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cDNA:以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的DNA。

2操纵子: 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 为多顺反子。

3 操纵基因:DNA上的一个位点,阻遏蛋白能与之结合抑制相邻启动子从而抑制转录。

4 启动子: DNA链上能指示RNA转录起始的DNA序列称启动子。

5 内含子: 真核生物基因中,不为蛋白质编码的、在mRNA加工过程中消失的DNA序列,称内含子。

6 终止子:模板DNA上的具有终止转录功能的特殊序列。

7 外显子: 真核生物基因中,在mRNA上出现并代表蛋白质的DNA序列,叫外显子。

8 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 端粒:是染色体的实际末端,DNA序列包括简单的重复单位以及突出的、可形成发夹结构的单链末端。

10 复制子: 单独复制的一个DNA单元。(它是一个可移动的单位)

11 遗传密码:mRNA上每三个核苷酸翻译成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这三个核苷酸就称为一个密码子。

12 转座子: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13 信号肽:为于N端的一段氨基酸序列,通常带有10-15个疏水氨基酸,与蛋白质运转相关。

14 顺式作用元件: 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15 反式作用因子: 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16复制眼:在一个长的未复制区域内DNA已经被复制的区域。

17 复制叉:复制中的DNA分子,末复制的部分是亲代双螺旋,而复制好的部分是分开的,由两个子代双螺旋组成,复制正在进行的部分呈丫状叫做复制叉。

18 密码子的简并性:—个氨基酸具有两个以上密码子的现象。。

19 转录因子: 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20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1 有义链: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称为编码链或称有意义链。

22 单顺反子mRNA:只编码一个蛋白质的mRNA为单顺反子mRNA。

23 多顺反子mRNA:编码多个蛋白质的mRNA为多顺反子mRNA。

24 AP位点: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的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N—B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25 SSB蛋白:结合于螺旋酶沿复制叉方向向前推进产生的单链区,防止新形成的单链DNA重新配对形成双链DNA或被核酸酶降解的蛋白质。

26 模板链:指DNA双链中能作为转录模板通过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前体合成的DNA双链,又称反义链。

27 编码链:值DNA双链中与mRNA序列(除T/U替换外)和方向相同的那条DNA链,又称有意义链。

28 C值反常现象:也称C值谬误。指C值往往与种系的进化复杂性不一样的现象,即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某些较低等的生物C值却很大,如一些两栖动物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

29 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同功tRNA:携带氨基酸相同而反密码子不同的一组tRNA称为同功tRNA。

30 PCR :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 即在DNA聚合酶作用下,经过

DNA解链(变性)、引物与模板DNA相结合(退火)、DNA合成(链的延伸)三步,不断重复,最终将目的核酸扩增的技术。

31 CpG岛:是哺乳动物基因组DNA中长约1000bp的CG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含量高,约占基因组总量的1%。几乎所有持家基因及约40%的组织特异性基因的5′端均有CpG岛,它易于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活性。

32 分子伴侣:它是细胞中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到不完全折叠或装配的蛋白质上以帮助这些多肽正确折叠、转运或防止他们聚集的蛋白质,其本身不参与终产物的形成

33 hnRNA: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表观遗传变异: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不涉及DNA序列的变化,能够在代与代之间传递,包括基因沉默、DNA甲基化、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基因组印记等方面。

34 DNA修复:细胞中存在的一种当DNA分子受到损伤使使之恢复到正确的结构的反应机制。

35 -35区:细菌基因起始位点上游35bp处的保守序列,在RNA聚合酶起始识别中作用。

36 σ因子:起始必须的RNA聚合酶的一个亚基,主要影响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启动子)的选择。

37同工转运RNA:指几个代表相同氨基酸、能够被一个特殊的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的tRNA。

38 移框突变:指一种突变,其结果可导致核苷酸序列与对应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移码突变是由删去或插入一个核苷酸的点突变构成的,突变位点之前的密码子不发生变化,但突变位点以后的所有密码子都在发生变化,编码的氨基酸出现错误。

39 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40 -10区:一个由5个核苷酸组成的共同序列,是RNA聚合酶的紧密结合位点,这个区的中央大约位于起点上游10bp处,所以称为-10区

41三联子遗传密码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之间遵从严格的对应关系即三个核苷酸序列对应一个氨基酸或终止信号,每三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成为一个密码子

1 真核生物基因组有何特征?(8分)

(1)基因组庞大(2)有大量重复序列(3)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4)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6)有启动子,增强子等顺式作用元件(7)基因组中存在大量DNA的多态性(8)具有端粒结构

4.蛋白质合成的步骤

1. 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氨基酸+tRNA+ATP-----氨基酸+tRNA+AMP+PP1

2. 肽链的合成起始:(1).30S小亚基与IF—1,IF---3结合,通过SD序列与mRNA结合(2)在IF—2和GTP帮助下,fMet—tRNAf进入小亚基P位点(3)50S大亚基结合上来,GTP水解释放起始因子。

3. 肽链合成延长:(1)进位新的氨酰tRNA进入50S大亚基A位(2)肽键形成在酶催化下,p位氨基酸羧基与A位氨基酸羟基结合形成(3)脱落移位:50S大亚基P位点tRNA脱落,A位上tRNA移动到P位

4. 肽链的合成终止:当遇到终止密码子时,释放因子与其结合,水解使多肽链脱落

5. 肽链折叠加工:(1)N端fMet或Met的切除。(二)二硫键的形成。(3)特定氨基酸的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乙基化,羟基化,羧基化等。(4)切除新生肽链中的非功能片段。

5、请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三个主要过程。

一、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必须在氨酰-tRNA合成酶作用下生成活化氨基酸AA-tRNA。

二、肽链的起始、伸长和终止

三、新合成多肽链的折叠和加工:

6、蛋白质的转运途径和机理?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他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

7、请简述遗传密码的性质。(7分)

(1) 遗传密码是三联体密码。(2)遗传密码无逗号。(3)遗传密码是不重迭的。(4)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5)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6) 密码子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7) 反密码子中的“摆动”。

8、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分)

(1)答:原核生物中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部带有单拷贝基因,只有很少数基因(如rRNA基因)是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的;

(2)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

(3)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9、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的mRNA的异同。(9分)

(1)真核细胞mRNA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往往以一个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前体RNA出现在核内,只有成熟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变小并经化学修饰的mRNA才能进人细胞质。

(2)原核生物中mRNA的转录和翻译不仅发生在向一个细胞空间里,而且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蛋白质合成往往在mRNA刚开始转录时就被引发了。

(3)一个原核细胞的mRNA有时可以编码几个多肽,而一个真核细胞的mRNA最多只能编码一个多肽。

(4)原核生物常以AUG(有时GUG,甚至UUG)作为起始密码子,而真核生物几乎永远以AUG 作为起始密码子。

(5)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更短。

(6)原核生物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1y(A)结构。真核细胞的mRNA5’端有帽子结构,绝大多数3’端有有po1y(A)结构。

(7)真核细胞的mRNA不但包括编码区,还包括5’和3’端长度不等的不编码氨基酸的特异性序列。

10、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比较如下:仅述真核生物的,原核生物与此相反。

①起始Met不需甲酰化

②无SD序列,但需要一个扫描过程

③tRNA先于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

④起始因子比较多

⑤只一个终止释放因子

11、试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转录的主要区别

原核生物:操纵子 RNA聚合酶核心酶加δ因子不需加工与翻译相偶联类核

真核生物:单基因RNA聚合酶Ⅱ聚合酶加转录因子需加工故与翻译相分离核内

1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启动子的主要差别

原核生物

TTGACA——TATAAT——起始位点

-35 -10

真核生物

增强子——GC——CAAT——TATAA——5mGpp——起始位点

-110 -70 -25

13、.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特点及功能

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比较:

与原核启动子的含义相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是指RNA聚合酶(应为起始复合物)结合并起动转录的DNA序列。

真核不同启动子间不像原核那样有明显共同一致的序列,而且单靠RNA聚合酶难以结合DNA 而起动转录,而是需要多种蛋白质因子的相互协调作用

不同启动子序列也很不相同,要比原核更复杂、序列也更长。

真核启动子一般包括转录起始点及其上游约100-200bp序列,包含有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元件,每个元件约长7-30bp。

12.简述原核生物RNA的转录过程。

1.转录起始:转录的起始就是生成由RNA聚合酶,模板和转录5'端首位核苷酸组成的起始复合物。原核生物RNA5'端是嘌呤核苷酸(A、G),而且保留三磷酸核苷的结构,所以其起始复合物是:pppG-DNA-RNA聚合酶。

真核生物起始,生成起始前复合物(PIC)。

2. 转录延长: 转录的延长是以首位核苷酸的3'-OH为基础逐个加人NTP即形成磷酸二醋键,使RNA逐步从5'向3'端生长的过程。在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细胞膜的分隔,转录未完成即已开始翻译,而且在同一DNA模板上同时进行多个转录过程。

3.转录终止:转录的终止在原核生物分为依赖Rho因子与非依赖Rho因子两类。Rho因子有ATP酶和解螺旋酶两种活性,因此能结合转录产物的3'末端区并使转录停顿及产物RNA脱离DNA模板。非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其RNA产物3'-端往往形成茎环结构,其后又有一串寡聚U。茎环结构可使因子聚合酶变构而不再前移,寡聚U则有利于RNA不再依附DNA模板链而脱出。因此无论哪一种转录终止都有RNA聚合酶停顿和RNA产物脱出这两个必要过程。真核生物转录终止是和加尾(mRNA的聚腺昔酸poly A)修饰同步进行的。 RNA上的加尾修饰点结构特征是有AAAUAA序列。

13以细菌为例论述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8分)

(1)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细菌的染色体相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致密的区域。

(2)具有操纵子结构, 其中的结构基因为多顺反子,即数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受同一个调节区的调节。

(3)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构基因在细菌染色体基因组中都是单拷贝。

(4)不编码的DNA部份所占比例比真核细胞基因组少得多。

(5)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同基因。

(6)细菌基因组编码顺序一般不会重叠,和病毒基因组不同的。

(7)在DNA分子中具有各种功能的识别区域。

(8)在基因或操纵子的终末往往具有特殊的终止顺序,它可使转录终止和RNA聚合酶从DNA 链上脱落。

14、请论述遗传密码子的特点和存在的生物学意义。

1.连续性: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阅读,密码间既无间断

也无交叉。

2.简并性:遗传密码中,除色氨酸和甲硫氨酸仅有一个密码子外,其余氨基酸有

2、3、4个或多至6个三联体为其编码。

3.通用性: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整套密码,从原核生物到人类都通用。

4.摆动性:转运氨基酸的tRNA的反密码需要通过碱基互补与mRNA上的遗传密码反向配对结合,但反密码与密码间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称为摆动配对。

生物学意义:1,遗传密码子的连续性,保证翻译速率2,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可以减少有害突变,维持物种稳定性。 3,遗传密码的通用性,说明生物有共同的起源。 4,遗传密码的摆动性,使基因突变造成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15、请简述乳糖操纵子的控制模型的主要内容。(10分)

① Z、Y、A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mRNA分子所编码。

②这个mRNA分子的启动子紧接着O区,而位于I与O之间的启动子区(P),不能单独起动合成β-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的生理过程。

③操纵基因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仅为26bp),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

④当阻遏物与操纵基因结合时,lac 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

⑤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激发lac mRNA的合成。当有诱导物存在时,操纵基因区没有被阻遏物占据,所以启动子能够顺利起始mRNA的合成。

16.简述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机制

(1)阻遏蛋白的负调控:

①当细胞内有诱导物时,诱导物结合阻遏蛋白,此刻聚合酶与启动子形成开放式启动子复合物转录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

②当无诱导物时,阻遏蛋白结合与启动子与蛋白质部分重叠不转录

(2)CAP正调控:

①当细胞内缺少葡萄糖时ATP-CAMP结合,CRP生成CAP与CAP位点结合,增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

②当有葡萄糖存在时CAMP分解多合成少,CAP不与启动子上的CAP位点结合RNA聚合酶不与操纵区结合无法起始转录结构基因表达下降

17、色氨酸操纵子及机制?

答:负责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当培养基中有足够的色氨酸时,这个操纵子自动关闭,缺乏

时操纵子打开,trp基因表达,色氨酸或与其代谢有关的某种物质在阻遏过程中起作用。

由于trp体系参与生物合成而不是降解,它不受葡萄糖或cAMP-CAP的调控。

弱化作用:当色氨酸达到一定浓度、但还没有高到能够活化R使其起阻遏作用的程度时,产生色氨酸合成酶类的量已经明显降低,而且产生的酶量与色氨酸的浓度呈负相关。先导序列起到随色氨酸浓度升高降低转录的作用,这段序列就称为衰减子或弱化子。在trp操纵元中,对结构基因的转录阻遏蛋白的负调控起到粗调的作用,而衰减子起到细调的作用。

18.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理?途径?结构基因群?

葡萄糖(G)乳糖基因开放基因关闭机理简述(学生填充)√×√细菌优先用G,无CRP结合,无诱导物去阻遏×√√ CRP正控、乳糖去阻遏、基因开放、转录进行××√无诱导物去阻遏,CRP即使结合,基因未开放√√√ cAMP-CRP复合物无,CRP位点空,去阻遏

19.色氨酸的调控机理?衰减子?

衰减子(Attenuator):位于转录起始部位的终止子,即可导致转录过早终止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色氨酸浓度高时

1、tRNAtrp-色氨酸供给充足,核糖体迅速通过色氨酸密码子到达2区

2、3区和4区形成发夹结构(终止信号)

3、衰减作用发生,转录终止,RNA聚合酶释放,不能完成结构基因的转录

色氨酸浓度低时

1、tRNAtrp-色氨酸供给不足,核糖体遇到色氨酸密码子时就停顿

2、在4区转录未完成时,2区和3区就形成发夹结构

3、3区和4区不能形成发

20.基因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元调控机制

1.阻遏蛋白负调控机制:乳糖改变阻遏蛋白构象,使阻遏蛋白失活,半乳糖苷酶基因正常表达,合成半乳糖苷酶。

2.激活蛋白CAP正性调控机制:葡萄糖浓度低时,CAMP含量升高,与CRP结合形成CAP,与P前段的一段基因结合,可增强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

两种情况下:

低乳糖,高葡萄糖时:缺乏乳糖和阻遏蛋白结合,负调节减弱。并且CAMP含量低,CAP失活,不能促进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基因转录受抑制。

高乳糖,低葡萄糖时:乳糖和阻遏蛋白结合,负调节增强。并且CAMP含量高,CAP活化,促进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基因转录增强。

21.色氨酸操纵元调节机制

1.当色氨酸浓度底时,阻遏蛋白无活性,色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

2.当色氨酸浓度高时,与阻遏蛋白结合,使其有活性,色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受抑制。22. 请简述进行PCR引物设计时一般遵循的原则。

1.引物长度以15~30 bp为宜。

2.引物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避免出现嘌呤、嘧啶堆积现象,引物G+C含量宜在45~55%左右。

3.引物内部不应形成二级结构,两个引物之间尤其在3'末端不应有互补链存在。

4.引物的碱基顺序不应与非扩增区域有同源性。要求在引物设计时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检索分析。

5.原则上要求引物3’末端与模板DNA一定要配对。

6.5'末端碱基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与模板DNA结合的引物长度足够,其5'末端碱基可以不与模板DNA匹配而呈游离状态。

23. 简述PCR技术的原理和步骤。

⑴PCR技术的原理:该技术是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下,依赖于DNA 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借助一小段双链DNA来启动合成,通过一个或两个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单链DNA模板中的一段互补序列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DNA聚合酶将脱氧单核苷酸加到引物3′-OH末端,并以此为起始点,沿模板5′→3′方向延伸,合成一条新的DNA互补链。

(2)基本步骤: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

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 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24. 请简述实时定量PCR的过程和基本原理。

原理:具体实时荧光定量 PCR 就是通过对 PCR 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从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的分析。

过程:1.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2.随着PCR 反应的进行,PCR 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3.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个荧光强度信号4.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

三个阶段:荧光背景信号阶段 , 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和平台期。只有在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 PCR 产物量的对数值与起始模板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选择在这个阶段进行定量分析。

25. 比较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异同

相同点:DNA复制和RNA转录在原理上是基本一致的,体现在:

①这两种合成的直接前提是核苷三磷酸,从它的一个焦磷酸键获得能量促使反应走向合成

②两种合成都是一个酶为四种核苷酸工作

③两种合成都是以DNA为模板

④合成前都必须将双链DNA解旋成单链

⑤合成的方向都是5-3

26. tRNA rRNA mRNA 的剪接

tRNA: 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不能剪接

rRNA:核糖体RNA,核糖体的组成部分,不剪接

mRNA:信使RNA,在刚从DNA的一条链配对合成下来之后,会有一种酶将属于和内含子配对的那一部分切掉再重新整合,通过核孔到核糖体,与tRNA配对,通过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

27. 增强子的特点有哪些?

①增强效应十分明显,一般能使基因转录频率增加10-200倍

②增强效应与其位置和取向无关,不论增强子以什么方向排列(5‘→3’或3‘→5’),甚至和靶基因相距3 kb,或在靶基因下游,均表现出增强效应;

③大多为重复序列,一般长约50bp,适合与某些蛋白因子结合。其内部常含有一个核心序列:(G)TGGA/TA/TA/T(G),该序列是产生增强效应时所必需的;

④增强效应有严密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说明增强子只有与特定的蛋白质(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才能发挥其功能;

⑤没有基因专一性,可以在不同的基因组合上表现增强效应;

⑥有相位性其作用和DNA的构象有关;

⑦许多增强子还受外部信号的调控,如金属硫蛋白的基因启动区上游所带的增强子,就可以对环境中的锌、镉浓度做出反应。

28. 何谓"C值悖理"?举例说明它的表现特点?

生物体的一个特征是一个单倍体基因组的DNA含量总是相对恒定的。通常称为该物种的C 值。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C值(C-value):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中的DNA含量,以pg(1pg= 10-12g)或bp表示。C值与生物进化复杂性不相对应的现象称为C值悖理

C值悖理主要表现为:① 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如肺鱼的C值为112.2,而人是3.2,与牛相近;②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甚大,如豌豆为14,而蚕豆为2;

③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于遗传高得多的C值,如人的染色体组DNA含量在理论上包含200万个基因,但有实际用途的基因只有3万个左右。

29. DNA突变的来源有哪些

1.碱基突变:碱基结构变异碱基脱氨基作用

2.物理因素:紫外线的致突变作用

3.化学突变:a.剪辑类似物的干扰 b.DNA分子上碱基化学修饰 c.移码突变剂:吖啶橙30. 简要说明RNA的功能

1、 RNA在遗传信息的翻译中起决定性作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生物有机体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三类RNA共同承担并完成这一过程。rRNA起着装配和催化作用,tRNA起转运和信息转换的作用,mRNA起信使和模板的作用。

2、 RNA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和其他持家功能:自然界存在的核酶多数催化分子内反应,它们是RNA合成后加工的一种方式,包括自我剪切、自我拼接和自我催化

3、 DNA转录后加工和修饰依赖于各类小DNA和其他蛋白质复合物;DNA转录后的信息加工十分复杂,其中包括切割、修剪、修饰、异构、附加、拼接、编辑、和再编码等,除少数比较简单的过程可以直接由酶完成外,通常都要有一些特殊的RNA参与作用。

4、 DNA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反义RNA可通过与靶部位序列互补而与之结合,或直接阻止其功能或改变靶部位构象而影响其功能。

5、 RNA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核酶的发现表明RNA既是信息分子,又是功能分子,生命起源早期可能首先出现的是RNA。从RNA的拼接过程中可以推测蛋白质及基因模块构筑的演化历程。拼接和编辑可以消除基因突变的危害,增加遗传信息的多样性,促进生物进化。RNA也可能是某些获得性遗传的分子基础

31. 为什么说DNA甲基化可用来调控复制和DNA修复?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甲基化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DNA甲基化作用可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型、DNA稳定性以及DNA与蛋白质因子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当DNA处于高水平甲基化状态时,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当DNA处于低水平甲基化状态时,基因得以表达。在细胞分化和生长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的作用可使特定基因有序地表达。DNA甲基化作用的组织特异性是真核生物所特有的。错配修复系统可识别链的甲基化程度,优先从甲基化程度低的链上切除核苷酸。子链总是甲基化程度低的链,其甲基化稍滞后于推进中的复制叉,而亲本链是完全甲基化的,在前一轮复制中已经甲基化了。32. DNA的损伤原因是什么?

:①自身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错误:②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物理因素(紫外线,X一射线辐射等),化学因素(各种诱变剂,抗菌素等).造成嘧啶碱基形成聚合体,发生碱基错配,缺失和插入.

33.简述tRNA的二级结构特征并指明作用与作用机制。

答:1、tRNA携带AA,是一种酶促反应,也称AA的活化。2、氨基酰是tRNA是AA参与蛋白合成的活化形式。AA的活化:氨基酸+ATP-E氨基酸-AMP-E+Ppi。3、每活化一分子AA需消耗ATP的2个高能磷酸键。AA的转移:氨基酸+AMP-E+tRNA氨基酸tRNA+AMP+E。4、氨基酰tRNA合成酶是高度专一性,既能高度特异性识别AA,又能高度特异性识别相应,这两点是保证翻译准确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5、氨基酰AMP-E复合体:作为中间产物,利于酶分别对AA和tRNA两种底物特异辨认,如有错配,合成酶有校正活性,水解磷酸酯键,与正确底物结合

34.什么是RNA聚合酶?其结构特征和功能?

以DNA序列为模板的RNA聚合酶主要以双链DNA为模板,以4种核苷三磷酸作为活性前体,并以Mg2+为辅助因子,催化RNA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它不需要任何的引物,催化生成

的产物是与DNA模板链相互补的RNA。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由2个α亚基和一个β亚基、一个β’亚基和一个w亚基组成核心酶,加上一个σ亚基后则成为聚合酶全酶,转录的起始过程需要全酶,由σ因子辨认起始点,延长过程仅需要核心酶的催化。α亚基的功能是核心酶的组装,启动子识别。β亚基和β’亚基共同形成RNA合成的活性中心。存在多种σ因子,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35.比较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mRNA特征

真核生物的mRNA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往往以一个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前体RNA形式出现在核内,需要经过转录后加工。只有成熟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变小并经化学修饰的mRNA才能进入细胞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所以,真核细胞mRNA的合成和功能表达发生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内。原核生物中,mRNA的转录和翻译不仅发生在同一个细胞空间里,而且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蛋白质合成往往在mRNA刚开始转录时就被引发了。一个原核生物的mRNA有时可以编码几个多肽,而一个真核细胞的mRNA最多只能编码一个多肽。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1.半衰期短2. mRNA可能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3.原核生物的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lyA结构。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1.真核生物mRNA的5’端存在帽子结构2.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具有多聚A尾巴。

36.真核生物的加帽过程及其功能

真核生物的mRNA5’端都是经过修饰的,基因转录一般从嘌呤起始,第一个核苷酸保留了5’端的三磷酸基团并能通过其3’-oH位与下一个核苷酸的5’磷酸基团形成二酯键,转录产物的起始序列为pppAPNPNP

37.什么是三联子遗传密码?其四个遗传特征?

mRNA上每3个核苷酸翻译成蛋白质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这3个核苷酸就称为密码,叫做三联子密码。四个遗传的特征是:1.密码的连续性;2.密码的简并性;3.密码的通用性与特殊性;4.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38.tRNA的二级、三级特征?

二级结构都呈三叶草形。这种三叶草形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含有四个螺旋区、三个环和一个附加叉。四个螺旋区构成四个臂,其中含有3′末端的螺旋区称为氨基酸臂,因为此臂的3′-末端都是C-C-A-OH序列,可与氨基酸连接。三个环分别用Ⅰ、Ⅱ、Ⅲ表示。环Ⅰ含有5,6二氢尿嘧啶,称为二氢尿嘧啶环(DHU环)。环Ⅱ顶端含有由三个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称为反密码环;反密码子可识别mRNA分子上的密码子,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重要的翻译作用。环Ⅲ含有胸苷(T)、假尿苷(ψ)、胞苷(C),称为TψC环;此环可能与结合核糖体有关。tRNA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成为倒“L”字母形的三级结构。

t RNA三级结构由保守或半保守成分与构成二级结构的核苷酸之间形成氢键(称三级结构氢键)维系。

39.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大小亚基的种类?其三个结合位点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原核生物由50S的大亚基和30S的小亚基构成,50S的大亚基由5SrRNA、23SrRNA和36种蛋白质构成,30S的小亚基由16SrRNA和21种蛋白质构成.核糖体上有3个tRNA结合位点,分别称为A、p、E位点。其中,A位点是新到来的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E位点是延伸过程中的多肽链转移到氨酰-tRNA上释放RNA的位点;P位点是肽酰-tRNA的结合位点;核糖体小亚基负责对模板mRNA进行序列特异性识别,如其实部分的识别、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等,mRNA的结合位点也在此亚基上。大亚基负责携带氨基酸及tRNA的功能,包括肽键的形成、AA-tRNA、肽酰-tRNA的结合等。

夹结构(终止信号),导致转录通读;RNA聚合酶继续沿DNA移动,完成结构基因的转录

40. 试说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基因转录,翻译及DNA的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真核细胞中,一条成熟的mRNA链只能翻译出一条多肽链,很少存在原核生物中常见的多基因操纵子形式。

②真核细胞DNA与组蛋白和大量非组蛋白相结合,只有一小部分DNA是裸露的。

③高等真核细胞DNA中很大部分是不转录的,大部分真核细胞的基因中间还存在不被翻译的内含子。

④真核生物能够有序地根据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行DNA片段重排,还能在需要时增加细胞内某些基因的拷贝数。

⑤在真核生物中,基因转录的调节区相对较大,它们可能远离启动子达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碱基对,这些调节区一般通过改变整个所控制基因5’上游区DNA构型来影响它与RNA聚合酶的结合能力。

在原核生物中,转录的调节区都很小,大都位于启动子上游不远处,调控蛋白结合到调节位点上可直接促进或抑制RNA聚合酶与它的结合。

⑥真核生物的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只有经转运穿过核膜,到达细胞质后,才能被翻译成蛋白质,原核生物中不存在这样严格的空间间隔。

⑦许多真核生物的基因只有经过复杂的成熟和剪接过程,才能顺利地翻译成蛋白质。

南昌大学最新完整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杨光焱南昌大学生物科学141班 5601114030 一、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研究细胞成分的 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等。 2)移动基因:又称转座子。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 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 因。 6)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9)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 (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10)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11)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1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14)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形成具有RNA聚合酶活性 的动态转录复合体的蛋白质因子。有通用转录因子、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辅助转录因子等。

《体育理论》期末考试试卷(开卷)答案

xxx学院xx学年第x学期 《体育理论》期末考试试卷考核形式(开卷) 第一题、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什么是终身体育?大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有哪几个方面? 答:(1)、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2)、大学体育在终身体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可以使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 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总而言之,大学 阶段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和和提高体育能力的主要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可以说是实施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主要场所。它对终身体育具有明显的影响 作用和长远效益。 2、论述大学生营养的特点及合理营养的原则?谈谈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答:(1)、大学生的营养特点大学生时期主要以用脑力学习知识为主,脑力消耗量大,故大脑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应随之大幅度增加;2大学生时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顶峰时期,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全面的营养素进行补充,以促进青春发育的完成。 合理营养的原则:平衡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2)、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 增加导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其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心理的因素、与运动有关的因素。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材料略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体育锻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哪方面? 并对每一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大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精选)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Ori :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正向重复序列,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点,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不同的ARS序列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被称为A区的11bp的保守序列。(2)Promoter: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r-independent termination不依赖r因子的终止,指在不依赖r因子的终止反应中,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的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强终止子) (4)SD sequence: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位点),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以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 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 (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6)Enhancer: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的为增强子或强化子Silencer:沉默子,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具有三个功能结构域,即DNA结合域、转录结合域、结合其他结合蛋白的结构域。 (8)Open reading frame (ORF):开放式阅读框架,是指一组连续的含有三联密码子的能够被翻译成为多肽链的DNA序列。它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9)Gene: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能转录且具有生物学功能的DNA/RNA的序列。)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件

实验一、菌株复壮与单菌落菌株的获取 一、实验目的 学习细菌培养的LB培养基及抗生素抗性筛选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高压灭菌和获取细菌单菌落菌株两种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 1、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E. coli) DH5α菌株:R-,M-,Amp- 2、实验设备 恒温摇床,电热恒温培养箱,无菌工作台,高压灭菌锅 3、试剂 酵母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卡那霉素 三、实验步骤 液体LB(Luria-Bertain)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typtone) 1.0% (1 g/100 ml) 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ion) 0.5% (0.5g/100 ml)氯化钠 1.0% (1 g/100 ml) PH 7.0 固体LB培养基:每100 ml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g琼脂粉 请按试剂瓶上的编号使用相应编号的药勺取药,防止药品相互污染! (1)每组按上述液体LB培养基配方,以配制100ml的量称取药品放入 烧杯。

(2)用量筒量取约80 ml 蒸馏水注入烧杯中,玻棒搅拌使药品完全溶 解后用100ml量筒定容至100ml。 (3)pH试纸检测pH值,并用1 N NaOH或1 N HCl调节pH值至7.0。 (4)将100ml溶液分装入两个三角瓶,每瓶为50ml。 (5)按固体培养基配方称取适量琼脂粉分别放入两个三角瓶中,以配 制成两瓶50ml固体LB培养基。 (6)两个三角瓶分别用锡纸包扎瓶口。并用记号笔在三角瓶上标注各 组标记。 (7)把装有培养基三角瓶放入灭菌锅中,盖上锅盖,以对称方式拧紧 锅盖,打开排气阀通电加热,至有连续的白色水蒸气从排气阀排出时,关闭排气阀。当高压锅温度(气压)指示器指示锅内温度升高至121℃(0.1Mpa)时,调节电压(或利用手动开关电源的方式)使高压锅稳定在该温度(压力)下20 min,然后断开电源。 待指示器指示压力降为0时,方可打开排气阀,然后再打开锅盖小心取出锅内物品。 (8)取出三角瓶后,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下述操作。 (9)取其中的一瓶直接倒培养皿,每皿倒入的量以刚好能在培养皿底 铺展成薄薄的一层即可。每组倒1块培养皿,在皿盖上用记号笔写上“LB”及各组的标记。 (10)另外一瓶培养基待温度降低至60℃左右时(刚能感觉不烫手), 向培养基中加入0.1ml 50mg/ml的氨苄青霉素(Amp)溶液,使培养基中Amp的终浓度为50mg/L。快速充分混匀后每组倒1块培养

南昌大学历届物理竞赛试题

南昌大学第二届大学物理竞赛试卷 填空(每题3分) 1. 在x 轴上作直线运动的质点,已知其初速度为v 0,初位置为x 0,加速度a=At 2+B (A 、B 为常数),则t 时刻质点的速度v= ;运动方程 为 。 2.质量为m 的子弹,水平射入质量为M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沙箱,子弹在沙箱中前进距离l 而停止,同时沙箱向前运动的距离为s ,此后子弹与沙箱一起以共同速度v 匀速运动,则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F=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刚体匀质细杆,能绕首过其端点o 的水平轴无摩擦地在竖直平面上摆动。今让此杆从水平静止状态自由地摆下,当细杆摆到图中所示θ角位置时,它的转动角速度ω=__________,转动角加速度β=__________;当θ=900时,转轴为细杆提供的支持力N =__________。 4.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匀质链条,挂在光滑 水平细杆上,若链条因扰动而下滑,则当链条的一端刚脱离细杆的瞬间,链条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静止质量为M o 的电子从静止加速到0.8c (c 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加速器对电子作功是__________。 6.有两个半径分别为5cm 和8cm 的薄铜球壳同心放置,已知内球壳的电势为2700V 。外球壳带电量为8310-9C 。现用导线把两球壳联接在一起,则内球壳电势为__________V 。 7.半经为R 的圆片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为σ。其以角速度ω 绕通过圆片中心且垂直圆平面的轴旋转,旋转圆片的磁矩m P 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8.用长为l 的细金属丝OP 和绝缘摆球P 构成一个圆锥摆。P 作水平匀速圆周运动时金属丝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其中o 为悬挂点。设有讨论的空间范围内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B 。在摆球P 的运动过程中,金属丝上P 点与O 点间的最小电势差为__________。P 点与O 点的最大电势差为__________。 9.在无限长载流导线附近有一个球形闭合曲面S ,当S 面垂直于导线电流方向向长直导线靠近时,穿过S 面的磁通量Φm 将___________;面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O L,M θ 3 3 3 3 3 3 3 3 3 B θ l

体育期末考试教学总结

体育期末考试教学总结 一、教学工作方面: 从不无故迟到早退。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理念,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做到出全勤。按大纲课程要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结合社会、家庭、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认真备课。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通过运用这个规律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教学过程中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二、两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对初一的学生进行广播操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二,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清楚、洪亮、准确。第

五,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在此后,在全校广播操练习中,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所以我重点抓了学生在动作规格上的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学生以健康的身体进行学习、生活。 三、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总结如下: 1、备课方面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2、教法比较单一,在解决如何把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上方法比较单一。 3、课堂上对于以下能教学能力要还有所提高: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培训学习、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习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习形的教学工作习惯,为学校的优质化工程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内容仅供参考

期末考试分子生物学精彩试题

选择题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DNA 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 A.A型B.B型C.Z型 5.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B) A.连续性B.简并性C.通用性D.摆动性 6.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 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 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 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 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8.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 基因组?(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9.细胞器基因组( A )。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体育期末考试试题包含答案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体育期末考试试题包含 答案 (一)选择题 1、XX年的夏季奥运会在( B )举行。 A、悉尼 B、雅典 C、巴黎 D、北京 2、XX年的欧洲杯在( C )进行 A、德国 B、比利时 C、葡萄牙 D、荷兰 3、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 B )年在希腊举行的 A、1894 B、1896 C、1900、 D、189 4、脊柱一般至(C)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18-19 B、19-20 C、20-21 D、21-22 5、某个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C )。 A、12″40 B、12″45 C、12″50 D、12″60 6、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 C )制。 A、五局四胜 B、五局三胜 C、七局四胜 D、六局四胜 7、现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 C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8、奥运会的会旗为白色的底色,中央有五个套联的环,自左至右的颜色为( A ) A、蓝、黄、黑、绿、红 B、蓝、黑、黄、绿、红 C、蓝、黑、黄、绿、白 D、红、绿、黑、黄、蓝 9、1984年(B )获得的奥运金牌,实现了我过在奥运史上金牌的“零”的突破 A、郎平 B、许海峰 C、李宁 D、黄志红 10、在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B )为轴摆动 A、手 B、肩 C、宽 D、腰 1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A )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12、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若采用淘汰共需( C )场就可决出冠军。 A、10 B、11 C、12 D、13 13、《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般按( A )顺序发出队列口令。 A、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 B、稍息—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 C、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D、立正—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 14、走和跑的区别在于( D ) A、跑的速度快,走的速度慢 B、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走时身体重心起伏小 C、跑的步副大,走的步幅小 D、跑时身体有腾空,走时身体没有腾空 1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D ) A.气质、性格、动机 B.气质、性格、需要 C.兴趣、动机、需要 D.能力、气质、性格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D ) A、1993.10.31 B、1992.10.31 C、1994.1.1 D、1986.4.12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D )

南昌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卷

南昌大学 20 05 ~20 06 学年第 1 学期期 终 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 B )卷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适用班级: 学院: 系别: 考试日期: 06年1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 签 名 题分 27 25 38 100 得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7 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 ] f (v ) f (v ) v O f (v ) v O (B) (A) f (v ) (D) v O (C) v O V V 2V 1O T 1T 2 T a b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在V -T 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 改变到平衡态b (如图). (A) 这是一个等压过程. (B) 这是一个升压过程. (C) 这是一个降压过程. (D) 数据不足,不能判断这是哪种过程 [ ] 3、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t +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 (B) )π21 cos(2-+=αωt A x . (C) )π2 3 cos( 2-+=αωt A x . (D) )cos(2π++=αωt A x . [ ]

4、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A) π2 3. (B) π. (C) π2 1. (D) 0. [ ] 图(b) T 1 T 2 M 45° S A C f L B 图(a) 第4题图 第5题图 5、检验滚珠大小的干涉装置示意如图(a).S 为光源,L 为会聚透镜,M 为半透半反镜.在平晶T 1、T 2之间放置A 、B 、C 三个滚珠,其中A 为标准件,直径为d 0.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平晶,在M 上方观察时观察到等厚条纹如图(b)所示.轻压C 端,条纹间距变大,则B 珠的直径d 1、C 珠的直径d 2与d 0的关系分别为: (A) d 1=d 0+,d 2=d 0+3. (B) d 1=d 0-,d 2=d 0-3. (C) d 1=d 0+2,d 2=d 0+3. (D) d 1=d 0-2,d 2=d 0-3.[ ] 6、波长5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 0.25 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 12 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 m . (B) 1 m . (C) 0.5 m . (D) 0.2 m . (E) 0.1 m . [ ] 7、光强为I 0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P 1和P 2.若P 1和P 2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30°,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I 是 (A) I 0 / 4. (B)3I 0 / 4. (C)3I 0 / 2. (D) I 0 / 8. (E) 3I 0 / 8. [ ] O P Q S ν m v 2/2 8、光电效应中发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 (A) OQ (B) OP (C) OP /OQ (D) QS /OS 可以直接求出普朗克常量. [ ] 9、 假定氢原子原是静止的,则氢原子从n 3 的激发状态直接通过辐射跃迁到基态时的反冲速度大约是 (A) 4 m/s . (B) 10 m/s . (C) 100 m/s . (D) 400 m/s . [ ] (氢原子的质量m =×10-27 kg) x t O A/2 -A x 1 x 2

体育与健康期末考试知识整理(3-6年级)

体育与健康知识点 一、填空题: 1、国际篮球比赛场上3名执法裁判员,篮球比赛中,队员犯规(5)次必须自动退出比赛。每队上场( 5 )人,共( 4 )节 2、我国的国球是(乒乓球)。 3、正规足球比赛每队上场(11)人。 4、前滚翻时头部着地的部位是(后脑勺) 5、乒乓球起源于(英国),足球起源于(中国)。 6、足球比赛每队上场11人,分上下两半场,每半场(45)分钟,全场(90)分钟 7、世界第一体育运动项目是(足球) 8、一场足球比赛有(2)个边裁判。 9、发生火灾时,迅速离开火灾现场,应向(逆风方向)跑。 10、正规比赛的1500米跑属于(中跑)。 11、篮球比赛,球场长是28米,宽是(15)米。 12、做眼保健擽时,按摩动作要(用力)。 13、被称为“乒乓球王国"的是(中国) 14、火警电话是(119)。 15、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乒乓球拍的握法有(横拍握法)和(直拍握法) 16、不以长度计算成绩的是( 径赛 ) 17、称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项目是(足球) 18、起跑姿态一般有(站立式)和(蹲踞式) 19、小学生课间活动时间是(10 )分钟。 20、田径比赛中,以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叫(径赛)。 21、篮球比赛每队上场5人,共4小节,每节(10分钟)。 22、武术的基本步型,( 马步 )、弓步、仆步、( 虚步 )、歇步。 23、道跑途中跑进人弯道后,身体要(稍向内倾) 24、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要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25、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摄氏度左右。 26、正规比赛的3000米跑属于(中跑) 27、标准田径赛场地一圈为( 400 )米。 28、标准排球场的长( 18 )米,宽是( 9 )米。排球比赛每队上场( 6 )人。 29、阳光体育提倡中小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最低不少于( 1 小时)。 二、判断题(正确打V错误打×) 1、听到“向右转"口令时,应从身体的左边转。(×) 2、原地立定跳远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3、三级跳远比赛是双脚起跳,单脚落地。(×) 4、你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用高度和远度来计算成绩项目的叫田赛。(√) 5、田径比赛中,以时间计算成绩项目的叫径赛。(√) 6、上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可以随便离开操场,到其它地方去玩。(×) 7、“三跳"比赛项目指的是跳绳、跳方、跳远。(×) 8、运动时,人在呼吸的过程中,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9、发生轻度扭伤后,应采取热敷,减少出血与肿胀。(×) 10、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就是把运动器材准备好。(×) 11、爬山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健康。(√) 12、在公共场所吸烟,只对吸烟者有害,对其他人没有危害。(×) 13、雾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对应预报等级用语是中度、重度霾和严重霾。(√) 14、上体育课必须穿软底鞋或轻便鞋,不应穿紧身裤和裙子。(√)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1.定义重组DNA技术 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然后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2.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DNA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研究调控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3.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 一级: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成分 二级:2条多核苷酸连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三级: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的空间结构 4.原核生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生物DNA的特征? ①DNA双螺旋是由2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多核苷酸的方向由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决定,一条是5---3,另一条是3---5②DNA双螺旋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 5.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沃森和克里克 6.DNA以何种方式进行复制,如何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 线性DNA的双链复制: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者多聚分子,在DNA末端形成发卡式结构,使分子没有游离末端,在某种蛋白质的介入下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复制。环状DNA 复制:θ型、滚环型、D型 ①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时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 ②DNA聚合酶I 非主要聚合酶,可确保DNA合成的准确性

③DNA修复系统: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DNA直接修复、SOS系统 7.简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复制起始点上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变现为虽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可以有多个复制叉 8.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在哪些水平上受到调控? 细胞生活周期水平调控;染色体水平调控;复制子水平调控 9.细胞通过哪几种修复系统对DNA损伤进行修复? 错配修复,恢复错配;切除修复,切除突变的碱基和核苷酸片段;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DNA直接修复,修复嘧啶二聚体;SOS系统,DNA的修复,导致变异 10.什么是转座子?分为哪些种类? 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可分为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11.什么是编码链?什么是模板链? 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称为编码链,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 合成DNA链称为模板链 12.简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mRNA:编码了一个或多个多肽链序列。 tRNA:把mRNA上的遗传信息变为多肽中的氨基酸信息。 rRNA:是核糖体中的主要成分。 hnRNA: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snRNA:核小RNA,在前体mRNA加工中,参与去除内含子。 snoRNA:核仁小RNA,主要参与rRNA及其它RNA的修饰、加工、成熟等过程。scRNA:细胞质小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起作用。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试题

南昌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用于DNA鉴定的技术是( C ) A. Northern blot B. Eastern blot C. Southern blot D. Western blot 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D ) A. 底物浓度 B. 酶的浓度 C. 反应温度 D. 酶原的浓度 3.下列氨基酸中含有羟基的是( A ) A. 丝氨酸 B. 亮氨酸 C.甘氨酸 D. 色氨酸 4.治疗艾滋病的AZT是 A、DNA类似物 B、RNA类似物 C、核苷类似物 D、蛋白酶抑制剂5.四环素抗菌作用的原理是( C ) A.抑制氨基酰-tRNA进位 B.抑制转肽酶 C.抑制转位酶 D.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 6.原核生物中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D) A. 解链酶 B.引物酶 C. RNA聚合酶全酶 D. RNA聚合酶核心酶7.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B ) A. 2’3’-磷酸二酯键 B. 3’5’-磷酸二酯键 C. 2’5’-磷酸二酯键 D. 肽键 8.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是() A. 翻译起始 B. 转录起始 C. 转录后加工 D.基因活化 9.与DNA损伤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 A.黄嘌呤尿症 B. 痛风 C. 卟啉病 D. 着色性干皮病 10.糖复合物不包括下列哪种物质() A. 糖蛋白 B. 蛋白聚糖 C. 脂聚糖 D. 糖原 11.有关一个DNA分子的Tm值,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G+C比例越高,Tm值也越高 B. A+T比例越高, Tm值也越高 C. Tm值越高,DNA越易发生变性 D. Tm值越高,DNA越不稳定1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下列哪一种酶受到抑制?() A.已糖激酶 B. 碳酸酐酶 C. 胆碱酯酶 D.乳酸脱氢酶13.绝大部分膜受体的化学物质为() A.糖脂 B. 糖蛋白 C. 脂蛋白 D. 类固醇 14. G蛋白是指() A. 蛋白激酶C B.蛋白激酶G C.鸟苷酸环化酶 D.鸟苷酸结合蛋白15.依赖钙离子的蛋白激酶是( ) A. PKA B. PKC C. PKG D. TPK

南昌大学2018-2019大学物理期终试卷

南昌大学20 18 ~2019 学年第 1 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南昌大学2018~2019学年第1学期期终考试A(3)类A 卷解答 一、1. π 、- π /2 、π/3. 2. )21cos(04.0π+π=t x 3. ])330/(165cos[10.0π--π=x t y (SI) 4. )2 1 100cos()21cos(30.0π+ππ=t x y (SI) 5. 1.2 mm 3.6 mm 6. 125 rad/s 、 338 m/s 、 17m 7. 6 、 第一级明(只填“明”也可以) 8. 子波 、子波干涉(或答“子波相干叠加”) 9. 一 、三 10. 2I 二.、A 、B 、D 、 C 、C 、B 、B 、B 、B 、A 三、 1解:设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c o s (φω+=t A x . 恒外力所做的功即为弹簧振子的能量: F ×0.05 = 0.5J . 当物体运动到左方最远位置时,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5 J ,即: 5.02 1 2=kA J , ∴ A = 0.204 m . 2分 A 即振幅. 4/2==m k ω (rad/s)2 ω = 2 rad/s . 2分 按题目所述时刻计时,初相为φ = π.∴ 物体运动方程为 2分 )2c o s (204.0π+=t x (SI). 2分 2解: x 2 = 3×10-2 sin(4t - π/6) = 3×10-2cos(4t - π/6- π/2) = 3×10-2cos(4t - 2π/3). 作两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如图所示. 图 2分 由图得:合振动的振幅和初相分别为 A = (5-3)cm = 2 cm ,φ = π/3. 4分 合振动方程为 x = 2×10-2cos(4t + π/3) (SI) 2分 3解:(1) 由P 点的运动方向,可判定该波向左传播. 原点O 处质点,t = 0 时 φc o s 2/2A A =, 0sin 0<-=φωA v 所以 4/π=φ O 处振动方程为 )4 1 500cos(0π+π=t A y (SI) 3分 由图可判定波长λ = 200 m ,故波动表达式为 ]4 1 )200250(2cos[π++ π=x t A y (SI) 2分 (2) 距O 点100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4 5 500cos(1π+π=t A y 1分 x O ω π/3-2π/3A 1A 2 A

体育与健康期末考试试卷教案资料

体育与健康测试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06年6月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拉开战幕,某校的体育爱好者在校园网站上做了一次各国足球队夺冠可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48%的同学认为巴西队能夺冠;26%的同学认为德国队能夺冠;17%的同学认为英格兰队将夺冠;6%的同学认为阿根廷队会夺冠;认为其它球队能夺冠的占3%。若用图表来表示上述调查结果,比较合理的是() A.柱形图B.饼图C.折线图D.面积图 答案:B 王军霞是我国历史上最出色的田径选手,生在农村的她由于家庭生活条件艰苦,她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再加上科学的锻炼,199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14分59秒88的成绩获得女子5000米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她被誉为“东方神鹿”。据此回答2—4题。 2.王军霞在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项目是下述中的那一类() A.短跑B.中长跑C.马拉松跑D.障碍跑 答案:B 3.坚持有氧锻炼可以增强人们的心肺耐力,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下列属于有氧练习的是() ①拳击②慢跑③跳高④举重⑤游泳⑥跳绳⑦骑自行车 A.①②④⑦B.②③⑤⑥C.②⑤⑥⑦D.①④⑤⑥ 答案:C 4.在安排有氧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频度,锻炼效果理想的频度是() A.每周1—2次B.每周2—3次C.每周3—5次D.每周5—7次 答案:C 5.从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动用的能源物质有多种,参与供能的比例会增加,成为供能的主要特质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答案:B 6.融音乐、舞蹈和体育为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优美动听的音乐,风格各异的舞蹈动作,眼花缭乱的抛接和空中翻腾,使人得到高雅、优美与惊险相结合的艺术享受。下面是由音乐伴奏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 A.街舞B.健身操C.花样滑水D.广播体操 答案:C 7.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行,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会徽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为主题基准色,体现了中国文化特点,代表着民族与国家,代表着喜庆与详和。 B.作品主体部分又似“京”字,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传递着友好真诚与热情。 C.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强调了以运动员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满动感与活力。 D.作品中变曲的笔画象征着田径场地的跑道,意寓奥运会的场所,体现了奥运会运动项目的特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1)分子生物学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研究细胞成分的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等。 2)移动基因: 又称转座子。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 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 所谓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 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6)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9)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10)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11)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 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1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南昌大学《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2010 级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技术方向《微生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01 绪论 1、工业微生物菌种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非致病性;适合大规模培养工艺要求;利于规模化产品加工工艺;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 性能和生产性状;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2、简述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分类。 天然菌种(native strain):通过自然筛选和分离获得的工业菌种;诱变菌种(mutagenized strain):通过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在实验室人工诱变自然筛选与分离的菌株所获得产量或/ 和性状改善的工业菌种;重组菌种(recombinant strain)是通过遗传重组技术对菌种进行定向遗传改良获得的工业菌种;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 modification organisms, GMOs):经 外源基因导入并因此发生遗传整合和性状改变的生物体。 3、试从微生物遗传学的不同角度阐述你对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一、微生物物种的多样 性;二、微生物遗传的多样性;三、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四、微生 物的生态多样性;五、微生物利用的广泛性 02 第四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 1、什么是诱变剂?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诱变剂:凡能诱发生物基因突变,并且突变频率远远超过自发突变率的物理因子或化学物质.可以分为三类: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一类能对DNA起作用,改变DNA结构, 并引起遗传变异的化学物质;生物诱变剂:采用某些噬菌体来筛选抗噬菌体突变菌株时,常 常发现伴随着出现抗生素产量明显提高的抗性突变株。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溶源性噬菌体是一种生物诱变剂。 2、什么是突变?突变的表现型有哪些?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 突变,从广义上讲,除了转化、转导、接合等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重组引起生物变异以外, 任何表型上可遗传的突变都属突变范围,如染色体整倍性和非整倍性的变化及染色体结构上的畸变等都包括在内。 1、形态突变型,是一种可见突变,它包括微生物菌落形态变化,如菌落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结构等; 2、生化突变型,; 3、条件致死突变型; 4、致死突变型; 5、抗性突变型; 6、 营养缺陷型; 普遍性;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早,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多,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少。); 突变率低;多数有害;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 位基因。 3、突变后其基因型是否会很快表现?为什么? 变基因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突变表型的出现,表型的改变落后于基因型的改变,即表型延 迟,微生物通过自发突变或人工诱变而产生新的基因型个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特性不能在当代出现,其表型的出现必须经过2代以上的繁殖复制。表现延迟的原因有:1、与诱变剂性质和细胞壁结构组成有关;2、当突变发生在多核细胞中的某一个核,该细胞就成为杂核细胞了;3、原有基因产物的影响。(产生原因:①分离性迟延现象②生理性迟延现象) 4、物理诱变剂主要有哪几类?请举例? 物理诱变剂包括: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快中子,α射线,β射线,微波,超声波, 电磁波,激光射线和宇宙射线等 5、化学诱变剂主要有几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