀提供足够的稀油资源。该方案将稠油和稀油完全分开处理,稀油采用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借鉴稠油油田处理工艺,稠油采用大罐沉降处理工艺。设计参数为可研阶段采用的设计参数,参考了轮古区块的试验结果:稀油脱水温度60 ℃,稠油脱水温度80 ℃,净化油含水率≤ 1%,污水含油量≤ 1 000 mg/L。该方案的优点是稠油采用大罐沉降工艺,有足够的时间保证稠油的处理效果,缺点是处理工艺采用非密闭工艺,而且原油中含有的硫化氢气体挥发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1.2 初步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阶段稠、稀油分开处理,二段脱水均采用热化学脱水器工艺设计方案。为克服稠油大罐沉降的非密闭性弊端,将稠油二段脱水改为热化学脱水工艺,原油脱水试验的目 的是确定原油脱水工艺和设计参数。试验结果如下:①稠油一段沉降沉降温度35 ℃,加药量300mg/L,沉降时间 3 h,脱后油中含水率小于10%;②稀

第四章-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学习资料

1第四章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油气田地面工程概论 2 原油脱水 ? 原油和水在油藏内运动时,常携带并溶解大量盐类,如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 z 在油田开采初期,原油中含水很少或基本不含水,这些盐类主要以固体结晶形态悬浮于原油中。z 进入中、高含水开采期则主要溶解于水中。 ? 对原油进行脱水、脱盐、脱除泥砂等固体机械杂质,使之成为合格商品原油的 工艺过程称原油处理,国内常称原油脱水。 3 原油中的含水给生产带来的主要问题 原油中含水、含盐、含泥沙等杂质会给原油集输和炼制带来很多麻烦: z 增大了液体量,降低了设备和管路的有效利用率;z 增加了集输过程中的动力和热力消耗; z 引起金属管路和设备的结垢与腐蚀,使其寿命降低;z 破坏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z 原油含水使原油密度增大,降低了原油的售价。 4 原油脱水 由于原油中所含的盐类和机械杂质大多数溶解或悬浮于水中,原油脱水过程实际上也是降低原油含盐量和机械杂质的过程。 5 合格原油的含水标准 ?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规定: z 出矿合格原油的质量含水量不大于1%;z 优质原油含水量不大于0.5%。 ? 较先进的炼厂进装置的原油要求: z 含水不大于0.1%;z 含盐量不大于3~5毫克/升。 6

? 盐含量不达标时的处理方法: 向原油中掺入2%~5%的淡水,对原油进行洗涤,使以固体结晶形态存在的盐类溶解于水中,然后再脱水,使原油含盐量降低至允许的范围内。 7 第四章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第一节原油中水的存在方式第二节原油乳状液第三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含油污水处理 8 第一节原油中水的存在方式 ?游离水 z 在常温下用简单的沉降法短时间内就能从油中分离出来 z 大部分游离水在油气水分离时被脱出。 ?乳化水 z 很难用沉降法从油中分离出来z 它与原油的混合物称为油水乳状液。 9原油脱水和原油乳化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含水原油中乳状液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原油脱水的难易。 10

长庆油田井控考试试题(借鉴相关)

长庆油田井控考试试题 ++++++++++++++++++++++++++++++++++++++++++++++++++++++++++++++++++++++++++++ 一、单选题(共30题,1分/题,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起钻时,产生的抽吸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 )。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为零。 2、井下作业井控技术压井时的排量一般为( )。 A 、大排量;B 、小排量;C 、很小排量;D 、不确定。 3、当发生气侵时,井内压井液密度自下而上( )。 A 、逐渐增加;B 、逐渐减小;C 、不变;D 、无规律变化 4、现场施工中造成溢流的根本原因是( )。 A 、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B 、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C 、井底压力等于地层压力;D 、井底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 5、计算压井液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依据( )。 A 、管柱长度;B 、测量井深;C 、垂直井深;D 、设计井深 6、发生溢流关井后,当井口压力不断增大而达到井口允许的承压能力时,应( )。 A 、敞开井口放喷;B 、开井循环;C 、节流泄压;D 、继续观察 7、在关井情况下,井内气柱滑脱上升时,井口套管压力会( )。 A 、不发生变化;B 、不断上升;C 、不断下降;D 、为零 8、发生溢流关井后,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量可由( )求得。 A 、关井立管压力; B 、关井套管压力; C 、地面液池增量; D 、立压与套压的差值。 9、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结束后,停泵、关节流阀,此时的套管压力为( )。 A 、零;B 、关井立管压力;C 、关井套管压力;D 、泵压。 10、软关井是指( )。 A 、先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再关节流阀; B 、先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关节流阀; C 、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 D 、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 11、起下钻时产生的波动压力会使( )发生变化。 A 、油管压力;B 、套管压力;C 、地层破裂压力;D 、井底压力 12、根据地层压力当量密度确定油井压井液密度时,我国对油井规定的附加值为( )g/cm3。 A 、0.05-0.10; B 、0.10-0.15; C 、0.15-0.20; D 、0.20-0.25 13、在压井过程中,压井循环排量越大,压井过程中的( )越大。 A 、油管压力;B 、地层破裂压力;C 、地层压力;D 、套管压力。 14、当发生溢流关井后,若关井油管压力P 油=0,此时井底压力为( )。 A 、管柱内压井液的静液压力;B 、关井套压与静液压力之和; C 、关井油压与静液压力之差;D 、关井套压与静液压力之差。 15、在司钻法压井过程中,当溢流到达井口时( )达到最大。 A 、关井油压;B 、套压;C 、井底压力; D 、地层压力 16、下钻产生的( )压力会使井底压力增大。 A 、抽汲;B 、激动;C 、地层;D 、破裂 17、在根据地层压力当量压井液密度确定压井液密度时,我国对气井规定的附加值为( )g/cm3。 A 、0.07-0.15; B 、0.10-0.15; C 、0.15-0.20; D 、0.20-0.25。 18、关井套压不得高于井口承压能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 )﹪

2017井控培训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7井控培训试题及标准答案 目前井控技术已从单纯的防喷发展成为保护油气层,防止破坏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井控培训试题及标准答案,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 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网!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井控是指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大井控”是指对油气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各部门协调配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2、溢流是当(井侵)发生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的量比泵入的钻井液的量多,(停泵) 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之为溢流。 3、钻开油气层后,起钻前要进行(短程起下钻)作业,即在起钻前先从井内起出(10~15)柱钻具,然后再下到井底开泵循环一周。 4、起钻过程中主要产生(抽吸压力),它使井底压力(降低),其值过大会导致溢流。 5、每起出(3)柱钻杆或(1)柱钻铤必须要检查一次灌浆情况。 6、关井情况下,气柱在井内滑脱上升过程中,气柱压力(不变),井底压力不断(升高),井口压力不断升高。 7、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使用(原浆)将井内溢流顶替到地面,第二周用(压井液)将 原浆顶替到地面。 8、钻井队(每日白班)开始钻进前要做低泵冲实验并有记录。其他如泥浆性能、钻具 结构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必须重新做低泵冲试验。 9、每次安装完套管头之后,均要进行(注塑、试压)。注塑、试压压力取本次所用套 管抗外挤强度的80%和连接法兰的额定工作压力的(最小值)。 10、远控台各操作手柄应处于(实际工作)位置,继电器的压力范围是(18.5~21)MPa。 11、节控箱的油压为(2.6~3)MPa,待命状态时液动节流阀的开度为(3/8~1/2)。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 30分) 1、钻井液静液柱压力的大小与(C)有关。 A、井径和钻井液密度 B、井斜和钻井液密度 C、钻井液密度和垂深 D、井径和垂深。

井控证考试试题

井控证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说来,地层孔隙压力越大,其破裂压力就越()。C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迅速减小 2、地层破裂压力试验适用于()的地层。B A、脆性岩层 B、砂岩或泥(页)岩 C、碳酸岩 D、所有地层 3、按塔里木油田规定,地破压力试验最高压力不得大于井口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和井口套管抗内压强度 的()两者之较小值。C A、60% B、70% C、80%

D、100% 4、在钻井或大修井时,()要保持与地层压力相平衡,既不污染油气层,又能提高钻速,实现压力控 制。 A、环空压降 B、液柱压力的上限 C、液柱压力的下限 D、抽吸压力的上限 5、钻井过程中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钻井液密度增加则钻速()。B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忽高忽低 6、下列四种工况下,井底压力最小的是()。A A、起钻 B、下钻 C、静止 D、钻进

7、在钻进过程中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地层压力增加则机械钻速()。A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8、钻井液静液柱压力的大小与()有关。C A、井径 B、井斜 C、钻井液密度和垂深 D、井径和垂深 9、()等于从地表到地下某处连续地层水的静液柱压力。A A、正常地层压力 B、异常高压 C、异常低压 D、水柱压力 10、在钻井或大修井时,()则不能超过地层的破裂压力,以避免压裂地层造成井漏。B A、抽吸压力的上限

B、液柱压力的上限 C、液柱压力的下限 D、环空压降 11、异常高压的形成包括但不限于:()。A A、地层流体的运移 B、地下水位低于地面上千米 C、采油后未补充水 D、砂岩透镜体周围的页岩受到侵蚀 12、d指数和dc指数就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随钻监测地层压力的一种方法。A A、岩石强度法 B、遗传算法 C、测井法 D、机械钻速法 13、按塔里木油田规定,浅气井采用()MPa的压力附加值。C A、1.5~3.5 B、2.0~4.0 C、3.0~5.0

井控题

一、选择题; 1.长庆油田钻井井控风险,气井一级风险井包括(ABCD ) A.“三高”井B、区域探井C、气体欠平衡井D、水平井E、深井 2.长庆油田钻井井控风险,油田一级风险井包括(CD ) A.欠平衡井B、探井C、水平井D、三高井3. 表层套管下深应满足井控安全,进入稳定地层(D )以上,固井水泥返至地面,且封固良好。 A.300米B、100米C、50米D、30米 4. 长庆油田钻井井控风险,油田二级风险井包括(BCD ) A.“三高”井B、探井、评价井C、调整更新井、老井侧钻井D、原始气油比大于100m3/t的井 5.长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工作的原则是( C )。 A.控得住,治得了,搞得定B.立足一次井控,搞好二次井控,杜绝三次井控 C. 立足一级井控、强化二级井控、做好三级井控预案 D.发现溢流立即关井 6.集团公司井控工作方针是“警钟长鸣,分级管理,( B ),强化监管,根治隐患”。 A. 以人为本 B.明晰责任 C.积极井控 D.防止井喷 7.具备安装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要装齐手动锁紧装置,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手轮应接出井架底座,其中心与锁紧轴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并挂牌标明旋转方向和锁紧、解锁到位的圈数。手动锁紧杆离地面高度超过( B )应安装手轮操作台。 A. 1.5m B. 1.6m C. 1.8m D. 2m 8.( ABCD )的压力级别,原则上应与相应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压力相匹配。 A.防喷器 B.四通 C.节流 D.压井管汇及防喷管线 9.防喷器的通径应比套管尺寸大,所装防喷器与四通的通径一致。同时应安装( B ) A.密封圈B。保护法兰或防偏磨法兰 C.防尘圈 D. 耐磨垫 10.表层(技术)套管下完,井口先找正再固井,套管与转盘中心偏差( A )mm。 A.≤10 B.≥10 C.≤5 D. ≥5 11.顶法兰用40mm厚的专用法兰,顶、底法兰内径应比防喷器通径小( D )左右。 A.10mm B.15mm C.18mm D.20mm 12.防喷器用四根( C )钢丝绳和导链或者紧绳器成下“八字形”对角对称拉紧,装挡泥伞,保持清洁。 A.≥Φ8mm B.≥Φ12mm C.≥Φ16mm D.≥Φ20mm 13.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安装在面对井架大门( A )、距井口不少于25m的专用活动房内,并在周围留有宽度不少于2m的人行通道,周围1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 A.左侧 B.右侧 C.前侧 D.后侧 14. 钻出套管鞋进入第一个砂层3-5m时,用低泵冲进行地层破裂压力试验(丛式井组只做井组第一口井),算出地层破裂压力值和当量钻井液密度。但试验最高压力不得高于以下情况的任何一种(AB ) A.井口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 B.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80%。 C.井控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 D. 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70% 15.长庆油田钻井井控风险,油田二级风险井包括(BCD ) A.“三高”井B、探井、评价井C、调整更新井、老井侧钻井D、原始气油比大于100m3/t的井 16. 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资料进行钻井液设计,钻井液密度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BCD )附加0.07-0.15g/cm3; A.“三高”井B。“两浅井”C。气油比≥100m3/t的井D气井 17.( ABC )压力等级应与防喷器相匹配 A.节流管汇 B.压井管汇 C.控制闸门 D.防喷管线 18. 放喷管线布局要考虑当地( BCD )及各种设施的影响。 A.风向 B.居民区 C.水源 D.道路 19.天然气井应装两条放喷管线,接出井口( C )以远,放喷口前方50m以内不得有各种设施。 A.25m B.50m C.75m D.100m 20.高含硫气井放喷管线必须接出井口( A )以远,两条放喷管线的夹角为( D )。 A.100m B.150m C.180° D.90°-180° 21.放喷管线用Ф127mm钻杆,其通径( C ),放喷管线不允许现场焊接。 A.≥52mm B.≥58mm C.≥78mm D.≥76mm 22.放喷管线每隔10-15m、转弯处及管线端口,要用( BCD )固定,压板下面垫胶皮;放喷管线端口使用双卡固定;使用整体铸(锻)钢弯头时,其两侧用卡子固定。A.胶皮 B.水泥基墩 C.地脚螺栓D.压板

钻井试题1

长庆油田井控教师技能大赛钻井井 控考试试题1 ++++++++++++++++++++++++++++++++++++++++++++++++++++++++++++++++++++++++++++ 一、单选题(共30题,1分/题,共30分) 1、起钻时,产生的抽吸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 )。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为零。 2、井下作业井控技术压井时的排量一般为( )。 A 、大排量;B 、小排量;C 、很小排量;D 、不确定。 3、当发生气侵时,井内压井液密度自下而上( )。 A 、逐渐增加;B 、逐渐减小;C 、不变;D 、无规律变化 4、现场施工中造成溢流的根本原因是( )。 A 、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B 、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C 、井底压力等于地层压力;D 、井底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 5、计算压井液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依据( )。 A 、管柱长度;B 、测量井深;C 、垂直井深;D 、设计井深 6、发生溢流关井后,当井口压力不断增大而达到井口允许的承压能力时,应( )。 A 、敞开井口放喷;B 、开井循环;C 、节流泄压;D 、继续观察 7、在关井情况下,井内气柱滑脱上升时,井口套管压力会( )。 A 、不发生变化;B 、不断上升;C 、不断下降;D 、为零 8、发生溢流关井后,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量可由( )求得。 A 、关井立管压力; B 、关井套管压力; C 、地面液池增量; D 、立压与套压的差值。 9、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结束后,停泵、关节流阀,此时的套管压力为( )。 A 、零;B 、关井立管压力;C 、关井套管压力;D 、泵压。 10、软关井是指( )。 A 、先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再关节流阀; B 、先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关节流阀; C 、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 D 、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 11、起下钻时产生的波动压力会使( )发生变化。 A 、油管压力;B 、套管压力;C 、地层破裂压力;D 、井底压力 12、根据地层压力当量密度确定油井压井液密度时,我国对油井规定的附加值为( )g/cm3。 A 、0.05-0.10; B 、0.10-0.15; C 、0.15-0.20; D 、0.20-0.25 13、在压井过程中,压井循环排量越大,压井过程中的( )越大。 A 、油管压力;B 、地层破裂压力;C 、地层压力;D 、套管压力。 14、当发生溢流关井后,若关井油管压力P 油=0,此时井底压力为( )。 A 、管柱内压井液的静液压力;B 、关井套压与静液压力之和; C 、关井油压与静液压力之差;D 、关井套压与静液压力之差。 15、在司钻法压井过程中,当溢流到达井口时( )达到最大。 A 、关井油压;B 、套压;C 、井底压力; D 、地层压力 16、下钻产生的( )压力会使井底压力增大。 A 、抽汲;B 、激动;C 、地层;D 、破裂 17、在根据地层压力当量压井液密度确定压井液密度时,我国对气井规定的附加值为( )g/cm3。

原油脱水方法

原油脱水方法 在油田开采初期,原油中的水主要以W/O型乳状液存在,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采,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油井采出液也由原来的以(W/O)型乳状液为主变为以水包油(O/W)型乳状液为主。因此,关于脱水方法的研究,也从针对W/O型乳状液的破乳问题逐渐过渡到O/W型乳状液破乳问题的研究。我们主要讨论W/O型乳状液的破乳方法及破乳剂,也适当介绍O/W型乳状液破乳问题。 破乳过程通常分为三步:凝聚(Coagulation),聚结(Coalescene)和沉降(Sedimentation)。这一过程,即水珠在相互碰撞接触中合并增大,自原油中沉降分离出来。在第一步凝聚(或絮凝)过程中,分散相的液珠聚集成团,但各液珠仍然存在。这些珠团常常是可逆的,按自分层观点,这些珠团像一个液滴,倘若珠团与介质间的密度差是足够大的,则此过程能使分层加速。若乳状液是足够浓的,它的粘度就显著增加。第二步—聚结,在这一过程中,这些珠团合并成一个大滴。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导致液珠数目减少和最后原油乳状液的完全破坏。由此看出,聚结是脱水过程的关键,聚结和沉降分离构成了原油的脱水过程。 在由凝聚所产生的聚集体中,乳状液的液珠之间可以有相当的距离,光学技术已经证明,这种间距的数量级要大于100?,虽然厚度随着电解质浓度增加而降低,但是间距降低并不像双电层理论所预示的那样快,这表明除静电斥力和范德华引力外,还有别的力在起作用。 研究人员根据聚结速度得出结论:即使在浓乳状液中,其液珠被100?或更大厚度的连续膜所隔开,液膜的厚度仍取决于水相的组分,而不取决于水量。 多年来,国内外已研究了多种原油脱水技术,满足各种原油不同含水程度的脱水要求。 1、沉降分离 沉降分离是原油乳状液脱水最基础的过程。沉降分离的依据是:原油与水不互溶,密度有差异,且有时是不稳定的乳状液,甚至是经过电法和化学方法处理过的。 Stocks定律深刻地描述了沉降分离的基本规律,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由上式可以看出,沉降速度与原油中水珠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水油密度

长庆油田试油(气)作业井控实施细则

规章制度:________ 长庆油田试油(气)作业井控实施细则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29 页

长庆油田试油(气)作业井控实施细则 第一条试油(气)作业井控是试油(气)作业安全施工的基本保障。做好井控工作,既可以有效防止和避免井喷及其失控事故,实现作业过程的安全生产,又有利于试油(气)作业过程中保护和发现油气层,顺利完成作业施工。 第二条长庆油田井控工作的原则是立足一次井控,搞好二次井控,杜绝三次井控,指导方针是“警钟长鸣、分级管理、明晰责任、强化监管、根治隐患”,树立“以人为本”、“积极井控”的理念。 第三条试油(气)作业井控工作包括:地质、工程、施工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配备及管理,作业前的井控准备,试油(气)作业施工过程中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措施,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内容。 第四条带压作业井的井控技术要求和管理由作业设计作详细规定。 第五条本细则是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试油(气)井控规定》和SY/T6690-xx《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并结合了长庆油田试油(气)作业的特点而制定的。 第六条本细则适用于长庆油田公司及在长庆油田区域从事试油(气)作业的承包商队伍。 第二章地质、工程、施工设计的井控要求 第七条试油(气)作业的地质设计(试油气任务书、地质方案)、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和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1、在进行地质设计前应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含硫油气田探井 第 2 页共 29 页

油田井控考试油田井控工艺考试试题一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油田井控工艺考试试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井控是指实施油气井( ) 的简称。( ) A.压力控制 B.油气控制 C.地层控制 2、溢流是指当井底压力( ) 地层压力时, 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的排 量或停泵 后井口钻井液 自动外溢的现象。(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井控技术按控制方式分可分为( ) 级井控。( ) A.二 B.三 C.四 4、某井发生溢流后, 钻井液密度下降, 粘度上升, 则侵入物为( )。 ( ) A.气体 B.水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5、井控中三早的内容:早发现、( )、早处理。() A.早关井 B.早压井 C.早放喷 6、井底压差就是指井底压力与( ) 之差。() A.地层压力 B.油层压力 C.气层压力 7、正常钻进时,井底压差越大, 机械钻速越( )。() A.低 B.高 8、气侵后井内钻井液密度自下而上逐渐( )。() A.变大 B.变小 C.无变化 9、起钻过程中主要产生( ),它使井底压力降低。() A.激动压力 B.抽吸压力 10、静液柱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液柱垂高和( ),与截面积和液柱形状无关。() A.形状 B.体积 C.液柱密度 11、地层压力的四种表示法:用表压单位、压力梯度单位、( ) 和压力系数表示。() A.当量密度 B.当量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