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练习课教案

复式统计表练习课教案
复式统计表练习课教案

复式统计表练习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复式统计表练习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黄姗复备人:时间: 3 月 20 日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课本39--40页。

【自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调查统计本班相关数据,培养学生调查分析数据的能力。

2、通过引导引发学生对调查数据更深入的探究,体会了解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

【教学目标】

1.巩固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通过对比数据,体会复式统计表简洁、便于对比数据的特点。

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熟练的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通过对比数据,体会复式统计表简洁、便于对比数据的特点。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熟练的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评价。

【设计意图】

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利用学生比较熟悉、与自己联系比较紧密的生活现实,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感受复式统计表产生的必要性,认识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2分钟)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调查研究大家最喜欢的图书种类,以及大家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大家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一)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图书种类并进行统计分析

师:大组长最快速度统计本组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图书种类。

师生共同汇总出全班男生女生喜欢的图书种类的人数。

学生在课本39页独立完成本题,并自由订正。

(二)组长统计本组数据并汇总后,完成本题并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0分)

四、课堂小结(1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后,老师总结)

五、课后作业(10分)

数学书40页5、6题。

【板书设计】复式统计表练习课

【教学反思】

浅谈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关系

题目浅谈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关系学院体育学院 专业运动训练 学生张海洋 学号2015122304 指导教师郑勤教授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日

浅谈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 张海洋 摘要:为了让训练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可以根据运动的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训练的任务,适当安排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重。通过对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区别与联系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训练的参考和借鉴。 前言 一般体能训练是指,根据专项体能的需要,在运动训练中以各种身体练习的形式、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运动员全面的基础运动素质、增强各器官系统的一般技能和改善身体形态、掌握一般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运动员专项体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打好多方面的基础。 专项体能训练是指,以专项运动动作、或与专项运动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运动动作为练习形式,采用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专项技战术所需要的专项运动素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专项体能,形成专项身体形态、掌握专项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由于项目不同,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有很大区别 1 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区别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对体能的训练应该考虑到:(1)要对运动员训练

状态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对决定运动员体能的各个方面,要分阶段分别进行训练;(2)各运动项目的体能要求不同,必须仔细分析各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会有效;(3)运动员的体能只能代表某一时期内的训练水平,要适合专项的需要,就必须随时对“专项”特点作出正确的分析,及时按照专项特点安排相应的训练内容;(4)体能训练过程中,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5)任何专项对身体都有着特殊的要求,一般体能训练并不能代替专项体能训练。 2 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联系 关系的含义: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2.1训练广度(全面与单一) 一般体能训练是注重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力量,速度,敏捷,耐力,柔韧等等身体素质都要兼顾到,一个不落下,它可以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训练方式,训练力求全面,不留短板。简单说就是我什么都要练,什么身体素质都不能落下。根据专项运动需要,采用与运动项目高度相关的训练动作和方式,这些训练仅可以发展该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身体素质。简单说就是我要什么,就练什么。所以两者在训练方面存在全面性和单一性。 2.2 训练时期(交叉融合关系) 基本训练期:侧重于大强度一般体能训练。在训练的基础阶段,运动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完善,身体条件无法达到比赛需要的状态,机体系统协调不一致,所以在初期的训练中一般体能训练处于主体地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人体核心的概念 人体核心通常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 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组成,并且髋关节周 围的肌肉——臀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核心肌群。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核心肌群的位置,包括深层的小肌肉群 和浅层的大肌肉群。深层的小肌肉群包括腹横肌、多裂肌和部 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等,这是维持脊椎稳定的最重要的核心 肌群,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持各脊椎椎体间的稳定能力,并可以 使脊椎维持在正中区域的范围内。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直肌、 腹外斜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竖脊肌及臀部肌群等。二、核心力量的概念 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 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 力。 三、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 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 提高运动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动作 中的损伤,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四、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就是要努力使整个机体协调起来,确保运动员 在做动作时让核心区域肌群起到稳定躯体、传输能量的作用。

训练方法: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2,运用单一器 械的练习;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4,各种普拉提练习形式;5,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7,两人共同进行的练习。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按照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静力练习 时间固定,动力练习每组重复次数也需要固定。课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增加练习时间、练习次数、组数或加大负荷重量,由徒手练习变为有器械的负荷练习,动作内容和形式逐渐复杂等。在核心力量训练中,要严格控制身体姿势,配合呼吸,强调注意力集中。 五、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练习方式上,不仅采用一端固定的向心收缩,而且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运动方向上,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核心稳定力量的负重较轻,许多练习甚至是徒手的克服自重练习。同时,由于核心稳定力量的主要功能在于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所以该力量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以此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培养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 核心力量的训练从核心力量的法力部位来说,可分为前部、 侧部和后部;按参加人数可分为单人、两人和多人练习;按球数可分为一球、两球和多球练习;按动作难度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还可根据练习中有无器械分为有器械和无器械等。这些方

复式统计表教案1

复式统计表 1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表 教材第106——108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掌握收集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 2、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教具准备 学生一、二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表格,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情境创设,激发统计的需要。 同学们,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你们的校园生活已经快两年了,那么现在的你和刚进校园的你相比在身体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填写单式统计表。 (1)课件出示学生一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 师:这是你们一年级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请根据这些数据填写教材106页的表格。(同桌合作填写) 课件汇报 (2)课件出示本班二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 师:到了二年级,你们的体重有了什么变化呢?这是我们班学生二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数据填写教材107页上面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写)

课件汇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复式统计表。 师:为了更方便、更清楚地看出我们班一、二年级时学生体重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填写在一个表中。 课件出示: (1)观察上表,有哪几个项目?分别是什么? (2)明确:这样的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2、填写复式统计表。 分小组独立填写,组内交流。 课件订正。 3、分析复式统计表。 (1)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A:我能知道一年级时体重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少。 生B:我还能知道二年级时体重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少。 生C:我能知道最多的和最少的相差多少。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生A:希望体重特别重的同学要注意锻炼,减肥。 生B:希望体重特别轻的同学要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别挑食。 (2)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 (三)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10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地填写,以及懂得了它的一些优点,希望大家把

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六、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1、力量素质的种类 2、影响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 3、力量训练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误区 4、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要求 5、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 6、NBA力量训练 (一)力量素质的种类 1、最大力量:运动员在随意性肌肉收缩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克服阻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截面和最大的意志紧力,同时不同工作肌的关节角度对最大力量的发挥有重要影响。 1、速度力量:人体肌肉在快速收缩时所表现出克服阻力的能力。 3、力量耐力:运动员长时间保持合理动作的能力 三种力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过分发展某种力量素质会影响另一种力量素质发展。影响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 1、动力肌的生理横断面红、白肌纤维的比例 2、参入肌肉工作运动单位的数量 3、协同肌的同步性和对抗性肌退让性工作的协调配合 4、在篮球实践中还受到各种技术动作力学结构的影响。 (二)、篮球比赛中对抗力的表现形式 1、篮球比赛中的对抗力在实践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在地面发生身体接触和在空中发生身体接触。 2、在移动中发生身体接触时,主要是在短时间发挥最大肌力,即最大力量的发力在时间上比对手快,对抗力就强。

3、跳起在空中时的身体碰撞则主要利用身体的惯性力和协调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利用身体做想向运动,保持运动轨迹,完成技术动作。 (三)力量训练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误区 1、力量训练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没有根据篮球运动特点对力量练习手段进行分析和筛选。 2、力量的构成和分类认识不清。篮球比赛主要需要的是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 3、力量训练忽视篮球专项动作的肌肉工作特点 4、力量训练杠铃挂帅,方法单一落后 5、力量训练容的偏差与误区 (四)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要求 1、要针对运动员专项素质弱点,区别对待 2、要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 3、要注意各肌肉力量的平衡发展 4、要适时地专门安排训练时间 5、要根据训练任务的不同安排训练计划。 6、要克服片面发展绝对力量。 7、要力求选择与篮球运动技术、结构相一致的动作方法。 (五)力量训练阶段划分 1、建设性力量训练阶段(打基础阶段):是整个力量训练的物质准备阶段。 2、提高最大力量阶段:提高肌肉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目的是为了快速力量和弹跳力服务。持续时间约2个月 4、使力量转变为专项爆发力或专项力量耐力阶段:根据运动项目需要和特点,训练获得最大力量必须在运动专项中表现出来,即必须转变为专项所需要的爆发力和力量耐力 5、保持阶段:保持前面各阶段已经获得的力量训练水平

体能训练实施方法

体能训练实施方法 一、准备活动 1、全身性准备活动:绕操场慢跑1圈,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如环境温度较低,可适当多跑几圈,延长一点时间。 2、局部性准备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主要有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臀部运动、伸展运动、压腿运动、关节运动。 二、三种体能训练方案 以下三种体能训练方案各队每周进行一种,轮流进行。 (一)3000米跑 (二)俯卧撑、仰卧起坐、单腿深蹲起立 (三)引体向上、臂撑上、卷身上 三、整理活动 (一)全身性整理活动 3000米或5000米跑之后,不能立即停下来,必须紧接着进行慢跑2-3分钟,并调整呼吸,再过渡到走,最后停下,进行局部放松活动。 (二)局部放松活动 局部性放松活动就是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使参与剧烈运动的发硬肌肉(骨骼肌)韧带得以放松的过程。按摩放松是局部性整理活动的主要手段,也是预防肌肉、韧带变性,改善肌肉质量,取得训练效果得的关键环节之一。 1、按摩基本手法:主要有摩擦、揉、揉捏、揉搓、拍打或扣击、(主动与被动的)抖动、轻踩牵拉(如踢腿、持续前压腿、持续体前屈等)以及穴位按压。 减肥:::::方法一:1000页32K大书,压在腹部,做类似仰卧起坐的动作,动作要领是,在腰一离开垫子,就身体放下,再重复这样的动作,开始时每组大概30个,一天做2组,适应以后,每组做到起不了身(精疲力尽),每天做2-3组,持续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腹部就塑形了~ 经亲身实践,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如果不注意坚持锻炼,会有反弹…… 方法二:坐在床沿上,只坐到一点点。手抓住床沿,上身挺直。双腿并拢,成坐着的姿势。

利用腹部的力量把脚抬起来,最好能让大腿贴到腹部。但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做到,慢慢就好了。 这个很减的,10几天后腹部很平坦的。但是刚刚做得时候腹部酸痛,习惯就好了。 方法三:平躺在床上,双腿并拢慢慢抬起,到与上半身成90度,慢慢放下,其中在45度和90度的时候分别停留30秒。重复。 星期一 ★6:30 -(1)慢跑2500~4000m(有氧训练,改善心血管系统,增强耐力)(2)拉伸活动(提高柔韧性,加速体能恢复) ★17:30-(1)力量训练(训练前充分热身)-俯卧撑15个/组×3组引体向上视个人能力(上肢)仰卧起坐20个/组×3组(腹肌)双腿蹲伸10个/组×2组(下肢)俯卧挺身15个/组×2组(背肌)跳台阶20个/组×2组(下肢爆发力)力量练习结束后注意拉伸 星期二 ★休息也可以安排喜爱的体育活动(强度不要太大) 星期三 ★重复星期一训练内容 星期四 ★17:30 (1)无氧训练(运动前充分热身):30m加速跑×2组+50m加速跑×2组+100m 加速跑×2组+200m短跑×3组 (2)有氧训练:慢跑2000m (3)运动结束后放松并拉伸肌肉 星期五 ★安排喜爱的体育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等) 星期六 ★17:30-(1)力量训练(训练前充分热身)-俯卧撑15个/组×3组引体向上视个人能力(上肢)仰卧起坐20个/组×3组(腹肌)双腿蹲伸10个/组×2组(下肢)俯卧挺身15个/组×2组(背肌)跳台阶20个/组×2组(下肢爆发力)力量练习结束后注意拉伸 星期日 ★充分休息不要进行过于剧烈活动,充分恢复不知道是否符合你的意思? 有具体要求可以提出来 该计划休息与锻炼交替、各种练习内容、方法、手段交替有助于防止局部过度疲劳导致运动伤病 1.每次坚持45-60分钟力量训练,像哑铃啊杠铃啊仰卧起坐什么的,(之前最好能慢跑15分钟左右稍微伸展运动)还有每天跑步30分钟! 2.刚开始的时候别太猛,轻一点,缓一点,别和别人比,因为开始的承受能力有限,2-3次适应(开始可以隔天做)之后再加大强度

专业的体能训练方法

专业的体能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的原则 1、多样化 因为体能训练是件很单调的事,如果只采用一种方式,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的。没有了兴趣,效果自然要打折扣。利用多种方式训练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兴奋感。 2、有氧耐力、无氧耐力相结合 有氧耐力是基础,无氧耐力是格斗的主要所需。有氧耐力是低强度运动的维持性。无氧耐力是高强度运动的维持性,二者都要重视,不可偏废。 3、整体性与局部性(平衡性) 体能锻炼的是一个系统性训练,比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体能要注重整体性的提高,同时又要加强局部的专项耐力。如持续快速出拳、踢腿、移动的能力。 4、超量负荷 为了取得训练效果,每次练习的负荷量都有必要超过平时的基本要求。否则,只能是游戏,谈不上效果。 5、恢复性 体能训练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必须有足够的休息和能量作保证。以促进受训者恢复体能,使得正常训练得以持续进行。比较积极的恢复手段是:针对不同肌肉间歇交替进行练习。 专业体能训练方法 好的体能训练应该:每周一、三、五安排心肺功能(循环、呼吸系统)训练。周二、四、六安排肌肉耐力训练。同时,应该根据身体的训练反应调整训练量。一般训练时心率要达到最高时的60-90%,低于60%失去训练效果,高于90%不能持久。

安全第一。要定期测试,以检查训练效果,同时调整训练强度、时间、方式。有效利用已有的场地、器材、时间等资源。任何事情都有限度,不要抱怨和幻想,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是明智的策略。制定训练计划,长期不间断的训练。专业体能训练方法有: 1、耐力训练 ①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②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③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2、平衡训练 ①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②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3、力量训练 ①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②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③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④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4、柔韧训练 ①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②压腿,下腰。 ⑤拉伸身体两侧肌肉。

体能训练的方法

: 一、耐力训练 1、xx: 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负重xx: 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二、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 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 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 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 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三、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 xx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 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四、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行动中肌肉疲劳 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体能训练教案课程

基本力量练习 第一课时 1、俯卧撑 (一)理论提示 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 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 (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 (一)理论提示 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 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 1、单腿深蹲起立 (一)理论提示 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 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依此反复动作。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 (一)理论提示 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 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反复做。请看示范。 跑步 第二课时 1、100米跑 (一)理论提示 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采用蹲踞式起跑时,听到“各就位”的口令,两手撑地,成蹲踞式;听到“预备”的口令,从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两臀上;听到枪响、哨音或口令,两臂屈

复式统计表教案 公开课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时,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通过对比,便于比较、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 教具:课件、图片 学具: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 生:(看过) 师:老师考考你们。(出示美羊羊,喜洋洋,懒洋洋,沸羊羊,灰太狼的图片),它们是? 生齐声回答。 师:那么在这5个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 点名学生说,师在图片下写“正”字,男女用不同颜色。 师生共同整理数据。 二、收集数据,引导自学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相关内容(投影出示教材第36页例1情境图)(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提问1:图中的他们在做什么? 生回答:看书、踢球…… 提问2:课余时间,这几项活动中,你最喜欢什么活动?每人只能选择一样。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学习,组长汇报本组的统计情况。 师生共同整理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没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三、合并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 1、师: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3)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4、解决问题。 复式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 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耐力训练 1、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

跳格子。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行动中肌肉疲劳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最新体能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 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4、2、3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例题结合学生的显示生活要求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杨老师发现一种现象,每到周三下午,同学们就特别兴奋,各自拿着自己的工具奔走在走廊、校园里。急急忙忙去干什么呀?(参加兴趣小组呀!)我们学校开设的兴趣小组特别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瞧!(出示课件)我们就先选五年级的这四个兴趣小组来统计,好吗? 课件呈现情境图: 谈话: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每个小组的情况,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用什么方法整理好呢?(板书:统计表) 引导学生明确:利用统计表整理相关信息会更清楚。 1.填写各兴趣小组统计表。

初三体育训练课教案

初三体育训练课教案 学校:满井二中教师:魏正斌班级:初三(1)班 上课时间: 2015年10月22日人数:35 男:18女: 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完全掌握立定跳远、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掌握立定跳远、实心球的练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弹跳力,增强上、下肢的力量使教学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身体素质练习,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目标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训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与艰苦训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身体素质训练 2.中考体育考试内容辅导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立定跳远和投掷实心球动作要领的掌握 难点:立定跳远的起跳与腾空动作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 宣布本节课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服装符合要求,精力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强调安全。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学生慢跑,踏着操场线慢跑 2.基本素质练习压腿、小步跑、原地高抬腿、俯卧撑10 个、原地跳起膝下拍掌等。 (三)新授部分 1.立定跳远练习。 (1)教师讲解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要领: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 口决:一摆二蹲三跳起,收腹提膝前伸腿,轻巧下落屈膝缓冲。 (2)教师做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学生代表示范,予以鼓励。 (3)组织学生根据教师口令集体练习。 2.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练习。 (1)教师讲解实心球投掷要领:两脚前后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头至头上方,身体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在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向前迈出一步。 (2)教师做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学生代表示范,予

(完整word版)体能训练的方法

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耐力训练 1、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二、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

组。 三、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四、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

行动中肌肉疲劳 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

复式统计表教案详案--秦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三1班秦慧霞【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时间,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呢?指名回答。 你认为我们班男生最喜欢的活动都是这项活动吗?女生最喜欢的都是这项活动吗?怎么验证? 2. 活动:调查本班男(女)生最喜欢下面哪些活动,填写统计表。 全部举手投票,两位学生分别记录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 要求:每人必须选择其中一项活动,不能重复,不能漏选。 学生在书上填写,提醒注意核对统计数据是否有效。 二、探究新知 1、分析单式统计表,合并单式统计表 提问:你从这两个表中知道些什么信息?这两个统计表有什么共同点? 从第一个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

二个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 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显示一组数据,叫做单式统计表,只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那么能不能把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呢?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相同的内容在合并统计表时候可以共用。 引导学生说出合并后各个栏位该如何改动:有两个“人数”,为了区分是男生还是女生人数,我们把“人数”改为男生、女生。而这张表中有不同性别不同活动对应的人数,所以“活动”这个栏位我们分为三格,加上“人数”“性别”。 2.认识复式统计表。 前面两个单式统计表里填写的是男生、女生最喜欢活动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只能表示一组数据。而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可以表示多组数据的统计表,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题目:复式统计表)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想一想,表中包含哪几项内容? 小结: 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子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这叫做表头。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3、分析复式统计表解决问题。 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对调查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引导: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简介,内容更丰富,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三、巩固练习 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的第1题和第2题。 1. 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统计表包含了哪三项内容?从这个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每一届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体能练习教案

体能练习教案 你知道体能练习教案该怎么写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体能练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能练习教案 课目: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体能训练常识 二、练习部分 三、练习分类 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 时间:X小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 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 3、器材保障 作业实施....................................................... ..............X分钟 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 一。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自修订版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自修订版-法.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一,人体核心的概念 人体核心通常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

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组成,并且髋关节周 围的肌肉——臀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核心肌群。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核心肌群的位置,包括深层的小肌肉群和浅层的大肌肉群。深层的小肌肉群包括腹横肌、多裂肌和部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等,这是维持脊椎稳定的最重要的核心肌群,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持各脊椎椎体间的稳定能力,并可以使脊椎维持在正中区域的范围内。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

竖脊肌及臀部肌群等。 二、核心力量的概念 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 三、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提高运动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动作中的损伤,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四、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就是要努力使整个机体协调起来,确保运动员在做动作时让核心区域肌群起到稳定躯体、传输能量的作用。

训练方法: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2,运用单一器械的练习;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4,各种普拉提练习形式;5,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7,两人共同进行的练习。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按照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静力练习时间固定,动力练习每组重复次数也需要固定。课根据运动员的具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__复式统计表教案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新知识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 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 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 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 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 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 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 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3)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 (4)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4、解决问题。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 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

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第1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负重拉练1次。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00—120次/分钟;或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20—30次/组,3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男子负重20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女子负重15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7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二阶段(第2—5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每周负重拉练1次。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5000米,时间3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50次/分钟;或山地慢跑,坡度40—50度左右,坡路距离较长,上坡匀速跑、下坡行走,最高脉搏160次/分钟。 △跑台阶,10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或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提踵(踮脚尖),负重5—10公斤,20—30次/组,3—5组。 △俯卧撑,15—20个/组,3—5组;或引体向上,10—15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男子负重20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女子负重15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7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三阶段(第6、7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每周负重拉练1次。:6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00—120次/分钟;或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20—30次/组,3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负重减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四阶段(第8周):放松与积蓄能量,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无须拉练。 ◇放松: △匀速跑3000米以内,时间不限。 △各种类型的放松运动r ◇积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