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综合验光仪

自动综合验光仪
自动综合验光仪

自动综合验光仪--科学验光的发展趋势

1 综合验光仪的组成概述

综合验光仪由视力检查仪、投影仪和验光组合台三部分组成(注:本文所说的投影仪是泛指,包括普通投影仪、内读式投影仪或其他更高级的验光视标投射仪器)。

1.1 视力检查仪

视力检查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验光检查用的球镜、柱镜、交叉柱镜、棱镜、红绿镜片、偏光镜片以及各种辅助镜片和近用视标,配合投影仪提供的各种视标,以完成常规屈光定量检查和各种视觉功能测试。目前视力检查仪主要有三种类型:手动视力检查仪、遥控视力检查仪、电脑视力检查仪。

1.2 投影仪

投影仪主要提供验光所需要的各种字标和视功能检查视标。理想的投影仪应该具有红绿、偏光遮盖功能,具备投射单个、单行、单列字标的功能,并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字标(包括C字标、E字标、数字字标、儿童用的图形标)和各种视功能检查视标。目前广泛应用的投影仪主要有两种类型:普通投影仪和内读式投影仪。

1.3 验光组合台

验光组合台的主要功能是为视光患者提供舒适的验光环境,并为视力检查仪和投影仪提供必要的空间位置和电源支持。理想的验光组合台应该具有座椅的升降功能、工作台面的升

降功能、视力检查仪的位置升降功能,以适应不同身高的视光患者。

综合验光仪的组成内容中最重要的是视力检查仪。综合验光仪根据其配置的视力检查仪类型分为自动综合验光仪和手动综合验光仪两种类型。由于眼镜设备没有行业接口的标准,一个品牌的电脑视力检查仪一般只能跟同品牌的投影仪相配套实现联动,一般选购自动综合验光仪时一定要考虑所购的电脑视力检查仪跟投影仪的配套情况。而选购手动综合验光仪时一定要考虑手动视力检查仪(或遥控视力检查仪)跟不同品牌投影仪之间偏光、红绿的互补情况,否则就很难用所购的手动综合验光仪做一些特定的视觉功能检查。

2 视力检查仪的发展过程

视力检查仪俗称“肺头”或“牛眼”,它的发展过程始终与验光的速度和仪器的易操控性有关,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手动式的,操作者需要分别手动转动左、右两边的各种控制轮盘来控制视力检查仪。手动视力检查仪产品造型看起来类似于猪肺,俗称“肺头”。相对于其后续的发展阶段,手动视力检查仪最大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目前,手动视力检查仪进口品牌以日本高木为代表,国产品牌以北京中远为代表。

第二阶段是遥控式的,操作者通过遥控器来操作视力检查仪,相对于手动而言,遥控式操作更方便。但这种遥控视力检查仪无法与投影仪联动,产品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注定只能作为中间过渡产品,最终将会被电脑式验光仪所取代。遥控视力检查仪的进口品牌以尼德克RT-900为代表,国产的品牌以厦门凡亚AV-1P为代表。

第三阶段是电脑控制式。通过带图形液晶显示的操作盘可以控制投影仪和电脑视力检查仪,并且实现了一些特定功能检查的互锁,验光速度和仪器的易操控性大大提高。电脑视力检查仪的进口品牌以拓普康CV-3000和尼德克RT-2100为代表,国产品牌以宁波天乐CV-70

00为代表。

相比于国外视光学发达的国家来说,综合验光仪在我国的逐步普及只经历了很短的时间,视力检查仪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并没有经历这三个阶段过程,而是三个阶段的产品都同时在中国存在。遥控视力检查仪由于结构复杂程度和电脑视力检查仪相当、价格相对手动视力检查仪而言又明显偏高、功能档次又没有达到电脑视力检查仪的高度,估计作为中间过渡产品很快会消亡,在后续的自动综合验光仪和手动综合验光仪的比较中就不再考虑遥控视力检查仪的情况了。

3 综合验光仪在中国的普及和使用情况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眼镜零售行业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到2002年,作为眼镜店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电脑验光仪(快速验光能力的标志)和自动磨边机(镜片加工能力和磨边水平的标志)已经非常普及。而综合验光仪(专业验光水平的标志)开始大量进入眼镜店,到2004年,已基本在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大型眼镜店普及。目前,综合验光仪已经成为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眼镜店的必备眼镜设备之一。

由于我国视光学培训教育明显滞后于眼镜店的发展,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亟待提高,能够真正掌握综合验光仪原理和操作方法的验光技术人员不多,使得综合验光仪的许多功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使用。另外,部分眼镜零售行业的从业人员把眼镜验配当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社会责任心缺失,为省时省事,使视力检查仪变成了高价的“插片箱”,使验光组合台变成了“摆设”。

验光师通过操作综合验光仪不仅能完成近视、远视、散光、老视和双眼屈光平衡等常规屈光的定量检查,而且能够完成多重特殊的视觉测试功能,包括对双眼同时视、双眼融合机能、立体视觉、隐斜视、固视差异、调节与集合以及AC/A等视觉功能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目前眼镜专业店常用的验光方式主要有视网膜检影、电脑验光、插片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等。相对于其它验光方法,综合验光仪在视觉功能方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决定了其在将会逐步普及。

综合验光仪在国外应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几经更新换代,产品已经相对发展成熟,并且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验光师临床实践模式,是临床验光师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广泛应用于眼科医院、眼镜专卖店。相对于传统的手工插片验光方法,使用综合验光仪,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的特点,能够消除因叠加试镜片所引起的综合镜片度数误差。另外,使用综合验光仪,能够进行完整的视觉功能测试和定量分析,这是使用其它验光方法几乎无法实现的。

目前国内视光界比较统一的验光标准是:看得清楚、看得舒适、看得持久。“看得清楚、看得舒适” 需要验光师对视光患者进行屈光检查(即狭义的验光)和试戴,而“看得持久”则需要对视光患者进行视觉功能的检查分析。但大部分眼镜店的验光一直都停留在狭义的验光上。

综合验光仪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会大大提升我国的科学验光技术水准,对于眼镜零售店的经营者而言,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完整的验光检查也是职业道德所要求的。从竞争的角度来讲,使用综合验光仪验光,是专业化验光水平的标志,是眼镜店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4 自动综合验光仪和手动综合验光仪的比较

自动综合验光仪与手动综合验光仪相比较,实质上就是其所需要的核心组成部分——电脑视力检查仪跟手动视力检查仪的比较(这里不考虑遥控视力检查仪),因为自动综合验光仪和手动综合验光仪所需要的组成部分验光组合台和投影仪可以是同样的产品。

4.1 手动综合验光仪的优势

从产品结构、技术难度和维护角度来看,手动视力检查仪结构非常简单,全部都是机械结构,研发制造的技术难度很小,售后服务容易。而电脑视力检查仪结构比较复杂,除了有和手动视力检查仪类似的机械结构但更精巧外,还需要有20多个非常精巧的步进电机、相应的光电传感器以及高度集中的协同电脑自动化控制编程技术,研发制造的技术难度较大,售后服务难度也会相应提高。

从产品成本、销售价格角度来看,手动视力检查仪制造成本低,价格低,而电脑视力检查仪制造成本昂贵,销售价格较高。

4.2 自动综合验光仪的优势

从验光量程和操作步长的角度来看,电脑视力检查仪比手动视力检查仪验光量程范围大大扩展,操作步长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加方便快捷。详见以下表格:

从仪器的易操控性和验光效率角度来看,自动综合验光仪有着手动综合验光仪无可比拟的优势,自动综合验光仪功能齐全,操作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的验光过程都只需通过一个拨盘和一个按钮来实现,并且可以通过调用设定的验光流程,非常流畅的实现专家式验光。具

体阐述如下:

a.电脑视力检查仪可以直接从电脑验光仪和查片仪接收数据作为初始验光数据,也可以通过操作盘的一个拨盘和几个按钮,非常方便、快速的设定初始验光数据。而手动视力检查仪只能通过手动操作转动左、右两边的各种控制轮盘来实现,效率低下。

b. 电脑视力检查仪可以通过操作盘直接控制投影仪投射所需的视标,集中控制减少验光师的工作密度。并且通过程序设计,把一些需要特定投影视标和电脑视力检查仪的特定功能镜片配合的检查功能进行了互锁设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例如,投影仪的双眼平衡视标与电脑视力检查仪中的左、右眼偏光镜片的联动互锁设计,只要一按操作盘的双眼平衡视标,投影仪自动投射双眼平衡视标,同时验光师需要的偏光镜片就会自动转到视光患者的眼前,这样大大简化了验光师的操作密度,提高了验光速度。而使用手动视力检查仪必须要一边按投影仪遥控器,一边拨动“肺头”的左、右两边的各种控制轮盘,效率低下,验光师工作密度很大。

c. 电脑视力检查仪已经有往智能化验光方向发展的趋势,一般电脑视力检查仪都可以内置5套可编的验光流程,验光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编制验光流程,实现自动化操作验光。并且很多电脑视力检查仪都内置了美式21步验光法的基本步骤。眼镜店管理者可以籍此实现标准化专家式的验光,实现连锁眼镜企业对验光技术的标准化、专业化管理。

d. 电脑视力检查仪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操作盘的显示屏一般都有内置的教学帮助系统,对使用者的技术熟练性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普通验光员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可以上手熟练操作,并且很少出错。比如用交叉圆柱镜进行散光轴位和散光度数的精调,交叉圆柱镜的使用在电脑视力检查仪上只需要按1和2就行,这要比在手动视力检查仪上手动翻转要方便的多,即使不懂交叉柱镜原理的人也能操作自如。

e. 许多视光学检查在手动视力检查仪上是很难做的,而在电脑视力检查仪上可以轻松完成。比如说双眼棱镜同步等量调整在手动视力检查仪就基本无法实现,而使用电脑视力检查仪就显得非常方便。

5 结论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使用自动综合验光仪验光有着绝对的速度优势和功能优势,随着自动化工业技术的进步,自动综合验光仪很快会在性价比上超过手动综合验光仪而成为市场主流。

实际上,在长期实践中,验光师们发现手动综合验光仪最大的弊病在于每次更换手动视力检查仪功能辅镜之后,几乎都必须更换相应的投影视标,既麻烦耗时又容易出错,综合验光仪在中国国内的低效使用状况可能也与此有关。自动综合验光仪就是在这种背景中出现的,电脑视力检查仪与投影仪、电脑验光仪、查片仪之间的成功通信,大大降低了验光师的工作密度,有效地节约了视光检查的时间。随着视光患者和眼镜零售企业对快速、科学验光要求的提升,以及自动综合验光仪所具有的绝对验光速度优势、功能优势和人性化优势,使得自动综合验光仪将取代手动综合验光仪成为科学验光发展的潮流。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方法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方法 默认分类2009-04-15 17:35:48 阅读27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综合验光仪,顾名思义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验光设备,在科技先进的国家流行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更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模式。我国的视光技术发展滞缓,从人工插片发展到视网膜检影或电脑自动验光结合人工插片,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日。随着国外先进的视光产品涌入市场,综合验光仪也顺理成章地被我国的视光产品经销商所接受。然而多数验光师却认为该设备使用麻烦耗时,坚持使用者往往也仅开发其插片功能。仔细推敲,综合验光仪并无突破性的功能,仅将通常使用的验光手段集而合之,取其方便规范而已。初学者感到使用不便,盖因对其认识不足,未遑熟能生巧。有鉴于此,本文将该设备常用功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次介绍,以报读者。目前综合验光仪的类型虽多种多样,但用于验光之功能, 大致如本文所述。 第一讲基本认识(上) 1.验光盘验光盘,俗称“牛眼”“猪肺”,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1)顶架用于悬吊验光盘。 (2)固定手轮用于调节并固定验光盘位置。 (3)旋转调节手轮用于调整验光盘平面与被检者面部的相对位置。 (4)水平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水平相位置。 (5)水平标记显示验光盘水平倾斜状态。 (6)瞳距刻度测定瞳孔间距,以mm为单位。 (7)瞳距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瞳孔的相对位置。 (8)旋转棱镜用于测定被检眼隐斜视及双眼视觉平衡。 (9)旋转棱镜手轮用于调节旋转棱镜的底向和棱镜度。 (10)辅片手轮用于转换不同的辅助检查镜片,完成多种视功能检查。 (11)球镜焦度读窗显示球面镜片顶焦度。 (12)细焦度轮盘用于增减O.25D球面焦度。 (13)粗焦度手轮用于增减 3.OOD球面焦度。 (14)柱镜焦度读窗显示圆柱透镜焦度。 (15)柱镜手轮用于增减一O.25D圆柱透镜焦度。 (16)柱镜轴位手轮用于调整圆柱透镜轴位。 (17)柱镜轴位刻度显示圆柱透镜的轴方位角度。 (18)交叉圆柱透镜用于精调散光的轴位和焦度。 (19)翻转手轮用于变换交叉圆柱透镜的轴方位。 (20)柱镜轴位对照刻度用于与交叉柱镜的轴位进行对照。 (21)视孔放置矫正镜片或辅助检查镜片。 (22)额托手轮用于调节验光盘与被测眼的相对位置。 (23)额托利于被测者额部紧靠并固定。 (24)角膜位置读窗用于测定被测眼角膜顶点距矫正试片后顶点的距离。 (25)护颊片夹用于夹持护颊片。 (26)集合手挚用于调节两验光盘面的集合程度。 (27)近观标刻度杆旋钮用于固定近观标刻度杆。 (28)近观标刻度杆槽口用于夹持近观标刻度杆头端。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标准流程

?以拓普康VT-10综合验光仪为例: 拓普康VT-10 测量瞳距:确定瞳距,便于在综合验光仪对瞳距做准确定位。 测量裸眼视力、问诊:对裸眼视力及配戴史、病史的了解,有助于在验光中的辅助判断。 测量主视眼:判断主视眼像区分左右手一样,主视眼就相当于我们的习惯性右手,找出主视眼有助于进行双眼平衡测定,酌情提高主视眼的视力。 1.双手并拢法测量双眼同时注视某一固定视标,双手伸开逐渐并拢,将双手并在一起的区域减到最小。同时保证可以注视到视标,单眼判断,哪一只能看到视标即为主视眼。 2.WORTH标测定法:在左右眼前分别加红绿色片。让顾客注视WORTH视标,并询问顾客所观察到的下面一点为什么颜色。如果顾客所看到的为红色,则使用红色滤光片的眼睛为主视眼。反之则为另一眼。

WORTH视标 使用红色滤光 ?3.对单眼进行视力矫正: 根据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所获得的客观参考值。调整瞳距,并将所得的屈光不正度输入到VT-10视力检查器上。 先对右眼进行矫正:从0.1的视标开始,逐渐改变到1.0视标。如果视力正常,则使用红绿视标对单眼的屈光不正度进行确认。红色清楚增加负镜、绿色清楚增加正镜。但必须遵守最佳视力的最低负镜度或最高正镜度原则。左眼同之。 红绿视标 如果有散光存在,则可使用散光表对所矫正的散光度进行确认,如果散光度数较大时或顾客对散光敏感者。需要使用交叉柱镜进行精确矫正。一般散光可将轴位定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避免斜向放大引起的配戴不适。

放射式散光表 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 4.眼平衡测试当准确矫正单眼的视力后,必须进行双眼平衡测试。以保证双眼的融像。可使用偏光片进行测试。 偏光视力表 使用偏光片左右眼分别看到视标的上下各两行,即中间一行双眼都能看见。根据主视眼的情况,对左右眼的矫正度数进行加减。以达到双眼视力相同。配戴感觉舒适为宜。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经过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 内置辅镜: O: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 O: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 OC:关闭状态; 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 PH: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 P135(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 P45(P):左眼45°偏振片; 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 GL:左眼用绿色片; +/-0.50:交叉圆柱镜; RMH: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 RMV: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 WMH: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 WMV: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 6△U: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 10△I:左眼用,基底向内的10个棱镜度; 调整部件: 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 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 调整高度; 调整瞳距; 打开集合掣; 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

屈光检查流程: 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 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 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 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 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验光后视力; (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 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内置辅镜调整到O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状态,按置入 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手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的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光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则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 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 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内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眼视力能达到 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分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 理,在此时间内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反感,如患者又说0.3视标清晰了,此时应酌情再下拨屈光手轮增加雾视度数,直至患者说0.3模糊可分辨为止,雾视过程结束; 9.雾视后,将左眼关闭(内置辅镜在OC状态上),检查右眼,如有散光,则去掉散光, 此时的散光为客观检查后的散光度数,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上拨屈光手轮,直至远视力为0.6左右即可,酌情处理; (以上均为查看E字形视标) 10.打开散光表视标,询问患者散光表内 各条线的粗细深浅是否一样(是否等清晰或者等模糊),如相同或差不多,则无散光或散光很小,可不加散光度数,如能清晰指明某条线很清晰颜色很深,则根据30倍法则找出散光轴位,调整散光手轮内轮盘调整轴位,再加度数,可逐加-0.25DC(柱镜),直至各条线的粗细深浅基本一样清楚或一样模糊,此时已测出粗略的散光轴位和度数; 11.此时应对单眼进行一次最佳视力的 最大正镜化的操作,此时仍有雾视效果,下拨屈光手轮,直至患者达到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此次的调整可超过雾视的度数;只求达到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12.第一次红绿视标测试(精调球镜度 数),步骤为打开红绿视标或者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做红绿覆盖(本人认为红绿覆盖视标比较好),让患者看视标时先看绿色视标,后看红色视标,再看绿色视标(每一面大概停留3-5秒左右),询问患者红绿色里面的视标或数字是否一样清晰或者一样模糊(清完不要询问患者哪一面清楚或哪一面模糊,这样会误导患者; 由于此时未精调散光,所以很可能红绿里面的视标均不会太清晰),如等清晰或者等模糊,则不需调整,如红色里的数字或视标清晰则将屈光手轮上调一次,如绿色清晰则将屈光手轮下调一次,直至两面等清晰或等模糊,如不能相等,则取绿色面清晰的度数(为了让眼睛能用少许调节,可以使最小弥散圆落在视网膜上,能让接下来的交叉圆柱镜的调整比较精确),如出现患者连续认为某一颜色里的视标清晰,

全自动综合验光仪

全自动综合验光仪 一总体要求 ★1满足临床科室要求,凡涉及设备安装及施工由中标方负责,按照科室要求提供交钥匙工程具备2投标时要求提供原厂家的检验报告、技术参数表及产品彩页具备★3投标产品应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CFDA认证具备4提供近三年的销售业绩提供5仪器配备所有软件使用最新版本且终身免费升级,端口免费开放,能与我院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具备6数量1台二技术要求 1桌面升降范围:700----860mm具备2座椅升降范围:480----640mm具备3手臂升降范围:300mm具备4手臂摆动范围:0°----90°具备5视力表箱具备5.1检查距离:5米具备5.2设置距离:1.1米具备5.3视标种类:≥27种具备5.4显示方式:水平显示,垂直显示具备5.5光源:白色LED具备5.6视标切换速度:0.24秒/幅具备5.7自动休眠功能具备6全自动电脑检眼仪具备6.1球镜:-29.00D——+26.75D(0.12D/0.25D/2.00D/3.00间隔)具备6.2柱镜:0.00D——±8.75D(0.25D/1.00D/2.00D/3.00D具备6.3轴位:0°—180°(1°/5°/15°间隔)具备6.4交叉柱镜:Φ±0.25/±0.50D,±0.25D自动交叉柱镜,48——80mm(远用)具备6.5视觉区域:400(VD=12mm),390(VD=13.75mm)具备6.6辅助镜片遮挡片,小孔镜(直径2mm),红色马氏杆镜片红/绿镜片,偏振片(45°/135°)具备6.7棱镜0——20Δ(0.1Δ/0.5Δ/2Δ)具备7裂隙灯具备7.1显微镜类型:交角体视式具备7.2显微镜总倍率≥4种,提供具备数值具备7.3瞳孔调节范围:45mm~90mm具备7.410X屈光度调节:-6D~+6D具备7.516X屈光度调节:-15D~+15D具备7.6裂隙宽度:0~14(mm)连续可调具备7.7光栏直径≥6种,提供具体数值具备8提供详细配置清单及分项报价具备9提供设备附件及各类配件、易损易耗件使用寿命、保修时间及详细报价具备10提供配套耗材或试剂名称及详细报价具备三技术及售后服务 ★1质保期≥3年(提供厂家保修承诺),在质保期内每年由维修工程师提供至少2次的上门维护保养工作具备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1、球镜 为了显示单纯球镜屈光力(简称为S),设置辅助镜片旋钮到0或0然后转动散光镜片旋钮直到“00”出现在柱镜大小显示窗上,现在转动小球镜度数盘,球镜值将从-19.00到+16.75以0.25D精度变化,尽管几个画面在显示窗中出现,但仅三或四位数字有意义,例如:假如“0.75”显示,它应被读作“0.75D”,同时,假如“1150”显示,它应被读作“11.50D”。为了获得所希望的度数,可使用大球镜盘,S值的变化将以3.00D的间距快速变化。 2、柱镜 转动柱镜旋钮,柱镜从0.00到6.00D以0.25D间距变化,被设定的柱镜将在窗口中显示,因为仪器是“雾视”原理,所以度数总是负度数(假如要求正度数也是可以的)。 为了得到散光轴,转动柱镜轴位钮,轴位将在窗口中显示。 3、辅助镜片 转动辅助镜片旋钮以使镜片出现在12点种的位置上,所对应的镜片将在检查光圈中出现。0,0 打开光路 R 视网膜镜(眼底镜),它是将+1.50D的球镜(大约67cm)置入视孔内,以抵消检影验光工作距离所产生的相应屈光度数 P 偏振镜,可作立体视及双目立体平衡视检查 RMV 红色马德克斯杆,垂直方向,隐斜视检查用 RWH 红色马德克斯杆,水平方向,隐斜视检查用 RL 红色滤片 GL 绿色滤片 +0.12 +0.12D球镜,球镜大小能以0.12D设定 提供1mm直径的针孔,用于判断弱视力的原因 基底向上6棱镜度,用于垂直斜视检查 10 基底向内10棱镜度,用于垂直斜视检查 OC 遮眼板 为了改变不论是±0.50交叉柱镜,偏振镜片或眼底镜,首先移开后玻璃盖,然后用旋丝刀旋紧压紧环,旋转辅助镜片旋钮直至所需镜片出现,同时检查是否和窗口对齐,轻轻旋转辅助镜片钮,再镜片上方或下方可看到一个螺丝和一个垫片,重新那两个螺丝和辅助镜片,重新定位或换下它,然后旋紧它到正确位置。 4、交叉柱镜 精确定位散光度数或轴位,把它放进检测光圈,在前部支撑面上写有“A”和“P”,“A”意味着轴位,“P”意味度数,一个内部白点表示正轴位,外部橘黄色点表示负轴位,“A”变成“P”或相反(当外部框架被转过来时)。 正轴和负轴可由转动修正钮来选择,±0.37D或±0.50D柱镜是可选的,根据需要可吧±0.37D或±0.50D装到VT-10上。 换交叉柱镜 (1)卸下交叉柱镜的两个螺钉 (2)换下有“A”或“P”字符的压紧环,移开压紧环的弹簧 (3)拿出已设置的交叉柱镜 (4)以于步骤倒了相反的过程安装新的交叉柱镜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 综合验光仪常规操作 单眼屈光检查 一、测量瞳距 (一)。瞳距尺法:测量单眼远用瞳距,使用有鼻梁槽的瞳距尺。 1.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两人相距约40CM。 2.将瞳距尺放在被检者鼻梁上,使瞳距尺水平线与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检查者将笔灯放在自己左眼正下方,正面照射被检者右眼,避免直照被检者瞳孔,同样避免被检者注视笔灯。 4.让被检者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检查者将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点与瞳距尺上刻度对齐。 5.读出读数,即为被检者右眼单眼远用瞳距。 6.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远用瞳距。 (二)自动瞳距仪:测量单眼远用和近用瞳距 1.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 2.保持自动瞳距仪与被检者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将测量距离设置为所要测定的距离。 4.被检者右眼注视自动瞳距仪内置视标,检查者左眼观察。 5.检查者推动瞳距刻度线到被检者角膜中心,刻度盘显示数据为右眼单眼瞳距。 6.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瞳距。 二、客观检影 1.让被检者前额靠在综合验光仪检眼头的额顶上,按照被检者的实际瞳距调整瞳距钮和镜眼距。 2.调整集合挚,置于看远位置,球柱镜归零。 3.调整水平仪旋钮,使其处于水平位置。 4.双眼同时注视前方,(目的是双眼在检影时所用的调节最小),将功能片置于R镜片上。 5. 用视标定位仪调整视标,使视标与被检者视轴在同一水平线上。 6.让被检者注视0.1的C字视标。 7.使用点状光检影镜或带状光检影镜对双眼分别进行67cm检影。 8.用透镜和柱镜分别中和影动。 9.右眼检影结束后,进行左眼检影。 10.双眼检影结束后打开右眼,遮盖左眼,进行主观验光。 三、主观验光 (一)。检查客观验光的视力情况,并记录。 1.如果V A≥1.0做红、绿终点检查。 2.如果V A<1.0,调整球镜度数。 (二)。第一次红、绿双色检查。 1.红绿测试原理:利用眼屈光系统的色象差及单色光在眼内的折射角度不同,当被检者辩色力正常,视力最佳时,黄色光落在视网膜上,红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后方,绿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前方. a.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晰的原理:绿色光先聚焦后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光线分散较暗。而红色光位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绿色光更靠近视网膜,光线集中,弥散圈小,比较亮,所以当近视屈光度稍稍欠矫时,红色光位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绿色光更靠近视网膜,此时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晰。 b.红色内视标与绿色内视标一样清晰的原理:红色光和绿色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绿色弥散圈与红色弥散圈直相近,光线弥散度相近,亮度相近,所以当近视屈光度恰好矫正时,红色内视标与绿色内视标一样清晰。 c.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不清晰的原理:红光远离视网膜聚焦,而绿光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红光靠近视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在眼镜行业,多数验光师习惯采用传统的验光法进行验光,即先用电脑验光仪查出顾客的大概屈光度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插片,使视力矫正到1.0即可。由于此法操作非常简单,为多数从业者所接受。但传统验光法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散光轴向和度数也只能依赖于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故对于调节力较强的顾客常会得到错误的矫正结果。要想准确地检查出顾客的屈光不正度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随着综合验光仪在验光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就如何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有效规范的验光操作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验光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 客观验光 通常在进行一些必要的问诊后,首先进行客观验光,通过客观验光可以迅速知道被检者初步的屈光不正度数,为随后的主观验光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常用的客观验光法主要包括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 通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得出被检者初步的验光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观验光。 2 主观验光 因客观验光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影响,故客观验光结束后还要进行一系列主观验光检查,这样才能准确地查出患者真正的屈光不正度数。 2.1 置入客观验光结果 将电脑或检影验光所得双眼的客观验光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中。因目前多数电脑验光的结果可能略有偏高,故若使用电脑验光进行客观检查,可将所得验光结果的数值减低-0.50D球镜再置入。 2.2 雾视 因被检者在客观验光过程中可能有调节存在,故为了让其充分放松调节,减少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在客观验光结果的基础上要首先进行雾视检查。 2.2.1 雾视法的原理 雾视法的原理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正球镜(近视眼也可以减少负球镜)的方法让进入被检眼内光线的焦点会聚在视网膜的近前方,使其处于人工近视状态(如图1所示),达到放松调节的目的。雾视的状态下,患者如果再使用调节,焦点便会更远离视网膜,物像会变得更加模糊,故其不会再使用调节。而若其想看清远处视标,自然会迫使自己放松调节,因只有在放松调节的情况下焦点才会离视网膜更近,使物像变得更清晰。人眼有将物体看清晰的倾向,故在此情况下被检者自然会放松调节使物像更清晰,从而达到雾视的目的。 雾视检查一般先进行单眼雾视再进行双眼雾视。即将客观验光结果的度数置入综合验光仪后,在此基础上增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一、客观验光(使用电脑验光仪) 1选择被检眼角膜顶点至验光仪物镜的距离,一般为12mm; 2令被检者头部放在仪器头部支架上,不能偏斜、侧转或前倾后仰,由检查者操纵定位杆,调整测量焦距到像点聚焦最清晰为止,并使被测瞳孔放在中央位置 3按测量钮(有自动测量的则无须按)进行测量,至少测三次; 4打印显示测量结果。 二、主觉验光 1.仪器的调整 a. 数据回零 检视球镜和柱镜试片读窗,保持处于0位 b. 调整座椅高度 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 c. 调整水平 调整旋扭,使游标气泡居中 d. 调整光心距 使瞳孔中心在水平方向与视孔中心对齐 e. 调整顶点距离 距读窗20cm处观察两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转额托手轮,使角膜的前顶点与长刻线相切 2.置入数据 依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相应数据,分别检查左右眼视力 3.雾视法检查 a. 根据客观度数进行雾视,投射单行0.3视标。 b. 双眼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增),3~5秒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0.3视标模糊为止。 c.嘱被测者双眼注视投射视标3~5分钟 d.如又能看清0.3视标则继续加+0.25DS,然后双眼继续注视视标3~5分钟,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视标不再变清晰。 4.散光表检查 a.遮盖左眼 b.右眼去除散光、将球镜度逐步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直至右眼看清0.6视标 c.投射散光表视标 d.嘱被检者指出最清晰的标线方向,根据30度法则确定散光轴位 e.以-0.25D为梯度递增柱镜焦度,直至散光表各方向标线清晰度一致 5.红绿视标检查 a. 投射0.8~1.0视标,嘱被检者右眼注视0.8视标,若不能分辨,则将球镜度逐步递增-0.25D (远视递减+0.25D),直至看清视标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流程 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时,共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仪器的调整、屈光检查,其中屈光检查包括单眼检查、双眼平衡。 1仪器调整 在开启综合验光仪电源后,需进行以下调整: ①调整垂直平衡手轮: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槽)中的气泡居中。 ②调整光心距:旋动光心距手轮,将使用瞳距尺或瞳距仪测得的瞳距值输入。 ③调整镜眼距:调整使被测眼的角膜前顶点和读窗内的最长线刚好相切,此时镜眼距为13.75mm。如在观察时不够清楚,可在被检者颞侧用笔灯照射观察。 ④集合掣:使集合掣停留在远用检测状态。 ⑤归零:将球镜、柱镜光度归零,柱镜轴位放置90°方向,内置辅镜调整为0或0。 2屈光检查 2.1置入客观度数? 将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得到的客观检查光度置入综合验光仪。由于综合验光仪中没有正柱镜,故客观检查如得到的是正柱镜,需通过“求和、变号、转轴”转换为负柱镜。 2.2单眼检查? 2.2.1雾视:放松眼睛调节置入客观度数后,检查被测者视力,如视力在0.6以上,则可以开始进行雾视;如未达到,则需使用内置辅镜的PH镜片进行检查是否可提升至0.6以上。在满足雾视条件后,开始单眼雾视。 ①先在右眼加+0.75DS,检查视力,使单眼视力达到0.2清楚,0.3模糊,如未达到,则继续每次追加正球镜0.25D至要求; ②左眼步骤同右眼; ③双眼同时打开,检测视力是否达到0.3清楚,0.4模糊,如未达到,可双眼每次同时追加0.25D至要求; ④双眼达雾视标准后,请被检者在雾视光度情况下充分放松3~10分钟,以达到充分雾视的效果,结束后检查视力,如视力仍为0.3则雾视完成,如视力有提高,则重复③。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全本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 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 【目的】:根据病人的主观反应或判断,确定病人的眼屈光状况。 【设备】:1、标准的综合验光仪;2、投影视力表;3、试镜架和镜片箱 【准备】 1、让病人安坐检查椅上,如原戴眼镜,则取下眼镜; 2、调整坐椅的高度,使病人座姿舒适,眼位高度与验配医师的眼位高度相等; 3、将综合验光仪与病人相接触的部位用酒精消毒; 4、将综合验光头放在病人眼前,其瞳距将与病人的瞳距相一致,调整综合验光头的高度,使病人双眼位于视孔中心; 5、调整验光头水平调节旋钮,使验光头保持水平; 6、旋转额托旋钮,调整病人镜眼距离; 7、将病人起始屈光度数调整到验光头仪上,包括球镜和散光度数; 8、先测量右眼,后测量左眼,单眼检测时将非检测眼遮盖。 【检查方法】 1.单眼远距主观验光 单眼主观验光法分为三个阶段: a.找到初步有效的球性矫正度数,称为:“初步MPMV 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 b.用交叉柱镜JCC精确确定柱镜的轴向和度数(初步柱镜读数已通过角膜曲率计和检影验光获得);

c.确定最后球镜读数,称为“再次MPMV A”。 2.初步MPMVA 【目的】 MPMV 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意为对病人使用尽可能高的正度数镜片或尽可能低的负度数镜片而又使病人获得最佳视力。单眼MPMV A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病人的调节,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视力“雾视”。“雾视”的作用实际是利用“过多的正度数”。比较理想的雾视度数为+0.50D~+2.00D(依病人的具体度数而定)。 【步骤】 1 、雾视:在被检眼前起始屈光度上加正镜片(减负镜片),一般为+0.75D~+1.00D,通过雾视镜继续检查被检眼视力; a.如果被检眼视力超过0.5,说明雾视不足,需要继续增加正镜片的度数(减少负镜片度数) b.如果被检眼视力范围在0.3~0.5之间,则说明雾视已合适 2、在被检眼前逐渐减少正镜片的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按照每次减少+0.25D的频率; 3、每减少一个+0.25D(增加一个-0.25D),检查病人的视力,确保病人视力会提高一行; 4、视力逐渐增加,直到病人获得清晰的视力为止,即减少正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已不能提高视力; 5、用初步双色视标结束初步MPMV A。双色试验又称“红绿试验”,两组视标,一组视标背景为红色(长波),一组视标背景为绿色(短波)。让被检者先看绿色半的视标,再看红色半的视标,再回到绿色半的视标,比较两者的视标哪个更清楚; a.如果红色半的视标清楚些,说明还存在部分雾视,减去+0.25D(加上-0.25D) b.如果绿色半的视标清楚些,说明负镜片过矫(正镜片不足),则增加+0.25D(减去-0.25D) c.反复以上a、b步骤,调整直到两半的视标一样清楚 d.如果不能一样清晰,则以最少的负镜片,保持绿色半视标较清楚为标准。 3.交叉柱镜确定散光 【目的】 用于确定柱镜轴向和度数的简单而标准方法是使用交叉柱镜(JCC,jackson cross cylinder)。

综合验光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得原理与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得总体结构包括控制台、支架结构、座椅、验光盘与远近视标等部件。本章节仅介绍与验光工作关系密切相关得验光盘与远近视标等主要部件。 综合验光仪得主要结构 一、综合验光仪得主要部件 综合验光仪得主要部件包括验光盘与远近视标两部分. 1,验光盘-—验光盘附设以下结构 (1)视孔. (2)主透镜组—-包括球镜组与柱镜组。 (3)内置辅镜。 (4)外置辅镜——包括交叉圆柱透镜(Jackson cross cylinders)与旋转式棱镜(Risley prism)。 (5)调整部件。 2,视标 (1)投影远视标. (2)近视标. 二、验光盘 俗称“肺头”或“牛眼”,附设视孔、主透镜组、内置辅镜、外置辅镜与各调整部件。 1,视孔-—位于验光盘得最内侧,左右各一,为被测眼视线透过得通道,视孔周边附有柱镜轴向刻度与柱镜轴向游标。 2,主透镜组 (1)球镜 1)焦度范围———20、00/m--——-+20、00/m。 2)级差——0、25/m。 3)调节方法 ①球镜粗调手轮:位于内置辅镜刻度盘得外环,每旋一档增减3、00/m球镜焦度. ②球镜细调轮盘:每拨一档增减0、25/m球镜焦度。

③球镜焦度读窗:位于球镜细调轮盘内侧。 (2)柱镜 1)焦度范围——0---——6、00/m。 2)级差——0、25/m。 3)轴向—-0-----180度。 4)调节方法 ①柱镜焦度手轮:位于验光盘得最下方,每旋一档增减—0、25/m柱镜焦度. ②柱镜焦度读窗:位于柱镜焦度手轮内上方。 ③柱镜轴向手轮:位于柱镜焦度手轮外环。柱镜轴向手轮得基底部可见柱镜轴向游标与柱 镜轴向刻度盘。旋动柱镜轴向手轮,可将游标调整指向预期得轴向刻度。旋动柱镜轴向手轮时可见视孔区得柱镜轴向游标发生联动,两游标指向得轴向刻度一致。 3,内置辅镜 (1)内置辅镜手轮:位于验光盘外上方,每旋动一档视孔内更换一种功能镜片。(2)内置辅镜功能盘:内置辅镜手轮基底部有一标有各种辅镜功能英文缩写得轮盘,调整内置辅镜手轮,使选中得英文缩写位于垂直向,则视孔便内置相应得内置辅 镜。 1)O(openaperture):无镜片或平光镜片。 2)OC(occluded):遮盖片。 3)R(retinoscopylens):视网膜检影镜片,通常为+1、50/m得透镜,适用于工 作距离为67cm得检影检测. 4)PH(pinholes):1mm直径小孔镜片,用于排除被测眼非屈光不正性视力不良。 5)P135(135polarize filter):135度偏振0、50(滤片,用于验证双眼矫正试片得屈光 焦量就是否平衡;检测隐斜视、固视差异、影像不等与立体视觉等。 6)P45(45度polarize filter):45度偏振滤镜,与135度偏振滤镜同时适用,功能略 同。 7)RL(redlens)红色滤光镜,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隐斜视等。 8)GL(green lens):绿色滤光片,与红色滤光镜同时使用,功能略同. 9)±0、50(cross cylinder):0、50/m交叉圆柱透镜,用于远用球镜试片焦度得检测与老 视得检测。 10)RMH(redhorizontal Maddox rod):红色水平马氏杆透镜,用于检测水平向隐 斜视。 11)RMV(red vertical Maddox rod):红色垂直马氏杆透镜,用于检测垂直向隐斜视。 12)WMH(whitehorizontal Maddox rod):无色水平马氏杆透镜,功能同红色水平马 氏杆透镜。 13)WMV(white verticalMaddox rod):无色?垂直马氏杆透镜,功能同红色垂直马氏 杆透镜. 14)6△U:6△底向上三棱镜,与底向上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远水平向隐斜视、近 水平向斜视角及AC/A。 15)10△I:10△底向内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远垂直向隐斜视及近垂直向斜视角。4,外置辅镜 (1)交叉圆柱透镜Jackson cross cylinders. 1)外环:标有P与A两字母,P示焦力轴向,A示翻转手轮轴向。 2)内环:内镶交叉柱镜,边缘标有红点与白点,红点示负柱镜轴向,白点示正柱镜轴向。

综合验光仪使用教程

综合验光仪使用教程 2008-06-29 15:19 综合验光仪,顾名思义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验光设备,在科技先进的国家流行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更新,已形 成较为完善统一的模式。我国的视光技术发展滞缓,从人工插片发展到视网膜检影或电脑自动验光结合人工插片,已经历了漫长的 时日。随着国外先进的视光产品涌入市场,综合验光仪也顺理成章地被我国的视光产品经销商所接受。然而多数验光师却认为该设 备使用麻烦耗时,坚持使用者往往也仅开发其插片功能。仔细推敲,综合验光仪并无突破性的功能,仅将通常使用的验光手段集而 合之,取其方便规范而已。初学者感到使用不便,盖因对其认识不足,未遑熟能生巧。有鉴于此,本文将该设备常用功能的原理和 操作方法分次介绍,以报读者。目前综合验光仪的类型虽多种多样,但用于验光之功能,大致如本文所述。 第一讲基本认识(上) 1.验光盘验光盘,俗称“牛眼”“猪肺”,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1)顶架用于悬吊验光盘。 (2)固定手轮用于调节并固定验光盘位置。 (3)旋转调节手轮用于调整验光盘平面与被检者面部的相对位置。 (4)水平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水平相位置。 (5)水平标记显示验光盘水平倾斜状态。 (6)瞳距刻度测定瞳孔间距,以mm为单位。

(7)瞳距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瞳孔的相对位置。 (8)旋转棱镜用于测定被检眼隐斜视及双眼视觉平衡。 (9)旋转棱镜手轮用于调节旋转棱镜的底向和棱镜度。 (10)辅片手轮用于转换不同的辅助检查镜片,完成多种视功能检查。 (11)球镜焦度读窗显示球面镜片顶焦度。 (12)细焦度轮盘用于增减 O.25D球面焦度。 (13)粗焦度手轮用于增减 3.OOD球面焦度。 (14)柱镜焦度读窗显示圆柱透镜焦度。 (15)柱镜手轮用于增减一O.25D圆柱透镜焦度。 (16)柱镜轴位手轮用于调整圆柱透镜轴位。 (17)柱镜轴位刻度显示圆柱透镜的轴方位角度。 (18)交叉圆柱透镜用于精调散光的轴位和焦度。 (19)翻转手轮用于变换交叉圆柱透镜的轴方位。 (20)柱镜轴位对照刻度用于与交叉柱镜的轴位进行对照。 (21)视孔放置矫正镜片或辅助检查镜片。 (22)额托手轮用于调节验光盘与被测眼的相对位置。 (23)额托利于被测者额部紧靠并固定。 (24)角膜位置读窗用于测定被测眼角膜顶点距矫正试片后顶点的距离。 (25)护颊片夹用于夹持护颊片。 (26)集合手挚用于调节两验光盘面的集合程度。 (27)近观标刻度杆旋钮用于固定近观标刻度杆。 (28)近观标刻度杆槽口用于夹持近观标刻度杆头端。 2.辅助镜片旋动辅片手轮(图2),根据需要使辅片对准视孔。辅片的名称和功能如下。O、ō 无镜片或平光镜。 OC 黑片。 R 视网膜检影片,为十 1.5OD的镜片,适用于工作距离67mm的检影检查。 +.12 焦度为十O.12的球面镜片。 PH 1mm小孔镜片,验证被测眼是否屈光不正性观力不良。 P 偏振滤镜,用于验证验光试片的双眼矫正程度是否平衡。 ±.50 交叉圆柱透镜,用于老视光度的检测。 RL 红色镜片,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功能。 GL 绿色镜片,同红色镜片。 RMV 红色垂直马氏杆,用于检测隐斜视。 RMH 红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WMV 白色垂直马氏杆,功能同上。 WMH 白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6 U 6 底向上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水平隐斜视。 1O 1 10 底向内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垂直隐斜视。 a右侧手轮 b左侧手轮

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操作指南复习课程

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操 作指南

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操作指南 使用准备 一连接电源线 1 确定电源开关在OFF 的位置 2 主机插上电源线 3 把电源线插入有接地的三针插座中 二初始设定 1 准备 连接电源线 按住MENU SWITCH 键时,同时打开电源POWER SWITCH 2 返回测量屏幕 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移光标至EXIT 。 按下PRINT SWITCH (EXIT OK 将显示) 按下PRINT SWITCH 将回到正常测量屏幕,并打印出设置项目 三初始设定屏幕 1 在INITIAL MENU SCREEN ,移动光标至INITIAL SET , 然后按PRINT SWITCH ,此时画面将进入INITIAL SET SCREEN. 2 蜂鸣声设定(出厂时为YES ) 在INITIAL MENU SCREEN 中,选择INITIAL SET 进入 在BUZZER 项后按PRINT SWITCH ,选择YES 或NO 按MEASUREMENT SWITCH 键,使光标移到下一项 3 修正球镜度数(出厂时为+0.37)

在INITIAL MENU SCREEN 中,选择INITIAL SET 项,进入菜单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移动光标至DPTR SHIFT 按下MENU SWITCH 增加,按下IOL SWITCH 减小 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光标将到另一项 4 平均值在屏幕上的显示(出厂时为NO ) 在INITIAL MENU SCREEN 中,选择INITIAL SET 进入菜单 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移动光标至AVERAGE DISP 按下PRINT SWITCH ,选择YES 或NO 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光标将到下一项 5 改变日期显示 在INITIAL MENU SCREEN 中,选择INITIAL SET 进入菜单 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移动光标至DATE 按下PRINT SWITCH ,选择下述三种方式 1998.06.01/JUN.01.1998/01.JUN.1998 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移动光标至EXIT 再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光标移动至项目(BUZZER )四号码设定 1 设置病人号 在INITIAL MENU SCREEN 中,选择NUMBER SET 进入菜单 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移动光标至SERIAL NO 按下MENU SWITCH 增加,按下IOL SWITCH 减小 按下MEASUREMENT SWITCH ,光标将到下一菜单 2 重新设置病人号 在INITIAL MENU SCREEN 中,选择NUMBER SET 进入菜单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流程 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时,共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仪器的调整、屈光检查,其中屈光检查包括单眼检查、双眼平衡。 1仪器调整 在开启综合验光仪电源后,需进行以下调整: ①调整垂直平衡手轮: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槽)中的气泡居中。 ②调整光心距:旋动光心距手轮,将使用瞳距尺或瞳距仪测得的瞳距值输入。 ③调整镜眼距:调整使被测眼的角膜前顶点和读窗内的最长线刚好相切,此时镜眼距为 13.75mm。如在观察时不够清楚,可在被检者颞侧用笔灯照射观察。 ④集合掣:使集合掣停留在远用检测状态。 ⑤归零:将球镜、柱镜光度归零,柱镜轴位放置90°方向,内置辅镜调整为0或0。 2屈光检查 2.1置入客观度数 将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得到的客观检查光度置入综合验光仪。由于综合验光仪中没有正柱镜,故客观检查如得到的是正柱镜,需通过“求和、变号、转轴”转换为负柱镜。 2.2单眼检查 2.2.1雾视:放松眼睛调节置入客观度数后,检查被测者视力,如视力在0.6以上,则可以开始进行雾视;如未达到,则需使用内置辅镜的PH镜片进行检查是否可提升至0.6以上。在满足雾视条件后,开始单眼雾视。 ①先在右眼加+0.75DS,检查视力,使单眼视力达到0.2清楚,0.3模糊,如未达到,则继续每次追加正球镜0.25D至要求; ②左眼步骤同右眼; ③双眼同时打开,检测视力是否达到0.3清楚,0.4模糊,如未达到,可双眼每次同时追加 0.25D至要求; ④双眼达雾视标准后,请被检者在雾视光度情况下充分放松3~10分钟,以达到充分雾视的效果,结束后检查视力,如视力仍为0.3则雾视完成,如视力有提高,则重复③。 2.2.2散光表:初步确定散光的轴位及光度雾视结束后,开始单眼屈光检查,将右眼置入的客观度数中的散光光度去掉,然后逐步每次减去+0.25DS,使视力提升至0.7。 ①请被检者观察散光盘,指出黑细而清晰标线的钟面读数。 ②确定散光轴位:将清晰线所对应的较小数字乘以30,即为散光轴位。

综合验光仪上的快速验光程序

眼镜百科 2008.7.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11 综合验光仪上的快速验光程序 欧阳永斌/文 一个验光师在一天的工作时间内可能需要给30个 或者更多的顾客验光。面临如此大量的工作量,大多数验光师会选用电脑验光仪联合试镜架插片验光,而经验资深的验光师则更倾向于选用小瞳检影联合试镜架插片验光。 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的主观屈光检查常规程序包括:单眼雾视——第一次单眼MPMVA/双色法检查——交叉圆柱镜检查——再次单眼MPMVA/双色法检查——双眼平衡——双眼MPMVA/双色法检查。即使是并不复杂的屈光,有经验的验光师完成这一程序也需10~15分钟。当然同样完成这样的程序使用试镜架、手动综合验光仪、全自动综合验光仪所花的时间有明显差异:试镜架最慢,手动综合验光仪更快,而全自动综合验光仪最快。 与简单的试镜架插片验光法相比,综合验光仪的常规程序虽然严谨可靠,但在现阶段总会被质疑付出较多的时间与技术劳动的必要性。因此,如何利用综合验光仪快速获得屈光数据是许多验光师与眼镜店管理者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视光学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现阶段,提供综合验光仪快速检查程序是有必要的。笔者在完成综合验光仪的常规主观程序教学之外,会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快速程序。在初始光度可靠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如高质量的电脑验光仪的验光数据、可信度高的验光师的处方、出自口碑好的眼镜店的旧原镜等,可以放弃常规程序中一些非关键性的检测环节,保留关键环节而在短时间内获取准确的屈光度。非关键性检测环节确定的基础是:即使认真地进行单眼雾视、单眼MPMVA都不足以获得精确的球镜度数;初始光度形成的最小弥散圆偏离视网膜较小时对交叉圆柱镜精确散光影响不大;而调节介入只对球镜测定产生误差而对交叉圆柱镜检测散光无影响;球镜度精确的关键环节在于双眼平衡修正。1 快速程序1.1 操作步骤一 a.初始光度置入双视孔 b.右、左眼分别行交叉圆柱镜测试c.双眼偏振红绿视标平衡1.2 程序特点 简易快速,2~3分钟就可完成。只保留散光精确的关键环节和球镜平衡环节。1.3 薄弱环节 第一次MPMVA未作,初始光度置入后最小弥散圆可能离视网膜较远者,交叉柱镜翻转前后差异不明显而影响散光精确;红绿视标测试未与MPMVA验证,可靠程度低会影响双眼红绿视标平衡对球镜的确定;无双眼雾视,调节活跃者可能产生误差。1.4 适用范围 原有资料显示对红绿视标检查可靠者。2 快速程序二2.1 操作步骤 a.初始光度置入双视孔 b.右、左眼分别行交叉圆柱镜测试c.双眼交替遮盖视力平衡d.双眼MPMVA2.2 程序特点 简易快速,3~4分钟完成。只保留精确柱镜的关键环节和精确球镜的关键性环节。2.3 薄弱环节 第一次MPMVA与红绿视标法未作,初始光度置入后最小弥散圆可能离视网膜较远者,交叉柱镜翻转前后差异不明显而影响散光精确;第二次MPMVA未作,如左、右眼最佳矫正视力有较大差异者不宜选双眼视力平衡;环节④中双眼雾视被快速通过,调节活跃者可产生球镜度误差。2.4 适用范围 调节不活跃的近视性屈光、青中老年顾客;原有资料显示双眼矫正视力较好且相同的顾客。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视光学技术学院)

综合验光仪的高级使用

综合验光仪的高级使用 一、步骤: 融合交叉柱镜(FCC)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NRA/PRA) 测量精确调整老视附加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 1、融合交叉柱镜(FCC)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在完成远距离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进行,近瞳距,双眼放置±0.50D交叉柱镜,40厘米处放置方格视标,合适照明。询问被测试者哪条线更亮更清晰,如有老视存在,被测试者会报告水平线比垂直线清晰,以每次+0.25D在双眼前同步逐渐增加正镜,直到被测试者诉水平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近增加度数为老视的初步老视附加量 2、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NRA/PRA)、测量精确调整老视附加 NRA/PRA测量的目的是检查被测试者在总的辐辏需求固定双眼视的情况下增加和降低调节的能力。如老视附加适当NRA/PRA的绝对值应当相等。 NRA/PRA测量是在获得老视初步附加的基础上进行,双眼处于“O”位, 近视力表置于40厘米处,注视对最好近视力上一到两行的视标,先测NRA:同时加正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第一次持续性的模糊是指最初看到的清晰视标不再那么清晰,但可能还是可以阅读,记录总的加光量,回到初始值,重新确定视标是清晰的。 测PRA加负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记录总的加光量。 老视的附加精确调整: (NRA+PRA)/2+老视初步附加=老视附加量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根据被测试者的习惯距离进行±0.25D的调整,并进行试镜架试戴即可完成老视的验配。 综合验光仪作视功能检测 一、隐斜的测定: Von Grafe技术测定水平隐斜和垂直隐斜 步骤: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 2、用0.6到0.8的单个视标。 3、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位于右上,一个位于左下。 4、如果被测试者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是否有单眼遮盖或视超出视野围, 5、如果视标超出视野围,适当减小棱镜度数。 6、如果视标位于左上和右下则增加底朝的棱镜度数,直至视标位于右上和左下。 A、测定水平隐斜: 指导被测试者注视左下方的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告诉被测试者同时注意上方的视标,你会移动上方的视标使其向下方的视标靠近,直至两个视标在垂直上对齐成直线。以每秒两个棱镜度的速度往外移动底朝的棱镜,直到被测试者报告两个视标垂直成一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棱镜,直至被测试者报告视为左上和右下,往相反方向移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在垂直上重复对齐同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如果上一步骤中两次测量的结果相差小于3个棱镜度取测量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如果相差大于3个棱镜度重复测量。 B、测量远垂直隐斜: 与测量水平隐斜的步骤相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