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和验证试验分析总结报告

比对和验证试验分析总结报告
比对和验证试验分析总结报告

比对和验证试验分析总结报告

编号:年月日

图A.1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格式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质管办 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本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09年我中心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现将2009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 一、质量控制方法 1、外部质量控制 (1)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县级实验室盐碘外质控考核; (2)参加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间比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考核; (3)参加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卫生检测质量考核。 (4)接受福建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 (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 (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 (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 1、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县级实验室盐碘外质控考核,见表1。 表1 盐碘外质控考核结果

2、参加福建省CDC(实验室间比对)乙肝标志物质控考核,见表2。 表2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考核结果 3、参加泉州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3、表4。 表3 酱油中总酸、氨基酸态氮考核结果 表4 标准菌株微生物鉴定考核结果 4、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 5、表6。 表5 微生物留样再测结果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3. 运用multisim 软件仿真。 实验仪器 可调直稳压电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实验电路板 实验原理 1.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 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和电压定律(KVL )。即对电路中任一借点而言,应有∑I=0,对任一闭合电路而言,应有∑U=0.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介入电路,令U 1=6V ,U 2=12V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用DGJ-04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2.实验前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如图1-1中的I 1,I 2,I 3的方向已设定。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电流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以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于表(1)。 6.将开关指向二极管,重新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于表(2)。 7.将开关指向电阻,分别测量三种故障情况下的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于表3、4、5. 图1 被测量 I 1(mA ) I 2(mA ) I 3(mA ) U 1(V) U 2(V) U FA (V) U AB (V) U AD (V) U CD (V) U DE (V )

数据记录 表1 图2 表2 表3 故障1:FA 开路 表4 故障2:AD 短路 计算值 1.93 5.99 7.92 6.00 12.00 0.98 -5.99 4.04 -1.98 0.98 测量值 2.00 6.00 7.98 6.13 12.11 1.02 -6.03 4.08 -1.98 1.02 相对误差 3.63% 0.17% 0.76% 2.17% 0.92% 4.08% 0.67% 0.99% 0.00% 4.08% 被测量 I 1(mA ) I 2(mA ) I 3(mA ) U 1(V) U 2(V) U FA (V) U AB (V) U AD (V) U CD (V) U DE (V) 计算值 3.92 0.00 3.92 6.00 12.00 2.00 0.00 2.00 -10.00 2.00 测量值 4.00 0.00 4.00 6.14 12.12 2.04 0.00 2.04 -10.07 2.04 相对误 差 2.04% 0.00% 2.04% 2.33% 1.00% 2.00% 0.00% 2.00% 0.70% 2.00% 被测量 I 1(mA ) I 2(mA ) I 3(mA ) U 1(V) U 2(V) U FA (V) U AB (V) U AD (V) U CD (V) U DE (V) 计算值 0.00 6.52 6.52 6.00 12.00 2.68 -6.25 3.33 -2.15 0.00 测量值 0.00 6.56 6.56 6.14 12.00 2.79 -6.59 3.35 -2.17 0.00 相对误 差 0.00% 0.64% 0.64% 2.33% 1.00% 4.10% 1.12% 0.60% 0.93% 0.00% 被测量 I 1(mA ) I 2(mA ) I 3(mA ) U 1(V) U 2(V) U FA (V) U AB (V) U AD (V) U CD (V) U DE (V) 计算值 5.88 9.02 14.90 6.00 12.00 3.00 -9.02 0.00 -2.97 3.00 测量值 5.98 9.04 14.86 6.14 12.12 3.06 -9.10 0.00 -3.00 3.06 相对误 差 1.70% 0.22% 0.27% 2.33% 1.00% 2.00% 0.89% 0.00% 1.01% 2.00% 被测量 I 1(mA ) I 2(mA ) I 3(mA ) U 1(V) U 2(V) U FA (V) U AB (V) U AD (V) U CD (V) U DE (V) 计算值 3.92 0.00 3.92 6.00 12.00 2.00 0.00 2.00 -10.00 2.00 测量值 4.00 0.00 4.00 6.14 12.12 2.04 0.00 2.04 -10.07 2.04 相对误 2.04% 0.00% 2.04% 2.33% 1.00% 2.00% 0.00% 2.00% 0.70% 2.00%

(完整版)组件清洗试验发电量对比分析报告

组件清洗试验发电量对比分析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杨旭辉、冯伟 中宁隆基光伏电站 2018年03月07日

组件清洗试验发电量对比分析报告 一、目的 本报告通过选通过选取2月17日至2月27日对中宁电站II标段宁夏电力设计院清洗的样板机区域E32、E33、E34、E38、E39、E40、E41、E42和I标段新疆特变电工未清洗的样板机区域B01、C04、F01的发电量比较了光伏发电子站电量在清洗前后的变化,分析了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从而得出了光伏组件的清洗是提高组件发电效率、增加发电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的结论。 采集清洗后五天的区域每兆瓦发电量,与同容量同地形未清洗组件区域发电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更直观看出组件积灰而影响损失发电量的多少。由于本站受到调度AGC控制,部分区域受限电影响,发电量数据受限,故只分析本站内不受调度AGC控制的样板区光伏组件发电量,是采用同辐射量、同天气条件下方阵发电量对比的方法进行。 二、对比数据分析 1.同地形(平地)清洗组件和未清洗组件区域每兆瓦发电量对比

1.1通过上表可看出清洗区域组件每兆瓦发电量明显比未清洗区域组件每兆瓦发电量多; 1.2 通过上图还可以看出在不同天气和不同日照辐射量情况下清洗区域比未清洗区域组件发电量也有较明显的增加。

2.1 由表格数据可看出发电量增长率的变化和天气情况、日照辐射量有关系; 2.2 发电量增长率=发电量差值/清洗区平均发电量*100% 2.3 损失电量=20 3.94MW*发电增长比*1000; 三、结论 由以上比较可看出 1.选取晴天3月2日的发电增长比做全月的损失电量计算: 每月电量损失=30*4397.32kwh=13.19195万kwh 每月电费损失=13.19195万kwh*0.75=9.8939万元 2. 通过以上数据也可看出组件积灰的程度越重损失的发电量越多,组件积灰程度越轻损失电量越少,因此组件的清洗需要考虑积灰程度。 3.厂区光伏组件积灰严重全部清洗后可提高发电量,和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也避免设备因积灰、鸟粪等原因而产生热斑,加快了组件的衰减,影响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四、附图 清洗过程组件对比照片

CRC校验实验报告

实验三CRC校验 一、CRC校验码的基本原理 编码过程: CRC校验码的编码方法是用待发送的二进制数据t(x)除以生成 多项式g(x),将最后的余数作为CRC校验码。 其实现步骤如下: 1 设待发送的数据块是m位的二进制多项式t(x),生成多项式 为r阶的g(x)。在数据块的末尾添加r个0,数据块的长度增加到m+r位。 2 用生成多项式g(x)去除,求得余数为阶数为r-1的二进制 多项式y(x)。此二进制多项式y(x)就是t(x)经过生成多项式g(x)编码的CRC校验码。 3 将y(x)的尾部加上校验码,得到二进制多项式。就是包含 了CRC校验码的待发送字符串。 解码过程: 从CRC的编码规则可以看出,CRC编码实际上是将代发送的m位 二进制多项式t(x)转换成了可以被g(x)除尽的m+r位二进制多项式 所以解码时可以用接收到的数据去除g(x),如果余数位零,则表示传输过程没有错误;如果余数不为零,则在传输过程中肯定存在错误。许多CRC的硬件解码电路就是按这种方式进行检错的。 同时,可以看做是由t(x)和CRC校验码的组合,所以解码时将接 收到的二进制数据去掉尾部的r位数据,得到的就是原始数据。

解码过程示例:

运行结果: 附录(实现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CRC { public abstract class Change { ///

/// 字节数组转进制 /// /// 字节数组 /// 字节数组长度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湖北华源包装有限公司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11年我组织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现将2011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 一、质量控制方法: 1、外部质量控制 (1)接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 (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 (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 (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 1、参加省技术质量计量认证监督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见表1 表1 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记录 2、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产品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2 表2 卫生检测鉴定考核结果

3、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3 表3 内部考核样品考核结果 4、平行样、空白试验。 抽查25份检测原始记录,其平行样的相结相差均符合相关检验方法的精确度要求,符合率100%,每批样品检测均做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5、2011年11月份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共考核个样品(标本)10个项目。 三、讨论 1、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组织人员或方法比对在实验室内进行平行样的试验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对于可溯源的物理分析和不可溯源的卫生检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都可提供评价其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证据,同时也可证实实验室比对和卫生检测质量考核活动,组织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通过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等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控制规定的要求。 2、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对我司样品考核结果的通报》,我司实验室3份考核样品考核结果全部合格;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卫生测定考核,符合相关标准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结果全部合格;组织开展考核样品复合强度、摩擦系数、热封强度,结果全部合格。证明我司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检测过程,基本满足《确保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表明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受控的、可信的、有效的。

基尔霍夫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普遍性的 理解。 2、进一步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 二、实验原理 基本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1)基本霍夫电流定律 对电路中任意节点,流入、流出该节点的代数和为零。即∑I=0 2)基本霍夫电压定律 在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即∑U=0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2-1所示

图2-1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 2、按原理的要求,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 3、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直流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电 流值于下表。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于下表。 被测量 I1 (mA) I2 (mA) I3 (mA) E1 (V) E2 (V) UFA (V) UAB (V) UAD (V) UCD (V) UDE (V) 计算值1.93 5.99 7.92 6.0 12.00 0.98 -5.99 4.04 -1.97 0.98 测 2.08 6.38 8.43 6.011.99 0.93 -6.24 4.02 -2.08 0.97

五、基尔霍夫定律的计算值: I1 + I2 = I3 (1)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510+510)I1 +510 I3=6 (2) (1000+330)I3+510 I3=12 (3) 解得:I1 =0.00193A I2 =0.0059A I3 =0.00792A U FA=0.98V U BA=5.99V U AD=4.04V U DE=0.98V U DC=1.98V 六、相对误差的计算: E(I1)=(I1(测)- I1(计))/ I1(计)*100%=(2.08-1.93)/1.93=7.77% 同理可得:E(I2)=6.51% E(I3)=6.43% E(E1)=0% E(E1)=-0.08% E(U FA)=-5.10% E(U AB)=4.17% E(U AD)=-0.50% E(U CD)=-5.58% E(U DE)=-1.02% 七、实验数据分析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I1、I2、I3、U AB、U CD的误差较大。 八、误差分析

高速公路比对试验报告

高速公路比对试验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梅平高速公路 第1次试验室比对试验结果报 告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梅平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心

1.试验目的 为了了解目前梅平高速公路各工地试验室的检测能力水平,敦促各工地试验室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试验检测工作、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查找各工地试验间存在的差异,促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特进行本次比对试验。 2.本次比对试验简介 2.1 简述 钢筋是工程使用中较为普遍的材料,在构件中主要起到抗弯、抗拉等作用。本次比对试验选取了螺纹钢筋,试验主要依据《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进行测试。 2.2 参加单位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共有6家参加,除了参建的5家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外,梅平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心也参与其中。 2.3 比对试验时间安排 本次比对试验通知发出后,各试验室应到试验检测中心领取样品并在3天内开展试验,试验完成后立即向试验检测中心提交试验检测报告。各单位均按要求完成了试验并提交了试验检测报告。 2.4 样品情况描述 本次选机取了2根直径为20mm的螺纹钢筋,并没有再对更多的信息进行了解,特别是对该批钢筋的生产厂家、炉批号、牌号等信息有意识

地没有询问。所取2根钢筋先在两端切掉500mm,再在中间按400mm各切了20根。 本次试验前先进行了均匀性检验,检验合格后在两根钢筋切断后的样品各取一根组成一组试样并进行包装,加贴样品标签后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室内,在样品发放时采取随机方式由各参加单位抽取样品,现场确认样品状态。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对测试结果采用稳健技术处理,以稳健平均值为指定值,以稳健标准差为能力评定标准差,计算各参加单位测试结果的Z比分数,同时给出稳健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对本次参加单位的测试结果,按下式计算Z值: Z=(x-X*)/σ 式中: x–参加单位测试结果; X*–指定值(稳健平均值); σ–能力评定标准差(稳健标准差)。 本次比对试验以Z比分数的评价每个参加单位的能力。 │Z│≤2 满意结果(满意值)。 2<│Z│<3 基本满意结果(可疑值)。 │Z│≥3 不满意结果(离群值)。

结果有效性比对分析报告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比对分析报告 一、比对概述: 比对目的:验证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比对依据: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项目及方法》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样品车辆:车辆识别代号为LRDV7PEC4LR039760的重型仓栅式货车(环检比对) 车辆识别代号为LFNFVULX3EAD07073的重型仓栅式货车(安检比对) 参与机构:×××××××××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方式:机构内部人员比对、机构间仪器设备检验数据比对 比对时间:2020.08.27 人员:两家车检中心检验员 比对项目:烟度、氮氧化物、最大轮边功率、空载制动率、空载制动不平衡率、驻车制动率、前照灯远光发光强度、前照灯远近光束垂直偏移、转向轮横向侧滑量 二、检测方法过程 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下述流程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在规定的环境下对相关设备进行预热。 2.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车辆进行预热。 3.在机构内部进行人员比对 4.进行机构件比对 三、数据统计

1.车辆识别代号为LFNFVULX3EAD07073的重型仓栅式货车机构内部比对安全性能检测结

车辆识别代号为LFNFVULX3EAD07073的重型仓栅式货车机构间比对安全性能检测结果如

车辆识别代号为LRDV7PEC4LR039760重型仓栅式货车机构内部比对环保性能检测结果 车辆识别代号为LRDV7PEC4LR039760重型仓栅式货车机构间比对环保性能检测结果如 四.数据分析 从对样品的检测结果来看,检测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控制在合理的范

数据分析验证性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验证性实验报告 一、题目 1、1991 年我国30个省、区、市城镇居民月平均消费八个指标(单位均为元/人) X1: 人均粮食支出X2: 人均副食支出 X3: 人均烟茶支出X4: 人均其它副食支出 X5: 人均衣着商品支出X6: 人均日用品支出 X7: 人均燃料支出X8: 人均非商品支出 省区市X1X2X3X4X5X6X7X8 山西8.35 23.53 7.51 8.62 17.42 10.00 1.04 11.21 内蒙古9.25 23.75 6.61 9.19 17.77 10.48 1.72 10.51 吉林8.19 30.50 4.72 9.78 16.28 7.60 2.52 10.32 黑龙江7.73 29.20 5.42 9.43 19.29 8.49 2.52 10.00 河南9.42 27.93 8.20 8.14 16.17 9.42 1.55 9.76 甘肃9.16 27.98 9.01 9.32 15.99 9.10 1.82 11.35 青海10.06 28.64 10.52 10.05 16.18 8.39 1.96 10.81 河北9.09 28.12 7.40 9.62 17.26 11.12 2.49 12.56 陕西9.41 28.20 5.77 10.80 16.36 11.56 1.53 12.17 宁夏8.70 28.12 7.21 10.53 19.45 13.30 1.66 11.96 新疆 6.93 29.85 4.54 9.49 16.62 10.65 1.88 13.61 湖北8.67 36.05 7.31 7.75 16.67 11.68 2.83 12.88 云南9.98 37.69 7.01 8.94 16.15 11.08 0.83 11.67 湖南 6.77 38.69 6.01 8.82 14.79 11.44 1.74 13.23 安徽8.14 37.75 9.61 8.49 13.15 9.76 1.28 11.28 贵州7.67 35.71 8.04 8.31 15.13 7.76 1.41 13.25 辽宁7.90 39.77 8.49 12.94 19.27 11.05 2.04 13.29 四川7.18 40.91 7.32 8.94 17.60 12.75 1.14 14.08 山东8.82 33.70 7.59 10.98 18.82 14.73 1.78 10.10

电路实验三实验报告_基尔霍夫定律地验证

电路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内容: 1. 用面包板搭接一个电路,熟悉面包板的使用; 2.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普遍性的理解 ; 3. 进一步学会使用万用表。 实验环境: 面包板,数字万用表,色环电阻,学生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 。 实验原理: 使用面包板搭接一个含有两个以上网孔的电路, 测出各支路的电压和各节点的电流, 验 证它们是否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对电路中任意节点,流入、流出该节点的代数和为零。即 ∑I=0。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在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即 ∑U=0。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实验电路图: 1 i1 i3 R1 R2 ① i2 - U1 + - U3 + 3 i2 i 2 ABM Us_1 5V 1 + U2 R3 2 ABM Us_2 12V - 实验数据: R1 0.859K Ω U1 2.31V i1 -2.33mA R2 1.338K Ω U2 7.37V i2 1.45mA R3 1.032K Ω U3 7.53V i3 3.79mA 实验分析: 1. 对于结点 1:i1-i2+i3=- 2.33mA-1.45mA+ 3.79mA=0.01mA 说明在误差范围内,该结点符合 KCL 定律。 2. 对于回路 1:-U1+U2-Us1=-2.31V+7.37V-5V=0.06V

说明在误差范围内,该回路符合KVL定律。 3. 对于回路2:-U2-U3+Us2=-7.37V-7.53V+15V=0.1V 说明在误差范围内,该回路符合KVL定律。 实验总结: 经过这次实验,我学习到了如果利用面包板搭建电路,面包板上的孔如何实现串并联。 同时,这次实验也巩固了我对万用表的操作,使用万用表比上次更为熟练了。实验结果也验证了KCL与KVL的定律,为以后电路分析加深了印象。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湖北华源包装有限公司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11年我组织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现将2011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 一、质量控制方法: 1、外部质量控制 (1)接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 (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 (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 (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 1、参加省技术质量计量认证监督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见表1 表1 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记录 2、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产品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2 3、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3 表3 内部考核样品考核结果

4、平行样、空白试验。 抽查25份检测原始记录,其平行样的相结相差均符合相关检验方法的精确度要求,符合率100%,每批样品检测均做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5、2011年11月份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共考核个样品(标本)10个项目。 三、讨论 1、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组织人员或方法比对在实验室内进行平行样的试验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对于可溯源的物理分析和不可溯源的卫生检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都可提供评价其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证据,同时也可证实实验室比对和卫生检测质量考核活动,组织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通过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等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控制规定的要求。 2、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对我司样品考核结果的通报》,我司实验室3份考核样品考核结果全部合格;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卫生测定考核,符合相关标准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结果全部合格;组织开展考核样品复合强度、摩擦系数、热封强度,结果全部合格。证明我司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检测过程,基本满足《确保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表明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受控的、可信的、有效的。 四、建议 1、除定期的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外,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每年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要使每个检测人员都有机会参与,以提高检测人员检测技术质量。 2、除参加外部质量控制和组织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外,平时的检测质量控制要通过利用质量控制图来分析检测质量的稳定性,以便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湖北华源包装品管部实验室 2011年11月

2.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含数据处理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及其适用范围,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3.进一步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电路中,对任一结点,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在电路中,对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U=0。 基尔霍夫定律表达式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代数量,运用时,必须预先任意假定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当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值为正;相反时,取值为负。 基尔霍夫定律与各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无论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电路,还是含源的或无源的电路,它都是普遍适用的。 2.叠加原理 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某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独立源均需置零。(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线性电路的齐次性(又称比例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直流稳压电源 1 台 2.直流数字电压表 1 块 3.直流数字毫安表 1 块 4.万用表 1 块 5.实验电路板 1 块 四、实验内容 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按图2-1接线。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分析报告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 分析报告 资料5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结果的分析报告 1. 2009 年参见项目:伤残程度鉴定。 结果:满意。 2009 年本所首次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接到能力验证计划指导书后本所积极组织鉴定人分析住院病历史摘抄,法医学临床检验记录和放射科检验记录。根据指导书中被鉴定人的受伤情况,鉴定人进行讨论分析,达成共识。 能力验证专家评审组评价意见:鉴定书格式不够规范;对腰2 椎体骨折类型认定准确,对胸12 椎体楔形变分析正确,未说明腰部活动受限程度,适用标准条款准确,鉴定结论正确。 2. 2011 年参加项目: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鉴定 结果:满意 能力验证专家评审组评价意见:法医病理学诊断要件全面,重

点突出,条理清晰,专业术语合乎规范;分析说明能够够提炼材料中提供的要素并进行合理论证分析,对机械性窒息和腹部损伤认识清楚,对致伤物及只上过程分析准确,对死亡方式论证合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鉴定意见准确、规范。 3. 2011 年参加项目:伤残程度鉴定 结果:通过能力验证专家评审组评价意见:鉴定文书格式符合《司法鉴定文书规范》的基本要求。病历摘录能够全面反映被鉴定人原发性损伤及后遗手功能障碍等主要信息。分析说明层次清晰,理由充分,逻辑性较强。能正确理解和运用鉴定标准条款,鉴定结论与专家公议结果基本一致。主要不足:文书格式欠规范;阅片所见未明确说明锁骨陈旧性骨折遭受外力后有错位;本次外伤与锁骨骨折因果关系分析不准确。 4. 2012年3月本所参加了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损伤程度鉴定项目的测量审核。 结果:比对结果一致(通过) 审核意见和评价结果: 1. 鉴定意见书的形式 本测量审核为人体损伤程度鉴定项目。鉴定书的形式符合要求,项目完整。 2. 阅片 阅片较为全面,对鼻骨骨折和上颌骨额突骨折诊断正确,但错误地将眼眶陈旧改变认定为新鲜骨折。

验证性实验报告

嵌入式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嵌入式原理与应用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学号:2015085204 姓名:杨明震 日期:2016 年 3 月 3 日

实验2.1 ADS1.2集成开发环境练习 一、实验内容 (1)建立一个新的工程。 (2)建立一个C源文件,并添加到工程中。 (3)设置文本编辑器支持中文。 (4)设置编译链接控制选项。 (5)编译链接工程。 (6)调试工程。 二、实验步骤 (1)启动ADS1.2 IDE集成开发环境,选择【File】->【New…】,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工程名称为ARM,如图1所示。 图1 建立ARM指令代码的工程 (2)选择【File】->【New…】建立一个新的文件test.S,设置直接添加到项目中,见图2。输入如程序清单2.1所示的代码,并保存,见图3。

图2 新建文件test.S 程序清单 2.1 test.S文件代码 AREA Example1,CODE,READONLY ENTRY CODE32 START MOV R0,#15 MOV R1,#8 ADDS R0,R0,R1 B START END

图 3 添加了test.S的工程管理窗口 (3)由于ADS安装以后默认字体是Courier New,对于中文支持不完善,因此建议修改字体。选择【Edit】->【Perferences…】,可以看见以下对话框,如图4所示。 在Font选项设置字体是Fixedsys,Script是CHINESE_GB2312 。由于Tab在不同文本编辑器解释不同,建议在Tab Inserts Spaces前打勾,使Tab键插入的是多个空格。 图片4 字体和Tab设置 (4)选择【Edit】->【DebugRel Settings…】,在DebugRel Settings对话框的左边选择ARM Linker项,然后在Output页设置链接地址(见图5),在Options页设置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一、 比对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1、 实验室间比对:采用各个参加实验室分别测试同一个肓样的某个量值来实 现的,对肓样的要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空间变化稳定性要好,确保各实验室测试结果期的差异中尽可能不包含肓样变化的影响。比对可以是双边的可以是多边的,除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组织外,一般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在选择比对的实验室中尽能包含其测量不确定度明显低于3倍或3倍以上,比对也可在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的实验室间进行。 2、 不同人员之间的比对试验: 采用比对样品稳定,具有足够的分辨力;用同一台仪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测试。 留样再试的物品,要求存留试样性能稳定,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前后两次采用相同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两次测量期间相隔在一个月以上。 二、 比对结果的评定方法(计算比率值Ea 来进行评定) 1、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可参照能力验证结果的评定方法: 22| |R L R L n U U X X E +-= (1) 其中,X L ——本实验室测量值; X R ——指定实验室测量值; U L ——本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U R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2、如果参加比对实验室中不包含指定实验室,比对双方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同或基本

相同,设比对双方的不确定度均为U ,这时如只找到一个实验室进行对比,则: U Y Y E R L n 2| |-= (2) 其中,Y L ——本实验室测量值; Y R ——另一实验室测量值; 如找到了多个实验室参加比对,则: U n n Y Y E R L n 1 ||--= (3) 其中,R Y 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值(包括本实验室的测量值)的平均值,n 为包括本实验室在内的参加实验室的个数。 3、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在再试的比对试验则: U X X E n 2| |21-= (4) 其中,X 1——第一组人员的测量值; X 2——第二组人员的测量值。 4、当产品标准或试验方法标准由规定人员之间或实验室间的实验允差值时,设标准规定的允差值为W ,则: W X X E R L n | |-= …………………………(5) 5、如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含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再试的比对试验)给不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只能给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即测量仪器经检定合格的准确度指标)而且其最大允许误差相同或基本相同(设为±△),这时上述公式中的U 可以用2(△/3)代替〉。 三、比对结果评价和应用 1、接受准则:E n ≤0.7,表明测量结果满意,可以接受;

实验报告书(验证性)

实验报告书 (验证性实验) 题目非监督分类 成绩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日

3.实验步骤 (一)、分类过程(classification ProcedUre ) 第一步: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中点击Classifier图标→C1assification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如下: 第二步:进行非监督分类:1、在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中:确定输出文件(Input Raster File):12235.img(要被分类的图像),确定输出文件(Output File):处理.img(即将产生的分类图像),选择生成分类摸板文件:Output Signature Set(将产生一个模板文件),确定分类摸板文件(Filename ):处理.sig 。 2、对Clustering options选择Initialize from Statistics单选框: 确定初始分类数(Number of classes):20分出20个类别; 点击Initializing options按钮可以调出Fi1e Statistics Options对话框以设置ISODATA的一些统计参数; 点击Co1or Scheme Options按钮可以调出output color Scheme Options对话框以决定输出的分类图像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这两个设置项使用缺省值; 定义最大循环次数(Maximum Iterations):28 ; 最大循环次数(Maximum Iterations)是指ISODATA重新聚类的最多次数,这是为了避免程序运行时间太长或由于没有达到聚类标准而导致的死循环。一般在应用中将循环次数都取6次以上。 设置循环收敛阈值(Convergence Threshold):0.95; 点击OK按钮(关闭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执行非监督分类,获得一个初步的分类结果)。 (一)、分类评价(Evaluate Classification ) 第一步:显示原图像与分类图像:

实验室间比对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报告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HJ-B-ZW-J.003-2012 项目名称:实验室间比对 委托单位: 检测类型:实验室质量控制 报告日期:2011年7月25日

XXXXXXXXXXXX

声明 1、检测报告无“计量认证标志及认证号”、“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志及认可号”和“检测专用章”无效。 2、检测报告涂改、增删无效,骑缝章不完整无效。 3、未经本单位书面通知,不得部分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告。 4、检测报告无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5、被检测单位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我单位提出复核申请,逾期视作对本报告无异议。 6、未经本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本单位名义和本检测报告做商业广告。 7、凡伪造本单位检测报告,作虚假报告,本单位将追究法律责任。 8、本检测报告一式二份,一份由检测机构存档,一份交被检单位。 9、检测报告中标注“#”号的项目不属于国家实验室认可项目。 联系地址:湖北省xxxxx温泉城区贺胜路87号 电话/传真:(0715)8266933 邮编:437100

检测检验报告 受检单位/ 承检类别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数量 2 检测日期2011年7月25日报告日期2011年7月25日 检测项目活性碳管中正已烷含量 检测依据《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8-2007 检测结果: 序检测物检测物检测结果/含量实际含量检测结果与 比对机构名称允许误差备注号编号名称(μg)(μg)实际含量误差 1xxxxx疾病ZK006/1 正已烷279.1 266 ±16 +13.1 允许误差 预防控制中心22 范围内 2XXXXX ZK006/1 正已烷262.4 266 ±16 -3.6 允许误差XXXXX 22 范围内XXX 机构间比对误差:(279.1-262.4)270.75=6.2% 在本次与x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比对实验中,同时对编号为ZK006/122的正已烷进行了检测,该物质实际含量为266μg,允许误差为±16μg,双方自行设定机构间检 测误差不得超过12%。 实际检测结果:双方对该物质的检测除了符合在实际浓度允许误差范围内外,机构间比对误差为6.2%,在自行设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检测专用章) 批准人:审核人:编制人:

实验室人员比对试验结果小结与分析

实验室人员比对试验结果小结与分析 【摘要】目的对测试实验中心土工试验室、水土化实验室人员比对结果分析评价。方法本次水土化试验室比对试验项目为水中钙离子含量、镁离子含量、氯根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PH值;土工试验室比对试验项目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和比重试验。结果土工试验室5人参加,水土化试验室两人参加,比对结果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测试实验中心有较强的检测能力,检测结果准确可信。 【关键词】水化分析;土工试验;实验室人员;比对结果 1 概述 实验室人员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检测人员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比对、实施和评价分析,判断和监控实验室检测能力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它通过内部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来评价自身实验室相应的检测能力,帮助实验室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目的 水土化实验室根据《地下水质检验方法》的要求及所规定的检测标准、方法和检测项目,在检测过程中,本实验室对其中5个项目开展了人员比对工作。土工试验室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的要求及所规定的检测标准、方法和检测项目,在检测过程中,本试验室对其中2个项目开展了人员比对工作。本次人员比对结果作为分析评价测试实验中心水质分析和土工试验内部质量控制。通过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和开展纠正措施,监控实验室内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和差异,总结人员比对工作经验,做好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 3 方法 3.1 人员 参加本次比对试验由5名检测人员同时参加,2名人员进行水化分析项目检测,3名人员进行土工试验项目检测。 3.2 样品 检测样品:水样为陇东地区河沟水样,每份样品给予一个编号,检测项目有:钙离子、镁离子、氯根离子、硫酸根离子、PH值;土样为陇东地区同一探井相同深度的黄土原状样,样品每份分别给与编号,检测项目有:含水量、天然密度、界限含水率。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分析报告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分析报告资料5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结果的分析报告 1. 2009年参见项目:伤残程度鉴定。 结果:满意。 2009年本所首次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接到能力验证计划指导书后本所积极组织鉴定人分析住院病历史摘抄,法医学临床检验记录和放射科检验记录。根据指导书中被鉴定人的受伤情况,鉴定人进行讨论分析,达成共识。 能力验证专家评审组评价意见:鉴定书格式不够规范;对腰2椎体骨折类型认定准确,对胸12椎体楔形变分析正确,未说明腰部活动受限程度,适用标准条款准确,鉴定结论正确。 2. 2011年参加项目: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鉴定 结果:满意 能力验证专家评审组评价意见:法医病理学诊断要件全面,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专业术语合乎规范;分析说明能够够提炼材料中提供的要素并进行合理论证分析,对机械性窒息和腹部损伤认识清楚,对致伤物及只上过程分析准确,对死亡方式论证合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鉴定意见准确、规范。 3. 2011年参加项目:伤残程度鉴定 结果:通过 能力验证专家评审组评价意见:鉴定文书格式符合《司法鉴定文书规范》的基本要求。病历摘录能够全面反映被鉴定人原发性损伤及后遗手功能障碍等主要信息。分析说明层次清晰,理由充分,逻辑

性较强。能正确理解和运用鉴定标准条款,鉴定结论与专家公议结果基本一致。主要不足:文书格式欠规范;阅片所见未明确说明锁骨陈旧性骨折遭受外力后有错位;本次外伤与锁骨骨折因果关系分析不准确。 4. 2012年3月本所参加了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损伤程度鉴定项目的测量审核。 结果:比对结果一致(通过) 审核意见和评价结果: 1. 鉴定意见书的形式 本测量审核为人体损伤程度鉴定项目。鉴定书的形式符合要求,项目完整。 2. 阅片 阅片较为全面,对鼻骨骨折和上颌骨额突骨折诊断正确,但错误地将眼眶陈旧改变认定为新鲜骨折。 3. 鉴定意见书分析说明与结论部分的评价 该鉴定书结合了病历、阅片及检验所见,充分利用了鉴定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论证;对主要的原发损伤——鼻骨骨折及上颌骨骨折诊断正确。由于阅片中将眼眶陈旧性改变错误的认定为新鲜骨折,影响部分条款的适用及部分结论的准确性。 标准条款适用:对上颌骨骨折条款适用正确,眼眶陈旧性改变条款适用条款错误(不应适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九条)。鉴定结论:结论与专家公议结果部分一致。 逻辑评价:分析说明部分层次分明,条例性尚好。 4. 综合评价 该鉴定书的要件齐全,格式规范;对原发损伤的诊断正确,对眼眶陈旧性病变(损伤)性质认定不正确;鉴定结论与专家公议结果部分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