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

校史馆
校史馆

魅力江大

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9月末,我和同学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江南大学校史馆,感触颇深。

江南大学校史馆建于校庆50周年,位于公益图书馆一楼,展区面积760平方米。分为“金陵典学”“五秩乃达”“群星璀璨”“学海无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六大部分,以图片方式展示了江南大学各个时期的历史风貌。作为我校的重要景点之一,校史馆不仅回顾了江南大学百余年的历史征程,展现了数代江大学子的不懈探索,同时也是一个展示我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色的重要平台。

江南大学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是一所百年名校,曾经与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85工程高校同源,其前身都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中央大学,蒋介石曾一度担任中央大学校长。

历史上的原江南大学,是爱国实业家荣德生在1947年10月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也是无锡近代唯一的一所包括文、理、农、工多学科的综合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江南大学奉命撤并,有关系科分别并入南京工学院、苏北农学院(今扬州大学)等新建高校。无锡轻工大学原名无锡轻工业学院,筹建于1956年,前身是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东迁无锡独立成院。1995年2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大学。曾先后隶属江苏省人民委员会、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2001年1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和无锡轻工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江南大学。

百年历史,薪火传承。江南大学的历史在曲折中发展。然而,即便是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江大的发展依然没有被阻断,江大依然挺立至今。这是因为无数的仁人志士不顾一切的为教育事业的付出与努力。

在校史馆,我们瞻仰了一位又一位大师。张之洞、钱穆、顾毓秀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值得我们每一位江大人铭记。

有人说过,大学,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百年来,大师们的精神让我们仰望。在江南大学近代这么长的发展阶段里诞生了众多的杰出校友,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洪平凡,邓鸿勋,季克良,王骏,吴仁祜等人。他们成功的例子无不激励着我们向着我们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执着奋斗。短短几十分钟的校史馆参观,虽说不能让我了解到我们学校的全部历史与光辉成就,但是,这次经历必将对我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前辈们的高度,但我们可以向着前辈们的高度不断攀登,不断进步,不断努力。

参观完校史馆,我为我能考入江大,成为一个江大人而自豪。但是在震撼与自豪之余,我更多的是深深的责任感与压力。作为学校2012级新生,我们一方面应该秉承江大人的优良传统,孜孜不倦,凝聚力量,勇攀高峰。而另一方面,作为90后的我们更应该以将自己培养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不断努力。所以我感到自己肩负重任,时刻不能松懈,要为自己而努力,为江大而努力,为未来而努力奋斗。

40分钟后,我们愉快地结束了校史馆的参观,带着激动、理想与希望回到班级。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北部校区的校史馆,校史馆占地近400平方米,分为彩喷展板和实物展两部分,记录着大工65年的成长与积淀。 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大工自1949 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大工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大工的历史与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大工的辉煌与不凡! 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物品。第一件是屈老的遗书,屈老校长为大工,为中国的教育奉献了一生,最终留下用自己的骨灰守护大工校园一草一木的愿望,这是多么深沉的爱,爱我们的大工,爱一代代大工人,爱着中国的教育事业。第二件是仿米格15战斗机的涡轮推进器,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一穷二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新中国的军事崛起,中国人真正抬起头了。而它的推进器保存到我们大工的校史馆,激励着更多的优秀学子献身国防,献身科学,献身世界的和平事业。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工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我们

作为新一代的大工人,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以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发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为把大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奋斗终身!

学校校史馆设计方案

鹤山区中新小学校史馆设计方案 (1958—2018) 为丰富校园文化,体现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浓厚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学校建校以来的发展成就。本着“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原则,特制定学校校史馆设计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任务 1.领导小组 组长:张志刚 副组长:张正强李合琴 成员:王文军张少东东方杨元祥李瑞芬赵明杰王山峰郑君郭苗刘玉平成璟刘琳 2.承担任务(见附表) 二、设计方案解析 (一)展现内涵 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二)设计宗旨 美观实用:在营造美观、时尚、和谐的展示空间基础上,争取布展面积和展示空间的最大化。 环保和谐:布展装饰材料采用环保达标产品,充分利用装饰展品协调室内环境,突出展示空间的和谐布展环境。 传古承今:注重从当地和校方深厚的人文历史沉淀中提炼精华,将历史、人文的魅力融入到功能建筑环境内,创造一个再现校史,突出现代成就的新人文环境。

面向未来:展馆设计独具前瞻性,用发展的眼光来阐述学校历史的沧桑。展版的方便更替,让展览始终与学校的发展相融洽,与时俱进,展馆一但建设成功,便能成为学校德育、人文及爱国爱校的教育基地。 三、设计模块 (一)空间布局 1.灯箱(按设计模块,图片、文字概述和说明) 2.沙盘(校园整体布局图,校史馆中间) 3.实物(代表学校历史的各期实物材料、教具、文本灯箱前展柜)4.荣誉阁(各期奖牌、奖状、奖杯) (二)展板模块(按类别划分,非时间划分) (一)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分阶段布置校史展区。 以事实为依据,紧扣学校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选取三个时间节点,把学校发展历程分割为三部分,布展时为三个区域:1. 1958年,鹤壁矿务局第二煤矿职工子弟学校2.1984年,鹤壁矿务局二矿小学3.2004.12 鹤山区中新小学。根据各时期的重大事件,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资料、物品(包括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绩等)进行展览。 序厅:前言校徽校训办学理念校赋学校简介 领导关怀厅: 历史变迁厅:岁月存照历任领导 现代风采厅:办学条件教泽流芳德育特色艺体特色 展望未来厅:后记、未来发展方向光影校园

校史馆建设方案讲解学习

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第三是学校博物馆,能把学校的文博全景陈列;第四是学校的荣誉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第五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陈列与展示,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校史馆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从性质上看,属于收藏、研究、陈列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她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属性,从本质上看,应是博物馆的一种。它在收藏、研究、陈列、展览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研究和产生思想、汲取和形成精神、积淀和创造文化的摇篮,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对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 校史馆的意义:是学校发展历史的陈列室。她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1]1、校史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建校史馆,最难的还是校史的编写。在编写校史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写作班子,设计好写作的主线,规划写作的框架,突出重点和亮点,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学校有特色的地方加以宣传。主线确定后,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不分重点什么都包括进去。对于合并的院校,原来学校的历史和现在学校的发展这两块写作比例如何分配要充分论证。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审稿的机制,请学校退休的老领导来做顾问团,同时征求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最后请学校现任的一二把手终审,这样几上几下,保证展出校史的满意度。 2、校史馆选址、展版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校史馆的建设是学校的文化工程之一,学校在选择校史馆地址时,要有前瞻性的考虑。要显得大气、庄重,便于参观,要彰显学校的文化氛围,不要临时安排一个地方建设校史馆,过几年又换位置,这样装修的开销非常大,同时也浪费人的精力;同时在安排校史馆房间的时候,要有预留的空间,为以后续写校史留下空间。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展示校史馆的内容 现代技术的运用,给校史馆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他的图像、声音等的加入,使得展出更加生动、有趣,不枯燥。在校史馆的展出中,有条件的学校,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穿插于展览中,以此达到提高办馆质量的目的。 我们在写校史内容时,要全部做成电子版,对于征集到的照片、文字等史料性的资料全部扫描数字化,为以后校史馆后期的制作打下基础。 河南省智博展览设计公司在做校史馆的规划设计中尤其重视这一点,因为声光电在展览馆中的应用确实能够从一般的校史叙述中突显亮点,增加高科技含量。 4、校史馆建设要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建设中,加强管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最新校史馆设计方案(大全)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科局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月小、实力月小、魅力月小”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 组长:刘明现 副组长:姚勇、杨光 成员:赵坤、伊钊仙、仲云山、戚兴、各班主任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整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室外环境布置。大门两侧悬挂规范性木制校牌,正上方镶嵌校标;门厅两侧镶嵌各种荣誉牌匾,设校园廉政文化墙及营养餐、阳光体育、青春校园等宣传栏;办公室一楼墙体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月小学子风采录及安全、清洁城乡、学籍管理、学前教育、团队建设等宣传栏;教学楼顶竖“厚德、笃行、博学、健体”的校训;教学楼外墙书写“以诚待人、以心待学、以真待事、以爱待物”标语;教师宿舍楼书写“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安全与我们相伴、让文明与我们相拥”标语,学生宿舍正面外墙书写“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标语;学生宿舍北侧墙面为学校全景图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操场两报亭四版块分别为“党建之声”、“校务公开”“三操及清洁评分表”“张贴栏”;校园中心区域书写“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生活区门前均有温馨提示;运动区墙面为永久性标语、体育运动图标、图片;教学楼一楼走廊:运动明星风采,二楼:书法绘画精品;三楼:文化名人画像。为各处建筑命名,办公楼:仁和楼;教学楼:树人楼;教师宿舍:齐贤居;学生宿舍:静远居;食堂:思源堂;幼儿园:桃李园。

参观校史馆有感-北京理工大学

参观校史馆有感 ——北京理工大学 2011年5月27日下午4时,我们参加了位于2号楼的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史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宝贵的经历,在讲解员十分详细的讲解于我们的细细观摩之后,对于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也更加深爱我的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自1940年建校以来,经历了70余年的风风雨雨,几经搬迁,数次更名,多次迁址,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都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而且学校自身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也终于在199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2000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行列。 这次参观校史馆,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以前不曾意识到的事情,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以我的学校为自豪,为她骄傲。校址从延安到张家口,再到柏岭,再几经迁徙,几经周折,终于到了北京。校名也由自然科学院改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再更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之后与好几所大学合并,共建,成为了北京工业学院,最后,终于在1988年四月,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直到今日。办学状况也越来越好,从1940年初,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的坚苦办学,到后来渐渐好转,还得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大力支持,加之全校师生的的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学校最终到了今天这个辉煌的位置,背负着光荣使命,在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以后,也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为了国防建设需要,学校全面开始建设常规兵专业,1958年,在党和国家的要求,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亲自指导下,我校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专业,之后被列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我校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为国家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广大师生怀着远大的理想,在激情岁月中,时刻准备着为建设祖国国防而奋斗。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全校师生发扬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精神,获得了一大批出色的研究成果。研制了中国第一枚反坦克导弹,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代轻型坦克。三无冲锋枪,歩冲通用枪等等。学校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高质量优秀的毕业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现在,学校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为校训,以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学风,建立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再201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大学;2020年,建成以理工为主的亚洲一流大学;2040年,建成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提出了“六加一”发展战略:学科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为了加强学院学生对母校的历史了解,从学院建立之初的艰辛到其后的卓越成就,了解学校的名人名事,加强对母校的归属感。党组织今天组织参观校史馆,学习校史。 为配合学校校庆,回顾办学历程、弘扬优良传统、凝聚民族精神、展示办学成就,2008年建校50周年之时,学校设立了天津高校中首个具有校史馆功能的校庆成果展室,地点坐落在河东校区主楼的三楼共享大厅。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到西青新校区,校史馆于同年落成并开放,其所承载的功能也进一步拓展。校史馆成为爱校荣校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党建思政教育基地。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共计展出实物400余件和照片1000多张,分为二楼和三楼两层布展。其中二层展出的是天津工业学的历史渊源和天津纺织工学院时期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历史,三楼展出的是2000年创建天津工业大学至今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历程。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工大经历了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北洋大学纺织系,天津大学纺织系,河北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一步步的转变,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五十八年的建校岁月,记载着工工大人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的创业历程,见证了工大人坚韧不拔、弥久益坚的优良品质。 通过参观校史馆,我见证了天共大的逐渐强盛,无论是战火岁月还是和平年月,天工大都在路上。天工大人坚守“严谨严格求实求是”校训,不断向前,开阔进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全部。 我对校训有了更深的理解:严谨即严密谨慎,逻辑严密,思维缜密,无论是对我们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还是对于现在所面临的学业,讲究逻辑、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认真严密的做事态度都是我们所必需的。尊重科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追求卓越。更是我们天工大人的优良传统。严格即在遵守制度与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一方面是指我们学校制度严格、标准严

校史馆规划方案

体育中学校史室地设计方案 (草案) 一、建设校史室地目地和意义 校史室建设具有深远地历史意义和深刻地发展意义.做好校史室建设工作,既是对学校发展艰辛历程地记忆,也是对今后工作地一种负责.校史室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地浓缩;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地舞台;是学校教育教案成果地荣誉展览室.校史室更是学校文化建设地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地源泉,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地重要土壤,是实施素质教育地重要基地.校史室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地教育教案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有利于鼓舞学校士气、以不竭地精神动力迎接未来地挑战. 二、校史室地功能定位 (一)列功能——校史室是档案列保存展示地一个重要平台 校史室兼有列和保护物品与资料地双重功能.校史室里保存列地物品大都是学校地图片和实物档案,具有很好地档案价值.校史室可以在保存并维护大学历史记录地同时进行校史资料地资讯服务, 促进校务工作.

(二)科研功能——校史室是编研校史地一个重要机构校史室不仅仅是列校史档案地地方,也是研究和编研学校历史地机构,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地价值和功能.对室藏档案进行编研,走一条研究校史地学习型路子,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为师生们提供学术研究所需地校史资料, 并促使校史资源地广为利用,为拓宽校史室地发展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三)文化功能——校史馆是校园文化地一个重要载体校史室,即学校之历史沿革,记载了一所学校地创设、变迁、发展,是学校最可宝贵地历史档案,是校园文化地溯源和载体,是学校应倍加珍惜、传承永续地精神财富.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校史馆建设兼有学校文化地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既看得见、摸得着,又能镌刻在师生们和校友们地心灵里. 三、校史室地设计构思 校史室按照“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地原则,承务本地理念,力求以朴实地材料、素雅地色彩和简约地线条设计,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地模式,即在“传统图片实物列模式”地基础上,配文字简介等形式,借助展板、展架、文化墙地等载体,充分运用空间造型艺术、平面设计艺术,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已最简明、最快捷地方式展现出来,既具个性与现代感,又富美观大方和凝重大气地风

参观校史馆有感

参观校史馆有感 作为一名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参观校史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自己学校的了解,又能增强对校园的感情。于是,我怀着激动和好奇参观了南昌航空大学校史馆。 当我们一走进馆内,就有好几位热情的解说员来给我们引路。校史馆共分“历史篇” “教学篇”、“学科与科研篇”、“学生工作篇”、“国际合作与交流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篇”、“后勤服务与产业篇”、“校友篇”等8个展区,用1.2米长、1.5米高的展橱、展板及25个独立展柜、11个灯箱、两个沙盘模型,分别展出了南昌航空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形成的4827多幅照片、285余件历史档案、教学科研成果档案及奖状奖品实物模型等,同时,展出了国内外校友、国际友好学校、社会各界为我校捐赠的50余件礼品等。通过以上形式较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南昌航空大学近60年的辉煌历史,同时,也成为对学生进行爱校、知校、荣校教育基地,承担着每年新进教职员工及各类新生的入校、入学教育工作。 从解说员以及周围展览的资料里,我知道了很多关于南昌航空大

学建校的历程:1951年12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将武汉311厂(厂址在武汉市硚口区铜厂乡)改建成航空工业学校。1955年9月10日,根据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厅通知,学校校名由“中南第一工业学校” 改为“南昌工业学校” 2005年11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科教处处长严祖逢等一行对学校更名大学条件进行考评。12月7日,江西省人 民政府致函教育部:“关于恳请将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的函”。12月23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发文支持学校更 名为南昌航空大学。2006年8月10日,学校本部从上海路校区向前湖校区搬迁,也就是现在的新校区。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拥有2个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6个江西省一级重点学科和国防基础学科,22个二级重点学科。具有14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被列为江西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预测单位,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参观校史馆总结

山东科技大学Shando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参观校史馆 总 结

参观校史馆总结 为增强同学们知校爱校荣校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树立“我是科大人”的主人翁意识,机电青协组织机电学院12级全体新生参观校史馆。 一、活动时间:11月5日~13日; 二、活动地点:J5逸夫楼校史馆; 三、活动过程总结: 活动前期,青协干事们首先与校史馆工作人员协议好了活动的各项事宜,并提前通知了各个班级负责人有关活动的具体安排。活动期间,青协干事们积极配合场馆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使活动有序进行。 同学们表现都非常积极,一边耐心地听着讲解员精彩的介绍,一边认真地观看场馆内陈列的物品,并时不时的兴奋地拿出相机拍照留念,留住这美丽的瞬间。大家都为学校的飞速发展和校友们取得的非凡成就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活动结束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将来也要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在校史馆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 四、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对我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本次活动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作为一名科大学子的自豪感,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奋斗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活动不足: 由于时间安排无法照顾到每个同学,导致一些同学由于各种事物的原因,错失了此次机会,我们也深表遗憾。这也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尽可能的细致周到,尽可能的满足大家的需求。 六、活动感悟: 此次活动,虽然让志愿者们辛苦忙碌了好几天,但大家都表示乐在其中,因为能为大家服务,能为学校服务,一直都是我们的荣幸!

校史馆规划设计方案

体育中学校史室的设计方案 (草案) 一、建设校史室的目的和意义 校史室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发展意义。做好校史室建设工作,既是对学校发展艰辛历程的记忆,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负责。校史室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浓缩;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的舞台;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校史室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有利于鼓舞学校士气、以不竭的精神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校史室的功能定位 (一)陈列功能——校史室是档案陈列保存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 校史室兼有陈列和保护物品与资料的双重功能。校史室里保存陈列的物品大都是学校的图片和实物档案,具有很好的档案价值。校史室可以在保存并维护大学历史记录的同时进行校史资料的资讯服务, 促进校务工作。 (二)科研功能——校史室是编研校史的一个重要机构

校史室不仅仅是陈列校史档案的地方,也是研究和编研学校历史的机构,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的价值和功能。对室藏档案进行编研,走一条研究校史的学习型路子,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为师生们提供学术研究所需的校史资料, 并促使校史资源的广为利用,为拓宽校史室的发展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三)文化功能——校史馆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校史室,即学校之历史沿革,记载了一所学校的创设、变迁、发展,是学校最可宝贵的历史档案,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是学校应倍加珍惜、传承永续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校史馆建设兼有学校文化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既看得见、摸得着,又能镌刻在师生们和校友们的心灵里。 三、校史室的设计构思 校史室按照“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原则,承务本求实的理念,力求以朴实的材料、素雅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设计,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即在“传统图片实物陈列模式”的基础上,配文字简介等形式,借助展板、展架、文化墙的等载体,充分运用空间造型艺术、平面设计艺术,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已最简明、最快捷的方式展现出来,既具个性与现代感,又富美观大方和凝重大气的风格,从多种感官给参观者以大的震撼和欣赏力,也

校史馆观后感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范文

校史馆观后感参观校史馆观后感范文 第一篇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我们大一新生参观“曲阜师范大学校史展览馆”尽管只有短暂的半个小时,我已收获颇丰。亲身感受到了我即将与之生活、学习四年之久的曲师大的独特风采。踏在复古的木质地板之上,游走于各有千秋的两个展览馆之间,我领略到曲阜师范大学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古典主义与现代化工艺相完美融合的典范高等学府,二者在的沃土之上更是相得益彰。 五十多年的历史滋养了曲师坚韧的根系,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里,是儒学思想和私学教育的发祥地,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也正是她古典魅力所在。 漫步于西侧展馆中,看到的最多的便是各式各样的将被和各个学术领域的荣誉证书,这一刻的景象简直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再现,对里面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的无比的好奇:眼睛是瞪圆的,呼吸时屏住的,嘴巴是张大的,双手是不由自主的,想去触碰一下他,却又怕损坏他的一角,双脚在那一刻定住,身体直直地驻立在玻璃罩前。脑袋里满是无限美好的想法:这些奖杯都是我的该多好,这些证书都是我的该多好,这些奖杯跟我有关也好,这些证书跟我有关也好,哪怕是其中一个奖杯,哪怕是其中一张证书··丢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回到了现实之中,展馆中的奖杯、证书是五十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曲师的财富,亦是国之骄傲。作为曲师大新生代学生,我们有瞻仰精华的权利,更有延续优秀的义务!站在曲师大这一坚固城墙之上,我坚信我们必将看得更远,登得更高。我确信百年后的校史馆里会留下我们2011级曲师学子的光辉足迹,奖杯、证书会与我们有关!“ 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参观下一场馆··”许是学姐们早已司空见惯了新生对曲师大浓厚历史文化的崇拜与惊奇,善意的提醒我们抓紧时间参观。最后瞻仰了一眼那发光的奖杯与发烫的证书,恋恋不舍的穿过走廊进入另一个场馆,却发现里面同样是别有洞天。 一进东展馆,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那两个1:300的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和“日照校区”的微缩模型了,两校模紧挨着,一个是历史的积淀,一个是现代的创新,风格迥异的两组

参观校史馆的观后感

参观校史馆的观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参观校史馆的观后感,可以借鉴的哈。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记得在我们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年级就组织我们参观了校史馆,带领我们了解了我校的校史。 在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后,我有许多感慨和想法。 另外,通过学习校史。我还了解到我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们: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都是从我校走出的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得知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也十分优秀。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 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比如多做净校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行为上前提醒……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但却可以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呢?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贡献吧,可以从许多方面: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载入校史,给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油吧! 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63周年,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我校还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时,我真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不仅为每班提供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还花了大量的经费建起了自然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室、音乐室、微机室、阅览室、校史陈列室、室内运动室、美术室、舞蹈练功房、钢琴房等。校园内还铺了草坪,建了花坛,建有葡萄架、艺术六角亭、雕塑, 学校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有各类实验室28个、陈列室2个,其中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为“省优秀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模具陈列室和校史陈列室曾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有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家“机械电子工程实训基

芜湖市第一中学校史馆介绍

芜湖一中的前身中江书院,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两江总督李世杰在区境蔡庙巷内创建中江书院,直至咸丰三年(1853)毁于战火;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于书院旧址建鸠江书院,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复名为中江书院,中江书院的创始人,芜湖一中两百多年校史的开创者,40岁时,才出资捐了一个知县头衔。以此才得以擢升泰州知州、镇江知府、安徽宁池太广道,四川盐驿道、旋升按察使、驻打箭炉(康定)军需总办、湖北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南巡抚、河南巡抚、四川总督、两江总督兼管河道、复任四川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权倾数省,名噪一时,在清代贵州充当封疆大吏的人中,他是绝无仅有的。最难得的是,他奉公守法,办事认真,能惩治豪霸奸商,扶持贫民,治理河道,赈济灾荒,积极筹办军需,筹粮援楚、援藏、援浙,建立了功绩。 而后,1903年,书院改制更名为皖江中学堂,迁校于赭山。图片上就是当年学堂的旧址,如今的有一栋楼被改建为安师大的音乐学院,另一栋被保留了下来。改制的重点就是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课程,是安徽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新学的先驱。比如引进了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书院的改制者就是图片上的这位, 1952年迁校于张家山,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有50年以上的历史。 刘树屏(1857-1917),字葆良,江苏常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冬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后,刘出任公学总理。他根据盛宣怀的指示和自己办学的经验,公布了《整顿学堂条陈十则》,同时又改监院为斋务长,下设监学官、检查官,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清光绪二十九年下半年经盛宣怀保荐到津浦铁路南段任总办。民国元年后刘隐居不出,直到民国6年去世

刘希平,原名畹蘅,字兰香,安徽六安人,1873年出生于六安施家桥。青年时期,同情并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1906年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回国后,创办安徽江淮大学,担任教育长兼教授。1918年,刘希平应赭山省立五中校长潘光祖之邀,来校担任修身课教师。1920年,省立五中师生一致推举刘为校长。刘希平担任校长后,主张教育“以诚化人”,办学社会化,提出“经济公开”、“校务公议”两大口号,使学校民主空气十分活跃。他还为学生订阅《新青年》、《新生活》、《新潮》、《湘江评论》等书刊,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1920年秋,刘希平在芜湖首先倡议“学校社会化”,提出“学生要到社会上去”、“学生要和平民交朋友”等主张,得到五中广大师生响应。他领导五中师生先后在长街原徽州会馆办起商业夜校,在赭山脚下观音松处办起芜湖工读学校,在芜湖四明公所(今市教育局)办起商人夜校,在今交通银行附近办起工人夜校,并在芜湖郊区办起农民夜校。在省立五中学生中,先后涌现出蒋光慈、祖茂林、吴葆萼、张怀璋等一批优秀人才。 李光炯不是芜湖一中人,但被陈列在这里是因为他所办的安徽公学宣传革命思想,遭当地政府的迫害,资金不足,就开始和芜湖一中,也就是当时的皖江中学堂联合办学,在芜湖本地传播了先进的启蒙思想,李光炯本人与中共早期领导人张伯纯也有密切的联系。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综述

请解说员对照展厅实际情况和个人语言习惯作出修改。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是讲解员×××。 欢迎参观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交通学校。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高等教育系列,隶属河南省交通省运输厅,是培养公路交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0月,我院迎来了六十周年的寿诞,为铭记先贤教诲,发扬交院之精神,延续今日交院之辉煌,特组织建设“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全馆约774平方米,分为序厅、历史厅、现代厅、学子厅和未来厅,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学院六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展开时光的翅膀,漫塑历史的长廊,追忆交院逝去的沧桑,感受交院新世纪创造的辉煌! 序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校史馆的第一部分——序厅,序厅在设计上撷取了交通文化、公路文化、交院文化等,营造了现代开阔、明朗大气的展览氛围。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序厅厚重的艺术氛围。序厅主要包括形象墙、学院文化和领导关怀。序厅的左侧为“领导关怀部分”,六十年来河南交通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关怀。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众多的关爱和期待;我们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辉映着各级领导的心血和汗水。一次次亲临指导,一句句殷殷叮咛,让交院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序厅中央的形象墙上篆刻的是著名诗人王怀让老师,为我校五十周年校庆而作的诗歌“一条大路”,这首诗将学院五十年代的诞生、六十年代的坎坷、七十年代的涅槃、八十年代的成长、九十年代的壮大和新世纪的辉煌淋漓尽致的表现

校史馆规划方案

体育中学校史室地设计方案 (草案) 一、建设校史室地目地与意义 校史室建设具有深远地历史意义与深刻地发展意义、做好校史室建设工作,既就是对学校发展艰辛历程地记忆,也就是对今后工作地一种负责、校史室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与不同时代学校面貌地浓缩;就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地舞台;就是学校教育教案成果地荣誉展览室、校史室更就是学校文化建设地重要载体,就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地源泉,就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地重要土壤,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地重要基地、校史室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与发扬优良地教育教案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有利于鼓舞学校士气、以不竭地精神动力迎接未来地挑战、 二、校史室地功能定位 (一)陈列功能——校史室就是档案陈列保存展示地一个重要平台 校史室兼有陈列与保护物品与资料地双重功能、校史室里保存陈列地物品大都就是学校地图片与实物档案,具有很好地档案价值、校史室可以在保存并维护大学历史记录地同时进行校史资料地资讯服务, 促进校务工作、

(二)科研功能——校史室就是编研校史地一个重要机构 校史室不仅仅就是陈列校史档案地地方,也就是研究与编研学校历史地机构,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地价值与功能、对室藏档案进行编研,走一条研究校史地学习型路子,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为师生们提供学术研究所需地校史资料, 并促使校史资源地广为利用,为拓宽校史室地发展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三)文化功能——校史馆就是校园文化地一个重要载体 校史室,即学校之历史沿革,记载了一所学校地创设、变迁、发展,就是学校最可宝贵地历史档案,就是校园文化地溯源与载体,就是学校应倍加珍惜、传承永续地精神财富、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校史馆建设兼有学校文化地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既瞧得见、摸得着,又能镌刻在师生们与校友们地心灵里、 三、校史室地设计构思 校史室按照“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地原则,承务本求实地理念,力求以朴实地材料、素雅地色彩与简约地线条设计,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地模式,即在“传统图片实物陈列模式”地基础上,配文字简介等形式,借助展板、展架、文化墙地等载体,充分运用空间造型艺术、平面设计艺术,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已最简明、最快捷地方式展现出来,既具个性与现代感,又富美观大方与凝重大气地风格,从多种

参观校史馆策划书

了解山科校史、弘扬科大文化 ——参观校史馆活动 策 划 书 资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2年9月26日

参观校史馆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 “了解山科校史、弘扬科大文化” 二、活动背景 为了促进广大新生了解我校的发展历史,领会思源精神,加深对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的理解,激发新生的爱校意识,培养对学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活动意义 通过参观校史馆的活动,加强学院学生对母校历史的了解,了解学校的名人名事,加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营造出“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认识,形成荣誉与自豪感。 四、活动内容 (一)参与人员 资环学院12级全体新生 (二)活动时间 2012年10月8号—2012年10月12号,下午4:10-5:50 (三)活动地点 5号楼校史馆 (四)活动主要负责人 商红博管西芬葛昭洋王军姜天际孙彦辉 (五)组织部门

信息部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首先与校史馆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2)召开会议,宣布活动安排,让每一个志愿者都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 (3)通知每个班级的班长,让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 (4)与新闻中心联系,让他们配合我们大力宣传此次活动; (5)准备相关物品如:干事证、两块宣传板、绶带等。 2.活动开展 (1)每天下午4:00先组织志愿者到5号楼前集合,等待参观班级,参观班级到达之后,统计参观人数,并做好记录; (2)待校史馆工作人员准备完毕后,由志愿者带领参观班级前往校史馆参观; (3)馆内志愿者负责维持参观秩序,并配合讲解员的工作; (4)参观结束后,由志愿者带领参观班级有秩序地离开校史馆。 3.活动负责人安排 (1)活动总策划人:管西芬葛昭洋王军 (2)活动现场秩序负责人:管西芬葛昭洋王军姜天际孙彦辉 (3)活动宣传负责人:王恒 (4)活动突发情况负责人:管西芬 (5)活动拍照、新闻稿:新闻中心相关人员 五、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参观校史馆有感

参观校史馆有感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周六我们参观了中南大学校史馆,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及发展,对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经历而感慨万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创办于1914年,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联合创建,是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1925年,孙中山曾为湘雅第五届毕业同学题写"学成致用"的勉词。五四运动时,毛泽东曾在此主编过《新湖南》周刊。1996年9月通过立项审核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 湘雅历经百年,不但没有在历史的长河里销声匿迹,反而愈发历久弥新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中国按照现代医学教育的规范开始进行本科教育的第一所医学院,湘雅人写就了半部中国西医史,汤飞凡中国免疫学开拓者、微生物学先行者,建立中国首支防疫队伍,首次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该病毒也因此被称为"汤氏病毒",并获诺贝尔奖提名;张孝骞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谢少文国际首次成功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等。新全国仅有五次医学院校联考,湘雅医学院均为第一,这充分说明了湘雅医学院是一个有着突出科研实力与雄厚教学实力的学院。得知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湘雅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也不负众望。在一代又一代湘雅人的努力下,前辈们成功的让湘雅名驰海内外。我们不能给湘雅的招牌抹黑也不会给湘雅的招牌抹黑,我相信未来我周围的同学都会为国家的建设增砖添瓦,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亮,在湘雅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 了解湘雅的人都知道湘雅的成立是由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出面,与美国雅礼会合作,正式签订了合作创办医学教育的"十年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联合在长沙创办一所新型的西式医科大学--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并推举颜福庆博士为第一任校长。湘雅坚持到今天不容易,她的经历也是中国近百年经历的缩影。大革命时期在声势浩大的排外浪潮中,外籍教师离湘后,中方教师也相继离开了湘雅,湘雅停办。1937年11月24日,长沙城遭敌机轰炸。接着,南京陷落,武汉告急,张孝骞和校友们不忍将湘雅医学院陷入敌手决定西迁。为此,学校成立了迁校委员会。1944年日军进逼长沙,湘雅医院医护职工和家属被迫逃亡湘潭和安华。1940年6月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讨论批准了湘雅医学院国立案。并于同年8月,正式将学校更名为国立湘雅医学院。自此,湘雅每年得到教育部拨给的教育经费20万元,从而缓解了经济困难。1944年,因战事迁校重庆杨公桥。1945年至1946年,湘雅人员分五批先后回到长沙。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历经坎坷的湘雅百年又何尝不是历经坎坷的中国百年,虽然有困难但仍要坚持下去,即使再难也要站着抗争,我们湘雅人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都是危难关头有担当的栋梁之材。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湘雅人对脚下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不论多么困难,多少岁月总归是要回来的。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处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我真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热爱学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更要有实际的行动。我们要明确目标、勤奋学习、实践贯通。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的一代新人。所以应学习独立思考,并且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激发潜在的思考、创新与学习能力。在专业的学习上要更加勤奋刻苦,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注重学以致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仅让大学生活更精彩,也培养了为人处世的能力,受益终生新时代的湘雅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全面建

校史馆筹建基本工作安排

校史馆筹建基本工作安排 我校校史馆建设周期初步拟定历时二年半,筹建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年7月6日—7月31日),成立校史馆筹建工作机构、制定校史馆建设总体方案;第二阶段(2015年8月1日—8月30日),宣传动员,工作分工;第三阶段(2015年9月-12月),征集校史资料,并着重挖掘重点校史资料,归类、整理各类史料,制作数字史料库,编撰大事记和校史;第四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建成数字校史馆(网上校史馆);第五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2月),启动实体校史馆设计和建设。 一、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7月6日—7月31日) 2015年7月底前完成校史馆建设总体方案。包括设立校史馆建馆工作机构、制定校史馆的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校史馆资料收集内容及收集标准、校史资料捐赠倡议书、资料收集奖励办法、校史馆网站建设、资料接收程序及制度等。 二、第二阶段:宣传及工作安排阶段(2015年8月1 日—8月30日) (1)2015年8月1日撰写校征集史馆资料的新闻,并在我校主页发出; (2)2015年8月2日—3日将校史馆资料征集倡议书(学生版及教师版)分别发放到每位学生及教师的邮箱中;

(3)2015年8月4—5日在团委学生微信群、学校百度贴吧内发布校史馆资料征集倡议书学生版; (4)2015年8月6—7日在学校微信群、学校办公群、学校办公系统发布校史馆资料征集倡议书教师版; (5)2015年8月8日,确定校史馆资料接收工作的工作分工,确定资料保存地点; (6)2015年8月9日—15日将校史馆建设任务分解表发放到各个部门手中,并确定部门资料收集责任人; (7)2015年8月16日—31日,各部门责任人根据任务分解表对本部门需整理的校史馆资料进行调查,列出资料清单。 三、第三阶段:资料收集及整理阶段(2015年9月-12 月) (1)2015年9月1日—30日,各部门根据资料清单对本部门资料进行收集; (2)2015年10月1日—30日,各部门对本部门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并形成相应的文字材料(提供图片资料的请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人员的姓名及职务等;提供实物的请附简要的文字介绍); (3)2015年11月1日—30日,各部门将整理好的材料上交到校史馆材料接收部门,并附上上交材料的清单;

参观校史馆等展馆新闻稿

传承师大百年薪火,激发学子自强精神 ——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研究生参观老照片馆、校史馆、生命科学馆活动 2014年11月29日下午,为了更好的迎接第十四届研究生科技节的到来,在院研究生会副主席XXX的带领下,我院2014级研究生以“传承师大百年薪火,激发学子自强精神”的参观旗山校区老照片馆、校展览馆及生命科学馆的活动正热烈的展开。 下午二点开始,我院2014级研究生在院研究生会副主席XXX 和展馆人员的带领下依次进入校老照片馆。在老照片馆里,听着讲解员述说师大的发展历程,同学们都被师大的百年沧桑历史震撼了。一幅幅老照片阐述着师大的往昔,让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师大获得的各项成就,与师大先辈们、前辈们数代人共同努力分不开。参观过程中还有同学拿出手机拍照,作为以后缅怀师大光辉历史与浓厚人文情怀的留念。 接着同学们来到了校展览馆。校展览馆以图文并茂的信息和实物,展示了学校各个方面建设的精神风貌和杰出成就,对学校人文、地理、教学、科研及对外交流等方面都有详细的阐释,展现了师大各个时期的办学成果,以及各种名人事迹,使同学们对师大有了一层更深刻的了解,激励了同学们要加强自身学习和锻炼,矢志成栋梁的决心和毅力。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学校的生命科学馆。在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动植物标本,许多动植物野生的几乎濒临灭绝,让我们意

识到人类的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动植物的生存问题。参观标本馆,我们对生命的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我们对生命多了一份敬畏,多了一份珍重。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回顾了师大的百年光辉历史,切身感受了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到了师大百年薪火传承中“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求学处世态度,增强了同学们对师大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激发了同学们更强烈的爱校荣校情怀,以及生命不止、拼搏不息的自强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