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波自持传播机制研究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i)

第一章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连续旋转爆震研究进展 (3)

1.2.1 各国研究进展简述 (3)

1.2.2 连续旋转爆震波的起爆 (10)

1.2.3 连续旋转爆震波的传播模态 (12)

1.2.4 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过程的稳定性 (16)

1.2.5 连续旋转爆震与推进剂喷注相互作用 (18)

1.2.6 连续旋转爆震波的自持传播机制 (19)

1.2.7 连续旋转爆震的推进应用 (20)

1.3 研究现状分析 (25)

1.4 本文研究内容 (26)

第二章试验系统与数值模拟方法 (28)

2.1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直连式试验系统 (28)

2.1.1 方案设计 (28)

2.1.2 直连式试验台 (29)

2.1.3 空气加热器 (29)

2.1.4 连续旋转爆震燃烧室 (30)

2.1.5 起爆系统 (30)

2.1.6 测量与控制系统 (32)

2.2 化学非平衡流数值模拟方法 (37)

2.2.1 控制方程及解耦方法 (37)

2.2.2 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处理方法 (39)

2.2.3 数值离散格式 (40)

2.2.4 边界条件处理 (40)

2.2.5 流场计算并行处理方法 (40)

2.3 二维轴对称流场计算方法 (42)

2.4 小结 (43)

第三章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传播特性与流场结构 (44)

3.1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可行性试验验证 (44)

3.1.1 时序与工况 (44)

3.1.2 试验过程介绍 (45)

3.1.3 连续旋转爆震传播特性分析 (46)

3.1.4 隔离段流动状态分析 (48)

3.1.5 长程试验 (49)

3.2 同向模式 (50)

3.2.1 同向单波模态 (50)

3.2.2 同向双波模态 (56)

3.3 对撞模式 (60)

3.3.1 双波对撞模态 (61)

3.3.2 多波对撞模态 (64)

3.4 轴向模式 (66)

3.4.1 传播特性 (66)

3.4.2 高速摄影结果 (68)

3.4.3 自持机制分析 (70)

3.5 小结 (73)

第四章连续旋转爆震波与燃烧室入口来流相互作用 (75)

4.1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与来流相互作用流场特征 (75)

4.1.1 超声速入流模态 (76)

4.1.2 亚声速入流模态 (80)

4.1.3 进气道受影响模态 (83)

4.1.4 非稳定工况下的连续旋转爆震/来流相互作用 (85)

4.1.5 燃料喷注与来流相互作用 (88)

4.2 连续旋转爆震压力前传过程分析 (90)

4.2.1 隔离段/爆震燃烧室高频压力特征分析 (91)

4.2.2 隔离段波系前传特征 (92)

4.3 连续旋转爆震/来流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研究 (94)

4.3.1 燃烧室直径(宽度) (95)

4.3.2 来流总温 (96)

4.3.3 当量比 (97)

4.4 连续旋转爆震/来流相互作用影响边界理论分析 (97)

4.4.1 数值计算结果 (99)

4.4.2 爆震波影响边界位置分析 (102)

4.5 小结 (104)

第五章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稳定性研究 (105)

5.1 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过程的微观不稳定性 (105)

5.1.1 试验构型与试验工况 (105)

5.1.2 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过程的稳定性 (106)

5.1.3 推进剂流量的影响 (107)

5.1.4 来流总温的影响 (108)

5.2 连续旋转爆震传播过程中的低频振荡现象 (109)

5.2.1 低频振荡特性 (109)

5.2.2 低频振荡发展过程与形成机制 (112)

5.2.3 沿程稳定性分析 (115)

5.2.4 当量比对传播稳定性的影响 (117)

5.3 连续旋转爆震的宏观不稳定传播及模态转换过程 (119)

5.3.1 连续旋转爆震的混合传播模态 (119)

5.3.2 试验工况对同向/对撞模态的影响 (122)

5.4 小结 (126)

第六章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性能分析 (127)

6.1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推力测量 (127)

6.1.1 连续旋转爆震推力特征 (127)

6.1.2 连续旋转爆震推力性能分析 (128)

6.1.3 当量比对推力性能的影响 (129)

6.2 尾喷管构型对推力性能的影响 (130)

6.2.1 收敛-扩张喷管 (130)

6.2.2 扩张喷管 (133)

6.3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循环分析 (135)

6.3.1 循环分析模型假设 (135)

6.3.2 循环分析建模过程 (137)

6.3.3 计算流程图 (140)

6.3.4 性能分析结果 (141)

6.4 小结 (143)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145)

致谢 (148)

参考文献 (150)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63)

表目录

表2.1 PCB传感器性能参数 (35)

表2.2 Kulite传感器性能参数 (36)

表3.1 试验工况和结果介绍 (45)

表3.2 H2/CH4混合气组分 (50)

表4.1 试验工况和结果介绍 (75)

表4.2 喷管构型与几何尺寸说明 (80)

表4.3 不同总温下的试验工况剂及结果介绍 (96)

表4.4 算例设置 (98)

表5.1 试验工况和结果 (106)

表5.2 不同燃料组分下的试验工况和结果介绍 (122)

表5.3 试验工况和试验结果 (123)

图目录

图1.1 连续旋转爆震的工作模态 (2)

图1.2 俄罗斯研究进展 (4)

图1.3 AFRL连续旋转爆震试验研究进展 (6)

图1.4 圆柱形连续旋转爆震燃烧室 (7)

图1.5 法国连续旋转爆震研究进展 (8)

图1.6 波兰的研究进展 (9)

图1.7 同向模式的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 (13)

图1.8 对撞模式的可见光观测结果 (14)

图1.9 连续旋转爆震波的不稳定传播现象 (17)

图1.10 连续旋转爆震与推进剂相互作用研究 (19)

图1.11 连续旋转爆震的流道构型 (21)

图1.12 全圆筒形连续旋转爆震燃烧室[84] (22)

图1.13 连续旋转爆震驱动涡轮研究 (23)

图1.14 二维时均流场不同流线上Rothalpy的分布[181] (24)

图2.1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试验系统 (28)

图2.2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直连式试验台 (29)

图2.3 #2-1次试验压力分布. (29)

图2.4 连续旋转爆震燃烧室构型示意图 (30)

图2.5 连续旋转爆震起爆系统 (30)

图2.6 热射流管工作时序 (31)

图2.7 热射流管出口端高频压力测量结果 (31)

图2.8 测控系统终端 (32)

图2.9 流量与压力测量部件 (33)

图2.10 高速摄影图像校正示意图 (34)

图2.11 高频压力采集系统 (35)

图2.12 PCB及压力测量位置 (35)

图2.13 Kulite传感器标定结果 (36)

图2.14 高频推力测量系统示意图 (37)

图2.15 网格无关性验证 (41)

图2.16 二维无燃烧流场模型与算例验证 (42)

图3.1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直连式试验时序 (44)

图3.2 #3-1次试验压力结果 (45)

图3.3 #3-1次试验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46)

图3.4 #3-1次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46)

图3.5 #3-1次试验中稳定传播阶段高频压力结果. (47)

图3.6 #3-1次试验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频率. (47)

图3.7 #3-1次试验壁面压力结果 (48)

图3.8 #3-2次试验压力结果 (49)

图3.9 #3-2次试验不同时刻的壁面压力分布 (49)

图3.10 #3-3次试验传感器布置方式示意图 (50)

图3.11 #3-3次试验高频压力测量结果 (51)

图3.12 #3-3次试验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速度分析结果 (52)

图3.13 可见光高速摄影结果 (53)

图3.14 爆震流场结构:高速摄影与数值计算对比 (54)

图3.15 爆震波传播速度分解 (54)

图3.16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流场结构—同向单波模态 (55)

图3.17 同向单波二维流场的温度云图 (55)

图3.18 爆震燃烧室沿程高频压力局部视图 (56)

图3.19 爆震燃烧室入口横截面压力分布云图 (56)

图3.20 #3-4次试验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57)

图3.21 #3-4次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57)

图3.22 同向双波传播示意图 (58)

图3.23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流场结构—同向双波模态 (59)

图3.24 同向双波二维流场云图 (59)

图3.25 爆震燃烧室下游5mm处的压力分布和压力云图 (60)

图3.26 爆震燃烧室下游10mm处的压力分布和压力云图 (60)

图3.27 #3-5次试验高频压力局部视图 (61)

图3.28 双波对撞传播过程示意图 (61)

图3.29 #3-5次试验爆震波传播频率分布 (62)

图3.30 双波对撞模态数值计算结果 (62)

图3.31 双波对撞模态流场结构与爆震波传播特性(Δx=5) (63)

图3.32 #3-6次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64)

图3.33 四波对撞传播示意图(推测) (65)

图3.34 爆震燃烧室压力分布 (65)

图3.35 低当量比下的四波对撞结果 (66)

图3.36 #3-8次试验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66)

图3.37 #3-8次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67)

图3.38 DSPD高速摄影结果 (68)

图3.39 #3-9次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69)

图3.40 二维无燃烧流场参数云图 (70)

图3.41 二维流场中爆震波前传过程 (71)

图3.42 爆震波局部流场云图 (72)

图3.43 无燃烧流场爆震燃烧室出口处流线图 (72)

图3.44 #3-9次试验爆震燃烧室Kulite测量压力结果 (73)

图4.1 #4-1次试验结果 (76)

图4.2 #4-2次长程试验结果 (77)

图4.3 超声速入流模态下连续旋转爆震二维流场马赫数分布 (78)

图4.4 超声速入流模态下隔离段和爆震燃烧室压力 (79)

图4.5 超声速入流模态下速度/温度分布云图 (79)

图4.6 尾喷管构型示意图 (80)

图4.7 #4-3次试验压力分布 (81)

图4.8 亚声速入流模态速度分布云图 (82)

图4.9 亚声速入流模态隔离段压力 (82)

图4.10 #4-4次试验结果 (83)

图4.11 进气道受影响模态的数值计算结果 (84)

图4.12 爆震波影响区域划分 (84)

图4.13 #4-5次试验压力分布. (85)

图4.14 #4-5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85)

图4.15 #4-6次试验结果 (86)

图4.16 #4-6次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87)

图4.17 #4-7次试验结果 (87)

图4.18 #4-7次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88)

图4.19 #4-8次试验结果 (89)

图4.20 无燃烧壁面压力结果 (89)

图4.21 #4-9次试验流场结构示意图 (89)

图4.22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流场结构示意图 (90)

图4.23 #4-10次试验条件与结果 (91)

图4.24 爆震波的影响轨迹 (92)

图4.25 4-11次试验高频压力传感器布置方式与高频压力结果 (93)

图4.26 爆震波影响轨迹示意图 (93)

图4.27 爆震波上游斜激波示意图 (94)

图4.28 当量比对前传速度和偏转角的影响 (94)

图4.29 爆震燃烧室尺寸的影响 (96)

图4.30 连续旋转爆震波的平均传播频率和爆震燃烧室平均压力 (97)

图4.31 p b与爆震/来流相互作用模态 (98)

图4.32 数值计算模型示意图 (98)

图4.33 不同来流总温下的流场压力分布 (99)

图4.34 不同来流总压下的流场压力分布 (100)

图4.35 尾喷管对流场压力分布的影响 (100)

图4.36 不同反应区位置时的流场压力分布 (101)

图4.37 不同燃烧室尺寸下的流场压力分布 (102)

图4.38 不同面积扩张段扩张角下的流场压力分布 (103)

图4.39 爆震波影响边界分析模型验证 (104)

图5.1 燃烧室构型与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106)

图5.2 #5-3次试验CRDW的传播频率 (106)

图5.3 质量流量的影响 (108)

图5.4 不同总温下传播频率的相对标准偏差 (108)

图5.5 #5-4 次实验结果(ER=0.82) (110)

图5.6 #5-4次实验高频压力结果 (110)

图5.7 #5-4次实验:高频压力/振荡频率序列分析 (111)

图5.8 #5-4次实验:高频压力/振荡频率整体分析 (112)

图5.9 连续旋转爆震传播过程中的低频振荡现象(数值计算结果) (113)

图5.10 连续旋转爆震流场压力分布 (113)

图5.11 爆震波面角度对传播周期的影响 (113)

图5.12 连续旋转爆震波流场参数 (114)

图5.13 连续旋转爆震低频不稳定传播过程 (115)

图5.14 沿程稳定性分析(ER=0.87) (116)

图5.15 当量比对爆震波传播稳定性的影响(基于PCB3) (118)

图5.16 #5-5次试验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模态 (120)

图5.17 #5-6次试验:混合DSPD/对撞模态 (120)

图5.18 #5-16次试验高频压力结果 (121)

图5.19 H2/CH4中CH4含量对传播特性的影响 (123)

图5.20 不同当量比下的传播速度、速度亏损和相对标准偏差 (124)

图5.21 推进剂流量对传播模态的影响 (125)

图6.1 #6-1次试验结果 (128)

图6.2 不同当量比下的推力性能与传播特性 (129)

图6.3 当量比对燃烧室沿程压力分布的影响 (130)

图6.4 Laval喷管对推力性能的影响 (131)

图6.5 Laval喷管对燃烧室沿程压力分布的影响(ER=0.7) (131)

图6.6 Laval喷管对爆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132)

图6.7 Laval喷管对CRDW/来流相互作用的影响 (133)

图6.8 扩张型尾喷管对推力性能的影响 (134)

图6.9 扩张型尾喷管对燃烧室沿程压力分布的影响(ER=0.7) (134)

图6.10 扩张型尾喷管对传播特性的影响 (135)

图6.11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构型(Braun) (135)

图6.12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构型示意图 (136)

图6.13 进排气过程的T-s图 (136)

图6.14 连续旋转爆震流场结构 (139)

图6.15 旋转坐标系下二维时均流场的Rothalpy分布 (140)

图6.16 计算流程图 (141)

图6.17 不同燃烧室宽度下的推力性能与燃烧室压力(H2) (142)

图6.18 不同燃烧室宽度下的波系位置与波前马赫数(H2) (143)

图6.19 不同当量比下的推力性能与爆震燃烧室平均压力(C2H4/CH4混合气) (143)

《波的形成和传播》

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 3、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成的同时也 传递了能量.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明白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等生活中的机械波.(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教学难点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教学用具 1、演示绳波的形成的长绳; 2、横波、纵波演示仪;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我们已学习过机械振动,它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媒质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演示——水波:教师用幻灯机做实验:使平静的水面振动,会看到水面上一圈圈起伏不平的波纹逐渐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演示——绳波:用手握住绳子的一端上下抖动,就会看到凸凹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以上两种波都可以叫做机械波。 教师提问:水波离开水能看到上面的现象吗?绳波离开绳行吗? 学生回答:不行。 教师提问:当振动停止后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传出去的仍然在传播,以后水(绳)都静止不动了。 请学生总结:(教师可引导) (1)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就是振源。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用课件把绳波的运动展示)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为(图1所示)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间力的作用,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例如:图2表示绳上一列波的形成过程。图中1到18各小点代表绳上的一排质点,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图中的第一行表示在开始时刻(t=0)各质点的位置,这时所有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第二行表示经过了T/4时各质点的位置,这时质点1已达到最大位移,正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4。第三行表示经过了T/2时各质点的位置,这时质点1又回到平衡位置,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4刚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7。依次推论,第四、五、六行分别表示了经过3T/4、和5T/4后的各质点的位置,并分别显示了各个对应时刻所有质点所排列成的波形。 教师讲解后,请学生讨论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3、对机械波概念的理解 (1)机械波是构成介质的无数质点的一种共同运动形式; (2)当介质发生振动时,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迁移,机械波向外传播的只是机械振动的形式(演示横波演示器); (3)波是传播能量的一种方式。 4、波的种类: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的定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波形特点:凸凹相间的波纹(观察横波演示器),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教学重点: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疑点:波传播的是什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知道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2、能力目标: (1)通过波动模型的建立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 (2)根据对机械波模型的分析判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观察波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体验大自然各种波动的自然美感。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实验观察法。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化的动态情景并提出相关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能回答相关问题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渗透问题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让学生观看四个事先拍成录相的演示实验现象课件(水波、随风飘的旗、绳波和电磁波等四种波动情景),让学生观看后对波有个初步印象。并提出两个问题以引入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1)波是如何形成的?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教学重点: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疑点:波传播的是什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知道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2、能力目标: (1)通过波动模型的建立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 (2)根据对机械波模型的分析判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观察波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体验大自然各种波动的自然美感。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实验观察法。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化的动态情景并提出相关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能回答相关问题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渗透问题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让学生观看四个事先拍成录相的演示实验现象课件(水波、随风飘的旗、绳波和电磁波等四种波动情景),让学生观看后对波有个初步印象。并提出两个问题以引入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1)波是如何形成的?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教师)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基础夯实 1.关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所刮的风就是一种机械波 B.波不仅能传递能量,而且参与振动的质点也在随波迁移 C.波将波源的运动形式传播出去的同时,也可以传递信息 D.能传播机械波的介质一定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答案:C解析:自然界所刮的风,实质上是由于压强差等因素引起的空气流动,不是机械波,所以A错;波是运动形式的传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但各质点均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因此B错;波不仅能传播运动形式,它也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故C正确;固体也能传播机械波,故D错。 认真理解波的传播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多选)正确的是() A.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B.月球上两宇航员靠近些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C.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是波源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机械波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波源和介质 答案:CD 3.(改编题)《枫桥夜泊》中有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当钟声传到客船时,对大钟的撞击早已停止了,但仍感觉“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空气中继续形成声波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答案:B 解析: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做阻尼振动,仍在空气中形成声波;随着能量的减弱,钟声逐渐消失。 4.(多选)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 B.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 D.地震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 答案:ABC解析:根据横波和纵波的定义知A、B、C正确;声波是一种纵波,但地震波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D选项错误,故选A、B、C。 5.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中心,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下列对树叶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树叶慢慢向湖心运动B.树叶慢慢向湖岸漂去 C.在原处上下振动D.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答案:C解析:由于波在传播过程中,只传递振动能量和波源所发出的信息,而 各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各自的位置附近做振动,故选C。 6.如图所示,把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当闹铃振动时,在玻璃罩外仍然可以 听到闹钟的铃声,但如果将玻璃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去,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 试解释此现象。 答案: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得以传播。当玻璃罩内有空气,铃声通过空气迫使玻 璃罩发生同频率振动,将铃声传给外界。若玻璃罩内空气被抽出,因缺少介质,闹钟的钟铃无法形成机械波,外界将听不到闹钟的铃声。 7.下图是某绳上机械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由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 T 4时,质点1到达最上方,质点5开始向上运动。问: (1)t= T 2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 (2)t= 3 4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3)t=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最新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编稿:门俊涛责编赵一平: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掌握机械波的概念和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2.知道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同时波也是传递能量的一种运动方式。 3.了解机械波的种类,知道什么是横波中的波峰和波谷、纵波中的疏部和密部。 4.理解波速的意义,知道决定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的因素以及它们三者的关系。 5.理解机械波的图象及其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1.机械波的形成原因及传播过程的特征。 2.机械波的图象及其意义。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要点诠释: 1. 介质 能够传播振动的媒介物叫做介质。(如:绳、弹簧、水、空气、地壳等)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1)要有波源;(2)要有能传播振动的介质。 注意: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而有机械振动不一定能产生机械波。 4.机械波的传播特征 (1)机械波传播的仅仅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介质本身并不随波迁移。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都受它前一个质点的带动而做受迫振动,因此波动的过程是介质中相邻质点间依次“带动”、由近及远相继振动起来的过程,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在介质中依次向外传播的过程。 对简谐波而言各质点振动的振幅和周期都相同,各质点仅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动过程的发生而沿波传播方向发生迁移。 (2)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运动形式。 波动的过程也是由于相邻质点间由近及远地依次做功的过程,所以波动过程也是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因此机械波也是传播能量的一种形式。 5.波的分类 波按照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其波形为凹凸相间的波。凸起的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形成原因:以绳波为例(如图12-1-1所示 ) 图12-1-1 (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将每一部分看做质点。 (2)在无外来扰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 (3)由于外来的扰动,会引起绳中的某一质点振动,首先振动的这个质点称为波源。 (4)由于绳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并依次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振动就在绳中由近及远地传播。 2.介质 (1)定义:波借以传播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二、横波和纵波 1.定义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 (1)要有机械振动。 (2)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

3.机械波的实质 (1)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2)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依靠介质中各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使各相邻质点依次做机械振动来传递波源的能量。 1.机械波的形成 2.波的特点 (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 (2)周期: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 (3)步调: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 (4)运动: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5)实质: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 3.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当堂达标 1.(多选)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 D.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多选)关于振动和波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动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对于均匀介质中的机械波,各质点在做变速运动,而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3、下面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波源在同一介质中形成的机械波中可同时具有横波和纵波 B.由于横波、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因此横波、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C.横波、纵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等 D.只要存在介质,不管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均可传播横波和纵波 4、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块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的向外传播,当波传播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A.随波纹漂向湖岸B.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D.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 5、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B.发声体在振动时,一定会产生声波 C.波动的过程是介质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D.波动的过程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及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6、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目的】 1.理解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而不是介质的迁移. 2.理解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3.知道什么是横渡,什么是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什么是疏部和密部. 【教学重点】 1.机械波概念的建立. 2.分析波传递的是运动形式和能量. 3.波动和振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1.机械波的形成. 2.机械波的特点. 【教学媒体】 波的演示器、柔软长绳、投影仪. 【教学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规律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向平静的水面投一颗石子,水面受到石子的撞击,水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远处,用手拿着另一端,上下抖动,又会 出现什么现象呢?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正确描述上述两种现象) 生:水面受到石子的撞击,开始振动,这种振动并不停留在一点,而是以水波的形式向四周传去;绳上出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由一端向另一端传 去(图1).

师:上述水波和绳波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运动形式——机械波. 板书课题:波的形成和传播 二、讲授新课 板书:1.波的形成.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水波和绳波是怎么被激起的? 生:水面的某处受到石子的撞击开始振动激起了水波;用手拿着绳的一端上下抖动激起了绳波. 师:想象一下,如果仅有某点的振动,而脱离开它周围的介质,能形成波吗? 生:不能.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板书:(l)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有机械振动(有波源).有介质. 师:有振动是否一定有波动?有波动是否一定有振动? 生:不一定;一定. 师:为什么机械振动能沿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机械波呢?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五段. (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两点) (l)从介质本身的性质看,介质可以看成由大量质点组成,而相邻的质点间具有相互作用力. (2)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受到某种作用而振动时,由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它会牵动邻近质点振动起来.这邻近的质点又会带动它邻近的质点振动起来.这样振动就会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从而形成机械波. (教师出示波的演示器,说明波的演示器上的各国片代表了介质中的各质点,并慢摇演示器的手柄,让学生观察质点被依次带动,从而形成机械波的过程)板书:(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 师:(再次慢摇手柄,让学生注意观察、对比)沿波的传播方向,后面质点的振动情况与前面质点的振动情况有何差异? 生:远离波源的质点的振动总落后于靠近波源的质点. (教师继续演示,让学生观察).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感性认识什么样的运动叫波动。 2.知道机械波的概念,知道其形成的条件,理解其形成的机理,会由机理判断某时刻某质点的振动方向。 3.理解机械波波动过程的特点,知道其传播的是运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4.知道机械波的分类及相关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与课件、视频等从感性出发剖析机械波波动的规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归纳能力。 2.通过对机械波形成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方法,并进一步从根本上理解机械波波动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波动过程之美,体会物理研究的威力(表面上波动过程很复杂,分析后发现它如此简单),体会物理学分析过程的逻辑之美,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多观察,多思考中学生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信。 2.通过参与模拟波动的过程,体会与人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体会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机械波波动中各质点的运动规律。 2.质点间的带动作用造成的各质点振动的重复性和滞后性。 【教学难点】 1.各质点只是振动没有沿传播方向迁移的确定。 2.带动作用的应用,即如何判断某时刻某质点的振动方向。 【教学方法】 实验、多媒体课件与视频、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师: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第十章的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板书课题) 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通过观察,探究机械波波动的运动规律;二是透过表面现象探究机械波形成的原因。 新课引入 教师演示三种运动形式:一为绳子的运动(用跳绳沿竖直方向演示);二为弹簧的运动(用纵波演示器);三为水面的运动(自己录制的视频)。 师:刚才看到的三种运动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在物理学上称这样的运动为机械波。 新课教学 板书:一、感性认识波动,探究机械波波动的运动规律 投影出示问题1:机械波这种运动形式与过去我们学过的各种运动形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若学生回答不出,可以提醒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考虑,进一步提示从研究对象的个数考虑。)

研究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

实验五 研究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弦线上驻波的变化,了解并熟悉实验仪器的调整方法。 2.研究弦线振动时的振动频率与振幅变化对形成驻波的影响。波长与张力的关系; 3.在弦线张力不变时,研究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4.改变弦线张力后,研究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二、仪器和用具 可调频率的数显机械振动源、弦线支撑平台、固定滑轮、可调滑轮、砝码盘、米尺、弦线、砝码、频闪灯、分析天平等。见图1 图1 仪器结构图 1.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 2.振簧片 3.弦线 4.可动刀口支架 5.可动滑轮支架 6.标尺 7.固定滑轮 8.砝码与砝码盘 9.变压器 10.实验平台 11.实验桌 三、实验原理 在一根拉紧的弦线上,其中张力为T ,线密度为μ,则沿弦线传播的横波应满足下述运动方程: 2 2 22 x y T t y ??= ??μ (1) 式中x 为波在传播方向(与弦线平行)的位置坐标,y 为振动位移。将(1)式与典型的波动方程 2 2 2 22 x y V t y ??=?? 相比较,即可得到波的传播速度: μ T V = 若波源的振动频率为f ,横波波长为λ,由于λf V =,故波长与张力及线密度之间的

关系为: μ λT f 1= (2) 为了用实验证明公式(2)成立,将该式两边取对数,得: f T lo g log 2 1log 2 1log -- = μλ 若固定频率f 及线密度μ,而改变张力T ,并测出各相应波长λ,作log λ-log T 图,若得一直线,计算其斜率值(如为 2 1),则证明了λ∝2 1 T 的关系成立。同理,固定线密度 μ及张力T ,改变振动频率f ,测出各相应波长λ,作log λ-log f 图,如得到斜率为-1的直线则验证了λ∝f -1 。 弦线上的波长可利用驻波原理测量。当两个振幅和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 传播时,其所叠加而成的波称为驻波,一维驻波是波干涉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在弦线上出现许多静止点,称为驻波的波节,相邻两波节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见图2。 2 λ 图2 四.实验内容 1.必做内容 (1)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的张力的关系 固定一个波源振动的频率,在砝码盘上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以改变同一弦上的张力。 每改变一次张力(即增加一次砝码),均要左右移动可动滑轮○5的位置,使弦线出现振幅较大 而稳定的驻波。用实验平台⑩上的标尺○6测量L 值,即可根据式(3)算出波长λ。作log λ-log T 图,求其斜率。 (2)验证横波的波长与波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在砝码盘上放上一定质量的砝码,以固定弦线上所受的张力,改变波源振动的频率,用驻波法测量各相应的波长,作log λ-log f 图,求其斜率。最后得出弦线上波传播的规律结论。 2.选做内容 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密度的关系 在砝码盘上放固定质量的砝码,以固定弦线上所受的张力,固定波源振动频率,通过改变弦丝的粗细来改变弦线的线密度,用驻波法测量相应的波长,作log λ-log μ图,求其斜率。得出弦线上波传播规律与线密度的关系。

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教学 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张开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的产生的两个条件:振源与介质 2、认识到波传播的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迁移 3、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信息 4、能够区分横波与纵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波动现象,通过思考讨论,能够提出所要研 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游戏的体验、实验的观察,体会从现象中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观察实验与多媒体课件比较横波与纵波的异同,学习观察辨析、归纳总结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浪的形成”游戏,使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增强 相互间的协作意识。 2、通过观看视频“地震波”,增强运用物理知识理解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波的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一)知识层面 本节课所涉及的波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现象中表面上认识波动现象,但是在理论上对波动的形成条件、传播特点还不了解。 (二)能力层面 高二的学生通过初中、高中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从现象中观察分析能力与实验能力,但是对波传播过程这种较复杂的运动形式进行抽象的思维和空间的想象仍有较大困难。 教学方法 情景激学、互动探究、实验演示、课件模拟、启发讲授、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手段备注一、新课引入(5分钟) ●展示图片:上课首张ppt展示风景中的水 波图片 ●展示图片:奥运会赛场上艺术体操项目的 带操运动员抖动绸带 ●演示:绸带上的波动 ●播放视频: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 刷”表演形成波浪的片段 提问:从刚才这些的例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 一种起伏的运动形式,它是什么呢? 讲述:对,这是波动,它与我们之前学过的直 线运用、圆周运动一样,都是我们自然界广泛 存在的运动形式。我们把水波、绳波、声波这 些波动都叫做机械波,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机 械波的知识。首先一起来学习机械波的第一节 内容:波的形成和传播。 【板书】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观察图片和视频, 感受生活中的波动 现象。重温奥运, 提高兴趣。 答:一种起伏的波 动。 情景激学 二、新课教学 1.波的形成(15分钟) 讲述:刚才我们看到了奥运会上的“活字印刷” 表演形成波浪,下面我们找同学来一起做个游 戏,来模拟一下人浪。 ●游戏“人浪的形成” (1)10名同学手挽手站成一排,闭上眼睛, 让旁边的一名的同学每隔2s蹲下站起一次。其 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动作。 (2)睁开眼睛,观察自己的运动状况和大 家整体的运动 兴趣高涨,踊跃参 加参与体验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直线上波的形成过程. 2.理解什么是机械波,确认波是传播振动形式和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3.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 4.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机械波 1.机械波的形成 (1)介质: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物质叫介质,它可以是固、液、气三态中任意一种.可以把介质看成由许多质点构成,质点与相邻质点互相联系. (2)平衡位置:在没有外来振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 (3)波源:由于外来的扰动,在水、绳及空气的某一质点会引起振动,首先振动的这个质点即为波源. (4)由于介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波源周围质点跟着波源做受迫振动获得能量后,再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5)尽管各个质点都在重复波源的振动,但是各个质点振动的步调是不一致的,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离波源远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间要落后于离波源近的质点.这就是说,在同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不相同的,这样就形成了凸凹相间(或疏密相间)的波形.2.均匀介质中的横波形成过程 波源(被手握住的绳端)上、下做简谐振动,如图. 水平均质绳上的振动传播过程,如图.

要点二、机械波形成的条件及分类 1.机械波形成的条件 (1)有持续振动的波源.(也叫振源) (2)传播振动的介质. 波源做简谐运动时,在均匀介质中传播形成简谐波. 2.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质点分布密的部分叫密部,分布疏的部分叫疏部. 要点诠释: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不能传播横波因为气体不能发生剪切形变,无法传播横波. 要点三、振动与波 2.振动与波动的区别 (1)从运动对象看: ①振动是一个质点或物体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往复运动. ②波动是在波源的带动下,介质中大量质点依次发生振动而形成的集体运动. (2)从运动原因看: ①振动是由于质点受回复力作用的结果. ②波动是由于介质中相邻质点的带动的结果. (3)从能量变化看: ①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对简谐运动来说,转化过程中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②波传播过程中,介质里每一振动质点的动能和势能同时达到最大,同时达到最小,质点的机械能在最大与最小值之间变化,而每个质点在不断地吸收和放出能量,因而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3.“带动看齐”法分析质点的振动方向 在波的传播中,靠近波源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运动,离波源远的质点追随离波源近的质点.用“带动看齐”的思路可分析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

波的形成与传播说课稿

第一节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知识联系: 第一,它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波的产生条件及形成过程,知道机械波具有的主要物理特征,掌握波动这一“群体运动形式”和振动这一“个别运动形式”的联系和区别,内容非常抽象,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的难点之一; 第二,在学习本节课内容的过程中,既要用到以前学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是对前面机械振动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又要与后面要学习的电磁振荡、电磁波、光波具有很多的共同规律及特征,所以波的形成与传播这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Ⅰ: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Ⅱ: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认识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Ⅲ: 知道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 (2)过程与方法 Ⅰ:通过学生的亲生体验、播放录像、模拟动画等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Ⅱ:通过问题的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Ⅰ:通过多媒体技术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

Ⅱ: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及应对对策 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运动学的基本知识及质点振动的特点和规律,而本节课要从研究单一质点的振动过度到研究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振动,对学生的理解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配合使用是使学生对波动形成与传播形成认识的有效手段。 三.教法与学法 教师主要采用形象、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抽象为具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借助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高效率。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课件和实验的观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讨论,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一:用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学生举例,激发兴趣 视频播放:木棍敲击水面,形成以圈圈的波纹向四周传去,这就是水波。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引出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波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趁热打铁,请学生列举有关波的实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环节二:新课推进——认识机械波形成的条件(老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提出问题:在刚才我们所举的波的例子中,大家能否说出它们在形成过程中都具备了哪些共同条件? 这里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地思维,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同时可以再播放闹铃的振动在真空无法传播的视频,帮助学生总结得出机械波形成的条件:(1)波源(2)介质 教学环节三:对机械波深入认识--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这里告诉学生我们将以绳波为例来研究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波的形成与传播

用问题敲开学生的心灵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学校:农四师一中 教师:苗永娟 教学设计 说教材地位:本节位于第十二章《机械波》的第一节,是承上启下的一节。是对简协运动知识的延伸和深化,是学习《机械波》的首。本节是学好机械波的基础。生活中有很多形式的波,通过例举波学生积累了对波的感性认识。但波的模型与生活中的波有所不同。波的模型较抽象,怎样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通过图片的展示、视频的播放、FLASH课件的模拟演示等,化难为易,把抽象的演成形象的,易于学生接受,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用问题穿起了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对每一个动画、每一个视频都有问题提出,问题一环套一环,由浅入深,让学生始终处于思考中,能回答上问题,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肯定,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2、理解机械波是如何形成的。 3、理解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4、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二)过程与方法 1、对机械波的认识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2、通过波的模型的建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机械波的分类。3. 教学难点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特点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与周围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它会对周围的物体产生怎样的影响?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或听说过哪些形式的波? 生:水波、红旗波、窗帘波、电磁波、光波等。 师: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运动形式。波是怎样形成的?波传播有怎样的特点?波怎样分类?带着问题:我们深入学习一种新的运动形式——波动。 (2)新课教学 一、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PPT课件展示:各种形式的波:带操、麦浪、水波、地震波等。 观看绳波的视频,提出问题:绳波是什么形状的? 生1:S状 生2:蛇状 生3:凹凸相间。 师:形成绳波要有什么条件? 生1:抖动绳子 生2:要有绳子。 师:抖动绳子的一端让质点先振动起来,把它称为波源或振源。而绳子是传播振动的介质。 绳子的振动在绳子上的传播形成绳波,水的振动在水中的传播形成水波。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就是振源。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二、机械波的形成过程(用课件把绳波的运动展示) 提出问题:机械波是如何形成的?以绳波为例,怎样形成凹凸相间的波?FLASH课件模拟演示: (1)介质模型:把绳看成由无数个质点组成,用小球形象表示质点。 )绳波的形成过程:2(. FLASH课件分段演示:图中的第一行表示在开始时刻(t=0)各质点的位置,这时所有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 质点的运动情况。学生观看T/4 师:观察到什么?生:质点向上振动。为什么能向上振动?师:质点2 向上振动。生:波源带动质点2 ?师:波源为什么能带动质点2 生:质点间有相互作用。师:波源已振动到振幅处,质点2为什么没到振幅处? 生:由于被带动,有时间差,质点2的运动比波源滞后。 师:质点3为什么也能向上振动? 生:质点2带动质点3向上振动。 师:再过T/4,波源和质点4振动到什么位置? 生:波源回到平衡位置,质点4到振幅处。 观看T/4~T/2、T/2~3T/4、3T/4~T质点的振动情况。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第二章机械波 第一节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及其传播特征 (3).理解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机械波产生条件的探索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2).通过对绳波形成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对机械波传播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从具体的绳波形成出发,归纳出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特点,呈现出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 【重点难点】 1.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分析 2.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归纳 3.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与课件辅助教学、小组讨论与归纳 【教学用具】 软绳、软弹簧、多媒体课件 【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是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二章《机械波》的第一节。本章属于高考选考部分,常与《机械振动》结合,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察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主要是以波的图像为载体综合考察学生对波的理解、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在上一章《机械振动》中我们学习了受迫振动。而本节课首先以绳波为例,探究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接着以介质各质点做受迫振动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规律。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特点。因此,本节课既是对上一章知识的运用和拓展也是

后面学习波动图像的基础。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寻找生活中的波: 1.耳朵听见的各种声波(如:自然界的虫鸣鸟叫、人的嬉笑怒骂、吹拉弹唱) 2.眼睛看到的被石块激起的水波,抖动绳子时的绳波、弹簧的弹簧波 3.亲生经历过但不愿再遇到的地震波,还如光波、电磁波等等 进行新课: 其实刚才提到的水波、声波以及地震波都是机械波,那么它又是怎么形成的?问题探究一: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静止的细绳看不见绳波,平静的水面也看不到涟漪就如不说话的人听不见他的声音一样. “有波就一定有运动”,可是该怎么动? 演示实验:把一条长为10m的细绳一端固定,手握绳的一端拉直: (1)如果手迅速的向左振动一次,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2)向右振动一次,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3)如果手持续的左右振动,结果会怎样呢?请画出某时刻软绳形状的草图 实验现象: 当手向左振动一次时会看到向左凸起的形状沿绳传向另一端;当手向右振动一次时会看到向右凹下的形状沿绳传向另一端;当手持续的左右振动时会看到凹凸相间的形状沿绳传到另一端。 (1)机械波产生条件一:能够产生持续振动的物体或质点(振动是波产生的起因) 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吗? 演示徒手振动看不见绳波,太空讲话也听不见声波。 (2)机械波产生条件二:传播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 结论:我们把这种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持续振动的物体叫波源,传播振动的物质叫介质。

波的形成和传播

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目标: 1、 理解波的形成过程及质点的振动特点 2、 理解波的传播过程的特点 3、 知道横波和纵波的异同,机械波的一般特点 【建构新知】 一、横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 横波: (二) 横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三) 常见横波: 二.纵波 1.概念: 2.特点: 3.常见纵波: 三.机械波 1.形成条件: 2.机械波的特点 3.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知识运用】 例题1: 如图所示,a 图中有一条均匀的绳,1、2、3、4…是绳上一系列等间隔的点.现有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传播.某时刻,绳上9、10、11、12四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如图b 所示(其他点的运动情况未画出),其中点12的位移为零,向上运动,点9的位移达到最大值.试在图c 中画出再经过 4 3 周期时点3、4、5、6的位置和速度方向 例题2.一列简谐横波从A 点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一个周期以后,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此时波源突然停止振动,其余质点的振动情况如何? 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机械振动一定有机械波 B .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C .波源一旦停止振动,波就立即停止传播 D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是传递能量和信息的一种方式 2.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 .传播波的过程中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 .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各质点也将由近及远地迁移出去 D .将相邻的两个质点比较,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

3.下列关于横波和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叫横波 B .纵波在介质中可沿任意方向传播 C .纵波和横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 D .凡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都是纵波 4.下列关于横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横波中,波的传播方向就是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 B .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C .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D .横波有波峰和波谷 5.把闹钟放在密闭的钟罩内,在玻璃罩外仍然可以听到闹钟的铃声.但如果将玻璃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出去,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 ) A .声波是纵波 B .抽去罩内的空气后,闹钟不再运转了 C .气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D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水中,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下列对树叶运动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渐渐飘向湖心 B .渐渐飘向湖边 C .在原处上下振动 D .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7.如图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间距离相等,其中O 是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 ,自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过 4 T ,质点1开始起振,则下列关于各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超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 B .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位置和起振方向是不同的 C .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位置时落后 4 T D .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但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那么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 8.A 、B 、C 、D 、E 、F 、G 是一条绳上的七个点,当绳子的A 端振动时,向右形成如图所示的绳波,波刚传到G ,则波源A 已振动了______T ,绳上的C 点已振动了______T . 9.AB 为一弹性绳,设法在绳上传播一个脉冲的波,如图所示,当波从A 向B 传播时,绳上质点开始起振的速度方向是向______;若波从B 向A 传播,绳上质点开始起振时,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是向______.

高中物理-《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

高中物理-《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认识机械波及其形成条件;通过分析讨论理解机械波的概念、实质和特点,以及与机械振动的关系,通过比较对机械波进行分类. 2.进一步培养、加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机械振动、简谐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接着本节教材从实验现象分析比较得出械械波的概念实质、特点和分类.所以在此安排机械波的教学恰到好处,既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又是对前面知识的运用、复习和巩固,而且通过对机械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将要学习的声波、电磁波、光波。 三、教学重点 机械波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 对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在各自平衡位置的振动情况和振动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理解,弄清机械振动与横波的关系和区别. 五、教材教法 实验分析法. 六、教材学法 让学生学会如何由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七、教学教具 绳子一根(2m左右),绳波挂图,螺旋弹簧纵波演示器,纵波挂图.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从实验现象引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机械振动?什么是简谐运动?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提问)向平静水中(如平静的游泳池水)投石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以石子击水点为中心,振动(波浪)远离中心向四周传播,直到很远(游泳池的岸边). (演示)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抖动. (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看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形(振动形式)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这就是(板书)机械波(给出学生波的直觉感受),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1.(板书)波的形成条件 (提问)平静的水中不投石子,即给水没有施加振动,水面上有没有水波(机械波)?没有. (演示提问)如果手拿绳子的一端不抖动,保持静止,那么,绳子上各处有没有振动?有没有绳波?——没有. 可见要产生水波,就必须给水施加振动;要产生绳波,就必须手拿绳子的一端进行上下振动,这就是物理上讲的振源也叫做波源,这是产生波的一个条件. (板书)①波源就是能够产生振动的物体或质点. (提问)如果有振源而没有水、绳子即媒介物能不能产生波?——不能. 物理上把水、绳子等媒介物叫做介质,可见介质也是产生波的另一个条件. (板书)②介质就是传播机械振动的媒介物. (总结)通过上面的实验观察可见波产生的条件是:不但要有波源而且还要有介质,两者缺一不可. 2.(板书)分析介质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原因和机械波的概念 (提问)为什么介质中某一点发生的振动能向各个方向传播? 原来这是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可以把介质看成由大量的质点构成的物质,相邻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当介质中某一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它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些质点的振动又会带动各自周围的质点发生振动,这样振动就会在介质中逐渐传播开来. (总结)可见(板书)①机械波形成的原因就是由于介质本身内部各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即介质本身内部的力学性质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