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

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
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

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

2009年9月

目录

0 概述

0.1 课题来源.............................................1

0.2 研究内容.............................................1

0.3 完成情况.............................................1

1 矿井概况..................................................1

1.1 交通位臵及隶属关系...................................1

1.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4

1.3 瓦斯 (5)

1.4 煤层.................................................8

1.5 煤质特征 (10)

1.6 岩浆岩 (11)

1.7 水文地质特征 (11)

2 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12)

2.1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12)

2.2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14)

2.3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15)

2.4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16)

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17)

3.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7)

3.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8)

3.3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8)

3.4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8)

3.5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9)

3.6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19)

4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20)

4.1 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及分析 (20)

4.2 矿井瓦斯抽采资料统计及分析 (25)

4.3 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26)

5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7)

5.1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27)

5.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28)

5.3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8)

6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35)

6.1 资源量计算方法 (35)

6.2 资源量计算及参数确定 (36)

6.3 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38)

7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38)

7.1 编图资料 (38)

7.2 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40)

8 结论和建议 (42)

参考文献 (44)

附图 (45)

附表(矿井瓦斯地质图统计表) (45)

玉舍西井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0 概述

0.1 课题来源

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威胁,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是涉及面广和难度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煤矿瓦斯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是一项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工作。

0.2 研究内容

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是对生产煤矿和规划矿井地质勘探和开采以及测试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生产矿井瓦斯地质和瓦斯治理的研究成果:揭示煤矿瓦斯地质规律、地质构造分布情况;矿井各水平和各区段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分布情况及预测;矿井各水平、各区段突出危险性划分。为预防瓦斯灾害、利用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提供依据,切实提高煤矿防治瓦斯的技术水平。

0.3 完成情况

1)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

2)编制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3)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

1、矿井概况

1.1 交通位臵、井田范围及隶属关系

1.1.1交通位臵

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玉舍乡,属发耳矿区格

目底片区,矿井名称为玉舍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

玉舍西井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西南部的玉舍乡境内,北至六盘水市中心区22km,有S217省道(盘县~水城)公路由南向北从矿井工业场地西部通过;至拟建的发耳电厂46km。水柏铁路由北向南从本区东部通过,该铁路为沿线格目底、发耳、松河三大煤田的开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运输条件;矿井工业场地至水(城)~柏(果)铁路的玉舍车站的距离仅6.0km,交通非常方便,详见交通位臵图(图1)。

图1 交通位臵图

1.1.2井田范围

格目底向斜南西翼为二个断层切割成三段,玉舍西井位于西段,故名;原玉舍井田浅部地段已被小煤矿所占有;因此,玉舍西井的矿权范围较原玉舍井田,在浅部缩小,在深部延伸,由原+1450m标高延至+1200m标高。本次补充勘探的工作区是玉舍西井,在本报告中,除作特殊说明外,提及的“井

田”是指玉舍西井。

玉舍西井东起铜厂沟F40断层,西至玉舍水库及德格河,南(浅部)以各小煤矿深部留设的隔矿带为界,北(深部)以+1200m标高为下限;东西长7.0km,南北宽0.8~2.0km,面积8.43km2;地理坐标东经104?43'03"~104?47'50",北纬26?29'53"~26?32'19"。矿区范围由22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

表1 贵州省水城县玉舍西井煤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矿区地形地貌:矿区位于乌蒙山东段的南斜坡地带,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总体上为一沿北西—南东向单斜构造形成的侵蚀剥蚀的单面山地形;低至中山地貌,山脉呈北西~南东向延伸,组成连绵不断的群峰。北东部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砂岩、泥岩形成的逆向坡,其上缘为海拔2150m~2379m的分水岭高地;南西部为上二叠统玄武岩形成的缓倾斜的顺向坡,一般地面海拔1950m~2100m;中部则为沿上二叠统煤系地层走向伸延的低洼谷地,一般地

面海拔1850m~2000m。矿区地形相对高差一般为350m~450m,最大为530m。残坡积物覆盖面积较广,切割冲沟分布密度较大。

矿区气象条件:本区属亚热带冬春干燥、夏季温湿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1.6℃,极端最低气温-11.7℃。年平均无霜期227.4天。年平均降雨量1223.6mm,雨季集中于6月、7月、8月、9月四月。年平均风速2.5m/s,全年以ESE风为主,夏季盛行SE风,冬季盛行ESE风。多年平均降雨量1223.6mm,夏秋半年(5月~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2.8%,冬春半年(10月~次年4月)只占17.8%。

1.1.3隶属关系

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玉舍西井由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50%,广西投资集团公司30%和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公司参股20%共同组建,公司于2004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为1.2亿元,项目概算投资42000万元,主营煤炭开采与销售、煤层气开发与利用。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于2000年元月由原国有统配煤矿——六枝矿务局破产后资产重组、成立的省属一类国有企业,也是贵州省重点国有煤炭生产企业。

1.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1.2.1 井型

玉舍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为中型矿井。

1.2.2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副斜井井筒均沿K26号煤层伪斜布臵,井筒倾角均为21°,井口标高+1866m,井底车场标高+1570m,主斜井井筒斜长

826m,井筒落底至+1570m水平后沿K18号煤层底板岩层,向西掘进运输大巷至12采区,井筒内装备大倾角胶带输送机作主运输;副斜井井筒斜长826m,副斜井装备串车作辅助提升。

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570m。

1.2.3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玉舍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a,经初步计算矿井服务年限为49年,其中上中煤组的服务年限为33年。

1.3 瓦斯

1.3.1 瓦斯含量测定情况

(1)地勘资料:

根据玉舍井田矿井精查报告,测定各可采煤层瓦斯含量见表2。

(2)实测资料:

在建井期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采用间接法测定了K18号煤层瓦斯含量。在西井1118W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分别布臵了穿层、本煤层测压钻孔,现场实测了K18号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及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同时测得K13号煤层的瓦斯压力和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共布臵测压孔10个,测得K18号煤层埋深在114~289m的瓦斯压力为0.5~1.35MPa,经计算煤层瓦斯含量为8.16~13.94m3/t,透气性系数为2.386~15.83m2/Mpa2.d。实测可采煤层瓦斯基本参数见表3。

为了解决矿井首采工作面掘进期间的瓦斯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于2003年初建立了临时瓦斯抽放站,安设了SKA-42型和SZ-4型水环式真空泵各1台,抽放主管直径12″,支管8//,主要抽放运输巷顶板钻场穿层钻孔

和本煤层顺层预抽钻孔瓦斯,抽放孔数125个,瓦斯抽放浓度10~15%,抽放量为3m3/min左右。抽出瓦斯直接排空,未利用。在2005年,瓦斯抽放系统已完善高、低负压抽放系统。其中高负压抽放系统采用2BEC-67泵,两台,其中一台备用;低负压抽放系统采用2BEC-52泵,也是两台,其中一台备用。主管采用¢500mm和¢700mm的聚安脂复合管,支管采用¢300mm和¢200mm聚安脂复合管。抽出的瓦斯部分已作发电用。

1.3.2 矿井瓦斯涌出情况

在11012工作面回采期间,根据矿井2008年瓦斯鉴定基础资料,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0.6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91 m3/t。11093机巷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2 m3/min,11092机巷掘进工作面为1.58 m3/min,11092风巷掘进工作面为1.99 m3/min,矿井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01 m3/min。矿井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取样实验结果,本井田煤尘有爆炸危险性。除K1—b为不自燃煤层、K18煤层经鉴定为第三类发火倾向外,其余煤层均有自燃发火倾向。

表2 地勘测定可采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表

表3 实测可采煤层瓦斯基本参数表

1.4 煤层

本区含煤地层为二迭系龙潭煤组,其上覆地层为三迭系飞仙关组第一段,下伏地层为二迭系峨眉山玄武岩。井田内龙潭煤组厚400~485m,平均452m,由西向东厚度有一定变化,西段厚400~410m,中段厚470~485m,东段厚440~460m,该地层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含煤40~60层,煤层总厚度28~36m,平均厚度32m,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11层(全区可采3层、大部可采6层、局部可采2层),可采总厚度18.21m,含煤系数7%。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主要分布在含煤地层的第四段、第三段及第一段,即上、下煤组中,上煤组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8层(全区可采均分布在该组中),下煤组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3层。本区煤层赋存有如下特点:

1)主要可采煤层赋存在上煤组中,为厚薄相间的薄及中厚煤层,除K1-b 结构较复杂外,其余均较简单,煤层厚度大而比较稳定,且煤质优良,该组煤层储量占总储量的77%,其中3个主采煤层储量占总储量的49%,便于集中开发。

2)下煤组中所含煤层结构较复杂,煤层厚度小,为不稳定~较稳定煤层,

且各煤层硫分较高,目前不宜开发。

3)煤层层间距近,一般10~30m。上、下煤组之间距离(K35-b~K106-b 之间)245m。

4)煤层对比:通过9个标志层对井田内煤层进行综合对比,主要可采煤层对比可靠。煤层特征详见表4。

1.5 煤质特征

1)煤种

在本井田范围内,煤的牌号为贫煤、无烟煤,以贫煤为主。由东向西、从上到下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贫煤分布在K40号煤层以上,K40号煤层以下为无烟煤。

2)硫分(St,d)

煤芯样原煤干燥基全硫平均值一般在0.18~2.81%,属特低硫分煤~中高硫分煤

3)灰分(Ad)

煤芯样原煤干燥基灰分平均值在17.04~29.50%,属低中灰分~中灰分煤,以中灰分煤为主,从上到下具有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4)磷分

本区以低磷及特低磷为主,含量一般为0.01%以下。

5)发热量(Qb,daf)

煤芯样原煤干燥无灰基弹筒发热量一般为34.36~35.71MJ/kg,属高热值煤。

6)挥发分(Vdaf)

煤芯样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平均值一般为10.61~14.43%,属低挥发分煤。

1.6 岩浆岩

井田内岩浆活动仅有早二叠世茅口期至晚二叠世早期的玄武岩浆喷溢而形成峨眉山玄武岩,其喷溢时间在含煤地层龙潭组沉积之前,对煤层及煤质均无影响。井田内峨眉山玄武岩组与其上的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

1.7 水文地质特征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偏复杂。井田属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煤层浅部以老窑开采引起的冒裂带、滑坡、断层裂隙带及基岩风化裂隙带水为主要含水段,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深部直接充水水源为煤系地层裂隙水和断层水。但受大气降水和煤层开采后产生裂隙的影响,雨季涌水量将大大增加,矿井在+1570m标高以上正常涌水量为220 m3/h,最大涌水量600m3/h。

区人河流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流经井田较大的河流有玉舍河、德格河两条河流,另有一座水库(玉舍水库)。

玉舍河横切井田中部,流向自北北西而南南东,横穿构造走向,在玉舍南部有一条流向自西而东的三颗树支流;据原勘探报告,两者交汇后其枯季

流量为3888m3/d,洪水流量1963687m3/d,洪水位1856m,水位涨幅(高出河床)1.5m。

德格河为井田的西界,现上游已修水库,枯水期流量极小,洪水流量小于500000m3/d。

玉舍水库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德格河上游,设计总库容量3324万m3,设计库水位1960m,有效库容量2720万m3,库区面积0.96km2,通过引水隧洞向六盘水市日供水10万m3;于2005年初建成,面积0.96km2,总库容3324万m3,现向六盘水市日供水3万m3。

2、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2.1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2.1.1 水城矿区的地层出露情况

本区域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第三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第四系为坡、残积及冲积物,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及洼地中,厚0m~50m。第三系为一套红色砂、砾屑沉积,上部较松散,厚度0m~190m。分布零星。侏罗系地层仅在向斜核部有所分布,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厚度720m~1200m。三叠系地层多分布于向斜两翼近核部地区,为一套滨海、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夹陆源碎屑岩沉积,厚1600m~2000m。二叠系多分布于背、向斜翼部,上统上部龙潭组为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厚度430m左右,上统下部峨嵋山玄武岩组,为一套基性喷发岩,覆盖厚度200m左右;下统上部为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总厚度在485m~1150m之间,下统下部为一套滨岸漫滩相碎屑岩及劣质煤沉积。石炭系地层在区域内分布最广,多在背斜核部出露,已知厚度在420m~1670m之间,为一套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

地层出露情况见表5:

表5 水城矿区地层出露情况

2.1.2 区域内主要构造布展

区域所处的构造单元按《贵州省区域地质志》的划分意见为:

一级单元扬子准地台

二级单元黔北(Z—23T)台隆

三级单元六盘水(D—C)断陷

四级单元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

区内构造线布展方向以北西向为主,仅在北东部出现少数北东向构造线,见图2.2.1。主要的构造形态为北西向的威水背斜、格目底向斜及布坑底背斜。威水背斜为一压紧密背斜,其转折端呈尖棱状,两翼地层倾角陡峻,局部近直立,有较多的走向逆断层在核部及两翼发育。格目底向斜较为开阔,其北东接威水背斜,翼部岩层倾角陡峻;南西接布坑底背斜,翼部岩层倾角平缓,为一不对称向斜。布坑底背斜为一不对称的尖棱状背斜,其北东翼岩

层倾角平缓,南西翼岩层倾角陡峻。区域北东部,由于北东向构造线的插入和影响,常形成一些轴向近北东的短轴背、向斜,如大河边、神仙坡、南开向斜等。

2.2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玉舍西井是格目底煤矿区的一个所属井田,位于格目底向斜南西翼,格目底向斜较为开阔,其北东翼岩层倾角陡峻,南西翼倾角平缓,为一不对称向斜;北东有威水背斜,南西有布坑底背斜;井田总体构造呈单斜形态,走向近于北西~南东,仅在A4线以西转为近正东西向。而倾向在西段近于正北,中段及南东段则逐渐转为倾向北东10~20°。倾角在井田西段较陡40°~45°,在中段变为30°~40°,到南东段更缓,一般仅为25o~27°。煤系地层沿走向和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并伴有一定数量的褶曲和断层发

育,相比之下,断层发育程度高于褶曲。

经本次补充勘探,玉舍西井内共发现断层11条,其中正断层6条,逆断层5条,按落差大于30m的有1条,小于30m的有10条,且断层分布规律明显,基本上可分为两组:一组为NE向,以F28、F29、FB11、FB16、F40、F41六条断层平行发育的正断层,走向55°~235°至65°~245°,倾角一般70°~75°;其中以F40落差最大,其余均在25m内,延伸长度一般在500m内。二组NW向,以F13、F14、F19、F21、F26五条断层平行发育的逆断层,走向105°~295°至120°~300°,倾角一般45°~75°,延伸长度一般在500m内,落差均小于20m。

此外,井田内A11~A14、A7~A11及A5~A7线间发育宽缓的次级褶曲,波长分别为2060m、1800m、1600m,波高18m、20m、25m,均具有向背斜特点,其轴向与地层倾向大体一致,为北东10°左右。

井田内煤层及煤质不受岩浆岩影响,构造复杂类型为中等。

2.3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井田内构造煤的分布同以上所列的11条断层有密切联系,断层的产状各要素决定构造煤的发育程度。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共发现落差在0.2m~2m 的小断层11条。

其中,在11012机巷揭露出了5条落差在0.2m~2m的小断层,断层性质都为正断层;在11012风巷揭露出了2条落差在0.5m~1.6m的正断层;在1118W风巷揭露出落差在1m~2m的两条小断层,其中一条是正断层,另一条是逆断层。11条小断层中原生结构煤厚度在2.2m~4.1m,构造煤厚度在2.6m~6.7m范围。

莲花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重庆市巫山县莲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矿山名称:重庆市巫山县莲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重庆市巫山县煤矿安全技术服务站 编制时间:二〇一〇年十月

重庆市巫山县莲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报告提交单位:重庆市巫山县煤矿安全技术服务站总经理: 技术负责: 项目负责: 审核: 主要编制人: 报告编写时间: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1 概述 (1) 1.1 目的任务 (1) 1.2 执行技术标准及依据 (1) 1.3 以往地质工作 (2) 1.4 本次工作情况 (3) 2 矿井概况 (5) 2.1交通位置 (5) 2.2矿山基本概况 (5) 3 矿井地质 (10) 3.1地质概况 (10) 3.2煤层 (13) 3.3煤质特征 (14) 3.4瓦斯、煤尘及煤层自燃倾向性 (15) 3.5水文地质特征 (16) 4 矿井构造 (19) 4.1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19) 4.2 矿井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21) 4.3 构造煤发育情况及分布特征 (24) 5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25) 5.1 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5) 5.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6)

5.3 煤层埋深及上覆岩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7) 5.4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8) 5.5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 (28) 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32) 6.1 矿井瓦斯涌出量资料统计及分析 (32) 6.2 矿井瓦斯抽采(放)资料统计及分析 (36) 6.3 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36) 7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44) 7.1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44) 7.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44) 7.3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46) 8 煤层气资源量估算 (48) 8.1 资源量估算方法 (48) 8.2 资源量估算及参数的确定 (49) 8.3 资源量估算结果及评价 (49) 9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52) 9.1 编图资料 (52) 9.2 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52) 10 结论和建议 (54) 10.1结论 (54) 10.2建议 (54)

义煤公司瓦斯地质图管理规定(试行)

义煤公司瓦斯地质图管理规定(试行) 一、矿井三级瓦斯地质图包括矿井瓦斯地质图、采区瓦斯地质图、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突出矿井必须编制三级瓦斯地质图,其他矿井必须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存在瓦斯异常区域的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矿井必须编制瓦斯异常区域所在的采区瓦斯地质图和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二、根据矿井瓦斯地质实际情况,在瓦斯地质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必须标注清楚重点瓦斯管理区域和瓦斯异常条带,以充分发挥瓦斯地质图指导矿井安全生产的作用。 1、矿井瓦斯地质图是指导矿井进行瓦斯防治的基础图件。在横向上通过汇集瓦斯地质信息、分析瓦斯地质规律,划分出瓦斯治理的重点管理区域;在纵向上通过收集分析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和瓦斯涌出量预测等参数,预测矿井向深部延伸的瓦斯压力、含量递增梯度和瓦斯赋存规律,指导矿井有重点的开展瓦斯防治工作。 2、采区瓦斯地质图是对矿井瓦斯地质图的细化和补充,是指导采区瓦斯防治的基础图件。采区瓦斯地质图通过进一步细化矿井瓦斯地质图划分和预测瓦斯治理的重点区域,指导矿井编制采掘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瓦斯治理专项措施,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掘进工作面

安全施工。 3、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是指导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回采的基础图件。通过收集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构造、瓦斯基础参数、效检指标、瓦斯涌出量、打钻异常情况等资料,划分出采煤工作面的瓦斯异常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三、矿井瓦斯防治部门要与地测部门紧密结合,指定专人负责填图,并建立防突(瓦斯)信息联系单及瓦斯地质图交换制度,每月定期互通瓦斯地质信息,实现资料共享。 四、矿井瓦斯地质图、采区瓦斯地质图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每季度至少修订一次,有重大变化时要及时修订;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根据回采工作面的瓦斯地质变化及时更新。 五、矿井瓦斯地质图和采区瓦斯地质图每季度首月5日前报送公司通风、地测部门进行季度交换;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在采煤工作面进行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前报送公司通风、地测部门备案。 六、矿井可根据需要对底图进行简化,如适当删除丢煤区、积水区、发火区等;巷道交叉、变坡处以及平巷每50~100m注记轨面或底板高程、地面信息只标注重要的地名和建筑物、回采巷道可用单线条表示、已采工作面不表示采空区线条符号等。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收集清单

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一、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说明书。 (3)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4)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5)煤巷编录的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的构造煤厚度。 (6)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等。 (7)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 (8)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二、瓦斯资料 (1)收集整理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风量报表,产量报表,日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结合瓦斯抽采量计算回采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 (3)瓦斯抽采资料:收集整理地面和井下瓦斯抽采资料,包括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整理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边采边抽的瓦斯量,计算瓦斯抽采量。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 (5)煤巷掘进测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参数,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值。 (6)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 统计建矿以来的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描述发生过程和突出位置地质资料,描述作业工序详细资料。 三、水文资料 (1)水文地质报告。 (2)综合水文地质图。 (3)水位等值线、充水性图。 四、其他资料 以往矿井有关瓦斯、地质、水文方面的研究报告、图表。

煤矿瓦斯地质图说明书

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 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项目单位: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 编制单位:****** 提交时间:二O一0年八月

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 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项目规模: 15万t/a 设计: 审核: 项目负责人: 项目单位: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 编制单位:****** 提交时间:二O一0年八月

目录 0 前言 (1) 0.1 项目来源 (1) 0.2 编图的目的和意义 (1) 0.3 编制依据 (1) 0.4研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矿井概况 (5) 1.1 交通位臵、隶属关系及井田范围 (5) 1.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6) 1.3 瓦斯 (7) 1.4 煤层 (8) 1.5 煤质特征 (9) 1.6 岩浆岩 (10) 1.7 水文地质特征 (11) 2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16) 2.1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16) 2.2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18) 2.3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18) 2.4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21) 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22) 3.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2)

3.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3) 3.3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3) 3.4 煤层埋深及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3) 3.5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5) 3.6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26) 4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29) 4.1 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及分析 (29) 4.2 矿井瓦斯抽采资料统计及分析 (29) 4.3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29) 5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35) 5.1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35) 5.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35) 5.3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36) 6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39) 6.1 资源量计算方法 (39) 6.2 资源量计算及参数的确定 (41) 6.3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42) 7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46) 7.1 编图资料 (46) 7.2 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47) 8 结论和建议 (50)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标准 一、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原理和目的 矿井瓦斯地质图是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作为地理底图,在系统收集、整理建矿以来采、掘工程揭露和测试的全部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如采掘工作面每日的瓦斯浓度、风量和瓦斯抽采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及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等,在查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和构造煤的发育特征等基础上按照图例绘制而成。矿井瓦斯地质图能高度集中反映煤层采掘揭露和地质勘探等手段测试的瓦斯地质信息,可准确反映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和涌出规律,准确预测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准确评价瓦斯(煤层气)资源量及开发技术条件。 二、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内容和方法 1 、地理底图 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地质内容和方法

(1)煤层底板等高线:一般是标高差50m一条,在褶皱和断层影响引起煤层倾角变化大的部位,等高线密度增加; (2)井田地质勘探钻孔、煤层露头、向斜、背斜、断层、煤层厚度、陷落柱分布、煤层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构造煤的类型、厚度分布等。 上述内容按瓦斯地质图图例绘制。 3 、瓦斯内容和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和表1、表2统计;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又分实测线和预测线,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和表1、表2统计; (3)瓦斯压力等值线: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分为实测等值线和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线,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和表4统计; (4)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特征,一般是级差5m3/min,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但对大型、特大型矿井,产量高、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等量差可适当增加。 (5)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和表3统计;

瓦斯地质图绘制行业标准-2007-10-20

河南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细则 河南理工大学 二○○七年十月

河南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细则 1 编图原理和目的 矿井瓦斯地质图是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作为地理底图。在系统收集、整理建矿以来采掘工程揭露和测试的全部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如采掘工作面每日的瓦斯浓度、风量和瓦斯抽采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及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等,在搞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和构造煤厚度分布等基础上绘制而成。 矿井瓦斯地质图能高度集中反映煤层采、掘揭露和地质勘探等手段测试的瓦斯地质信息。它可准确的反映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赋存规律;准确的预测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准确地评价瓦斯(煤层气)资源量及开发技术条件。 2 编图内容和方法 2.1 地理底图 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2 地质内容和方法 (1)煤层底板等高线:一般是标高差50m一条,但在褶皱和断层影响引起煤层倾角变化大的部位,等高线密度增加; (2)全部地质勘探钻孔,煤层露头,向斜,背斜,断层,煤层厚度,

陷落柱,火成岩,煤层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构造煤的类型、厚度分布等。 2.3 瓦斯内容和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表1和表9中图例表示;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绘制绝对瓦斯涌出量实测等值线与预测等值线,按表1和表9中图例表示; (3)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等值线,一般是级差5m3/min,按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 (4)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按表2和表9中图例表示; (5)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 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 max等。按表3、表4、表5和表9中图例表示 (6)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划:根据预测结果,将井田范围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区,按表9图例表示。 (7)矿井瓦斯资源量:根据瓦斯含量、煤炭储量,分块段计算矿井瓦斯资源量,按表9图例填图。 3 编图资料收集、整理要求 3.1 地质资料

最新 矿区瓦斯地质图

矿区瓦斯地质图 矿区瓦斯地质图 矿区瓦斯地质图是在深入研究区域地质和矿区构造演化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理清区域构造和矿区构造对井田构造的控制作用,从而理清构造对煤层瓦斯生成、保存和赋存分布的控制特征,理清矿区瓦斯地质规律。结合大量的瓦斯地质测试资料和瓦斯涌出、瓦斯突出、瓦斯含量实测和预测资料,在编制所有矿井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矿区瓦斯地质图,包括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瓦斯含量等值线,划分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区块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级别。为矿区瓦斯综合治理和瓦斯(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系统收集整理了新集矿区—矿、二矿、三矿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瓦斯抽放量、风量、日产量等瓦斯资料,计算瓦斯涌出量点;系统整理了矿区各主采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等测试资料,进行了矿区各井田瓦斯涌出量预测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绘制了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编制了矿井瓦斯地质图。以此为基础,编制了1:10000新集矿区13-1、11-2、8、6-1、和1煤层的瓦斯地质图。 3.1编图资料

4mm;线宽为0mm。6mm;线宽为0mm。8mm;线宽为0mm。

10mm;线宽为0mm。 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222。

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222。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222。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10。

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10。 续表 12 mm,宽 6 m;线宽为0.3mm;其它线宽为0mm;颜色值为RGB(240,200,240)。

0mm,颜色值为RGB(240,200,240)。 0.4mm;颜色值为 RGB(255,144,255);字体为宋体,字号20号。

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之欧阳光明创编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 欧阳光明(2021.03.07) 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技术工作组 2009年4月 1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成果的直观表达和高度概括。瓦斯地质图,内容丰富、区带分明;层次清晰、一目了然;直观简明、使用方便。使得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瓦斯综合治理有了共同语言,它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瓦斯(煤层气)抽采利用和煤矿规划,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和图件,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日趋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越来越显得重要。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八十一条,突出矿井必须及时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无论是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无论是瓦斯灾害防治,还是瓦斯资源开发利用,都需要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2007年,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中煤协会科技[2007]54号文,下达了《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行业标准的通知。 图例是表达图的纲领性语言,是编图工作的关键技术。此次提出的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表1),是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地质编图工作多年的结晶,它随着瓦斯地质编图工作的发展将不断完善。

续表1 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注:字高为AutoCAD中取值,新罗马字体指Times New Roman。2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统计表 瓦斯地质资料的收集和系统整理是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和做好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研究最主要的基础,提出24个资料统计表格(表2-表25),以供参考。 表2 ××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统计表

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及技术标准

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及技术标准 1、资料收集与整理要求 1.1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说明书。 (3)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剖面图。 (4)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5)煤巷地质编录的煤厚变化、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变化和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的断层、构造煤厚度等。 (6)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水文地质资料等。按附录B中表B-9、B-13、B-15、B-18等和附录A中表A-1要求填绘。 (7)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按附录A中表A-1要求填绘。 (8)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1. 2瓦斯资料 (1)收集整理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风量报表,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按照附录B中表B-1、表B-2、表B-10进行统计,结合瓦斯抽采量计算回采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按照附录B中表B-3进行统计。 (3)瓦斯抽采资料:收集整理地面和井下瓦斯抽采资料,包括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整理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边采边抽的瓦斯量,按附录B中表B-10统计,计算瓦斯抽采量。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按附录B中表B-4进行统计。 (5)煤巷掘进测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参数,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 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 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 值,按照附录B中表B-5、表B-6进行统计。 (6)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 统计建矿以来的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描述发生过程和突出位置地质资料,描述作业工序详细资料,按照附录B中表B-7、表B-8统计。 2、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与瓦斯预测 2.1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运用板块构造、区域地质演化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矿区构造在历次构造运动中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每次构造运动引起的拗陷、隆起造成的风化、剥蚀、沉积作用和挤压、拉张作用对煤层瓦斯保存条件的影响;每次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控制作用;同时,搞清挤压剪切、滑动剪切作用对构造煤形成分布的控制特征。结合大量瓦斯地质资料,分析矿井构造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从而揭示出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2.2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预测 在厘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邻近矿井实际的瓦斯地质资料,划分瓦斯地质单元,分析影响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建立瓦斯含量与主控因素的数学模型(主要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预测),预测瓦斯含量分布情况,有条件的矿井则可以建立瓦斯压力预测模型预测瓦斯压力分布情况。 2.3瓦斯涌出量预测

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意义 认真学习国能煤炭[]号文件;认真学习国家能源局吴吟总工程师“在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瓦斯是复杂的地质体,瓦斯治理难度大,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是瓦斯治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能高度概括我国煤矿不同级别范围的瓦斯地质规律,能掌握瓦斯治理的主动权,有的放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 二、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工作 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全国省(区、市)各级编图领导小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充分依靠所管辖的矿井、矿区、煤田地质局(勘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做好实施方案,安排好专项资金。同时,要加强与技术工作组的联系,做好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技术指导的接洽工作,双方密切配合。按照国能煤炭[]号文件要求,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各级瓦斯地质图。年月—年月,完成全国煤矿矿井、矿区瓦斯地质图;年月—月,完成全国个省(区、市)煤矿瓦斯地质图。 三、成立技术工作组 按照国能煤炭[]号文件,成立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技术工作组,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北科技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山东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在国家能源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 .组长:张子敏 .成员:景国勋、张国成、高建良、胡斌、勾攀峰、袁亮、胡千庭、张群、马丕梁、屈先朝、靳秀良、王魁军、文光才、吴燕清、程爱国、荆建德、李平、程远平、曾勇、郭德勇、唐春安、梁冰、张驎、李术才、刘泽功、刘泉声、杨天鸿、朱万成、严家平、李增学、李树刚、王海桥、吴强、尹尚先、聂百胜、王凯、苏现波、张子戌、刘明举、王兆丰、余明高、崔洪庆、蔡成功、张玉贵等。 .技术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秘书闫江伟、贾天让。 四、切实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编制各级煤矿瓦斯地质图,目的是纳入到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综合治理瓦斯。要确保编图质量,一方面,需要可靠的煤矿采、掘和地质勘探积累的第一手瓦斯地质资料;同时,需要瓦斯地质理论的指导,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揭示出我国煤矿不同级别范围的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表达。此次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得到了全国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的支持和响应,这是搞好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保障。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技术工作组的专家要按照附表的安排,与相关省(区、市)发展改革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企业编图领导小组积极联系,积极开展工作。 五、聘请技术顾问 技术工作组聘请翟光明院士、任纪舜院士、周世宁院士、张铁岗院士、彭苏萍院士为技术顾问,指导技术工作组的工作。 六、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信息网站 在河南理工大学建立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信息网站,搞好技术交流,及时发布信息,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1 地理底图 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 瓦斯内容和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表1图例、表2和表3填绘;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又分实测线和预测线; (3)瓦斯压力等值线: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分为实测等值线和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线,按表1图例和表5填绘; (4)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特征,一般是级差5m3/min,按表1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但对大型、特大型矿井,产量高、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等量差可适当增加。 (5)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 (6)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等; (7)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划:根据预测结果,将井田范围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区; (8)矿井瓦斯资源量:根据瓦斯含量、煤炭储量,分块段计算。 3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资料收集、整理要求 1) 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3)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4)煤巷编录的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物理方法探测构造煤厚度; (5)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和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等;按表1图例和表10、表14填绘; (6)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按表1图例标注; (7)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2) 瓦斯资料 (1)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瓦斯抽采台帐、风量报表、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统计出各回采、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 (3)瓦斯抽采资料:详细收集煤层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抽采的瓦斯量、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 (5)煤巷掘进测试的瓦斯突出预测参数,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值; (6)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

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矿井: 矿井:以某个生产矿井田范围为编制对象矿区:具有相似区域地质演化、矿区:具有相似区域地质演化、构造演化和分布特征的井田范围具体讲编制题目为:具体讲编制题目为:1、XX矿X煤层瓦斯地质图√ XX矿煤层瓦斯地质图√ 2、XX矿区X煤层瓦斯地质图(江西4、XX矿区X煤层瓦斯地质图(江西4矿区个) 1.图名(大图置上,插图置下),图图名(大图置上,插图置下),图),线状比例尺. 框,线状比例尺. 2.指北针,或者经纬线,高斯公里网. 指北针,或者经纬线,高斯公里网. 3.图框. 图框. 4.图例. 图例. 5.责任表. 责任表. 6.瓦斯地质内容. 瓦斯地质内容. 投影与坐标要求:投影与坐标要求:对于矿井瓦斯地质图,其投影方式视资料对于矿井瓦斯地质图,来源而定,通常采用高斯投影6度分带,来源而定,通常采用高斯投影6度分带,坐标系通常采用5480坐标54或坐标。坐标系通常采用54或80坐标。图件比例尺要求:图件比例尺要求:1比5000. 5000. 即:图件内部坐标单位为:10米单图件内部坐标单位为:10米单位/2 1.地理底图(1:5000)地理底图(5000)具有真实坐标的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1)具有真实坐标的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如果只有纸质图件,需要进行坐标转换,见后章节如果只有纸质

图件,需要进行坐标转换, 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 (2)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 如果只有钻孔数据,需要用SURFER 生成等高线如果只有钻孔数据,需要用SURFER 2.地质内容(1:5000)地质内容(5000)(1)煤层底板等高线按照50米间隔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按照50米间隔绘制,50米间隔绘制倾角变化大的地方需要加密为25米间隔.25米间隔倾角变化大的地方需要加密为25米间隔.(2)相关地质内容钻孔分布,分为见煤钻孔和工程井两类. 钻孔分布,分为见煤钻孔和工程井两类. 煤层露头线及风化带. 煤层露头线及风化带. 构造:断层,向斜轴和背斜轴. 构造:断层,向斜轴和背斜轴. 煤层厚度:依附于见煤钻孔. 煤层厚度:依附于见煤钻孔. 岩溶陷落柱平面分布. 岩溶陷落柱平面分布. 火成岩平面分布. 火成岩平面分布. 构造煤实测点的厚度和类型 3.瓦斯地质内容 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包括掘进工作面(1).瓦斯涌出量点:包括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点,采煤工作面的绝对和相对瓦瓦斯涌出量点,和采煤工作面的绝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分(2).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据1),分实预测,用不同线条表示.测和预测,用不同线条表示.(3).瓦斯测压点P,瓦斯含量点W瓦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定义 (1) 4 编图原理和目的 (2) 4.1编图原理 (2) 4.2编图目的 (2) 5 编图内容 (2) 5.1地理底图 (2) 5.2 地质内容 (2) 5.3瓦斯内容 (2) 6 编图方法 (3) 6.1资料收集与整理要求 (3) 6.2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3) 6.3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预测 (3) 6.4瓦斯涌出量预测 (3) 6.5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4) 6.6矿井瓦斯(煤层气)资源评价 (4) 6.7矿井瓦斯地质图编绘 (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煤矿瓦斯地质图图例 (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矿井瓦斯地质图资料统计表 (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编写提纲 (15)

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子敏、张玉贵、高建良、闫江伟、贾天让、刘勇、魏国营、张明杰、张攀、屈先朝、崔洪庆、蔡成功。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Q1018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AQ 1025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 GB/T 15663.8 煤矿科技术语煤矿安全 DZ/T 0216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3 术语及定义 GB/T15663·8、AQ1018、AQ 1024和DZ/T 0216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再定义以下术语: 3.1 矿井瓦斯地质图Gas-geology map of coal mine 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作为地理底图,集中反映建矿以来采掘工程揭露和测试的全部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在厘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和构造煤厚度分布等基础上绘制成图。 3.2 瓦斯地质统计预测法Geological-statistical-prediction of coal gas 依据本矿井实测的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涌出资料和地质资料,在厘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划分瓦斯地质单元,分析影响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主控因素,建立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与主控因素的数学模型,预测新水平、新采区或新建矿井。 3.3 瓦斯含量等值线、瓦斯含量等量差Isoline of coal gas content 在瓦斯地质图上瓦斯含量相等点的连线称为瓦斯含量等值线,相邻两条瓦斯含量等值线间的差值称为瓦斯含量等量差。 3.4 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瓦斯涌出量等量差Isoline of coal gas emission rate 在瓦斯地质图上瓦斯涌出量相等点的连线称为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相邻两条瓦斯涌出量等值线间的差值称为瓦斯涌出量等量差。 3.5 瓦斯压力等值线、瓦斯压力等压差Isoline of coal gas presure 在瓦斯地质图上瓦斯压力相等点的连线称为瓦斯压力等值线,相邻两条瓦斯压力等值线间的差值称为等压差。

瓦斯地质图编写步骤

1.以1:1000带有底板等高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一般首采层或有底板等高线图的煤层来做瓦斯地质图); 2.将井上下对照图中的地形等高线取整复制到底图(全选中,然后带基点复制); 3.根据底图情况,凡是没按X、Y轴方向增减或者坐标线不是按直角坐标的图形,将其按坐标线旋转; 4.旋转后,找一基点设置坐标,以图形坐标线为坐标;然后读取地形等高线与底板等高线交点的坐标(同一个底板等高线只能读取一个与地形等高线交点的坐标); 5.将坐标,等高线与底板等高线标高记入Excel表格sheet1并计算出埋深(包括矿界拐点的坐标以及等高线、底板等高线标高;煤层露头的坐标选取五六个,埋深按0记,生成图像后埋深为0的线要删去),然后利用Surfer 8画出埋深等值线,换转为CAD格式,然后将埋深等值线带基点复制至地图(有段层的地方在断层处断开);(Surfer 8顺序:Grid-Data然后选择Excel文件;File-Export导出文件) 6.在sheet2中根据煤的参数计算出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将埋深等值线左右或上下偏移,两条分别是瓦斯压力预测等值线和瓦斯含量预测等值线(有段层的地方在断层处断开); 7.计算出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和临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相加得出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根据公式得出绝对瓦斯涌出量;

8.取绝对瓦斯涌出量(按0.5或整数递增),根据埋深所对应的在地图上画出绝对瓦斯涌出量预测等值线 9.在图中画出0.74Mp瓦斯压力预测等值线和8m3/t瓦斯含量预测等值线;画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突出危险区域为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中的鉴定标高以下的区域,没有突出鉴定报告时,按瓦斯压力0.74MPa瓦斯含量8m3/t含量线划分(该线形中的箭头指向为所画线段的左边); 10.近水平煤层<8° 缓(倾)斜煤层8~25° 中斜煤层25~45°急倾斜煤层>45° 煤层含气量下限标准 根据煤质选出煤层含气量下限标准,以焦煤为例,选取为4 m3/t,在图画出4m3/t瓦斯含量预测等值线,然后根据瓦斯含量预测等值线划分出几个区域,区域边界要用所需线标出,区域边界线要求封闭且在采空区也要画出。然后测出各区域面积(用样条曲线以矿界和瓦斯含量预测等值线为边界划出一条闭合的曲线,在重合时输入c使曲线闭合,选中曲线输入li得出该区域面积),(面积是在1:1000的图例中获得,若是其他比例,Excel 表格里的公式要改变)然后在Excel表格sheet3中计算出所需

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编制标准

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编制标准 1、编图目的 1)作用 直接服务于 生产第一线:(1)瓦斯灾害预防措施 (2)瓦斯抽采措施 (3)综合治理瓦斯 (与瓦斯实时监测监控想结合) 2)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以:(1)采掘工作面平面图 为地理底图 在:(2)准确预测瓦斯致灾参数指标 结合:(3)瓦斯地质 分析基础 编绘 要随采掘进程,随时:(4)收集 瓦斯资料 和 地质资料 (5)整理 瓦斯资料 和 地质资料 (6)填绘 瓦斯资料 和 地质资料及时编绘煤巷:(7)瓦斯涌出量 随 不同地质因素 变化曲线图 (8)煤与瓦斯 突出预测指标 变化剖面图 等 2、编绘内容和方法 1)地理底图——采掘工程平面图 2)内容: (1)断层 (2)褶皱 (3)陷落柱 等 (4)构造煤 以:采掘工作面日常构造煤 编录数据 为依据 按:瓦斯地质图图例 绘制 构造煤 厚度变化 沿 工作面 分布的 构造煤小柱状 (5)勘探钻孔 及 煤层柱状图 (6)顶底板 沙泥岩 分界曲线图 3)瓦斯内容 和 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A 、回采工作面 绝对瓦斯涌出量 B 、回采工作面 相对瓦斯涌出量C 、掘进工作面 绝对瓦斯涌出量(2)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随 采掘进程 的 (3)瓦斯含量点 瓦斯压力点 (按 瓦斯地质图图例 填绘) (4)瓦斯放散初速度ΔP 煤的坚固性系数f 值 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 值 (按 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 (5)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指标:A 、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 max B 、最大钻屑量s max C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 2 (随 采、掘进程的变化曲线图) D 、突出预测指标R (6)瓦斯突出点:(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按表7、表8填写突出点统计表) (7)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 根据预测结果,将突出煤层划分为:A 、突出危险区B 、突出威胁区 C 、无突出区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要求

三鑫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要求 矿井瓦斯地质图是揭示瓦斯地质规律,表达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瓦斯涌出量预测,反映瓦斯、地质和采掘工程信息的综合性图件。为规范瓦斯地质图内容,特要求如下: 一、编图内容 1、地质内容 煤层底板等高线,顶板泥岩厚度等值线,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等值线,井田地质勘探钻孔,煤层露头,向斜,背斜,断层,陷落柱,火成岩分布,煤层厚度,煤层厚度等值线。 2、瓦斯内容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绘制绝对瓦斯涌出量实测等值线与预测等值线; (3)瓦斯涌出量区划; (4)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包括实测线和预测线); (5)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 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等;

(6)瓦斯突出危险区界线; (7)瓦斯压力点,瓦斯压力等值线(包括实测线和预测线); (8)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点[包括瓦斯突出强度(突出煤量、涌出瓦斯量),突出时间(年、月、日)、标高、埋深等] ; (9)煤层瓦斯风化带。 二、绘制要求 1、矿井瓦斯地质图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选取1:2000或1:5000。 2、矿井瓦斯地质图以瓦斯和地质内容为主体,为突出表现瓦斯分布和影响瓦斯分布的地质因素等主体内容,可对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进行简化,主要内容见下表。 矿井瓦斯地质图底图编绘主要内容

3、煤层底板等高线等高距,对应比例尺1:2000、1:5000选取20m、50m,在褶皱、断层影响部位及近水平煤层,可增大或减小等高线间距。 4、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等值距可选择5m3/min、 10m3/min等; 5、瓦斯含量等值线,按瓦斯含量等值距2m3/t绘制。煤层瓦斯含量超过8m3/t,应绘制8m3/t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宝雨山公司所属矿井煤层瓦斯含量超过6m3/t,应绘制6m3/t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 6、瓦斯压力等值线,按瓦斯压力等值距0.2MPa绘制。矿井煤层瓦斯压力超过0.74MPa,应绘制0.74MPa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 7、按照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结果,绘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界线。 8、煤层厚度(用柱状表示),并标明软分层厚度; 9、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按采掘进度每一个月绘制一个点; 10、采掘工程进度每月填绘一次; 11、瓦斯内容按照矿井瓦斯地质图图例进行绘制,地质及其它内容按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绘制。 12、瓦斯地质图每季度修改一次,矿总工程师审查并签字批准。 三、编写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

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 2009年9月

目录 0 概述 0.1 课题来源.............................................1 0.2 研究内容.............................................1 0.3 完成情况.............................................1 1 矿井概况..................................................1 1.1 交通位臵及隶属关系...................................1 1.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4 1.3 瓦斯 (5) 1.4 煤层.................................................8 1.5 煤质特征 (10) 1.6 岩浆岩 (11) 1.7 水文地质特征 (11) 2 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12) 2.1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12) 2.2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14) 2.3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15) 2.4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16) 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17) 3.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7) 3.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8) 3.3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8)

3.4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8) 3.5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9) 3.6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19) 4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20) 4.1 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及分析 (20) 4.2 矿井瓦斯抽采资料统计及分析 (25) 4.3 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26) 5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7) 5.1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27) 5.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28) 5.3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8) 6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35) 6.1 资源量计算方法 (35) 6.2 资源量计算及参数确定 (36) 6.3 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38) 7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38) 7.1 编图资料 (38) 7.2 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40) 8 结论和建议 (42) 参考文献 (44) 附图 (45)

河南省瓦斯地质图编制细则(张子敏)

河南省瓦斯地质图编制细则(张子敏)河南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规定 河南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规定 前言 编好矿井瓦斯地质图和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研究报告是编好矿区瓦斯地质图、省瓦斯地质图和瓦斯地质图集的基础~也是搞好河南省瓦斯地质、瓦斯预测和瓦斯治理工作、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基础。煤矿瓦斯地质编图是瓦斯地质理论与应用的重大系统工程~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要求有严格的编图细则、图例和比例尺。瓦斯地质分析、研究和编图的基础是依托建矿以来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积累的丰富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资料。此次编制了“煤矿瓦斯地质编图统计表”26个表格~需要各煤矿认真填写。同时~制定了“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研究报告”编制提纲~供编写“矿井瓦斯地质图”研究报告参考。 张子敏 2007年10月 河南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规定 一、河南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细则 1 编图原理和目的 矿井瓦斯地质图是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作为地理底图。在系统收集、整理建矿以来采掘工程揭露和测试的全部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如采掘工作面每日的瓦斯浓度、风量和瓦斯抽采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及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等~在搞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和构造煤厚度分布等基础上绘制而成。 矿井瓦斯地质图能高度集中反映煤层采、掘揭露和地质勘探等手段测试的瓦斯地质信息。它可准确的反映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赋存规律,准确的预测瓦斯涌出

量、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准确地评价瓦斯,煤层气,资源量及开发技术条件。 2 编图内容和方法 2.1 地理底图 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2 地质内容和方法,1,煤层底板等高线:一般是标高差50m一条~但在褶皱和断层影响引起煤层倾角变化大的部位~等高线密度增加, 2 河南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规定 ,2,全部地质勘探钻孔~煤层露头~向斜~背斜~断层~煤层厚度~陷落柱~火成岩~煤层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构造煤的类型、厚度分布等。 2.3 瓦斯内容和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表1、表2和表11中图例表示,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绘制绝对瓦斯涌出量实测等值线与预测等值线~按表2和表11中图例表示, ,3,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等值线~一般是级 3差5m/min~按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 ,4,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按表3和表11中图例表示, ,5,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钻孔最大钻屑量s等。2maxmax按表4、表5、表6和表11中图例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