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皇子福晋旗籍

康熙朝皇子福晋旗籍
康熙朝皇子福晋旗籍

康熙朝皇子福晋旗籍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允禶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母为惠妃纳喇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

◆第一女27年10月初六日申时生,45年3月嫁科尔沁台吉多尔济色稜;

50年6月卒,年24岁

◆第二女28年7月初二日寅时生,46年9月嫁李氏李淑鰲。55年5月卒,

年28岁。

◆第三女县君30年3月11日丑时生;53年3月,嫁喀凯氏喇布坦;雍

正元年正月卒,年33岁。

◆第四女县君,31年7月21日未时生;49年二月,嫁孙承恩;50年二

月卒,年20岁。

◆第一子弘昱,35年9月30日丑时生;57年正月13日未时卒,年23岁。

嫡妻赫舍里氏,尚书赫呢之女。无嗣

?继夫人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

◆第三子弘韦,44年七月初七日寅时生;49年3月19日亥时卒,年六岁。

◆第四子弘曜,康熙四十六年丁亥正月初二日寅时生;康熙四十九年庚寅

四月初十日丑时卒,年四岁

◆第八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十四日未时生;康熙五十年辛卯

六月初八日戌时卒,年二岁。

◆第八女县君,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生;雍正十一年癸

丑十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罗卜藏敦多卜;县君乾隆五十三年甲午

九月十三日丑时卒,年六十七岁。

?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之女

◆第十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二月十九日丑时生;康熙五十九年庚

子五月十一日未时卒,年五岁。

?妾关氏,麻色之女;

◆第五女县君,42年十月28日卯时生;61年11月,嫁科尔沁台吉塞楞

纳穆扎尔;乾隆33年4月4日巳时卒,年66。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九月初二日子时生;康熙五十年辛卯

正月十七日亥时卒,年三岁。

?妾钱氏;

◆第六子二等侍卫弘晗,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乾隆十

九年甲戌十二月初九日巳时卒,年四十六岁。

●嫡妻喀尔罗特氏,员外郎达克屯之女。

●二子:长子永琼,次子(承继子)主事永琴

?妾阮氏,雅图之女;

◆第七子三等侍卫弘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二月十二日酉时生。乾隆七

年壬戌六月二十七日卯时卒,年三十四岁。

●嫡妻甘佳氏,按察例甘国桂之女;

●妾江氏,江九儿之女;

●妾周氏,周承恩之女。

●七子:长子四等侍卫永仓,次子永文,三子永璀,四子永师,五子

未有名,六子永留,七子永玳。

?妾郭氏,郭永吉之女;

◆第九女县君,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四月十九日亥时生;雍正十二年甲寅十

一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尔第;县君乾隆十五年庚午十一月初八

日辰时卒,年三十六岁。

◆第九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九月十九日亥时生;康熙五十九年庚

子二月初十日巳时卒,年六岁。

◆第十女县君,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七月初八日卯时生;雍正十一年癸丑七

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汪扎尔;县君乾隆二十年乙亥九月十一日巳时

生,年四十岁。

◆第十一女,康熙六十年辛丑七月初七日巳时生;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三

月卒,年二岁。

◆第十二女,雍正元年癸卯四月初七日丑时生;女雍正二年甲辰十二月十

二日申时卒,年二岁。

◆第十三子三等侍卫弘同,雍正元年癸卯五月二十八日辰时生;乾隆二十

五年庚辰四月二十七日丑时卒,年三十八岁。

●嫡妻赫舍里氏,副都统、御使布备慎之女;

●妾李氏,李万保之女;

●妾陈氏,陈文璧之女;

●妾王氏,王武之女。

●四子:长子永旷,次子永周,三子永华,四子永论。

◆第十四女县君,雍正三年乙巳八月十六日寅时生;乾隆十一年丙寅正月,

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喇里达;县君乾隆十六年辛未十月二十日丑时

卒,年二十七岁。

?妾晋氏,达色之女;

◆第十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九日寅时生;康熙五十八年

己亥三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岁。

◆第十三女郡主,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十八日丑时生;乾隆二年丁巳六月抚

育宫中,选婿科尔沁珠郎汉济拉马氏僧滚扎青,未婚;婿于乾隆五年庚

申五月卒,郡主守节,乾隆五十八年癸丑七月十五日亥时卒,年七十岁。

◆第十四子弘明,雍正十年壬子三月十一日戌时生;嘉庆十一年丙寅十月

十六日未时卒,年七十五岁。

●嫡妻瓜尔佳氏,参领色楞泰之女;

●妾聂氏,聂七十之女。

●一子:永超。

?妾范氏,二格之女;

◆第十五子弘屯,雍正十年壬子十月初一日戌时生;嘉庆十年乙丑六月初

十日申时卒,年七十四岁。

●嫡妻栋鄂氏,笔贴式伯禄之女;

●妾徐氏,徐国秀之女;

●妾马氏,马忠之女;

●妾单氏,单坤之女。

●六子:长子永名,次子永纳,三子永祜,四子永然,五子永谦,六

子永清。

?妾王氏,王忠之女;

◆第二子奉恩镇国公弘方,43年8月12日申时生;乾隆37年12月5日

卯时卒,年69。

●嫡妻辉和氏,副都统伯济之女;

●侧室孙氏,监生孙国弼之女;

●妾伊尔根觉罗氏,三等侍卫八十三之女;

●妾孙氏,孙正之女;

●妾江氏,江瑞之女;

●另室所居妾杜氏,四品典卫杜世甘之女;

●妾侯氏,侯什备之女;

●妾孙氏,孙昭之女;

●另室所居妾江氏,江祜之女;

●妾孙氏,孙国英之女。

●九子:长子四等侍卫永公;次子二等侍卫永凡;三子永存;四子永

托;五子永干;六子永步;七子永玖;八子永介;九子辅国公永扬。

?妾高氏,高登科之女。

◆第十二子奉恩将军永晌,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十九日亥时生;乾隆四

十六年辛丑三月十五日子时卒,年六十四岁。

●嫡妻宁古塔氏,按察使多纶之女;

●妾崔氏,崔巴格之女;

●妾崔氏,德贵之女;

●妾贾氏,黑子之女;

●妾良氏,良广泰之女。

●七子:长子奉恩将军永多,次子主事永琴,三子永荪,四子永门,

五子护军参领永岳,六子永标,七子宗学副管永浔。

?妾李氏,李浩山之女

◆第六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初九日卯时生;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六月卒,年五岁。

?妾晁氏

◆第七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六日酉时生;雍正十二年甲寅九

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台吉拉锡;女乾隆元年丙辰十一月卒,年二十

七岁。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

爱新觉罗保成

生母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四十七年冬一废太子,四十八年复立,康熙五十一年复废皇太子胤礽,禁固在咸安宫内。雍正二年十二月病死于的所,时年五十一岁。死后被追封为理密亲王,葬于黄花山。谥"密"。

?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

◆第三女郡主,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八月十一日卯时生;康熙五十九年庚子

五月,嫁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郡主雍正十三年乙卯四月十三日

巳时卒,年三十九岁。

?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三十年辛未十二月二十八日丑时生;康熙四十年辛

巳十一月二十八日亥时卒,年十一岁。

◆第一女,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四月二十三日辰时生;本年五月卒,年一岁。

◆第二女,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二月十六日寅时生;本月卒。

◆第二子已革理亲王弘皙,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七月初五日辰时生;乾隆七

年壬戌九月二十八日卯时卒,年四十九岁。

●嫡妻喀尔沁乌郎罕济尔默氏,噶尔藏之女;

●妾兆氏,兆庆之女;

●妾强氏,强世卓之女;

●妾章氏,道员章万钟之女;

●妾袁氏,袁西保之女;

●妾张氏,张洪之女;

●妾王氏,王廷成之女。

●十八子:长子二等侍卫永琛,次子永琳,三子永玫,四子三等侍卫

永旬,五子永瑾,六子未有名,七子永廷,八子永召,九子永琚,

十子永典,十一子未有名,十二子永灌,十三子永佩,十四子护军

参领永淮,十五子未有名,十六子未有名,十七子永箦,十八子未

有名。

?侧福晋李佳氏,不详。

?侧福晋程佳氏,程世福之女。

◆第八女郡主,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正月十七日酉时生;雍正八年庚戌十二

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彭苏克拉氏;郡主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

十四日巳时卒,年四十六岁。

◆第十女,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六月十九日子时生;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正

月卒,年四岁。

◆第十子多罗理恪郡王弘为,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十二月初八日亥时生。乾

隆四十五年庚子八月二十七日巳时薨。年六十三岁。

●嫡福晋瓜尔佳氏,笔贴式塞特之女;

●侧福晋陈佳氏,陈贵之女;

●侧福晋孟佳氏,孟铎之女;

●庶福晋苏氏,苏辉克之女;

●庶福晋刘佳氏,刘二之女;

●庶福晋马佳氏,济兰泰之女。

●七子:长子多罗贝勒永瑷,次子告退侍卫、奉恩将军永育,三子未

有名,四子未有名,五子辅国将军永准,六子永爽,七子永瀛。

◆第十二子奉恩辅国公弘皖,雍正二年甲辰九月二十一日丑时生。乾隆四

十年乙未五月初一日寅时卒,年五十二岁。

●嫡妻侯佳氏,侯文玉之女;

●侧室王氏,三等护卫厄尔达色之女;

●妾周氏,典卫额尔珂之女。

●二子:长子永川,次子不入八分辅国公永浩。

?侧福晋王佳氏,不详。

◆第七子已革辅国公弘晁,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五月初五日卯时生。乾隆三

十九年甲午七月二十二日未时生,年六十一岁。

●嫡妻那穆都鲁氏,按察使岳岱之女;

●妾纳喇氏,八十六之女;

●妾纳喇氏,护军校金五之女;

●妾马氏,马良之女。

●十四子:长子未有名。次子护军参领永尹,三子永增,四子奉国将

军永登,五子永故,六子永学,七子奉国将军永避,八子永宽,九

子三等侍卫永纯,十子永鸟,十一子永瓜,十二子永瑚,十三子永

册,十四子永怀。

◆第十一子弘丙,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正月初一日卯时生。乾隆二十八年癸

未三月二十二日卯时卒,年四十四岁。

●嫡妻赵佳氏,步军校泽和之女;

●继妻鄂佳氏,员外郎色明之女;

●妾林氏,林英之女。

●二子:长子永羽,次子永佐

?侧福晋林佳氏,不详。

◆第三子奉恩辅国公品级弘晋,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月二十日未时生,康

熙五十六年丁酉三月十二日戌时卒,年二十二岁。

●嫡妻兆佳氏,员外郎雅尔泰之女;

●妾纳喇氏,元保之女;

●妾杨氏,巴尔泰之女。

●三子:长子未有名,次子三等侍卫永秀,三子奉恩辅国公永敬。

◆第九女县主,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二月五日丑时生;雍正八年庚戌十二

月,嫁敖汉台吉七旺多尔济;额附乾隆十六年辛未六月十日卒,县主乾

隆二十七年壬午闰五月二十一日丑时卒,年四十九岁。

?庶福晋刘佳氏,不详。

?庶福晋范佳氏,不详。

◆第四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二月初二日丑时生,本日卒。

◆第五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十二月十二日午时生;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

正月卒,年六岁。

?庶福晋唐佳氏,不详。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十月初四日寅时生,母侧福晋唐佳氏;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十二月二十一日巳时卒,年二岁。

◆第六女和硕淑慎公主,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二日丑时生,侧福晋唐

氏出。雍正初,抚养宫中。四年丙午,年十九。十二月,下嫁科尔沁博

尔济锦氏观音保,封今位号。十三年二月,夫亡。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九

月初十日亥刻卒,年七十有七

◆第六子奉恩辅国恪僖公弘燕,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七月初四日丑时生;乾

隆十五年庚午四月十四日子时卒,年三十九岁。

●嫡妻左佳氏,左世恩之女;

●侧室王佳氏,护军校存柱之女;

●妾阿颜觉罗氏,三等护卫拴住之女;

●妾陈氏,陈柏之女;

●妾阿颜觉罗氏,五十之女。

●六子:长子奉恩辅国恪勤公永玮,次子永堪,三子永班,四子永润,

五子永嘉,六子永年。

?妾刘氏,不详。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一月初五日未时生,本日卒。

◆第七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十月十六日戌时生;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十月卒,

年六岁。

◆第十一女,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六月十九日子时生;女雍正三年乙巳二月

十六日酉时卒,年九岁。

?妾钱氏,不详。

◆第八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示直一月二十六日寅时生。雍正四年丙

午六月初五日午时卒,年十二岁。

?妾邱氏,不详。

◆第九子三等侍卫弘遥,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四日卯时生。乾隆四十

八年癸卯正月十一日申时卒,年六十八岁。

●嫡妻尚佳氏,尚玉德之女;

●继妻乌苏氏,郎中雅尔布之女;

●妾郭氏,二格之女。

●五子:长子永达,次子副护军参领永定,三子永盍,四子永撤,五

子永赐。

?妾祁氏,不详。

◆第十二女郡主,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月十二日巳时生;雍正十年壬子十

二月,嫁科尔沁一等塔布囊喀英阿;郡主乾隆四十一年丙申三月十三日

巳时卒,年六十岁。

?妾朱氏,不详。

◆第十三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正月初五日亥时生;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

四月卒,年二岁。

?妾裴氏,不详。

◆第十四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三月初十日未时生;本年七月卒。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爱新觉罗?胤祉,清圣祖康熙仁皇帝第三子,编入满洲镶蓝旗,雍正帝异母兄,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二十日,殡于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照郡王例殡葬于平谷县峪口镇东樊各庄村东“三王爷墓”。乾隆二年,追谥“隐”。母荣妃马佳氏。

?嫡福晋董鄂氏,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

◆第一子弘晴,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一月初六曰午时生;康熙四十年辛嗽

积月二十四曰酉时卒,年六岁。

◆第三子已革亲王世子弘晟,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九月初二曰卯时生;雍正

十年壬子七月初九曰巳时卒,年三十五岁。

●嫡妻博尔济吉特氏,都统、伯四格之女;

●妾伊尔根觉罗氏,护军校六十八之女;

●妾王氏,王有功之女;

●妾金氏,那格之女。

●一子:第一子二等侍卫永璞。

◆第一女,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正月十八曰丑时生,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卒,

年二岁。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年辛巳九月初二曰子时生;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十

二月,嫁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头等台吉根扎普多尔济;郡主乾隆十八年

癸酉九月十九曰辰时卒,年五十三岁。

?侧福晋田氏,笔贴式敦达理之女;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三月初八曰辰时生。本月初九曰未时

卒。

◆第四女,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正月二十八曰丑时生;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

正月卒,年五岁。

◆第七子固山贝子弘景,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五月二十一曰辰时生;乾隆四

十二年丁酉三月二十曰卯时溘逝,年七十五岁。

●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轻车都尉七十之女;

●侧夫人纳喇氏,五品典卫褚绪之女;

●三等护卫郎图之女;

●妾杨氏,三格之女;

●妾绪氏,长玉之女;

●妾王氏,王桑额之女。

●三子:长子永祜,次子已革奉国将军永珀,三子奉恩镇国公永珊。

?妾王氏,桑格之女;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十一月二十八曰卯时生;本曰申时卒。

◆第六子弘曦,康熙四十一年辛嗽积月初九曰寅时生;乾隆七年壬戌十一

月初七曰未时卒,年四十二岁。

●嫡妻伊尔根觉罗氏,固山额驸、佐领鄂伦之女。

●一子:第一子永恕。

?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四月初一曰巳时生;本月初九曰申时

卒。

?妾伊尔根觉罗氏,噶尔汉之女;

◆第三女郡主,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正月二十八曰丑时生;康熙五十八年己

亥十二月,嫁科尔沁固鲁斯奇普氏多罗杜棱郡王伊达穆扎普;郡主乾隆

十一年丙寅三月十一曰巳时卒,年四十五岁。

?妾完颜氏,牧长二格之女;

◆第十一子三等侍卫弘易,康熙五十四年乙未正月二十六曰巳时生;乾隆

十九年甲戌六月初四曰巳时卒,年四十岁。

●嫡妻西佳氏,西禅之女;

●妾罗氏,罗秀之女;

●妾王氏,华善之女;

●妾黄氏,黄五之女;

●妾李氏,李尚德之女。

●四子:长子护军参领永仍,次子永郎(出继),三子永颇,四子永税。

?妾李氏,李先隆之女;

◆第八子副理事官弘暹,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正月初九曰寅时生;乾隆三十

六年辛卯七月二十五曰酉时卒,年六十二岁。

●嫡妻杨氏佳氏,道员杨文魁之女;

●妾王氏,王潮宣之女。

●四子:长子三等侍卫永卞。次子三等侍卫永顺,三子三等侍卫永介,

四子永堂。

?妾奇德里氏,员外郎、参领萨哈廉之女;

◆第十子四等侍卫弘晃,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初十曰未时生;乾隆十四

年己巳八月二十一曰午时卒,年三十七岁。

●嫡妻张佳氏,粮道张廷舒之女;

●妾莫氏,莫永祥之女;

●妾杨氏,官保之女;

●妾陈氏,陈达色之女。

●二子:长子永珩,次子永和。

?妾朱氏,朱鼐程之女;

◆第九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二月二十九曰辰时生;康熙五十年

辛卯正月十二曰未时卒,年二岁。

◆第五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二月初一曰寅时生;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五

月初一曰巳时卒,年四岁。

?妾吴氏,吴美之女;

◆第六女,雍正七年己酉十二月十一曰亥时生;雍正十年壬子七月二十五

曰午时卒,年四岁。

?妾陈氏,陈富荣之女

◆第十二子三等侍卫弘瞩,雍正八年庚戌十一月二十四曰申时生;乾隆四

十一年丙午正月二十曰辰时卒,年四十七岁。

●嫡妻瓜尔佳氏,参领色勒泰之女;

●继妻纳喇氏,佐领官柱之女;

●妾李氏,李晋之女;

●妾施氏,施万之女;

●二子:长子永任,次子(承继子)永郎。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立中体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清朝入关之后第三任皇帝。胤禛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生之子,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胤禛逝于圆明园。葬河北易县清西陵“泰陵”。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雍正九年九月,崩。长子

弘晖封端亲王。

◆弘晖,长子。生于康熙三十六年,殇于康熙四十三年。乾隆时追封为端

亲王。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乾

隆帝。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

◆第四子弘历,乾隆皇帝,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年遐龄的女儿,雍正三年十一月,崩

◆第四女,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殇,

◆第七子福宜,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生,康熙六十年正月十三日殇

◆第八子福惠,康熙六十年十月初九日生,雍正六年九月初九日殇,雍正

下诏以亲王礼下葬。乾隆时追封为怀亲王。

◆第九子福沛,雍正元年五月初十日生,即日殇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女。雍正间,封裕嫔,进裕妃。乾隆时,尊

为裕皇贵太妃。乾隆四十九年崩。

◆第五子弘昼,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七日未时生。雍正十一年正月

封和硕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七月十三日申时薨。年六十岁。谥曰:

恭。

●嫡福晋吴扎库氏,副都统五什图之女。

?第一子永瑛,雍正九年四月十二日生。雍正十年六月初七卒。

年三岁,无嗣。

?第二子和硕和勤亲王永壁,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子时生。乾

隆三十五年十月袭和硕和亲王。乾隆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薨,

年四十岁。

◆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第四子散秩大臣,镇国将军永瑸(三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十

一日生。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封二等镇国将军散秩大臣。乾隆五

十六年十二月派守护西陵。嘉庆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卒,年六

十二岁。

◆嫡妻瓜尔佳氏。

?第五子未有名,乾隆三年十二月初五日生。乾隆四年五月十五

日卒,年二岁。

?第七子将军不入八分辅国公永琨,乾隆八年二月十六日生。

?第八子永璔,乾隆十年八月二十四日生。乾隆三十三年五月二

十一日卒,年二十四岁。

◆嫡妻博尔济吉特氏。

●侧福晋章佳氏,护军参领雄保之女。

?第三子未有名雍正十二年四月二十日生。本年十二月初七日卒

●侧福晋崔佳氏,崔奇哲之女。

?第六子头等侍卫镇国将军永瑍乾隆五年六月十四日生。乾隆

十四年四月,授头等侍卫,本年十二月,封二等镇国将军。乾

隆四十八年十月九日卒。

◆嫡妻佟佳氏。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烨女。

◆第二女和硕怀恪公主,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生于藩邸。康熙五十一年

(1712)三月封郡君,七月晋郡主,九月下嫁星德。康熙五十六年(1717)

三月逝世,年二十三。雍正元年追封为和硕怀恪公主。

◆第二子弘昐,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日殇。

◆第三子弘时,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雍正五年丁未八月

初六日申时卒,年二十四岁。

●嫡妻栋鄂氏,尚书席尔达之女。

●妾钟氏,钟达之女。

●妾田氏。

●一子,永珅

◆第六子弘昀,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日殇。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雍正上台后,封其为谦嫔,

乾隆时尊为皇考谦妃

◆第十子弘曕,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果恭郡王,乾隆初出继为果毅

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薨于乾隆三十年三月十一日。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女。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为宁妃。

?懋嫔,宋氏,主事金柱女

◆第一女,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

◆第三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殇

?李贵人(?—1760年),雍正七年封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卒。

?郭贵人(?—1786年),雍正初年封为郭常在,雍正七年进位郭贵人。乾隆

五十一年正月卒,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安贵人(?—?),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间,奉安于泰陵妃园

寝。

?海贵人(?—1762年)雍正三年为常在,十三年进为海贵人,乾隆二十六年

十二月卒,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贵人(?—1732年)初入宫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晋封张贵人,雍正十

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老贵人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雍正八年已进宫,封为李答应,雍正十年闰五月进位李常在。乾隆

五十年十一月尚健在,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马常在(?—1768年),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称马答应,雍正八年一月进

位马常在。卒于乾隆三十三年夏,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八年十一月,称高常

在。约卒于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间,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1732年)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雍正十年八月卒,暂安于田村,

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顾常在(?—1729年)雍正七年四月已进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暂

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苏答应,雍正四年七月进宫,可能卒于雍正七年八月以后。

?吉常在,原称吉官(吉官女子?),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英答应,原称兰英,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汪答应,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德答应,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苏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疑为苏答应。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云惠,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清康熙帝第五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十八年己未十二月初四日申时生,宜嫔郭啰罗氏即宜妃出。雍正十年壬子闰五月十九日丑刻卒。康熙三十五年(1696),胤祺随父征讨噶尔丹,奉命领正黄旗大营,以功于三十七年三月晋封为多罗贝勒。

四十八年(1709),晋封为和硕亲王,赐号为恒亲王,赐银5000两,子弘升为世子。康熙评价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十年病故,赐祭葬如典礼,谥“温”。

十二年,立碑勒铭,称其“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嫡福晋他塔喇氏,员外郎张保之女;

?侧福晋刘佳氏,刘文焕之女;

◆第一子恭恪贝勒品级弘升,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四月初六日未时生;乾隆

十九年甲戌四月二十二日丑时溘逝,年五十九岁。

●嫡夫人戴佳氏,郎中顺岱之女;

●妾兆佳氏,朔色之女;

●妾伊拉里氏,关保之女;

●妾杨氏,杨凤玉之女。

●三子:长子副都统品级永瑞,次子未有名,三子固山贝子永泽。

◆第一女郡主,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九月二十四日卯时生;康熙五十二年癸

巳八月,嫁喀尔喀乌郎阿济尔莫氏纳穆塞;郡主乾隆二十四年己卯九月

二十二日戌时卒,年五十八岁。

?侧福晋瓜尔佳氏,硕色之女;

◆第二子和硕恒恪亲王弘蛭,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八月二十六日申时生;乾

隆四十年乙未六月初六日亥时薨,年七十六岁。

●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协领德启之女;

●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子拉什之女;

●侧福晋李佳氏,五格之女;

●侧福晋佟佳氏,华色之女;

●庶福晋成佳氏,达赖之女;

●庶福晋完颜氏,管领常保住之女;

●庶福晋田氏,田阳之女;

●庶福晋石佳氏,二格之女;

●庶福晋许氏,观音保之女。

●十一子:长子二等侍卫、辅国将军永馨,次子永修,三子奉国将军

永熏,四子永铨,五子永特,六子永隆,七子永懋,八子三等侍卫

永封,九子永萃,十子多罗恒敬郡王永皓,十一子未有名。

◆第三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八月十六日戌时生;康熙四十六年丁

亥八月初三日丑时卒,年六岁。

◆第四子镇国将军弘昂,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四月初三日丑时生;乾隆四十

六年辛丑十二月十三日未时卒,年七十七岁。

●嫡妻瓜尔佳氏,员外郎齐式之女;

●妾兆氏,花色之女。

●六子:长子永泰,次子永傅,三子永兴,四子永瓒,五子永宝,六

子未有名。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六月十一日巳时生;本月十六日巳时

卒。

◆第五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初十日戌时生;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四

月卒,年三岁。

?庶福晋马佳氏,马三合之女;

◆第三女县君,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一月二十五日丑时生;康熙六十年辛

丑十二月,嫁萨克达氏达冲阿;额附雍正二年甲辰闰四月卒,县君雍正

二年甲辰五月二十三日戌时卒,年二十三岁。

◆第四女县君,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十一月初八日巳时生;雍正十三年乙卯

正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炳图郡王郡锡班第;县君乾隆四十九年甲

辰五月初六日申时卒,年八十岁。

?庶福晋白佳氏,白玉之女;

◆第二女郡主,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九月十九日寅时生;康熙五十八年己亥

正月,嫁厄鲁特绰络斯氏郡王策凌旺布;额附雍正二年甲辰七月卒,郡

主乾隆八年癸亥三月十三日辰时卒,年四十五岁。

?庶福晋钱佳氏,管领土完整钱加官之女;

◆第六子奉恩将军弘晌,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九月十八日寅时生;乾隆十八

年癸酉八月十七日申时卒,年四十四岁。

●嫡妻博尔济吉特氏,副都统格扪之女;

●妾石氏,二格之女;

●妾舒氏,舒斌之女;

●五子:长子永让,次子奉恩将军永庆,三子永琬,四子永雄,五子

永果。

◆第七子奉恩将军弘瞳,康熙五十年辛卯九月二十三日丑时生;乾隆十九

年甲戌二月二十九日午时卒,年四十四岁。

●嫡妻纳喇氏,佐领三泰之女;

●妾刘佳氏,保住之女;

●妾杨氏,杨保之女。

●三子:长子奉恩将军永椿,次子奉恩将军永鼐,三子永纲

?庶福晋张佳氏,张唤文之女

◆第六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初四日未时生;乾隆三年戊午七月,嫁敦

尔罗斯博尔济吉特氏苏马第;女乾隆九年甲子十月十四日巳时卒,年三

十四岁。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康熙帝第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成妃戴佳氏所生。康熙三十五年(1696),奉命统率镶黄旗大营,以功于三十七年晋封贝勒。四十八年(1709)三月,晋封多罗淳郡王。五十七年十月,正蓝旗满洲都统延信出征西陲,奉命管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因其受命以来,恪尽其职,诸务毕举,颓风靡习渐至改变,是以雍正元年(1723)四月,晋封和硕亲王,仍号淳。后来,以疾解旗务。八年,卒,谥“度”。刻碑记功,诏褒其“敬谨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

?嫡福晋纳喇氏,副都统法喀之女;

◆第三女,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九月二十八日午时生;女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闰六月卒,年四岁。

◆第五女郡主,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十七日申时生;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九

月,加温都氏保进之;郡主雍正七年己酉十一月十一日卒,年二十九岁。

?侧福晋纳喇氏,六品牧长韩楚翰之女;

◆第一女郡主,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生;康熙五十二年

癸巳十二月,嫁奈曼博尔济吉特氏铎罗达尔汉郡王推忠;郡主康熙五十

九年庚子十二月卒,年二十五岁。

◆第一子已革亲王世子弘曙,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十二月初十日申时生;乾

隆三年戊午三月三十日子时卒,年四十一岁。

●嫡妻博尔济吉特氏,侍郎罗詹之女;

●妾金氏,管领佛保之女;

●妾王氏,八品牧长王朝用之女;

●妾傅氏,八品管傅锏之女。

●四子:长子未有名,次子永安,三子永敦,四子永盛。

◆第二女郡主,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八月十四日申时生;康熙五十六年丁酉

八月,嫁敖汉铎氏三等台吉多尔济拉氏;郡主雍正十年壬子十二月初十

日卒,年三十四岁。

◆第二子辅国将军弘倬,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十月十六日寅时生;乾隆八年

癸亥九月初四日未时卒,年四十七岁。

●嫡妻伊尔根觉罗氏,员外郎萨哈岱之女;

●妾金氏,管领佛保之女;

●妾赵氏,管领黑格之女;

●妾沈氏,沈三元之女。

●四子:长子额尔钦,次子三等侍卫、奉国将军永扛,三子三等侍卫、

奉恩将军永庄,四子额腾。

◆第四子弘昕,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五月初八日巳时生;康熙五十一年壬辰

八月初十日未时卒,年十一岁。

?侧福晋巴尔达氏,管领噶尔赛之女;

◆第六子多罗醇郡王弘景,康熙五十年辛卯七月十一日戌时生;乾隆四十

二年丁酉七月十三日亥时薨,年六十七岁。

●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给事中宜可善之女;

●侧福晋富察氏,图什巴之女;

●侧福晋邓氏,邓文锦之女;

●侧福晋颜氏,常福之女;

●庶福晋雷氏,佐领雷世俊之女;

●庶福晋纳喇氏,萨尔图之女;

●庶福晋张氏,张常胜之女;

●庶福晋扎库塔氏,护军校张忠之女;

●妾郭氏,郭住之女;

●妾杨氏,德明之女。

●八子:长子永播,次子永耀,三子永协,四子永恰(出继),五子永

卓,六子永广,七子未有名,八子多罗贝勒永均。

?庶福晋李佳氏,李联科之女;

◆第四女,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十二月十六日寅时生;女康熙四十八年己丑

五月卒,年十岁。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四年乙酉闰四月二十日午时生;康熙四十八年

己丑七月十四日巳时卒,年五岁

◆第七女郡主,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初八日戌时生;雍正九年辛亥八月,

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二等台吉色卜腾多尔济;郡主乾隆七年壬戌九月

二十日辰时卒,年三十三岁。

?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包衣、参领伯霸之女;

◆第三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五月初五日戌时生;康熙四十二年癸

未二月二十三日辰时卒,年二岁。

◆第六女,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五月二十三日午时生;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

四月卒,年二岁。

?庶福晋富察氏,西特库之女;

◆第九女县主,雍正四年丙午八月初八日亥时生;乾隆六年辛酉十二月,

嫁喀尔沁乌郎阿济尔莫氏瑚图凌阿;县主乾隆十年乙丑十月十八日卯时

卒,年二十岁。

◆第十女,雍正六年戊申十一月十四日丑时生;女雍正八年庚戌某月十一

日卯时卒,年三岁。

?庶福晋陈氏,管领萨哈塔之女

◆第七子奉国将军弘泰,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六月十八日辰时生。乾隆二十

二年丁丑六月十三日寅时卒,年三十八岁。

●嫡妻巴雅拉氏,轻车都尉豪山之女;

●妾张氏,张志凌之女;

●妾侯氏,六格之女。

●二子:长子永藻,次子(承继子)永恰。

?庶福晋陈氏,四十九之女

◆第八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月二十二日寅时生;女雍正元年癸卯六月

卒,年四岁。

康熙儿子的姓名读音

皇长子:胤褆,生母惠妃纳喇氏,康熙十一年生,63岁; 皇次子: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生,51岁; 皇三子:胤祉,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六年生,56岁; 皇四子:胤禛,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七年生,58岁; 皇五子:胤祺,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生,54岁; 皇六子:胤祚,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九年生,6岁; 皇七子:胤佑,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十九年生,51岁; 皇八子:胤禩,生母良妃卫氏,康熙二十年生,46岁; 皇九子:胤禟,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二十二年生,44岁; 皇十子:胤(礻我),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二十二年生,59岁; 皇十一子:胤禌,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二十四年生,12岁; 皇十二子:胤祹,生母定嫔万琉哈氏,康熙二十四年生,79岁; 皇十三子: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康熙二十五年生,45岁; 皇十四子:胤禵,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七年生,68岁; 皇十五子:胤(礻禺)生母密嫔王氏,康熙三十二年生,39岁; 皇十六子:胤禄,生母密嫔王氏,康熙三十四年生,73岁; 皇十七子:胤礼,生母勤嫔陈氏,康熙三十六年生,42岁; 皇十八子:胤衸,生母密嫔王氏,康熙四十年生,8岁; 皇十九子:胤禝,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一年生,3岁;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五年生,50岁; 皇二十一子:胤禧,生母熙嫔陈氏,康熙五十年生,48岁; 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谨嫔色赫图氏,康熙五十年生,33岁; 皇二十三子:胤祁,生母静嫔石氏,康熙五十二年生,73岁; 皇二十四子:胤秘,生母穆嫔陈氏,康熙五十五年生,58岁;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tí),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réng),(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zhǐ) ,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zhēn),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qí),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zuò),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sì),原封廉亲王,后废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 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こふんじだい】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 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清朝历代皇帝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表及简介

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4、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5、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7、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8、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

雍正有几个儿子

阅读精选(1): 雍正皇帝有几个儿子 史料记载,雍正皇帝的儿子一共有十人,除了四子乾隆皇帝,其他几位基本都命途多舛。 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母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殇于康熙四十三年。 爱新觉罗;弘盼:实际上的第二子,但因早殇而未序齿,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日殇。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生于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殇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母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时为雍亲王格格);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母纯懿皇贵妃耿佳氏(时为雍亲王格格);生于康熙五十一年。 爱新觉罗;福宜:六子,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生,康熙六十年正月十三日殇。母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康熙六十年十月初九日生,雍正六年九月初九日殇,雍正下诏以亲王礼下葬。乾隆时追封为怀亲王。母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福沛:八子,雍正元年五月初十日生,即日殇。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爱新觉罗;弘曕:九子,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果恭郡王,乾隆初出继为果毅亲

王爱新觉罗允礼后。薨于乾隆三十年三月十一日。 阅读精选(2): 雍正育有几个儿子?雍正儿子结局为什么差别之大? 雍正皇帝一共育有10位皇子,但是为什么10位皇子的结局差距为何如痴之大?我们一齐来看看。 雍正的儿子之长子弘晖 弘晖,母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殇于康熙四十三年。 雍正的儿子之二子(一)弘昐 弘昐,实际上的第二子,但因早殇而未序齿,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日殇。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雍正的儿子之二子(二)弘昀 弘昀,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日殇。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雍正的儿子之三子弘时 弘时,雍正削其宗籍。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生于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殇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 雍正的儿子之四子弘历

元代年表(1279-1368)

公元 544 年,蒙古先民失韦遣使与东魏建立联系。 公元 7 世纪,蒙古以"蒙兀室韦"之称载入《旧唐书》。 1162 年,铁木真出生。 1171 年,铁木真父王耶速该巴特尔被塔塔尔人毒害,蒙古部落联盟解体。 1189 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 1201 年,合答斤等 11 部推举札答兰部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 1202 年,答兰捏木儿格思战役,铁木真灭塔塔尔部。 1203 年,铁木真灭克烈部,王汗被乃蛮边将执杀。 1204 年,铁木真灭乃蛮,太阳汗受伤致死。 1205 年,铁木真征西夏。 1206 年,铁木真即汗位,号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1207 年,术赤征服林中百姓。成吉思汗再征西夏。 1208 年,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往西辽。 1209 年,畏兀儿国归附。成吉思汗三征西夏,夏主李安全纳女请和。 1211-1214 年,蒙古首度伐金,破河北、山东、山西 90 余州,围攻中都。金献岐国公主及金帛、马匹请 和。蒙古撤兵。金迁都汴京。 1214 年,蒙古与南宋建立夹击金朝同盟。 1215 年,占领中都,破金城邑多处。 1217 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总理伐金事宜。图马惕部叛乱,博儿忽阵亡。 1218 年,哲别攻西辽。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1219 年,成吉思汗亲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 1221 年,花剌子模国亡。巴剌率军追击札兰丁进入北印度。 1222 年,哲别、速不台征服阿哲儿拜占、谷儿只(格鲁吉亚),越太和岭(高加索),败阿兰、钦察联军。 1223 年,蒙古军攻入南俄,在迦勒加河败罗斯、钦察联军。 1225 年,成吉思汗回师土拉河。 1226 年,成吉思汗进兵西夏,围攻中兴府。 1227 年,成吉思汗病逝。西夏亡。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监国。 1229 年,举行大会,推举成吉思汗子窝阔台为汗。 1230 年,窝阔台汗亲伐金,派绰儿马罕征讨西亚。 1231 年,窝阔台汗召集官山会议,决定兵分三路伐金。立中书省,理汉地财赋。 1232 年,三峰山战役,托雷大败金兵,连取河南 10 余州。 1233 年,速不台破金南京,哀宗逃往蔡州。 1234 年,蒙、宋军破蔡州,哀宗自缢,金亡。 1235 年,建哈剌和林城。长子军西征。皇子阔端、阔出分道攻宋。 1236 年,初行交钞。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西征军降不里阿耳,南征军占襄阳,破成都。绰儿马 罕军占谷儿只(格鲁吉亚)。 1237 年,西征军破钦察、罗斯也烈赞。 1239 年,西征军征服阿速。绰儿马罕占阿美尼亚。 1240 年,西征军占乞瓦(基辅),进兵孛烈儿(波兰)。《蒙古秘史》成书。阿美尼亚王赴蒙古朝见窝阔台 汗。 1241 年,西征军败马札儿(匈牙利)军,进至维也纳附近。窝阔台汗逝,皇后乃马真氏称制。绰儿马罕离 世,拜住继统其军。 1242 年,金帐汗国正式成立。西征军东还。拜住攻占鲁迷(小亚西亚)。宗王察合台谢世。 1243 年,拜住败鲁迷算端凯亦·豁思鲁,进占西瓦思(今土耳其锡瓦思)。凯亦·豁思鲁称藩纳贡。 1244 年,西征蒙古军东还本土。西里西亚王海一世遣使向拜住请求归附。 1245 年,蒙古占领底格里斯河上游。大马士革王向蒙古纳贡。 1246 年,贵由汗即位。罗马教皇使者普兰·迦尔宾抵哈剌和林。谷儿只(格鲁吉亚)女王之子大卫兄弟入 和林朝觐,贵由命兄弟二人分治其国。 1249 年,三月,贵由汗驾崩,皇后海米司称制。 1251 年,蒙哥汗即位。 1252 年,蒙哥汗处置政敌,杀海米司、镇海等。将窝阔台兀鲁思分数块,授予窝阔台系诸王。鲁布鲁克 入哈剌和林朝觐。 1253 年,旭烈兀西征。忽必烈军分三路攻云南,进入大理国。 1254 年,兀良合台攻大理,俘乌蛮王。 1256 年,忽必烈建开平城。旭烈兀灭木剌夷国。 1257 年,兀良合台平云南,置郡县。兀良合台攻安南(即交趾)。安南国成为蒙古藩属。 1258 年,旭烈兀破报达(巴格达),阿拔斯王朝亡。蒙哥汗亲征南宋。 1259 年,蒙哥汗围攻合州钓鱼山,中流矢,故于军中。忽必烈接受贾似道划长江为界和议,南宋献贡保 安。

历史解密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 细数康熙儿子们的悲惨命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细数康熙儿子们的悲惨命运 导语: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康熙帝的一生有许多的儿女,但是他的儿女们并没有因为出生于皇家而活的逍遥自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 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康熙帝的一生有许多的儿女,但是他的儿女们并没有因为出生于皇家而活的逍遥自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 皇长子胤禔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以贝子礼殡葬。 皇二子胤礽康熙十三年(1674年)生。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胤礽的子女也多,共25人。 胤礽年少得志,享尽荣华,第二次的复立太子,并不是因为康熙对他又有了信心,而是当时的局势混乱不堪,需要一个挡箭牌,复立太子是再好不过的主意。再度被废之后,就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这位倒霉太子的著名事件有“帐殿夜警”。 皇三子胤祉康熙十六年(1677年)生。母荣妃马佳氏。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尔丹时,胤祉领镶红旗大 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是什么时候即位的 康熙退位后发生了什么

康熙是什么时候即位的康熙退位后发生了什么 康熙属什么生肖 康熙属什么生肖,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大的争议,他属的生肖是马,康熙出生于1654年,所以属马。 他的出生日期是农历三月十八,阳历的五月四日。所以康熙属马。在康熙那个年代,虽然皇权至上,但是在生肖上,谁也没办法修改,皇帝可以不让老百姓穿带龙图案的衣着,不准用龙图案的物品,不过皇帝没办法禁止大家属龙,所以生肖这东西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谁的特权,也没有谁专用。 康熙一生政绩不错,和他的孙子乾隆是比较励精图治的两位皇帝,也正是这两人给大清朝带来了较大的发展,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是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长达61年,这个数字是历史之最。虽然自己在位时间长,康熙却表示自己的父母并不疼爱自己,首先是顺治帝自己死的早,所以也无暇顾及这个儿子,母亲佟佳氏在顺治死后两年也死了。幼年继位的康熙帝,在14岁开始亲政,他抓住了鳌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来还统一了台湾,打了准格尔。 康熙属什么生肖,是不是嫡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努力,带来了大清朝的和平安定,他一生都在解决内忧外患,坐稳了他的江山。 不过不幸的是,康熙因为过早立了太子,以至于太子骄纵不堪,被废除后,他的其他儿子们就开始对皇位虎视眈眈,造成了八子夺嫡的局面,兄弟互相残杀,陷害。 康熙即位 康熙即位的故事要从顺治十七年说起,这年八月十九日,顺治帝的董鄂妃在乾清宫病逝,顺治对此悲痛万分,于是就有了出家的念头。于是他召禅师茆溪森入宫,两人经常讨论佛法,不久之后,就剃度出家了。茆溪森尊师玉林通琇来到京师,发现他的徒弟竟然给皇帝剃了头发,勃然大怒,把茆溪森抓了起来,并劝说顺治帝重新还俗。顺治听从了他的话,重新当回了皇帝。可是顺治早已一心向佛了,更无心打理政事了。

康熙教育皇子作息表

康熙规定的皇子皇孙的作息时间表 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叫“上书房”,康熙他这时候上书房在畅春园无逸斋,就是避免他的子孙贪玩,要无逸,不要闲着,不要贪玩,不要贪图享乐。《康熙起居注》和其它的一些书记载了皇子皇孙上学的具体情况,我想举一天做一个例子,看看皇子皇孙们是怎么学习的。寅时(早上3点---5点),皇子们就要到无逸斋,开始复习头一天的功课,要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要有两个小时,皇太子在这个时候才13岁,早上3点钟就要到无逸斋书房,他起床时间当然是更早,这是寅时。 卯时(早上5点—7点),老师来到课堂,满文的师傅达哈塔,汉文的师傅汤斌等到了上书房,到了之后先给皇太子实行跪拜的礼节,然后就检查皇子们功课,让皇子背书,皇子朗朗背诵,一字不错。然后汉文师傅再给他划下面一段,接着背下面一段。 辰时(上午7点—9点),这个时候学生上课已经过了四个小时了,康熙下了朝就来到了无逸斋,皇子们到斋外面台阶下面迎接康熙来,康熙来了之后落座,就说要背书,就让他的儿子背书,康熙拿出书来随便点一段,皇子就背,背完了以后,果然一字不错,康熙说,我小时候书要朗诵120遍,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这时候有了大臣说,说是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康熙说必须背足120遍,然后就问其他那几个师傅,说刚才背的怎么样?有的老师就

说了,说是太子很聪明,背得很好,康熙说,说你们不能表扬他,要多批评他们,免得他们骄傲。检查完了之后,康熙就处理他政事去了。 巳时(上午9点—11点),这个时候,记得这一天已经是数伏了,很热,皇子读书的时候,是不许拿扇子的,不许摇扇子,正襟危坐,这时候写字,每一个字要写100遍,来练习书法。 午时(11点—13点),就到了午饭的时候,侍卫就送上饭来,皇子们也让老师吃饭,老师跪着接了饭,然后到自己座位上吃饭,皇子们在另一旁吃饭,吃完饭之后不休息,继续前头功课。 未时(13点—15点),这时候皇子们到了无逸斋的外面是一个院,那儿有靶,射箭,一个是休息一下,一个是体育活动,一个是练习骑射,练习武艺。 申时(15—19点),康熙又到了无逸斋再次检查功课,还让这些皇子们背,他几个皇子排着队一个一个背。 酉时(17点—19点),这节课是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康熙先让诸子们一个一个射,之后让那几位师傅一个一个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史书记载叫做“连发连中”,功课完了之后放学。从早上3点到下午7点,请注意,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叫做“无间寒暑”,天天如此。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康熙皇帝对教育子孙是极为严格的,在他教育之下,康熙的儿子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政治型的,

大清皇室一览表 清朝 皇室 谱系 清史 清室

大清皇室一览表 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外祖父王杲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弟弟——舒尔哈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 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清世祖章———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 皇次子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 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

皇五子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清 清圣祖仁——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爱新觉罗·承祜( hù )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ǔ) 爱新觉罗·允禶(zàn)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tí),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réng),(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zhǐ) ,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zhēn),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qí),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zuò),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sì),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táng),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é),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zī),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táo),履懿(lǚyì)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xiáng),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雍正即位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禵(tí),恂(Xún)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wú),愉恪(kè)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lù),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xiè),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jì),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yī),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xī),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hù),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qí),诚贝勒

明清时期家庭住所特点解析

明清时期家庭住所特点解析 明清时期的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在少数,若实地考察这些建筑无疑可以获得明清住宅状貌的感性认识。不过历史遗存不等于历史实况,因为我们并不清楚这些遗存在当时具有怎样的代表性。如果游览数量不少的明清园林,恐怕会感叹,当时私家园林之雅致与幽阔,即便是今日富豪的豪华别墅也望尘莫及。当然,今人大概都不会将此当作当时人住所的一般状况。当时的富贵之家,自然是华堂美厦,高墙大院,占地面积之广,建筑之精致,就如同留存至今的诸多园林、大院,往往会令今人叹为观止。不过从整体上看,却不能不说,当时普通家庭的住宅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各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与物产的不同,房屋的式样、用料无疑都有着巨人的差异,不过,大体上可以分成茅屋和瓦房两种,在当时各地的城市中,基本都以瓦房为主。 比如,在明代安徽的颇为贫瘠的六安州,“城市多瓦屋”[1]。但在乡村,各地情况则有较大的差异,像在最为富庶的江南地区,瓦房可能已占主流,像在清代同治、光绪时期的安吉、于潜等县,“民居皆瓦屋砖墙,茅房甚少。富家多架高堂,颇事壮丽”[2]。“村落鲜蔀屋茅檐”[3]。安吉和于潜在浙西地区属于中等和较为落后的县,在苏杭的中心地带,情况肯定会更好一些[4]。不过在大多数地区的乡村,似乎茅屋-直是乡民的丰要住宅,比如: 万历《新昌县志》:城中富宦之家多高堂广厦,杂用诸色木植,周围绕以砖墙,檐阿警革,丹艭相望。村乡多茅房土屋,仅避风雨,其如城中之制者,仅仅一二而已。[5] 《庐江县志》:庐邑自富家而外,民居半系草房。[6] 乾隆《河间县志》:乡村多治草舍;城市通衢,或用陶瓦加粉饰,其内房皆筑土为墙,诛茅代瓦。至官署亦然。[7] 光绪《菏泽县志》:墼涂茅盖者十之七,甓甃瓦覆者十之三。[8] 宣统《清平县志》:住屋都用草盖,间有瓦房。[9] 民国《六合县续志稿》:居处,城内瓦屋甚多,草屋寥寥,乡镇瓦屋居十分中之三,草屋居十分中之七,乡村瓦屋百中之一,草屋百中之九九。[10] 而且平均每人占有的居住面积也不大,根据明代万历徽州休宁黄册底籍中的记载,当时平均每间房屋居住1.5人,即每人0.67间,总体上,人均占用房屋的间数与家庭规模成反比,在家庭规模较大的联合家庭中,每间人数达3.35人,也就是每人占有的房屋为0.3间[11]。町见住房颇为紧张。而清代陕西的情况似乎还更为糟糕,据宣统刊刻的陕西《茂陵张氏族谱》记载,该族在光绪二十二年(1906)时,共有79户人家,460口人,拥有房屋129.5间[12],平均每家1.6问房,平均每人0.3间,即平均每间房子要住3.6人。不过在那些乡宦有力之家,情况则不同,就是其中的普通者,住房也颇为宽敞。比如明代 1

《步步惊心》读后感

《步步惊心》读后感 有人说《步步惊心》不好,也有人说《步步惊心》里有很多故事情节是抄袭的《宫》,错,相反,我感觉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情感剧,如此动人的情感剧,让人潸然泪下,让人心如刀割,我甚至感觉这是导演和编剧为我量身打造的。 若羲常说: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充满悲情的音乐总是把我带进剧情里,我似乎真的入戏了,剧情如此委婉曲折,生在现代的若羲在大清显得如此另类,若不是她的另类,也不会出名的如此之快,更不会让她受到如此多皇子的关注,似乎每个皇子都对她有好感,美丽活泼,聪明智慧,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拼命十三妹,却唯独缺少一份单纯,因为她知道身边每个重要人物的结局,所以总是徘徊在融入与隔离的边缘,使她明净的脸上多了一种不属于她的哀思。 随着剧情的发展,若羲发现这个原本不属于她的世界使她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她知道每个人,却无法让任何人了解她,没有人会相信她其

实不是这个世界的,她只是一个过客。但有人却 告诉她即来之则安之。当她发现她不知不觉也不 得不陷入这场九子夺嫡的战争时,她更加恐惧心 慌不知所措了,她知道每个人的命运,甚至知道 某些人命丧何年,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当看到第四集时,若羲走在雪中,悲伤的音 乐总是恰到好处的袭来,与同样在雪中走来的八 爷不期而遇后同肩并走的场景时,让我莫名的感动。我很喜欢雪,每次走在雪中,伴随着漫天飞雪,心灵深处总会被不为所知的一种情怀所触碰,总会带来阵阵感伤,可能是雪就是连接我内心的 一根弦吧,稍微触碰就会荡起涟漪。而这部戏所 演的每一年都不会错过冬天,不会错过漫天大学,所以总是牵动着我的心。 若羲选秀女入宫,深得皇上宠爱,早已经得 到若羲好感的八爷更是每年春节元宵节都会送来 礼物或信件,每当收到,都会有种无法解释的欣喜,而对四爷送来的礼物却爱理不理视而不见, 终于在相思相望的几年后,随皇上行场围猎时相 拥相吻,相许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 之手,与子偕老。虽若羲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但却无法让自己忘记她自始至终都知道八爷的下

康熙诸子福晋出身

康熙诸子福晋出身 1、皇十子已革敦郡王,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岳父爵位:外藩郡王 1、皇二十子简靖贝勒,嫡夫人鄂勒特氏,噶尔卡思多罗郡王阿保之女。岳父爵位:外藩郡王 3、皇八子已革廉亲王,嫡妻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女。岳父爵位:和硕额驸;品级:视武一品 4、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嫡福晋钮祜禄氏,果毅公阿灵阿之女。岳父爵位:公爵(为外戚承恩公) 5、皇三子诚隐郡王,嫡福晋董鄂氏,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岳父爵位:公爵(为民公);品级:从一品武职 6、皇十二子履懿亲王,嫡福晋富察氏,太保、大学士、伯爵马齐之女。岳父爵位:伯爵;品级:正一品文职;宫衔:太保 7、皇二子理密亲王,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岳父爵位:伯爵;品级:从一品武职 7、皇十五子愉恪郡王,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岳父爵位:伯爵;品级:从一品武职 9、皇四子世宗宪皇帝,皇后那拉氏,步军统领、内大臣费扬古女。岳父爵位:骑都卫加云骑卫(雍正加其外戚承恩公暂不列入);品级:正一品武职。(内大臣本为从一品,康熙特加费扬古为正一品 10、皇十三子怡贤亲王,嫡福晋兆佳氏,尚书、太子太傅马尔汉女。岳父品级:从一品文职;宫衔:太子太傅 11、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嫡福晋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望之女。岳父品级:从一品文、武相兼(内大臣武职,尚书文职) 12、皇九子已革贝子,嫡妻栋鄂氏,都统七十之女。岳父品级:从一品武职 12、皇长子已革直郡王,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岳父品级:从一品文职 14、皇七子淳度亲王,嫡福晋纳喇氏,副都统法喀之女。岳父品级:正二品武职 15、皇十四子恂勤郡王,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岳父品级:从二品文职 15、皇二十二子恭勤贝勒,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侍郎双喜之女。岳父品级:从二品文职 17、皇十六子庄恪亲王,嫡福晋郭络罗氏,三品官品级能特之女。岳父品级:三品 19、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嫡福晋祖氏,佐领祖建吉之女。岳父品级:正四品 20、皇五子恒温亲王,嫡福晋他塔喇氏,员外郎张保之女。岳父品级:正六品 21、皇二十三子郡王衔诚贝勒允祁,嫡夫人富察氏,司务纳思泰之女。岳父品级:正八品 注:二十阿哥以前为康熙指婚(不含),其后为雍正指婚。[3]

2019年雍正后面的皇帝是谁_揭秘雍正死后谁继位

2019年雍正后面的皇帝是谁?揭秘雍正死后谁继位 篇一:解读雍正正常继位说:为什么康熙会传位给四爷? 解读雍正正常继位说:为什么康熙会传位给四爷? 圣祖康熙,在位61年,文治武功,在我的排位中他名列“千古五帝”之列,在康熙年间,众多皇子争夺皇位,竞争异常激烈,其中最出色的有九个皇子都参与了接班人资格评选,史称“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的结局是四阿哥胤禛继承大统,年号雍正。 为什么康熙会传位给四阿哥呢,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四爷。 首先我们要清楚最有实力的9位皇子中,谁对四爷的威胁最大? 我个人认为是太子和八阿哥。太子主要是被八阿哥拉下去的,八阿哥应该算是康熙众多儿子中最优秀的一个吧,但是他没有赢得这场精选赛的冠军。 四爷能获得最终的总冠军,我觉得绝不是运气,而是实力。接下来,我简单的分析一下四爷最终成功的原因,以及剖析关于雍正篡改诏书继承大统的荒谬性。成功法则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康熙是一个伟大的皇帝,毋庸置疑,但绝非一个好父亲,家庭教 育搞得不太好,对于这样的大人物来说,处理家务事还不如让他去收复台湾来的容易。众多儿子为了皇位争的很厉害,什么兄友弟恭,什么手足之情都被扔到一边去了,康熙一直很反感他的儿子们争权夺利,但是又没办法制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不怎么入康熙法眼的四阿哥胤禛就经常闭门不出,整日拜佛念经,装的一副“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超然物外之态,当然是装的。但是装的就够了,最重要的是康熙看到了,康熙看到他们的儿子们每天争来争去,很反感,看到四阿哥看淡一切,就渐渐的对他的印象变好了,开始关注他了。四阿哥就是靠这个办法在众多出色的竞赛者中脱颖而出。 康熙开始关注四阿哥后,对于一些国事政事,会时不时的考察一 下他的这个四儿子,雍正对于康熙提出的问题,都能很好的解答,让康熙逐渐看到了他的四阿哥的政治才能。倘若四阿哥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即便做人再地调,如果做事高调不起来,照样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都要向雍正,我们的四爷学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成功法则二、一个好汉三个帮

康熙朝宫廷年表(表格+注释+附录)

康熙朝宫廷年表年代妃嫔子女 4年【选秀】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正黄旗)钮祜禄氏佟佳氏 6年乘瑞(荣妃马佳氏) 六年九月二十 九年五月殇 5年 7年【选】长女(张氏) 七年十一月二十 十年十月殇 8年承祜(孝诚仁皇后) 八年十二月十三 十一年二月初五殇 9年慧妃(追封) 四月十二卒承庆(惠妃那拉氏)九年闰二月初一 十年四月病殇 10年【选】赛音察浑(荣妃马佳氏) 十年十二月廿五 十三年正月廿九病殇二女(董氏)十年三月初九十二年二月殇 11年皇长子胤禔(保清) 惠妃那拉氏 十一年二月十四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14卒 12年皇三女(荣妃马佳氏) 固伦荣宪公主(三公主) (注释1) 十二年五月初六 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卒 13年 五月初三 孝诚仁皇后崩入宫初封 贵人(宜妃 郭络罗氏, 满洲镶黄 旗) 长华(荣妃马佳氏) 十三年四月初六 十三年四月初七殇 皇二子胤礽(保成) 和硕礼亲王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十三年五月初三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卒 皇四女(张氏) 十三年二月初十 十七年殇 时年五岁

14年【选】长生(荣妃马佳氏) 十四年六月二十一 十六年三月殇 万黼(贵人那拉氏) 十四年十月初八 十八年正月 15年 16年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镶黄旗)八月二十二 日 贵妃佟佳氏 八月二十 二日 惠嫔 宜嫔 荣嫔 皇三子胤祉(注释2) 诚亲王(后降诚郡王) 十六年二月二十午时 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卒 17年皇四子胤禛 养在当时的佟贵妃名下 (生母德妃乌雅氏) 十七年十月 雍正十三年卒 18年十月十三 德嫔(之前 为官女子, 疑为小选 的宫女) (注释4)胤禶(贵人那拉氏) 十八年二月二十 十九年四月殇 皇五子胤祺(注释3) 和硕恒亲王 宜妃郭络罗氏 十八年十二月初四 雍正十年五月十九卒 皇六女(贵人郭络罗氏) 固伦恪靖公主(四公主) 十八年五月二十七 雍正十三年三月去世 贵人郭络罗氏为宜妃妹 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喀尔 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19年皇六子胤祚 德妃乌雅氏 十九年二月初五 二十四年五月十四殇 皇七子胤祐(注释5) 和硕淳亲王 成妃戴佳氏 十九年七月二十五子时 雍正八年四月初二卒 20年十二月二十 佟佳皇贵妃 温僖贵妃 宜妃、德妃 荣妃、惠妃皇八子胤禩(注释6)廉亲王,后削宗籍 良妃卫氏 二十年二月初十 雍正四年九月初十

浅谈我眼中的雍正皇帝

浅谈我眼中的雍正皇帝 10100320104 应用心理系于铎曾经,满清12位皇帝中,雍正是我最不喜欢的,因为他为了巩固自己的黄位,或者说为了夺取皇位,可以毫不犹豫地对自己的父亲、兄弟痛下杀手;因为他开始大兴文字狱,不知道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多少无故冤死……无疑,我最初对于雍正皇帝的印象,只有“嗜血”“铁血”“刽子手”“冷酷无情”这类词汇。因为不喜欢他,所以不曾想过要去理解他,不曾想过要去读懂他…… 后来,直到很多类似《步步惊心》的清穿小说开始疯狂地穿越在中学生的手中,我开始好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本小说中一千个雍正皇帝,那么,这位神秘的皇帝,这位连接了康乾盛世的皇帝,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我们的“常识”中,我们习惯于用“龙”来描述皇帝,“真龙天子”“龙袍”“龙椅”等等。但是,在我眼中,对于雍正皇帝,他更像……狼。是的,我认为用“狼”来描述雍正皇帝要比“龙”更贴切些,这并不是代表我认为雍正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而是我觉得,他的一生,从作为阿哥时的野心与隐忍,到成功登上帝位之后的雷厉风行,都有狼的特性。 狼是有野心的,正所谓“狼子野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同时,狼也是智慧的,它们坚忍,可以尾随猎物几公里只为了趁其不备的那“一击必中”;它们更是善于伪装,“披着羊皮的狼”“狼外婆”“小红帽”许许多多的故事告诉我们,狼有足够的能力对自己进行伪装,麻痹对手。 毫无疑问,胤禛有野心,而且野心不小。但是他同时又善于隐忍。在他还是四阿哥的时候,他以屈求伸,以静制动,面对太子党的嚣张,八爷党的炙手可热,他只是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作壁上观。不插足于任何一方,更不去发展培养自己的势力。在太子胤礽失去耐心,多次表示“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的时候,他默默做了四十五年孝子,好哥哥;在胤禩各处笼络,为自己罩上“八贤王”的光环的时候,他默默以父皇的想法,办好父皇交代的每一件事,以至于落了个“冷面王”的称号…… 无疑,他的韬光养晦是成功的。在“九子夺嫡”那场残酷的争斗中帮他避免了各方的伤害,而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帮他取得了他的皇阿玛康熙的信任。这也正是雍正“狼性”的另一个体现,不出手则以,出手便要一击必中。 不错,你皇太子胤礽的确有“地利”,你在皇太子宝座上坐着,只要没有大错就不能随便废立;你八阿哥胤禩占尽“人和”,笼络朝臣,在朝中大有“一呼百应”的局面。但是,最最关键的,确是“天时”。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没有了天时,特别是在这种皇帝圣心独裁,一言九鼎的时代,失去了皇帝的喜欢,皇帝的认可,其他的都只是稍纵即逝的泡沫,等待着你的便只有一败涂地。于是,他隐忍,他伪装,他把自己的野心藏在心底最深处,而把“父慈子孝,兄弟和睦”摆在康熙面前,千方百计讨康熙欢心。无论是废太子时候,胤禛独辟蹊径,或者说揣摩对了康熙的想法要求复立太子;还是在康熙龙体欠安,各皇子忙于争位的时候,“虽不知医理,愿冒死择医,令其日加调治”;亦或是无论局面多么微妙,依然坚持给各兄弟写信写诗以慰自己的兄弟之情……终获康熙“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似词居心行事,洵是伟人”的表彰。

康熙朝年历表

康熙朝年历表 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 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 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 康熙四年(1665年乙巳) 九月册立辅臣索尼之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康熙五年(1666年丙午) 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 正月封世祖第二子皇兄福全为裕亲王。 康熙七年(1668年戊申) 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 十月颁《圣谕》十六条。改内三院为内阁,复设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大学士。谕礼部举行经筵。 康熙十年(1671年辛亥) 正月封世祖第五子常宁为恭亲王。 二月命编纂《孝经衍义》。 康熙十一年(1672年壬子) 皇长子胤褆出生 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 康熙十三年(1674年甲寅) 五月皇次子允礽生,皇后崩于坤宁宫,谥号“仁孝皇后” 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 十二月册嫡子胤礽为皇太子,诏告天下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 皇三子胤祉出生 康熙十七年(1678年戊午) 十月三十皇四子胤禛出世即雍正皇帝 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 皇五子胤祺出生 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

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佑出生 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 皇八子胤祀出生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癸亥) 皇九子胤唐皇十子胤俄。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 二月以萨克素兵临雅克萨。 十月开放海禁。南巡途径黄河,视察北岸诸险。 十一月南巡至江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 皇十一胤禌皇十二子胤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丙寅) 正月俄重据雅克萨。 皇十三子胤祥生,母为章佳氏。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 十二月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去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 明珠、余国柱免职,明珠之党遭罢免。 皇十四子胤祯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己巳) 七月初九立皇贵妃佟佳氏为皇后初十皇后去世,谥“孝懿皇后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 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癸酉) 皇十五子胤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乙亥) 六月册封皇太子允礽妃石氏。 皇十六子胤禄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 正月下诏亲征噶尔丹。 二月康熙帝亲统六师启行,征噶尔丹。命皇太子留守,凡部院章奏听皇太子处理。妃赫舍里氏逝,追赠平妃。

康熙儿子们的福晋

1、胤禔: 原封直郡王嫡XX伊尔根觉XX,尚书科尔坤之女; 继XXXX,总兵官XX之女; 2、胤礽:废太子赠理密亲王 嫡XX瓜尔佳氏,都统、XXXX之女。 侧XXXX,轻XXXX尔德XX。 侧XXXX,不详。 侧XXXX, XX 之女。 侧XXXX,不详。 侧XXXX,不详。 3、胤祉: 赠诚隐郡王 嫡XXXX,都统、勇勤XX之女; 侧XXXX,笔贴式XX之女; 4、胤禛: XX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 XXXX,年氏,巡抚年遐龄的女儿纯悫XX, XX,管领XX 德金女 XX, XX,知府XX女

5、胤祺:恒温亲王嫡XX: 他XX,员外郎XX之女 侧XX: XX, XX 之女; 侧XX: 瓜尔佳氏,硕色之女 6、胤祚,幼殇 7、胤佑: XX 亲王 嫡XXXX,副都统法喀之女; 侧XXXX,六品牧长XX之女; 侧XXXX 氏,管领噶尔XX; 8、胤禩: XX 嫡妻XX氏,XX额驸明尚之女 9、胤禟: 原XX 嫡妻栋XX,七十之女; 10、胤俄: 原封XX 郡王 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 继夫人XXXX,佐领XX之女

11、胤禌,幼殇 12、胤祹: 履懿亲王 嫡福晋富察氏,太保、大学士、伯爵马齐之女 侧XX: XX,四品典卫方文彬之女; 侧XX: XX, XX 之女 13、胤XX: 怡贤亲王 嫡XX 兆佳氏,尚书XX 之女; 侧XXXX,佐领僧格之女; 侧XXXX氏,头等护卫XX之女; 侧XX 瓜尔佳氏, XX 阿哈占之女 14、胤禵:恂勤郡王 嫡xx 完颜氏xxxx 之女侧xxxx 觉xx 员外郎xx 之女侧xx 伊尔根觉xx 二等护卫石保之女 15、胤禑: 愉恪郡王 嫡xx:瓜尔佳氏,都统xx 之女 侧xx:

历史名人教子:岳飞是“狼爹” 康熙是失败“鹰爸”

历史名人教子:岳飞是成功“狼爹”康熙是失败“鹰爸” 在我国古代,这样的狼爸虎妈鹰爹可谓层出不穷,那是一个秉承“棍棒下出孝子”的年代,在很多人看来,换个字可能更恰当:“棍棒吓出孝子”。然而,把孩子当小狼崽一样养,扔雪地里跑、往泥堆里推,时不时拿根鞭子鞭策一下,这样的孩子就一定好吗?古代人告诉咱们,那可说不准,这样的孩子也许能成为翱翔的雄鹰,也许也能堕落成歪嘴的八哥。 正面教材:狼爹岳飞 岳云是个苦孩子,他有个名垂千古的爹(一说养父)岳飞。有传说,岳云的奶奶曾在岳飞脊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自然是看不见自己脊背上的一道道长成疤的训诫,日子久了,皮肉上的疼也就感觉不出来了。不过这四个字却深深刻在了岳飞心里,每当铁马金戈声响起,岳飞的伤疤就一跳一跳疼在了骨髓里。 这一疼就疼到了下一代。岳云是个苦孩子,虽然老爹没在自己背上用针尖戳出几个口号式的大字,可做出来的事情却比针尖戳还要疼。岳飞对待敌人如同寒冬一样冷冽,对待自己的儿子也绝不是春天般温暖,而是春天里掺着的嗖嗖小凉风。岳云从小就被编进了岳家军里,当了一名童子兵。有个厉害的父亲,岳云自己也不敢放松,天天勤学苦练,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可赞赏很少得到,掉脑袋的威胁却受了不少。 有一次,小岳云兴致勃勃进行骑马练习,翻过一道道坡儿,动作做得相当矫健,可谁知一高兴就昏了头,马失前蹄自己也翻了下来。恰好这一幕被岳飞看见

了,岳飞勃然大怒,狠狠说道:“这都是你平时练习不认真造成的!若今天的你身在战场上,你的小命早没了!” 岳云瞧着老爹虎狼一般的身躯,嘴唇上下一磕,刚想辩解,就听到老爹大吼一声:“拉出去砍了!”还辩解啥呀,小岳云又羞又怕,眼泪汪汪。旁边的将士们也赶紧劝,岳飞也舍不得斩自己儿子,于是改口说,去去,打一百军棍再回来!岳云就这么生生挨了100下军棍,皮开肉绽。从此,小小年纪的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子骨儿炼成钢筋铁骨,说大了去抗击敌人,说小了那可不得应付老爹时不时的100军棍吗? 岳飞教育儿子的原则是“小过严惩,大功不报”。16岁,岳云随父出征,虎父无犬子,岳云打起仗来也是相当勇猛,并且多次立功。要说荣誉也是激励人们奋勇向前的动力,可岳云显然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原因无他,就因为他是岳飞的儿子,老爹死活不肯为他请功。有一次,岳飞北伐,孤军深入,被金兀术包围,眼瞅着境况越来越危险,岳飞便命令岳云打先锋,临走没有慈父般的鼓励,岳飞只说了一句话:“你小子要是没完成任务,就回来等着被砍头吧。” 岳云带着老爹的期盼出征了,当然还带着很少的兵。鏖战、血流成河、负伤100多处,岳云总算完成了任务,并且还杀死了金兀术的女婿。等他兴致勃勃回去后,岳飞只说了一句话:“儿子你得再接再厉。”岳飞还把儿子的战功隐瞒了,直到有一天,朝廷知道了岳云的战绩,感动之下准备连升岳云三级,可岳飞说儿子乳臭未干,当不起如此大的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