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拉力F甲小于拉力F乙

B.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C.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甲乙两滑轮组均将相同物体提升相同高度,由W有=Gh可知W甲有=W乙有;不计绳重及摩擦,均只需克服动滑轮自重做额外功,甲乙中均只有一个动滑轮,且动滑轮的重相同,由W额=G动h可知W甲额=W乙额,因为W总=W有+W额,所以W总甲=W总乙。A. 由图可知,n1=

2,n2=3,不计绳重及摩擦,则F甲=(G+G动)=×(100N+10N)=55N,F乙=(G+G 动)=×(100N+10N)=36.7N

η=可知,η甲=η乙,故C不正确;D. 拉力做功的功率P=,由于W总甲=W总乙、时间t也相同,所以P甲=P乙,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至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有用功就是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对动滑轮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下列事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小明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B.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不动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答案】B

【解析】

A、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移动的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B、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符合题意.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力做功,不符合题意.

D、足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依靠的是足球的惯性,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没有力的作用,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向上提箱子提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人向上提箱子提不动,箱子受到向上的拉力,但箱子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故A正确;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拉力方向向上,箱子也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箱子做了功;故B错误;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在所受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C错误;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向下,乘客也向下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乘客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连续弹跳时产生的轨迹的一部分,该图表明()

A.在图中乒乓球的弹跳方向为自右向左

B.乒乓球弹跳时机械能守恒

C.乒乓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D.乒乓球某次弹起过程中,弹起瞬间的动能大于此过程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

乒乓球在地面上连续弹跳中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球与地面碰撞时有能量损失,运动中有空气阻力,所以小球在运动中机械能逐渐变小.小球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为机械能在逐渐减小,所以球跳起的高度逐渐减小,AB选项不符合题意.乒乓球在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C 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

5.在校园足球比赛中,队员把足球踢出后,足球在水平地面上向前减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足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这一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所受的重力做了功B.脚一直对足球做功

C.足球受到非平衡力作用D.地面的支持力对足球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重力时竖直向下的,球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是水平方向,即力与距离垂直,重力不做功,故A错误;

B、球离开运动员的脚以后,以后不再受运动员的作用力,故脚对球不再做功,故B错误;

C、由于足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故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故C正确;

D、支持力是竖直向上的,球在地面上的运动是水平方向,即力与距离垂直,支持力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10N,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为75N

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

D.提升200N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F=1

3

(G+G动)=

1

3

×(140N+10N)=50N,故A错误;

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B错误;C.拉力做功:W总=Fs=50N×6m=300J,

有用功:W有用=Gh=140N×2m=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W

有用

×100%=

280J

300J

×100%≈93.3%,故C正确。

D.提升200N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η=W

W

有用

=

Gh

Gh G h

+

=

G

G G

+

可知滑轮组机

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

7.如图,将铁锁从贴着鼻子尖释放,铁锁摆回时并没有碰到鼻子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D.铁锁在最低处的机械能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铁锁高度降低,即向下运动了一定距离,所以重力做功。故B错误;

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

D.铁锁在来回摆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少,所以在最初释放时机械能最大。故D错误。

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重100N,物体B重10N,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面,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为30W,使物体B匀速上升3m所用的时间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

A.1s B.2s C.3 s D.4s

【答案】B

【解析】分析:(1)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和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求出摩擦力。

(2)拉动A向左运动,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挂钩的拉力三力平衡,可求出拉力。

(3)利用滑轮组距离关系,B移动的距离是A移动距离的3倍,求出A移动的距离,则拉

力所做的功为,再利用求出做功时间。

解答: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和滑轮重,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动A向左运动时,A受到向右的拉力不变,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此时受力如图:

;,则,因此拉力F做

功:,所用时间为。

故选:B。

【点睛】此题注意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确定所使用的公式,做好受力分析是解题关键。

9.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选项正确;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C、D选项错误;

10.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故A符合题意.

B.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依靠的是小球的惯性,小球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水平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没有力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人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书包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书包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杠铃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如图甲所示,是建设罗泊湾大桥时使用的起吊装置(图中未画出)的钢缆绳拉着实心圆柱体A在距江面某一高度处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情景.A在下降到江底之前,始终保持0.1m/s的速度不变.如图乙所示是A下降到江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江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g取10N/kg).则

A.A从开始下降直到江面的过程中,钢缆绳对A做的功为5×104J

B.A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为5×103W

C.A的密度为1.6×103kg/m3

D.当A下降到水平的江底,卸下钢缆绳后,A对江底的压强为5×103 P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图乙可知,A 从开始下降直到江面的过程中,下降高度

h =vt =0.1m/s×20s=2m ,

钢缆绳对A 做的功

W =Fs =3×104N×2m=6×104J ,

故A 错误.

B .A 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43310N 0.1m/s 310W W Fs P Gv t t

=

===??=?, 故B 错误. C .A 全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444310N 110N 210N F G F =-=?-?=?浮拉,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水排可得,

物体的体积

4333210N 2m 1.010kg/m 10N/kg

F V g ρ?===??浮水, 故A 的密度

4333310N 1.510kg/m 10N/kg 2m

m G V gV ρ?====??, 故C 错误.

D .由图乙可知,A 物体从开始浸入江水中至完全浸没所用时间

t ’=30s-20s=10s ,

A 物体的高度

h ’=vt ’=0.1m/s×10s=1m ,

圆柱体A 的底面积

3

22m 2m 1m

V S h ='==, 当A 下降到水平的江底,卸下钢缆绳后,A 对江底的压力

444G 310N 210N 110N F F =-=?-?=?压浮,

则A 对江底的压强

432110N 510Pa 2m

F p S ?===?压, 故D 正确.

【点睛】

本题是力学综合计算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读懂图,能从图像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应用是关键.

12.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 处滚下,在c 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 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从a到b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此选不合题意;

B.从b到c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到达 c处,小球到达平面,小球的势能最小,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最大,此选项符合题意;

D.到达d处,小球质量不变,与 c处相比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小球质量不变,小球撞击木块后,速度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小,到d点停止,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此选项不合题意.

13.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上坡时,自行车上升的高度不变,走S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A不符合题意.B.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B不符合题意.

C.上坡时,走S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相当于增长了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C 符合题意.

D.速度一定,走S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所用的时间较长.D不符合题意.

14.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是小佳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一些物理最的估测数据,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名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B.一名初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104 Pa

C.一名初中学生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1.0×103N

D.一名初中学生从一楼步行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3×104J

【答案】A

【解析】

由于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体重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A符合实际;一般初中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200cm2 =0.02m2,体重大约为500N,所以对地面的压强约是:P=F/S=G/S=500N/0.02m2×2=1.25×104 Pa,故B不符合实际;游泳时接近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又因为中学生的体重大约在500N左右,所以受到水的浮力约为500N,故C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6m,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会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W=Gh=500N×6m=3000J,故D不符合实际,综上所述故选A.

15.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知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身高160cm的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力相同,

身高170cm的运动员比身高160cm的运动员将杠铃举得高,

根据W=Gh可知,W1>W2;

因为两运动员举起杠铃的时间相同,

根据P=W

t

可知,P1>P2.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高个运动员举起的高度大是本题的突破口.

16.将地面上的一本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到课桌上,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

A.0.02J B.0.2J C.2J D.20J

【答案】C

【解析】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m=200g=0.2kg,

G=mg=0.2kg×10N/kg=2N,

课桌高度约为1m,

人对课本做的功:W=Gh=2N×1m=2J.

故选C.

17.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 ,用时5min45s ,消耗燃油

1.5kg ,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 ,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 ,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 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

A .只有①和②

B .只有②和③

C .只有①和④

D .只有②和④

【答案】D

【解析】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 6.9km 72km/h=20m/s 345

h 3600

s v t =

==,故①错误;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771.5kg 4.610J/kg 6.910J Q mq ==??=?放,故②正确;

③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所以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200020m/s=40000W=40kW P Fv N ==?,故③错误;

④汽车发动机的做的功为:

372000N 6.910m 1.3810J W Fs ==??=?,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771.3810J 100%=20%6.910J

W Q η?==??放,故④正确.. 故选D .

点睛:综合考查了速度、热值、功、功率、效率的计算,综合性较强,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一般都使用主单位,特别是热值公式应用时,有时要用到体积,有进要用到质量,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18.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 N ,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t =0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t =11 s 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0~2 s 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

B .2 s~10 s 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10 s~11 s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D.0~11 s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0~2s的过程中,小明由静止开始下降,所以小明的动能增大,故A错误;

B.2s~10s的过程中,小明在匀速下降,重力势能减小,但动能不变,故B错误;C.10s~11s的过程中,小明在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减小,同时小明是在下降,高度是在降低的,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小,故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C正确;

D.0~11s的过程中,小明下降了一段距离,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断减小,故D 错误;

故选C.

19.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的重力势能E p,木块所受浮力大小F、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当容器内的水流出后,木块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当水不再流出时,木块的重力势能不变,即木块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不变,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即浮力等于重力;当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对容器底有压力,浮力小于重力;由于木块的重力不变,则木块受到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在容器内水流出的过程中,并且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木块下表面处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木块下表面处的压强不变,即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故C错误;

D.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

等,因此相同时间内,容器对桌面减小的压力相同,由

F

p

S

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